新华社实习小结

时间:2019-05-14 22:54: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华社实习小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华社实习小结》。

第一篇:新华社实习小结

新华社实习小结

德语系刘梦扬

在新华社参考消息报社德文编译室3个星期的实习很大地锻炼了我的德语语言能力和新闻素养,近20000字的德语翻译工作虽然繁重但很锻炼人,极大增强了我的语感和丰富了我在国际关系问题上的认识。

新华风貌,唯物维新

首先我全面了解了参考消息报社的工作流程和大致情况。参考消息作为“外媒说”,主要工作在于翻译和编辑。其中翻译源来自全球1000多份报刊杂志网站,几乎遍及全球各个国家。翻译们每天早上很早开始选报,从本专业语种最近的各大报刊网络中找寻有新闻性和代表性的文章,将主要内容翻译成中文。各报刊,如《参考消息》、《参考资料》以及网站的编辑就通过浏览这些选报进行二次挑选,完成“订货”。最后经各选报人将被选定的文章送译。训练有素的翻译们经过精心的翻译和修改,最终按新闻的类别,如财经、社文军体等传递至编辑,由编辑编辑之后定稿,最终上报印刷。

3个星期的实习也让我感受到了新华社特殊的人文氛围。退休员工和家属们闲适自由而有节奏的生活;新闻人严谨忙碌的上班生活,堪称一流的业务能力以及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都使人印象深刻;高高的写字楼,耸入云天的电视塔,古色古香的会堂——走在新华社,如同走入了风云际会的当代世界,走入了高尚而忙碌的新闻空间。每天刷卡进入新华社的大门,一股自豪感就油然而生,浩然之气充盈心中,仿佛风云在手,天地在我心中。

翻译不易,臻入化境

编译老师严谨的专业精神给我体会很深。数据是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的要素。而作为新闻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报道的准确性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新闻报道中的数据要准确可靠,相关事实力求真实,有所依据。而在翻译的过程中,原语种文章的数据并不一定可靠。编译老师和最后完成工作的编辑们会认真对每一个数据进行核实,就相关争议进行交流,为保证准确甚至有时不得不删去没有相关来源的数据和信息。重重把守,层层把关,使最后出来的编译作品准确客观,权威真实。读者一览而过享受信息盛宴的背后是翻译和编辑们多少的苦心和心血!

关于翻译理论的讨论也为我打开了思路,提高了对翻译的认识。翻译界历来有直译和意译之争。上一学年在张健教授的课上我已经有较深体会,课后我阅读了大量张健教授的书籍,张健教授主张“该直译时直译,该意译时意译”。我也深表赞同。而张健老师主张的几招:长句变短割喉,位置微调,表达要具体,适当放大或缩小语义,在实践中给了我很大帮助。然而引起我思考的是,参考消息主张“原汁原味”,翻译力求直译,力图在每个细节全面表达作者的意图。有时这令我感到十分困惑,有时候翻好的文章加入了一点意译和稍许发挥,自己觉得使全文明了流畅,但最后都被翻译老师改成了严格按照原文的直译。有时觉得自

己苦心发挥和精妙创造被毁于一旦。不过事后细想,个人认为,翻译是当以直译为第一选择。意译无非是迫不得已,有时候按照原话读者难以了解,翻译者也觉得颇为别扭。说实话,无非是功力不到。有的翻译翻出来的就是严格按照原文,又读起来无比畅快舒服,真的如张健教授所说“像原文作者用中文写出来的一样”。我的带教老师给我举了北大德语教授张玉书的例子。张玉书教授对茨威格作品的翻译可谓已入化境。中德文严丝合缝,语言上又不失作者特殊的风格,如紧紧跟着原作者的步子一样。要达到这种程度,需要多少功夫!

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也深深感到知识的重要。有时如果不了解当今事件热点事件的来龙去脉,就会对文中说的事情摸不着头脑,纰漏的产生就不可避免。例如我在翻译一篇德国和波兰关系因乌克兰危机备受考验的文章时,对很多事件的来龙去脉不清楚,搞不清时间的主客体,以及很多具体的知识,第一遍读文章可谓备受煎熬。第二遍看才有点头绪。最后翻译老师帮我一改才发现很多背后的事情。背景知识何其重要,特别是当翻译的原文章还是学术论文,充满大量的名词术语和相关背景知识,要准确自然地翻译它谈何容易,很多时候要花比作者写作和研究更多的时间。有时候一下子就陷进文章中难以自拔,如同走火入魔,而很多细节又需要站出来看,而且可能有时原文还有错误。翻译个中辛苦,只有自己才知。当然,唯有不断丰富知识,多做实践,才能功力精进,翻出的作品才会准确自然。

课堂内外,心驰神迷

新闻的编辑也令我深为着迷。在新华社,很大程度上,写编分家。不过每天看《参考消息》报纸,总是给我一种莫大的熟悉感。到处都可以见到张健教授教给我们的“对联”式标题,如同久别相逢的好友,心中共鸣不断。新闻标题要高度概括,还要吸引人,有新闻性。《参考资料》的标题重在归纳观点,《参考消息》的标题简明扼要,如同教科书。每天阅读报纸,真的像在课堂中一样,工作和课堂有太多的链接点。

还有就是,我深深认识到工作时要耐得住寂寞,学会给自己带来快乐。翻译工作辛苦而枯燥,可能收入还不高。但听带教老师说,有的老翻译以翻长文章为乐,这些文章往往是以万字为单位,工作劳累,要求极高的翻译素养和背景知识。可人家就是苦中作乐,乐此不疲。还听说俄文编译室一位同事每天能翻8000字毫不费力。这真是需要极高的功夫和业务能力。小中可以见大,同样的工作也可以make a difference。带教老师常跟我说,同是学语言,同是4年下来,相互之间的区别是很大的。何尝不是呢?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有滴水穿石,亦有白头如新。学语言,做好工作,需要大量的汗水。是以我辈小子不可以不勤奋。还记得当看到参考消息网上自己翻译一篇关于“人民币越来越受欢迎:的文章署了自己的大名时,心中的小宇宙是何其膨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番成就一份快乐!

地铁上免费领取的信报也给我很多思考。当今报纸业收到巨大的冲击。新闻已死、报纸已死的讨论也早已持续了很长时间。新媒体的诞生,新闻传播方式的转变,媒体盈利形式的升级,一切都告诉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新闻是易碎品”,我们需要有创新的眼光,大胆的拿来,给新闻更炫的包装,给新闻“包邮”,让新闻成为“余额宝”“支付宝”“充电宝”,更加大刀阔斧地来改变面貌,在新

事物的冲击中存活下来,让自己也成为新事物,就如同一朵云拂动另一朵云,美妙无边。

奔逸绝尘,春风如沐

带教老师使我如沐春风,给我很多启发。德文翻译室的三位翻译老师都不辞辛苦,在本职工作之外还认真为我改稿。按原文改稿何其辛苦,校1篇稿子往往可以翻译2篇,可3位老师就是不辞辛苦,认真地逐字逐句为我改稿,并还主动为我答疑解惑,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忘不了每天和我一起吃午饭的聂立涛翻译,他是北大德语系的高材生,给我讲解了很多的专业知识和人生道理,使我对德语学习和不久后的职业道路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王勍老师和焦宇老师翻译出来的作品都体现出很高的水准,理解到位,简明自然,炉火纯青,是我的学习榜样、努力方向。

3个星期,在酷暑里每天挤每天3个小时地铁和公交,也令我体会到都市生活的艰辛。为了省钱,我租在郊区的一户人家的房子里。每天早上六点起,刷牙洗脸,冲到公交车站,早已经有很多人在等候。到了地铁更是要排好几圈的队才能挤上。有时候一只脚掂着就不知不觉一直坐到了目的地。每天如此重复,像机器一样地运转,也让我这个平日里习惯享受的人得到了更多的锻炼,也丰富了我的阅历。每天的行程不变,地铁上的人人事事确如流水一样,来而复去,川流不息。新闻事业的规律何尝不是这样呢?新闻是我们每天的生活,新闻的形式和内容在变,新闻的规律却不变。

不悔初衷,只争朝夕

最后,经过锻炼我的抗压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第一天我就分到了一篇8页多的学术论文,讲欧洲海洋安全战略,目前国内没有这一题材的中文资料,文章的难度也远远超过了大二的学生德语水平。但我还是硬着头皮啃下来,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看懂每句话,组织好语句,最后得到了带教老师的好评。还有一次,老师2个小时之内叫我出一篇登网站的稿,我不得不克服中午的睡魔,积极思考,精心打磨,还是给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令人欣慰。

.叶里藏花一度,梦里踏雪几回。新闻不易,翻译不易,且行且珍惜。《老男孩》里有句歌词,“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吗?”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希望一路走来,回眸一看,能不悔初衷,不负韶光。

第二篇:新华社实习小结

新华社实习报告

2014年5月到6月,我在新华社经济信息编辑部舆情专线实习了两个月。这次实习的目的,一是增加自身的社会实践经验,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一是渴望看到这个世界性现代通讯社的工作内容与方式,以衡量自己是否适合媒体工作。

我在去之前对新华社的印象就是四个字:“又红又专”。其实真正到新华社给我的最大感觉就是新华社很大。宣武门那一块不仅有总社,还有北京分社、中国图片社、新华网。我所在的经济信息编辑部舆情专线,隶属于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社经济信息编辑部),它属于中国国家通讯社 ——新华通讯社,专门从事信息采集、加工、发布、服务,并为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提供数据、资源保障的业务部门,是中国经济信息最为权威的采集和发布中心,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经济信息服务机构。

这两个月的实习,我主要负责摘选、删除来自港澳台地区的新闻媒体发布的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新闻。每天几千条的新闻选编任务虽然繁重,但极大地提升了我的阅读技巧和新闻素养,也使我更加了解新华社,收货颇多。

首先我全面了解了经济信息编辑部舆情专线的工作。这个部门的主要工作在于收集和整理来自全世界的有关中国的新闻和消息。部门工作者每天很早就开始接受来自与全球各地的信息,然后按照地区进行分类,再根据不同的类别进行选编,以供其他部门查阅。

2个月的实习也让我感受到了新华社特殊的人文氛围。退休员工和家属们闲适自由而有节奏的生活;新闻人严谨忙碌的上班生活,堪称一流的业务能力以及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都使人印象深刻;高高的写字楼,耸入云天的电视塔,古色古香的会堂——走在新华社,如同走入了那个革命之火红遍祖国的年代,走入了风云际会的当代世界,走入了高尚而忙碌的新闻空间。每天步入新华社大门,一股自豪感就油然而生,浩然之气充盈心中,重大职责立于肩头。

编辑老师严谨的专业精神给我体会很深。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重要因素,因此报道的准确性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新闻报道中的数据要准确可靠,相关事实力求真实,有所依据。但很多新闻内容不一定可靠,而且存在着极为严重的颠倒黑白的内容。那么,每当我选编完成自己的任务后,编辑老师都会认真地再对编选的信息进行检查,以免遗漏一些“问题”消息。有时,编辑老师还会就我选编信息时出现的问题,耐心指导,令我非常感动。为了保证消息的准确性,真可谓是重重把守,层层把关,使最后出来选编出来的消息准确客观,权威真实,有效减轻了后续工作的压力,为进一步的编辑工作做出了贡献。

通过这个这份实习,加深了我对新闻选编工作的认识。新闻选编并不是只选取对我国或是大陆地区的赞美之词,而是寻求时间的真实,力图在大量的新闻中找到事情的真相。如何不偏不倚地完成这项工作,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不仅要依靠经验的累及,还要全面了解国家、社会发生的大事小情,因此,为了工作,可是说是付出良多,需要多少功夫!

所以,在编选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到知识的重要。有时如果不了解当今事件热点事件的来龙去脉,就会对事情的发生、发展摸不着头脑,纰漏的产生就不可避免。例如我在一篇有关一系列台湾政治事件相关报道的文章时,对很多事情的来龙去脉不清楚,很难对文章的“去留”作出抉择。最后编辑老师给我讲解了很多相关内容,我才了解到了事件本身。另外,在选编一些经济新闻时,很多专有名词对我来说简直闻所未闻,无法理解新闻的内容,形成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由此观之,背景知识何其重要,特别是新闻报道充满大量的名词术语和相关背景知识,要准确地选编谈何容易,很多时候要花费大量的心力。唯有不断丰富知识,多做实践,才能功力精进,翻出的作品才会准确自然。

我深深认识到工作时要耐得住寂寞,学会给自己带来快乐。选编工作辛苦而枯燥,可能收入还不高。但听编辑老师说,有的编辑将新闻工作作为终生事业,将追求真实作为自己的精神信仰。虽然工作劳累,要求大量的经验累积和背景知识。可人家就是苦中作乐,乐此不疲。还听说有的编辑每天查阅十几万字的新闻,真是需要极高的功夫和业务能力,我受到了无比震撼,心中极度佩服。小中可以见大,同样的工作也可以造就不同的精彩。编辑老师常跟我说,同是上大学,同是4年下来,相互之间的区别是很大的。何尝不是呢?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有滴水穿石,亦有白头如新。学习,做好工作,都需要大量的汗水。是以我们不可以不勤奋。每次看到自己选编完成的几千条新闻,心中的小宇宙是何其膨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番成就一份快乐!

地铁上免费领取的信报也给我很多思考。当今报纸业收到巨大的冲击。新闻已死、报纸已死的讨论也早已持续了很长时间。新媒体的诞生,新闻传播方式的转变,媒体盈利形式的升级,一切都告诉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新闻是易碎品”,我们需要有创新的眼光,大胆的拿来,给新闻更炫的包装,给新闻“包邮”,让新闻成为“余额宝”“支付宝”“充电宝”,更加大刀阔斧地来改变面貌,在新事物的冲击中存活下来,让自己也成为新事物,就如同一朵云拂动另一朵云,美妙无边。

编辑老师给我很多启发,使我如沐春风。他平日里每天不辞辛苦,不仅向我讲解这次工作的流程与诀窍,还使我了解到了其他各个岗位的工作情况,使我对新闻行业有了更为深刻地认识,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忘不了每天和我一起实习的各位同学,他们给我讲解了很多的专业知识和新闻常识,使我对新闻工作和今后的职业道路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编辑老师对工作的热爱与奉献,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是我的学习榜样、努力方向。

2个月在时间里,在闷热的天气里,我每天挤1个小时的公交才能到达工作地点,也令我体会到都市生活的艰辛。每天早上六点起,刷牙洗脸,冲到公交车站,早已经有很多人在等候,公交来了,还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挤上去。有时候一只脚掂着就不知不觉一直坐到了目的地。每天如此重复,像机器一样地运转,也让我这个平日里习惯享受的人得到了更多的锻炼,也丰富了我的阅历。与此同时,我也体味到了父母为了我们平日生活的付出,真是经历方知父母恩。

每天的行程不变,路途上的人人事事确如流水一样,来而复去,川流不息。新闻事业的规律何尝不是这样呢?新闻是我们每天的生活,新闻的形式和内容在变,新闻的规律却不变。只要我们把握住规律,怀揣公正之心,真真正正体味人生百态,才能了解社会舆情,抓住新闻的核心,将最真实的事件呈现给广大人民群众。

最后,经过锻炼我的抗压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第一天我就分到1000多条新闻,虽然不是很多,但是我初出茅庐,还不知道工作的方法。但我还是硬着头坚持浏览,不懂的地方多问学长、学姐,或是向编辑老师请教。随着实习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我的工作愈发熟练,能够快速准确的选编新闻,得到了编辑老师的好评。还有一次,由于有实习同学请假,我的工作量变成了平时的两倍,我不得不加紧工作,积极思考,认真拣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满地完成了任务,令人欣慰。

我想这次实习最大的意义就是我发现,一个人如果在一个自己喜欢的环境里,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工作,哪怕是一天工作十小时都不会嫌累。我挺庆幸自己选择了新华社实习,选择了一个中央级的媒体,让我亲眼见证了这里对新闻的操作流程,对新闻的态度,对受众的态度。这两个月下来,我对“新闻”的概念不再浮于表面,新闻于我也不再是教材上一个虚无缥缈的名词。以前,我觉得新闻只是我生活的一份调剂品,而现在我感觉新闻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凝集了无数新闻工作者的心血。而新闻工作非常吸引我,它会让我的这血管会沸腾起来,会加温,会让我真正发光发亮。

第三篇:新华社简介

新华社简介

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讯社,是中国最大的新闻 信息采集和发布中心。现任社长田聪明,总编辑南振中,副社长张宝顺、蔡名照、马胜 荣、何东君。

新华社前身是“红色中华通讯社”,创建于1931年11月,1937年改现名。1949年新中 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新华社的规模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展,目前正在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世界性通讯社而奋斗。全社从事新闻报 道、经营管理和技术工作的职工有7000多人。

新华社总社设在中国首都北京。全社的新闻采集和处理系统由总社、国内分社、国 外分社三部分组成。总社除总编辑室外,还设有国内新闻编辑部、国际新闻编辑部、对 外新闻编辑部、体育新闻编辑部、新闻摄影编辑部、参考新闻编辑部、新闻信息中心和 网络中心。在国内除*省以外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设有32个分 社,在50多个大中城市设有支社或记者站,并在澳门设有分社;在海外的100多个国家和 地区设有分社。同时,分别在香港、墨西哥城、内罗毕、开罗、巴黎设有亚太、拉美、非洲、中东及法语地区等五个可以直接向国外发稿的总分社。

新华社拥有多渠道、多功能、多层次、多手段的新闻报道和发布体系。在国内,每 天通过专线分别向中央、省市、地县、晚报、专业报和电台、电视台播发各类新闻稿件,总字数为40多万字。对海外,每天用中、英、法、西、俄、阿、葡7种文字24小时不 间断的向世界各地提供各类新闻,总字数为40多万字。此外,每天还向国内外发布经济 信息约30万字,提供新闻图片近百底,并根据用户的特别需求向130多个国家提供多种 文字的专稿和特稿。目前,新华社已在海内外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新闻信息用户网络,并与近百个国家的通讯社或新闻机构签订了新闻交换合作协议。成立于1993年的新华社音像 中心,为各级电视台和广大音像制品订户提供多品种的新闻、专题类节目。

新华社编辑出版近40种报刊,包括《新华每日电讯》(日报)、《新华社外文电讯 稿》(英、法、西、阿、俄)、《参考消息》(日报)、《经济参考报》(日报)、《 中国证券报》(日报)、《上海证券报》(日报)、《体育快报》(周二报)、《了 望》(周刊)、《半月谈》(半月刊)、《环球》(月刊)、《中国记者》(月刊)、《摄影世界》(月刊)、《证券投资》(周二刊)、《农村大世界》(月刊)、《中国图片》(季刊)、《中国年鉴》(中、英文版)等。其中《参考消息》是全国发行量最 大的日报;《半月谈》是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新华社所属的新华出版社每年出版以 新闻和时事政治为主的各类图书400余种。

随着世界科技的发展,新华社的通讯技术已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包括文字编辑、图片处理、新闻通讯、经济信息、资料检索等10多个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拥有包括卫 星通讯和互联网在内的传输网络,卫星通讯传输网络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香港、纽约、巴黎、伦敦为转发中心,覆盖全国和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闻通信体系。近几年来,新华社的经营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新华社所属的 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新闻发展公司、中国广告联合总公司、中国图片社、环球公共关 系公司、杭州国际公共关系公司等,在国内同行业中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新华社 还设有新闻研究所、世界问题研究中心、中国新闻学院等部门,致力于新闻业务研究和 人才培养工作。根据*的授权,从1996年开始,新华社又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对 外国通讯社及其所属信息机构在中国境内发布经济信息进行归口管理。

新华社地址:中国北京宣武门西大街57号邮政编码:100803电话总机:(86010)63071114

第四篇:新华社试题

新华通讯社简介

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是中国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是涵盖各种媒体类型的全媒体集团。现任社长李从军,总编辑何平。

新华社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创建于江西瑞金的“红色中华通讯社”,1937年在陕西延安改为现名。总部设在北京,下辖国内新闻编辑部(含中央新闻采访中心)、国际新闻编辑部、对外新闻编辑部(含港澳台新闻编辑部)、新闻摄影编辑部、参考新闻编辑部、体育新闻编辑部、经济信息编辑部、音视频新闻编辑部、新华网等采编部门,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设有33个分社,在台湾地区派有驻点记者,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设有分支机构,在海外设有亚太、拉美、非洲、中东、欧洲、北美、亚欧7个总分社,并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社。新华社现有工作人员13000多人,还有上千名外国专家和海外雇员。

新闻信息报道是新华社的中心工作,目前已形成多语种、多媒体、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用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葡萄牙文和日文8种文字,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网络、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和经济信息产品,日均发稿10000多条,新闻信息用户覆盖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华社编辑出版20多种报刊,主要有:《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经济参考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现代快报》、《现代金报》和《瞭望》、《瞭望东方周刊》、《环球》、《财经国家周刊》、《半月谈》、《中国记者》、《摄影世界》、《世界军事》、《金融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中、英文版)等。

新华社是许多国际新闻组织的成员,目前已同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通讯社或新闻机构签署了新闻交换、人员交流和技术合作等方面的合作协议。

招收应届高校毕业生是新华社补充人才的重要渠道。每年新华社从全国各大高校招收200名左右毕业生,并为新入社的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培训、福利待遇以及个人发展机会,一些新入社的毕业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成长为新华社名记者、名编辑、名翻译、名主持人、名评论员、名分析师,以及新华社营销、技术、管理等各领域的领军人才。

根据中央要求,新华社按照世界一流的标准,立足国内、拓展海外,创新体制、机制和业态,力争到2015年在组织结构、多媒体业态、内容生产、传播方式、营销模式、技术构成、管理体制等方面基本完成战略转型,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性现代国家通讯社,更好地发挥喉舌、耳目、智库和信息总汇的作用,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当前,新华社正在大力加强海外阵地、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新华网、金融信息平台“新华08”、中国新闻对外传播中心、中国全球图片总汇等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在国际传播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这为即将加入新华社的年轻同志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

同学们,欢迎加入新华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57号

邮编:100803

新华社人事局电话:总社人事处(010)63071927

国内分社处(010)63073792

新华社还编辑出版20多种报刊,其中《参考消息》是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半月谈》是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时事政治性杂志。新华社主办的新华网是中国最大、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闻网站。2007年9月20日正式运行的“新华08”,是新华社采用先进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自主研发的金融交易服务平台,以终端形式为经济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和大中型企业参与国内外债券、外汇、证券、黄金、期货和产权交易,提供交易前的信息收集和分析,交易中的订单递交和风险管理,交易后的清算结算和信息反馈。是将实时资讯、行情报价、历史数据、研究工具、分析模型和在线交易融为一体的金融信息综合服务系统。新华08填补了中国乃至亚洲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它的运行打破了西方少数通讯社的垄断,对推动信息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保障我国金融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新华社国内分社是总社派驻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分支机构,驻地为各省省会城市,担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新闻信息采集和营销任务。国内分社下设的主要机构包括:(1)总编室。主要职责是:通过文字、图片、音像、网络等形式,向总社传送公开和内

参稿件,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报道当地的重要事件和情况;采写和收集经济信息。(2)新闻信息中心。主要职责是:根据总社要求,统一在当地营销总社授权的新闻、信息、图片、音像、网络、多媒体数据库等产品;为当地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反馈当地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做好新华社稿件采用统计工作;协助总社报刊做好广告、发行等工作。(3)办公室。主要职责是:为分社新闻信息采集和营销工作提供行政后勤保障。包括财务中心、技术中心、档案文秘等部门,财务中心统一负责全分社的财务、物资、经费等管理工作,技术中心统一负责全分社的通信技术建设和管理工作。新华社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实行严格的岗位管理,新进人员一律实行聘用制,签订聘用合同,按岗管理。新华社招聘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执行笔试、面试、实习、体检等招聘工作程序。

转载请注明出自应届生求职招聘论坛

2006-06-09 23:19

新华社国内部笔试题

20分:基础知识,填空题,每空一分。

1,十六大三中全会关于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__,提出了__;

2,10月15号发射了__,为争取__年发射人造卫星道月球做准备;

3,我国有——个期货交易所,其中大豆在——;

4,温家宝总理访美提出的加强中美经济合作的5个原则中的两个——,——;

5,银监会现任领导——;

6,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

7,哈里波特的作者——;

8,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

9,10,11为三个选择题,每个两分,包括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思想,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

结果,还有一个想不起来了。

20分的新闻知识,每个两分。

1,2,3为选择:新华社成立时候的名字;新华社的。。,求是杂志的性质;

4,写出知名的新华社记者3-5个;

5,什么是倒金字塔结构;

6,内参办报的原则(记忆模糊了);(30字以内)

7,消息最重要的部分(选择);

8,填空题《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作者,《历史的呐喊》(好像是)作者;

9,《将革命进行到底》作者,年份;

10,新华社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30字以内)。

第三部分:写一篇随感,千字以内,关于5个大学生命丧玉珠峰,5个单位在昆仑山玉珠峰口立的碑,“尊重自然,热爱生命”的。30分。

第四部分:将河南平舆特大系列杀人案的开庭纪实改写成消息,不超过800字。2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华社上海分社笔试题目.时间:2003.11.8 考试时间从9点到11点半,两个小时,五个题型:

第一是时政填空,考了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海申博,神五发射,云南省被判死刑的那个原省长,磁悬浮列车,三个代表,非典等等,一共10个空,10分。

第二块是成语填空,考了沆瀣一气、流言蜚语啊什么的,也是10个,都是考语文基础的,关键有些字会读不会写,汗..第三题是应变能力,其实就是一个小的智力题,烧完一跟绳子正好需要一个小时,但是绳子是不规则的,也是就不是烧到一半肯定是半个小时的,现在让你用火柴和两根绳子计算出45分钟的时间。iq版的精华区有答案的。

第四题是让写一篇评论,是新华网浙江频道一篇讲退役运动员生活困窘的报道,根据这个写一篇不超过1000字的评论。

第五题是以“我和祖国的2003年”写一篇体裁不限的文章,不超过20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华社参编部笔试题2005-1-4 20:39:00

一,填空,基本都是时事政治方面(务必记清楚各种乱七八糟外国人名字,我就是以为是选择题所以只记了个大概,结果吃亏)

二,编辑改错

对给出的几段话挑出其中的错误并改正,这是编辑能力的考察,包括常识错误,标点符号错误,用词搭配等等。

三,英翻中

可以用字典,所以没难度

四,给你两篇文章,然后进行编辑概括成一篇800字文章,并加标题

是关于日本新的安全防卫政策的五,二选一,写评论,800字

小布什第二任对华政策

世界石油危机中中国如何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华社办公厅的笔试题目

1、请你谈谈对三个代表的认识

2、调查研究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

3、个人对人生价值的规划

4、请你编一个调查报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试题//发表于 2004-12-6

1。谈谈你所关注的当前国内经济的热点

2。一篇政府招商的报道,写个议论文。

这个部门甚是仁慈,没像其他部门那样细节的考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华社参编部笔试题zz

shury 发表于 2005-1-4 20:39:00

一,填空,基本都是时事政治方面

以后考生注意,务必记清楚各种乱七八糟外国人名字

我就是以为是选择题所以只记了个大概

结果吃亏

二,编辑改错

对给出的几段话挑出其中的错误并改正,这是编辑能力的考察

包括常识错误,标点符号错误,用词搭配等等。

三,英翻中

可以用字典,所以没难度

四,给你两篇文章,然后进行编辑概括成一篇800字文章,并加标题

是关于日本新的安全防卫政策的五,二选一,写评论,800字

小布什第二任对华政策

世界石油危机中中国如何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华社参编部笔试题目//2004年12月19日//时间:3个小时

题目分为6个部分

一、填空

;包括时事和国际政治常识类题目,例如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时间,美国两党的象征动物 等等,还考了几个缩写,如cepa,gcc,imf,oecd等,还让写几个人的确切身份,如 巴拉迪,谢瓦尔德纳泽,库赖,加齐·亚瓦尔等

二、名词解释

;1 大中东计划

;2 天鹅绒革命

;3 新老欧洲

;4 多哈回合;5 法塔赫

;6 “一边一国”论

巴拉迪,谢瓦尔德纳泽,库赖,加齐·亚瓦尔等

三、改错

;给了几段消息,找出错误并改正

四、根据所给的两篇报道,写800字的新闻稿。两篇文章都是关于日本新的军事政策的。

五、二选一,写800字左右的评述。

;1 政治类 评述布什第二任期的对华政策

;2 经济类 全球油价上涨,中国如何确保自身能源安全?

六、英翻中

;一页纸的内容,题目是the coming age of global democracy,关于美国大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华社国际部笔试题目

//发表于2004-12-191、英翻中,关于外国投资的,英文字数大概是一页A4的纸;

2、中翻英,关于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中文字数是大半页A4的纸;

3、作文,《WhatdoyouthinktheUNwilldotostayrelevant》

只允许使用纸质词典,不能使用电子词典如文曲星等。

总共3个小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华社国际部中英文笔试

//发表于 2004-12

国际部英文招本科的试卷答题时间为三个小时,可用词典电子词典,基本上是个书都 能带,共三道题:

1,英翻汉(新闻,印巴局势,英文大约500字,没细数),先两三分钟浏览大意,最后总计 不到一个小时翻完,此次答卷有一个缺点是我的卷面不是很整洁,这在我俯视了我对面,我 侧面,我斜对面,我后面,我斜后面的mm试卷后感受尤其明显,我的笔迹有点粗,而且中间不 少地方下笔后发现写错了又划掉.基本上所有的地方都翻译出来了,其中Islamabad我还在 后面加注了(巴基斯坦首都),现在想我把所有的Pakistan 都译成了巴基斯坦,其实译成巴 方应该更好.2,汉翻英(新闻,美国的经济政策,主要是对其盟友和一般贸易伙伴的明显区别,要求 人民币升值,不对日元施压,中文大约700字,没细数),两三分钟浏览大意,总计不到一个小 时翻完,基本上都翻译出来了,但个别的地方应该能用更加精彩抓人的英语词汇,可是自己 的水平没能做到,翻的稍微糙了一点.3,英文写作(谈谈你个人对媒体在反腐败中的作用的看法,要求500字左右),当时我还 剩下70-80分钟,稍稍想了一下就动笔写了.(我个人对新华社的写作出这样的题很是赞赏),答题时,我是站在媒体的立场来思考的.(后面基本上是秀一下我的写作的中文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华社面试题目

发表于2002.11.25

人物:【 原文由 excite 所发表 】

面试考官都很友好

问的问题开始集中在我的专业背景上 sigh

1)你学广电,为什么来报考文字记者。

2)你为什么不去做广电呢。。

3)假如我们这里的电视部门要你的话,你有没有兴趣呢?

4)你大实习都做了些什么。。

5)你对什么感兴趣

6)你认为中国经济的热点是什么

7)你平时通过什么途径了解新闻

8)你看新华社的新闻报道么

9)那么你认为新华社和其他的普通纸质媒体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华社摄影部的笔试题

所有人不分专业都只考英语,英译中 关于印巴的 a4的纸1.5页,中译英关于阿根

廷金融危机的又牵扯到伊拉克战争的 1页 还有一篇500字的英语作文 your opinion onMedia's Role in fighting corruption 和几个时事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篇:新华社报道

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2016-11-24 13:02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琴

字号

分享至:

新华社北京11月23日电 题: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新华社记者杨维汉、陈菲、荣启涵

重庆南岸区海棠溪街道蜀羽家园是典型的老旧社区,政府想整治,可有群众觉得应该全由政府掏钱,意见难以统一。

2014年起,南岸区实施大事政府解决、小事村居委会主导协商、私事由居民自行解决的“三事分流”基层民主议事机制。不久,社区改造达成共识,蜀羽家园面貌一新。

近年来,各地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浙江杭州西湖区的城乡一体社区网络化治理体系、河南焦作解放区的“334”楼院协商治理模式、北京朝阳区的社区“居民提案”等新形式纷纷涌现,社会治理从政府“单打独斗”变政府主导、群众共同参与,触角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对社会治理规律认识,创新体制机制,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引领,以基层基础建设为支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平安中国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从“管”到“治”,一字之变折射国家治理理念提升

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是建设平安中国的根本途径,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赵孟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理念新要求,阐明了一系列带有方向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

总书记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要继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一字之变”是对现实变化和时代特征的精准把握——

当前,我国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赵孟营说:“改革开放日益深入,一方面‘单位人’逐步转变为‘社会人’,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需求也日益复杂化和多元化。在这种宏观变化面前,单一的政府管制方式难以适应新情况,多元主体共治成为发展趋势。”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一字之变”彰显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新理念——

经过探索创新,我国社会治理理念由“管理”向“治理”转变,治理方式从单一行政手段向多种手段并用发展,治理体系从党委政府“撑船”转向“掌舵”,努力构建党政主导、多种主体共同参与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过程就是实现社会善治的过程,政府和社会要各归其位、各担其责。”赵孟营说,“这就要求确立合作、互通、共享理念,打造社会治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命运共同体,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润枝认为,相对于社会管理,社会治理理念的最大不同是强调互动与调和,实现社会合力的最大化,使得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性、主体性充分发挥,有利于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平衡不同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发展。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社会治理基础制度建设,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实现社会充满活力、安定和谐。”“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一字之变”凸显为民情怀和依法治理——

网络社会悄然兴起,社会治理面临新挑战、新要求、新期待。强化互联网管理、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形成全社会参与的网络治理机制……加强全网全程治理,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一个国家各领域基础性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围绕公民身份号码、组织机构代码、网络实名、手机实名等制度出台一系列规定,为加强社会治理基础性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加快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构建社会行为有预期、管理过程公开、责任界定明晰的社会治理制度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说:“法治是一种依法治理的良好社会治理状态。法治应当是一种社会治理的目标,即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有序,人民生活幸福。”

在社会治理理念的变化过程中,始终不变的是党推进社会治理的价值取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

上下联动,彰显社会治理整体性有效性

总书记要求,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今年国庆期间,井冈山车流、人流剧增,但整个景区秩序良好,很多景点已连续多年实现“零发案”。这不是偶然。针对山区地域广、群众求助难的特点,井冈山市建立了268个“110服务点”,在老百姓家门口就能服务群众。

群众看平安,首先看治安。群防群治已成为江西省治安防控体系的强大支撑,全省现有治安巡防员近3万人、治安志愿者近20万人。去年江西八类严重暴力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11.4%,全省公众安全感指数达96.35%。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大脑中枢”的顶层设计与“神经末梢”具体执行联动,才能保一方平安,为社会治理长远发展奠定基石——

近年来,中办、国办印发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全方位提出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具体措施;出台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规定,压实“关键少数”的社会治安综治责任;出台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意见,用群众习惯的方式解决群众身边的问题。

张润枝表示,中央层面推进社会组织、社区、社工、信访、应急、公共安全等社会治理领域的系列制度创新,逐步形成了社会治理的基本制度安排。各地社会治理实践千帆竞发,涌现出一批卓有成效的治理新样本,收获了许多鲜活的社会治理新经验。

广东深圳坪山新区的枢纽型社区服务平台建设、四川成都温江区的“343”社区协商共治机制、山东青岛市市北区的“互联社区”治理服务新模式、江苏太仓市的“政社互动”开创社会治理新格局……民政部发布的“2015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正是夯实基层治理基础的真实写照。

明确主体,形成合力。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撑起社会治理的“主心骨”——

在辽宁大连,综治及平安建设被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绩效考评体系和各级党委政府重点民生工程。大连市还发挥社会力量作用,目前全市100多万名志愿者、3万多名专业保安、4000多个公益性岗位人员全部参与社会治安防控。

在广东珠海,以各区、镇街党委政府为主体和各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集研判、预警、督办、问责、考核于一体的“平安指数”工作机制,正在发挥着积极作用。

珠海市综治办负责人介绍,如果预警结果多次超过正常值20%的范围,镇街相关负责人会被约谈。这是以倒逼机制让评价对象产生压力,增强平安建设动力。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为避免“神经末梢”问题上升到“中枢神经”层面解决,在打通“微循环”方面,基层不断创新探索——

社会治理的源头和支点在社区。社区居委会、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的“三社联动”让更多群众加入到社区治理的进程中来,“三社联动”在社区管理协调、社区服务提供、社会矛盾化解中的重要作用逐渐显现。

北京、四川等地通过成立多元调解发展促进会,培育发展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在化解医疗、劳资、物业等领域矛盾纠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治理研究专家曹志刚认为,三者之间形成合力,弥补政府作为公共部门在社区事务管理和社区服务提供中的不足,其核心在于“联动”。

社会组织既能把政府的政策传递到群众中去,又能有效反映群众诉求,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是现代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

专家表示,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以壮大社区社会组织规模为目标,大力培育社会组织;积极鼓励支持包括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在内的社区居民广泛参与治理;以专业社工引领义工,通过建立志愿服务记录制度,支持更多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

“把资源和力量下沉到基层,因地制宜、创新实践、上下联动、分工负责,正逐步解决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偏弱的难题。”赵孟营说。

“智慧治理”,增强社会治理科学性系统性

今年3月,连云港市救助管理站的小院里,50岁的郭秀英被年迈的父母紧紧搂在怀中。

患有癫痫痴呆病状的郭秀英2年前走失,一直是救助站里的“无名氏”。救助站与公安部门合作,免费展开DNA数据采集和寻亲登记,郭秀英终于回到了温暖的家。

运用DNA比对、上线全国救助寻亲网等新手段,仅今年上半年,就有1500多名受助人员返回家庭。寻亲工作取得的进展,是近年来我国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一个注脚。

总书记指出,要更加注重联动融合、开放共治,更加注重民主法治、科技创新,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要坚持问题导向,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

如今,高科技、大数据、互联网赋予了社会管理更高的“智慧”、更强的“能力”。

专家认为,“智慧治理”的科技创新把需求者和解决问题的部门机构整合对接起来,把精细化、标准化、常态化理念贯穿于治理全过程。

“网格化”是近年来各地推行的社会管理模式。以区县为单位,将辖区划分为城市网格、村居网格、企业网格以及在人员密集、设施复杂、安全风险较大的地区设立特殊网格,将人、地、物、事、组织等要素和服务纳入网格。

一个个网格如同一个个细胞,感知社会最细微的变化。发现、分析、解决、核实反馈问题,环环相扣,构成无缝对接的网络,解决政府监管部门“看不全、看不到”的弊端,使基层社会的人口、治安、就业、环境等数据库体系不断扩充,让社会治理更快捷、更准确。

应对网络舆情,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提出挑战。

今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治理与公共传播研究中心发布了《2016上半年社会治理舆情报告》。报告指出,上半年,我国公共部门面对突发性社会治理舆情的响应速度显著提升,对舆情早期传播的处置能力有较大提高。

在列入报告统计的200多起社会治理舆情案例中,政府回应率达95%,有超过60%以上的事件政府首次响应在事发24小时之内。政务新媒体成为响应与互动的主阵地。

建立线上动态发布与线下依法处理同步的社会治理舆情处置机制,增强了党政机关发布信息、回应关切、引导舆论的能力。

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也是加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

提高抵御地震、水旱、气象、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综合防范能力,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完善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应急体系,都要依靠科技的力量和准确及时的组织应对。

近年来,各地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此外,健全信用信息管理制度、强化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培育规范信用服务市场,提高全社会诚信水平。

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是与时俱进、永不停步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探索、新贡献。只要继续积极推动理念、制度、机制、方法创新,一个“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将更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下载新华社实习小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华社实习小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华社新年献词

    坚定信心 团结奋进——2010年新年献词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 当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中国巨轮冲破国际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驶向充满希望的明天。这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年初,面对全......

    新华社禁用词汇

    新华社禁用词汇新华社总编室组织国内部、国际部、对外部、新闻研究所搜集整理了近年来各编辑部规定的禁用词。第一批禁用词已公布,供各编辑部、国内外各分社在报道中掌握。今......

    新华社评论员五篇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 重要讲话精神 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 胡锦涛总书记近日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我国人才工作的重要性,指明了新形势下全面......

    新华社笔试题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试题: 1。谈谈你所关注的当前国内经济的热点 2。一篇政府招商的报道,写个议论文。 新华社办公厅的笔试题目: 1、请你谈谈对三个代表的认识 2、调查研究在......

    新华社采访学生

    你喜欢古田聋哑学校吗? 很喜欢,古田聋哑学校有悠久的历史,老师非常敬业,很有爱心。 老师对你们这么样? 老师对我们很好,很关心我们,我们远离亲人,老师和我们一起,学习、生活,我们相处......

    实习小结

    法学专业实习总结 一直以来都听说过这么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它表明的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在即将毕业之际,为了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锻炼自己,我抱着......

    实习小结

    实习小结 时间就像一名船夫,将我从河的这头摆到那头。蓦然回首,去年七月刚来攀枝花还是骄阳似火,如今三月处处是鸟语花香。毕业以来加入废旧物资分公司已经有八个多月了,这八个......

    实习小结

    实习小结 我不仅看了较多关于酒店前厅部的书,对前厅部门大体的管理制度有了很好的了解,而且在 实践过程中我也从中学到许多关于如何在高星级酒店前厅直接对客部门中工作的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