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共产党员修养专题讲座

时间:2019-05-14 22:38: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时期共产党员修养专题讲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时期共产党员修养专题讲座》。

第一篇:新时期共产党员修养专题讲座

新时期共产党员修养专题讲座

——****

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是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的集中而自觉的体现,是党员的世界观、政治理想和人生理念集中而自觉的体现。党性的具体内容体现在党的活动中,也体现在党员行为中,不仅涉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而且涉及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以至待人接物、交友等许多方面。加强共产党员党性教育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加强党性修养是每个党员终身的必修课。为此,我就以下十个方面谈一谈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问题。

谈理想

为什么近来杨善洲这个“老典型”能够在神州大地不断掀起“心灵海啸”,成为亿万中国人的感动,成为引领时代的价值取向,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最重要的原因,是杨善洲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用实际行动回答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是“先进一阵子”,还是“先进一辈子”。

支撑杨善洲“先进一辈子”的,正是其崇高的理想。理想,是对未来事物合理的想象或希望。《党章》规定,共产党员的理想,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吴运铎曾说:“革命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灵魂。”可见,一个党员,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对其确立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极大。

理想,看上去很虚,其实很实。革命战争年代,无数英烈抛头颅、洒热血,奋不顾身,勇于牺牲;和平建设时期,无数普通党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甘于奉献。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远大目标和崇高使命就是最大的奋斗动力和精神支柱。理想,看上去很远,其实很近。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长期奋斗,这就需要我们把共产主义远大目标与“达到这个目标的具体步骤和具体措施”紧密联系起来。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全体党员的共同理想,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无一不是为实现这一理想所采取的具体步骤和措施。对于每一个党员来说,坚持崇高理想的具体表现,就是从实际出发,立足岗位,做好每一项具体工作。

在中国共产党93年的光辉岁月中,强调理想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每一次对理想问题的重申,都意味着全党正面临新的重大战略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1

新时期,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不动摇,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内在要求。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就有了立身之本,站得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自觉为党为人民的事业而奋斗”。

理想的支柱一旦倾斜,思想的大厦就会垮塌。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党员谈享受的多了,谈理想的少了;谈回报的多了,谈奉献的少了;谈变通的多了,谈坚守的少了……有的务虚头头是道,工作敷衍了事;有的台上正襟危坐,台下贪赃枉法;有的白天道貌岸然,晚上灯红酒绿;甚至还有的烧香拜佛、抽签算命,不信马列信鬼神。在一些党员干部眼中,政治是虚的、理想是远的、权力是硬的、票子是实的,于是,“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检视一些落马党员干部的腐败轨迹,腐败行为的发生,无一不是“总开关”首先出了问题,放松了对自己世界观的改造,把理想信念抛到了九霄云外。

理想既是一个思想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任何一种理想的实现,都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和艰苦的实践。忘记了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有理想但不付之行动,同样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就应当将远大理想内化为精神动力,外化为具体行动。在当前,就是要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理性认同和情感认同,找准理想与实践的结合点,自觉投身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这样,我们的每一个党员才能真正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谈学习

眼下,一个学习的热潮正在华夏大地蓬勃兴起——8500万共产党员及数亿干部群众投身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大课堂”学习中,接受这一触及灵魂的“心灵洗礼”。

学习这个历久弥新的“法宝”,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受关注。

人这辈子,谁都离不开学习。学习是生存的需要,就像灶台上的盐,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学习也是发展的需要,就像漫长旅途中的加油站,是一种能量的补充。当今社会日新月异,一个人不坚持学习就会落伍,就会被远远抛离在时代车轮的后面。

学习之于普通人尚且如此,对作为先进分子的共产党员和干部来说,意义则更为深远。一个合格的党员干部,不光需以学习提升素质、修养身心,更应以学习推动工作、促进事业,为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贡献心力。反之,不重视学习、不坚持学习,党员干部便无以保持先进性,更谈不上发展先进性,也就失去了做时代“弄潮儿”的资格。93年漫漫征程,我们党之所以始终葆有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党的事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向前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正是由于有千千万万名共产党员始终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始终永不自满、永不停滞。

学习态度与学风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员干部学习成效的大问题。当前,虽然绝大多数党员干部学习的态度是端正的、学风是扎实的,但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我校也有一些党员干部的学习状况不容乐观。

有些党员干部不愿学。他们不思进取、碌碌无为,一学起来,往往浮光掠影、浮夸虚报。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多半只是应付差事、敷衍塞责。

有些党员干部不勤学。他们热衷应酬、忙于事务,一说具体工作就精神抖擞,一说读书思考便意兴阑珊。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多半只是闲来为之、可有可无。

有些党员干部不真学。他们把学习场面搞得很大、声势搞得很壮,热衷于出头露面,结果却华而不实。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多半只是装点门面、走走形式。

有些党员干部不深学。他们心浮气躁、浅尝辄止,往往只知其表、不知其里,甚至张冠李戴。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多半只是时髦工具、夸耀资本。

有些党员干部不善学。他们学而不思、学而不用,或是食而不化、学用脱节。一到解决实际问题,往往束手无策。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多半只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这些不良倾向,充分反映出一些党员干部的学习意识不浓、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对、学习约束不强,在诸多方面存有“病灶”,值得高度警惕,必须加以纠正。“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要变质,那么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邓小平同志当年的话现在听来仍发人深省。

如今,我们正身处改革攻坚期、发展关键期、矛盾凸显期,面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我们不懂得、不熟悉、不精通的东西还很多,或者过去懂得的、熟悉的东西,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的迅速更新,又变成不懂得、不熟悉了”。历史与现实反复告诫我们:只有重视学习、坚

持学习、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每一位党员干部才能担当起历史赋予的使命与责任,不负人民的期待与重托。

谈群众

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同志在得知自己的警卫员要回乡探亲时,就谆谆告诫他:不要认为在我这里工作就了不起了,要注意听听老乡们对咱们政府的意见和反映,别在群众面前装“老子”!话语虽平常,含义却深长,在60多年后的今天听来,仍令人警醒,发人深思。

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在93年风雨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同这一点,因此,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始终不渝地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与群众亲如一家、打成一片、情同鱼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也是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修养。每位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只有从我做起,坚持群众路线,心里装着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能将党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相反,如果脱离群众,把自己凌驾于群众之上,在群众面前装“老子”,受损害的不仅是个人声誉,而且是党的威信、党的形象。

这样的道理其实人人都懂,有的党员干部讲起来甚至头头是道,但做起事来却是另外一套了。有的不了解下情、民情、社情,凭空指手画脚;有的不办实事,衙门作风;有的不关心群众疾苦,只关心自己的利益;有的专横跋扈,颐指气使,官气十足。这些人的作风、做派,自然会引起群众的反感、厌恶、鄙视,从而严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我党的执政基石。危害之大,决不可小视。

针对一些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种种弊端,许多人至今非常怀念革命战争年代的党群干群关系。抗战时期,由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率领的南侨总会慰劳团回到祖国,慰劳抗战中的祖国军民。在重庆,陈嘉庚看到的是官僚腐败,民不聊生,民怨沸腾;而在延安,他却看到官兵平等,军民团结,同仇敌忾。陈嘉庚由此得出结论说:“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进入新时期,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影响和制约党群干群关系的深层次矛盾日渐突出。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着眼,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乃是当务之急。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

时,党员干部应当主动“接地气”:坚持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让群众来参与、让群众来评判、让群众唱主角;视群众为亲人、把群众当主人;感恩群众、敬畏群众,牢记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以实际行动回答好、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始终坚持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与群众心心相印、息息相通,才有资格、有底气在群众面前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谈奉献

当前,郭明义的事迹,收获了无数人的感动与泪水。一位普通共产党员真实故事,能感动无数党员干部群众?最重要的原因是,郭明义无私奉献的一生具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他用6万毫升的无偿鲜血、12万元的捐款、身故后的遗体捐献志愿书……生动地表明了,共产党人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奉献”。奉献,一直是共产党员的“名片”。从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选择了奉献。

共产党员讲奉献,要把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当个人利益与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能够主动舍弃、牺牲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在危急关头能挺身而出。张思德、雷锋、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郭明义、杨善洲、李林森……数不胜数的优秀党员,用自己的一生高唱奉献之歌,实践了自己对党和人民的承诺。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奉献”二字被一些党员淡忘了。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投资回报等经济规则也侵入了一些人的世界观。有的党员在功利面前忘记了党的宗旨,谈“为人民服务”少了,谈“为人民币服务”多了;谈“奉献”少了,谈“回报”多了。一旦个人私欲得不到满足便牢骚满腹,更有甚者,利令智昏,铤而走险,违法乱纪。

新世纪新阶段,共产党员能否牢固确立奉献意识对于我们党正在领导进行的伟大事业至关重要,越多的共产党员选择无私奉献,我们的事业前进的动力就越强大。因为,有了“奉献”精神,就会把自己的工作、“牺牲”看作是应当的,把党和人民给予自己的利益和奖励,看作是自己进一步搞好工作的强大推动力,就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在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相反,如果不讲“奉献”,事事计较个人得失,把“入党”看作是“投资”,把努力工作当作是“扩大

投资”,目的只是为了自己得到更多,无论做什么都讲条件、谈价钱,哪里还能做到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哪里还能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

奉献,是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必然选择,是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崇高境界。尽管选择奉献,有时就意味着选择艰苦、孤单、危险甚至牺牲,但为了党的事业和人 民的福祉,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应矢志奋进,“但得苍生俱饱暖、不辞羸病卧斜阳”。

第二篇:新时期共产党员修养系列谈

《新时期共产党员修养系列谈》读后感

近期按照直属机关党委开展的“保持思想纯洁促进科学发展”主题活动的安排,结合自身的特点,认真研读了《新时期共产党员修养系列谈》一书,就如何提高自身党性修养有如下体会:

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共产党员要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能力是一个人提高修养、完善自我的重要能力,学习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适应党的建设的需要,更是人民群众对党员的迫切要求,因此,应该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造的良好习惯。在学习上一是要提高理论素质,二是要学习科学管理,三是要多方涉猎各种知识。

不断锤炼自身的思想品德。一个人有了崇高而伟大的理想,还一定要有高尚的情操,没有高尚的情操,再崇高、再伟大的理想也是不能达到的。道德是一个人灵魂的力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通过加强修养,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做到一是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要与人为善、和谐共处,三是要做履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的模范,四是要加强党内生活锻炼。

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科学认识当代中国发展变化、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进程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必然产物。所以我们应全面准确地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科学发展观去指导我们日常的工作。

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牢固树立为民服务、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的观念,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要加强自身法制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拒腐防变的能力。

提高我们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贯穿我们党员终身的一项学习内容。但是我相信,只要正确认识党性修养的重要性,并身体力行、持之以恒地加强党性修养,一定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特检站张铭

2012年6月7日

第三篇: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修养系列谈

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修养系列谈1:谈慎独

一个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在党组织和群众监督之下,言行检点,遵纪守法,相对容易;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坏事的机会的时候”,独善其身,临渊履薄,比较困难。做到了后者,就是“慎独”。

“君子慎其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宋代学人陆九渊说过:“慎独即不自欺”;宋人袁采也说,慎独即“处世当无愧于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把慎独与“不自欺”、与“无愧于心”联系起来,时时处处慎思慎行,特别是在生活圈、社交圈等远离公众视线的私人空间,在道德上坚守清白,在精神上追求高尚,在行为上坦荡磊落。

慎独,是检验党性的试金石。有的党员人前恪尽职守,说话“滴水不漏”,办事循规蹈矩;人后却心浮气躁,生活上作风不检,甚至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做出触犯党纪国法的事。之所以人前人后两个样,就是因为“独”是一种失去监督的特殊环境,让人以为“无人知晓”而心存侥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隐蔽之处、细微之中、人所不知之地,正是最能检验党性的“试金石”。

慎独,是拒腐防变、提高“免疫力”的良药。一个人做坏事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如同身体生病一样,不外乎自身免疫力下降、外界病原侵袭两个原因。之所以强调加强党员的“慎独”修养,就是为了使“正气存内”,抵抗外界的歪风邪气。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提高党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既非美化自我的“形象包装”,更非做给人看的“沽名钓誉”。

慎独,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体现。慎独是一个人圣洁内心世界的反映,展现出高尚的人格力量和道德品质。共产党员加强慎独修养,不仅是完善自我的需要,更是提高党性修养的需要,是党员标准的内在要求。党员的先进性要求“平常时候看得出、关键时刻冲得出、危难时刻豁得出”,那么在没人看到、没人知道的时候是否能“不为莫知而止休”呢?这就需要将先进性的要求自觉付诸实践。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全党面临“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究其根底,“四个危险”固然有外界原因所致,但更多的是某些共产党员不能慎独,先在内心深处“松了劲”。

如何才能做到慎独呢? 首先要自重。自重,即爱护自己的人格,珍视共产党员的身份。独身自处时,在心中捅破“无人知道”这层窗户纸,自觉地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与党的声誉、形象联系在一起。从小事着眼,从细节做起,表里如一,浩然坦荡。

其次要自省。贤者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共产党员要对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要求,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经常反思自身言行和思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此外还要自警。慎独并不是没有监督,而是一种自我监督,它是坚定的内心信念和良心前提下的自我道德约束。唯有自警,在隐处下功夫,从微处下功夫,才能使外在的社会规范转化为主体的自觉意志和行为。

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修养系列谈2:谈慎微

微者,细小之事。慎微,乃是正确看待、重视和处理小事之意。

现实中,很多党员干部注意小事、注重小节,做到了慎微。但是,确也有一些党员干部在权力、地位、金钱、美色、车子、房子等诱惑下,耐不住寂寞、经不起考验,头脑发昏,意志薄弱,立场不稳,底线丧失,最终有的人“城门洞开”走向了犯罪。究其原因,很多就源于不能做到慎微,从对小利的追逐,到对自己小错的原宥,终使“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种一步步的渐变,最终导致可怕的质变。

大家白居易离任杭州刺史返乡时,为自己做的一件“小”事倍感羞愧,自责写道:“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就为这区区的“两片石”,白居易却觉得伤了自己的“清白”。他认为:“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这种自责、自检、自省,体现的是一种自我修正的精神、体现的是一种慎微的自律态度,为后人在正确对待小事小节问题上保持“慎微”作出了榜样。

封建社会的官吏尚能做到的,代表中国社会先进分子的共产党员在小事、小节上更应以“慎微”的律己态度面对人生,面对社会。“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今天看似小事、小节,稍不注意,明天或许会发展渐变成大事、大节。

慎微,不仅体现党员干部能否严于律己,更是执政党的每个成员能否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永葆健康活力的重要标志。共产党员要在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修养、深入学习党章的基础上,不断从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中吸取营养,打牢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慎微,就应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筑牢思想防线,明辨是非、美丑、善恶、真假、荣辱,抵御各种消极颓废思想观念的侵蚀和诱惑,有正确的追求和理想。要警惕“小节”潜移默化的腐蚀作用,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节”入手,避免由“小节”演化成失节,始终做到洁身自好、自重自爱,为民服务。

总之一句话,慎微行事,小节不可随便,小节不可无度。共产党员必须时刻用“小节并非无害,而是一切大害的开始,小节不保终累大德”的古训告诫自己,踏实做事,清白做人。

第四篇:《新时期共产党员修养论》读后感

《新时期共产党员修养论》读后感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深刻认识到,在工作中,必须通过学习来不断进步,在思想上,必须通过学习来不断地完善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记得曾经看过一本书《新时期共产党员修养论》,这本书对我的帮助很大。书中提到党员是党的细胞,党的先进性要通过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在新时期,共产党员要永葆党的先进性,一方面需要党组织的教育、培养和监督,另一方面则需要党员本人注重思想品德修养,使党的理论、宗旨和主张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指南。

我认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素质修养,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应该首先从我们的本职工作做起,通过努力地工作,实现自身价值,完善思想意识,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严格按照党性原则办事,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知行统一,“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党性修养。

今年,通过电视报道的各种自然灾害很多,受灾群众也很多。政府通过实际行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力抗灾。在这些灾害面前,都有共产党员在起着带头作用,许许多多的感人事迹,让我感动,让我震撼。通过这些事迹,使我意识到,真正的共产党人,就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人,是在危难之时,不计较个人得失与安危,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把国家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的人。

通过对《新时期共产党员修养论》和现实事迹的学习,我认为,加强党性修养、提高党员素质,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做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每个共产党员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一个共产党员只有牢固树立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才能真正解决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才对得起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加强党性锻炼,首要的问题就是信仰问题。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要靠学习、实践来确立。学习理论应提高到加强党性锻炼的高度来认识,要自觉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努力掌握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

二是牢记宗旨,做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员要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员加强党性锻炼的根本。

三是学习实践,提高综合素质。学习实践是提高素质、增强党性的重要途径。加强学习实践,要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学习书本知识和向实践学习的关系、学习政治理论和其他理论知识的关系,“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努力做到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勤于实践、善于实践。

总之,作为一个年轻的党员,通过学习和思考,我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党性锻炼,向优秀党员学习,做到真正的为人民服务,真正的把工作做好,做到位。

第五篇: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修养系列谈之二

2012年党员学习资料: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修

养系列谈

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修养系列谈之二

——谈吃苦、群众、敬畏、诚信、纪律

谈 吃 苦

‚党在任何时候都要同群众同甘共苦;党员必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是《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明确要求。

‚享受让给人家,担子拣重的挑,吃苦在别人前头,享受在别人后头。这样的同志就是好同志。‛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曾这样教导广大党员。

吃苦,是共产党人的一种传统。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强调乐于奉献、甘愿吃苦。纵观我党历史,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新中国成立,从改革开放到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取得的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论社会如何发展,条件如何改善,对党员来说,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个光荣传统必须永葆不变。如今,随着生活水

平的提高,有的党员却淡忘了吃苦精神,不愿吃苦、不想吃苦、不敢吃苦,他们思安逸、图享乐、求快活,有的甚至与民争利、与老百姓比享受。这显然与党的宗旨不符,与党章的要求相悖。

吃苦,是共产党人的一种精神。‚苦‛与‚乐‛是相对的。就人的本性而言,一般都愿意享乐,而不愿意吃苦。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在选择‚苦‛与‚乐‛的问题上,则更多地反映出精神。刘玉美是重庆一名基层司法所长,为了工作,常常带着一床棉被、一双解放鞋、一个饭盒‚三大件‛,走乡串户,为百姓办实事、解难题。她说:‚作为一名基层干部首先就要过‘苦关’,不仅要到矛盾最多最苦的地方去,而且还要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只有这样,老百姓才会信任你、尊敬你。‛与刘玉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的党员认为,人生在世就是为了吃喝玩乐,尽情享受。与刘玉美的精神境界相比,这样的人是何等渺小!

吃苦,是共产党人的一种境界。这种境界要求每一位党员,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把麻烦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把损失留给自己,把好处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把利益让给别人。换句话说就是,把苦留给自己,把乐让给他人。有人问杨善洲:放着好日子不过,何必自讨苦吃?他回答:‚入党时我们都向党宣过誓,干革命要干到脚直眼闭,现在任务还没有完成,我怎么能歇下来?共产党人就是要‘自讨苦吃 ’!‛如果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反映的是古代少数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操的话,那么今天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则反映了共产党人的崇高境界。

‚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人‛。新形势下,共产党员要比群众能多吃一些苦,先于和乐于承受一般群众承受不了的艰苦工作、艰苦环境和艰苦待遇。须知,只有苦群众所苦,才能乐群众所乐。

谈 群 众

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同志在得知自己的警卫员要回乡探亲时,就谆谆告诫他:不要认为在我这里工作就了不起了,要注意听听老乡们对咱们政府的意见和反映,别在群众面前装‚老子‛!话语虽平常,含义却深长,在60多年后的今天听来,仍令人警醒,发人深思。

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在90年风雨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同这一点,因此,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始终不渝地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与群众亲如一家、打成一片、情同鱼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也是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修养。每位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只有从我做起,坚持群众路线,心里装着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能将党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相反,如果脱离群众,把自己凌驾于群众之上,在群众面前装‚老子‛,受损害的不仅是个人声誉,而且是党的威信、党的形象。

这样的道理其实人人都懂,有的党员干部讲起来甚至头头是道,但做起事来却是另外一套了。有的不了解下情、民情、社情,凭空指手画脚;有的不办实事,衙门作风;有的不关心群众疾苦,只关心自己的利益;有的专横跋扈,颐指气使,官气十足。这些人的作风、做派,自然会引起群众的反感、厌恶、鄙视,从而严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我党的执政基石。危害之大,决不可小视。

针对一些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种种弊端,许多人至今非常怀念革命战争年代的党群干群关系。抗战时期,由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率领的南侨总会慰劳团回到祖国,慰劳抗战中的祖国军民。在重庆,陈嘉庚看到的是官僚腐败,民不聊生,民怨沸腾;而在延安,他却看到官兵平等,军民团结,同仇敌忾。陈嘉庚由此得出结论说:‚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进入新时期,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影响和制约党群干群关系的深层次矛盾日渐突出。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着眼,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乃是当务之急。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党员干部应当主动‚接地气‛:坚持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让群众来参与、让群众来评判、让群众唱主角;视群众为亲人、把群众当主人;感恩群众、敬畏群众,牢记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以实际行动回答好、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始终坚持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与群众心心相印、息息相通,才有资格、有底气在群众面前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谈 敬 畏

敬畏,本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敬‛指恭敬有礼,‚畏‛指心存忧惧。近来,‚敬畏‛频繁出现在党的各项纪律制度和从政准则中,成为新时期共产党员不可或缺的党性修养和思想境界。

共产党员的自律有很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敬畏‛二字,尤其重要。‚敬‛,要求共产党员有所作为,在对待党和国家事业上始终保持进取之志;‚畏‛,要求共产党员有所不为,在对待人民赋予的权力上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共产党员只有既‚有所作为‛又‚有所不为‛,才能交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值得肯定的是,当前绝大多数共产党员都能够做到严以律己、谨慎行事、廉洁从政、秉公用权,也就是做到了敬畏之心常有。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仍然有少数党员已经或正在失去敬畏之心。

——有的失去了对真理的敬畏,他们的理想信念日渐动摇,原则性、正义感日渐退化,实用主义、功利主义、虚无主义成为左右他们行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的失去了对人民的敬畏,他们已经忘记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血脉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党的成败在人民的历史经验。在他们的心目中,‚人民‛两个字正在失去分量和价值。

——有的失去了对历史的敬畏,他们不再思考自己所走路程中的正误得失,不再反躬自省,丧失了把握历史发展的

主题、主流、主线和本质的能力,对虚化颠覆的历史失去了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有的失去了对法度的敬畏,他们妄自尊大,无视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禁不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徇私枉法、贪得无厌,甚至肆无忌惮、无法无天。

纵观过去20年的各国风云,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曾经呼风唤雨的大党之所以风雨飘摇、一些执政多年的老党之所以人亡政息,一个重要教训就是,这些政党及其党员失去了敬畏之心,背离了立党之本。因此对于我们党来说,要保持先锋队的本色,就必须时刻保持敬畏之心。邓小平同志曾说,共产党员‚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这里所谓的‚怕‛,就是敬畏。这种敬畏之心就是:对真理的叩问存有执着,对人民的安危存有忧患,对历史的评判存有警醒,对法度的规则存有畏惧,对时代的创新存有善意,对信仰的追求存有担当。心有所敬,行有所循;心有所畏,行有所止。没有了敬畏,就没有了思想的标尺、没有了行动的准则。

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党的建设状况和队伍素质,同每位党员能否经受这些考验息息相关。广大党员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带头人、贴心人,是党和国家的骨干力量,要时刻谨记权为民赋、责重山岳的道理,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放

任。只有全党一心,团结一致,我们才能担负起时代的使命,不负人民的嘱托。

谈 诚 信

何谓诚信?诚信就是诚实、守信。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说: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讲诚实、守信用,是人之为人的首要品格,也是一个政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品格。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就在于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能够始终以一颗赤诚之心,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赢得人民的信赖和爱戴,并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不断获得前进的动力。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和中国人民的先锋、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一员,内诚于心、外信于民,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率先垂范、身体力行。

诚信是一种美德。古往今来,哲人先贤留下了无数关于诚信的嘉言警语,也涌现了如‚查道摘枣留钱‛、‚范式千里赴约‛等关于诚信的佳话美谈。这些嘉言美谈,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诚信是道德之本,做人之本。时代不断赋予诚信以新的内涵,使之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散发出更加迷

人的光辉。做事先做人,做人必诚信,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保有诚实守信之美德,做诚实守信之表率。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指出:‚我们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纯洁,不能欺骗自己,不能欺骗人民,也不能欺骗古人。这是我们共产党员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优点。‛坚持真理、实事求是、讲诚实、守信用,应是共产党员的本色。

诚信是一种力量。‚言必信、行必果‛、‚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表里如

一、说到做到,这是诚信的本义,也是诚信的力量。人民判定一个政党是否值得信赖,是否能够代表自己的利益,不光看这个政党提出的政治主张,更要看其能否真正把符合人民利益的政治主张落到实处。杨善洲的人格魅力、榜样力量,就来自他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忠诚正直、言行一致,坚持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认真践行入党时的庄严承诺,‚只要生命不结束,为人民服务就不停止。‛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党员干部轻诺寡信,见利忘义。他们阳奉阴违、欺上瞒下、文过饰非,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政绩工程‛、玩‚数字游戏‛,这些人的行止严重损害了党的威信、党的形象,销蚀着党的生命力、战斗力和凝聚力,必须予以及时彻底的矫治。‚实事求是光荣,弄虚作假可耻‛,应是共产党员的共识。

诚信是一种责任。‚诚信者,天下之结也‛。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对亲友、对社会、对国家承担一定的责任。这其中,诚实守信是基本也是最紧要的道义责任。讲诚实、守信用、勇担责,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要求,也是党的生命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体现。因此,每个党员干部都有责任以诚信为本,以诚信为荣,将做人的原则内化为做事的准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不负人民的殷殷期待。‚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应是每个共产党员的追求。

诚信无言,力量巨大。有了它,人格的力量将更加强大;有了它,社会进步的跫音将更加铿锵有力;有了它,我们党的事业将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谈 纪 律

‚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这些有关党的纪律的语录口号,很多人曾经耳熟能详,但对现在的很多人来说,已经相当陌生了。

这并不表明,讲纪律已经过时。

事实上,纪律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而且必须有。

我们通常所说的纪律,是指‚政党、机关、部队、团体、企业等为了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成员遵守的规章、条文‛。具体到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强调的是,纪律是执行党的路线的保证,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有力武器,是巩固党与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条件,是维护党员权利的根本保障。

对于一个组织而言,没有了纪律,便没有了一切。中国共产党从最初的5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8000多万人,从最初的几个党小组发展到现在的389万多个基层党组织。如此庞大的数字,让外国人看起来有点像天文数字。中国共产党却能把他们建设成践行宗旨的坚强堡垒而不是一盘散沙,靠的是什么?早在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根据党的历史经验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

一个先进的政党,一定是纪律严明的组织。纪律首先是服从,‚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全党服从中央‛。共产党人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经历了革命战争时期的白色恐怖,却还能艰难存在,并不断发展壮大,没有纪律的严密严明,是根本做不到的。人们不会忘记,那些大无畏的共产党员为了确保党 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坚决服从党的纪律,甚至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这正是一个共产党人先进性的突出体现。

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之后,纪律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战争年代强调‚不拿群众一针线、一切缴获要归公‛,现在强调‚不准把经营、管理活动中收取的折扣、中介费、礼金据为己有;不准违反规定领取兼职职务工资、奖金‛,道理和原则性其实是一样的。党的各级纪律检查机关肩负的任务中,强调监督和制约党组织和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是否认真贯彻执行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正确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同时按照从严治党的方针,依据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严肃查处党员的违纪案件。这些严肃党的纪律的工作,直接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须臾马虎不得。

其实,说到纪律,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约束,既有规章制度上的约束,也有思想观念上的自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这些无疑是必须的。就纪律而言,更加理想的状态应该是,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能做到把他律转化为自律,把纪律约束化作内在自觉。

这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当广大共产党员都能获得这样一种智慧,达到这样一种境界,我们党就一定能始终

保持勃勃生机与活力,就一定能带领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下载新时期共产党员修养专题讲座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时期共产党员修养专题讲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时期共产党员修养系列谈》读后感(定稿)

    《新时期共产党员修养系列谈》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人民报社出版的《新时期共产党员修养系列谈》,令我深有感触。这本书是43名共产党员对新时期党员修养的评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

    新时期共产党员修养谈 心得体会重点[★]

    《新时期共产党员修养谈》 学习心得体会 “新时期共产党员修养谈”篇幅微小、内容丰富、饱含哲理,语言朴实、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对我们党员来说学起来方便,针对性很强,是我......

    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修养读后感

    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修养读后感 ——————陈秀华 学习是生存的需要,就像灶台上的盐,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学习也是发展的需要,就像漫长旅途中的加油站,是一种能量的补充。当今社会......

    学习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修养

    学习《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修养》 近日我学习了《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这本书由李君如同志主编。全书共十章,分别为:党性修养是共产党员的必修课、共产党员的世界观人......

    思想汇报:《新时期共产党员修养论》读后感

    十七大报告第十二部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到我们党已经成立八十六年,在全国执政五十八年,拥有七千多万党员,党的自身建设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

    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修养复习大纲

    《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修养》复习大纲 一、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内涵 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就是指共产党员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方面,按照党性原则进行自我教育、自我......

    新时期师德修养

    《新时期师德修养》学习心得 最近我学习了《新时期师德修养》一书,深有体会,全书共有7章,第1-2章介绍了师德与职业道德的关系,第3-6章详细讲了教师的四个方面的道德修养,第7章叫......

    新时期师德修养

    《新时期师德修养》学习体会 最近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新时期师德修养,这次学习使我感触颇深。 师范大学学习时我就就深深地记住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毕业后,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