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后金融危机时期,人民币升值与贬值有何影响
后金融危机时期,人民币升值与贬值有何影响
大家都知道金融危机对中国产生了各方面的影响,如出现原材料上涨,出口领域如在美国出口市场出现大的萎缩,除了这些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还带来了更多的发展和转型机遇。
今天我就从小的方面谈谈后金融危机时期人民币的升值问题。下面我讲讲我从网上查到的和我自己的观点。包括美国的诸多国家逼迫人民币快速升值,人民币升值到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积极影响还是有负面影响?那美国为什么逼迫人民币升值,这到底对美国有什么好处?
对于老百姓来说,人民币升值也就是人民币变得更值钱了,口袋里的钱将更值钱,所以无论是出国旅游,还是购买外国商品,可以付同样的钱享受更多的外国的产品与服务。也就是出国旅游、购买进口奢侈品等都会更加便宜。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那些供养孩子留学的家庭也因此减少了留学的费用,成为了此次人民币升值的又一个直接的受益方。
从宏观经济发展来说,人民币升值,一方面,有利于稳定国内物价、提高收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进口消费品和原材料来看,汇率上升要引起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下降,从而可以起抑制物价总水平的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商品进口。当币种升值时,由于进口商可从汇率升值中得到额外利润,而额外利润提供了调低进口品在国内市场上价格的可能空间,如进口汽车及其他进口商品价格则会下降,从而可以增加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从而增加进口数量。
其实在目前情况下不管从哪方面来讲人民币升值是不太有利的。第一,不利于外国游客入境旅游。外国游客入境旅游变得相对昂贵,这对国内的旅游业而言显然有不利的影响。第二,让大陆失去对外资的吸引力。人民币的升值也使得中国失去了对外资在大陆投资建厂的吸引力,因为生产成本提高了。第三,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对国内企业既是一种冲击,也是一种压力与挑战,这些都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美国方面,它的贸易出口增加,国内企业重新开始盈利,增加就业,把经济拉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同时,这也是他们中期选举的筹码,政府与中国也有很多的合作项目,如果下次美国换政府,对那些合作项目有害无利,加上美国有更先进的技术,人民币的升值可以胁迫美国打开一些市场大门。而美国,毕竟是全球第一大国,经济复苏后,引领世界的还是美国,美国不好,中国经济也好不了几年,好不到哪里去。当今世界,是一个靠贸易链接的世界,像中国和美国这样的大国,都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会有一荣一损的局面出现。
无论美国人意思是什么,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上,对吧!如果这件事情完全是“损中国利美国”,那么无论美国怎么叫唤,中国就是不答应又能怎么办?其实世界上所有事情都事出有因,美国天天要你升值,说明人民币也确实到了该升值的时刻了。
第二篇: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有何区别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有何区别
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有什么区别,金融危机会不会演化为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和超周期的恶化。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而且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目前发生在欧美大规模的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倒闭就是明显的金融危机。
而经济危机主要是指经济基本面发生极端恶化,大量企业倒闭,社会经济陷入极端萧条中。有的学者把经济危机分为被动型危机与主动型危机两种类型。所谓被动型经济危机是指该国宏观经济管理当局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出现经济的严重衰退或大幅度的货币贬值从而引发金融危机进而演化为经济危机的情况。而主动型危机是指宏观经济管理当局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的政策行为的结果,危机或经济衰退可以视作为改革的机会成本。
由于目前发生的金融风暴只是集中于金融企业的倒闭,并没有引发经济基本面的极端恶化,因此目前的危机只是金融危机。但金融危机可以发展为经济危机,如1929年出现的世界经济大萧条就是最初由发生在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引发的。
第三篇:高考作文社会热点时事素材—日本灾后重建与汶川有何不同
日本灾后重建与汶川有何不同
(2011-05-12 12:42:38)转载 标签: 分类: 理不尽中日关系
徐静波 日本大地震 汶川大地震 灾后重建 杂谈
这日子过得可真快,一转眼,中国汶川大地震已经3周年,日本大地震也满了2个月。
还记得当年在北川,一位30多岁的年轻妈妈流着泪对我说:“女儿第三天挖出来时,身体还是软的”。这句话我一直忘不了。
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我在日本。一个多星期之后,我接到了四川省发改委主任刘捷先生的联系,速要日本灾后重建的参考方案。因为国务院给四川省下了死命令:立即拿出一份灾后重建的方案。但是,中国还没有大地震后灾后重建的参考案例。
我立即联系了神户市政府,拿到了神户市在1995年大地震后的重建方案。但是,神户市的方案是城市重建方案,不太适合于多山区的四川省。于是,我又联系了位于半山区的新泻县政府,拿到了2005年新泻县大地震后的重建方案。为了把这两个方案翻译成中文,不少在东京的中国留学生们出了大力。在四川大地震发生后第12天,我背着厚厚的日本灾后重建方案飞抵成都,送到了四川省发改委。
汶川灾区情景
在都江堰灾区的一处废墟
把日本灾后重建的方案送交四川省发改委主任刘捷先生
也正因为如此,我有机会在四川省发改委的安排下,坐着“应急交通”车进入地震灾区察看了被震塌的县城,和触目惊心的废墟。同时也了解了四川灾区在灾后重建中的诸多困难。
日本大地震发生时,我在北京采访“两会”。赶回日本后,三度到灾区,与日本负责核泄漏事故处理的经济产业大臣海江田万里先生,和宫城县气仙沼市市长、女川町町长等地方官员进行了座谈,也了解了日本灾后重建的困苦。所以,我想对日本大地震和中国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作一比较,供各位网友参考。
首先,我想说的是,日本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所造成的结果,完全是不一样的。汶川大地震的最大灾难,是建筑物的倒塌,许多人被埋在震塌的废墟中遇难,甚至在震后的最初几天里,因为没有重型机械的帮助,许多人坚持不到最后而痛苦地离去。但是,日本的此次大地震,几乎没有被震塌的房子,哪怕在重灾区,几乎看不到被震裂的房子。日本灾区的大多数建筑能够抗拒这一次9级地震,真的很佩服他们的建筑质量。但是,日本的大地震“输”在海啸。10多米高的海啸席卷而来,把整个城市夷为平地,日本的那一些木结构房子被整栋卷入海中,或冲上河岸。于是在日本灾区,我们看到了一个很奇怪的景色:海啸所到之处,一片废墟。海啸未到之处,丝毫未损。而且废墟中很少有被埋的人,有人的也早已经被海啸卷走。
岩手县大槌町海啸废墟
所以,日本大地震发生后,在汶川大地震中最为紧俏的物资——帐篷,在日本根本用不着。因为灾民们有地方呆——没有倒塌的学校、体育馆和公民馆等。
第二,汶川大地震遭遇的是一次性灾难,但是日本大地震遭遇的是地震、海啸、核泄漏三重连锁性灾难,因此,导致了大量的灾民无法在故乡重建家园。尤其是核泄漏,使得灾区多个行政建制市和町(相当于县建制)和村,政府机构和居民被迫整体搬迁到别的城市,使得日本一些城市出现了“市中市”,只是这个避难来的“市”,在人家的屋檐下没有自己的土地和行政区域,因此也根本谈不上灾后重建,只有苦苦的等待,等待核泄漏问题早一点解决,早一日重返故乡。但是,因为消除核污染需要许多年的时间,不排除这些行政建制最后被撤销和并入其他市町的可能。
都江堰灾区的帐篷避难区,一户一顶帐篷,至少能够守护住个人与家庭的隐私。
受灾的亲戚们聚在一起,自己做饭做菜。这户人家的老父亲遇难了。
面盆装菜,水煮鱼,很有四川特色。
日本宫城县的避难所
几百号人挤在一个体育馆内,没有隐私可言。
饭团是日本灾民的主要食品
第三,汶川大地震后,灾后重建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找不到合适的建房土地。因为原来村落所在的山谷平原大多被挤压被毁,而山坡地带的地块因为地震而变得十分的松软,难以建房。因此,村镇整体搬迁到合适的地带,整体重建,是汶川大地震后重建的主要方法。
日本灾后重建,也遇到找不到建房土地的问题——只是日本目前愁的是建临时安置房的土地,而不是整体搬迁整体建城的土地——日本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原来的城区被海啸冲毁,垃圾清理至少需要2-3年的时间。而山坡地带本来就是海湾岩壁,很少有整块的如同学校操场那么大的平地,因此,日本政府准备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建设灾民临时安置房,地方政府却因为找不到建房的平地,或者因为拥有土地的地主不可出让,使得大地震发生2个月至今,建成的临时安置房只有5000套,再建的只有3万套,还有5万套的建设计划还无法落实。
第四,日本在灾后重建过程中,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不能降低灾后生活的质量。这主要体现在临时安置房的建设上。
前一阵子,我一直在帮日本的岩手县政府找中国企业生产的简易住宅。由于日本国内生产临时住宅的企业根本忙不过来,因此岩手县考虑进口中国的简易住宅。我找到了厦门和天津几家中国的生产企业,把资料拿给日本方面看。他们直摇头,因为中国企业生产的简易房,要不就是建筑工地用的拼装房,要不就是作为山间别墅使用的豪华木板房。而日本要的是,抗震能力达到8级以上,两室一厅,厨房卫生间和壁橱齐全,并有适当的室内装潢的房子。
岩手县陆前高田市的临时安置房内景
我跑到岩手县去看了他们建成的临时安置房,看完后我都想住,走进里面,跟一般的公寓楼住宅没有什么两样,水电煤气一应俱全,还装有空调,政府还给每一户人家配置了冰箱、32英寸超薄电视机、洗衣机。一位政府官员对我说:“这是最基本的生活条件”。我想根本就不是“基本”,已经接近于奢侈。但是,对于日本人来说,也许这就是最起码的生活条件。
至少,汶川大地震的中国灾民们,对于政府不会提出如此高的生活要求。
第五,土地制度问题成为中日两国政府实行灾后重建的又一个分水岭。日本的土地是实行私有制,因此,日本政府绝对做不到像中国政府那样,去搞一大片土地来建一个新城来安置灾民。因为在日本,即使拥有这些土地的地主们愿意出让,政府也掏不起这个购买土地的钱。而日本政府自己掌控的国有土地,除了山林,大多是河川,很少有成片的平地。
因此,日本目前16万无家可归的灾民,情愿挤在避难所里,也要等待政府把废墟的垃圾清理完毕,以便重新回到自己的宅基地去盖新房,因为那一块地,即使经过海啸的清洗,还是属于他们自家的。所以,灾后重建对于日本政府来说,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可能要比中国政府来得大:这么多灾民在避难所里等待政府分给安置房,等待政府把他们家的废墟清理完毕,等待政府的救济款。
日本灾民有一个很充分的理由:我们是缴税的,所以政府要管我们。
我发现,日本比社会主义还要社会主义。
第六,日本政府很羡慕中国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的一大做法——省市对口支援。日本一位内阁大臣在和我谈到这个问题时,直说“中国的政治体制真好”。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沿海各省市展开了对灾区市县的对口大支援,这种支援后来更有攀比竞争,使得灾区的新城一个比一个建得美。
但是日本做不到。因为日本每一个地方城市的财政属于“自治”,而且财政本来也很紧张。即使县知事(相当于省长)或市长有这份对口支援的心思,到了议会就过不了关,市民们也会反对。所以,日本各地支援灾区,能够做到的是,接纳数百名或一千多名的灾民到他们城市里避难,地方政府提供公营住宅,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提供适当的就业机会。或者派出一批政府职员前往灾区支援,帮助处理各种政府事务。出钱对口支援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第七,日本灾后重建存在许多力不从心的问题。首先是救灾部队。日本自卫队的总兵力为23万人,大地震发生后,先后投入的救灾兵力为12万6000人,占到总兵力的60%。我在宫城县女川町访问时,看到自卫队卡车上喷印着三个字“地对空”。忽然醒悟到,这是一支导弹部队。打听了一下,他们居然来自于秋田县。我知道,秋田县的这支导弹部队是日本陆上自卫队中最精锐的部队,因为北朝鲜发生导弹时,日本就是由这支导弹部队负责对北朝鲜越境导弹实施拦截。当时我想:“连导弹部队都出来灾区搬垃圾,日本真的没人了”。
其二是民间救灾力量不足。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最初一个星期,居然没有车辆能够运送救灾物资到灾区。政府自己没有运输公司,只能请求民间运输公司出车,民间企业则要求政府提供汽油保障,而灾区附近根本就无油可供,因此扯皮了很长一段时间。好在灾区也是稻米产区,相当一部分房子没有倒,所以,最初一段时间的食品供应,还是依靠灾区政府和灾民互助解决,一人一天2个饭团,撑过了最初的困难时期。
相比汶川大地震,中国动用民航力量调集和运送了大批军队在第一时间里投入救灾,民间更是自发地参与救灾,体现出中国的人多力量大和体制的优越性。3年过去,汶川大地震灾区已经是新城一片。3年后,日本的地震灾区也许才刚刚清理完废墟垃圾。所以,在大灾面前,中国都有比日本更强势更灵活更优越的地方,也许,这就是中国比别人跑得快的根本秘诀。
第四篇:因灾致损,有何保障?(深阅读·关注灾后救助与补偿(下))
天灾导致财产损失,政府救助、各种政策性及商业保险等帮渡难关
因灾致损,有何保障?(深阅读·关注灾后救助与补偿(下))
本报记者 曲哲涵 程远州 张 璁
《 人民日报 》(2016年08月02日 04 版)
洪水过后,受灾群众面临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哪些可以挽回?可以得到哪些救助?记者做了调查、采访和梳理。
因灾致损,有哪些保障和救助?
目前主要是政府救助、社会捐助和各种政策性及商业保险
居民在遭遇自然灾害时出现个人财产损失,主要保障有政府救助、社会捐助和各种政策性及商业保险。
根据《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等规定,政府的自然灾害救助主要用于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应急救助、过渡期生活救助、因灾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和遇难人员家属抚慰等方面。
自6月份以来,财政部、民政部共下拨15.8亿元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向湖北、江苏、河北等重灾区紧急调拨3.35万顶帐篷、13万床(件)衣被等中央救灾储备物资。安徽已拨付救灾金额3.08亿元、调拨帐篷6010顶、棉被11590床。至7月初,湖北筹集下拨防汛救灾资金7.3亿元,调拨救灾帐篷2450顶、衣被65400件(床)。
社会捐助由政府民政部门或各种慈善团体等社会机构进行,其募资规模和用途都依据慈善法及团体章程展开。截至7月30日,湖北全省累计接收洪涝灾害救灾捐赠款物32719.29万元。
各种政策性及商业保险,在灾后保障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面对此次洪涝灾情,中国保监会要求各保监局、各保险公司完善重大灾害理赔工作预案,优先处理灾区理赔事项,对于灾害理赔中的拖赔、惜赔等行为,将严查重处。至7月上旬,湖北安徽已接保险报案5万多件。
房屋因灾损毁怎么办?损毁房屋贷款要不要继续还?
倒损房屋恢复重建有相关补助,农房统保可保雨灾,毁损房屋贷款依然有清偿义务
房屋是家庭财产的“大头”,政府在防灾减灾救助上给予重点关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救灾资金和救灾政策都包含了因灾倒损房屋的恢复重建部分。
安徽要求逐一核查因灾倒损房屋,确定恢复重建对象,登记造册。与农村危房改造、农房保险等政策衔接整合,执行危房改造补助标准。湖北湖南等地均有倒损房屋恢复重建相关政策。
保险方面,我国房屋保险体系中承保洪水损失的主要是由地方财政补贴保费的政策性房屋保险。近年来,浙江、贵州、江苏等地纷纷开展农房统保惠民工程,2015年安徽山区、库区农房统保金额已升至30万元,责任范围包括雨灾及风灾。
国内房屋保险市场总体看仍不能满足居民“全险”的房屋保障需求。比如,今年一些被洪水冲垮的农村非钢结构住宅,商业保险公司不肯承保,地方也没有开展农房保险试点,灾后重建得不到任何保险支持。专家认为,除了天灾人祸致损,房屋本身也有“保质期”的问题,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量建造的钢筋混凝土居民住宅,就很有必要投保加一道“安全锁”。
还有不少人关心,因灾损毁、倒塌的房屋要不要还房贷?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学院副教授王雷介绍,房贷依然要还。在水灾导致按揭房屋毁损、倒塌的情形下,房屋作为抵押物毁损、灭失,但银行抵押权并未消灭。如果水灾仅导致按揭房屋部分毁损,银行可以就残存房屋行使抵押权,债务人对不足以偿还的部分仍负担清偿义务。如果水灾导致按揭房屋全部毁损,抵押权因抵押物灭失而消灭。因灭失所得的赔偿金,应当作为抵押财产,债务人对不足以偿还的部分仍然负担清偿义务。
农作物受灾有哪些保障?车辆因灾受损怎么办?
农险已承保全国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9%,目前仍以“保本”为主;车辆损失主要靠车险
据农业部统计,6月以来强降雨已造成全国6720多万亩农作物受灾。这类损失,主要靠各类农业保险和政府灾后恢复生产方面的救助政策。
目前各地灾区都在努力恢复农业生产,多地出台免费发放种子鱼苗、集中育秧、给予生产自救奖励等。
从2003年开始,我国施行财政补贴保费的农业保险政策,目前农险已承保主要农作物14.5亿亩,占全国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9%。至2015年底,仅中央财政补贴保费的险种已涉及15类农作物、6类养殖品种,共计738个农业保险产品。此外,各地还开发地方政策性险种,如草药种植、村干部意外险以及覆盖村民家庭财产的农房、农机具保险等等。数据显示,各级财政补贴已占农业保险保费的八成以上。
2015年11月,保监会对738个农险条款进行“升级”,种植业险种在原有水灾、风灾的基础上,扩大了责任范围,还规定所有产品均不得设立免赔额,不得在保额下再设立赔付封顶线,同时提高对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和绝产情形下的赔付标准,这些举措使部分地区种植业保险“降价”接近50%。
据了解,受制于保险业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和管理能力不足,目前绝大多数农险产品仍然只能保成本损失。
今年的强降雨导致城乡不少车辆被淹,挽回损失主要靠车险。2015年保险业启动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试点,被保险人或司机的家人可以在三责险项下赔付;车辆在未上牌的情况下发生事故可以获得赔偿;冰雹、台风、暴雪等自然灾害和所载货物、车上人员意外撞击导致的车损可获得赔偿。
有专家指出,天灾陡降,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安全压力很大,还应普及公共责任保险。一些特殊行业的从业者,比如船员、救生员、海上钻井工、消防员、核电站工作人员、电力工人等,天灾来临时要么处于危险境地,要么奔赴抗灾救灾前线,应要求所属企业为他们投保团体意外险,或企业自身投保“雇主责任险”,防患未然,为弱者、勇者撑起一把保护伞。此外,针对飓风、海啸、地震等巨灾的“企业经营中断险”“企业利润损失险”等在国外已经比较成熟的险种,在我国也还是空白。
图表内容整理:本报记者 曲哲涵
制图:张芳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