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19-05-14 22:08: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篇: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镇海中学俞加强

镇海中学历史积淀深厚,人文气息浓郁,拥有十二个历史文物景点,其中三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多年来,我校依托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发挥学生个性特长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0年以来,随着学校千兆校园网的建成,以校园网应用为龙头的教育信息化热潮席卷整个校园,如何在坚持传统校园文化优势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镇海中学富有人情味的校园网的潜力,努力培育网络环境下的新颖校园网络文化氛围,是新时期我校工作的又一重点。经过四年的实践与探索,网络文化建设已经成了镇海中学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网络文化正在成为镇海中学的新优势。

1.校园网络文化是网络时代校园文化的延伸

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向网络的延伸,是校园文化在网络社会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文化,它和传统的校园文化互相交错互相渗透并互为补充。众所周知,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是网络的时代,作为人类文明标志的网络已经深深扎根在当代学生心中,这是一个不容争辩的客观事实。虚拟的网络也是现实的,网络无处不在你我身边,对学生来说,因为网络的虚拟性,给了他们一个可以平等说话、相互交流、展现个性特长、激发灵感的舞台;就教师而言,虚拟且现实的网络提供了一个了解学生真实内心,促进师生交流的渠道。正是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和真实性,使学校、老师、学生三者能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促进教育方式的进一步完善。

然而,开放的网络不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随之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充实我们的知识,使我们成为网络时代的胜利者;网络同样也能让我们颓废、堕落,使我们成为网络时代的牺牲品。因此,如何正确理解网络的内涵,如何引导学生在张扬个性特长的网络环境下把握好分寸,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风尚,成了摆在我们教育者面前的一个关键课题。

面对机会与挑战并存的网络,面对网络大潮的冲击,是坚守传统的壁垒采取“堵”的办法拒绝网络以求所谓的稳妥可靠,还是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采用“导”的策略接纳网络以期在新的领域取得新的突破?作为教育者,面对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与其落在学生后面埋怨网络的负面,倒不如主动出击,走在学生的前面去充当网络领航员。

为了培育好镇海中学网络文化阵地,我们开始思考在镇海中学网站上开设校园BBS的可行性,我们认真总结了国内一些名校创办校园BBS失败的教训,针对镇海中学拥有高素质学生群体这一现实,在制定严格管理制度的前提下,以学生为主体,辅于学校的正确引导,在校园网上推出了校园BBS。经过四年的辛勤耕耘,以镇中网站、镇中论坛为核心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取得了成效,网络文化建设已经成了镇海中学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网络文化正在成为镇海中学网络时代的新优势。

2.建设校园网络文化,需要勇气和自信

网络是开放的虚拟的也是真实的,我们在享受网络优势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网络存在风险,为营造校园网络文化氛围而开设校园BBS更是让网络风险直接挑战我们的教育者。那么,我们如何正视网络风险,如何规避网络风险呢?实践告诉我们,建设校园网络文化需要监管和引导,更需要勇气和自信。

首先,个别学生网络法律意识淡薄,简单地认为网络就是自由的代名词,在网络上随心所欲地大放厥词;有的学生沉湎于网络不能自拔,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秩序,从而导致学习成绩的大幅度滑坡。这些现象无法通过限制学生接触网络这种简单而粗暴的手段加以解决,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及时将德育教育工作引入到网络,通过校园网站和BBS积极开展网络德育教育工作。通过开展网络法律法规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网上揭批“法轮功”等专题活动、就读书与上网的关系展开讨论等系列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情感,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

其次,校园BBS的开设,使得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就某些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由于学生正处于心理的成熟期,表达问题的方法往往会简单而直接,这样,就有可能出现学生利用网络对教师的教学和学校的管理工作提出一些客观的甚至偏激的意见。如何看待这个“自亮家丑”式的敏感问题呢?一位在学科教学上颇有建树的镇中教师在校园BBS上留下的真知灼见:“宽容源于自信”对此问题作了精辟的诠释。实际上,不和谐的音符在网下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通过开放的网络表现出来而已,面对网络上出现的这种“尴尬”,我们教育者需要勇气需要自信去面对去接纳去引导,也正因为有来自网络的不同声音,才给了我们教育者更多更全更真实地了解学生内心的机会。我们引导学生在表达自己真实想法时注意表达问题的方式和技巧的同时,也应该鼓励教师通过网络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旁观。这样,不但能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获取师生面对面交流所不能获得的真实信息,同时,也能让学生以一种更为积极更加理性的姿态参与到网络文化建设中来,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网络文化建设走向成熟、逐步完善。

3.给学生一片网络空间,他们必然能灿烂

网络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在统一了思想认识后,我们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如何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如何在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为我们的校园文化培育出一片净土上。

针对学生喜欢上网的事实,我们努力挖掘镇中网站的潜力以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上网时有更多的时间逗留在学校网站上,以减少学生因浏览不良网站而产生的隐患。通过将学校长年积累的传统校园文化数字化,创办爱教基地、镇中像册、镇中快讯、办学成就、个人主页、校园生活等网络专栏,使镇海中学校园网成为镇中历史的缩影,成为学校信息汇集、交流和生发的中转站,为推动素质教育、理解教育的进程,增进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教学管理互动提供广阔的舞台。

根据学生特点,我们逐步在校园BBS上开设了旨在挖掘学生个性特长的特色栏目,目前,我校的BBS已发展成包括“教育科研”、“心理社区”、“原创空间”、“校友寄语”、“海外学子”、“梓荫书友”在内的十七个栏目,十多万张帖子,被《中学生学习报》等报刊的编辑形容为“一本大型电子杂志”。全国不少报刊编辑还直接从上面挑选我们师生的原创作品。仅在“原创空间”上,就有30余篇文章被《中国校园文学》、《中学生学习报》、《浙江青年报》等报刊转载。通过校园BBS开展网上心理咨询,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帮助学生排解成长的烦恼,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地发展。我们还在不同时间段适时开辟校庆专题、高考专栏、校运会专栏等等。这些特色栏目的开设,不但给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发展的舞台,给老师们提供了走进学生心灵的新手段,也给镇中校友们提供了另一种“回到母

校“的方式,镇中网站成了校友与母校联系的纽带,镇中论坛成了校友与老师,与学弟学妹交流感情的桥梁。

从利用网络载体开展德育教育,举办读书与上网专题讨论,创设网络心理咨询专栏,“超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步形成,学生原创文章被广为转载,到每年高考结束,许多高校校友纷纷登陆校园BBS为师生提供高考志愿填报信息等等事实表明,经过四年的实践与探索,我校的网络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新载体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校园网络文化对学生进行政治方向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综合素质培养以及深化学校教育改革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通过给校园网络文化以准确的定位,校园网络文化必将真正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文化和先进文化,我们的实践与探索也必将结出更为丰硕的果实。

第二篇: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不仅渗透了各行各业及百姓家庭,也已经向教育提出了挑战。“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就曾明确提出,教育要跟上科学和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加快教育的信息化。那“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课堂教学”就是各中小学所关心的比较重大的问题。

一、教育信息化是时代的需要

“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江泽民

当前,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对当代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

以上种种情况表明,知识经济的来临,呼唤着教育必须进行创新和深刻的变革。同时也表明,教育的深刻变革,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是突破口,勇立教育潮头的是现代教育技术。为此教育信息化是时代的需要。

1、网络技术是改进课堂教学设计的切入点

在中国,现实的教育现状是:教育比较落后,发展很不均衡,需要接受教育的人口特别多。这种情况决定了我们的教学形式主要是面向学校班级的课堂教学,虽然素质教育是开放的(学校、社会、家庭的范畴),但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所强调的素质教育也必须在这一基础上实施。这给课堂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每个学校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信息化是时代的需要一套办法,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网络技术是改进课堂教学设计的切入点。

2、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的特点为素质教育提供实施环境

看看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的特点:信息资源永远开放的;传播媒介多向交流的;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的;知识是跨越时空限制的。这一特点决定了网络环下教学过程是:开放性与全球化;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这恰恰应合了人本主义和素质教育的倡导,这也说明,一旦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组织起来,必然带有松散性、不确定性、难控制性,在不脱离学校模式、班级模式的课堂形式下,这种教学,的确是前所未有的一种新尝试,在我校校园网这一智能教学环境下,我做了课堂教学实践。

二、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的实践比较

1、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两种课堂教学比较

当前,课堂教学分为以教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和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前者主要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后者主要是以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前者是通过教学分析进行教学事件的设计及呈现教学事件的教学策略的设计,后者主要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中,选用学习资源或外界帮助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学习分析,设计学习资源,认知工具以及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支持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模式。这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符合了人本主义及素质教育的对教育的要求。我从实践中对这两种“中心”进行比较试验,主要是以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媒体形式的不同和学生自主程度不同来区别的,从以上论述中可知,网络环境有助于形成素质教育的一种氛围,但是它的效果到底怎么样?

在内容和要求的水平一样的情况下,媒体选择及使用情况就体现出来了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优化程度。以多媒体组合的课堂教学比起照本宣经的原始方法先进了许多,但它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的地位依然是处于被动的位置,教学依然是教师的个人表演舞台。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组织本身是线性的(从开始到结束),但内部教学资源的使用不再是线性的,因为各个内容区是用虚框围起来的,学生可任意在各个区漫游,学生自主学习在一节课时中占了90%的时间,学习过程的意义建构绝大部分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教师的位置,网络环境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广播者,教师除了主要起到教学资源的组织(当然包括教学资源的设计、制作、整合、试验、测试等)作用外,还在教学当中起到辅导个别、督促个别、察看全体学习过程。毕竟,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意义建构,个体特征不一样的学生对某一教学目标意义的建构就不一样,有的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有的可能会问在导航系统设置一个虚拟教师,随时随地指导学生,不是更好吗?实际上,目前的计算机智能化程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计算机依然是程序控制的(设计上可以采用菜单式、图表式、层次式、递进式等方法实现导航系统)。在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班级上课的教室必须能满足人手一台多媒体计算机(这些计算机必须构成局域网并且联接上互联网)、必要的多媒体控制平台(可以是以计算机为主的软硬件)、完整稳定的网络教学信息系统和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

2、两种教学实验的个人体会

网络环境下教学中,作者的个人体会是:一是学生不太习惯于这种不太“象”上课的模式,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进入角式(可能与传统的根深蒂固的教学模式有关),学生普遍反映信息太多,没有次序,不容易进入学习的角色,另外网页内容外观花样多、干扰大。但这次课堂教学实践是成功的,效果是好的,实现了教学目标,大部分的学生学会了自主获取信息,动手、动眼、动脑三维一体,多重刺激,学习兴趣增强了,创新能力增强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传统教学相比发生了很大改变,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威信感受到了挑战,压力增大,因为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与灌输;教师的角色主要是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学生学习促进者,教师表现主要是从前台走到了后台;教师在教学当中不能由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代替,相反教师在这种模式下的重要性更大了,计算机只是一种信息加工和呈现的工具,教师唯一选择是需要不断的更新知识和扩大知识面;教学组织者需要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教学组织是单个教师所不能完成的,需要教师的群体协作;网络化的课堂教学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是如何制作教学课件、如何把它们组织成为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资源形式。因此,如何制作符合网络环境下优秀的教学课件是网络环境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3、网络环境课堂教学的优点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真正达到了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目的,学生是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学习和提高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完成的,这种学习使学生真正获得了智慧而不仅仅是知识,这正是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能够整合各个学科内在知识体系,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首先要具有计算机知识(最起码是基础知识),其次必须要有跨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才能驾驭各种计算机软件,比如几何画板软件,要用它来进行学习,要知道软件本身用法及它涉及的数学、物理等学科各方面知识,这调动了学生纵向与横向学科学习的兴趣,它使学生形成了长久的自主学习的习惯,这对于开发人力资源很有益处,这也是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互联网比特量以月成倍增长,传统教师念经式上课模式,其信息量充其量是九牛一毛。在这种模式下,我们的教师、学生是否作好了准备?教师、学生要转型到这种模式下,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培训便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三、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实践所带来的思考

1、时代呼唤教师要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

上述的教学实践给我们很多思考,我们认为,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为基于认知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提供了环境。处于信息时代的教师和学生,面临着一个全新的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和认知工具的学习环境,如前所述,这种教学环境为素质教育的实践提供了教学条件。在这种环境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的职业技能和应具备的能力结构也随之转变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要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努力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教育部长陈至立。为了顺应这种转变,信息时代的教师必须掌握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关于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体来讲主要是掌握WINDOWS、文字处理、演示文稿制作、收发电子邮件、网页编写、课件的编制、动画制作、学科教学专门软件等。同时,还必须掌握现代化的、先进的教学设计理论、思想和方法,用现代化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指导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才能优化教学过程。

2、寿光市北洛一中教师、学生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内容、办法

纵观客观的要求,近几年来,我校着眼于未来,为构建新的教育模式,努力培养现代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特别是具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于课堂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上述的教学实践能如此顺利的运用,得益于我校改革实践: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我校加强了校园文化方面的建设(包括校貌、环境的表层文化,规章制度的中层文化和群体认可度等深层文化);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我校规定学科电教教学使用率占该学科总课时的30%以上,理科占50%以上,以硬性规定促进科任教师学习、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为了使以上措施真正起作用,我校采取如下措施:

(1)建立分层培训制度,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

学校在“校本培训“和“先化人后化物”的思想指导下,指定每学期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除windows的基本操作、wps、记事本、word等文字处理软件及Excel电子表格外,重点加强Authorware、Dreamweaver等软件及网络知识的基本学习,采取校内与校外想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法,不断加大培训力度,除每周三、四晚由本校微机教师按培训计划进行辅导外、还选用50%的骨干教师利用周六上午进行集中学习,并多次聘请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就培训计划中确定的重点内容进行专题培训。

(2)建立评估奖励制度,大大促进了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紧迫感和使命感。学校建立科学、合理、完善性强的现代教育技术评估体系,加强对教师的管理、评估、检测和调控、定期组织理论测试,汉字输入、word、Excel软件操作、课件制作、网页制作和优质课等比赛,并及时进行量化评估,将量化结果纳入年终考核,按获奖级别进行奖励,并作为评优树先和奖金放的重要依据。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学生为学习必须要掌握计算机这种认知工具的基本使用。为此,我校对新入学的学生采取了强化的培训手段,主要是基本内容的普及,其次充分利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课,对学生进行网页制作、网络浏览、邮件发送等方面的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100%的学生能上网获取资料,能下载网上学习资料,能通过网上资源处理信息;35%以上的学生能进行电脑制图,能编制电脑小报,另外,我校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每年都派学科骨干教师到发达地区中小学参观考察,了解教育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应用,以指导学科教学和研究;实施“六个一”工程,即参加一次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理论考试,成绩优秀;制好一个新颗件,新颖实用;上好一堂信息技术创新课,方法先进;写好一篇信息技术创新论文,推广经验;指导好一项信息技术创新活动,收到实效;参加一个信息技术课题研究,见到成果。以上措施的实行,我校的网络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离全方位开发、应用丰富的互联资源还有不小距离。“教无定法”,这里的例子——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也只是其中一种,或许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不断完善。但,学生、素质教育、网络、课堂教学、教师将是未来课堂教学最活跃的要素和永恒的话题。

总之,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教学技术也应及时作出相应的改善,用先进的教学技术造就优秀的新世纪人才,是刻不容缓的事,网络教学、网页式课件,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目前正处于发展状大之中,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以及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校园网将实现全区、全国的联网。这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只有不断奋进,努力进取,才能跟上时代潮流,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腾飞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及思考》宋连昌

第三篇: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与思考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与思考

(本文获2006年福建省第三届“新理念、新资源、新探索”三优联评论文类二等奖,并刊载于2007年1月《福建中学数学》)

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陈建楷

摘要:本文拟以《网络教学实践—探索椭圆的第一定义》课例分析的形式论述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整合,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体现了以人为

本的新课程理念。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

网络信息技术走入课堂教学,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作为现代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网络教学有着其他教学形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它强调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了信息的加工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主题探究学习活动,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互联网自主探索新知,自主开展主题研究,达到学习相关知识的目的。本文是在学生学完椭圆的基础上,从椭圆的第一定义出发,让学生在网络教室对椭圆的一些常见结论作必要的实践和延伸,创造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提供一种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从而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带来了教与学的方法和手段上的革新,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全面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提供了可靠的方式与途径。

1、在网络环境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实实践

1.1利用网络环境,创设情境,提出课题,改变教学方式 课堂片断一:前面我们已经学完椭圆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椭圆的定义。椭圆第一定义:我们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椭圆。即|PF1|+|PF2|=2a(a>c)。我们在遇到有关椭圆问题时要善于回归定义,回归书本。(让学生动手操作模拟椭圆第一定义,问题情境再现,提出课题)

传统的数学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大多省略了概念本身的情境,以为学生对抽象概念的学习可以独立于现实情境来进行,可以自然地迁移到各种真实的情境中去。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学习往往无法还原到具体问题情境中,不能学以致用。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呢?信息技术可以为我们还原知识本来的情境,尤其是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开放,让问题情境生动逼真,使得学生进入角色快、兴趣浓、积极性高,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为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和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2利用网络环境,增大信息资源,改变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师生互动和多向反馈

课堂片断二:请同学拖动椭圆的动点P,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尝试重新认识椭圆定义的几何量: a、b、c。问:a,c大小如何?对点P的轨迹会有何影响?

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通过拖动点P及改变a、b、c的大小,能比较直观地体验椭圆的轨迹与a、b、c之间的关系(及时监控,并进行转播),这时再引入离心率

学生就很容易理解:e→0则椭圆变得又圆又“胖”了,e→1则椭圆变得越来越扁,显得“苗条”了。学生通过自主操作学件,对概念情景进行模拟,使得数学概念不再抽象,学生从害怕、厌恶数学变成乐于学数学,不仅有效地掌握椭圆的概念,也锻炼了思维的严密性,达到教学的最大绩效。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实际是师生关系的转变,由于网络教室能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空间,学生能自主操作、主动探索,尝试各种数学实验,教师也可通过各种监控、转播等互动手段,把个体学习和群体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多方位的互动学习,实现师与生、生与生、个体与群体的多向信息交流,全方位和谐互动,使师生由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变为平等、和谐的关系。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快捷准确地掌握学情,也有利于学生互相了解学习状况,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率。另外,网络信息传递具有快速、隐蔽、灵活等特点,可以丰富师生互动方式,丰富反馈与评价功能,使师生之间可开展更广泛、更民主、更有针对性地交流。

1.3利用网络信息优势,学生协作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课堂片断三:对于由F1PF2三点所围成的三角形△F1PF2我们称为焦点三角形。设问:请同学观察椭圆的焦点三角形△F1PF2,你能研究出什么结论?(让学生利用计算机浏览教师准备好的网页,并能利用相关资料进行学习。)

首先,学生在计算机上操作时,同时要求学生对这个焦点三角形进行提出问题,也可其他同学出问题。因而产生了以下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学生是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也可以是教师根据需要补充的)

①若点P在椭圆上运动,P到F1的距离何时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 ②椭圆上的点P在椭圆上运动,∠F1PF2的取值范围?最大值?说明理由。③△F1PF2的面积的取值范围?

其次,鼓励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问题进行研究,并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对问题情境进行模拟实验,观察思考,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教师有针对性地补充,并对主要内容加以强化。例如:对于点P在椭圆上运动,P到F1的距离何时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学生经过分组讨论,协作学习,有创造性地提出了不同的解法:

方法一:利用几何画板直接度量出PF1的长度,拖动点P,发现P在长轴的两端点处取得最大和最小值,即最大值为a+c,最小值为a-c。

方法二:以F1为圆心,作一个圆,观察圆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当圆与椭圆内切时(半径为a-c),此时切点到F1的距离取得最小值为a-c,当圆与椭圆外切时(半径为a+c),此时切点到F1的距离取得最大值为a+c。由学生改变椭圆形状,发现椭圆始终和圆相切于长轴的两端点处(几何画板演示)。

方法三:利用椭圆第二定义:点P到焦点F1的距离与到相应准线的距离之比为常数e。故当P到准线距离最大时PF1相应取到最大值(此时P位于长轴一端点处),当P到准线距离最小时PF1相应取到最小值(此时P位于长轴另一端点处)。

方法四:因为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所以当P位于长轴端点处时,点P与F1F2三点共线即||PF1|—|PF2||≤|F1F2|=2c,又因|PF1|+|PF2|=2a,得到a-c≤|PF1|≤a+c 因此可识记为:椭圆上点P在椭圆的长轴的两端点处,PF1有最大值为a+c,最小值为a-c。

2、对网络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思考

本课例是一节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探索课,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以及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反映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新理念、新资源、新探索”的发展要求。

本着从学生实际出发,着力于学生认知行为的发展,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和独特体验,在课堂中学生学习兴趣盎然、网络操作娴熟、自主学习充分、交流讨论热烈,网络技术在课堂中的优势凸显,学习成果显著。通过这节课,我对网络教学实践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2.1网络教学不仅辅助教师教学,更重要在于帮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网络教室给学生带来图文并茂、影音声色并举的数字化信息的享受,许多教师为了展示教学的最精彩部分往往引导学生按教师课前的预设进行,当然这样的课堂,学生用于无效学习的冗余时间少了,教师的活动流畅了,效率是提高了。但这种包办的结果,却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了过分的依赖,也使一些原本很好的体验探究过程也错失了,哪来的自主探究学习。因而,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学交互性的特点,做到“助学”而非“助教”等问题是我在设计本节课遇到最大的挑战,避免整堂课只是教师的个人表演,教师只是机械地操作着鼠标、窗口频频切换,画面目不暇接,学生的头脑成了填装信息的容器,对许多问题的研究也是浅尝辄止,学生对学习知识采用了“拿来主义”。因此,在教学时应强调在学生探究过程中个体的思维主动参与、善于运用网络实践、善于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并能用精炼语言来表述自己观点,以提高学习的质与量。

曾有一位教育技术专家说过:教学媒体的现代化不等于教学最优化。如果在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时,只是把电脑变成单纯的“黑板搬家”或“课本翻牌”,依然以落后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作指导,不断向学生灌输知识,实际上,这样的教学不过是从原来的教师的“人灌”变成“机灌”或“人机共灌”,网络学习变成了信息的简单累加和堆砌,只不过是多了一层网络信息化的“皇帝的新装”。

2.2利用网络环境教学的同时,不可勿视传统教学工具的作用 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一方面解放了教师,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方式,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思维,提高了学习效率。相信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将为广大教师所采用,课堂教学的模式进入升级换代,古老的黑板将从以往的主角变为配角。使用多媒体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利用信息资源,教师可以节省的备课时间,运用网络、多媒体课件扩大课堂容量,要在45分钟内完成更多的教学内容和目的,学生要在45分钟内要学到比原先更多的东西。同时利用网络资源,学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教学信息,提高学习效率,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

然而,享受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的同时,不可完全舍去传统教学工具。并不是所有的教学都要借助于计算机技术来完成,一节运用技术的课不一定是好的课。如果仅仅是把教材内容搬上了屏幕,用投影机来代替黑板,鼠标代替粉笔,那是一种不讲效益的整合。在使用课件教学时,要根据教学需要合理使用课件,课件始终应服务于教学而不是教学围绕着课件。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时,要“量体裁衣”,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为准则。整合的重点应该放在那些传统教学不便解决或无力解决的教学问题上,放在那些切实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加以解决的教学问题上实现量与质的双赢。同时,要从学情出发、因地制宜,挖掘和发挥传统的各种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在教学中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生命力。比如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具,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所用的一段时间,恰好是学生审题、思考的时间,利用信息化技术后,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认为许多东西都呈现给学生了,很快就过去了,没有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表面上看整堂课容量大,学生反映良好,其实效率不高。因此,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自由的、独立思考的时间,甚至必要时可适当地在黑板上板书。总之,发展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并不是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手段,而是积极促进各种技术手段的资源整合,产生教与学的最优化。

2.3利用网络环境教学,可以丰富学生学习的多种协作模式 借助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实现与多位同学互动,随时随地对全班同学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控,学生随时可向老师提问,可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个别辅导,达到教学资源和教学信息的共享。教学信息的来源与呈现可以来自学生也可以来自教师,教师可以将任何一个学生的画面转播给大家。由于网络具有民主、平等特点,可以匿名不怕被人嘲笑,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营造了共同参与的氛围。利用网络交互功能,学生与计算机可进行人机协作,生与生之间可通过网络生生协作,学生与教师进行师生协作,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协作学习,具体的协作可通过收发电子邮件、BBS公告栏、虚拟社区、论坛等进行。

当前,以网络环境下教学为代表的信息化、网络化教育正展现着巨大的魅力,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所提供的强大技术后盾,将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的绝不仅仅是手段的先进、效益的提高,而是教师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体现了新课改中的以人为本理念。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6

2、构筑网络平台,开展探究学习2004年12月09日 余姚信息技术教学网

3、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教学—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罗春华

4、《探索网络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研究报告

骆魁敏

第四篇:网络环境下企业文化建设探讨

网络环境下企业文化建设探讨

[摘要] 网络在新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为企业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无尽的空间与繁多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改变了经理人员监督和控制组织活动的能力,便利了企业的组织管理,加强了企业员工的交流以及企业与客户的交流等方面。网络时代的到来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企业应制定相应的对策来加快企业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 网络时代 企业文化 建设 探讨

一、网络时代企业文化的具体内涵

网络时代的到来赋予了企业文化新的内涵。企业文化渗透在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它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价值观、哲学思想和行为准则等均表现为企业独有的文化心态和氛围;它又是一种管理理念,即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企业文化引导为手段,激发员工的自觉行为。因此,企业文化有机地结合了管理为目的的文化和以文化为载体的管理理论,成为企业的灵魂所在。

1.网络时代企业文化的内容

企业文化的根本是人本管理,它可看作是由企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以价值取向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发生深刻的变革。企业关注的重点不再是稀缺的自然资源,而是充满无限创造力的智力资源,企业把发展无形资产作为发展的第一要素。企业在管理理念上,不再注重以往的流水线、节拍性等严密的分工组织形式和工艺流程,而是更加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企业在经营理念上,不再简单地去满足市场需求或适应需求,而是积极地去创造需求,引导消费。

2.网络时代企业文化的特征

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的管理需要,企业文化所具有的显著特征是构建企业价值观,营造和谐的环境氛围,形成已人为主体的人本化,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学习型组织,进行企业文化整合,形成创新管理模式,实施软管理。

3.网络时代企业文化的功能

网络时代企业文化在企业中具有的多种功能,它能起着分界线的作用,即:它使不同的企业相互区别开来;它表达了企业成员对企业的一种认同感;它使企业成员不仅仅注重自我利益,更考虑企业利益;它有助于增强社会系统的稳定性,文化是一种社会粘合剂,它通过为企业成员提供言行举止的标准,把整个企业聚合起来。

二、网络在新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1.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企业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无尽的空间与繁多的手段

企业人员通过网络的新型沟通渠道营造了公司文化的新天地,并以此诠释着效率、民主、平等、畅通、愉悦等等价值。有效沟通方式因为网络的出现而增加了很多的可选择空间。公司内部的人员既可以选择在局域网的BBS上发布信息、讨论专业问题;也可以越级向上司发送电子邮件以征询意见;更可以通过企业OICQ、MSN的聊天途径与同事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只要有足够的自觉性,我们认为这样的交流对于维护同事之间的合作友谊是无与伦比的工具);甚至文件的传送也无需离开座位,音频及视频的多媒体支持也使得不同地点的同僚们可以成功创设学习型组织的议事模式。

2.计算机网络系统已经极大地改变了经理人员监督和控制组织活动的能力

网络文化固然给现代企业带来沟通渠道的创新,但新型企业文化应然是多元的,这种正式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只是对管理控制信息资源的一种增加而不是取代。在高歌猛进地倡导以信息技术创新沟通机制的同时,我们仍然不能否定其他传统沟通机制的有效性。

会议、短暂的会面、单独谈话、四处巡视、社交活动、电话交谈等诸如此类的活动,仍

然是经理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在何种情况下采取何种沟通技巧或途径最为有效,才是关键所在。并且职业人士在沟通技巧方面的训练及拓展,尤为重要。网络在这方面为企业经理人提供了方便,诸如当主管经理正在气头上,如何与之沟通的问题,可能一个带有动画的电子邮件的作用更大于任何其它方法。

3.网络为企业内部成员的沟通提供了新的渠道

一方面企业成员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网络进行非现场交流,另一方面企业成员之间也因为邻座的随机组合而大大提高了面对面交流的范围。这种沟通体系也许一般企业还难以做到,但是对于遵循网络化生存规则的企业来说,通过网络进行非现场交流却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几乎就在一瞬间,很多企业的成员都喜欢上了内部网络。先前通过纸质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的方式开始变得令人难以忍受。大家开始习惯于在网络上进行任何信息的交流,包括企业的,生活的,甚至是绝对个人的。

在惠普(中国)公司有这样一种现象,企业办公桌的数量永远比员工的数量要低,企业鼓励员工带着便携电脑在办公室以外的其他地方比如家中办工。员工的办公地点并非固定,员工总是处于流动性的办公状态之中。即便企业的管理者也是遵循这一规则,在公司并没有专用的办公区间。惠普的这种做法显然是基于其强大的内部网络基础,或者说,正是内部网的支撑,惠普才真正实现了其梦寐以求的无纸化办公。我们发现,这种规则的实行,除了对惠普直接产生高效、节能的功用之外,对惠普的公司文化建设也产生了新的推动。

4.网络加强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流,网上交易将成为企业重要的销售渠道,而且也将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一般企业都渴望在自己提供服务的整个过程之中,能同客户保持充分的交流,那么企业在打造“客户服务中心”的时候,如果能设计网络平台,所谓的“客户生态圈文化”就有了基本的实现途径。再者,由于国际互联网24小时不停顿地运转,使企业网上交易可以全天候地连续进行,而产销在网上直接联系,使信息交流更直接、更快捷,降低了交易成本,而且也弱化了中间层次的作用。

总之,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越来越紧密,这对网络时代下新企业文化的形成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新企业文化随着员工和领导之间,员工和员工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流慢慢的形成了。在网络交流中,个人的创意可以很自由的放到网络上来讨论,实现了新企业文化的创新理念。

三、网络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策略

21世纪是网络时代,企业文化的建设刻不容缓。对于现代企业来说,能否建成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浓郁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将成为在新世纪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1.注重企业环境变化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

21世纪是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企业环境包括企业的技术环境、人力资源环境、金融环境、投资环境、市场需求环境等,这是企业发展所依存的客观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短期效益和生存,力度较大。此外,还有政策、法制、社会评价、公平竞争、社会信誉等主要由人为因素控制的社会发展软环境,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看起来较为隐含较为间接,然而实际上对企业长期的经营业绩和企业的竞争力有着潜在而深刻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在21世纪会呈现出更加复杂的联系和难以想象的变化,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其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方面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企业文化的内涵也要反映出环境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所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对企业内部要保持较高的整合度,对外要有较强的适应性,通过对企业主导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改革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经营战略的转变,使企业文化成为孕育企业创新与企业发展的源泉,从而形成企业文化竞争力。

2.树立企业品牌,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同步发展

网络时代,经济与文化的共生互动关系日益明显。文化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同时

又渗透于经济,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后劲。经济的增长和企业的发展,取决于经济中的文化含量大小、文化力作用的强弱和经济力与文化力相结合的程度。品牌既是一种实力,也是一种文化。好的品牌既具备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也能满足消费者精神诉求的深层文化需要。面对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域特色和高度国际化的行业特征,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要注重文化力的开发,并以争创品牌为突破口,通过培育“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品牌优势,实现了经济文化的同步发展战略。

3.塑造形象,将文化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实力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构成的综合反映,是企业整体素质的全面显现。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赢得客户信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它能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生产力,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推动企业进步的“法宝”。面对竞争,我们应该利用文化的整合力,全面重塑企业的崭新形象,以期对顾客形成可信赖的企业形象,对员工形成关怀型的企业形象,对社会形成负责任的企业形象,对竞争者形成开拓型的企业形象,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

4.实现自我管理

在网络时代,个人主义行为将会越来越突出,然而,我们所说的个人主义与个人私利是根本不同的概念。在网络经济时代,每一个网站就是一个领导者,每一个人就是一个领导者,每个人要靠他的智慧、知识,通过他的网络施展他的影响力。网络时代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比如,一个人有音乐 或其他方面的天赋,他可以将他的曲子或其他作品通过网络传遍整个世界。这样是不是会助长自私自利的行为了呢?可能会,但在21世纪很难生存下去。因为每一个人的信息沟通基本上是通过网络,要把海量的信息传出去,如果人家接触几次以后,发现你不可信赖,不懂得尊重他人,是个自私自利的人,网德低下,那么人家就会将你的地址从他的网络中切断;同时,人家有好的信息,也不会送到你的信箱里。在这个时代,如果你没有信息,就很难生存下去。所以,自我管理在未来企业文化建设中将越来越重要。自我管理虽然只管一个人,但它却适用所有的人。自我管理与其他管理相比有什么特点、自我管理包括那些内容、有什么方法、不同的人自我管理有什么差别等等,都需要我们去探讨。

5.重视个性发展

一个企业的文化个性,是这个企业在文化上与其他企业不同的特性。它只为这个企业所有,只适用这个企业,是这个企业生存、发展条件及其历史延续的反映。国内外的优秀企业,都是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的企业。同是美国文化区内的企业,惠普公司文化便表现出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它倡导团体主义,主张建立轻松、信赖、和谐的人际关系。我国企业自觉的文化建设刚刚开始,一般企业还不具备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更需要重视企业文化个性的发展。首先要认清自己的特点,发挥本企业及其文化素质的某种优势,在自己经验基础上发展本企业的文化个性。

6.积极强化,持之以恒

企业员工的价值观、信条、口号、作风、习俗、礼仪等文化要素,是不断进行积极强化的产物。强化指的是人们的某种行为因受到一定刺激而获得继续或中断的过程。获得行为继续下去的结果的强化,叫做正强化或积极强化;使行为中断或中止的强化,叫做负强化或消极强化。积极强化的刺激使人们获得奖赏性情绪体验,而消极强化的刺激带给人们惩罚性情绪体验。趋乐避苦,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法则,在建设企业文化时也应遵循这些法则,对员工行为给以积极强化。

四、结束语

企业文化建设应是企业的长期行为,靠短期突击不能奏效,而且是有害的。由组织的少数人创造、倡导的某种文化,传播到组织的每个团体,再由一个个团体传播给每一个人,使

之在企业的每个角落里生根、开花、结果,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面对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我们应该以建设一流企业为目标,以培育和发扬企业精神为核心,以提高员工素质、建设一流队伍为基础,注重文化规划,实施品牌战略,塑造企业形象,重视个性发展,积极强化持之以恒,最后形成涵盖英模文化、经营文化、服务文化、精品文化为等基本要素的、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蔡国强梁瑞心:网络经济下的企业管理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11):145~146

[2]杨子新:论新型企业文化之构建[J].学术交流,2004(3):123~127

[3]宋雪梅:论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26(2): 104~105

[4]崔强闵相基:知识经济在企业管理创新中的重要地位[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26(2):56~58

[5]朱传杰:企业环境变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J].经济与管理,2003(7):37~38

[6]尚广占: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J].有色金属工业,2003(9)56-57

[7]王家斌刘阳: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理念的深刻变革[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4,28

(1): 65~67

[8]刑以群:管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

第五篇: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叶银生

(广州白云工商高级技工学校

广东

广州

510450)[内容摘要]:校园文化作为当今学校的热门话题,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均有一定的成果,各级各类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也非常重视,本文作者结合所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情况,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进行了诠释,提出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和校园文体及科技活动开展的思路,阐述了学校领导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对各级各类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校园文化

建设

思考

实践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特有的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学校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凡是知名的学校,无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现结合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情况,就校园文化建设谈几点看法:

一、正确理解校园文化的内涵是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

如果对校园文化的内涵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而盲目谈校园文化建设,我认为是无稽之谈,只能是零零碎碎地谈一些形式和表象。如果对校园文化的内涵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而盲目抓校园文化建设,我认为只能抓一些皮毛,不可能抓住根本。所以说正确理解校园文化的内涵是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

由于“文化”概念的不确定,所以“校园文化”概念也同样存在着众口异辞的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最早关注“校园文化”概念的应该是美国学者华勒(W·Waller),他在其1932年出版的《教育社会学》一书中第一次提出“学校文化”这个概念,并把它定义为“学校中形成的特别文化”。尽管,“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并不是同一的概念,但这仍可作为“校园文化”概念的起源。

在中国,对“校园文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刚刚结束“文化大革命”,并且正走上“改革开放”之路的中国人,在解放思想的春风中,渴望以新的视角,运用新的观点,分析和研究所遇到的一切已发生的和将要出现的社会问题,于是一股久违的“文化热”蓬勃兴盛起来。对“校园文化”的研究就是这股“文化热”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要标志是1990年4月在北京,由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会、共青团中央宣传部等联合发起召开的“全国校园文化理论研讨会”。1 但由于受时代局限,当时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并没有形成声势。进入世纪之交,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整个社会对学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和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确立了新的标准,这使得教育深化改革势在必行,在这种形势下,“校园文化”再次成为令人关注的问题。那么,什么是“校园文化”?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校园文化概念有着多种不同的说法,主要有:

1、校园文化是指除教学、科研以外的一切文化活动、文化交流、文化设施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文化成果。

2、校园文化就是开展健康的文艺活动和对学生进行文化艺术教育。

3、校园文化作为整个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子系统,它是指学校校园的文化氛围和学生在学校的生存环境。

4、校园文化指学校以青年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以具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由青年学生参与创办的报刊、讲座、社团、沙龙及其他文化活动和各种文化设施为表征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

我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办学特色、校容校貌、校风校纪、校报校刊、校园文体及科技活动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二、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校园环境对师生员工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学校管理层能够精心策划、匠心独运,将校园环境赋予文化的内涵,使之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那么,校园文化建设就有了基础。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好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1、将学校的办学理念通过CI设计固化,使之形成品牌、形成文化。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市场导向、服务社会,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根据这一理念我校CI设计的图案是一个由三个三角形组成的图案,这一图案酷似一只向四面八方展翅飞翔的雄鹰。我校CI设计的字体是综艺体,因为综艺体庄重、厚实,符合我校的办学理念。我校CI设计的宣传资料背景是蓝天白云,因为蓝天白云象征着深沉、辽阔、可以包容一切,也符合我校的办学理念。我校CI设计的广告语是“理想职业从白云开始”,这名著名的广告语已随着白云校歌唱响南粤大地多年,并在全国各地广为传播,已成为我校独特的品牌文化。

2、在学校醒目的位置标语或图案,来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并通过学生的传播和历史的沉淀形成文化。

我校校门的右侧是一幅巨幅陶瓷浮雕,图案是一双巨手托起一轮永远不落的太阳,其寓意是只要技能在手,就永远充满希望;我校教学主楼正门悬着一幅巨幅对联“改革创新聚四海贤士无私奉献创职教伟业、与时俱进招九洲学子有教无类育技能英才”;教学楼大堂正面是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学楼大堂右侧是众多企业与我校联办教育培训中心的牌匾和企业联盟的名录。各实训场(室)均有突显自己专业特色的标语:如美容实训场“用我灵巧的双手使你容光焕发”、美发实训场“顶上功夫从头开始”、焊工实训场“汗水滴滴练技能、焊光闪闪铸辉煌”、服装实训场“经天纬地裁剪灿烂人生、蕴古纳新缝制锦绣前程”、烹饪实训场“煎炒焖炸千般艺、酸甜苦辣百味鲜”、点心实训场“色香味形成佳点、勤学苦练出名师”等等。这些标语或图案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

3、设计好学校的宣传橱窗,结合重大节日和学校的大项工作,进行全面的宣传报道,以营造一种文化氛围。

我校的宣传橱窗有50多个,共300多平方米,由学校办公室统一管理,并分配给各职能部门和各专业科团总支使用,每月办公室下发一份《关于更新宣传橱窗的通知》,向使用部门明确宣传橱窗的主题内容与要求。每期宣传橱窗更新完毕之后,办公室还要组织专项的检查评比。这些宣传橱窗是我校校园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设计好各类标识牌和警示牌,并赋予其文化艺术的内涵,使之不仅有指引和警示的功能,更有文化教育熏陶的功能。

我校的教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都根据需要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标识牌和警示牌,这些标识牌和和警示牌的材料、规格、图案、文字和字体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可以说是一件件的艺术品,也可以说在校园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定的“文物”价值,它不仅仅具有指引和警示功能,更有文化教育熏陶功能。

5、办好校报校刊和校园网,为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提供载体,使师生员工创造的优秀校园文化成果能够载入学校的史册。

我校共办有“一报”“七刊”“一网”:“一报”是指由校办公室主办的《白云职业技能报》;“六刊”指的是职教所主办的《学报》、学生处和团委主办的《白云青年》、教务处主办的《教学通讯》、技能鉴定中心主办的《职业技能鉴定信息》、办公室主办的《职教信息》、图书馆主办的《技工教育动态》和职教所与督导室主办《教研督导简报》;“一网”指的是我校的校园网。这“一报”“七刊”“一网”是我校师生员工创造优秀校园文化成果的重要阵地。

6、抓好学校的图书馆、影剧院、卡啦OK厅、电视台和广播站工作,营造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

我校建造了一栋独立的图书馆(藏图书42万册、电子图书22万册)、一个1380个座位的多功能影剧院和一个可容纳近200人的专用卡啦OK厅,成立了校园电视台和广播站,由图书馆、团委和电教中心具体负责这些重要文化场所的管理工作,并挑选优秀的学生参与这些校园文化重要阵地的管理工作,这些重要的校园文化场所为营造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直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7、精心设计学校的建筑和园林绿化环境,并赋予其文化内涵,使之形成建筑及园林艺术文化氛围。

我校共有11万多平方米的建筑群,这些建筑的设计都不是随意,而是寓意深刻的建筑文化艺术品,比如我校的教学主楼正面是H型,好象通向天际的巨型楼梯一样,其寓意是步步高升!我校的园林绿化带也都经过了精心设计后才建成的,既有自然景色的美丽,又有人为赋予的园林艺术文化。

8、抓好学校的制度建设,形成良好的制度文化,让这种文化氛围来影响师生员工的行为,以形成良好的校风。

制度各个学校都有,并且很多学校的制度也很完善,但制度这种校园文化环境的影响力却各不相同。究其原因是制度这种校园文化环境的影响力不仅仅在于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更在于对制度是否得以严格执行,制度的执行有一个强制执行、认同执行和自觉遵守的过程,可以说制度的执行力越强,制度文化环境的影响力就越深越远。我校从1998年的《方园制度集》、到2001年的《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再到2005年“贯标”以后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各个时代的制度均是严格执行的,严格执行制度已成为我校一种优良的传统和独特的校园文化环境。

三、开展好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及科技活动是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及科技活动所形成的文化氛围是浓烈的、鲜活的,对师生员工的感染力是 4 非常强的,其影响力是持久而深远的,如果一所学校没有或者很少有文体及科技活动,则这所学校就缺乏生机与活力,学校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师生员工的校园文化生活也就枯燥无味,所以说开展好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及科技活动是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校园文化及科技活动:

1、组织好系列化的讲座活动,让专家、学者用人类最优秀的文化成果来教育和熏陶学生。

我校每年都要组织系列化的讲座,由学校组织的大型讲座基本上是每个月一场,包括校纪校规讲座、法制教育讲座、安全教育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女生青春期教育讲座、读书指导讲座、成功教育讲座、职业指导讲座等等。此外,每个专业科每年还要组织两次专业知识讲座。通过这些讲座,使学生受到了人类最优秀文化的熏陶。

2、策划好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文艺特长及体育专长,培养学生良好的文体素养。

我校的大型文体活动每年从头到尾、春夏秋冬都有,包括春季篮球联赛、夏季游泳比赛、秋季广播体操比赛、冬季足球联赛;“五四”社团汇报演出、“十一”迎新生庆国庆文艺晚会、元旦校园十大歌手比赛;还有每年三月份的文明礼貌月活动、每个月的文明班级和文明宿舍创建活动等等。同时,各个专业科、各班级还自行组织策划众多的文体活动。更值得一提的是我校经常承办上级部门的一些大型活动,比如说广州市大中学生英语口语大赛、广州市教育局“五四”校园文化活动月节目展演晚会等等,并且都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此外,我校还非常重视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的一些文体竞赛活动,并且每次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同学们良好的文化艺术和体育素养。

3、组建好各类学生社团,让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及群体的智慧来创造优秀的校园文化。

我校共组建设了管乐团、文学社、小记者协会、舞蹈协会、书画协会、弹唱协会、演讲与口才协会、模特礼仪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篮球协会、足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羽毛球协会等等16个学生社团。很多同学都积极参与,并在这一校园文化阵地上创造了优秀的校园文化成果,比如说弹唱协会的陈锐同学,自己作词作曲自弹自唱的校园歌曲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4、开展好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从而努力学习,报效社会。我校历来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在我校已形成传统,也可以说形成了一种 5 特有的文化,使我校一代又一代的学子深受感染和影响,我校很多学生利用周末或寒暑假,在企业兼职或做社会调查,通过这种活动,同学们逐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和体验社会,从他们的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可以看出,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益匪浅。

5、策划并组织好一年一度的科技艺术节活动,营造一种职业学校特有的校园文化氛围。

我校每年5月中旬至6月中旬,均要组织为期一个月的科技艺术节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每个专业均要组织科技知识讲座、技能竞赛和教学成果展,各个文艺团体均组织系列的文艺活动。这一大型活动所营造的职业学校所特有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师生员工的影响是非常持久而深远的。

6、策划并组织好一年一度的体育节活动,开展好全体师生员工的健身运动,让体育活动成为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

我校体育节安排在每年的11月份,主要内容是三大运动会,技校学生运动会、高职学生运动会和白云教职工运动会,由于参与者达到1万多人,规模庞大、内容丰富、时间跨度长,所以影响力非常之大,体育节的活动已为白云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领导高度重视、经费配套到位是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的保证

校级领导是学校的核心,是学校教育的组织者和决策者。其教育观念、价值取向,往往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许多校领导十分注重对学校优良传统的弘扬,注重校风校纪与校容校貌的建设,注重超前办学理念的构建和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创新,自觉实践校园文化建设,为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如果没有领导的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一事无成。因此,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我校从董事会领导到校领导对校园文化建设均高度重视,具体表现在:

1、从经费上给予充分保证,把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列入经费预算的项目,确保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计划能够顺利实施。

我校在经费管理上实行经费预算制,要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我校有专项的经费预算,如我校2005年学生活动费用为50.55万元、学生活动设施维持费是6.95万元、宣传活动费用为15.54万元、图书购置费220万元、绿化卫生费用为50万元、体育维持费用为121.98万元、室外工程维修费150万元等等,这些费用确保了校园文化建设各个项目的顺利实施。

2、领导亲自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策划,并给予具体的指导,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方向的正确性。

“白云”实行的是事业部制管理模式,也可以说是董事会领导下的院校长负责制,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比较大的项目董事会及院校领导均亲自参与策划,比如说学校的CI设计、楼房的建设、场地建设、大项活动开展等等,领导们均亲自参与策划,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方向的正确性。

3、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亲临现场给予指导,让师生员工真实地感受到,领导重视不是一名空话。

在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只要是稍微大点的项目,董事会及院校领导总是会亲临现场,进行致辞、讲话或找现场负责人进行沟通,对活动过程进行现场指导等等。

4、要求每个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完成之后,及时进行总结和改进,以不断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品味。

每个大项活动完了之后及时进行总结,在我校已形成优良传统,校园文化建设项目更是如此,通过总结和完善,使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一种持续改进的机制,使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品味不断提高。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值得思考、探索、研讨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只要我们从思想上重视、从行动上落实、从经费上保证,校园文化建设就一定会取得重大突破,技工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一定会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1、校园文化网

2、广州白云工商高级技工学校《方圆制度集》、《管理文件汇编》和《质量体系文件》

3、《广州白云工商高级技工学校2005年经费预算方案》

注:此篇论文2007年2月9日获《班主任》杂志社二等奖。在广州市职业技能教学研究会主办的《广州技工教育与培训》杂志2006年第2期上公开发表。

下载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 学校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学校的师生,更是校园文化的活载体。因此,学校将不仅仅要求每一门课程而是整个学校生活的每一项活动......

    网络环境下几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朱荔潮 福州第三中学 笔者结合两年多来教育教学探究与实践,详细阐述了在网络环境下,不同教学模式的实施条件,几种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

    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成稿)

    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沈北新区财落九年一贯制学校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办学特色、校容校貌、校风校纪、校报校刊、校园文体及科技活......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磐安县实验初中胡新成摘要:通过对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功能的理论概述,探讨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提出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方法。关键词......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综述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新的挑战,社会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策略与思考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策略与思考 摘要: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是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的教学活动。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具备什么样......

    网络环境下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网络环境下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Practicing and Exploring Education in Network Surroundings 我校信息技术实验班,以德育作保障,围绕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为主、“交互式......

    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实践稿范文

    信息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实践 【摘要】 网络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系统软件的支持,为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建构提供了实践的平台。文章突出了英语学科教学与网络信息资源整合的实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