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文稿》:进一步密切执政条件下的党群关系

时间:2019-05-14 22:33: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红旗文稿》:进一步密切执政条件下的党群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红旗文稿》:进一步密切执政条件下的党群关系》。

第一篇:《红旗文稿》:进一步密切执政条件下的党群关系

《红旗文稿》:进一步密切执政条件下的党

群关系

◎ 张荣臣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这是我们党总结世界各国执政党兴盛衰亡的经验教训而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如何密切党群关系,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出发,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的成功,最根本的就是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同中国建党实践相结合,建立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具有广大群众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建设也同统一战线、武装斗争一样,成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于其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原因,就在于革命的领导力量不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因而才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是,无产阶级是经过自己的代表——中国共产党来领导的。在中国,无产阶级的领导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里,能否使党始终保持无产阶级的性质,就成为中国革命能否成功的关键。由此便产生了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党的建设理论,并由此决定了党的建设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如何使党保持自己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正确处理好党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以便实现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毛泽东建党思想的作用及其精髓,就在于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中国化。

现代政党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源于议会中的不同利益派别。议会体制下,政党内党群关系的连接方式就是“选票”。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普选权的扩大和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西方国家各政党为了在选举中获胜,都在以各种形式去联系群众,争夺选票。为了扩大自己的群众基础,各政党都在调整自己的政策,最大限度地捞取选票。这种联系群众的方式,从积极的方面讲,可以使政党始终警醒地意识到群众的作用、群众的力量,使党群关系成为一种互动关系;从实质上讲,这种党群关系是把群众看作“票仓”。但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群关系不是这样。这是因为,无产阶级政党不是在资本主义议会体制内产生的,而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阶级斗争的产物。无产阶级政党建立的目的首先就是革命,它集中要表达的是无产阶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因此,无产阶级政党联系群众,不是为了选举,而是由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所决定的。

毛泽东同志始终认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它的党员应该站在民众之中,而决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9页)1945年党的七大把“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作为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

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1095页)

不仅如此,几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依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宣传、发动、教育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在这一进程中我们党不仅实现、维护和发展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我们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的力量源泉与根本保证。刘少奇同志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 “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一切,就是我们的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的先进部队对人民群众的观点。”(《刘少奇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440页)这个表述全面概括了党的群众观点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体现了我们党当时作为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党与人民群众应当保持的基本关系。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来没有改变过。而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党,拥护党,坚持党的领导地位的立场同样也没有改变过。也就是说,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性质并没有改变。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了重大变化;执政条件下,人民群众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要求我们以新的视角看待党群关系问题,也就是从执政党的角度看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在党群关系的矛盾统一体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党而不是群众。

第一,执政党的地位,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危险,对于党的组织和党员来说,不是比过去减少了而是比过去增加了。执政是我们取得革命胜利的标志,也使我们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个挑战表现为如何提高执政能力,用手中的权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同时如何防止权力对党的侵蚀。“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全党同志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使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实际和群众要求。所有党员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而绝不允许以权谋私,绝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0页)但权力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以权谋私、既得利益集团的出现,在执政条件下就有了可能。

第二,执政党的地位,要求党的组织和党员,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领导中国革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更把“以人为本”上升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从革命到执政的历程,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高度重视并有效解决当前对待人民群众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一些党员干部宗旨观念淡薄,摆不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高高在上、漠视群众;有的不关心群众疾苦,不尊重群众的意愿,不是真正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违背群众愿望、侵害群众利益等。

第三,执政党的地位,使得党的组织和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不强和领导能力不足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总的来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变,同时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作为执政党只有更好地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才能不断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随着信息化网络化迅速发展,随着国际间各种社会思潮的相互激荡,影响群众思想和行为的因素与渠道越来越复杂多样。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领导干部仅有做好群众工作的良好愿望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在继承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基础上,不断研究探索适合新的时期的群众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凝集民心,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一定意义上,党群关系实际上反映的是党同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因此,密切党群关系也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党同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围绕权力的运行和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构筑起党群关系的良性互动模式。

第一,坚持在党的领导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民主选举制度的改革。作为执政党仅仅有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还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种代表制民主,需要的是体制和机制的作用。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扩大选人用人的民主,“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通过选举制度的改革,使干部的去留由人民选择,权力的更替由人民决定,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相统一,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地位和权利。

第二,致力于发展,不断提高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党群关系最终要以实现群众的利益为纽带。群众的利益既包括经济的,也包括政治、文化和社会的。所以,密切党群关系,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中首先要提高生产力水平,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使群众得到应该得到的、看得见的物质利益,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要使群众得到的、看得见的物质利益不断有所增加。这样才能使群众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实行改革开放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祖国的富强之道,也是自己的富裕之道,从而更加自觉地为之共同奋斗。这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并取得最终成功的根本保证。在政治发展上,一是要扩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建立协商和对话渠道。要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让广大人民群众有反映问题的渠道。这一渠道必须是通畅的,是受到党规党纪直至法律保护的。二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出现,人们追求各自的利益,已成为正当的权利。因此,我们急需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中多元化利益主体相适应的联系群众、保持社会稳定的方式。“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

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但是,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这始终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和认真实践。”(《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9—280页)第三,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行使权力就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能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各级干部都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历史经验证明,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密切党群关系要以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监督为重点,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都要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坚持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专门机关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党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地位,给我们党运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服务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但是,权力如果得不到监督,就会被滥用,就会产生腐败,这是古今中外的事实所证实了的。我们的党员和干部,虽然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准,但这只是为党员、干部正确运用权力奠定了自律的思想基础,还必须有强有力的监督,发挥他律的作用,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第四,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方法,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切实维护、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任何工作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做好群众工作,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遵循群众工作的规律,善于运用法律、政策、经济、教育、协商等手段,不断提高党的群众工作科学化的水平。过去,群众工作集中在国有企业、农村生产队中,而现在则拓展到高校、城市社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而且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特点。只有不断学习和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学会运用民主和法律的手段及说服教育的方法,才能解开群众的思想疙瘩,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因此,要进一步健全服务群众制度、联系群众制度、信访制度等,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一个执政党是否能够长期执政,并不仅仅取决于它的主观意愿,而是在于它否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自觉为人民利益而奋斗,夺取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在执政条件下,如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违背人民群众的意志,如果党的干部的行为违背党的群众路线的要求,就会严重挫伤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影响党在群众中的威信,甚至会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因此,我们党能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始终保持密切联系群众,无疑是对党的一个十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法宝。全党同志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增强忧患意识,从化解执政风险和巩固执政之基的高度,来深刻认识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

肉联系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把密切党群关系作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核心内容来认识。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

第二篇:密切党群关系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把“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执政党执政表面上看是执政党和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其实质是执政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核心问题就是要妥善处理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不断获得人民群众对党的支持和拥护。这是最重要的执政资源、最大的执政能力,也是执政能力建设的最终目的。可以说,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地获得人民群众拥护的过程。提高创造现实利益的能力,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决定》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能否通过领导发展、推动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的现实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是党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的基本要求,也是赢得人民群众拥护的根本前提。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对于通过发展来改变现状的愿望特别强烈,党加强这方面的能力尤为重要。近年来,上海市闸北区委把为百姓创造更多现实利益作为历史使命和基本职责,把关系百姓现实生活质量的重大问题,如旧区改造、市容整治和物业管理等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来抓,集中力量攻坚破难;坚持把社会事业发展纳入全区发展规划来同步考虑、同步部署,加大对科教文卫体和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千方百计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扎实推进文明城区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提高满足预期利益的能力,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决定》要求“地方党委要结合本地实际,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从满足人民群众预期利益需要上提出来的。满足预期,主要包括明确战略目标、制定科学规划和加强宣传引导三方面内容。近年来,区委经过反复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把“建设与上海中心城区地位相适应的新闸北,打造上海现代交通商务区”确定为区域发展的奋斗目标,在全区树起一面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旗帜,为全区调整“十五”计划和编制“十一五”计划提供重要依据。同时还通过建造规划展示厅、召开国际研讨会以及利用各类媒体作专题宣传,使全区人民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增强了信心,凝聚了力量。提高满足社会公平需要的能力,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构筑和谐社会,是赢得民心、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决定》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所谓和谐社会,主要有四层内涵:一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二是各方利益关系不断协调的社会;三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四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根据新形势新要求,闸北区委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各方面人才的作用,切实增强社会活力;大力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逐年增加帮困救助基金,做到“应保尽保”;加强外来人口、重点地段治安和小区物业等管理;坚持动迁力度速度和动迁居民稳定两手抓、两手硬,切实维护动迁居民利益,同时积极化解各类矛盾。

第三篇:建立健全九项工作制度 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大团镇赵桥村大力推进党务公开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建立健全九项工作制度 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大团镇赵桥村大力推

进党务公开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发布时间:2009-11-17 信息来源: 浦东党建网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大团镇委员会推进党务公开工作的实施办法》(团镇委〔2009〕1号)文件精神,结合全村正在深入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活动,大团镇赵桥村党总支把推进党务公开作为学实活动的突破点,认真实践,边学边改,不断推进农村党组织的党务公开工作,切实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发展了党内民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也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内监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具体做法如下:

一、消除党群思想误区,切实提高对党务公开工作的认识

大团镇赵桥村共有党员人数113人,3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当村党总支书记在学实活动动员大会上强调,以推进党务公开工作为抓手,力促学实活动得实效时,部分党员表示对党务公开不了解、不明白;部分党员甚至担心如果把党总支的全部工作目标都公开,由于在执行目标时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有可能导致目标不能按计划完成,一旦没有完成,就会影响村党总支在村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信,从而会影响党的执政形象。

面对这些疑问,赵桥村党总支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期间特别召开了一次党员代表座谈会,一是邀请镇党群办的工作人员对推进党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意义、基本内涵、重要作用等进行了重点解读;二是以党内法规为依据,向全体党员进行宣传,如《中国共产党章程》第10条规定:“党的各级组织要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第三章“监督制度”中关于“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述职述廉”及“询问和质询”等规定都是用来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维护党员民主权利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第17条也明确规定:“党组织做出的决议、决定,按照规定及时向党员通报。”,消除了部分党员的思想误区,让全村党员都明白推行党务公开,增强党的工作透明度,是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促进农村各项工作落实的重要保证,从而统一了全村党员的思想认识,调动了全村党员都来关注党务公开工作。

二、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切实为党务公开内容提供保障

1、“三会一课”制度。赵桥村党总支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自己的“三会一课”制度。该制度规定每季度最后一月召开一次支部党员大会以研究和解决党支部中的重大问题;每月召开一次支部

委员会,如遇到两委有特殊工作,根据需要随时召开;每两周召开一次党小组会,组织党员学习和研究小组的重要问题;每季度按时上好党课,党课内容紧密联系赵桥村的思想实际。

2、党总支议事制度。党总支议事会议每月召开一次;如遇到特殊情况,可临时决定召开;议事会议原则上由村党总支部书记负责召集和主持,支委成员参加;根据实际需要的可请党小组参加,村民代表列席;讨论议题要做到畅所欲言,态度鲜明,充分发扬民主;重大问题实行投票表决,一般问题采取举手表决;决议须取得应到会人员半数以上同意,方能生效;村党总支部书记在议事时,要鼓励和支持参会人员发表不同意见,不搞“一言堂”和“家长制”等。

3、民主评议制度。坚持实事求是、民主公开、平等的原则,每年召开一次党员民主评议会。通过对党员的正面教育、自我教育、党内外群众评议以及党组织的考核,对每名党员在各项工作中的表现和作用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通过组织措施,达到激励党员、纯洁组织、整顿队伍的目的。通过民主评议党员,表彰先进,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

4、党员发展公示制度。根据党章和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规定,发展党员必须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赵桥村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通过充分发扬民主,接受群众监督,听取群众意见,激发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党内事务的热情。公示的对象为经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党总支研究决定,计划近期发展为预备党员的同志;公示的内容为公示对象的姓名和单位;公示的时间为党总支研究决定的次日张榜公示,公示时间为30天;公示的方式和公示对象统一由党总支公示,在村民委员会党务公开栏张榜公示,广泛听取意见。同时注明收集反馈意见的地点、联系电话或E-mail地址。

5、干部廉政制度。该制度主要内容如下:求真务实,带领群众勤劳致富;不浮夸虚假,做表面文章。为民办实事,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不只顾自己利益而不关心群众疾苦。自觉接受监督,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不当特殊党员,脱离群众。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不以权谋私,行贿受贿,请客送礼。任人唯贤,办事公道;不搞亲疏,厚此薄彼等。

6、党费收缴制度。党员必须自觉交纳党费;所有党干部每月交纳党费不少于10元,其余党员每月交纳党费不少于5元;预备党员从党组织批准为预备党员之日起按标准交纳党费;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交党费的,按自行脱党处理; 党费有专人管理,建立专账,支部至少每季度应向上级党组织上交一次党费。

7、党员联系制度。党总支要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切实做好群众工作,发动每个党员联系一至二名群众,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党员联系群众手册;党员要关心群众的生活,经常注意群众的情绪和要求,使群众具体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要经常了解群众对党员、党组织工作的批评和意见,凡是正确的意见,就应当向党组织反映,认真采纳,一时难以办到的,要耐心地讲清道理,做好解释工作;凡是错误的意见、无理的要求,要进行说服、教育、引导群众正确对待;要妥善处理群众中的矛盾,发现苗头要及时做工作,使矛盾妥善得到解决,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

党员要将自己联系群众的情况认真记录在“党员联系群众手册”上,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情况。

8、党总支报告制度。每季度要向党员代表大会报告一次工作。主要报告村党总支对上级有关部门布置的工作任务以及党员代表会议的各项决议、决定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年中向党员代表大会报告一次工作。主要是总结汇报上半工作完成情况,讨论确定下半工作计划及措施;年底向党员代表大会汇报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安排。主要报告本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以及党建工作的完成情况;工作报告会由党员代表会主席主持召开,由党总支书记主任报告工作。

9、党员志愿者活动制度。党员志愿者人员组成:主要在村机构和青年党团员中推选组成。组成赵桥村志愿者小分队;党员志愿者服务小分队在镇党员志愿者分队的安排下由村党总支领导组织开展活动,也可以由村小分队自行组织和实施以党员为主体的各项服务活动;根据党员志愿者的专业特长将志愿者分为政策咨询、就业服务、环境卫生保护、治安巡逻、家电维修、保健诊疗等队伍;村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每月15日开展一次定期服务活动。另可根据工作形势要求适时组织活动。志愿者服务队的党员要维护集体荣誉,顾全大局,遵守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对党员志愿者队伍服务活动和工作内容进行记载,收集与整理,并建立档案。

九大机制的建立健全,不仅使得赵桥村的党建工作能够顺利推进,而且从内容上保证了村党务公开内容的丰富性和时效性。真正能够让全村党员群众比较全面地了解村党总支的活动和发展目标。

三、集思广益主动公开,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在具体实践中,赵桥村党总支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凡属法律法规要求的内容都公开。为此.赵桥村除以上九大制度实行公开外,还将以下三个方面也作为重点公开内容:一是党总支的重大决策、决定、决议等;二是党总支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情况;三是党员群众认为有必要公开的党内其他事项。围绕以上三个重点方面,赵桥村党总支针对本身的特点进行细化。在党务公开内容的把握上,既围绕重点,细化量化,又不搞得太繁琐,重点是保证重大问题决策和权力行使公开透明,置于群众监督之下。

1、广开言路,切实了解村民需求。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赵桥村党总支为落实好调研基层的要求,在党务公开栏里贴出了“我为赵桥献一言”的公告,让村民和普通党员能够对赵桥村以前制定的各项制度和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畅所欲言。短短一周的时间里,党总支就收到书面或口头意见23条。这些意见经过整理后,在党员代表座谈会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根据村的实际情况,决定出了本次学实活动中赵桥村实事工程项目——延伸部分田地农化线和建造原赵桥村活动室和增加健身器材。

2、透明公开,增强群众主人翁意识。为了改变多年来农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渠沟小河的生态环境现象,2009年8月赵桥村开始建设全镇首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但该项目在立项之时,就被村民、甚至党员反对,误认为污水站将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纷纷表示不愿其建在自家周围。于是,村党总支通过党务公开栏和村务公开栏重点介绍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程的基本原理和重要作用;村党总支书记还亲自带领部分党员群众赴航头镇实地考察同样的工程,让党员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建成不仅不会产生不良气味和孳生蚊蝇,而且还能切实地改善生产生活环境。通过党务村务公开以及实地考察之后,村民都了解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好处以及工作原理,不少村民还亲自到村里提供选址和修建时的意见,使得这件本以为会花大力气的实事工程仅在1月内就全部完成,2009年10月该系统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赵桥村党总支将实事工程的目的、利益和实行中的困难如实的公之于众,这不但让村民和普通党员了解实情,而且增强了大家的主人翁精神,加强了党组织与党员、村民的凝聚力,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总之,通过学实活动,赵桥村大力推进党务公开,切实做到了让群众了解发展中的情况,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新农村的建设当中,同时,让群众能够依照公开的内容,对村总支进行监督,有效消除了以往村民对村干部的误解,“骗人的”、“空的”等牢骚怨言随之消失,有效地凝聚了党心、民心,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

下载《红旗文稿》:进一步密切执政条件下的党群关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红旗文稿》:进一步密切执政条件下的党群关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