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上网时间及成瘾问题调查报告
大学生上网时间及成瘾问题调查报告
前言:进入21世纪,计算机及其相关产业发展蓬勃,网民数量也随之呈井喷状递增。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4.2亿突破了4亿大关,较2009年底增加 36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作为网民主体之一的大学生的上网行为是否健康,直接关系着网络文明和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掌握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对对加强高校的网络阵地建设和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网民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查以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像,利用网页这个载体发放并回收统计问卷,方便快捷。本次问卷总共回收167份有效问卷,其中男性59.3%,女性40.7%,本科占51.5%,专科占48.5%,大一大三为34.7%,大二为21%,大四为9.6%。可以说,本次问卷调查涵盖了各个阶层且分布也较为均匀,因此,反映的情况比较真实,得到的结果相对而言也较有说服力。
大学生使用网络调查问卷共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维度:时间维度,包括上网时间的长度,上网时间选择的合理性程度及其后果,上网时间的控制程度等;动机维度,包括选择上网的原因,使用网络所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情绪维度,包括使用者对网络所提供服务的认知态度,使用过程中的情绪体验以及网络使用后的情绪体验;社区信赖指数,主要是指使用者对网络人际关系的认知特点以及使用者所具有的网络人际关系。
根据调查问卷显示,从时间维度来看,平均每天上网时间控制在3小时以上的为43.7%,而1小时以内的仅为3%,每天都要上网的为77.8%。从这可以反映出网络已走进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构成了大学生生存的“第二空间”。某一种意义来讲,对于网络,大学生普遍有了依赖性,或好或坏。
然后,从动机维度来看,被调查者的上网主要动机由高到低为:看在线电影、电视或听歌(83.8%);聊天(76%);浏览网页,获得最新信息(74.6%);为了学习和研究的需要,查找、下载资料(70.7%);无聊、打发时间(64.7%)等,有59.3%的被调查者表示有上网玩网络游戏的,而从不玩网游的有27.5%。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上网主要是为了休闲娱乐,当然也有学习和研究。上网已成为大学生的重要娱乐方式,很多学生无聊打发时间都是上网,这进一步说明了 1
大学生对上网具有依赖性。
从情绪维度层面看,对于玩网络游戏后的感觉,17.4%的被调查者认为感觉很好,58.7%的被调查者回答玩完就该去学习;回到现实感觉很郁闷的为12.6%;很后悔认为不应该出现在游戏里的为11.4%。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还是相对自律,能明确自己的目的是学习,也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
从社区信赖指数来看,37.7%的被调查者认为有网友,并自信认为可靠;31.7%的被调查者回答为有网友,但不认为可靠;没有网友,并且认为不可靠得被调查者为19.2%;没有网友,但认为网络社区交友可靠的有11.4%;有56.9%的被调查者对网恋持一般态度,认为无所谓;13.2%的被调查者持反对态度,觉得网恋太无聊;11.4%的被调查者支持网恋,认为有机会会试试。虽然对网络依然存在怀疑态度,但毫无疑问,网络已成功进入了大学生的交际圈,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网友并支持网恋。
此外,让人深思的是,超过五成的大学生为了上网有过逃课现象,而经常逃课的人达到了8.4%,不逃课的仅有45.5%。还有,有1.8%的大学生经常通宵,偶尔通宵的也达到了15.5%。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大学生的确存在着网络成瘾问题,虽然有多有少。
通过问卷的结果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网络很大程度上已和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密不可分,娱乐休闲,联系亲朋好友,下载资料学习,网络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可见一斑。由此而引发了网络成瘾问题也是一目了然,不可避免。当然综合而言,大约会有一半的大学生仅仅将网络作为获得信息或者休闲的一种工具,网络仅仅是作为一种生活的方式出现在大学生的生活中,上网者不存在对网络的精神性依赖行为。有三成至四成的大学生存在轻度上瘾症状,没有形成网路依赖,在上网时间的把握上有时候有所滞后,但总体上仍能够自我控制。存在中度上瘾的大学生不超过一成,网络使用会出现一些社会适应问题,比如说时间的控制减弱,网路耐受性增强,人际关系趋向敏感,正常生活秩序开始打乱,情绪开始出现一些较为明显的不稳定特征。至于重度网络上瘾,完全被网络所控制,网络成为上网者的精神寄托场所,在网上用户长时间的分享巅峰体验,在网下用户则长时间陷入抑郁、恐慌、悔恨等多种负面情绪体验中,上网者社会交往能力正在逐步退化。这只是个别现象,并不常见。
从以上分析结果,网络成瘾问题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的一大危害,不论学生、老师或者学校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大学生网络成瘾是指大学生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它有很多危害,例如:①网络成瘾容易使人的新陈代谢、正常生物钟遭到破坏,使人身体虚弱,严重网瘾者还会出现神经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同时还会引发焦虑症、忧郁症,因此它会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②网络成瘾容易挤占原本属于学习的时间,容易出现厌学、逃课等现象,从而导致学习兴趣下降。③网络成瘾者在网络中充分张扬个性,获得心理满足,认为现实人际交往可有可无,拒绝融入社会,导致人际交往能力下降。④网络成瘾者容易在网络游戏和暴力、色情网站中放纵自己,弱化道德意识,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导致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弱化。⑤网络内容复杂,良莠不齐,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信息杂陈于网上,容易使辨别力较弱的网瘾者出现人生观、价值观扭曲错位。
1、个人性格倾向。每个人认识到其危害性,我们还要寻找导致网瘾原因;○
性格不一致,人体性格分为BS(厌恶单调)、DIS(放纵欲望)、TAS(寻求激动和冒险)、ES(寻求体验)由于心灵孤独,有对外诉求的倾向,来满足自我的一种心理
2、大学生身处的外部环境原因。现在的网络是色活动,达到自我心理调节目的○
彩缤纷的,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网络里有社会与及科技最新前沿的内容,还有人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负面的漫画、淫秽视频或
3、网络游戏本身。网络游戏越来者小说,导致很多自律不强的学生深受其害,○
多,都是打着免费的旗号,其目的都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他们的游戏里,每天玩才能获取经验值才能升级,获取更强大的能力,可是游戏里有些装备,这些装备需要每天花很多时间才能完成任务奖励的,同时需要大量人民币,由于这些游戏开发商的诱惑,那些学生不由自觉的加入到其中,无法自拔,这是游戏的毒害性。、制定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认识问题的根底,就要需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范或指南为规范网络行为与秩序,学校应该建立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通过制定,2、完善并执行其出台的规章○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在信息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3、要切实加强大学生思规章虽然存在滞后、笼统含糊、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
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网络观念。高校要在法制教育、思想教育、诚信教育、自我保护意识教育中要加入网络方面的内容,引导大学生端正上网动机,提
4、开展第二课堂互动,使学生尽可能参加学校和课外活动,高自我控制能力。○
尽量减少学生上网时间,降低网络成瘾率。开展多层次的校内活动,有利于把学
生注意力转向校园,引导大学生发展积极的爱好和兴趣,让积极健康的教育活动
5、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采用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降度覆盖更多的学生。○
低网络成瘾的副作用。高校应该成立一个心理辅导中心,对有网瘾倾向的同学实施心理干预,防止其向堕落的方向发展,以开展网络危害漫画展的形式,揭露社会网络存在的危害,对社会的不理性的上网事件进行曝光,以此引起更多的学生关注。
信息时代匆匆的步伐让大学生不能不使用和接受网络,不管它会带来多大的冲击,也这种冲击中夹杂着多少不良的成分。大学生终归是离不开网络的。为什么同样是应用网络,大学生就不能挖掘出最实际的意义,而仅仅停留于娱乐和消遣?这恐怕就是一个认识和对待新事物的态度问题了。对于这样一种新事物,既不能视之如洪水猛兽,因为它会带来某些负面的影响而因噎废食;也不能盲目的鼓吹它有怎样的优点。作为大学生,应该认识到沉溺于网上娱乐的不利,用更多的精力关注网络上真正有价值的信息,通过网络接触社会,提高辨识和思考的能力。网络提供了大量信息,又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的个性化和国际化的空间,给了大学生一个展示自身能力的大舞台。并不否认网络同时会带来了一些不良的信息,特别对于大学生而言,完整的价值观念还未形成,好奇心又很强,很容易受到外来事物的影响。网络完全开放和虚拟的空间可以让大学生随心所欲的表现自己,但如果把握得不好,猎奇的心态和过分追求个性张扬的心理也许会把大学生引入歧途。所以在纷繁的现象背后,我们应该有清醒的头脑来看待网络。
第二篇:大学生上网问题调查报告
大学生上网问题调查报告
一、引言
21世纪,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最抢眼的词汇。据统计,我国互联网使用者的平均年龄为35岁,上网人数中45%为25岁以下的青少年,而大学生又首当其冲地成为网络冲浪的主力军。互联网络象一把“双刃剑”,在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文化空间的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这无疑对高校教师特别是大学生思想德育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对此,我们对本校的大二至大四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希望能从调查的数据当中得到一些启示,为网络时代如何改善高校思想德育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调查表的设计
针对大学生上网,我们从上网的方式、目的、频率、对学习及对身体的影响等十个方面设置了问卷表格,其中尽可能罗列较多的选项,要求被访的对象以打钩的形式填选真实的数据,操作简单。
三、调查的结果
本次调查的刘一象是湖南工学院大
二、大
三、大四年级的在校学生,采用随机的方式到其宿舍进行调查,共计访问了854位学生,调查的时间是2005年10月10日-10月31日。以下是本次调查的结果。
1、最喜欢上哪一类网站
调查结果参见图1。该图显示,大学生最喜欢上的网站是QQ,占31.85%,其次是新闻综合29.74%,网络游戏类15.46%,教育类12.18%。许多被访的大学生都表示,他们上网花在QQ聊天的时间最多。
2、通过哪一种方式上网
调查结果显示,有58.08%的学生是通过宿舍内宽带网上网,另有31.62%的学生是通过社会上的网吧上网,通过学校实验室宽带网上网的学生占54%,通过其他地方上网的占
3.75%。
3、上网的主要目的调查结果显示,聊天是46.60%的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下载歌曲、电影、图片等娱乐占41.45%;查资料的占41.22%;以通讯联络、网络游戏为主要目的的分别占
29.27%,15.93%。
4、上网的频率
调查结果显示,有28.34%的学生每天都上网;有24.36%的学生每周上网1-2次;有40.52%的学生在需要时才上网;另有6.79%的学生属于其他情况。
5、每周上网的时间大概累计(小时,按七天计算)
调查结果显示,每天上网1小时以内和2小时以内的居多,分别占36.53%、31.15%;每天上网3小时以内和4小时以内的,分别占13.11%.9.37%;每天上网4-5小时的占4.22%;每天上网5小时及以上的占5.62%,按加权平均侧算,被调查的大学生每天用于上网的时间是1.8-2小时。特别是每天上网3小时以上的这一群体(共占约19.21%),他们把一天当中大部分的学习时间都用在上网上,荒废了学业,精神不振,需要我们广大高校教师去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拉他们一把,使他们回到正常的学习状态。
6、网上的网友是否可信
调查结果显示,有46.84%的学生认为“不太可信”;有31.15%的学生认为“一般可信”;有17.80%的学生认为“不可信”;只有有4.22%的学生认为“可信”。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网
上交友有比较正确的判断。
7、上网是否会影响学习
调查结果显示,有7.26%的学生认为“影响,成绩下降”;有42.62%的学生认为“有点影响”;有30.04%的学生认为“没有影响”;只有11.48%的学生认为“对学习有益”。
8、能否控制自己的上网行为
调查结果显示,有77.75%的学生认为“能控制”;有15.93%的学生认为“基本不能控制”;有6.32%的学生认为“不能控制”。
9、上网对身体是否有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有41.45%的学生认为“视力下降”;因上网时间长,缺少运动而导致“腰酸背痛”的占17.33%;认为有“精神焦虑紧张,睡眠差”的占17.33%;认为有“情绪低落、思维迟缓”的占9.37%;认为有其他方面影响的占31.38%。由此可见,上网对大学生的身体影响是比较大的。我们应该予以充分重视。
10、上网对学生处理人际关系是否有影响
在当今大学校园内,确实存在个别学生,经常旷课,不思学习,也不想与其他同学来往,整日沉溺于网络,蓬头垢面,精神不振。调查结果显示,有56.21%的学生认为“无影响”;有29.74%的学生认为“有积极作用”;有11.48%的学生认为“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能力下降”;有2.58%的学生认为上网后“不愿与人交流、交往”。也就是说上网对14.06%的学生处理人际关系具有负面影响。
11、上网对大学男生与女生影响的差异比较
将调查得来的数据按男生、女生分别处理,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您最喜欢上哪一类网站”,男生喜欢的前三类分别是:新闻综合33.02% ,QQ 26.98%、游戏类18.73%;女生喜欢的前三类分别是:QQ45.54%、新闻综合20.54%、其他类15.18%。由此可以看出,女生喜欢QQ聊天,而男生则较女生喜欢玩游戏。
(2)对于“您上网的频率”,有32.70%的男生每天都上网,而女生只有16.07%;由此可以看出,男生上网的频率明显高丁女生。
[ 作者:唐田秋 陈利平转贴自:黑龙江教育点击数:21644更新时间:2007-10-27文章录入:admin ]
(3)对于“您每周上网的时间大概累计(小时,按七天计算)”,每天上网3-4小时、4-5小时、5小时及以上的比例男生分别是占12.09%.4.4%、7.3%;而女生的比例则分别是占
1.79%、3.57%.0.89%。由此可见,男生沉溺于上网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
(4)对干“您能否控制自己的上网行为”,“能控制”、“基本不能控制”的比例男生分别是占74.29%,19.05%;而女生的比例分别是87.50%、7.14%。由此可以看出,男生在控制自己的上网行为方面较女生差。
(5)对于“上网对您处理人际关系是否有影响”,认为“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的男生比例是14.29%,而女生的比例是3.57%。由此可以看出,上网对于学生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对男生的负面影响要大于女生。
四、结论
网络在给当代人学生带来学习、生活上的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综合以上调查结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身体损害
虽然58.08%的大学生在宿舍里上网,但上网时间一般较长(每天上网3小时以上的约
占19.21%),长时间用眼、精神高度集中、受电脑辐射,所以导致“视力下降”、“腰酸背痛”、“精神焦虑紧张,睡眠差”及“情绪低落、思维迟缓”等上网综合症;更有31.62%的大学生在社会网吧上网,而这些“网吧”大多光线昏暗,空气不流通,有限的空间里人数过多,导致空气浑浊,加之吸烟,大学生长时间在如此环境下上网对身体的损害可想而知。
2、心理损害
虽然大学生生理上都处于发育成熟期,但心理上处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阶段,一般要经历一个明显的分化、矛盾、统一、转化和稳定的过程。特别是在矛盾、统一的过程中,由于网络上内容形形色色,有好的也有坏的,既有可能出现积极正确、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统一,也有可能出现消极的、错误的、不利于健康的统一。长期迷恋上网的学生一般敏感而脆弱,且好幻想,往往用幻想代替现实。而网络的虚拟性恰好提供了一个幻想空间。这样的学生会经常出现情绪不稳定,不能自我控制,注意力不能够集中,甚至会导致抛弃现实生活。
心理专家认为,网络世界对青少年特别具有强烈的诱惑力,长时间沉溺其中肯定带来心理损害,如导致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能力下降,情绪低落,思维迟缓,精神焦虑紧张,睡眠差,食欲不振,甚至消极自杀。而我们本次调查的结果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心理损害。
3、荒废学业
大学时期是人生重要的学习阶段。直接关系到今后的就业和人生理想的实现。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平均每个学生每天花在上网的时间近2小时。特别是每天上网3小时以上的学生约占19.21%,每天上网5小时以上的学生也有5.62%。他们把一天当中大部分的学习时间都用在了上网上,荒废了学业,辜负了大好时光,严重者导致退学。
4、毒害思想
在互联网的信息中,许多带有不同程度的色情内容,尤其在电子公告栏储存的数据图象中,淫秽、不健康的内容占了相当比例。这些“电子海洛因”深深地污染着广大大学生的心灵。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聊天是大学生上网的首要目的,许多陌生网友之间聊天时的内容都是黄话昏话,情言色语。许多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约占22.25%)充满好奇心,置身于如此污浊的环境中,不思进取,精神颓废,甚至会痴迷其中而不能自拔。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新时期的大学德育教育工作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高度关注大学生上网问题,做到了解、知情、监控。针对大学生上网问题,高校教师特别是德育教育下作者要引起足够重视,学校网络中心要明确管理规范,建章立制。现在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用于上网的时间过长,可以考虑缩短网通时间(例如每天只通2小时),平时要求学生要上自习,建立考勤制度。高校应与当地政府部门协作,清理校园周边不规范网吧,创造和谐校园环境。针对网络文化的多元信息流的冲击,要依靠技术手段切实加强对因特网的控制能力和对各种不良信息的屏蔽能力,及时对某些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大局的观点提供事实,针对一些热点问题提出正确的观点,进行正面的引导,使网络处于可控状态。
二是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高校教师特别是德育教育工作者在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理想自我的过程中,多向学生讲述提供有价值的榜样,以促进其网络意识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形成自己的、稳定的理想自我。
三是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现在的“双休日”及“五一”、“十一”长假,使当代大学生课余时间越来越充足,而校园文化生活并未随之丰富起来。校园文化生活内容单调,形式单一,参加范围窄,也为大学生热衷上网提供了时间上的条件。要引导大学生开展以人文素质培养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三观三德教育活动,各种征文,书画、摄影、艺术展览及各种社团活动。
四是加强学生自律教育,加强对迷网学生群体的帮扶教育。高校可邀请相关的网络负
责人来校,就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大学生如何迎接网络时代的到来作为主题进行讲座。另外,主德育教学中可以增加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知识教育,依法使用网络、做文明网民等相关内容。还可以在网上与大学生开展网德大讨论等活动,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和法制观念。对于迷网学生群体,教师及德育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多接近学生,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帮扶工作。
五是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大学期间,教师对学生活动的组织和参与都很少,这就对学生干部提出了很高要求。一个班集体领导班子的思想品质、学习态度、生活工作作风对集体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应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首先培养他们树立起正确的网络观,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
六是培养运用网络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队伍。高校网络管理,决不是单纯的技术性管理,而是融思想德育工作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新型管理。这就要求从事德育工作的干部和教师,不能对网络一无所知。他们不但要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运用网络,而且要学会把德育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面对新世纪的大学生,解决网络时代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总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德育教育的关键在于引导、教育、管理三者的有机结合。而如何做好引导、教育、管理工作的前提是需要搞清楚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本文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得到了一些数据和启示,希望能为网络时代如何改善高校思想德育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杨文雯.青少年健康上网需要引导.华南新闻,2005-9-14.[2]何潇.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3]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作者:唐田秋,湖南东安人,湖南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讲师,中南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年第1、2期
第三篇:浅谈小学生上网成瘾的问题
浅谈小学生上网成瘾的问题
河北省藁城市增村镇增村学区姚村小学岳会永
【摘要】本文对小学生网络成瘾的这种现象以及危害和对小学生健康上网意识的培养分别进行了阐述。本人认为,孩子正确使用网络,远离网瘾,势在必行。
【关键词】小学生上网成瘾健康上网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电脑走进千家万户,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知识资源,但同时网络也对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甚至,还有的小学生因为上网导致走上犯罪的道路。
有一份调查报告称大城市中八成小学生9岁开始接触网络,上网最爱玩游戏,九成孩子玩过网络游戏。其中“看动漫、看电影、下载音乐”、“玩网络游戏”等娱乐追求是小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小学生上网占用了他们学习、休息的部分时间,造成他们学习压力大、时间分配紧张等情况;部分小学生由于深陷网络的虚拟世界,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如上课、睡眠等,也常常想着网上空间,造成了精神不集中等情况。除在精力方面,在身体健康上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集中表现在视力大幅下降。不少小学生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而无限制地泡在网上将对日常学习、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荒废学业。
有一条新闻报道,北京一位小学生为偷钱上网,将奶奶砍死爷爷砍成重伤,这就是因为孩子没钱上网而导致的悲剧。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被抓获的青少年犯罪当中,有近80%的人通过网络受到诱惑,这些人因为沉湎于网络,或者受到网络黄色信息的侵蚀,作案甚至作大案,进行诈骗、强奸、抢劫、抢夺的犯罪比例非常高。因此,我认为,孩子正确使用网络,远离网瘾,势在必行。
我觉得小学生应该健康上网,文明上网。文明上网以预防为主,当今社会网络已是不能抗拒的发展方向,我们要主动迎接这一挑战。希望中国的父母首先自己学会,正确运用和使用电脑,学会科学上网,从小引导孩子健康上网。作为父母,我们应适当控制孩子使用电脑的时间和方式。经常了解孩子的上网情况,共同讨论网络趣事。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掌握计算机技术已成为人的必备技能,学生适量接触网络未必全是坏事。学校应开放多媒体教室和电子阅览室,让学生在教师的监管下学习和查找资料,减弱网络在学生眼中的神秘感。要勤开“文明上网,远离低俗”之类的主题班会,多举些反面事例,给学生打“预防针”,鼓励他们举报非法网站。另外,教师还要给陷入网瘾的孩子多些关怀,用远大的理想激励他们进步。以上网为契机有意识的对孩子进行人格教育,要根本杜绝迷恋网络对孩子的影响,主要应该依靠对孩子自身心理素质的培育,要明确的告诉孩子,相信他是一个意志力强的孩子,不会成为网络的奴隶,对孩子按照计划上下网的举动要及时赞扬,切忌因
孩子一时的迷恋而全面否定孩子的自觉性。
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除了上网之外,有更多的娱乐项目。我们也要观察和了解孩子最近一段时间关注什么、需要什么,一起讨论、制定一个长假安排计划,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找到其他的娱乐方式,比如在上网时间、写作业时间之外,为孩子安排诸如阅读、运动、去博物馆、外出游玩等活动,既能丰富中小学生的假期生活,也能转移他们对电脑和网络的注意力。
总之,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关乎着祖国的命运,是未来承担社会责任的主力军。为了能让我们的孩子能够阳光快乐健康的成长,我建议,教育孩子正确使用网络,远离网瘾!
第四篇:关于大学生上网成瘾的报告
对我校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调查
摘要: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一直以来就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国内外各项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综述,问卷调查和一些对校园内学生们的访谈阐述了我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一些现象和原因,特别针对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做了进一步研究,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对策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38亿,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着信息储存,加工传递的方式,改变着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工作方式和交往方式,并且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着前所未有的震撼和冲击。它给人们的生活、交往、通讯、购物等诸多方面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给社会带来种种负面影响。其中网络成瘾便是众多负面影响中最为突出的一个。我校的部分学生也深受其害。
一、我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表现
在问卷调查的我校学生中有近三成存在网络成瘾现象,并且有该类现象的大学生正在逐渐增加。
通过调查发现,我校有70%的学生会因网络断线而心情变坏或不安;有44%的学生上网时间会比预估时间长;上网时间愈来愈久的占26%;还有26%的学生会因为心情不好,就立即上网;25%的学生一遇到问题就会想上网;33%的学生会在一回宿舍后,就情不自禁地拿出电脑;12%的学生会在深夜还使用电脑„„
像以上所说的一些表现,都是网络成瘾的表现。可见,网络成瘾已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多数大学生上网已成为一种不自觉的难已中断的或是逃避现实世界的一种行为。
依·凡格尔伯格提出了诊断网络成瘾的十条标准:(1)下网后总是不忘网事;(2)不满足上网时间;(3)无法控制上网的冲动;(4)一旦减少上网时间就会烦躁不安;(5)总是想借助于网络缓解压力;(6)视上网比学业更重要;(7)为上网不惜失去重要的人际交往和工作;(8)不惜支付巨额网费;(9)不愿向亲友吐露频频上网的真相;(10)下网后有焦虑感。
只要满足以上10条中的5条,就可以诊断为网络成瘾。网络成瘾是大学生沉迷网络的一种病态表现,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非常不利。
二、我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
1、家庭因素
网络成瘾学生与非网络成瘾学生的父母教育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网络成瘾大学生父母的教育方式显现出的是更少的情感温暖、理解,和更多的拒绝否认、严厉惩罚。这可能是导致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严重的重要原因。在一些对照研究中还表明:在网络成瘾问题中大学生父母教育方式方面,父亲表现出过分干涉和保护,母亲表现出缺乏情感温暖和理解,过分干涉和缺乏理解导致了家庭教育不成功。还有些研究证实:在网络成瘾青少年与非网络成瘾青少年在家庭环境各因素上,包括家庭结构、父母关系、亲子关系、教育态度、父母文化程度、父母亲职业等方面有显著差异。网络成瘾青少年在单亲家庭、父母亲文化程度低、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态度(粗暴惩罚、不管不问、溺爱、金钱奖励)不良的亲子关系(不和、敌意)等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及不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是造成青少年上网成瘾的主因。
2、学校教育
某所高校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至少14%的在校学生符合网络成瘾标准。这表明网络成瘾问题在高等院校中也依然存在。特别是我国只重分数,教书不育人的应试教育,使孩子缺乏理想,厌恶学习,一旦接触网络游戏和网聊就容易上瘾,沉迷其中。由于在应试教育下升学和考试的压力、人际关系紧张,为了逃避生活或获得自我实现的成就感,使青少年转向网上寻求一种寄托。
高校宽松的生活环境使大学生可轻易在宿舍里面使用宽带网,有较多的自由支配时间,有较多的供自己支配的金钱,又可摆脱父母对自己的监控。高校的教育和管理缺乏人文关怀,校园文化生活比较单调,学生之间又有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大学生在遭遇情感危机、学习危机、就业危机、往往把网络作为宣泄情绪、逃避现实的工具。
3、社会问题
我国不健全的网络安全制度主要是网络环境净化和监管力度不够。许多程序制作者和网吧经营者道德、素质低下,以致造成网络成瘾的现象日趋严重,此外还有网络环境污染和网吧规范性不强等因。有的网吧还专门提供色情影片来吸引大学生。而对于网络当中存在的网络亚文化,专家卢琦在研究中指出网络亚文化并不是指网络文化本身,而是指其中某些带有消极因素,甚至是带有反社会倾向的文化成分一群人以寄居网上虚拟社会与进行网络交往为主要生活方式,以喜好追逐网络色情、网上暴力、网上黑色信息为乐趣,或以抵制或反抗社会约束为主要行为方式的人所共有形成的价值观念及社会认知的总和。我们组认为网络可以满足大学生多方面的需求(如人际交往、自我实现、游戏等等),容易使得青少年对网络形成依赖,网络依赖会导致诸如考试成绩不理想、学习负担重、升学压力等与学业有关的生活事件,当学业出现问题时,外界环境如学校和家长会对大学生施加压力,大学生会因此更渴望在网络中寻找慰藉。
4、网络自身
网络自身的强大吸引力的影响被称为“第四媒体”。网络以其大信息量、交互性、平等性、虚构性、匿名性、安全性对大学生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并构成了他们生存的“第二空间”。与传统媒体不同,在网络媒体面前,大学生不仅仅是读者,而且是演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融入网络之中,网络互动可以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社会需要,并产生愉快的体验,这就容易使大学生混淆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的区别,导致他们对网络不同程度的依赖。
三、解决我校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策略
为了减轻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程度,我们组提出以下策略:
1、建设和谐家庭。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的比重越来越大,独生子女的成长方式和父母对他们的不恰当教管方式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而迷恋网络。建设和谐家庭,是防控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手段。家长应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理想和兴趣,与孩子平等相处,引导孩子合理利用网络;不要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以免给孩子造成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发现孩子有网瘾症状应及时与学校和有关部门联系,采取必要措施。
2、改善教育方式,杜绝家庭暴力和冷暴力。(1)加强亲子沟通。家长应多观察孩子日常行为,了解孩子思想动态,积极与孩子沟通,建立与孩子朋友般自在融洽的相处模式,尽力减小年龄代沟。(2)理解孩子网络成瘾的原因。作为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还要理解孩子,不能因为孩子犯了错就一味指责,要以宽容体谅的心态来面对并积极想办法解决。要从自身和孩子两个方面找原因,并对症下药。(3)尽量增加一家人相处的时光,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馨。亲情的力量比什么直接的说教都来得有效。(4)培养孩子自制力,提高其责任感。对于教育一时迷失了道路的大学生,家长不能采用粗暴的打骂或说教,作为父母应该言行身教,做好榜样。
3、学校应重视网络教学教育,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如将网络道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范畴,这样则可以引导学生上网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自律意识。
4、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抵御网络负面影响的能力;大学生要端正上网目的,严格控制上网时间,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发现自己有网瘾症状时,应积极调整心态,逐渐弱化对网络的依赖。
5、利用网络的特征,在网上开展“谈心”工作。由于大学生大部分都是远离亲人、缺乏社会经验、、心智还不成熟的,所以他们迫切希望在思想、学习、生活、心理以及情感上得到关心和帮助。那么网络则为解决这些困难提供了操作的平台。如有些有感情困惑的同学,他们往往羞于当面谈及这些问题,而在网络上他们可利用虚拟身份畅所欲言。这时,我们一些学生干部及老师可在网络上做耐心细致的工作。
6、净化网络环境。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监管力度,明确网络媒体在网
络建设中的主体职责;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过滤,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国家要建立和健全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用法律形式规范网络行为。
参考文献:
[1]牛其然.大学生网瘾的诊断与防治体系探讨.河南科技,2010.[2]李国强.关于大学生网瘾戒除工作的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张敏.大学生网瘾预控机制研究.三峡大学学报,2009.
第五篇:关于青少年上网成瘾现实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青少年上网成瘾现实情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 合肥市部分初中高中学生,社会人员中的青少年学生家长,学校老师
调查目的 对本地区青少年沉迷网络的现实情况及特点,上网成瘾所带来的危害,已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等各方面展开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调查方法 本调查采用电话咨询,收集资料,面谈,口头问卷等多种方式实地调查
调查地点 合肥市第二中学,合肥市教院附中,部分网吧,少管所等地方
调查时间 2011年11月1日-11月17日
前言
日新月异,社会现代化高速发展的前景下,信息化产业的出现带动了互联网的崛起。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用户接入宽带。网络传递遍布全球,它的普及无疑给人们通信联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视野拓展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弊病,青少年由于过早接触网络,沉迷网络游戏,上网成瘾以致于因为上网而酿成惨案的事也开始屡屡发生,为了进一步了解青少年上网成瘾的现状、特点和规律找出解决方法和对策。针对目前的情况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及特点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目前,网吧里上网的人以14~20岁之间的青少年居首位,还有部分的社会人士和无职业者,其中上网为了打游戏的约占75%,20%的上网聊天,真正用于工作学习的仅仅只有5%不到,由于这些网吧大多数开在学校和小区旁边。从而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和小区住户。其中有些学生玩游戏近乎痴迷,通宵达旦夜不归宿。
(二)特点
(1),青少年群体里学生的比重最大
通过调查发现青少年中学生人数最多,学生对学习和接受新生事物的速度很快,网络中的游戏和聊天等一兴起就被学生人群接触到,加上自制力差,学习上的压力和游戏带来的刺激和快感给这些孩子带来巨大的精神诱惑,一旦沉迷就不能自拔,网络正是这样拉下来一批人。
(2)‘爱好上网的人性格特征
过于爱好上网,沉迷网络的人,基本都是在社会上缺乏人际交流,性格较孤僻的人,其中也有个别例外,调查中我们发现,在网吧长做的人都是社会上的无职者,或者无正当工作的闲散人士,他们因为平时没有稳定工作和住所,生活上也不太愿意与别人交流接触,只能把自己的精力和想法寄望于虚拟的网络社会。
(3)上网者文化程度偏低
我们在对卫岗,市府广场,以及科大等几处网吧的综合调查中统计出,上网人群的基本文化程度都不高,其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仅22.6%,高中的57.3%,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占14.9% 还有5.2%的人是文盲。
二沉迷网络所带来的危害
(1)摧残正常人的身心健康
长时间上网会严重影响人视力健康,过度疲劳会让人的注意力下降,容易酝酿成严重后果 而且网吧这一类地方,电脑排放的有害气体和人口密度过高带来的烟味,汗臭味,易引发交叉感染,加上网吧的环境质量差更是多种细菌的滋生地。对人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地危害
(2)招惹是非带来麻烦
长时间在网吧活动的人都是一些社会上的闲杂人士和无业者,其中不排除还有不良人群,和危险分子,这些人因为没有正当工作,每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无处消遣时,便喜欢藏匿在网吧这个灰色场所,借以躲避警察的追查,一旦东窗事发可能会严重威胁到上网上群的安全,发生摩擦以后极易产生纠纷,即使是无辜者也很容易被卷入其中。
(3)影响学业
学生一旦接触网络就很有可能沉迷上它,上瘾以后带来的后患是无穷的,有一个学生告诉我,他的同班同学以前学习成绩很好,是他学习上的竞争对手,一直都是你追我赶的,但自从高二空余时间多了以后,他的同学就无意间接触了网络游戏这个东西,自此以后一发不可收拾,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家长屡屡被老师叫到学校谈话,现在已经面临被退学的命运,由此可见,网络游戏真是害人不浅,尤其是对正在求学的学生们,迷恋上网络,只会断送自己的学业。
三上网成瘾的原因分析
(1)利益驱使着网络运营商违规经营。
目前网吧竞争激烈,市场部景气,为了谋取更多的经济效益。有些网络运营商违背道德,投机取巧躲避司法机关,非法接纳未成年人上网。
(2)网络监管力度不够
目前公安文化工商部门打击力度不够大,只有在严打时期网络运营商才比较收敛,一旦时间过去就又开始非法经营。网络监管制度不够规范,虽然有条例规定,但是各单位的协调能力还有待加强
(3)青少年保护意识太差
青少年对网络诱惑的抵抗力还差,基本没有,自身对网络的定位还不准确,初步都定位在玩游戏聊天的阶段,没能发挥出网络能再学习方面起到的左右
(4)家庭管理也有待加强
现在父母基本都是忙于工作,而青少年已经是即将踏入社会的人了,管理不像儿童阶段,他们开始自己主动接受事物,但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还不足,如果没有监护人的正确指导,很容易因为网络走上歧路
四防治对策
(1)政府方面的重视
作为社会行为,最主要还是需要政府的支持,要加强执法和监管的力度,要求公安等部门定期对合肥市的所有网吧进行审查和整改。严格规章制度办事,秉公执法不徇私,发现违法单位按规定给予处罚,严重的一定要取缔。这个管理整治不是一时的,而是要持续进行。不能半途而废
(2)加强青少年教育
抓问题要抓根源,青少年上网成瘾就要从青少年教育做起,这需要家庭和学校多方面的帮助,作为家长,应该多教育子女,怎么正确看待网络,不去网吧等地方上网。多抽时间和孩子交流,加强防范意识,学校则要纠正学生们的网络兴趣,把从对网络游戏,网上聊天这些低级趣味转换到利用网络查资料学习这方面来。正确引导学生的上网目的和上网方向
(3)社会也要给予支持
社会上需要群众们的监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不法分子无法违规经营,群众的眼睛是
雪亮的,看到违规违纪的及时举报,通过社会各界的帮助才能让网络建设更加规范合理,从根本上减少未成年人上网
报告人 丁鹏
09届春法学本科班
时间 201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