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吴仁宝电影观后感
看《吴仁宝》电影有感
一位爱吃面条加鸡蛋的支部书记,一位拉着大磨上山的党员,一位将亲身儿子送与苦命村民的父亲,一位富裕了依然保持奋进的干部——,看《吴仁宝》电影,我被电影中他的一举一动深深打动,被他的精神所鼓舞。
他的思路是开阔的,不为眼前的沟沟坎坎所屈服,再坚硬的石头也能被挪开,再深的沟渠也能被填平。他的心中早就画好了华西村的宏伟蓝图,“将我们的好日子画出来!”这不是画饼充饥,而是实实在在的做事,凡事自己先带头,党员先带头,发动群众一起干事业,利用了七年时间将小块的天地整成大块的可以机械化种植的良田,实现了年年丰收,解决了村民的温饱问题。他的胸怀是宽广的,不拘小我,心系群众。为了救村里生病的孩子,他奔跑了一百多公里的路将孩子送到县城的医院,心里萌生更大的梦想:“总有一天我们的村会有自己的医院”。为了宽慰失去儿子、痛不欲生的村民,他毅然将自己的小儿子送给去给别人做养子,在他的心里,他和群众本就是一家人,孩子是自己的,也是大家的。
他的品格是高尚的,在与群众工作的日子里,他总是能以群众为先,事事处处为群众着想。不提高要求、不说大空
话,先自己做样子,群众再跟上。用他的话来说:“硬让群众脱皮掉肉,是干部没本事,我们要让大家不仅不掉肉,还要长肉!”他坚信理想和信念,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他不怕群众不听话,就怕自己说错话。实事求是的走群众路线,他一定是毛泽东思想伟大的实践者。
如果我们今天的党员干部也能像这样,既能甘于过简单的生活,又能胸怀大志、心系群众,敢闯敢做,勇于创新,中华民族定当更加民主富强!
十八大以来,廉洁从政,克己尽责等一系列良好风尚被进一步发扬光大。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履新仅半个多月,即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央高层带头贯彻落实,出行不讲究排场,会议不讲空话套话,不设宴请等等。
各种场合的鲜花没了,办公桌上的材料少了,领导心头的群众重了,吴仁宝这样的好干部、好领导多了,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理想离现实更近了。
第二篇:电影《吴仁宝》观后感
电影《吴仁宝》观后感
“什么是社会主义?让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让全世界人民幸福就是共产主义!”吴仁宝回答外国记者提问时两句朴实而铿锵的话语,在我的脑海中久久萦绕。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没有恢宏磅礴的气势,但电影《吴仁宝》却像磁铁一样,从一开头起就紧紧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内心深处的强烈共鸣。是什么会使我如此感动呢?这就是从这部电影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屈不挠、自强不息、虚怀若谷、敢为人先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对新时期改革创新精神的生动诠释,是中国大地上千千万万种精神中的强音,是我们昂首阔步迈向新征程上的无价之宝。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要改变贫穷落后的命运只能靠我们自己。”电影《吴仁宝》从一开头起,就把人们带入了一种改天换地的创业氛围之中。不屈不挠的创业精神,是以吴仁宝为代表的华西人的最显著特征,也是影片所着力刻化的内在精华。华西发展之路是一条充满艰辛探索的创业之路。在这条创业之路上,华西人不仅表示出吃苦耐劳、勇于牺牲的顽强意志,还体现出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智慧和勇气,更显示出团结一心、群策群力的集体力量,而这一切都在影片中得到了充分的彰显。电影《吴仁宝》通过一段段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穷不会生根,致富需要拼争,建设社会主义幸福新农村,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生生不息的艰苦创业!”
“创业不易,创新更难”。电影《吴仁宝》告诉我们,要改变命运,只靠一味的埋头苦干还不行,还必须要“干好眼前的,多想长远的”,只要有利于发展,碰到机遇就要抢,即使冒点风险也要上。吴仁宝从抢买磨盘、顶着压力开办五金加工厂、再到创办华西的一个个现代化企业,无不体现着这位华西当家人的精明与胆识。正是靠着这种敢冒风险、敢于担当的品格和智慧,才使得华西人在创业之路上一步领先、步步领先,描绘出“风景这边独好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壮丽景象。创新为华西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创新已成为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上的新一代改革者的共同精神追求。
“有福民享,有难我当”电影《吴仁宝》最动情之处,在于吴仁宝那种始终不渝的、忘我的爱民情怀。为了华西村的需要,吴仁宝可以置家中4个熬熬待哺的孩子于不顾,而捐出米缸中仅剩的大米。为了安抚一位失去孩子的村民,吴仁宝毅然将自已最疼爱的儿子送到这位村民的家中……华西村富了,老书记始终坚持不拿村里最高的工资,不住村里最好的房子,他始终身体力行地教育身边的人们“吃水不忘挖井人,富了不忘共产党。华西富了,要积极带动周边的村落发展。华西富了,要让大家知道华西是怎么富的,要让更多的人分享到华西致富后的快乐,要让天下都知道,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在中国的大地上创造出无数的人间奇迹。
电影《吴仁宝》告诉了我们许多,电影《吴仁宝》给我们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宝贵精神财富。
第三篇:电影《吴仁宝》观后感(范文模版)
电影《吴仁宝》观后感(精选多篇)
看电影《吴仁宝》观后感
电影《吴仁宝》,让我受了近2个小时的再教育。主人公全心全意为百姓谋利益的爱民情怀,深深打动了我。
吴仁宝,一个中国农村的风云人物,在他担任华西村党支部书记40多年的生涯中,以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和为民造福的崇高理想,倾其毕生的智慧和心血,率领华西人民战天斗地,开拓创新,使华西村从贫穷落后走向率先、科学、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天下第一村,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影片虽不催人泪下,也无感人至泣的情节,但给人的信心和力量却是无限 的。一位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带领一帮普普通通的基层党员,却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每一个场面、每一次举措、每一句话语,无不闪耀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芒!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华西村的成功秘诀,如果要写成书恐怕要超几百万字,如果要拍成电视剧,恐怕要拍好几十集,就是上百集也不为多。但在吴仁宝眼里,面对记者的采访,他却仅仅用了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实事求是、吃苦耐劳。
作为一名党员,我们真的该好好地向吴书记学习。
学习他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气魄。华西村的工业发展,是从“捐粮食、买磨盘、背石块、盖磨坊”起步的。60年代的吴仁宝,他想 的是如何节约生产力,搞农副业生产、搞多种经营。70年代,他想的是如何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建起小五金加工厂。80年代,他想建学校、盖医院,让全村的老百姓不再跑到100多里外去看病??。没有这种超前的思维,没有这种共产党员模范带头的动力,没有这种想干事的气魄,是不可能达到今天的生产销售总额要过500亿元目标的。难怪邻居红旗村的王书记说:“也不知道他脑子里哪来的那么多点了,今天要干这个事,明天要弄那个事,弄得我们跟着屁股后你追我赶的,拼了命都赶不上”。
学习吴仁宝,还应该学习他运筹帷幄、创新发展的胆略;学习他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风范;学习他严以律己,廉洁奉公的情操;学习他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是富的崇高境界??
报告会上,已是85岁高龄的吴仁宝,也给了自己一个评价:骂我不生气,夸讲不足喜,挫折不泄气,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所以我要为党为国争一口气。
这,就是吴仁宝,一个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一个永远值得每一名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
与当年的华西村相比,我们厂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虽有差距,但是要好得多,如何凝聚职工队伍,减少人员外流,是我们今后着重要考虑的问题。
《吴仁宝》观后感
今天看了电影《吴仁宝》,影片讲述了华西村党支部书记吴仁宝带领一代华西人经过数十年的风风雨雨后脱贫致富的故事。作为一部很好的教育片,影片截取了几个很感人的事例,生动刻画了一个忠于职守的村书记形象.影片以时间为主线,围绕吴仁宝将华西村的发家史娓娓道来,成功的塑造了一个良好的村书记形象,同时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那些久违的闪光点,比如集体农业时代人与人之间互相扶助,淳朴真诚的关系。影片给我的触动除了吴仁宝一心一意为老百姓谋福利的精神外,还有吴仁宝强大的号召力和卓越的远见,他总是冒出各种超前的想法,比如在大饥荒年代毅然决定买大磨盘,在70年代提出要建小五金厂,这些都与当
时的时代主流相违背,然而真理有时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历史证明了吴仁宝的远见是完全正确的,也再次说明了随大流、盲目跟风难有大成就。华西村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勤劳聪慧的华西人一点点创造出的,无论在改革开放之前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华西村都走在了时代的前列,紧紧地把握住了时代发展大势。
华西村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应对挑战的根本法宝只有四个字:实事求是!作为基层干部,吴仁宝对实事求是的理解很朴素,叫做“吃透两头”、“两头一致”。吴仁宝的所谓“吃透两头”,指的是吃透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吃透本地工作实际。“两头一致”,则是一头与中央保持一致,一头与老百姓保持一致。因此,不管政治风云如何变幻、国家方针政策怎样调整,他与华西村都能够启动自己的“响应机制”,一次次抓住发展机遇,实现超前发展、科学发展。吴仁宝的人生经历深深吸引着众多的
人,带领华西村民走出了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之路。
2014年正值华西50大庆,乘着龙希大厦的竣工华西召开了堪比春晚的村庆。随着而来的是各路媒体的深入调查报道,有正面的宣传,也有客观的剖析,当然负面的抨击绝不会见于网络报刊。综合各方消息,大致可以知晓吴仁宝对于华西的财务控制地非常严格,官方报道村民个个都是百万富翁,但是这百万是不能变现的,只能以股金的形式存入华西村财务,且自己没有支配权。据当地村民介绍,婚丧喜事需要用钱时,村里会拨付一笔钱,一场婚礼只能在一定的金额内完成,即使存款上有千万也没有权限提取使用。关于华西村民的住宅别墅,有人做过深
入调查,一套三层别墅价值200万,华西为每位村民进行了配置,但住别墅的代价是一家三口每年需向村里还款20万,意味着一家三口为华西工作的所有工作都要上缴,而且这别墅没有产
权。村约还规定,当村民搬离华西村或不在华西工作时,所有的房子车子都要收回,存在村里的股金也不能支付。这样的一种共同富裕把华西村民的财务全部集体化了,虽有所有权,却没有支配权,每一位村民都要为配置的别墅和汽车贡献自己的全部劳动价值。这样的共同富裕必要要受到我们哲学系老师的讨伐,因为在教授们看来,这样的劳动已经异化了,那外在的别墅汽车将人的自由权利全部消灭了,马克思所谓的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在这里变异了。但话又说回来,有人觉得将自由换房子车子很值,这就愿打愿挨了。吴仁宝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许难以做的像他那么好,但我们要和他一样把满腔的热情用到学习和学生活动中去,努力培养自己开阔的眼界和坚持不懈的品格,为我们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电影《吴仁宝》观后感
偏关二中白占军
吴仁宝,一个中国农村的风云人物,在他担任华西村党支部书记40多年的生涯中,以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和为民造福的崇高理想,倾其毕生的智慧和心血,率领华西人民战天斗地,开拓创新,使华西村从贫穷落后走向率先发展、科学发生、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天下第一村,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电影《吴仁宝》给人的信心和力量却是无限的。一位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带领一帮普普通通的基层党员,却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每一个场面、每一次举措、每一句话语,无不闪耀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芒!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该片用最真实的画面,最简洁的话语说出了华西村的成功秘诀,在吴仁宝眼里,面对记者的采访,他却仅仅用了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实事求是、吃苦耐劳。“什么是社会主义?”“让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让全世界人民幸福就是
共产主义!”从电影院出来时,主人公吴仁宝回答外国记者提问时两句朴实而铿锵的话语,在我的脑海中久久萦绕。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没有恢宏磅礴的气势,但电影《吴仁宝》却像磁铁一样,从一开头起就紧紧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内心深处的强烈共鸣。是什么会使我如此感动呢?这就是从这部电影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屈不挠、自强不息、虚怀若谷、敢为人先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对新时期江苏精神的生动诠释,是江苏大地上千千万万种精神中的强音,是我们昂首阔步迈
向新征程上的无价之宝。
作为一名党员,我们真的该好好地向吴书记学习。学习他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气魄。华西村的工业发展,是从“捐粮食、买磨盘、背石块、盖磨坊”起步的。60年代的吴仁宝,他想的是如何节约生产力,搞农副业生产、搞多种经营。70年代,他想的是如何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建起小五金加工厂。80年代,他想建学校、盖医院,让全村的老百姓不再跑到100多里外去看病??。没有这种超前的思维,没有这种共产党员模范带头的动力,没有这种想干事的气魄,是不可能达到今天的生产销售总额要过500亿元目标的。难怪邻居红旗村的王书记说:“也不知道他脑子里哪来的那么多点了,今天要干这个事,明天要弄那个事,弄得我们跟着屁股后你追我赶的,拼了命都赶不上”。
华西发展之路是一条充满艰辛探索的创业之路。在这条创业之路上,华西人不仅表示出吃苦耐劳、勇于牺牲的顽强意志,还体现出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智慧和勇气,更显示出团结一心、群策群力的集体力量,而这一切都在影片中得到了充分的彰显。电影《吴仁宝》通过一段段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穷不会生根,致富需要拼争,建设社会主义幸福新农村,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生生不息的艰苦创业!”
吴仁宝从抢买磨盘、顶着压力开办
五金加工厂、再到创办华西的一个个现代化企业,无不体现着这位华西当家人的精明与胆识。正是靠着这种敢冒风险、敢于担当的品格和智慧,才使得华西人在创业之路上一步领先、步步领先,描绘出“风景这边独好的”的社
会主义新家园的壮丽景象。创新为华西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创新已成为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上的新一代江苏人的共同精神追求。
“有福民享,有难我当”电影《吴仁宝》最动情之处,在于吴仁宝那种始终不渝的、忘我的爱民情怀。为了华西村的需要,吴仁宝可以置家中4个熬熬待哺的孩子于不顾,而捐出米缸中仅剩的大米。为了安抚一位失去孩子的村民,吴仁宝毅然将自已最疼爱的儿子送到这位村民的家中??华西村富了,老书记始终坚持不拿村里最高的工资,不住村里最好的房子,他始终身体力行地教育身边的人们“吃水不忘挖井人,富了不忘共产党。华西富了,要积极带动周边的村
落发展。华西富了,要让大家知道华西是怎么富的,要让更多的人分享到华西致富后的快乐,要让天下都知道,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在中国的大地上创造出无数的人间奇迹。电影《吴仁宝》告诉了我们许多,电影《吴仁宝》给我们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宝贵精神财富。主人公全心全意为百姓谋利益的爱民情怀,深深打动了我们观看者。
偏关二中白占军
篇一:电影吴仁宝观后感
郭明义的先进事迹让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他不仅是雷锋精神的传人,更是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接触代表,他用对党的忠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用无声的大爱谱写了和谐的新篇章,用闪光的人格力量不断感染者我们每一个人。
我被他的实际所感动,被他的大爱精神所感染,他不愧是雷锋精神的传人、助人为乐的道德楷模,是一个真正的优秀共产党员。毛泽东说:“一个人做好事
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他做到了。他16年拿出工资总额的一半捐助希望工程,资助特困学生 180多人,撑起了180个家庭的天,20载累计献血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血量的10倍,挽救了75条鲜活的生命。他7次发起无偿献血倡议,600多名矿业职工积极响应;他8次发起捐献造血干细胞活动,1700多人踊跃追随;他发起的捐资助学活动已有2800多人参与,资助孩子1000多名。这是一种从不间断的执着,郭明义在自己的平凡人生中,创造了不平凡,他的无数次奉献感动着一个又一个身边的人,给人们带来一次又一次的温暖。有一种力量让人感动,它就是大爱无声;有一种奉献震彻心扉,它就是热血豪情。郭明义,这个时代的热血英雄、道德标兵,用爱心与义举无怨无悔地高高擎起了雷锋精神的美丽旗帜,郭明义非同一般的人生历程,给我们带来了富有现实价值的启迪与思考。一个人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需要具备强烈的主人翁意识
和责任感、使命感,担当起一点社会责任、道德责任、进步责任。要实现这些责任就需要有爱心和奉献精神,这是我们最基本的民族精神。
成人者不因小而不为,成己者不因微而弃之。郭明义的先进事迹虽没有惊天动地、灿耀星辰的撼人之举,但其点滴之处可谓熠熠生辉、光华炯炯,他照亮的是执爱前行的旅程。其可贵之处,在于他的内心世界充满着人间真情,益人善举喷涌着滋人心田的甘泉。对照楷模,我们有理由重新洗刷自己的心灵;有理由携手并肩和声唱响新时期教书育人的主旋律。对照典范,我们责任在胸,潜心教书,精心育人。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教书育人是我的天职,我一定要向郭明义学习,关爱学生快乐自己,服务学生奉献自己,宽容学生提高自己,理解学生善待自己。一心一意全力,时刻把学生的学习、成长、进步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努力为他们的承认、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作
为一名教师,我一定要向郭明义学习,不断地把光合人折射到我的学生身上,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十年育树,百年育人,专研业务,不断创新,勇于教改实践,创新教育理念,兢兢业业教书,踏踏实实做人,向郭明义那样,与爱同行,大爱无声。
篇二:电影吴仁宝观后感
4月17号下午,学校党委组织学校全体党员同志一起观看电影《郭明义》,其实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对郭明义的事迹只停留在稍许的听说和耳闻阶段,没有太多的了解和关注,所以在接到通知说要全体党员一起观看电影《郭明义》的时候,以为它会是一部说教性的纪录片,对它的期望值没有抱太高,但是看完之后,我完全否定了我在看之前对这部片子的初步判断,心灵也受到了强烈撞击,感触很多,更深刻地领悟了什么是雷锋精神,也同时被影片中郭明义的大爱、父爱以及夫妻情所震撼。
大 爱
郭明义帮助白血病患者苗苗及其父亲,主动捐钱,他不仅仅是捐钱,他还关心着苗苗的精神状态,并让自己的女儿和苗苗作伴陪她说话。他是将苗苗当作自己的亲人来关心,他的帮助不是一时的,而是一种坚持,这让我深深地敬服。在苗苗就要进无菌病房前,医生对这个年轻的生命宣判了死刑。郭明义没有盲目地悲观,他为了圆苗苗一个当空乘人员的梦想多次找航空公司的领导,并申请可以让她上次飞机为乘客服务一次,他的执着与诚恳最终为苗苗赢得了完成心愿的机会。当苗苗站在飞机上时,那苍白却满足的笑容又晃花了谁的眼。郭明义为帮助另一名白血病男孩寻找合适的骨髓配型一找就是三年,仅凭一个名字就往返于各个派出所寻找住址。在电影中看到其实郭明义也曾疲累不堪,也遇到不理解的质疑,可他依然执着的坚持着、坚定着,这些都深深地震撼着我。遇到有困难的人搭一把手并不难,难的是一直陪伴在旁并不放弃。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遇到过有替患病的亲友筹钱募捐的,但凡遇到总会把身上带着的大部分钱都捐出去,也就仅止于此。可郭明义不同,他不仅捐出身上带着的钱,他更会把存款也捐出去。他更关心的是病患最终是否会重获健康,为此他不辞辛苦地陪护,寻找出现的希望,即使再渺茫也绝不轻言放弃,他始终怀着一腔真情,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想方设法帮助别人。从来都是先人后己,真正的大爱无疆,这正是我所缺少的,也是我需要努力地方向。
父 爱
影片中所体现出来的父爱也很让人动容。郭明义送女儿挤火车去上大学时,将女儿的行李送上车,在车窗外叮嘱女儿各种注意事项的时候所表露出来的那种儿行千里父担忧的父爱让人感动,在看那一幕的时候,我脑海里也浮现出了当年我爸爸送我去上大学时的情景,时隔多年后,自己也越来越能体会到父爱的无声和伟大;还有,苗苗的父
亲在面对女儿的绝症时,无力改变这个痛苦的现实,只能以深深的父爱,去照顾女儿,陪送女儿最后的一程。他希望女儿能开心些,但女儿为病魔所困,终日沉默如冰封的世界中。当他终于看到那一天,女儿露出笑脸,病室里荡起女儿甜美笑声的时候,这位父亲,激动地以头撞墙,痛哭不已。一个大男人,想看到女儿的笑脸,居然是一个奢望,这样的家庭,多么不幸,多么让人同情,父爱的无奈也在这个时候让人看了很痛心。
夫妻情
另外,影片中所折射出来的郭明义和他妻子之间的那种相濡以沫、互相支持、互相理解的夫妻情和爱情让人羡慕和感动。郭明义在外乡的旅馆里发烧时对妻子的呼唤以及在送戒指给他妻子时的那种真实的场景也真正诠释了婚姻的真谛---平平淡淡才是真。另外,电影里郭明义的妻子也让我很钦佩。她是个护士,同时是个平凡的妻子。她有私心,有埋怨,希望家里的日子能越过越好。这是每一个平凡妻子的愿望。但她又是那么不平凡。她嘴上虽有埋怨,心里却是个明大义的女子。二十多年了,她陪在一个总是先别的家庭考虑的丈夫身边,默默支持,无怨无悔。可以说,她是天下妻子的楷模。
郭明义的事迹感动着我,他的执着诚恳鼓舞着我,对于他人再多一点温暖的给予,对于自己再多一点坚持的执着。身为一名教师,要把更多的温暖、更多的关怀无私的给予学生。对于学生,再多一些宽容,再多一些关怀,再多一份责任,再多一份坚持。更多的给予,回报的会是更多的满足。而且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让每个置身其中的人行色匆匆,无暇顾及其它。现实中的我们总是没有耐心做完一件事;常常计较自己做得太多,得到的太少;常常感到身心疲惫……看完这次电影,让更加坚信了一个道理,凡事都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每件小
事做起,把“感恩”贯穿工作及生活之中,同时更加相信社会的美好。在感动之余,更多的应用行动散发出内心的爱,以对生活的热爱关心家人、服务百姓,以对社会的热爱为更需要的人伸出援手。
愿社会有更多的郭明义们,将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传播下去,让一代代人收获、让一代代人继承,从而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进步!
篇三:电影吴仁宝观后感
较早的时候在《感动中国》中有了解过郭明义的事迹,但那只是简单而又皮毛的知道,今天,我观看了电影《郭明义》,心灵再次受到震撼与洗礼。
“他总是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是问自己,还能多做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对他的颁奖词。
郭明义同志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我要学习他爱岗敬业 的精神。无论我们从事什么职业,都应向他那样忠于职守,心中装着集体。只有这样,才能在集体危难的时刻挺身而出,把损失减少到最小,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与众不同。
郭明义同志一心为了他人,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我要学习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当今社会,有些人做事之前先谈报酬,没有利益的事情不做,没有报酬的事情不行。我们共产党人就应该向他那样,少说话,多做事,少讲条件,多做奉献。
郭明义同志以帮助他人为自己最大的快乐,我要学习他乐于助人的品质。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人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自己一个不经意的帮助,可能会给别人带来很大的方便,如果人人都伸出援助之手,那么我们这个社会就一定会变得更加和谐。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找到了与先进人物的差距,郭明义同志将成为我学习的榜样,他的先进事迹将成为我行动 的指南。
篇四:吴仁宝电影观后感
2014年4月17日,学校党委组织观看了电影《郭明义》,我深有感触。他几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雷锋精神,在自己平凡的人生中,创造了不平凡,并给人们带来无数次的感动。影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当他为了一个患有白血病的孩子四处奔波找匹配的造血干细跑时遇到一个企业老板,老板质问到:“郭师傅,你觉得这些年对得起家里人吗?如果你对得起,你至少应该让他们过的好一点,你现在的生活不是不富裕而是很寒酸,可就是这样,你还到处捐款,到处献血,甚至把自己家里的电视机送给别人,弄得家徒四壁。郭师傅,你觉得你的家人会怎么看你?”郭明义是这样回答的:“我是一名党员,我要让别人看出来,要不然我要这个党员干什么?”
“我是一名党员”多么简单的一句
话,但是其中蕴含的意味却耐人寻味。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们有没有以“我是一名党员”来严格要求自己,值得我们每个党员教师反思。参加工作三年多了,从最初的“叫苦不迭”的“迷途羔羊”,到现在逐渐适应这项工作,觉得自己在教师这条路上,成长了许多。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仍然与“我是一名党员”的标准有一段距离。
首先是态度上,缺乏年轻人应有的朝气和热情。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缺乏迎难而上的勇气。其次在工作方法上,缺乏创新意识,满足于现状,提高少,重复多。最后在自我增值方面,业余时间被家庭琐事充斥,不懂得合理利用时间为自己充电。
我是一名的党员教师,就必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积极学习,不断积累经验,时刻以“我是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勉励自己。
电影《吴仁宝》观后感
今天下午,区委组织部组织全区村
居党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观看了电影《吴仁宝》,回来的路上,脑海里不断闪现老书记本人以及电影中经过艺术化处理的老书记的形象闪,想了一路给自己一句忠告--适当的”比较”会让内心闪耀光明。
过07年自己刚参加工作、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每个关键瞬间,心头不由生出一丝酸楚、甘甜。刚开通博客那时,很喜欢写一些工作感悟,内心情感的片段似乎不敢向任何人倾诉,久而久之觉得博客似乎成了我们向领导、同事、朋友介绍自己工作的平台,慢慢的发现自己好像不是很喜欢这样与人交流,所写东西日渐稀少。很多朋友说我很低调,我也自认为是低调的人,工作时应该做的事情太多太多,如果每做一件事情都要用文字表达出来,我似乎不太适应,也不太情愿。
回想起6个年头里,自己走过的每一步,都伴随着领导、同事、家人、朋友、爱人的关心与呵护,特别是担任村
里支部书记以后,家似乎成了我的旅馆,结婚4个年头没有要孩子的计划,有时会想自己是不是太”固执”了、太”自我”、太”自私”,两位母亲经常会在我们跟前念叨这些事,但都没有半点责怪之意,但比起老书记”夺走”家人口粮、断亲送子的事情,我所舍弃的又算得了什么,比起老书记的妻子,两位母亲似乎又没有责怪我的理由。
26岁担任支部书记那年,”一个刚出校门的女孩子,是否能担负起这个责任?”无疑成了群众、领导、同事、家人的最大困惑,为了证明自己,无数次的挑战、冲闯身心的底线,但跟老书记的底线比起来我的不知道被甩了多远,跟老书记冲劲、闯劲相比我的不知道被是否能用”劲”的字眼。
忠诚的力量让我折服!
~ 26 ~
第四篇:电影《吴仁宝》观后感
电影《吴仁宝》观后感
《吴仁宝》作为一部为十八大献礼的主旋律电影,其收视票房主要来自党政机关的集体观影学习,豆瓣网评分为2.8分,可见普通大众并不待见。然电影一面世我就特别想去观摩下,直到今天在电脑上看完,倒不是因为痴迷主旋律,只是身为江阴人想进一步了解下华西村,虽然这样的影视剧百分之百进行了哲学上所说的遮蔽。
看完影片有好多感受,对于吴仁宝这个人物,随着观影及思考产生了一些相左甚至完全对立的情感。也许,就像许多历史英雄人物一般,吴仁宝的行为有着多面意义,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评价,也许再过几百年会看得比较通透些。
关于华西早期的建设与成果
华西村有今天的发展,不容易!了不起!虽然很多人对于华西的成就抱有成见,然相比于当年和他相同建制的大队,华西的发展已属全国先进。一个小小的大队从一块小磨盘开始,加工磨面,开办五金厂,机械厂,纺织厂,钢铁厂,直至华西村上市,江阴第一高楼的竣工,可为筚路蓝缕,苦尽甘来。以我老家蒋家村为对照,简直是不堪入目,据父辈言,人民公社时期蒋家村存在着当时所有流行的弊病,直接表现为磨洋工没有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上不去,大家都饿肚子。华西在人民公社期间就能勇当先进,可见老吴的组织动员能力非常之强,他让社员在大锅饭的制度下居然都吃饱饭,其功劳着实不小,这点可以让全中国古往今来千千万万的大队书记、村支书、村长无脸见人。这种踏实苦干的精神是我们所缺失而需要学习传承的。影片中华西村要赶建新工厂,吴仁宝为鼓励大家,冒着风雨手持扩音器扯着嗓门喊,“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大庆精神就是我们华西精神,我们只有背水一战,才能够柳暗花明”,这样催人奋进豪气冲天的话语想来只有在高三课堂上才能听闻了,很多时候我们把决心热情丢了,把吃苦耐劳脚踏实地也忘了。
关于华西决策的民主化
影片中很多次村支部会议都在民主投票中落下帷幕,而且基本每次都是全票通过,显然这样的桥段是美化处理的,实际工作中利益多元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怎么可能每次都是全票通过。如果有这样的情况,那只能说明吴仁宝一人专制,书记一言堂。在影片的结尾,新任书记吴协恩带领班子成员在天安门广场上宣誓就职,可是导演没有也不想让观众知道,此子为吴仁宝的小儿子,这村支书是子承父业。记得当年《面对面》栏目王志专访吴仁宝,为什么儿子成了村支书,吴仁宝镇定自若地说,群众推选,支部会议全票通过。这让我想起了金家王朝的故事,金大胖28岁执掌一国,据说是人民代表选举全票通过。也不知这吴协恩是才华出众技压群雄,还是捧了个吴仁宝这块金子招牌。总之,从若干细节处理,可略窥华西民主运转之端倪。
关于华西的村规民约
2011年正值华西50大庆,乘着龙希大厦的竣工华西召开了堪比春晚的村庆。随着而来的是各路媒体的深入调查报道,有正面的宣传,也有客观的剖析,当然负面的抨击绝不会见于网络报刊。综合各方消息,大致可以知晓吴仁宝对于华西的财务控制地非常严格,官方报道村民个个都是百万富翁,但是这百万是不能变现的,只能以股金的形式存入华西村财务,且自己没有支配权。据当地村民介绍,婚丧喜事需要用钱时,村里会拨付一笔钱,一场婚礼只能在一定的金额内完成,即使存款上有千万也没有权限提取使用。关于华西村民的住宅别墅,有人做过深入调查,一套三层别墅价值200万,华西为每位村民进行了配置,但住别墅的代价是一家三口每年需向村里还款20万,意味着一家三口为华西工作的所有工作都要上缴,而且这别墅没有产权。村约还规定,当村民搬离华西村或不在华西工作时,所有的房子车子都要收回,存在村里的股金也不能支付。这样的一种共同富裕把华西村民的财务全部集体化了,虽有所有权,却没有支配权,每一位村民都要为配置的别墅和汽车贡献自己的全部劳动价值。这样的共同富裕必要要受到我们哲学系老师的讨伐,因为在教授们看来,这样的劳动已经异化了,那外在的别墅汽车将人的自由权利全部消灭了,马克思所谓的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在这里变异了。但话又说回来,有人觉得将自由换房子车子很值,这就愿打愿挨了。
在吴仁宝看来,所有都帮你安排好,你只需要负责幸福就够了。
华西村的跨越式发展,就是中国60年来的一个缩影,其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但关乎人的精神文化却少之又少,这使得我们越发展越进入一个矛盾多发期。什么时候华西想通了,知道怎么与村民和睦相处共同富裕了,我们的国家也就走上正到了。
第五篇:电影吴仁宝观后感
《吴仁宝》观后感
今天看了电影《吴仁宝》,影片讲述了华西村党支部书记吴仁宝带领一代华西人经过数十年的风风雨雨后脱贫致富的故事。作为一部很好的教育片,影片截取了几个很感人的事例,生动刻画了一个忠于职守的村书记形象.影片以时间为主线,围绕吴仁宝将华西村的发家史娓娓道来,成功的塑造了一个良好的村书记形象,同时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那些久违的闪光点,比如集体农业时代人与人之间互相扶助,淳朴真诚的关系。影片给我的触动除了吴仁宝一心一意为老百姓谋福利的精神外,还有吴仁宝强大的号召力和卓越的远见,他总是冒出各种超前的想法,比如在大饥荒年代毅然决定买大磨盘,在70年代提出要建小五金厂,这些都与当时的时代主流相违背,然而真理有时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历史证明了吴仁宝的远见是完全正确的,也再次说明了随大流、盲目跟风难有大成就。华西村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勤劳聪慧的华西人一点点创造出的,无论在改革开放之前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华西村都走在了时代的前列,紧紧地把握住了时代发展大势。
华西村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应对挑战的根本法宝只有四个字:实事求是!作为基层干部,吴仁宝对实事求是的理解很朴素,叫做“吃透两头”、“两头一致”。吴仁宝的所谓“吃透两头”,指的是吃透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吃透本地工作实际。“两头一致”,则是一头与中央保持一致,一头与老百姓保持一致。因此,不管政治风云如何变幻、国家方针政策怎样调整,他与华西村都能够启动自己的“响应机制”,一次次抓住发展机遇,实现超前发展、科学发展。吴仁宝的人生经历深深吸引着众多的人,带领华西村民走出了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之路。
2011年正值华西50大庆,乘着龙希大厦的竣工华西召开了堪比春晚的村庆。随着而来的是各路媒体的深入调查报道,有正面的宣传,也有客观的剖析,当然负面的抨击绝不会见于网络报刊。综合各方消息,大致可以知晓吴仁宝对于华西的财务控制地非常严格,官方报道村民个个都是百万富翁,但是这百万是不能变现的,只能以股金的形式存入华西村财务,且自己没有支配权。据当地村民介绍,婚丧喜事需要用钱时,村里会拨付一笔钱,一场婚礼只能在一定的金额内完成,即使存款上有千万也没有权限提取使用。关于华西村民的住宅别墅,有人做过深
入调查,一套三层别墅价值200万,华西为每位村民进行了配置,但住别墅的代价是一家三口每年需向村里还款20万,意味着一家三口为华西工作的所有工作都要上缴,而且这别墅没有产权。村约还规定,当村民搬离华西村或不在华西工作时,所有的房子车子都要收回,存在村里的股金也不能支付。这样的一种共同富裕把华西村民的财务全部集体化了,虽有所有权,却没有支配权,每一位村民都要为配置的别墅和汽车贡献自己的全部劳动价值。这样的共同富裕必要要受到我们哲学系老师的讨伐,因为在教授们看来,这样的劳动已经异化了,那外在的别墅汽车将人的自由权利全部消灭了,马克思所谓的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在这里变异了。但话又说回来,有人觉得将自由换房子车子很值,这就愿打愿挨了。吴仁宝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许难以做的像他那么好,但我们要和他一样把满腔的热情用到学习和学生活动中去,努力培养自己开阔的眼界和坚持不懈的品格,为我们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