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美丽人生——秦怡》读后感
观《美丽人生——秦怡》有感
秦怡,一位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中国最美女性”的老一辈艺术家。她演出过100多部影视作品,让她成为了一名家喻户晓的明星。但在看了《美丽人生——秦怡》之后,让我从另外一面认识了这位老艺术家,而她的事迹和强大的精神世界让我深深地为之动容。
美丽,何谓美丽?也许外表漂亮就是美丽,但这是不够的,唯有内心如银色月亮般皎洁、纯净才是最美丽的!
秦怡老师出演过那么多的电视剧,在银幕前,她自然是美丽的,美丽的外表、优雅的气质无一不让人产生美的感觉,但让我从内心发现秦怡老师的美却是在她看望受灾后被安置在残疾学校的孩子们时那流出一抹伤心泪水的时候。我想,只有感同身受的人才会体味那些孩子的苦,只有真心为他们着想的人才会替他们不久的将来感到不安和忐忑。也许,是从她自己的孩子身上,从她作为一个“不那么寻常”的孩子的母亲的经历中,她确确实实地体会到“不寻常”对于一个花样年华的孩子而言是多么的痛苦和不幸!所以,她才会有一颗水晶般的心,以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关爱别人,让这些需要帮助的人感受到世间的一丝温情,感受到世界的美丽,感受到活着的快乐!
美丽人生,何谓美丽人生?也许一时的乐善好施是美丽的人生,但这是不够的,唯有执着地为他人着想,为他人奉献,并且一辈子践行着,才是美丽的人生!
从秦怡在44岁得知自己换上了癌症以后,她并没有一度消沉,而是以乐观豁达的心态接受了这个事实,并且从那个时候起,她开始想:人,只要不是为了自己而活,死又有什么可怕的呢!之后,她的人生目标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他人”!她的一辈子也在努力践行着这三个字!这也是我敬佩秦怡老师的地方,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秦怡老师不辞辛劳地辗转于这个慈善会、那个救灾现场„„公益事业俨然成了这个九旬老人的毕生使命。
这,不就是美丽人生嘛!
人,如果有一个值得追求的梦想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而执着的追求必定需要花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肯定、坚持。而正是秦怡老师的坚持,才造就了她那美丽而令人崇敬的人生!我愿自己能够像秦怡老师一样,在自己喜爱的职业中默默坚持和不断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
2014.4
第二篇:秦怡的美丽人生
秦怡的美丽人生(足音)
本报记者 曹玲娟
《 人民日报 》(2014年07月17日版)
秦怡是真的美。她是我们生活中那种容易亲近的美人。走进秦怡的家,白色电视柜上一幅蓝色油画,画中正是端庄秀丽的主人,墙边摆放着精心侍弄的花花草草,花娇人美。92岁的秦怡端坐着,碎花“布拉吉”,皮肤白皙,一头银发,熠熠生辉。
从艺76年,秦怡那些流光溢彩的银幕形象,早已定格在无数留档的胶片中、泛黄的老电影杂志上。她的成就,无需旁人赘言。1962年,她就是全国电影观众评出的22名电影明星之一。2009年,获第十八届金鸡百花终生成就奖。
在旁人眼中,秦怡总也闲不下来。上海夏日来临,秦怡无心消夏,反而忙得不可开交。她正努力筹拍《青海湖畔》,事多芜杂,她感慨,“筹备特别难,比写剧本难得多了。”剧本也是秦怡一字一句写出来的。这是一个在建造青藏铁路大背景下工程师和气象专家的故事,取材中有真人真事,大部分是编写的。秦怡是老派人,为写剧本,四处奔波、了解生活、笔耕至深夜。“不管拍不拍得成,我先把它写出来,我想,感人的故事总是有人看的。”
秦怡告诉我,她自小就爱看书,也喜爱写作。1922年,秦怡出生于上海一个大家庭,伯父是家中权威、观念封建。16岁时,秦怡离家奔赴抗日前线,却因缘际会踏上舞台,与文艺结下一世情缘。随后,岁月慷慨给予了这位美人辉煌夺目的艺术成就。上世纪40年代,甫登话剧舞台的秦怡,就已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演员之一。在抗战大后方重庆影剧舞台上,她与白杨、舒绣文、张瑞芳并称 1 为“四大名旦”。1945年,抗战胜利后秦怡在上海走上大银幕,先拍由吴永刚编导的《忠义之家》,由陈鲤庭编导的《遥远的爱》成为她的成名作。新中国成立后,秦怡事业如日中天,《女篮五号》《青春之歌》《铁道游击队》《林则徐》《雷雨》……上世纪80年代,战胜肠癌后的秦怡还主演了电视剧《上海屋檐下》,再显深厚的表演功力。
几十年后,担任过无数主角的秦怡出了本笔会文集,取名《跑龙套》。她说,自己曾看过一部苏联电影,里面有个跑龙套的演员演得非常好,“过去几十年了,还在我的脑子里。”秦怡说,“我并不是想把„跑龙套‟提到很高的地位上,只是感到,一场戏里哪怕是一个倒茶递水的小小角色,只要认真地全身心投入了,它就能有较大的作用。”
对待演出,秦怡有一种执着与认真。她是一名真正的演员,无论是什么角色,总爱在脑子里想了又想。这份认真,换来事业的成功。合作电影《女篮五号》的导演谢晋曾回忆,“我那会儿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导演,可人家秦怡早就是大明星了。但是她很尊重我。当时拍摄条件不够好,秦怡主动跟大家一块睡通铺房间。没有一点大明星架子。”
秦怡的美,来自她的外表,更出于她坚毅柔韧的性格和信仰。“秦娘”是秦怡的一个雅号。吴祖光在随笔《秦娘美》里曾形容,“秦怡具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身处逆境而从不灰心丧志。能够以极大的韧性迎接苦难克服苦难。永远表现为从容不迫。”
生活中的秦怡,有绵长而独自承受的苦楚。她重感情,家庭的重担一力支撑。有“电影皇帝”之誉的丈夫金焰常年卧病在床,唯一的儿子十多岁即罹患精神疾病并且终身未愈。秦怡唤儿子为“小弟”,这是老上海家庭对老幺的昵称。她曾回忆,2 “我拍《雷雨》时最苦了。”儿子住院,她在拍戏间隙带着装满儿子换洗衣服和爱吃的食品的背包,挤公共汽车到医院探望,喂儿子服药、吃饭,瞅着儿子狼吞虎咽的模样。“倒两路公交汽车去医院,身上的汗把衣服淌透了,就听见有人在背后说,„你看你看,那不是秦怡吗?‟另一个回说,„不可能,秦怡怎么可能坐公交车!‟”
有人曾问小弟,妈妈是什么?他说,我妈妈就是“做啊做做啊做”。“我这一生的事情,我觉得都不如小弟的这六个字形容得好。”秦怡说。几十年间,秦怡对患病的儿子倾注了她全部的爱。面对病中小弟狂躁的拳头,她唯一的要求是“不要打妈妈脸,因为明天要拍戏”。有女士曾请教秦怡青春常驻的秘诀,秦怡说:“努力工作。在家里上上下下、粗粗细细的活儿都干,给儿子洗头洗澡,衣食住行。”听的人目瞪口呆,熟悉秦怡的人却知道,这就是她的真实生活。
“他去世后的那段时间是我最难过的时候。”2007年,59岁的小弟因尿毒症并发肺炎在医院病逝,秦怡白发人送黑发人,结束自己42年照顾小弟、相依为命的生活。秦怡说,“1983年金焰走了,2007年儿子走了,2008年妹妹秦文也走了,慢慢地,一个个都走了。我幸福过、快乐过,也怨恨过。我这辈子在工作和家庭上吃苦、受难很多,人家都说我心态好,人终究都有过美好生活的愿望。但我从不认命,我会分析,就像剥桔子,把这些心结一个一个、一层一层地剥开。”
秦怡是个心宽的人,做人真实、自然。四川汶川地震后,她先后捐款20余万元,青海玉树地震后,又捐款3万元。她说,这些钱原本是想给儿子用的,现在小弟不在了,做母亲的就把这些钱给最需要的人。几乎是倾囊而出,要知道,跟现在的明星不同,秦怡那时候是没有片酬的,她拿的是根据国家规定的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工资。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再多的钱也好,别人再怎么说你漂亮也好,得再多的奖也好,总有一天,你是要走的。你走了,一切就都消失了,多好的东西你都拿不走。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最最要紧的东西是什么?还是一个价值。就是自己给予了这个世界什么。别人不会在乎你得到了多少,而是看你付出了多少。”这是秦怡朴素而精彩的价值观。
正是这份为人为事的价值取舍,最终锻造出秦怡毫无争议的、令人心悦诚服的美丽人生。
人物简介:
秦怡,出生于1922年2月4日,原名秦德和,上海市人。祖籍江苏高邮,著名表演艺术家。她先后主演了30多部故事影片,成功塑造了“林红”“芳林嫂”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周恩来总理称她为“中国最美丽女性”。秦怡2005年被授予从事电影工作50年以上的老一代电影工作者奖和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称号,2008年被授予中国十大女杰称号,2008年被授予华语电影终身成就奖艺术家。2009年获得第十八届金鸡百花终生成就奖。
第三篇:美丽人生秦怡观后感
观看《美丽的人生:秦怡》有感
按照我校党总支的布置,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了上海基层党建网播出的《人民的好儿女》系列电视片之“美丽人生”,这是一部介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秦怡的短片。短片虽短,片长仅20分钟,但是在我心中产生的“震动”,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我的父母一辈是看着她演的电影长大的一代,从小在父母的影响下我便认识了她——一个美丽而有才华的女人。再次从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视角学习秦怡的“美丽人生”,更加使我认识到,人世间什么叫“美丽”,怎样活着才有价值?怎样的人,才配叫做“共产党员”。
秦怡之美,不仅美在外表,更主要的是美在内里,她人美、心善,人生壮丽,堪为做人之大美。当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曾誉其为中国最美丽的女性。她家有病儿需要照顾和治疗,自己的身体也患有多种疾病,医疗费用开支很大,家里积蓄并不多,可她为地震灾区倾囊而出捐献毕生的积蓄;她耄耋之年,本该颐养天年,却激情四溢,干劲十足,四处奔走,忙得马不停蹄,脚不停步,“身体中好像装着一架永不停息的发动机”,成为慈善和公益的爱心先锋。秦怡之美,美在大公无私,美在一心为他人,美在志向远大,美在豁达淡定„„看了短片,思考良久,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周总理这样赞美她!她不愧是中国最美丽的女性。
看了秦怡的故事,我想自己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更应该向她学习,克服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勇敢地面对,用积极的心态去排除万难。她
不仅让我对美有了全新的认识,甚至对健康和养生都有了全新的理念——那就是,“革命者永远是年轻”!
第四篇:观《美丽人生》有感
观《美丽人生》有感
心理课上看电影——《美丽人生》,之前已经看过一次了。但是我决定再看多一次,因为这真的是一部很好的电影,讲述的是有关爱情和亲情的故事。导演用二战中犹太人民受到压迫残害为背景来表现这两种人世间最美丽和纯洁的情感,而且男主人公悲惨的结局让我看后在心里总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忧伤。
在电影的开端,当我看到男主人公那种非常诙谐幽默、近乎有点神经质的行为时,我疑心这会不会又是一部很无聊的爱情片——关于一个风趣的傻小子赢得美人归的故事。电影里用了好多个很开心和无厘头的镜头来表现男主人公的性格——如开着汽车乱闯乱撞插进入了卫队和国王的车驾中,站在车上手舞足蹈地指挥夹道欢迎的人群散开,无意中却冒充了一次国王;车子撞进农庄里,男主人公又哄骗小女孩说这一带都是他这位王子的农庄,接着偶然地刚好接住了从小屋上层失足跌下的女主人公,上演了一场英雄救美——帮女主人公吮吸了小腿上的毒素;老爱耍手段偷老板的新帽子,用手一指说:“老板,你后面有......”等老板回过头去,便带着帽子逃得无影踪;到某个管理部门去申请开书店,却惹恼了负责人,不仅将花盆打到他头上,还让他淋了一头的鸡蛋。之后被这位长官追赶的时候又一次不小心撞到了女主人公,匆忙之中还不忘深情地喊一声“Pricess!”;这些片段的镜头将他的诙谐幽默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在男主人公乐观的性格感染下,在他惹下的各种让人啼笑皆非的趣事下,影片的前半部分充满令人异常轻快的气息。
犹太人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非常聪明的种族,男主人公圭多就是一个很聪明的人,而且是非常聪明的犹太人,影片中的前部分一个片段让我记忆深刻,就是圭多对他的儿子解释商店上的告示:“狗和犹太人不得入内”,让我觉得他是一个成功的父亲。他总致力于维护小孩子幼小的心灵,不愿意让他过早地接触到丑恶的社会现实,聪明如他,解释起这句沉重的话来轻描淡写,那是因为店主的喜好而已。比如你不喜欢蜘蛛,我不喜欢野蛮人,那我们也可以在自己的书店门口里一块牌子说:蜘蛛与野蛮人不得入内。他跟喜欢猜谜的医生在餐厅里的交往让我忍俊不禁,而且打从心底里佩服他的灵活和智慧。我想电影在充分表现他的聪明才智的时候,其实是在为后面的发展埋下了伏笔,进而也起到一种烘托的效果——男主人公圭多越是睿智无比,后来他的悲惨遭遇便越让感到扼腕叹息。
男女主人公结合得非常之快,充满戏剧性。但是后来他们的共患难见证他们之间坚贞不渝的爱情。女主人公多拉在丈夫和儿子被纳粹抓走后,毅然决然地跟随着他们登上象征着死亡的黑暗的列车。在那一刻,我觉得她的庄严,她的气度,她的不卑不亢,她的坚决的神情,她的斩钉截铁的话语,她的全身笼罩着伟大而迷人的光彩,让站在她旁边的那个纳粹军官渺小得如同虫豸。她是最最忠诚的情人,也是最伟大的母亲。
影片渐进高潮,是圭多跟他的小儿子乔舒亚一起踏上死亡之旅的过程。小小的儿子不解,为什么他们像被押解的犯人一样,要登上那拥挤不堪的火车。但从一开始圭多就编织了一个美丽的谎言,他告诉
可爱的儿子,因为他们要去旅游。确实是一次旅游,只不过是恐怖之旅,噩梦之旅而已。在他们被推入拥挤不堪的看守所时,聪明绝顶如他,居然想到用参加比赛来哄住小儿子,只要能够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比较中抢先获得5千分,就可以赢得一辆坦克,深深地吸引住了有一个坦克梦的小儿子。小儿子乔舒亚对此深信不疑,现实虽然残酷,但他幼小的心灵只当它是一场虚拟的比赛,所以就不会产生恐惧感。因为聪明善良的父亲不能够告诉孩子这些现实,那只会吓坏他幼小的心灵,给孩子的童年蒙上阴影,于是他在孩子面前只能够装作若无其事,强颜欢笑,然而所有的苦痛、惊怖和恐惧只能独自往下咽。从这里我看到,男主人公的生命虽然掌握在残忍的纳粹手中,由于他乐观的性格使然,他一刻也没有放弃生的希望,至少他没有放弃过让儿子生还的希望,他想让将来长大成人的孩子不去回忆这么一个充满死亡和恐怖的童年,不然他不会这么致力于维护孩子脆弱易碎的心灵。这是一位多么伟大的父亲啊!
影片中孩子跟爸爸约定要遵守好“游戏规则”,成为整个影片中最扣人心弦的部分。观众时时在担心小孩子会忍受不了“苛刻的规则”,进而跟父亲闹别扭要回家,或者发现残酷的事实真相,或者被纳粹抓住。小孩子不仅是影片中父亲的心头肉,也紧紧地牵动着观众的心。小乔舒亚在纳粹营中曾经面临着好几次生命的威胁,幸而化险为夷,让观众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身在纳粹营中,男主人公不仅要保护幼弱的儿子,保护自己,而且不断地在寻找机会向他亲爱的妻子传递信息——在这样险恶的环
境下,他还不忘用那一句贯穿他们爱情始终的“mypricess”来告诉妻子他们还活着,让她不要担心。故意地将餐厅的音乐传出窗外——那也许是见证他们爱情的音乐来告诉妻子:我仍安在,你还好吗?最后,圭多冒着生命的危险来寻找亲爱的妻子,最终牺牲了他的生命。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为了完全消除儿子的疑虑和保全儿子,大摇大摆地跨着他的鸭子步,仍旧是当年诙谐幽默乐观的青年,具有天塌下来完全能当被子盖的勇气和魄力。这一刻也许让很多人心酸得留下了眼泪。
《美丽人生》是一部很好的电影,里面表现了很多值得我们去深思的元素如亲情和爱情,如何维护孩子的幼小心灵,如何做一个乐观的人,我想每个人看完这部电影之后都能懂得许多,获益良多。
第五篇:观《美丽人生》有感
观《美丽人生》有感
七.一杨茜
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由罗伯托·贝尼尼自编自演。此片以德国法西斯捕杀犹太人为背景,讲述一个犹太人与一位美丽的意大利姑娘传奇般地相识并很快结婚生下一名男孩。父亲惨淡经营一家书店,母亲有一份教师的工作,生活平静而美好。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久法西斯占领了他们所在的城市,将所有居民抓进集中营做苦役。年幼的孩子并不知道自己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中,慈爱的父亲为了不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存有战争的阴影,便谎称他们是在做一个能赢取积分获得真正坦克作为奖励的游戏。最终他为了保护孩子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重新投入母亲怀抱的孩子只当是做了一场规则严厉游戏。很多年后他才会明白原来当时是父亲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他的美丽人生。
片中,圭多的积极向上,一直微笑的态度是很是吸引我。面对纳粹,他告诉儿子,这只是一场游戏,并且乐观地过好每一天。他从不唉声叹气,从不绝望,他只有一个信念——帮助大家逃出集中营。
面对逆境,我们应该怎么做?有些人会像圭多一样笑着迎接挑战,始终相信“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些人则会手足无措,犹如大难临头,失去斗志。没有哪个人一生走来是一帆风顺的,那些功成名就的艺人、作家、运动员无一不经历风雨。贝多芬失聪,却成了举世闻名的音乐家;张海迪残疾,却
成为了一名伟大的作家……他们并不幸运,只是面对逆境时,他们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铸就了他们不平凡的人生。
我们不妨按照圭多所说的,把逆境看作是一场游戏,扮演好属于我们自己的那个角色。游戏是会结束的,风雨过后,我们会见到彩虹。
故事的主旨十分清晰,电影用黑色喜剧诠释了战争的残酷,告诉我面对逆境也依旧微笑。但更多的,还是感受到人性的光辉与伟大。
圭多开朗,浪漫,执着,他脸上永远都挂着那标志性的笑容,对每一个人都充满着热情,不懈地追求,守护他心爱的人.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浪漫诗人.热爱生活的人在平常也许没有什么,可贵的是他把爱带进了集中营这个险恶之地.在那里,他的笑容就变成了希望,变成了天使.他爱自己的儿子,没有去选择揭露残酷的现实,想方设法一起逃跑,把生死当成了一场游戏,教孩子去积极地面对人生,用纯真的眼光去看世界,不在他的心中留下一片阴影。他在黑暗中用人性来照耀,引导世人,给人以希望。于是他在世间没有洒下一丝的仇恨,成全了一段美丽的人生。
与此同时,影片从侧面把父爱的深层与伟岸在电影中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