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进三同党性分析
“三进三同”党性分析材料
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在市外侨办机关人秘处的组织安排下,我与办机关8余位党员干部一起深入酉阳县李溪乡天台村的边远农村,认真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同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通过与基层群众共同生活、热情交谈、共同劳作、共谋发展思路,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市情民情的了解,丰富了基层工作经验,提升了思想政治素质,拓宽了工作视野。这次的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对我而言收获颇丰。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强化了宗旨意识,密切了与农村群众的关系
带着感情下乡首先是从适应新的生活习惯做起。从入住天台村石华胜家庭开始,我就把农家当成自家,坚持用农家筷、吃农家饭、盖农家被,尊重农户的生活习惯,不在生活条件上提特殊要求。内心的定位外化为具体的生活细节,一下子拉近了我与农民兄弟之间的距离,使我赢得了认同。在平常的生活和劳动中他们自然而然敞开心扉、打开话匣把我当成自己人。驻村期间,我还与一行的同事专门走访了该村敬老院。敬老院住着22位五保户,他们普遍年龄较大,有的身患疾病,有的双眼失眠,有的身体残疾等,了解到乡村两级组织和政府都非常关注他们,给他们深切、温情的关爱,敬老院院长给我们谈到,现在乡政府又为敬老院争取了名额,在不久的将来,会增加十几个五保户入住。在我们一行人去看望他们并带去了市外侨办领导的祝福以及慰问金时,老人们满含热泪说:“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有关爱”,他们的真情深深地感动了我。让我深刻感受到始终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真谛,就是要切切实实地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就是要保持与群众血脉相通、心气相连,密切联系群众,多渠道与群众沟通,为群众想问题办事情。
二、磨练了工作作风,提高了扎实开展工作的能力 我入驻的天台村共有18个村民小组种烟,有烟农户231户,在村干部很少的情况下,承担着服务全村的重任。基层同志最朴实,也最辛苦,该村村官介绍说:“她最开始到村里时,经常陡步行走村民了解民情,一天下来体力上的劳累自不待言,遇到不了解情况、态度不好的群众埋怨怪罪,心里头的辛酸只有自己默默吞咽”。我深切体会到了农村工作的艰苦,亲身感受到基层干部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作风。农村群众和基层干部身上的优良传统和品格深深地教育了我。艰苦奋斗既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既是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也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求真务实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只有真心贴近群众,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和生活语言,才能不断提高群众打交道的能力;只有认真倾听群众声音,保持与群众进行经常性的面对面交流,才能找准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的方法途径,做到真正取信于民。
三、丰富了工作经验,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无论在与农民群众摆谈中,还是在与乡村干部交流中,我都深刻感受到他们改变落后状况,谋求快速发展的强烈愿望。但我也实实在在地体察到科学发展的观念要农村落到实处亦非易事。与发展经济的迫切要求不相匹配。天台村的不少农户通过外出务工或者发展农副产业增加收入之后,纷纷盖起了新房。尽管外墙贴上了瓷砖,屋里配备了各式家电,但室外的环境则天壤有别。屋外的流水沟里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垃圾清理不畅,苍蝇到处乱飞,类似这样的问题不胜枚举。虽然这些情况在偏远农村司空见惯,大家也变得熟视无睹,但却促使我认真思考。在像天台村这样可耕种土地严重缺乏的农村,使得空巢老人无人养、留守儿童无人管、公益事业无力做、农村文化很空虚的情况更加严峻。这样的体验让我坚定地认为,强调科学发展对于目前的农村来说并非超前消费,轻视统筹规划反而会削减农民应当享有的生活。
第二篇:“三进三同”党性分析
“三进三同”党性分析
为推动“联系群众、培养作风、锻炼干部、解决问题、促进发展”按照乡党委开展三进三同的要求,结合学校党支部工作要求,到农户家中与其交流,了解到各方面比较真实的情况,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通过这次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我清醒的认识到,对照实践群众观和党性要求,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向群众学习不够,在学习中比较局限书本和理论学习,往往造成好心办不了好事,在规化落实万元增收工程不够详实。
二、知群众冷暖不够。作为党员,作为一党员教师,认真的思考群众盼什么,需要什么,从而帮其解决。
市委提出的“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是我们在新时期需要长期坚持的一种好思想、好作风。下一步我们因
从三方面践行好群众观。
(一)是深入查民情,深入基层听民声,知民愿,掌握群众生产生活的真实情况。
(二)是广泛集民智。群众是最优秀的智囊团,是推进工作和事业的强大力量,我们应从思想和行动上尊重、依靠、相信群众,做对群众有利的事。
三、真诚办民事。每名党员干部都要坚持联系基层、服务群众、帮扶困难群众,为民实事、办好事。
第三篇:三进三同党性分析材料
“三进三同”活动党性分析材料
巴南区2011年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学员
“三进三同”活动,是我市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方面的一个创举,是深化党员干部“三项教育”的有效载体,对于密切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关系,磨练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以及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区委组织部和区委党校主体班干部培训的要求,3月26日至3月31日,我们处干班1组学员到麻柳嘴镇平桥村进行了6天的“三进三同”党性作风锻炼。在6天的实践活动中,我们深入平桥村农家走访慰问倾听民意,助耕助农体验艰辛,院坝座谈宣讲政策,两委交流出谋划策,并捐资1.6万元帮助低保户雷武云一家改建家园,实地调研麻柳沿江开发区地形地貌、功能布局和产业规划。通过这次实践锻炼活动,自己反思了很多,感悟了很多,收获了很多。
一、感受
作为一名在农村长大,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党员干部,自己总认为熟悉农村的田间地头,了解农村,了解农民,但经过这次短暂的实践锻炼后,我又是那么的不了解,我又想起几年前温家宝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讲的一句话:“只要了解了中国的农村和农民,就了解了中国”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他们是热情的,到农家时,他们泡上清香绿茶,欢迎我们的到来,吃饭时,桌上摆上腊肉香肠,端出河水豆花来款待,让人产生以前回家团圆的错觉;他们是朴实的,谈到农村的变化,都说党和政府的政策好,农业税不交了,娃儿们上学免了学费,还有综合补贴,农村“三保”等;他们是艰辛的,关注着天晴天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
1苦耕作,可一年的收入比不上城里人一个月的工资;他们又是保守的,总抱着那一亩三分地入命,不敢在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浪潮中第一个跳出来吃螃蟹;他们也有牢骚,低保为什么给了那家,不给我家?···通过这些,我越来越深的体会到:农村工作难,农民不容易,农村干部不容易。
二、不足
(一)智力扶持群众做得不够。农村现在普遍沿袭了一家一户小规模的农耕方式,农村经济尚处于散兵游勇、各自为战、靠天吃饭的状态,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低,农民接收现代知识和先进技术的途径较少,加上小农意识,小富即安的思想根深蒂固,需要我们与群众多交流沟通,不断加强教育引导,想方设法给群众洗脑和“智力”扶持,而这方面自己思考不深,做得不细。
(二)政策引导群众做得不细。在与群众的交谈中,我们认为老百姓对党和政府出台的大政方针和惠民政策都很支持,但理解不深或有偏差和误解,造成政策执行时常有群众抵触现象,说明我们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力度不够,解释不细,群众对政策、法律不了解,有时政府部门做好事,也有老百姓不理解;有时已经尽可能地在政策法律的框架内履行职能,老百姓也不满意。
(三)心怀关爱群众做得不实。当我们亲眼看到雷武云一家4口家徒四壁,四面透风,薄膜避雨时,现实的残酷使得加快发展,改善农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是群众最为渴求的“天大的事”。“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朝”这部现实教育题材凸现时,深刻震撼,深受教育。在平时的工作中,不善于听取群众意见,认为群众反映的问题不带普遍性,甚至是些支离破碎的问题,对工
作没有指导性。然而,有些事情,在干部开来是小事,却是群众的大事。不及时解决群众的问题,群众就会对我们失去信心,长期下去,干群关系就不和谐。做到及时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更大的实惠,是我们职责所在。
三、收获
收获一:“三进”拉近干群距离,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我们从入住农家开始,就把农家当成自家,坚持与他们同住一个屋檐下,同吃一锅饭,尊重农户的习惯,不在生活条件上提特殊要求。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与他们之间的距离,使我们赢得了认同。时常与他们在一起拉家常,聊农事,谈发展,他们也就随之自然而然展开心扉,打开话匣把我们当成自己人,有什么困难和问题都喜欢跟我们谈。由此,我感到,为人民服务的真谛,就是要切切实实地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提高服务水平。
收获二:“三同”体验民情民意,受到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你们都是干部,不管你们是何身份,能来和我们拉家常,能尽力为我们出主意想办法,我们心里就亮堂多了,踏实多了”,这是平桥村一名普通群众的一句感慨之言,朴实而又深邃,我深知这句话的分量,老百姓其实并不看重我们是否能做得来农活,也并不期望干部能为他们做多少事,他们真心希望干部能时常在身边,能与他们面对面的沟通。在与群众相处的日日夜夜,感知农村群众那种纯朴、善良、热情、乐观的优秀品格,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感受,接受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深刻教育。
四、方向
(一)悉心调研,以真诚学习的态度构筑沟通桥梁
“农村是课堂,群众是老师”,在工作中,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观点不能丢。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念,以人民满意为目标,心往群众想,人往基层走,事为百姓办,在谋划发展、研究政策、推进工作时更加贴近农村、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亲近民众,体察民情,反映民意。努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不断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真心感悟,以务实的党性作风提升工作水平
干部只有经过基层的洗礼才能成为人民的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为什么,目的很明确;做什么,内容很清楚;怎么做,思路、路径很明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群众中孕育着无穷的智慧,值得我们学习。作为一个党员干部,要从思想和行动上做到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摆正位置,放下架子,甘当群众的小学生,善于从群众的智慧中汲取力量, 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服务社会和推动发展的能力。
(三)诚心帮扶,以排忧解难的行动树好党员干部形象
“只有心里真正装着群众,群众才能信你、敬你”,结合自身工作职能,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及时有效帮扶困难群众生产生活,让改革开放的成果让人民群众共享,用为民办事的良好成效取信于民,以群众是否满意检验自己的能力和工作成绩的标准,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四篇:“三进三同”党性分析材料
“三进三同三个一”活动搭建为民解困“连心桥”
——“三进三同三个一”活动党性分析材料
在我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县委号召在全县各级各部门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以“深入农村、走进农户、锻炼党性、历练作风”为主题的“三进三同三个一”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使民政系统“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得到升华,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得到了进一步锤炼、心灵又一次得到净化。
一、在“三进三同三个一”活动中查找到了差距
(一)主观方面的差距
一是思想观念不够开拓,不能适应拓展的民政业务需求。在思考问题、谋划工作中,还未能完全摆脱旧的传统观念,往往习惯于以旧的思维定势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想观念还比较陈旧,缺乏改革创新精神,不敢大胆打破旧的条条框框。过去认为民政只要把灾救好、把钱发好就尽职了,但通过本次下去与农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后,才了解到不但要给予困难群众生活救助,还须想方设法给予民政对象“智力”扶持。
二是眼光视野不够开阔,不能满足民政事业新的发展需求。认为近年来我县民政工作总体水平居全市前列,出现了许多亮点,得到了民政部、市局、县委政府的肯定。便存在了小进即骄思想,存在优越感和自满情绪,在工作中安于现状,沾沾自喜,工作标准不高,缺乏用长远眼光和视野来审视我县民政工作的未来。当在丰乐街道乌杨村了解还存在一些五保老人无法集中供养、一些贫困户饮水困难、一些困难群众还需要得到社会的救助等问题后,深感民政责任重大,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三是精神状态不够饱满,不能满足民政对象新的服务需求。在思想存在消极畏难情绪,工作干劲、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有所衰退,有时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中游思想。在争取政府重视、社会支持、财政投入以及机制创新方面,有时候缺乏信心,特别是对于需要反复多次协调、具有一定难度的工作,有时候还缺乏工作韧劲,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通过本次进村入户,深感民政任重道远。需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做好为困难群众的服务性工作,保持与群众的深厚感情。
四是调研督查不够深入,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困难群众需要。调查研究的深度不够,既使下基层也往往是走马观花,下马看花多,解剖麻雀少。在抓工作落实方面,存在重部署轻检查监督,或是检查监督不够到位的情况。工作部署后就等着下面汇报,有的情况掌握不准,工作落实不到位。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感到需要把民政工作做实,要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让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更大的实惠。
(二)客观方面的差距
一是由于开县是一个人口大县、移民大县、国家级贫困大县,全县常年有民政对象18万人,加之开县灾害多发,社会救助量大面宽,社会保障力度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与困难群众的期望值有差异。二是由于人民群众渴望在基层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事务的有效参与度越来越高,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民主管理化程度不高的现状不相适应。三是社会福利设施建设滞后、投入不足,社会福利社会化程度不高,与广大老年人需求有差异。近年来,我县村(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得到了加强。但养老服务设施数量不足、质量较差的矛盾仍很突出。养老福利服务设施建设缺少长远的总体规划布局,近几年来,建了拆,拆了再建现象突出。全县49个敬老院,大多设备陈旧,规模偏小。养老服务社会化推进步伐不快,全县仅有社会化养老机构2所,床位不到400张,与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极不适应。
二、在“三进三同三个一”活动中获得了体会和收获
(一)主要体会
一是“三进”拉近干群距离,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深入到农村一线、深入到农民群众中中,走访慰问离职贫困基层村干部和困难群众,嘘寒问暖,融洽感情。召开院坝会议,虚心听取基层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对民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与群众交心谈心,帮助群众干农活、搞生产,密切了干群关系。通过在群众家中体验基层生活,干部在思想感情上、政策落实上、实际行动上、生活关照上与群众紧密贴近,干群情谊进一步加深了。群众感到党员干部腿更勤了、服务态度更好了,发自内心地说:党的干部是我们的依靠。
二是“三同”体验民情民意,党员干部受到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与农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党员干部向群众缴纳生活费,吃住在群众家中,共同劳动、促膝谈心,了解民忧民困,体察群众艰辛。在与群众相处的日日夜夜,感知农村群众那种纯朴、善良、热情、乐观的优秀品格,通过党员干部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感受,接受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深刻教育。
三是“三个一”排解民忧民难,农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撰写一份个人党性分析材料、形成一篇所驻村村情民意调研报告、结对帮扶一户农村贫困群众或生活困难党员,切实做好对农村群众的帮扶工作,切实解决了一些当地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切实宣传、督查落实党的各项惠民政策,打造“阳光政务、村务”,增强群众对党的可信度,夯实社会和谐基础。
(二)主要收获
一是党员干部内心境界得到升华。党员干部们到村社后,住在当地农户家,同他们一起参加田间地里的劳动,同时还和当地村干部和农户一起商议如何抓好本地发展和家庭经济增收问题。回来后,在思想上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内心境界得到显著升华,他们感到:同在蓝天下,人民群众与共产党人血肉相连,农村的脱贫与发展致富太需要党员干部的帮助了。
二是党员干部的作风得到了转变。深入基层,甘当“学生”不当“先生”,自觉求智于民、问计于民,改变指手画脚、乱发指示现象;当好“主人”不当“客人”,仔细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所急、所求,以“主人翁”精神,解民难、帮民困、助民富;丢掉群众讨厌的官气,发扬以民为本的风气,努力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三是为民服务的信心得到增强。当前农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仍存在交通不畅、信息不灵、电力不足等生存障碍,但他们并没有埋怨情绪,更不向政府伸手,只说现在党的政策好,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党员干部没有理由不感到自足自慰,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工作和生活,更没有理由不去为群众办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四是群众具体困难和问题得到了解决。县民政局党组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将“三进三同三个一”活动落到实处,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困。投资83万元新建丰乐敬老院;借助对乌杨村扶贫平台,保证对口扶贫资金落到实处,并筹资5万元(每位党员捐资100元,其余资金在局机关行政事业节约经费中筹集),作为乌杨村“贫困户生产扶持周转资金”,每年底回收,次年初又下拨,确保资金“生血”功能,增强贫困户“造血”能力;由乌杨村支部核查本村贫困户饮水困难的对象户和资金需求,报民政研究解决;针对民政系统贯彻全县“万名干部下乡驻村”活动,推出优秀人才,指导、支持该村的建设和发展。
三、在“三进三同三个一”的长效机制中加强党性作风实践锻炼
(一)树立信念,强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观点不能丢。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念,以人民满意为目标,心往基层想,人往一线走,事为大家办,在谋划发展、研究政策、推进工作时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发扬民政干部的“孺子牛”精神,从办公室中走出去,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经常深入社区,深入农村,亲近民众,体察民情,反映民意。努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不断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提高素质,增强为民服务的能力。一要弘扬“敬业”精神,在寻求发展上动脑子,在创新工作中探路子,在解决困难问题上有点子,在完成任务中想法子,出色完成各项业务工作;二要弘扬“奉献”精神,把智慧和精力献给民政事业,把爱心献给困难群众,善于倾听百姓的呼声和期盼,了解困难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三要弘扬“务实”精神,深入了解社情民意,以忘我的工作作风为民政对象服务,将各项为民服务的举措落到实处;四要弘扬“廉洁”精神,坚持严以律己、廉政勤政,始终保持良好的民政干部形象,恪守党的纪律,恪守职责,恪守民政法规,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把民政救苦的钱、救难的钱、救命的钱管好用好。五要弘扬“创新”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应对新时期民政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多出思路、多出措施、多出经验、多出成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业务学习之风,切实提升民政干部“求真务实、服务大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能力,为推进民政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三)转变作风,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坚持开展“党员先锋岗”示范创建活动,党员干部以忘我的敬业精神为民政对象服务,争当岗位排头兵,做到有求必应、有苦必问、有贫必访、有访必回、有报必查、有困必助,树立民政系统良好形象。二是创新服务模式,针对乡镇合并幅员面积宽、服务对象居住分散的现状,实施民政工作办、站和工作人员“代办制”、“服务承诺制”和“首问责任制”,推行便民“五项措施”,更好更快地为民政对象服务。三是设立民政信访绿色通道,民政干部在接待服务对象时,坚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自己的衣食父母,自觉做到“用一张笑脸、端一盘热水、沏一杯热茶、递一把椅子、了一桩心愿”,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切实改善干群关系,凝聚民心,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四是坚持做一个有心的人、一个心重的人、一个心诚的人,实心实意为困难群众服务,做到在民政干部眼里,困难群众似父母;实现在困难群众眼里,民政干部似亲人的氛围。
(四)为民解困,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需要。围绕打造“现代民政、开放民政、阳光民政、活力民政”目标,突出“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主题,自觉主动问计于民、取信于民、造福于民,保障民生、推进民主、服务社会。积极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全面推进城乡统筹,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在保障困难群体生活上有新成效;着力健全城乡灾害应急救援救助机制,在抗灾救灾工作中有新突破;着力完善城乡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在为老服务上有新举措;着力深化城乡社区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创建和谐社区上有新飞跃;着力拓宽优抚安置双拥领域,在服务国防建设上有新业绩;着力强化社会管理职能,在促进社会有序协调发展上有新进展
第五篇:三进三同党性分析材料
三进三同党性分析材料
带着满身泥土的芳香,以及满鞋的泥巴,结束了为期五天的“三进三同”活动。如今心里对那片土地仍深深怀念。中心村,一个朴实的村庄,在这里我亲身体验了什么叫农村,怎么和农民打交道,怎么干农活,这一切对我来说,意义非常重大。一周的时间很快过去,农村的朴实民风,新农村的经济发展,都让我感怀至深。我想,以后我会常去中心村,看看那些可爱的村民,呼吸那里清新的空气,带着美好的愿望,希望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开展“三进三同”活动,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需要。加强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宣传,及时将上级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贯彻传达到基层组织和群众中去,把党的惠民政策、法律法规、科技文化送到千家万户,让基层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进一步把广大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地、县的决策部署上来。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联系群众、培养作风、锻炼干部、解决问题、促进发展”,按照市局党组的部署,我于9月3日至9月8日深入中心村,与群众面对面进行心灵沟通与交流,了解到了各方面比较真实的情况,增进了人民群众的感情,通过这次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我清醒认识到,对照实践群众观和党性要求,我们一些领导干部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向群众学习不够。在以往的工作和学习中,总是拘限于书本和理论学习,总是基于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认为自己文化水平高,见识广,信息多,又掌握有现代化的技术技能,方方面面都比群众强,没必要向群众学习。因而,在制定法律法规时、执行党和国家政策决定时、制定工作安
排和计划时,习惯于凭自己的阅历和经验出主意、想办法,长期存在重审批、轻调研现象,没有根据形势的变化去开展慎密的调查研究,没有深入地听取群众的意见,集中群众的智慧,没有认真去总结群众实践的经验和办法,缺乏“眼睛向下的决心”和“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很多事情的处理脱离实际,造成好心办不了好事,以及群众和基层并不领情的尴尬局面。
二是为群众解难不够。近年来,在访贫问苦、信访稳定等事关民生的重大问题方面,各级部门和单位为群众做了大量实事好事。但是从群众的期盼和愿望来看,干部中仍然存在作风不够深入的问题,一些领导干部认为只要把工作部置下去就行了,缺乏跟踪督促检查,缺乏亲力亲为地狠抓落实的精神。对于群众提出的劳动力缺乏、贷款难、化解种养殖业风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难等问题,一些干部没有过细去做群众解释工作,没有真心实意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对如何做好思考不够,措施办法还不多。
三是知群众冷暖不够。这次“三进三同”活动,虽然深入到农村第一线,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做了不少调研工作,了解很多情况,但由于时间短和接触面的限制,同时又长期没有深入农村,对农村生活和现状已经很陌生,对农村发展政策不了解,因此,除了在与农户的交流和乡镇关部的调研活动中,从面上初步了解一些农业、农村、农村的情况,根本没有完全深入农村、融入农村,从当地的历史、文化、风俗、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全面了解农村和农民,全面评价农村现状,包括我们提出的关于解放村今后的经济发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都是一些原则性的、宏观意义上的东
西,虚的成分还比较重,缺乏进一步的实践基础,因此,农村仍有更丰富、更深刻的东西有待于我们去发现。
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干部参加劳动是个好主意,适当参加劳动,一可以了解基层;二可以增加与民众的接触;三可以锻炼身体;四可以掌握劳动技能,好处很多。市委提出的“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正是这一论述的生动体现和具体实践,这也是我们在新时期需要长期坚持的一种好思想、好作风。下一步,我们应该坚持从三个方面践行好群众观。
一是深入察民情。群众是最真诚的朋友,朋友之间才能说真话、知真情。在以后的工作中,深入基层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切实了解人民群众的意愿,真正把握群众的冷暖疾苦,掌握群众生产生活的真实情况。同时,通过向群众设立公开信箱等,建立为民直通车,畅通民意诉求渠道。
二是真诚办民事,进一步树立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群众是最明亮的镜子,能力和政绩的好坏群众说了算。新形势下,交通、城建、教育、住房、医疗、环境保护、农村产业发展、农民致富增收、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服务环境、社会保障等问题,都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这些方面,每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坚持联系基层服务群众、帮扶困难群众制度,真心实意地为广大群众办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用为民办事的良好成效取信于民,以群众是否满意检验自己的能力和政绩。
三是广泛集民智。群众是最优秀的智囊团,是推进工作和事业的强大力量。作为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从思想和行动上做到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摆正位置,放下架子,甘当群众的小学生。要与群众拉近距离,消除群众的疑虑,事关群众利益的问题与群众交换意见,提高决策 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最大程度上做到符合民心民意民。
龙市镇人民政府 代开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