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合伙人》电影影评
电影《中国合伙人》影评
中国合伙人电影影评:青春励志电影“中国合伙人”的出现让整个空洞的夏天夹杂着更多的智慧和领悟。电影中描述了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3个年轻人的创业史和中国本土化的机遇。当奇迹发生在别人身上时,这仅仅是个故事,我们能从中得到多少启发?当奇迹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时候,这就是个我们自己的奇迹。第一:80年代国内对美国的向往
在那个年代,能拿到美国的绿卡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在那个疯狂学英语过审核拿绿卡的年代,大部分有志青年的梦想就是去美国。去美国能干嘛也不知道,只要是能去美国就觉得一定要比国内有发展。其实,当时的社会这确实是个现实的问题。80年代的中国一切经济都还处在蓄势待发的状态,对一些创业者来说确实没多少发展的机会。
第二:敏锐的洞察力
在电影中,主角成东青当时没那么幸运,没能拿到去美国的绿卡。成为了国内一名普通的英语教书匠。但是他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断的在英语演讲事业上做的敬职敬业,没有被生活打倒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90年代初期成东青被逼走上了外出办英语培训班的结局。最终让他成功的走出了第一步。
第三: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成东青选择了办私立外语培训班,成为第一个最大型的英语职业培训班。在创业期间各种阻扰都咬牙坚持走过,最终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学员越来越多,而且在当地也有一定的名气。他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知道身在美国的孟晓俊回国和他一起开班。当时和他们一起的还有一直在支持着成东青的同学刘洋。这样这部电影的主题“中国合伙人”已经进入主题。
第四:千万不要最好的朋友创业
不管做什么事情,在没赚到什么钱或者没做大的之前,除了付出汗水就是不断努力,基本不会出现什么内部矛盾。当然如果开始做大了,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想法。在电影里三个人对“新梦想”这个培训机构都有不同的发展憧憬。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内部矛盾,到最后都要走向各奔东西的局面。千万不要最好的朋友创业,这是电影里面的原话。在生活当中也是如此,往往因为利益不均导致朋友反目的事情大有存在。
第五:有了敌人才会更团结
最后也是电影的高潮,其实也就是我们创业生活的高潮。三个臭皮匠一起来到美国,就涉嫌抄袭版权的事情来和美国绿卡签证进行谈判。过程是三个臭皮匠重新和好,然后一起对外的剧情。当然最后是成功的冲出难关。最后这个故事我们才知道是以真实故事改编,这个故事在我们生活中到处存在,创业史就是这么艰难和刻骨铭心。听上去是个很简单的故事,如果是有心的观众一定能在从中感悟到人生大智慧。
第二篇:中国合伙人——电影影评
《中国合伙人》追梦青年的那代人
中国电影在2013年开始集体转弯。都说是政治被资本操作的占大多数,其实它的同系同科同门(演艺明星们),被资本操纵的更是历害,他们的演技当然是比政治家们还要好的多。2012年的未,有一个关于去那个人妖横行的国度去旅行一回的电影就火了,这个电影就叫做《泰囧》,三千多万的投资,收到的票房成绩是达到了二个亿。低投入,高收益,低成本制作的文艺片彻底告别大片时代。看到这里,早有人对电影市场这块大蛋糕激动的眼红心跳,手发慌了,如此巨大利润,中国的资本家们彻底翻了,连草民如我之辈都忍不住摩拳擦掌,也想找几个山沟里的“四个丑主角”来演练演练,鼓弄鼓弄,来投身这个“伟大的行业”中来。再怎么精彩的演绎,再怎么富含哲人的对白,也只是个丑剧,当一切的劣质的桥段,都被装饰一个SB式笑话,我不知道这个电影的意义何在,表现形式主义的一切都是苍白无力的。观众的审美可只是随便拿来侮辱的?与其说是投身艺术,不如说是愚弄观众。那些大导大角戏子们呀,还是别打什么高大而又自由的旗号了,您哪,您们哪,也是趁着名气正盛的时候多捞几个子儿吧。(事不凑巧,最近又曝出的张议谋大导演的“七子门”事件。)娱乐圈的混乱可见一斑。看电影正是看这个世道,人性都只是自私的(当然不是说没这个世上没有无私的人,比如像是我),大导大角大戏子们自然也都只是奔钱而去,谁还关心着人类的精神世界。正像是《中国合伙人》孟晓俊说的一句话,我就是为了我自己。这句话惊天动地,这个世界上本就是按照这个原则去做的,可现在,多少西装革领的大义为民的“正人君子”背面却做着男娼女盗的勾当。这一回我学聪明了,可以不再去电影院作票房的贡献。
闲话说多了,扯回正题,重要的是影评。
看完赵徽《致青春》的时候,总感觉庸俗而没有什么深度,还正在整理自己湿漉漉的心情的时候,陈可辛大导演带着《中国合伙人》杀到,不愧是大导演的手笔,可怜我的眼睛,终于被拯救了一回。这个季节仿佛只对青春情有独钟,开始还在怀疑,陈可辛先生是不是沾了赵微小妹妹的光,故意弄出一个男版的“致青春”来与之打擂台,而且两部电影正赶上趟儿一前一后的上演,是不是在借《致青春》的宣传来抢赵微的票房啊?看完了电影,才发现与我心中所期待的完全不一样,不愧是一部“男人”的电影,陈大导演的确不是那个唱歌跳舞的小燕子可以比拟的。这个季节,我们除了青春死去活来的怀旧,还有些什么?对,那就是无可替代的理想和激情。首先赞美的是中国合伙人画面的纯净度,细节的镜头与你心中所想看到的那一面恰到好处,蒙太奇手法的穿插重复而又不累赘。画面颜色处理的低调怀旧而又与时俱进,叙说故事的紧张度恰到好处,不会太枯燥,而又逻辑鲜明,不会像《致青春》一样,整部故事情节像是棉絮一样充盈,看完一部片子本是不易,让人内心肿胀。
以黄晓明饰演的成冬青开头,在宣传中,黄晓明也自嘲是个“土鳖”。黄晓明从来不是一个演技派,然而在片中做到如此,也是难得了。中国的英雄是可以下跪的。还是一个老套的故事,只不过是披上理想虚伪的外套。梦想是从美国的签证开始,这样签证的场景,在影片中重复出现过多次,我在想,是不是这就是陈导的一符号,也即是整个影片的解题关键之处,签证是不是就是代表的一种对的理想的象征,正像是向往那美国虚假的遥不可及的自由。当80年代那个年长的老师,说到美国的种族歧视和种种的不好时,成东青,孟晓俊,王阳,三个楞头青的大学生,还一心一意的向往那个“神圣之地”,那个闪亮着“理想自由民主的光芒”,他们心中的神甚至是不带一丝瑕疵,连老师言语上的刺激都是不可以!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那个时代的教育还是洗脑教育(我又在想,除了独立思考,独产创见的人,那个时代的教育又不是在洗脑呢?),离毛时代不远,街上的打倒美帝国主义应当随处可见,意识形态的偏见还是相当严重的。不能说是老师说的都是假话,而是XX党的一贯宣传本来就是朝自已有利便于控制的方向去做。那时中国刚刚是打开国门,而现实的复杂性,岂只是冲动而无经历的幼稚大学生可想,理想的好其实都是虚假的,理想其实只对现实不好的一个反照面,理想只是一樽照亮现实的神,当你真的到达了神的那一面,当然只是失望。年老的老师只对打他的学生说了两句话“too yang,too naive”.这句话,在影片中出现了两次。
第二次,孟晓俊发现美国并不是那样的美好,并且是真的切身受到歧视,受到种种不如意的时候。他们要和美国的“资本家”们打官司,而他们带有色眼镜看人,并且为了利益不惜一切的嘴脸。原来世上并没有天堂,这从来都不是一个公平的战场,都是为了利益。孟晓俊明白了这点,他想起若干年前,老师说的一句话,原来都是真的。其实不光是八十年代,现在人还依然还是一样,崇洋媚外到夸张,那些谈论美国是天堂的人,都是那些半懂不懂读了一点点书的人,并且还是没有踏过美利坚的半步,拿自由民主的普世价值啦,当作法海的金钟,而他们自己就甘心罩在金钟下做个不闻外界的“龟公”。当他们看到美国的部分虚伪时,不知作何感想,说到底,中国的事还是要靠中国自己去解决。把理想当成神其实是个很大的错误,就比如,成冬青追的那个校花,没有拥有之前,可以作女神解,当得到了,然后失去,甚至是若干年后的重逢,也就那样。其实当理想越走越近的时候,你会恐惧,并且寻找新的理想。成东青只是这个例子中的典型。
然而本片当励志片来看,还是相当成功的。理想在,希望就在。当跟随理想的灯塔前行时,一切都只会为你让路。中国人的理想,是可以下跪,可以读800本书,可以将整个字典背下来的。这样的奋斗精神让人感动。我们都随着理想,来做出一些事情来。生命不止,奋斗便是不息。然而最后的成功却把本是一已商业的私欲,却披上了莫名其妙的尊严的光芒,甚至上升到国家的精神层面,这些对企业家树碑立传的错觉才是最令人担心的。
影片看到一半的时候,突然感觉跟某个国内的成功教育学家俞洪敏先生很像,他曾是我 宿舍的一个朋友的偶像,曾经整夜都在看他的励志演讲,如痴如醉。后来看了电影简介,原来真就是俞洪敏先生自传的改编。就像影片中的嘲笑卡耐基的名言警句一样,其实有些看似有深刻道理的东西,却是一样的幼稚可笑,就算你天大的励志却是对事实毫无帮助。但是生活中却是不得有这样的悖论,我们承认它是无用的,有些时候却不得不用一些心灵鸡汤来激励自己的志气。看待本片,应当也是这种态度。下面是摘录《中国合伙人》的一些句子,有些是真实俞老师演讲用的。
以卵击石将是一场持外战,最重要的战术便是死缠烂打,Too yang,too naive,有一天,你会让我妒忌的。
我觉得青春结束了,就埋葬在这里。
成功者总是不约而同的配合时代的需要,我们总想改变别人,而不想改变自己。、女生如果只看长相,那叫好色。男生只看长相,那叫审美。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该怎么办?你要欺骗回生活。
我们改变不了世界,是世界改变了我们。
你还有梦想吗?土鳖。
如果额头终将刻上皱纹,你要做的就是不要让皱纹刻在心上。
第三篇:中国合伙人影评(范文模版)
《中国合伙人》影评
八十年代是一个激情的年代,是一个理想的年代,是一个思想解放的年代。《中国合伙人》的主人公的青春就属于八十年代。孟晓俊说我们谈了太多的主义、思潮,目的想让别人告诉我们该怎样去生活,实际上没有人告诉我们,我们这代人要做的是改变。于是他们的青春是怀着改变世界的梦想。八十年代的他们认为美国是唯一能够改变世界的地方,于是美国梦便成了他们的梦想,怀揣着这个梦想他们踏上了各自的征程。
与拥有海归家族传统的孟晓俊和浪漫气质的王阳相比,无论是从外形条件还是内在气质,成东青无疑是个土鳖。当王阳问他梦想是什么时,他的回答是天安门;当孟晓俊问他该怎样形容这代人时,他的回答是红旗不倒。他的每一言每一行无一不在证明着他就是个土鳖。当他追到苏梅时,苏梅问,为什么是你,成东青。我们也想问,为什么是他,一个土鳖气十足的人。我想是因为他的执着,还有他在大是大非面前勇于担当的气质。当王阳和孟晓俊因为顶撞老师被群攻时,成东青用血肉之躯阻挡人群。那时候决定的不只是他们三个的友谊,也决定了成东青必然会是他们之中的领导者。当无知愚昧的民众骂他们是卖国贼时,又是成东青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这是一种天生的领袖气质。当成东青说,美国炸大使馆你们就来炸学校,哪天外星人炸地球,你们就去炸航天部时,我几乎为他拍手叫好,成东青总是那个在关键时刻说出关键话,做出关键决定的人。卡耐基说成功者总能做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事情来,成东青便是这样的人。
孟晓俊是清高骄傲、自命不凡的,他明确的知道自己要干的事情,去美国是为了改变世界。即便在美国遭遇挫折,他在给成东青的信中依然说,没有寄给你时代周刊是因为它的封面还不是我。然而当他看到弹钢琴的妻子在洗衣店工作时,他崩溃了,也许他在那一刻懂得了古董教授说的“too young,too native”,在这个他认为公平的地方他没有用武之地。当他最后歇斯底里的对成东青喊出,他在美国只是个不能拿小费的临时工时,他放下所有清高与骄傲,只想告诉他的朋友他曾经的屈辱,只想宣泄他心头的失意。他曾经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公开演讲的是他,因为他有着明确的目标,对自己想要的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可以站在高角度上肆意的评价这个时代。然而美国的经历让一切都改变,我想回国后他的目标不会是雄心勃勃的改变世界,而是尊严,在美国失去的尊严。所以他想要新梦想上市,他想要让美国看到他的事业。所以当成东青送他房子作为生日礼物时,他出离愤怒甩门而去,因为他们从来不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他追求只是尊严。
有人说王阳是个“愤青”,他总是对签证官说“I love my country”,有人说王阳是个浪漫骑士,他写诗,参加各类舞会。而王阳是他们三个之中最重情义,所以在他被洋妞甩了之后,他说他的青春死在了九十年代。所以他在成东青得肺结核时去看望他,在孟晓俊说他不会再回来时说,有种你就别回来,转身却是抱头痛哭。相比成东青经历的各种失败,孟晓俊在美国遭遇的挫折,王阳的青春几乎是一帆风顺,他活得浪漫恣意。他的青春是最没有遗憾的,他疯狂过,执着过,折腾过,经历之后归于平淡,他爱上了那个做一手好菜的平凡女人,他
懂得了真正的感情是安安静静的,一点也不折腾。也许他才是众多人羡慕的。
最让人感动的不是他们取得事业的成功,而是他们三个二十年的友谊。或许他们有过争执,有过猜疑,甚至大打出手,但在大事面前他们始终是在一起的。刨去繁杂的利益,还有最干净的情谊在他们之中存在。他们三个之中成东青的爱情一如他的事业是执着的,无疑他是爱苏梅的,但他不了解苏梅,或者说他不愿意了解。某种程度上苏梅很像孟晓俊,清醒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所以爱情不能牵绊她去美国的脚步,所以成东青只能嘲弄她的爱情来聊以自慰。王阳的爱情犹如他的青春,热辣、疯狂,最后归于平淡。孟晓俊的爱情就像他的美国梦是顺其自然,庆幸的是没有半路夭折。爱情只是这部影片着墨不多的小点缀,却折射着他们的真性情。
最后苏梅与成东青相遇,说的不是成东青引以为豪的事业,而是问到底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们。饱经沧桑的语言敲进了成东青的心里,他无言以对。也许这是每个经历青春的人要问的话,或许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是我们能做的是不要让世界改变了我们。最后王阳说如果额头终将刻上皱纹,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把皱纹刻在心里,这或许就是对青春的诠释,青春是不老的激情,不变的梦想。
最后想说一下,电影最后的细节,成东青买下孟晓俊曾经工作的实验室,并以孟晓俊命名。用这种方式来赢回尊严,我觉得这是这部影片最大的败笔。一个成功的人面对曾经的屈辱应该是大气的,就像
韩信回应胯下之辱的是加官进禄,成东青这样的做法有种暴发户的感觉,也许影片是为了回应他土鳖的性格吧。二十年前的孟晓俊只是个路人甲,二十年后买下实验室他也是个路人甲,没有什么改变。苏梅说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作为普通人,不能丧失尊严。
成东青说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中国合伙人》最成功的地方就是阐释了青春的梦想。有疯狂,有执着,有坚持,无奈,有心酸,甚至有屈辱,但更多的是激情和热血。
第四篇:中国合伙人影评
《中国合伙人》影评:成冬青的成功之路
《中国合伙人》这部影片以“美国梦”为背景,讲诉了改革开放至今,三十年大变革背景下,成冬青、王阳和孟晓俊三人通过自己的奋斗创立了“新梦想”培训学校,从而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同是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而奋斗,但三个人都有着鲜明的形象对比,有着不一样的性格,有着不一样的梦想。影片中,成冬青代表了中国大部分的来自农村的年轻人,淳朴,刻苦,执着,想跳出农门,帮家里还清供自己上大学欠下的债,并改变自己穷苦的生活。王阳则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他追求的是简单的生活,平稳的幸福。孟晓俊则是雄心勃勃,改变世界,他想要的是让美国看见中国的崛起为自己为国家赢得尊严。每个主人公都各具特色,而我更想仔细评一评成冬青这一角色。
在《中国合伙人》这部影片中,我们不难发现,三个主角的穿着打扮,都彰显着他们不一样的性格与梦想。成冬青出场的第一个画面便是他下跪请求他娘让他再次参加高考的场面,表现了他穷苦的出身。而他进大学时手上抱着的棉被和提着的桶子,还有他那印着中国两个打字的衣服,与王阳和孟晓俊的穿着打扮形成鲜明对比,便完美的体现出了他的“土鳖”形象,这也告诉我们成冬青的世界是中国,影片从头至尾,与其他两个主人公相比成冬青老土的穿着也体现了他的淳朴。
他的举止行为则生动形象的体现出了他的忠厚老实和一身的傻里傻气。在进学校第一天便是在孟晓俊与王阳发生争执时拦驾,在中间成为被打的人,追他心中的女神时的傻里傻气的执着,并使得自己得了肺结核,在给人当家教却拿不到薪水,最后只带回一袋饺子,以及他那具有代表性的傻里傻气的表情和动作,还有就是,尽管别人提出了不符合他的心意的要求,他也不会拒绝。
三次高考,跳出农门,去北京,帮家里还钱,是他最初的目标,别的同学都有着美国梦,阔谈世界,而他确是想要去天安门,希望红旗不倒,就连考签证的时候,他也一直用英语说着i love China那这些也让他在众多有着美国梦的同学中暴露着他的“土鳖”形象,同时也告知我们,成冬青的梦想是淳朴简单的“中国梦”。正因为这些在影片中很独特,在现实生活却很普遍的形象,这部影片也主要讲述的是成冬青实现中国式成功这一历程。
成冬青代表着中国大部分凤凰男,因为一无所有,刻苦,勤奋,坚持,走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路线,因此一步一步小心翼翼。他所诠释的是中国式成功,充满了某种实用主义的得意。在影片中也可以看出他一步一步的实现自己的梦想,三次高考,最后仍走进了大学,被拒签证,最后跟着孟晓俊去了美国,被学校开除,最后自己创办了新梦想培训学校。但是,他那刻苦的形象一直还在,为了学好英语,读了800多本书,为了追到自己喜欢的女生,而想尽办法,甚至还得了肺结核,在被学校开除后,他因为不想回到农村,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到处都贴广告,见着墙就贴,后来成功的成立了培训班后也是过着朝三晚五的生活。尽管创立新梦想后一直是王阳和孟晓俊替他卖力,但他是那个关键时候站出来的那个人,他那面对失败,却精神不倒的精神也一直还在,尽管被拒签证,女朋友提出分手,被学校开除,他依旧坚持,努力,尽管在后来因为大使馆被轰炸,他被人骂成卖国贼,新梦想被迫停止营业,他也是第一个顶上去挨骂,抗风挡雨的人,这时孟晓俊的旁白也体现出了他不得不丢掉他的高傲敬佩成冬青的勇气。
在被学校开除时,他的形象便发生了一个转变,在外面做家教,他是很失败的老师,在学校上课,同学们都在他的课堂上睡觉,不喜欢听他上课,因为他上课死气沉沉,不愠不火,但在最后一节课时,他面对下面一群不听他的课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发火,但是当问及同学们如果不喜欢他上课就出去而有人出去时,他便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因此他给同学们鞠了一个躬,便开始与同学们闲谈,并且将自己的悲催的分手经历,说女朋友还在出国前把自己睡了幽默的说了出来,逗乐了同学们,这或许也感动了同学们,因为同学们都觉得这节课很不一样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无聊。后来在他成立了培训学校之后,他那幽默的教学方式便使他成了学生心目中喜爱的老师,同学们都可以在他的教学中快乐的学习,并且愿意跟着他学习。而他,也在最后成了主要演讲人,面向更多的观众演讲却很自然大方,就像开场我们看到的成冬青在成千上万的观众面前演讲那样。他从土鳖的淳朴简单到最后有着商人的成熟内敛,还有一身的王者风范。正因为他的小心翼翼,当王阳建议他在被学校开除钱自己主动辞职会更有面子时,他还是为了保住工作给上级报告检讨请求原谅,不过事与愿违,他被开除的消息还在全校都被广播了。在创业时,他的选择是稳步前进,他选择的是教育而不是金钱,即便他带着中国传统最深的印记走上了最不符合他性格的职业经理人之路,他也仅仅只是想做中国的NO.1,并不想跟世界竞争,因此当孟晓俊说要扩大每一个规模时,他心里都很不乐意,他觉得钱够花就行走符合中国国情的路就行。其他的要求,他都会勉强答应,但唯独孟晓俊提出的上市,他一直都拒绝,甚至因此使得他们三个人关系紧张,而这也体现着他们三个人在梦想上无法达成共识,只是他们自己不愿承认。成冬青的另一个改变便是在去了美国了解到了孟晓俊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后,为了为孟晓俊赢得尊严,为了国家的尊严,他提出将新梦想上市。
他的成功改变了世界,尽管他在故事发展中发生了改变,他是变得越来越成功,他的本质没变。面对爱情,他隐瞒女友说是做家教挣的钱给女友买书,并且还把所有的饺子给女友吃,骗女友说自己吃饱了,这体现了他对女友最简单而又深沉的爱,尽管后来女友提出分手,但他一直深爱着她。面对友情,他是王阳和孟晓俊如兄弟,在一开始时,因为他们俩在教室反驳老师而惹怒别的同学,而他却顶上去挨打,到后来他为了满足孟晓俊的心愿提出将新梦想上市,这都体现了他对朋友的真诚。即便在最后他成了老总,节约用电足以体现他那依旧不变的“土鳖”气质。
成冬青并没有多么伟大的梦想,他的梦想很实在,他的坚持成就了他实在的梦想,他一步一步的前进使他实现了从未想过的梦想,我觉得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要有梦想,我们也不能空谈梦想,我们也不能抱着不符合实际的梦想,我们实现了实在的梦想,一步一步坚持走下去,便会变得更加的强大。
第五篇:中国合伙人 影评
《中国合伙人》影评
影片讲述由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大时代下三个年轻人从学生年代相遇、相识,拥有梦想,一起打拼事业,共同创办英语培训学校,最后功成名就实现梦想的励志故事。
影片节奏较快,时间跨度长,信息量大,将青年们的奋斗过程完整的展示出来,比较真实的体现了成功的艰辛。印象比较深刻的场景;成东青被学校开除后骑车离开、黑暗的雪天下在废工厂办学,王阳剪发时流泪、孟晓骏与生物系同学擦过,令人感动。
影片配乐比较经典,很多旧时的标志性场景,迎合了当时的气氛,有浓郁的时代感。
人物塑造上,三位主要人物各有特色。
黄晓明饰演的成冬青,一个事业和感情双双受挫的农村屌丝,土得掉渣,但就是这个温吞水般的人物成为这部戏的戏胆,创业转变,心理历程刻画至深。这个人物算是比较常规的人物,是三个人中笔墨最重,但效果一般,电影突出了他的失败与成功,但转变却一笔带过,真正出彩的地方在于中段,才是真正的创业历程,有心理也有行动,相反电影前后部分相对逊色,一向以耍帅为标榜的黄晓明这回一反常态,前半段书呆子样自毁形象,后半段情感迸放,一句“傻X”凸显演技。
邓超饰演的孟晓俊,比较容易刻画,孤傲、冷峻的神情,出国后的受挫,回国后梦想的实现与波折,表现的都非常好,邓超的形象比较适合这样的角色,将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演绎的很棒,后半段是其出彩的地方,也是产生冲突的地方。陈可辛说过:“电影里的三个角色,我最像孟晓骏”。也即陈可辛将自身的经历、情感等较多的融入在孟晓骏的身上,始终有一种孩子气在这个角色上,“此时无声胜有声”将这个人物的内心的自尊与脆弱传达的很具有特点。
不敢说佟大为很适合王阳这个角色,但王阳的人物塑造却是最成功的。他就像《古惑仔》中的大天二,不是中心,但没有他玩不转。他是三名角色中的润滑剂,从一个愤青,到随波逐流入俗,拿得起放的下,表面上悠闲自得,实际上内心缜密,把所有的事情看得很明白。这个人物很聪明,始终以一个参与者但又不沉浸其中的身份来审视整个事态的发展,比如后半段的冲突戏份中,眼看着成冬青与孟晓俊一触即发,正是王阳出头,巧妙的将矛盾转移到自己身上,结结实实的挨了孟晓俊一拳,让后者情感得到宣泄,转移了成冬青与孟晓俊的冲突点,才有了后来的故事,否则《中国合伙人》就成了“中国散伙人”。
影片的主题是“梦想”,“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掉在水里不会淹死,呆在水里才会,你只有不停地往前游”。三个人的梦想不完全一样,但都付出了汗水。此外,他们也体现了成功需要的优秀品质:成东青有责任感,在关键时刻能第一个冲上去;王阳乐观,即使穷困潦倒也悠闲自得;孟晓骏自信,永不言败,他的青春是无畏的。在互补和合作中他们成功了。
孟晓骏经常问成东青一个问题就是”你有梦想吗?”,而每次成东青都是闪烁其词地避过。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不是没有梦想,而是不想谈这个沉重的话题。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方向。
让我们从今天起戮力而为,相信梦总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