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阳市平桥区肖店乡创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破解农村养老难题
信阳市平桥区肖店乡
创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
破解农村养老难题
杜天翔王恩愿
平桥区肖店乡以“高标准的规划建设,高品味的配套设施”建设占地10亩的居家养老中心一座,并积极创新农村居家养老新模式,破解农村养老公共服务的难题,广受社会各界关注,得到社会赞扬。
一是在“服务中心”建设风格上突显古朴典雅。采用厅院式部局,花园式设计,在建筑风格上尽量回归田园、古朴而不失典雅。长廊宽阔,踏步平缓,配以木质长椅做扶栏;厅院四周有花圃环绕,植入花草及名贵观赏林木;院内空间宽阔,室内采光效果好,充分体现“服务中心”建筑“以老人为本”的情怀,进入院内便有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同时建筑所需材料均使用环保节能材料,隔热隔音效果好,保证老人住的安心。
二是在“服务中心”选址上既便利又安静。肖店乡严格以“敬老、爱老、便老”为原则,在选址上注意“道路交通相对方便、周边环境相对安静,卫生服务优质快捷”。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在离肖店街不足一公里的齐营村村部附近,前与乡级公路相近,左邻村级卫生室。既方便交通、采购和医疗等,又环境相对安静,保证老人住的舒心。
三是在“服务中心”配套设施上注重品味。该中心以高/
5品味的配套设施,彰显肖店乡党委、政府“尊老、敬老”的爱心。该服务中心设有休闲娱乐活动中心,洗衣房、健身房、图书阅览室、餐厅、厨房,既有标准单间,又有两人两居一厅标准套间,四人两居一厅标准套间。其中休闲娱乐中心有麻将、棋牌等10余套;图书阅览室有各类图书1000多册,各种期刊报纸10多种;每个标准间除配备有燃气灶、抽油烟机、电磁炉、卫生间、实木衣柜、液晶电视、太阳能设备及空调外,还在每个房间、大厅及走廊设有火警和应急呼叫系统,以备老人应急呼叫服务人员之需。
为增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生机和活力,肖店乡积极探索农村居家养老新模式,既要保证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居家服务中心职能,又要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得以可持续发展,破解居家养老公共服务的难题。肖店乡通过中心的试运行积极探索农村新型居家养老服务新途径,在服务上求创新重细节,创新出一种以居家养老中心为平台,以社会服务为依托,可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有偿或无偿集中入住服务以及老人集中娱乐服务相结合的农村新型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确保全乡老人享受到“高质量的优质服务”。
一是为老人提供家政上门服务,形成服务中心、专职社会工作者和各村民组爱心志愿者相结合的为老人服务网络。即乡政府招聘社会工作者并在全乡每个村民组选聘爱心志愿者。服务中心可根据服务网络掌握全乡老人的基本情况,并直接或间接提供相应服务,主要是家庭保洁、维修等家政服
务,洗衣、做饭、代购等生活照料等服务;陪护、谈心交流等精神慰藉服务;法律咨询、老人维权等司法服务。同时要求工作人员做到,服务有记录,服务对象有反馈,以便“服务中心”及时调整服务策略,提升服务水平。
二是提供有偿和无偿两种类型的集中入住式服务。对五保老人、计生家庭老人和军烈属,中心将定期轮流把他们接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行疗养式暂住、享受,让老人切实体验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对于社会空巢老人,可通过自身或家属对中心提出申请,中心批准后老人可享受日托式有偿服务。根据当地生活条件,每位老人只需交900元/月,便可享受到五星级宾馆式的全程服务。通过为部分老人提供有偿服务,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心部分运转费用压力,为“服务中心”可持续运行提供了出路。
三是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打造成全乡老人的集中娱乐服务平台。肖店乡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娱乐室、阅览室为依托,为全乡老人提供交流和娱乐的平台,真正实现老有所乐。全乡老人既可以免费到居家养老活动中心活动室自主活动,看电视、打牌、读书、看报刊、杂志等,又可以定期享受或学习到说评书、唱小调、捏泥塑、剪纸等老人喜爱的肖店乡本地非物质文化传承内容。老人们在娱乐室边享受中心护理员的全程免费服务,边享受各种文娱大餐,促进了老人们各睦共处,其乐融融。
四是在服务细节上做工作,力促老人满意社会放心。为
了保证“服务中心”健康运转,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亲自挂帅的领导小组,协调督导民政所、劳保所、派出所等部门形成联动机制,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组建了一支坚持“情同亲生、奉若父母、亲情呵护,爱心相伴,为老服务、无怨无悔、恪守敬老之责,心怀爱老之事”的社会工作者和护理员队伍。制定了包括居家养老中心人员工作职责、工作制度、老人守则等,并建立完善居家养老个人健康档案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制度保障。安装了一套应急呼叫系统,系统终端按钮遍布居家老家中心每个床位、每个大厅和走廊,以备老人应急之需,切实保证服务质量与效率;架设了一套视频监控系统,对中心内外进行实时视频监控,并与乡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和派出所的安保视频监控系统实现网络互联。一方面方便值班人员随时掌握中心人老人动态,另一方面有利于中心安全保卫。
目前,肖店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努力探索为社会老人提供家政式上门服务、为符合条件的老人提供有偿或无偿的集中入住式服务、和为全体老年人提供集中娱乐活动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村居家养老新模式。力求把中心打造成“品味高雅的精神家园、关系融洽的温謦家园、舒适祥和的美丽家园”。
该中心从2012年6月1日投入运行以来,已集中入住老人16人,已有一名社会工作者,6名护理员经过严格培训后上岗,另外又在全乡各村组选聘一名爱心自愿者,共138人,建档服务2957位人/次,目前“中心”运行良好,广受社会
各界一致好评。
第二篇:创新农村社会养老模式 破解农村社会养老难题
创新农村社会养老模式 破解农村社会养老难题
——河北省大力推进农村互助幸福院
随着全国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河北省各地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但相对城市而言,农村社会养老比较落后。那么,如何破解农村社会养老服务难题,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农村养老模式的探索、发展过程
肥乡县前屯村从2008年开始,创造性地成立了‚集体建院、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务‛的农村互助幸福院,走出了一条具有乡土特色的农村养老新路子。08年下半年,我们发现这一典型后,省民政厅党组和厅长古怀璞同志对互助幸福院这个新生事物给予了热情关怀和大力支持,古厅长、王云副厅长、陈先琴巡视员和省老龄办姜文汇主任先后多次率领相关处室深入实地慰问院民、了解情况,帮助研究解决问题,以极大的热情给予鼓励。并通过河北民政网和《河北民政杂志》进行宣传报道,并给予一定资金支持。2010年3月份、6月份肥乡县就互助幸福院养老模式,作为农村社会养老的先进典型,先后两次在全省老龄工作会议和全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他们的经验也开始通过新华社等中央和地方新闻媒体报道,得到国务院领导的关注。今年春节长假刚过,民政部李立国部长,亲率民政部调研组对我省农村社会养老工作进行专题调研考察。在听取邯郸市的汇报,到肥乡县、曲周县、涉县几个村幸福院调研后强调说:邯郸农村养老模式基本是三种。一是补贴型,村 里集体经济较好,用村里的集体经济收入支持幸福院建设,在生活上给予补贴。第二种是互助型,集体经济薄弱,主要靠自助互助、集资和政府支持实行互助养老。三是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的村,完全福利型的。这三种模式,分别因地制宜地解决了农村老人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文化活动问题。这是基层组织的创造,是地方民政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创造,是河北破解农村社会养老难题一个尝试。在邯郸已经覆盖了3个县、28个村。当然在村子数量的比例中还比较小,不过有苗不愁长,只要方向对头,方法合适,再加上政府的指导支持,加快普及步伐是完全可能的。
立国部长在调研结束时再次十分肯定的说:肥乡县‚互助幸福院‛已经被实践证明是群众需要的,村级组织有能力兴办和管理的,政府也是有条件支持条件的,是符合农村实际的,代表着发展的方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肥乡、邯郸之光有可能亮遍全国。
部长的重要讲话精神更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在全省范围大力推进以‚互助幸福院 ‛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养老幸福工程的信心和决心。肥乡县前屯村‚互助幸福院‛作为发生在中国农村土地上的一件新生事物,08年建院至今近3年时间,它不仅能够坚持下来,而且越来越受到农村老人及其子女的欢迎,他的典型意义在哪里?他的生命力在哪里?在于政府和村集体花钱不多,却实实在在的解决了农村老人,特别是子女外出务工家庭的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老人高兴,子女欢迎。他解决了这些家庭在外务工经商子女们的后 2 顾之忧,解放了农村剩余生产力。
二、河北省推进农村社会养老“幸福工程”做法 为贯彻落实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和李立国部长在我省调研考察农村社会养老工作时的讲话精神,我们制定了《河北省民政厅关于大力推进农村社会养老‚幸福工程‛的意见》,决定在全省广泛开展农村社会养老‚幸福工程‛活动,明确提出2011年全省要力争20%的村要完成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任务,邯郸市覆盖面要高于全省,肥乡县覆盖面力争达到50%以上;到‚十二五‛末,全省农村互助幸福院实现基本覆盖的目标要求。2011年3月11日在邯郸肥乡召开了‚全省推进农村社会养老‘幸福工程’现场会‛,大力推进以肥乡县前屯村互助幸福院为主要形式的‚农村社会养老幸福工程‛活动。这次会议组织全省所有设区市民政局一把手局长、主管局长、老龄办主任、福利处(科)长参加;各设区市的试点县主管县长、民政局一把手局长、两个乡镇长共4个人参加;肥乡县所有规划在今年内完成互助幸福院的建设任务的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参加,共计200多人。会议特别邀请民政部福利司王素英副司长亲临会议并作了发言。因为,这次会议室现场会的形式,重点是在示范性、标准型、普及型和合作型等各个不同类型互助幸福院组织现场参观。在主会场的议程包括邯郸市领导致词,播放录像、肥乡介绍经验,王素英副司长讲话,古厅长讲话,各市民政局局长向古厅长递交年内完成互助幸福院建设任务的责任状等6项内容,仅1个钟点时间。在现场参观过程 3 中,大家是异常兴奋,拍照的,与住院老人谈话聊天的,与会人员现场交流感受的,每个点上都要组织人员反复催促,才能把参观人员集合起来,大家总是意犹未尽。毫不夸张的讲,人们无不被住院老人洋溢在脸上,且发自内心的幸福感和快乐所感染。全省现场会后,各地按省里做法,纷纷召开会议,调查摸底,制定规划,布臵任务,签定责任状,投入了极大的工作热情。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创办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信息专报》,一周编发一期。近期专门通报互助幸福院建设进度,各设区市争先恐后,谁也不甘落后。
三、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模式
农村社会养老模式是多样的,但是,互助幸福院成本最低,是我们河北欠发达这样的省份农村可以推广开来,且可以持续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模式。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推广农村互助幸福院要把握以下三项原则:
一是坚持‚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群众参与、政府支持‛的原则。‚村级主办‛是指村委会是农村互助幸福院责任主体、建设主体、管理主体。‚互助服务‛就是不配备服务人员,实行共同生活的老人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服务;‚群众参与‛就是组织、动员村民和社会力量及志愿者,参与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主动为互助幸福院提供经济支持或服务,形成敬老、助老的良好道德风尚。肥乡县勒马台村互助幸福院用房就是由该村村干部把自家闲臵的住房无偿提供的。这 个村干部叫李晓聪,是2008年考取的女大学生村官,第二年5月份经村民选举担任这个村的村委会副主任兼妇联会主任,李晓聪父母在县城做生意,家里新建一处小院,好几间房子空着。她说服父母用家里闲臵的房子,建起了村里第一个互助幸福院。最近,她还要动员两户村民把家里闲臵房屋借给村里建互助幸福院。‚政府支持‛就是在实行村民自主、自治的前提下,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和指导,包括给予一定的资助、制定优惠政策、组织开展培训,进行管理服务、指导等。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因陋就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原则。就是要以村(农村社区)为单位,充分利用闲臵校舍、厂房、民房等房产资源,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地推动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从满足老百姓的实际需要出发,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什么条件,就利用什么条件,有什么资源就利用什么资源。凡是被列入新民居建设示范村的村,都必须把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纳入新民居建设规划,确保一起规划,一起施工建设,一起投入使用。
三是坚持自治、自愿、自保、自助原则。自治,就是农村互助幸福院的建设、管理和责任,都由村委会承担。特别是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要有为民之心,要切实负起责任,主动筹措资金,保障互助幸福院水、电、暖等日常费用开支;自愿,就是老人入住互助幸福院要经老人和子女同意,不能 搞任何强制和行政命令。老人来去自由,吃住随意;自保,就是老人的衣、食、住、医等生活费用开支由老人和子女来保障;自助,就是老人的生活和日常管理,以老人们自己服务、互助服务、自我管理为主,年轻的照顾年老的,身体好的照顾身体差的。
四、关于互助幸福院建设工作中有关问题的思考
(一)关于政府支持互助幸福院建设及其补助投资互助幸福院建设的国有资产确权问题。3月30日,发改委、民政部召开的全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会议,明确提出建设内容分专业机构和日间照料两类设施。日间照料类包括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内容。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我们理解应该包括农村互助幸福院这种类型。同时,会议还强调所有项目补助投资都必须符合物权法的要求,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为此,我们会同国有资产管理管理部门、律师和基层民政部门多次协调研究,提出了县民政局与各村委会通过合同形式明确国有资产属国家所有,委托村委会管理的办法。具体操作上,即互助幸福院由村集体和国家共同投资兴建,集体投资房产部分,国家投资设施部分。其中集体投资由集体所有,村委会管理;国家投资部分属国家所有,由县级民政部门委托村委会管理。为强化管理,县民政局建立县、乡、村三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分中心和服务站及其固定资产管理台账,制定管理制度,通过签定合同,明确产权、职责、权利和义务,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并发挥最大效益,为农村老人养老提供服务。
(二)互助幸福院的性质及其发生意外的责任问题。关于互助幸福院的性质,立国部长在调研时已经明确村级主办的原则,建设、管理、运行的责任在村委会,互助幸福院属群众自治的组织架构下的养老模式。发生意外的责任,通过入院时的协议,由老人及其子女在协议中声明住院期间的意外伤害由个人承担,但同时可以通过采用向保险公司投保的方式,尽可能减少个别老人发生意外对个人及其子女造成的损失。
(三)关于互助幸福院的管理问题。总体来说应该是院民自治的办法,民政部门对院民中管理骨干要通过不同形式加强培训和指导。从肥乡前屯村的实践看,院长由村委会主任兼任,常务副院长由院民民主选举产生,负责院内日常事务管理。为调动院民自我管理的自觉性,院里还提名几位分别负责生活、卫生、调解、菜园种植事务的副院长,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涨,从实践情况看,这种方式是可行的。
(河北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处处长朱云鹏在全国部分省市农村养老服务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
第三篇: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模版]
以人为本探索创新积极做好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一、XX乡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概况XX乡地处XX西北部,以岛设乡,四面环海,由XX岛、XX岛2个住人岛屿和9个无人小岛组成。全乡总面积14.16平方千米。全乡60周岁老年人1255人,占常住人口的37.2%。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和日益突出的老年人生活保障问题,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区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全面推进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工作”精神,近年来,我们始终把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老人受益”的方针,通过健全组织、制定规划、加大投入和加快软件建设等措施,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居家养老服务新途径,实现了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形式多样化、服务项目多元化、管理体制规范化。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二、老年人基本生活状况及特点一是大部分老人经济困难,生活质量差。农村老人由于普遍缺乏养老保障,他们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自己劳动所得和子女的贴补。
第四篇:肖店乡: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走向深入
肖店乡: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走向深入
杜天翔
为解决新形势下的农村养老问题,肖店乡以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济、灾有所救的社会保障目标,大力发展老年福利服务事业,提高老年群体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构建特色保障机制,实现老有所养。乡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亲自挂帅的领导小组,从各方面着力开展工作。量身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保障机制,像居家养老工作职责、居家养老工作制度、服务员工作职责等,保证服务质量。
构建特色服务体系,实现老有所依。针对老年人需求,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实行志愿者陪护,从各村里招募志愿者义务为老人送温暖。各村级卫生服务中心将老人医疗服务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建立居家养老个人健康档案,对患病困难老人进行医疗救助,提供人性化服务。
构建特色发展力量,实现老有所为。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管理,还提供志愿者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服务。初步构建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村级服务站—服务网点”的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公益性服务,开辟老年人依托社区进行居
家养老新模式。
第五篇:我区创新社会管理破解居家养老难题
我区创新社会管理破解居家养老难题
随着我国高龄、空巢、失能老年人的不断增多,社会年龄结构的不断失调,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当前突出的社会问题。如何养老,使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深深地考验着政府当前的服务能力与水平。在破解居家养老难题的道路上,我区着力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建立与现阶段南溪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能较好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走出一条社区老人居家养老的幸福之路。
创新体制机制,政府主导推进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老龄事业发展的需要,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我区创新社会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实现了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全区创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运行体制,政府通过政策扶持、业务指导、搭建平台等手段,体现了政府在推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主导作用。社会各界通过加盟服务、志愿者助老等形式,实现了与政府一起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同时,政府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为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大力投入也体现了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主导作用。
--打造服务平台、建立服务队伍,保障服务质量和水平
老年人的养老供给包括基本物质生活供给和养老服务照料供给。目前,紫云社区有60岁以上的老人680余人,占社区总人口的10%以上。为了保证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政府投资修建了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它是社区管理的公益性社会服务机构,能够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日间生活照料、护理陪伴、配餐送餐、医疗保健、文体健身等综合性服务,解决空巢老人、高龄老人的日常生活无人照料的问题。在老年人基本物质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居家养老照料服务则最为需要,尤其是高龄老人和空巢老人对养老照料的需求尤为迫切。为此,我区在启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之时,就把建立专业化管理队伍和服务队伍作为重点来抓,也把他作为保障服务质量的基础性工作。日间照料中心在全区率先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管理队伍、专业化服务队伍。
针对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人手紧缺、专业化程度低、服务水平差的实际,中心配备有专职服务人员和20余名爱心志愿者,能为老人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解决空巢老人、高龄老人的日常生活无人照料的问题。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和服务队伍,使得工作推动扎实有序,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社会各界给予了充分关注和肯定,老人们也以不同方式给予感谢和表扬。树立新理念,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支持系统
区委区政府把发展老龄事业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党政主导下,营建社会参与、公众关怀的养老社会支持体系。首先,社区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是我区探索解决在全区倡导全社会共同关爱老年人和孝亲敬老的良好道德氛围,每年利用“科技之春”宣传月、九九重阳节、法制宣传日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倡导活动;二是在街道社区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和社区小报,经常性的宣传涉老法律法规和敬老爱老助老先进事迹;三是充分发挥老年大学、老年学会、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等社团组织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作用,通过他们的辐射带动,在全区老人中倡导积极乐观、面对老龄生活的健康进取心态,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人口老龄化问题,打造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创新举措。也是我区全域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典型之作。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社会养老需求,优化辖区老年人的生活环境,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为老年人创造幸福的晚年生活,是和谐、幸福的社会价值取向的重要体现。
为积极应对老龄化加剧带来的矛盾和挑战,更好地提升在新形势下老年人对居家养老差异化服务的需求,促进各类社会养老资源的有效配置,东园社区全面开展以“拓展养老服务、构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工程,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由“特惠型”向“普惠型”转变。
“一人一档”订单式服务是这个社区拓展养老服务的一种新的尝试。东园社区为每位老人建立《养老服务对象信息档案》,形成全覆盖工程信息化管理数据库,将档案按照年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等进行分类分层。设立居家养老服务热线,随时接收服务订单,为老人提供更加细致和有针对性的服务。
东园社区在实现养老服务信息化管理的同时,又打造“三个圈”全方位服务。按时定点的“生活照料服务圈”,社区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设立了活动室、图书室、棋牌室,对身体状况较好、生活基本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对生活不能自理的高龄、独居、失能等老年人提供家务劳动、家庭保健、辅具配置、送饭上门等服务,有效解决社区内孤寡、空巢或生活难以自理的老人生活问题;安全便利的“医疗保健服务圈”,每个月由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为老人进行定期体检义诊,免费测量血压血糖,每个季度组织老人参加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办的健康讲座,丰富大家的医疗保健知识,对生活不便的老人,为其建立家庭医生式服务,提供上门检查、上门送药等服务;自娱自乐的“文教体育服务圈”,社区内共有两支老年艺术团,自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成立以来,他们的活动场地更加宽广,吸收了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其中,大家热情高涨,“怡然乐”艺术团的团长刘昌英阿姨高兴地说:“现在有了舞蹈教室了,冬天也不怕冻了,我们老姊妹们跳的更带劲了。”据统计,东园社区的老年艺术团仅去年参加的老年活动就有30余场。
“心动志愿者”专业服务队伍爱心帮扶老人。社区把有爱心的年轻人集中起来,成立志愿者服务队,按照个人特长、爱好和自愿的原则,与社区内许多无人照顾生活困难的老人结对,为他们提供无偿志愿服务,陪他们聊天,为他们做饭,使每一户老年人家庭成为一个小的居家养老服务点。(编辑:王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