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儿子》案例

时间:2019-05-14 23:39: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个儿子》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个儿子》案例》。

第一篇:《三个儿子》案例

等一等,等到了花开

——《三个儿子》教学案例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远比教师给予答案更重要。

——题记

背景说明

《三个儿子》是二年级下册六单元的一篇文章,故事浅显易懂。学生颇喜欢文中三个可爱的儿子,对他们的表现,大家各抒己见,煞有“百家争鸣”的精彩。我曾经多次上过此文,也聆听过其他教师对本文的教学。独有这次,面对不同的学生,走进熟悉的字里行间,却收获着从没有过的一份惊,一份喜。“老师,等一等,我发现书上错了。”“老师,我也有不同的看法。”“等一等,我还有补充。”〃〃〃〃〃〃同一篇课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我,面临着前所未有挑战、尴尬。学生不愿跟着我预设的思路走,是将预案进行到底,还是大大方方地顺着学生提出的问题前行?这是新课堂摆在我面前的一道选择题。当下课的音乐响起,看看孩子们的笑容,听听还不肯罢休的讨论,我为自己的做法鼓掌,为课堂意外的精彩鼓掌。就因为这“等一等”,让我欣赏到了花开的绚烂。

案例描述

上课的音乐响起,这节课该上23课《三个儿子》。带着早已滚瓜烂熟的课文,怀揣着倒背如流的预

案,引领着学生顺利地读、思、答,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正准备进行下一环节写字练习时,“意外”出现了〃〃〃〃〃〃

等一等!“拎”错了

一向答非所问,既爱哭又爱告状的一个小男孩阳阳又高高地举起了小手。我瞥见了,没有搭理他,因他的闲话常让人哭笑不得,影响大家,(课上,曾经也举手站起来说:“老师,你好高哟,比我爸爸还高!”“老师,你的衣服真漂亮!”〃〃〃〃〃〃)。

老师:请大家翻开小字本,现在我们〃〃〃〃〃〃

阳阳:老师,等一下嘛。(他似乎不罢休,索性站了起来,扯开了嗓门气呼呼地说。)

老师:大家不约而同地望向了他,我朝他点点头。

阳阳:我发现书上有错!

大家:有--错---(惊愕)。

阳阳:第7自然段的“拎着水桶”的“拎”字用错了。我认为该用“提”。

(教室很安静!大家都看着我,等着我的决断。我感到特意外,吃惊。脑子里快速闪过:难道这俩

字有区别?)

老师: 这两个字〃〃〃〃〃〃〃(我收住了“意思一样,只是为了用词丰富”这几个字。)这两个字被阳阳盯上了,请你说说!

阳阳:两个字的意思都有同样的动作,但“拎”提的是较轻,并且是相对于静止的东西。从课文第8自然段写的内容可以看出,一桶水特别重,提起来肯定晃来晃去的。所以应该用“提”.(孩子一口气说完,如释重负地坐下了。又喜滋滋地望着我。)

老师:(课堂上开始有窃窃私语的声音了)同学们,您们同意阳阳的说法吗?(零星的小手举了起来,但不够自信,又缩了回去。)那我们去请教无声老师吧!(大家不那么紧张了,迅速地抽出了字典,埋头翻阅起来。)

生1:我不同意阳阳的说法。字典上说两个字可以互换。

生2:我觉得阳阳说得对。如果一位大力士来提这桶水,肯定很轻松,就可以用“拎”。而妈妈们提起来很吃力,就不该用“拎”.〃〃〃〃〃〃

老师:大家都说得有道理。老师为你们各自的看法感到高兴,为你们深入探究问题感到骄傲!老师再去查查更权威的资料,问问专家们,何时该“拎”,何时该“提”。

有了一就有二,大家一点儿没有写字的意思,翻着课文在交头接耳地说着什么。我知道,一场“纠错”的好戏将续演。这时,我不再惊慌,而是急切地等待着、巴望着一朵朵花簇拥着开放。

展示才艺有错吗

生:老师,文中13自然段老爷爷说的话似乎在批评前面两个孩子,难道展示才艺有错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热闹起来了。)

生:(抢着说)对呀,你们大人常说,要爱好广泛,要多才多艺,并且要勇于展示自己。

生:(迫不及待地说)况且,课文并没有说展示才艺的两个孩子没有去提水,可能表演完了就去帮妈妈。

生:(跑向讲台对着话筒说)就是呀!说不定那两个孩子刚才在一旁练习,现在跑去主动接受妈妈的检查呢!不让妈妈操心。哪来错呀?

生:老师,我有看法,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唱歌的可能身体差,力气小,提不动一桶水;翻筋斗的只是很灵活,手臂力量也弱,也提不动。你不是说要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吗?理所不能的别去做,反而会把事情办糟。

生:有道理!所以13自然段应该改一改。

生:等一等!我很疑惑:老师,你不是说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吗?难道第三个孩子在他妈妈心目中就没有优点。

生:不是没有优点,是第三个妈妈不善于表达而已。其实呀,文章主要就孝敬父母方面来说的。生:看来呀,我们应该给书的编辑写一封信,谈谈我们的看法。

(这时,我感觉我的角色是多余的了。我不忍心去打断他们的讨论,不忍心去增添一点点细枝末节,这意外本身就是最完美的精彩!下课的音乐响起,大家都不愿起身。我欣慰地向同学们投去了最美的微笑。)

案例评析

“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灵动鲜活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课改中最响亮的口号与孜孜不倦的目标。二年级的孩子特别爱问问题,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而且,他们的问题奇怪极了!但很多时候,一个“天外飞星”似的提问,正好引发、激活、构筑了课堂的华彩乐章。成龙在壁,能否破壁而飞,使得一堂平平淡淡的课立即焕发异彩,关键在于老师是否踏着课改的节拍,能否融汇贯通课改的精神,能否机智巧妙地利用“意外”,引导解决问题。

在课上,老师们极力避讳的学生不跟教学走、插嘴、唱反调等麻烦无一例外地出现在我的课堂上了,预案搁浅了。当时,阳阳的发难的确让我既惊又恼。然而庆幸冷静帮了我的忙,我没有扼杀他求知的火花,而是尊重他的体验(不管这种体验是对,还是错),把权力交给了同学们,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好一个“等一等”,阳阳的执着才创造了机会让同学们深入字典、课外书、生活实际去探究是该“拎”,还是该“提”?

闻到“花香”的我带着一种期盼等待着好戏的续演。

孩子们的质疑大胆起来了。走进文字,走进人物心灵,用自己真实的感受去与他们对话,敢想敢说,不迷信教材与教师,难能可贵!“好精彩的续集!”是啊,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独特的心灵世界。他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解读课文,用各种不同的语言诠释发现。而这一切,也许会让我们大人的眼睛迷茫,甚至不屑,但这是最真实可贵的。我们要小心地呵护他们的发现,让每个孩子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记住:“等一等,等到花开!”

第二篇:三个儿子教学案例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第23课《三个儿子》

作者及工作单位

曲阳县燕南小学张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的生活情境来引导学生自主化的学习,因为生活化情境是富有乐趣的学习,能使生活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灵活,拥有很大的成就感,甚至能让人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通过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自读自悟,体验、发现阅读的乐趣,获得读后的成就感,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设计充分尊重学生,致力于把“授之以鱼”转变成“授之以渔场”,真正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让孩子们的心灵在真实体验的天空下自由翱翔。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能帮助妈妈拎水桶,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76人,全班大部分学生喜欢语文这门学科,由于低年级学生爱说、爱动、爱跳、爱模仿,这篇课文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课堂上,让孩子们采用多种形式把妈妈的动作、神态表现出来,给学生提供练习提高的空间,试图把“授之以鱼”转换成“授之以渔场”,从而达到学生愿学、乐学这种学习氛围。

☆教学目标

1、会认“既”等6个生字,会写“拎”等9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任务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明白老爷爷说话的意思,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二、自读自悟,合作研讨,体验阅读内容。

三、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

四、自主发现,从细小见真情。

五、体会感悟,挖掘孩子内心的想法。

六、指明中心,升华主题思想。

七、小结课文,读读想想议议。

1、复习生字、词语。

2、真诚地表扬:哎哟,小朋友们真能干呀,这么多的生字都可以顺利解决了,真了不起。

3、创设生活的情境:小朋友,你看老师是这样表扬你的,你还记得你的妈妈是怎么表扬你的吗?

4、提高要求:你能把妈妈的表情和动作也做一做吗?(学生自由表演)

5、导入新课:今天,有三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了,请你自己去读读课文,找出妈妈表扬孩子的话。

1、三个妈妈分别是怎么夸奖自己的孩子的,请你仔细读课文,用横线划出妈妈表扬的话。

2、你把自己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3、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指名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4、在你的学习小组里和小伙伴一起练一练,看谁最能读出妈妈的语气。反馈:你都找到了哪几句话? 交流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大家听听,他把自己当成妈妈了没有。

1、采访刚才读的同学:

师: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2、交流提高: 师(面带微笑):我也为你们的儿子感到骄傲,各位妈妈能夸奖得更自豪一点吗? 师:把你们练习的结果表现给你的同桌看看。交流二:(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1、师生共建交流平台:另外一个妈妈是怎么说自己的孩子的?也请几位小朋友来读一读。大家也听听,他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

2、朗读、评价。

师: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的怎么样? 师:那你能帮助他来改善一下吗?

师:哦,你的想法很棒,你能来读读吗?

3、自由练读,感悟提高。

大家提的意见都很有水平,像他们这样,其他的同学也去练习一下,争取读得更好。交流三:(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提出疑问: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

2、找到情感共鸣:这个妈妈在说这话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呀?

3、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1、自读发现: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小朋友自己去读读课文的7、8小节,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2、交流反馈:师:读了两段话,你有什么发现?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水很重的? 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出水的重吗?

3、朗读提高。

4、这样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

小朋友们,看到这样的孩子,你体会到了什么呀?想说些什么?

1、自由表演: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请你和你的同桌一起准备一下,一个当妈妈,一个做老爷爷,来表演对话。

2、上台表演:指名两个组来表演。随即采访: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怎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呀?

3、拓展练习:这个妈妈还会和老爷爷说什么呀?你们能把故事编下去吗? 你认为该学习哪个孩子?为什么? 你觉得该怎么样孝敬父母亲?

说说你是怎么样帮助父母做事情的?

(学生自由表达)(学生自由表演)

仔细读课文,用横线划出妈妈表扬的话。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朗读三个妈妈的话。(学生相互交流)(指名生读)

生: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

生:我想,我的孩子是很能干的,要是他表现好的话,我要好好表扬他!生:我为我的孩子感到骄傲!

生:我还为我的儿子感到自豪,我想他以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很有名的运动员!(学生练读)

(同桌相互读这句话)(指名学生朗读)

生:我觉得他还可以做出妈妈骄傲的表情。(生做抬高头的动作,骄傲的眼神)。

生:我认为他的话还可以说得更慢一些,那样别人可以听得更清楚,感觉这个妈妈也就更骄傲了。

(生自信地朗读)自由练读 学生自由发言 感情朗读

学生自读7、8小节 生:水很重 读课文相关句段

读读书,用笔划出三个儿子的做法。(学生自由交流)自由表演 上台表演

全班参与讨论。提炼出中心: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编故事

学生自由发言

在复习生字的时候,给孩子们带去的是枯燥的,乏味的信息,但是,利用老师真诚的表扬,通过联系生活,回忆妈妈的夸奖,马上就使孩子们从枯燥中走出来,进入兴奋的状态,为后面课文的感情朗读垫定了基础,是孩子们表达真实感情的需要。同时,在回忆妈妈的话,讲述妈妈的话的同时,提高要求,让孩子们把妈妈的动作和神态也表现出来,经过这样的加工,一个为自己的孩子而感到骄傲的妈妈的形象就有血有肉地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

孩子们在自读的基础上,找到了学习的内容:三个妈妈夸奖孩子的话。在自悟的基础上,把自己就当成妈妈来读,读出妈妈的语气和神态。

在自读自悟的条件下,博采众长,吸取别人的经验也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新课程下学习方式从接受学习到自主、合作、探究的一种体现。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更进一步地把自己转化成妈妈的角色,读了以后访问同学,其实时时处处都在提醒他们:你说的话是妈妈说的话。这样挖掘内心的交流,让孩子们很快就体会到作为一个妈妈在介绍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是怎样的骄傲和自豪。然后再自由练读,提供练习提高的空间,试图把“授之以鱼”转换成“授之以渔场”。这是一个由收到放的过程。第一个妈妈的话,老师和学生一起把情感的点点滴滴都挖掘了出来,孩子们也读的有声有色,有滋有味,那么第二个妈妈的话只要稍加点拨,他们就能把妈妈的心情用朗读来表现。学生还是学习的主体,放开手脚,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悟,会有更多的收获。

三次和文本的交流,把三个妈妈做了比较,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反应是多元的。对同样的句子,不同的人肯定有他独特的体验,在不磨灭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就是非常必要了。我设计这样三次交流,除了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把文本的含义进行表达以外,还设计了一个从“收”到“放”再到“收”的过程,让孩子学会了学习方法,能根据方法自主学习。自主发现是这套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每个《语文园地》里都有“我的发现”这样一个内容,经过快一年的实践,感觉到孩子们的观察发现能力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因此,这里设计了一个通过自主发现,领悟文章的深层含义的环节,从细小的地方发现水桶很重,更进一步发现儿子对妈妈的一片真情。为了尽快展示出课文中具有人文性的思想。我在这里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通过读书,体验,感悟,然后到了抒发自己想法的境界。这里的想法,主要是指孩子们真实的想法,不是虚假的,空浮的,鼓励说真话,说自己心里想的话,允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合作在课堂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通过同桌之间的相互合作,我主要想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角色,对感情朗读课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自由朗读以后,请两个小组来表演,让大家都来体会别人是怎么读的,自己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最后升华文章的主题:为什么只有一个儿子?全班讨论,共同提炼出中心思想。最后给课文补上空白,进行了一个拓展练习,同桌两个人续编对话,让本来处于模糊状态的同学也能深切体会到作为一个孩子,必须孝顺父母,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孩子。同时,课堂上的闪光点也由这个环节而显现出来,成为整节课的高潮。

设计第一个问题,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正确的价值取向,理解三个儿子都很优秀,但是只有孝敬父母的才是“真正的儿子”,在学生心里激起思维的火花,引导进行小小的辩论。设计第二、三个问题,出于联系实际的生活,激发孩子们孝顺父母的心愿,为课文的学习提供生活的保证。

☆板书设计

23、三 个 儿 子

贴图 贴图 贴图

翻跟头 唱歌 提水 敬 ? ?(好儿子)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学生课堂学习评价表

学校:班级:学号:姓名: 项目

A级

B级

C级

个人评价

同学评价

教师评价

认真

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参与讨论态度认真

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依时完成,有参与讨论

上课无心听讲,经常欠交作业,极少参与讨论

积极

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大量阅读课外读物

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与交流,有阅读课外读物

很少举手,极少参与讨论与交流,没有阅读课外读物

自信

大胆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尝试

不敢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不敢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善于与人合作

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能与人合作,能接受别人的意见。

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

思维的条理性

能有条理表达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计划

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条理性差些

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做事缺乏计划性,条理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思维的创造性

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

能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 思考能力差,缺乏创造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我这样评价自己:

同伴眼里的我:

老师的话:

注: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 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

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 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同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只要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

1、阅读教学生活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仅仅把自己对文本的感受、理解、体验传授给学生是不行的,教学应该是一种“导体”,让文本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从这个角度看,它就是生活。因此,阅读教学生活化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比如:在开始引入课题时,让孩子们回忆“你的妈妈是怎么样夸奖你的,她的动作和表情是怎么样的?”从而导入课文“这里也有三个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你去读一读”。这样的阅读教学贴近生活,并营造了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敢想、敢说、敢做),使学生对文本有了独特的理解。

2、阅读教学自主化。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通过自读自悟,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而交流研讨是培养和考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其目的在于引发学生交流研讨的兴趣,培养学生交流研讨的能力。因此,在每次安排自读自悟的环节以后,我都要设计一个交流的环节,用教师生动有效的课堂评价,学生充满个性化,充满生命活力的语言,挖掘学生心灵深处的想法,对文本的主题进行升华,把课堂教学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支配时间,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3、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里,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因此,课堂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语言:“老师,我有个问题。”“***,我对你提个意见。”“我对他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老师的语言也成了:“**你先来说说好吗?”“能向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你先等一等,让别的同学先准备一下好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发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最后几个环节的时候,学生争论哪个孩子更好,向谁学习时,教师的引导地位没有很好地显示出来,在续编故事时,教师的引导、点拨还不够到位等等。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实现这样大幅度的转变,教师的角色需要至少发生这样的转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让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三篇:《三个儿子》教学案例分析

《三个儿子》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能帮助妈妈拎水桶,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二、教学过程 与设计意图: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复习生字、词语。

2、真诚地表扬:哎哟,小朋友们真能干呀,这么多的生字都可以顺利解决了,真了不起。

3、创设生活的情境:小朋友,你看老师是这样表扬你的,你还记得你的妈妈是怎么表扬你的吗?(学生自由表达)

4、提高要求:你能把妈妈的表情和动作也做一做吗?(学生自由表演)

5、导入

新课:今天,有三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了,请你自己去读读课文,找出妈妈表扬孩子的话。

『设计意图』:在复习生字的时候,给孩子们带去的是枯燥的,乏味的信息,但是,利用老师真诚的表扬,通过联系生活,回忆妈妈的夸奖,马上就使孩子们从枯燥中走出来,进入兴奋的状态,为后面课文的感情朗读垫定了基础,是孩子们表达真实感情的需要。同时,在回忆妈妈的话,讲述妈妈的话的同时,提高要求,让孩子们把妈妈的动作和神态也表现出来,经过这样的加工,一个为自己的孩子而感到骄傲的妈妈的形象就有血有肉地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

(二)、自读自悟,合作研讨,体验阅读内容。

1、三个妈妈分别是怎么夸奖自己的孩子的,请你仔细读课文,用横线划出妈妈表扬的话。

2、你把自己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3、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指名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其实是必不可少的,孩子们在自读的基础上,找到了学习的内容:三个妈妈夸奖孩子的话。在自悟的基础上,把自己就当成妈妈来读,读出妈妈的语气和神态。

4、在你的学习小组里和小伙伴一起练一练,看谁最能读出妈妈的语气。(学生相互交流)『设计意图』:“三人行,必有我师”。在自读自悟的条件下,博采众长,吸取别人的经验也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新课程下学习方式从接受学习到自主、合作、探究的一种体现。

(三)、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反馈:你都找到了哪几句话?

交流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大家听听,他把自己当成妈妈了没有。(指名生读)

1、采访刚才读的同学:

师: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生: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

生:我想,我的孩子是很能干的,要是他表现好的话,我要好好表扬他!生:我为我的孩子感到骄傲!

生:我还为我的儿子感到自豪,我想他以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很有名的运动员!

2、交流提高:

师(面带微笑):我也为你们的儿子感到骄傲,各位妈妈能夸奖地更自豪一点吗?(学生练读)

师:把你们练习的结果表现给你的同桌看看。(同桌相互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更进一步地把自己转化成妈妈的角色,读了以后访问同学,其实时时处处都在提醒他们:你说的话是妈妈说的话。这样挖掘内心的交流,让孩子们很快就体会到作为一个妈妈在介绍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是怎样的骄傲和自豪。然后再自由练读,提供练习提高的空间,试图把“授之以鱼”转换成“受之以渔场”。交流二:(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1、师生共建交流平台:另外一个妈妈是怎么说自己的孩子的?也请几位小朋友来读一读。大家也听听,他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指名学生朗读)

2、朗读、评价。

师: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的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还可以做出妈妈骄傲的表情。

师:那你能帮助他来改善一下吗?(生做抬高头的动作,骄傲的眼神)。

生:我认为他的话还可以说得更慢一些,那样别人可以听得更清楚,感觉这个妈妈也就更骄傲了。

师:哦,你的想法很棒,你能来读读吗?(生自信地朗读)

3、自由练读,感悟提高。

大家提的意见都很有水平,像他们这样,其他的同学也去练习一下,争取读得更好。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由收到放的过程。第一个妈妈的话,老师和学生一起把情感的电点滴滴都挖掘了出来,孩子们也读的有声有色,有滋有味,那么第二个妈妈的话只要稍加点拨,他们就能把妈妈的心情用朗读来表现。学生还是学习的主体,放开手脚,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悟,会有更多的收获。

交流三:(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说很么特别的地方。”)

1、提出疑问: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

2、找到情感共鸣:这个妈妈在说这话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呀?

3、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设计意图』:三次和文本的交流,把三个妈妈做了比较,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反应是多元的。对同样的句子,不同的人肯定有他独特的体验,在不磨灭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就是非常必要了。我设计这样三次交流,除了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把文本的含义进行表达以外,还设计了一个从“收”到“放”再到“收”的过程,让孩子学会了学习方法,能根据方法自主学习。

(四)、自主发现,从细小见真情。

1、自读发现: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小朋友自己去读读课文的7、8小节,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2、交流反馈:师:读了两段话,你有什么发现?(水很重)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水很重的? 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出水的重吗?

3、朗读提高。

『设计意图』:自主发现是这套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每个《语文园地》里都有“我的发现”这样一个内容,经过快一年的实践,感觉到孩子们的观察发现能力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因此,这里设计了一个通过自主发现,领悟文章的深层含义的环节,从细小的地方发现水桶很重,更进一步发现儿子对妈妈的一片真情。

4、这样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请你去读读书,用笔划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五)、体会感悟,挖掘孩子内心的想法。

小朋友们,看到这样的孩子,你体会到了什么呀?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设计意图』:为了尽快展示出课文中具有人文性的思想。我在这里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通过读书,体验,感悟,然后到了抒发自己想法的境界。这里的想法,主要是指孩子们真实的想法,不是虚假的,空浮的,鼓励说真话,说自己心里想的话,允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六)、指明中心,升华主题。

1、自由表演: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请你和你的同桌一起准备一下,一个当妈妈,一个做老爷爷,来表演对话。

2、上台表演:指名两个组来表演。

随即采访: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怎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呀?

3、全班参与讨论。提炼出中心: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4、拓展练习:这个妈妈还会和老爷爷说什么呀?你们能把故事编下去吗?

『设计意图』:合作在课堂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通过同桌之间的相互合作,我主要想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角色,对感情朗读课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自由朗读以后,请两个小组来表演,让大家都来体会别人是怎么读的,自己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最后升华文章的主题:为什么只有一个儿子?全班讨论,共同提炼出中心思想。

最后给课文补上空白,进行了一个拓展练习,同桌两个人续编对话,让本来处于模糊状态的同学也能深切体会到作为一个孩子,要成为必须孝顺父母,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孩子。同时,课堂上的闪光点也由这个环节而显现出来,成为整节课的高潮。

(七)、小节课文,读读议议。你认为该学习哪个孩子?为什么? 你觉得该怎么样孝敬父母亲?

说说你是怎么样帮助父母做事情的?

『设计意图』:我设计第一个问题,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正确的价值取向,理解三个儿子都很优秀,但是只有孝敬父母的才是“真正的儿子”,在学生心里激起思维的火花,引导进行小小的辩论。设计第二、三个问题,出于联系实际的生活,激发孩子们孝顺父母的心愿,为课文的学习提供生活的保证。

三、教后反思:

“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只要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

1、阅读教学生活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仅仅把自己对文本的感受、理解、体验传授给学 生是不行的,教学应该是一种“导体”,让文本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从这个角度看,它就是生活。因此,阅读教学生活化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 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比如:在开始引入课题时,让孩子们回忆“你的妈妈是怎么样夸奖你的,她的动作和表情是怎么样的?”从而导入

课文“这里也有三个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你去读一读”。这样的阅读教学贴近生活,并营造了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敢想、敢说、敢做),使学生对文本有了独特的理解。

2、阅读教学自主化。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通过自读自悟,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而交流研讨是培养和考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其目的在于引发学生交流研讨的兴趣,培养学生交流研讨的能力。因此,在每次安排自读自悟的环节以后,我都要设计一个交流的环节,用教师生动有效的课堂评价,学生充满个性化,充满生命活力的的语言,挖掘学生心灵深处想法,对文本的主题进行升华,把课堂教学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支配时间,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3、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里,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因此,课堂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语言:“老师,我有个问题。”“***,我对你提个意见。”“我对他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老师的语言也成了:“**你先来说说好吗?”“能向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你先等一等,让别的同学先准备一下好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发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最后几个环节的时候,学生争论哪个孩子更好,向谁学习时,教师的引导地位没有很好地显示出来,在续编故事时,教师的引导、点拨还不够到位等等。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 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实现这样大幅度的转变,教师的角色需要至少发生这样的转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让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015年1月

第四篇:《三个儿子》教案设计

《三个儿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简析:这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本课教学中,我们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只要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在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读书讨论就可以了。

学生学情分析: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习惯了别人对自己的照顾,却不懂照顾别人,即使是父母,大部分孩子也不懂真正关心父母应该怎样做。因此教学本课课应该注重让学生体会到孝敬父母的良好品质,从而学会孝敬自己的爸爸妈妈。教学目标:技能目标: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情感目标: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难点:能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教学准备:小黑板、字卡、录音机、朗读磁带 教学流程:

一、复习字词导入: 小黑板出示词语:

拎着 水桶 停止 聪明 胳膊 晃荡 沉甸甸 齐读,选其中一个或两个词练习造句。师表扬:同学们真能干呀,这么多的生字都可以顺利解决了,真了不起。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是这样表扬你们的,你还记得你的妈妈是怎么表扬你的吗?(指名生说,可加入动作表情来模仿)

师:今天就让我们继续来学习23 课《三个儿子》,在上一节课中我们知道了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一位老爷爷坐在旁边的石头上休息,这时三个妈妈是如何来评价自己的孩子呢?请打开课本104页。

二、朗读感悟:

1、听课文录音,用横线划出三个妈妈评价儿子的话。

2、听毕,你把自己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3、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指名朗读三个妈妈的话。交流一:“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a指名读。“谁也比不过他”这说明儿子在妈妈心中是怎么样的?“既聪明又有力气”,瞧,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儿子呢。请你也用“既„„又„„”说句话吧。b采访刚才读的同学:“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交流提高:“我也为你们感到骄傲,各位妈妈能夸奖得更自豪一点吗?“ 交流二:“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可好听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a指名读。“好听极了”说明了什么? b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得如何? 交流三:“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a提出疑问:三个妈妈都在夸奖自己的儿子,第三个妈妈是怎么说的呢? b指名朗读

c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三、合作探究,自主发现

1、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在回家的路上,请同学们读读第7、8段,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生交流自己读懂的内容。(水很重,妈妈提得很累。)

3、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水很重的?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4、生表演提水,体会妈妈的艰辛。

5、采访刚才提水的同学,你提水时有什么感觉呢?

6、指导读出水的重,妈妈的累。(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

7、从井边到家里可远啦,妈妈拎着沉甸甸的水桶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大家想想,此时,妈妈最需要的是什么啊?这样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会怎样做呢?出示课文彩图,让学生看图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8、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三个儿子的做法,并用波浪线画出来。(1)指名生说。(2)以读代讲。

9、指导学生用“一个„„一个„„另一个„„”说话。(即课后练习)

10、过渡:大家都说得很好,我们再来看课文。当三个儿子都出现在眼前了,这时候一位妈妈又是怎样夸她们的儿子的,老爷爷又是怎样说的呢? 出示句子:妈妈:“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怎么样啊?”

老爷爷:“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1)教师示范读

(2)分四人小组讨论:明明三个儿子同时出现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3)指名回答(因为老爷爷只看见一个儿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所以老爷爷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4)指名分角色朗读老爷爷和妈妈的话。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演一演)

五、拓展:

1、文中的三个儿子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明白了什么?

2、再读课文,你想对三个儿子说什么?(1)对第一、二个儿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第三个儿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老爷爷说些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总结全文: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子女要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从小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做一个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人。)

第五篇:《三个儿子》教案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执教者:朱微 时间 2016、5、15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朗读课文。

2、难点: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 出示《游子吟》,1、齐读。

2、孩子们,这是一首表达谁对谁的爱的诗歌呢?

母亲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母亲用她的言语和行动陪伴我们长大,那么,我们又应该这样对待我们的父母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3、板书课题

4、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两次。并指导“子”,轻声。再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孩子们,学课文之前,老师要检查检查,我们来复习一下学过的生字宝宝。想要挑战吗?我们做一个“摘星星”的游戏吧。(出事课件:拎水桶 聪明 沉甸甸 嗓子 胳膊 晃荡 既然。男女生比赛)

2.孩子们真棒,恭喜孩子们,顺利过关。生字宝宝们都躲藏在课文里了,我们去找找他们吧!现在,我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读的时候读准字音,句读通顺,并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读框架。(出示课件:学生读读文要求;学生读文,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讨论并填空,再齐读。)

三、细读课文,品味情感。

1.孩子们,刚才我们知道了课文写的是母亲与儿子的故事,在故事里咱们先来看一看这三个儿子在妈妈的眼里是什么样的。

(1)请大家读一读课文2-6自然段,将在妈妈眼里这是怎样的三个儿子用横线画出来。

(2)点生分别说出三个妈妈是怎样评价自己的儿子的。她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体会妈妈的感情)

(3)分组比赛读前两位妈妈的句子。

让我们一起带着自豪与骄傲,像妈妈的样子,竖起大拇指,露出得意的表情,一起来夸夸自己的儿子。

(4)指导孩子朗读第三个妈妈的语句。

天下的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在每个妈妈心目中自己的儿子都是最棒的。有的妈妈爱的骄傲、激昂,有的妈妈爱得谦虚、深沉。第三个儿子的妈妈就是这样评价自己的孩子的。

出示课件: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她的语气是应该是怎样的呢?(谦虚)

2、指导学生朗读妈妈打水的语句

(过渡语:天下的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在每个妈妈心目中自己的儿子都是最棒的。有的妈妈爱的骄傲、激昂,有的妈妈爱得谦虚、深沉。无论怎么样的评价妈妈们还是在劳作。妈妈们在干什么?)

妈妈们都把水打满了,这桶可重了!课文是怎样描述的?(出示第八自然段)

学生读文并点生做动作,其他人齐读。(理解“晃荡”,“晃荡”就是你捧着一碗满满的水,水在碗里左摇右晃,快要溢出来。)孩子们把书轻轻地放下,你可以轻轻地站起来,想像一下在你的面前就有这样的一桶水,弯下腰,伸直手臂,抓住提手,胳膊用力向上提。带着累的感觉读。这桶水,真重呀!(师评价)

3、这时候,三个妈妈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回家的路上,迎面跑来三个儿子,他们在做什么?

4、孩子们在做什么?

(1)默读9-11段用波浪线画出每个孩子的做法。

(2)点生分别找出三处描述儿子的做法的句子,点生读,齐读。(板书:翻跟头 唱歌 帮妈妈提水)

(3)学习用“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说话。三个儿子:一个翻跟头,一个唱歌,另一个帮妈妈提水。

(4)总结:下面这句话,帮我填填空吧!老师描红了三个词语,在以后的看图写话中,如果图画里出现了三者或三者以上的时候,就可以用到这样的关联词,(5)请仔细观察这幅图画,你看到了这些猴子在干什么?把这些话放在句子里呢?

(6)返回“三个儿子的做法”课件,孩子们,在妈妈希望儿子能帮她提水的时候,那个聪明而有力气的儿子在翻跟头,那个唱歌极好的孩子在唱歌,唯独这个在妈妈口中没什么特别的儿子(帮妈妈提水)。从他们三个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们分别是什么样的人?(板书:聪明又有力气、嗓子好、孝顺)

(7)通过对三个儿子的了解,你更喜欢哪一个儿子呢?(点生答并说明理由)

5、孩子们,我们今天的课题是什么?(三个儿子)(1)跟在背后的老爷爷怎样说的?看见的是哪一个儿子?(第三个)为什么?(因为只有善于行动,孝顺父母,才是真正的好儿子。)男生:“三个儿子?”女生“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 的儿子。”分开读。

(2)所以说,老老爷爷所看见的一个儿子是指一个______的儿子?(板书: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6、这时候,我想你一定有些话想说,请你对三个儿子说说话吧!听了你们的话,三个儿子一定会有新的表现。咱们班的孩子真孝顺啊!

四、情感升华,内化行为

孩子们,孝敬父母就是提一桶水这么的简单。孝敬父母就是———(读课件,播放背景音乐)

五、总结: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希望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将我们的传统美德发扬下去!让我们在《弟子规》的吟诵中结束这堂课吧!谢谢孩子们!(播放《弟子规》)

板书:

翻跟头 聪明又有力气

23、三个儿子 唱歌 嗓子好 孝敬父母好孩子

帮妈妈提水 孝顺

下载《三个儿子》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个儿子》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个儿子教案

    一、教材依据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教材见附页)二、设计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

    三个儿子教案

    三个儿子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既嗓拎桶晃甸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3、教育学生认识到要关心父母、体贴父母。4、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教学课......

    三个儿子教案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2017年5月17日 授课地点:洛万乡 授课教师:赵泽鹏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人物......

    三个儿子教案

    关于三个儿子教案合集10篇三个儿子教案 篇1 【教学目标】1、会认读6个生字,会写聪。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3、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

    三个儿子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23课《三个儿子》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

    三个儿子教案

    《 三 个 儿 子 》 学校:年级:科目:教师: 教 学 设 计 颍南 小 学二 年 级语 文 欧阳艳琴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颍南小学 欧阳艳琴 教材分析 本课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

    三个儿子教案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平安希望小学李云花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第四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篇幅很短,意义深长,本课中的三个儿童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

    三个儿子教案

    《三个儿子》教案 教案背景 有效地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得统一,这种统一需要交往和互动。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