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老师给学生家长寄成绩单引争议(图)

时间:2019-05-14 23:25: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老师给学生家长寄成绩单引争议(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老师给学生家长寄成绩单引争议(图)》。

第一篇:大学老师给学生家长寄成绩单引争议(图)

大学老师给学生家长寄成绩单引争议(图)

唐海波的父亲收到龚老师的来信。(记者杨涛 摄)今年8月初,武汉科技大学(微博)医学院临床1105班与临床1106班的班主任龚太平老师给班上96名学生的家长(微博)每人寄了一封信,汇报了孩子这个学年的情况、成绩单和班上排名表。收到家书后,100%的家长都表示欢迎,5%的学生认为“又不是中学生,还给家长寄家书和成绩单,是不是管得太严?”还有5%的学生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不理想被父母责怪。对于龚老师的同行们来说,虽然绝大部分教师都认为此举“令人感动”、“值得学习”,也有人认为对于大学生来说,家长和老师不必“管得太多”。班主任给96名学生寄“家书”这位给家长写信的老师名叫龚太平,现年58岁,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了武汉科技大学工作,至今已经30多年了。目前,龚老师担任医学院2011级临床5班和6班的班主任,管理着96名学生。昨天上午,记者见到龚老师时,他正在办公室里封着最后几个信封。期间,龚老师还一连接了好几个电话。他告诉记者,这都是已经收到信的家长打来的。记者展开这封“家书”后看到,一张A4白纸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文字,内容不仅包括学校的基本情况介绍,还有同学们一年来在学校参加的各种活动等。而在信的末尾,龚老师还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向家长提出了种种意见和建议,最后附上全班每个同学的成绩单和排名表。龚老师笑着告诉记者,光是撰写这封信,他就花了足足3天的时间。而从买信封、贴邮票、登记地址到最后寄信,全都是自己一人完成,着实费了不少功夫。父母应该知道孩子的情况龚老师介绍,这封家书既是“汇报信”也是“恳谈信”。他在日常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发现,不少初入大学校园的学生由于远离父母,加上学习压力减小,都出现了懈怠和放松的情绪,还有人沉迷电脑游戏和校园恋爱,荒废了学业,这让自己非常痛心。龚老师告诉记者,自己班上有一位女同学小向,家庭条件非常困难,但家里的两个孩子都非常争气,小向考上大学的同时,妹妹也考进了重点高中。为了筹集学费,小向的父亲不顾家人反对,执意去四川一处小煤窑挖煤,用血汗钱供她和妹妹上学。去年11月,小向的父亲因为一场矿难事故不幸撒手人寰。噩耗传来后,小向悲痛欲绝,在和龚老师谈起此事时,不由得失声痛哭。“足足哭了2个小时,我什么话都插不上,只能陪她一起哭。”龚老师告诉小向:“爸爸走了,你就当我是你爸爸吧。”这件事对龚老师的触动极大。“家长们为了孩子,实在是太辛苦了,作为一名老师,我有义务让他们知道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要培养一位合格的大学生,也需要学校和家长双方面的努力。”从今年开始,龚老师便想出了给家长写信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使家长看到我们的努力,从而引起他们对孩子的重视。”学生成绩不理想信里给家长多提建议“班上的大部分同学都非常优秀,但是也有学生让我操了不少心。”龚老师告诉记者,班上一位女同学小周是遵照家长的建议来到武科大医学院的,本身对医学专业并不感兴趣。因抵触情绪,小周的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两年共“挂”了7科。对于小周这种情况,龚老师则在信中提出了各种意见和建议,记者在龚老师寄给小周母亲的信中看到有这么一段:“孩子来学校学医学,本就是家长的要求,现在孩子学习有困难,你们更不能一味地责怪,需要与孩子沟通,打开心结。”而对于龚老师的良苦用心,小周的母亲也感激不已,表示一定会好好配合学校,将孩子的学习成绩搞上去。除了小周之外,班里还有3名同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挂科情况,而且各有原因。对于他们,龚老师都特地在信中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提高的办法。“过去学校只给家长寄成绩单,如果学生的分数不好看,往往会招致家长的批评甚至打骂。这样未免太过简单片面。”龚老师表示,通过写信的方式,能让家长更加全面的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对症下药地找到解决途径。“总而言之,高分不等于高能,低分不等于低能。”唐海波是龚老师班上的一位国防生。就在前几天,他的父亲唐先生收到了龚老师寄来的“家信”。“说实话,我和爱人都非常惊讶,孩子之前也没跟我们说起过。”唐先生称,龚老师此举大大改变了自己对大学老师的看法。唐先生告诉记者,孩子在读小学和中学时,经常要开家长会,有时老师还会家

访,但没想到大学老师也对学生这么关心。“以前总觉得,大学老师上完课就走,别说跟家长,跟学生的交流都不多。这下真是对龚老师刮目相看。”唐先生称,自从上大学以来,孩子回家时间很少,“有时候都不知道他在学校里忙些什么。”看到这封信后,唐先生心里踏实了不少。“把孩子交给这样的老师管理,咱们做父母的放心!”另一位学生家长吕先生则表示,虽然自己不是太看重成绩,但很想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况。“孩子已经长大了,交流也变少了,平时通电话也是讲生活上的事情,对学习的情况知之甚少。”吕先生介绍,这封家书让他知道了孩子一年在学校都参加了什么活动,填补了自己未能亲身参与孩子大学生活的空白和遗憾。他同时表示,希望以后能有机会进行家长、学生和班主任三方的交流,这样对孩子的成长帮助可能会更大。记者在两个班一共挑选了40名学生,并分别致电他们的家长询问对“家书”的看法,40名家长全部赞成龚老师的做法,他们对龚老师表示敬意,觉得孩子有这样的老师,他们放心多了。学生:90%认可 10%反对对于班主任给家长写信,大多同学也都很期待。6班的班长李凯说:“我觉得挺感动的,我们在高中的时候都没碰见这种老师,大学更是难得。”团支书朱力婷也表示,在大学里,很多人都难以得到老师这么体贴的关心。同时,龚老师通过这种方式让家长了解学生情况,也堪称用心良苦。“有学生反对‘家书’么”记者问,“有。”龚老师毫不迟疑地回答。龚老师介绍,反对的学生约占10%左右,他们主要分为两类:一部分学生认为,他们已经成年了,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希望能够独立自主,也能处理好大学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不希望家长、老师还把他们当做小孩子对待,放手让他们到社会这个大熔炉磨练,既是对他们的尊重,也是一门社会必修课。另一种便是学习成绩欠佳的学生。他班上一名女生,因为害怕让家长知道自己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故意“填错”自己的家庭住址。哪知,心细的龚老师拿到学生填写的地址悄悄地与他们入学时登记的地址一一核对,居然查出了两例。“我自己的辛勤劳动也不能白费啊,要保证让每位家长都能收到‘家书’”龚老师笑着说。同行:大部分认为值得学习也有人认为不宜介入过深而对于同行的做法,华中师范大学(微博)社会学系教授梅志罡表示,作为一个教师,他体现出的责任心值得肯定。“很多大学老师都觉得,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因此将自己的责任局限为对知识的传授,这实际上是远远不够的。”梅教授称,在大学生的教育中,只有加强家长和老师的沟通,才能形成合力,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龚老师此举无疑是一个正确的导向,也值得所有高等教育工作者学习。记者采访了10余位大学教师,其中大部分人都赞同梅教授的说法。也有部分教师认为,龚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令人感动,但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应该学会自己安排和处理学习和生活。而对于家人和老师来说,为了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在高等教育中应当以引导为主,不宜过深介入。(记者杨京 商为智 实习生闵婉珏 姚欣 崔婷 昝雪松 魏凡)分享到:微博推荐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新浪高考官方微博-->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本文出处: vpn

第二篇:作文时评材料两则:1风力发电致猛禽锐减,需重视人与自然关系2给家长寄成绩单打到大学生的“七寸”了吗

风力发电致猛禽锐减,需重视人与自然关系

作者:张田勘

研究人员对印度风电场的一项研究发现,在风力涡轮机周围地区,掠食性鸟类数量下降了3/4,例如金雕。相当于30层楼高的风力涡轮机,涡轮叶片看似转得很慢,但其最高时速可达到274千米。很多鸟类在飞行中不会向上看,在捕食时更不会去注意这些巨大的叶片。

风力发电场的这种情况,呈现了多种后果:该地区的猛禽减少了;由于猛禽捕食的减少,该地区的反身蜥数量暴增,行为和外观也出现显著变化,生态链发生了改变;风力发电厂成为该地的“顶级掠食者”,对当地的食物链产生了冲击。

风力发电致猛禽锐减,需重视人与自然关系

这项研究,是对人们的一个重要提醒:人类的任何一项行为都要全面考虑生态问题,生态的变化和恶化,最终不只是其他生物遭遇伤害和毁灭,其后果最终也会作用于人类。

一直以来,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远远不够,如与无机自然环境(矿物、土地、水和阳光等)的关系,与有机生态(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关系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要遵守一些原则:人类利用各种手段让自己生存得更好更舒适的同时,也要让其他生物有生存空间,做到共生,如保护生物多样性。

设计风力发电这种清洁能源的初衷,是为了减少对化石能源的利用,缓解全球变暖,拯救地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目前,全球有近1700万公顷土地用来生产风能,风力发电约占全球供电量的4%。

但是,看起来是绿色能源的风能开发和运行,实际上却造成了生态破坏。在风力发电的设计和运行之初,人们也许并未预计到风力发电机可能对野生动物造成伤害,触发一系列的生态链变化,这不是有意而为,只是科学评估不足。

这样说不是要否定和风力发电相关的绿色能源项目,只是提醒人们,需重新评估和改进项目运行方式,避免伤害甚至改变一个地方的生态链。由此,也提出了一个普遍性问题:如今,人们可以凭借科学技术和智慧改造世界和自然,但科技发明成果的应用,不应只对人有利,也应当对环境和生态有利,做到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双赢。

要做到这一点,有两个环节需要考虑:一是各种发明和科技成果在立项和应用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环境和生态评估;二是在新项目运行之后,若发现问题,必须及时跟进、再评估,并进行改善。同时,在研发和投资某项新技术时,有些人把经济利益放在环境生态之上,导致一些破坏环境的项目匆忙上马,造成某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这也告诫人们,利益考量不能发生偏颇,利益至上造成的后果,很难甚至无法弥补。

任何科学技术项目都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尽管风力发电会致猛禽受伤是当地设置风力发电厂20年后才发现的,但现在重新评估并改善风力发电项目或许并不算晚,例如尽量避开鸟群迁徙的主要路线等,让可再生能源的开采和保护其他生物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张田勘)

给家长寄成绩单打到大学生的“七寸”了吗

【光明时评】 作者:熊丙奇

上大学“最害怕的事”又发生了。近日有消息称,深圳大学给部分专业的学生家长寄了学生成绩单,快递含有所有学期的成绩单、绩点换算说明、《致家长一封信》以及辅导员、班主任联系方式。

向家长寄送大学生的成绩单,其实并非新鲜事,只是各校的做法各有不同。有的是所有院系专业的学生都寄,有的则是实行学业警示制度,给家长寄送“学生学业警告通知书”,提醒家长要督促学生重视学业。对于给大学生家长寄成绩单一事,一直存在争议。赞成者认为,这可以让家长了解大学生学业情况,督促学生认真对待学业,也避免学生突然被退学家长难以承受;而反对者则认为,大学生已是成人,应对自己负责,没必要把成绩单寄给家长,而且这还涉嫌侵犯学生的隐私。

在笔者看来,大学给学生家长寄成绩单,更多是出于部分大学生缺乏独立性、责任心的无奈之举。要让学生做到对自己负责,必须从基础教育开始就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责任心,同时,大学教育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管理的能力。

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几乎所有学校都要求家长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有不少学校布置家长批改孩子作业。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早已习惯了一直被教师和家长规划和管理,没能培养起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有的学生错误地认为,读书是为父母读,一些父母也将孩子考上大学视为“脱离苦海”。如此带来的结果就是,倘若家长不继续盯着他们的学业成绩,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就进入彻底放纵状态。一些学生对学校给家长寄成绩单感到“害怕”,就是放纵惯了,担心家长发现自己的成绩之差。

既然学生感到“害怕”,学校也多会认为此举打到了大学生的“七寸”。然而,需要认识到,这仍然没有摆脱基础教育的管教模式。近年来,针对大学生出现的学业问题,有的大学采取高中管理模式——统一上早晚自习、统一作息。但按照这种管理模式,大学生走出校园怎么办?他们总有一天要走向社会、独立生活。

对于大学生缺乏独立性和责任心的问题,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必须反思。对于基础教育来说,不能再围绕升学而办学,只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而不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忽视对学生成长十分重要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规划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不少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后不再有学习的兴趣,不知读书的意义是什么,失去进一步奋斗的目标和动力;面对大学实行学分制教学出现的大量自由时间,以及大学辅导员老师不再像高中那样事无巨细地管教,很多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安排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值得欣喜的是,有关教育部门已经认识到,家长参与学生作业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叫停学校老师给家长布置作业。

针对大学生的这种状况,大学应该首先重视对学生的适应教育,教育引导所有大学新生,学会规划大学生活。在发达国家,大学新生入校后,高校都会有较长时间的适应性教育,并且会安排经验丰富的教授担任学生导师,每两周和学生一起交流讨论,以此让大学生找到大学期间适合发展的目标,同时达到排解学生困惑的目的。其次,应充分发挥学生会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作用,增强学生对大学的认同感和主人翁意识。最后,大学还应重视对学生的过程教育和过程管理,通过老师创新课堂教学,提高平时考核要求,让学生不敢有所懈怠。

但遗憾的是,我国不少高校选择了延续高中教育管理方式,以此来解决大学生没有自主学习和管理能力的问题,如此应对治标不治本。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没有任何捷径,必须重视教育投入,引导教师多花时间搞教学研究,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同时引导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上投入精力。

中青报:重视文科 更要摆脱文理科的此消彼长

文科生不可不具科学素养,理科生不可不具人文精神。培养出更为完整的“人”,才会导向更完善的“社会”。

近日,有媒体梳理汇集了教育部门、高校重视文科的消息:文科首次进入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北大筹集设立文科发展专项基金,清华大学建立文科资深教授制度,浙江大学举行文科发展咨询专家小组会议,武汉大学已召开了多届文科院长论坛……

这些消息对于文科学者以及学生来说,确实是喜讯。但也照见了另一个现实:长期以来,相比于理工科,文科受重视程度有限。一个很直观的例子即是:我们有着体系完备且社会美誉度极高的两院院士制度,文科领域却缺乏对应物。

从资源分配到社会认知的“重理轻文”,有着历史原因,比如建国以来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及由此衍生的指导理念,导致政策、资源向理工科大量倾斜。同时,也有着一定程度的现实原因,比如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科专业一度红火,“诗人”“哲学家”成为备受仰慕的身份,但在构建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文科的超然属性,在经济分工链条中难以找到实际接入口,因而热度很快消退。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之下,文科在教育体系内逐渐边缘化。

今天重提对文科的重视,是对往日的纠偏。曾经“重理轻文”的逻辑,遵循的是实用主义,关注的是“什么有用”“产生什么效益”的具体问题。而对于行进至今日的中国社会,物质水准已有大幅改观,确实有必要展开与器物成果相对匹配的精神思考。文科即人文社会科学,主要着眼于“成为什么人”“塑造什么样的社会”等宏观命题,它的受重视也是社会文明程度提升自然而然的呈现,是社会发展带来认识层次深化、社会需求多元化的表现。

放眼世界,在近代以来技术理性的狂飙之后,重拾文科教育已成国际学界的普遍呼吁。《中国科学报》曾刊发《哈佛校长:人文教育不可替代》一文,文中哈佛校长福斯特曾列举一组数据,“在国际上,大约55%的领导人持有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的学位,而75%的商界领袖都承认,最重要的职场技能都与人文学科有关,即:分析问题的能力、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能力和写作能力”,并强调“人文教育在大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标世界一流水准的中国高校,也必须具备这样的认知高度,这既是大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向大学本来面貌、中心内涵的回溯:高等教育的使命绝不仅是授以技术,更要面向学生乃至社会辐射人文精神。

从历史的角度看,“文”与“理”在中国常呈现一种“较劲”的状态: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或许是“重理轻文”;然而将时针回拨久一点,“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君子不器”等古训深入人心,文人墨客的文献汗牛充栋,然而喻皓、毕昇等技术专家及其成就却记载寥寥。今天,高校再度重视文科,也应促成文科、理科摆脱此消彼长的关系,这不再是简单的地位升降,而是教育理念的一种重塑与深化:文科生不可不具科学素养,理科生不可不具人文精神。培养出更为完整的“人”,才会导向更完善的“社会”。

下载大学老师给学生家长寄成绩单引争议(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老师给学生家长寄成绩单引争议(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