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镇敬老院行风评议标准
乡镇敬老院行风评议标准
一、建立并落实行风建设责任制,把行风建设纳入乡镇敬老院总体目标管理。
二、认真贯彻执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和《农村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坚持办院宗旨,完成地方政府安排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接纳任务。
三、建立健全配套的规章制度,工作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分工明确,服务周到,措施得力,全年无较大责任事故。
四、实行民主管理,定期公布账目,捐赠款物按规定登记入账,管理使用得当、公开。
五、不断改善和提高院民居住和生活条件,环境整洁、卫生,院民患病能及时得到治疗。
六、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丰富院民的晚年生活。
七、工作人员作风优良,廉洁守纪,无索贿、受贿和贪污挪用公款现象。
八、社会监督和群众举报、投诉渠道畅通,对群众举报、投诉的问题及时认真处理,整改措施得力。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行风评议标准
一、建立并落实行风建设责任制,把行风建设纳入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总体目标管理。
二、规章制度健全。严格执行《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为老年人提供膳食、护理、康复、心理等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三、坚持办院宗旨,完成当地政府安排的“三无”对象接纳任务。
四、建立老人档案,包括:入院协议书、申请书、健康检查资料、身份有效证件复印件、老人照片和联系人等。
五、院容院貌整洁、美观,秩序井然。居住环境舒适,功能齐全。
六、工作人员作风优良,恪守职业道德,服务规范、文明,佩证上岗。廉洁守纪,无索贿、受贿现象。
七、分工明确,措施得力,全年无较大责任事故。
八、实行院务公开,民主管理。收费项目和标准张榜公布,严格按照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收费。对捐赠款物按规定登记入册,使用得当、公开。
九、社会监督和群众举报、投诉渠道畅通,对群众举报、投诉的问题,及时认真处理,整改措施得力。
第二篇:乡镇行风评议工作总结
关于**镇行风评议情况的报告
县纪委:
为了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坚决纠正行业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行业为农服务质量,树立行业良好形象,镇纪委对全镇行风评议员进行了培训,组织评议员采取听(听汇报)、查(查资料)、看(看设施)访(访群众)、谈(谈问题)等方式,对**卫生院、全镇中小学、镇林业服务
中心等单位开展了行风评议活动,在镇机关单位中开展行风评议问卷调查活动。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卫生院行风评议情况
7月份,镇纪委组织纪委成员、行风评议员对**卫生院进行了行风评议。评议组深入卫生院,重点对硬件建设、制度建设、廉政建设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等工作进行了检查评议,认为该院服务热情、出诊及时、制度健全、收费合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评议组结合实际与卫生院共同就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制度建设、廉政建设及医疗管理、设备配置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分析,共提出合理化建议9条。镇卫生院积极采纳相关建议并及时拿出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和时限。通过行风评议活动的展开,有力地推进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服务质量,完善了各项制度,解决群众就医难看病贵问题,得到群众赞成。
二、全镇中小学行风评议情况
9月初,镇纪委组织行风评议员先后深入**中学、**小学、赵塬小学、龙嘴小学等校点对学校收费标准执行情况、学生两免一补政策落实情况、教育教学工作及学生食宿安全等进行了检查评议。评议组结合各校点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5条,现均已落实到位。通过检查评议,全镇杜绝了超标收费现象,全面落实了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完善了相关制度,促进了教育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镇林业服务中心行风评议情况
9月中旬,镇纪委组织行风评议员对镇林业服务中心工作进行了评议。评议组分别就退耕还林兑现、林政管理、森林防火等工作进行了检查评议,提出合理化建议4条,得到林业服务中心的高度重视。通过评议,加强了对退耕还林资金的监督管理,强化了林政执法工作,规范了林区秩序,杜绝了林区“乱砍、乱拉、乱运”等违法现象,落实了森林防火工作责任和措施,确保了林区社会稳定。
四、镇级单位行风问卷调查活动情况
深入开展机关单位行风问卷调查活动。向各单位、村支部和村委会及行风评议员发放调查表,进行行风问卷调查,接受群众监督,促进行风评议活动向纵深发展,提高了各单位服务“三农”的质量和水平,改进了行业作风,树立广大了党员干部在农村的良好形象。
第三篇:乡镇“行风评议”工作汇报材料
根据县纠风领导小组年初的工作安排部署,今年以来,乌鲁却勒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地、县纪检监察工作会认精神,始终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大力开展行风评议工作。在总结以往行风评议工作的基础上,我镇始终做到行风评议同争创活动相结合,不断把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引向深入。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乌鲁却勒镇共有17个站所,从2001年开始开展行风评议工作。到现目前为止,我镇评议站所工作已达100%;2001年评议了水管站、供销社等5个站所;2002年评议供电所、文教办等5个站所;2003年评议农机站、兽医站等3个站所;2004年评议林管站、镇卫生院等4个站所,同时还重点对5个行政村进行了行风评议。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提高了争创“人民满意政府”、“人民满意单位”活动的认识
1、根据县委、政府和县争创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我镇年初就成立了由27名人员组成的争创“人民满意政府”活动领导小组,并与17个站所、25个村委会层层签定了目标责任书。镇党委,政府,纪委主管领导非常重视争创活动的落实情况,加强监督,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使“行风评议”工作取得了实效。
2、从社会各界聘请13名行风评议员并对他们进行培训,使他们及时掌握了深入基层,与群众交谈等基本工作技巧,使他们在评议工作中做到得心应手,确保了行风评议工作的顺利开展。
3、我镇及时召开2004,纠风和争创“人民满意政府”大会,把此项工作作为提高镇党委、人民政府的办事效率的重要措施来抓,按照争创人民满意政府活动的目标要求,有布局地开展了争创“人民满意政府”中的行风评议工作。同时,制作争创活动宣传栏,把机构建设和责任、任务公开于众,实行了领导、机构、人员、制度四个落实。把争创工作、评议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实行一起安排、一起落实、一起考核,与此,形成了层层有人负责的工作格局。为做好行风评议工作,我镇对2004年重点评议单位(站所有:镇人民医院、防疫站、计生办、林管站;村委会有:柯平村、木孜力克村、克迪玛依玛克村,哈勒塔勒村)组织了13名行风评议员,授予他们行风评议、监督、评议、表决等四大权利。
4、镇政府加大了对行风评议工作的宣传力度,并扩大了宣传工作的广泛性,把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与争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人人参与争创活动的工作格局,切实加强了对争创“人满意政府”的宣传力度。
5、建立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科学的管理机制,提高干部深入基层为人民服务的素质,加强了队伍建设,为确保争创“人民满意政府”取得实效。避免走过程,走形式,我镇将争创“人民满意公务员”、“人民满意村委会”、“人民满意基层站所”与争当“人民满意公务员”、“人民满意工作者”有机结合起来。把广大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干工作,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了“人民满意公务员”、“人民满意工作者”的评选标准并认真落实。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广大干部职工的言行举止。从而将争创活动逐步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使争创工作取得了实效。
6、重视群众上访工作,认真落实镇领导接待上访人员制度,建立信访办公室,镇党委由一名主管领导干部负责信访工作,并层层签订责任书,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肃纠正了责任推诿,依赖上级的不良作风,及时处理上访问题,有效地预防了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现象的发生。
7、做好了政务、村务、校务和站所的公开工作,及时成立“四务”公开领导小组,预防走过程、搞形式,避重就轻,不体现重点、不公开人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发生,加大对公开工作的监督与调查,查处存在的问题,利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公开率,创建“人民满意政府”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全体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2、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我镇和各基层站所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制定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用来规范和约束干部职工的言行,通过制度的执行来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作风建设得到了转变。各基层站所、村委会通过座谈会和生活会将征集到的意见集中整理,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不实、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是哪个单位存在的问题,通知到单位,是个人的问题,整改意见发到个人,不给任何单位和个人留退路、留情面,使每件事情都有落实、都有回音,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我镇创建活动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廉政建设意识有所增强。争创“人民满意政府”、“人民满意单位”活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我们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服务从而达到人民群众满意的目的。因此,我们适时开展了“当干部是为什么,我为群众做了什么”的大讨论,引导干部职工强化宗旨意识,加强廉政教育,切实解决了少数基层站所存在吃拿卡要行为,基本上杜绝了不正之风的发生。
今年,我镇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镇党委、政府和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使纠风工作和“两个争创”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离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的心愿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始终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推进“人民满意政府”、“人民满意单位”活动在我镇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为全面提高我镇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乡镇“行风评议”工作汇报材料
根据县纠风领导小组年初的工作安排部署,今年以来,乌鲁却勒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地、县纪检监察工作会认精神,始终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大力开展行风评议工作。在总结以往行风评议工作的基础上,我镇始终做到行风评议同争创活动相结合,不断把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引向深入。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sO100
一基本情况
乌鲁却勒镇共有17个站所,从2001年开始开展行风评议工作。到现目前为止,我镇评议站所工作已达100%;2001年评议了水管站、供销社等5个站所;2002年评议供电所、文教办等5个站所;~年评议农机站、兽医站等3个站所;~年评议林管站、镇卫生院等4个站所,同时还重点对5个行政村进行了行风评议。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提高了争创“人民满意政府”、“人民满意单位”活动的认识
1、根据县委、政府和县争创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我镇年初就成立了由27名人员组成的争创“人民满意政府”活动领导小组,并与17个站所、25个村委会层层签定了目标责任书。镇党委,政府,纪委主管领导非常重视争创活动的落实情况,加强监督,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使“行风评议”工作取得了实效。
2、从社会各界聘请13名行风评议员并对他们进行培训,使他们及时掌握了深入基层,与群众交谈等基本工作技巧,使他们在评议工作中做到得心应手,确保了行风评议工作的顺利开展。
3、我镇及时召开~,纠风和争创“人民满意政府”大会,把此项工作作为提高镇党委、人民政府的办事效率的重要措施来抓,按照争创人民满意政府活动的目标要求,有布局地开展了争创“人民满意政府”中的行风评议工作。同时,制作争创活动宣传栏,把机构建设和责任、任务公开于众,实行了领导、机构、人员、制度四个落实。把争创工作、评议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实行一起安排、一起落实、一起考核,与此,形成了层层有人负责的工作格局。为做好行风评议工作,我镇对~年重点评议单位(站所有:镇人民医院、防疫站、计生办、林管站;村委会有:柯平村、木孜力克村、克迪玛依玛克村,哈勒塔勒村)组织了13名行风评议员,授予他们行风评议、监督、评议、表决等四大权利。
4、镇政府加大了对行风评议工作的宣传力度,并扩大了宣传工作的广泛性,把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与争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人人参与争创活动的工作格局,切实加强了对争创“人满意政府”的宣传力度。
5、建立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科学的管理机制,提~部深入基层为人民服务的素质,加强了队伍建设,为确保争创“人民满意政府”取得实效。避免走过程,走形式,我镇将争创“人民满意公务员”、“人民满意村委会”、“人民满意基层站所”与争当“人民满意公务员”、“人民满意工作者”有机结合起来。把广大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干工作,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了“人民满意公务员”、“人民满意工作者”的评选标准并认真落实。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广大干部职工的言行举止。从而将争创活动逐步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使争创工作取得了实效。
6、重视群众上访工作,认真落实镇领导接待上访人员制度,建立信访办公室,镇党委由一名主管领导干部负责信访工作,并层层签订责任书,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肃纠正了责任推诿,依赖上级的不良作风,及时处理上访问题,有效地预防了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现象的发生。
7、做好了政务、村务、校务和站所的公开工作,及时成立“四务”公开领导小组,预防走过程、搞形式,避重就轻,不体现重点、不公开人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发生,加大对公开工作的监督与调查,查处存在的问题,利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公开率,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使”四务”公开工作在我镇得以顺利的开展。
8、在开展行风评议、争创“人民满意站所”、“人民满意村”工作中,根据以点带面的原则,在往年评议工作的基础上,我镇今年又重点将5个村,4个站所定为行风评议对象。在争创活动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组织行风评议员,深入到群众中去调查了解,采取与群众面对面座谈、个别交心,明察暗访以及发放征求意见问卷等方式,对被列为评议重点的站所、村以及往年评议过的站所、村进行了评议和“回头看”工作。并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及时督促存在问题的站所、村切实加以整改。能及时将问题处理在发现的初级阶段,通过近几年来对各站所、村的行风评议工作的加强,使得全镇站所、村干部在工作作风、服务意识、服务质量、收费标准、依法办事、廉洁勤政等方面有了明显转变。
(二)、结合争创”人民满意政府”、”人民满意单位”活动,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1、农田设施、水利基础设施得以好转。我镇历来就是存在地多缺水的问题。今年,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灌溉等问题。组织镇上的干部、群众在30公里左右排碱渠的基础上新挖了2公里排碱渠,并对68公里大小农业灌溉渠进行了加固、挖深。修建了20公里左右的防渗渠,使农业灌溉用水得以保障。
2、为建设小城镇建设,镇政府投资50万元在镇范围内修建6公里的柏油路,为我镇的人民群众生活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新建了商贸市场,牲畜市场,屠宰点,市场建设予以整顿,今年,送往各村委会的饮水建设项目也被国家有关单位予以批准,计划明年完工使用。随着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我镇的第二、第三产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机遇。镇政府投资20万元,修建城镇周围的道路,大大方便了群众。
3、全面实行“421l”工作机制,在协调五个小建设的基础上,镇政府投资100多万元,修建了配套一流的职工宿舍。能居住20人的一套85平方米的住宅房5套。民汉餐厅各1个,职工之家一个,篮球场一个,并配备了与之相关的基础设施,为职工安心工作提供了保障。
4、我镇人口多,缺少民警。镇政府为了解决此问题,从财政拨款56000元,给派出所配备14名合同治安员,并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严厉打击民族~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使人民的安全得以保证。
5、根据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安排,我镇非常重视林果业的发展。抓紧质量关,改善老果园、老品种,同时新开发了9177.8亩果园,大大提高了树苗的成活率。其次,大力发展种植蔬菜、大棚种植西瓜、甜瓜等家庭产业,家庭养殖业,为农民创收打下了基础,赢得了农民的称赞。
6、在棉花生产中,以向高品质产品进攻为手段,完成提高了棉花品种的科技含量,在全镇全面推行棉花高密度种植技术,落实乡村干部向高产攻关进攻示范田,加强田野管理,提高产量,使农民的收入稳步增长。
7、加大了扶贫工作力度。做好了灾民救助、贫困户的慰问工作,在帮助贫困户脱贫工作中,以帮助家庭生产为重点,做好了特贫户的救援工作,捐款总额达到了27600元。化肥400公斤,镇政府为58户特贫户从财政拨出45万元,修建砖木结构的房子,解决了他们的实际困难。
8、教育工作方面。大力推行科技兴镇战略,使各项工作得以健康发展。首先,把“两基”工作作为重点来抓,加强了镇中小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投资170多万元,为我镇范围内的16所中小学修建1700多平方米的教室,并更新了教学设施。修建了1200米围墙,352平方米的厕所,大大改善了学校的教学条件,为学生创造了较好的学习环境。
三、几点体会
通过开展争创“人民满意政府”、“人民满意单位”活动的顺利推进,我们感到,基层站所和村委会的办事效率明显提高,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1、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通过创建“人民满意政府”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全体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2、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我镇和各基层站所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制定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用来规范和约束干部职工的言行,通过制度的执行来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作风建设得到了转变。各基层站所、村委会通过座谈会和生活会将征集到的意见集中整理,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不实、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是哪个单位存在的问题,通知到单位,是个人的问题,整改意见发到个人,不给任何单位和个人留退路、留情面,使每件事情都有落实、都有回音,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我镇创建活动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矗
4、廉政建设意识有所增强。争创“人民满意政府”、“人民满意单位”活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我们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服务从而达到人民群众满意的目的。因此,我们适时开展了“当干部是为什么,我为群众做了什么”的大讨论,引导干部职工强化宗旨意识,加强廉政教育,切实解决了少数基层站所存在吃拿卡要行为,基本上杜绝了不正之风的发生。
今年,我镇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镇党委、政府和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使纠风工作和“两个争创”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离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的心愿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始终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推进”人民满意政府”、”人民满意单位”活动在我镇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为全面提高我镇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敬老院行风评议经验介绍
敬老院行风评议经验介绍
纠建并举综合治理不断推进行风建设
——县*敬老院行风评议经验简介
*敬老院位于县东南部国道旁,该院占地面积19.5亩,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xiexiebang.com建筑面积5000个平方米,内设床位80张,现住有院民50人。几年来,该院以全新的工作思
路、全新的工作理念,纠建并举、标本兼治、完善制度、强化监管,不断推进行风建设,院民满意率逐年提高,2005年被省民政厅评为先进敬老院。其主要做法是:
一、采众议之长,圆院民之梦
为推进敬老院的行风建设,该院建立和完善行风建设责任制,把行风建设纳入了敬老院总体目标管理。院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副院长任副组长,五保老人为组员的行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行风建设工作的领导,聘请村支两委成员,德高望重的老人为行风评议员,并定期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院采众议之长,解决了许多涉及院民切身利益的问题。该院原来座落在交通闭塞的山冲里,场所简陋狭小,生活条件较差。在行风评议中,院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就要搬迁敬老院。院长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苦苦的思索,并向镇党委、政府做了专题汇报。镇领导高度重视,去年5月间,镇党委、人大、政府进行了专题研究,作出了撤销分路口中学,改建省标敬老院的决定,并从紧张的财政中挤出30万元资金,整修房舍,新建休闲亭,征收稻田、鱼塘,建立生产基地,添置配套设施,经近半年的努力,一所高标准的敬老院落成。改建后的敬老院食堂、浴室、卫生间、娱乐室、电视室、办公室、会议室、医疗室布局合理,生产区、工作区、娱乐区四区协调。五保老人每人有一间17平方米的房间,房内床、柜、桌、椅、被、褥、枕全部新置,电扇、铁桶、脸盆、毛巾、洗脸架、热水瓶、不锈钢杯全部换新一应俱全,添置了彩电、洗衣机、电话机等机电产品,搬进新居后,院民们的脸上一个个绽开了欣喜的笑容。环境改善了,院民们向往的是更高档次的生活,在今年行风评议中,行风评议员反馈了院民们的意见。为圆院民心愿,提高院民生活质量,又投入上万元,添置了适合老人特点有利老人身心健康的扭腰机、三位慢步机、健骑机等健身器材,并为每位院民配制了一双拖鞋、一床凉席、两件衬衣。每到枯水季节,附近村民常到敬老院担水,弄得院内生产生活用水紧张。为维护敬老院正常的生活秩序,又不影响敬老院与邻近村民的关系,院利用行风评议之机提出了解决邻村村民饮水问题的意见,附近村村委会非常理解敬老院的难处,他们利用村干部兼行风评议员的双重身份,主动担起了解决村民饮水困难这一重任,采用激励方法,鼓励村民深挖井就近取水,妥善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恢复了院内的正常生活秩序。左塘居委会居民刘炳章,双目失明,无依无靠,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日子过得非常艰难,院在行风评议征求意见中得知这一情况时,将其接到敬老院居住,解决了刘炳章的后顾之忧。
二、抓组织建设,促院务管理
一个50来名五保老人的敬老院,相当于半个村民小组。院大了,事务多了,加上五保老人长期单独居住养成的孤僻执拗的性格,要管理好敬老院决非易事。为此,该院组建了一些管理组织,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一是成立了院务管理委员会,负责敬老院发展规划的审议和参与重大院务的决策。二是组建了伙食管理委会员,专门负责食堂伙食的管理、物品的采购、搭配与调剂。三是组建了治安保卫调解委员会,大门设立了门卫,居宿区每层楼由五保老人民主产生一名治保调解员,专门负责管辖区内的治安保卫与民事纠纷调解。四是组建了卫生管理委员会,负责卫生责任区的划分、卫生的组织打扫与检查。五是制定了《院务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院长职责》、《护理员职责》、《炊事员职责》,明确职责范围与要求。五是建立和完善了《敬老院院规》、《院务公开制度》、《财务制度》、《卫生制度》、《学习制度》、《值班制度》。管理机构的建立和规章制度的完善,形成了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钱、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的崭新格局。
三、兴活动教育,扬团队精神
五保老人入院前几乎没有过过集体生活,自由主义比较严重,团结互助精神比较缺乏,为了帮助他们在心中树立起集体主义这面旗帜,在院内广泛开展了“院衰我耻、院兴我荣”的教育活动。一是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五保老人集中学习政治、时事,增进五保老人对党的政策、对改革开放形势的了解。二是组织五保老人开展娱乐比赛活动,培养他们团结拼搏、敢为人先的精神。三是树立正反典型,让五保老人学有榜样,赶有对象。72岁的五保老人李秋生,清早一起来,就手拿扫把清扫庭院,天天如此。院长在大会上进行了重点表扬,并发给30元奖金。而对动手打人的黄志勇通报批评,责其公开作检讨,并罚款100元。对人对事公正、公平,刹住了邪气,弘扬了正气,促进了院风的根本好转。全院五保老人
有计献计、有力出力,帮厨、除草、挖土、种菜、施肥,样样事情争着干,坏人坏事敢斗争,院内呈现出一派团结向上、生机勃勃的大好景象。
四、强民主氛围,做管理文章
为了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增强院务管理的透明度,维护五保老人的合法权益,该院从建院起就制定了政务公开制度,建立了固定的院务公开栏,设立了举报箱,实行了院务全
面公开,做到了规章制度、工作职责、监管机构长期公开,重大院务及时公开,财务收支一季一公开。在各种管理机构中,都至少有一名五保老人(民主产生)担任委员,参与院务决策与管理。捐赠款物一律作为收入,登记入帐,对五保老人最敏感的财务支出情况,一律由五保老人监管,实行院长一支笔审批,会计、出纳分设,做到日清月结,不断增强了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同时定时定期组织五保老人检查室内室外和个人卫生,经常开展自查、互查、互促活动,充分发挥了五保老人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
五、建激励机制,促院办经济
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院务管理,该院建立了两大激励机制。在五保老人中每半年评比一次,对表现突出,作出一定贡献的五保老人实行奖励,发给一定数量的奖金;对从事种养殖的工作人员,实行产品收入**比例(院得六,工作人员得四),年终决算兑现。两激励机制的实行,极大的调动五保老人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五保老人找事干、抢事做蔚然成风,盲人五保老人有人端茶倒水,生病五保有人照顾料理,室外室内看不到星点垃圾,蔬菜园地找不到一根杂草。工作人员比技艺、竞产出,生产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今年养猪110头,出栏80头;养鸡150只,出栏50只,养鱼2000多斤以上,蔬菜自给有余有送有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