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弟子规学习心得集
弟子规 幸福和谐的人生钥匙
弟子规学习心得
目录
家庭教育与生活系列
学好《弟子规》家庭变天堂……………………
3学贵力行…………………………………………6
幸福美满生活的开始………………………… 1
1小予成长的故事……………………………… 16
行有不得 反求诸己……………………………2
4感悟《弟子规》……………………………… 28
烈火真金《弟子规》………………………… 39
孝敬是教育的根本…………………………… 4
5喜悦的《弟子规》…………………………… 51
《弟子规》伴随我们成长…………………… 63
学生的体会报告系列
《弟子规》教我过春节……………………… 70
第一次向妈妈道歉…………………………… 73
体会妈妈怀胎的辛苦………………………… 75
唤起心底的声音……………………………… 80
是谁挽救了他………………………………… 84
学习落实《弟子规》………………………… 87
《弟子规》如是教化着我…………………… 89
家教为她护航………………………………… 9
2上行下效的家教……………………………… 95
课后反思………………………………………101
学员的心声……………………………………103
校对组心声……………………………………105
人生自此而改写………………………………109
省思和忏悔……………………………………112
学好《弟子规》 家庭变天堂
随着自己对《弟子规》等圣贤文化的熏修,我感觉从个人到家庭都受益匪浅。孩子越来越懂事,家庭气氛也越来越好,特别是夫妻关系得到很大改善。
我丈夫是刑警,工作很忙,所有的家务活、带孩子基本是我自己做。而我在高中教学,工作也不轻松。丈夫回来,往往就是一堆脏衣服、臭袜子一扔,大丈夫相一摆,坐吃等喝。尽管我为家庭为丈夫以前所做不少,而丈夫似乎并不领情,而且甭说你对他发脾气了,态度言辞稍有不好他就跟你斤斤计较。所以,我心中时常感到不平衡,总有种「忍辱负重」之感,两人之间也时常疙疙瘩瘩的。
随着圣贤文化的熏修,我慢慢醒悟了,原来问题的根本就在自己身上,是我自己的心态不对,虽然为家庭为对方付出的不少,但并不是念念为对方好,而是时常在用得失心衡量:我为他做了多少,他又为我做了多少,总觉付出多回报少,故心含委屈。对方感受到这种不正的思想,必然反馈回来的也是不好的态度。
《弟子规》上说「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夫妻之间不也是这样吗?是自己太自私了,所以我就知过改过,首先改变自己的心态,多看丈夫的优点,尽量不看他的缺点,丈夫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果然变了,而且变成了我的「大恩人」。因为是丈夫在社会上遮风挡雨,维护着我们这个家,治家理财也是多亏了丈夫;更主要的,正因为有了他的磨炼,我原来焦躁的性情才变得温和、沉静,狭小的心量也变得更加宽阔,是丈夫成就了我。所以,我发自内心地感谢他,感恩心一出来,恭敬心、真诚心都出来了。我也把这种心态传递给孩子,所以每当丈夫上班走时,我和孩子都送到大门口:「爸爸再见,您慢走。」下班回来,孩子赶紧迎上去:「爸爸辛苦了!」我则拿过毛巾给他擦汗。睡前孩子还要问安:「爸爸晚安,祝您做个好梦!」
丈夫出差时,我会打电话问候,在生活上也尽量体贴丈夫。若自己在家吃就简单对付,他回来时我就用心做一道菜;看到丈夫劳累,我自己再疲劳也要给他捶捶背,做做按摩,甚至打好洗脚水帮他洗脚。而且现在做这一切都是我心甘情愿的。平时我还常用手机给他发条短信,对他的优点或善行进行赞扬,因为《弟子规》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对他的缺点,尽量委婉地提出,一切事情都尽量考虑到他的感受。
前些天,我遇到一次学习圣贤文化的好机会,开始丈夫答应了,结果临走前一天晚上,他又变卦了,尽管我非常渴望并珍惜这次机会,但为他我忍痛放弃了。我对他说:「我们学习圣贤文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家庭、社会更加美好和谐,不能反而引发矛盾。我知道你也是为了我好,我也为了你,不去了!」他说:「这样的话,以后我支持你学!」随即,他出差去南方,回来时头一次给我捎回了衣服,而且还是两套;平时非常节俭的他,花60元钱为我买了一把精致的梳子,还让人在上面刻上我的名字。
丈夫对我确实变了,大热天他会满头大汗地抢着炒菜;衣服、碗筷有时也帮助洗;看到我很累时他还会为我捶捶背;甚至有时还帮我剪脚趾甲。当然偶而丈夫脸上也会阴云密布,我就赶紧反省自己,一静下心肯定会发现自己心态或言行上有不好之处,只要纠正了,他也很快会「多云转晴」。
我越来越感到,家庭的幸福需要我们用爱心、感恩心来好好经营。同时我体会出遵循圣贤教诲的两个原则,肯定你的家庭会非常美满。第一句话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自己想得到什么就要先付出什么,不想得到什么当然也不能让对方承受;第二句话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也就是当出现矛盾或不顺时,我们应首先好好反省自己,往往问题的症结就在自己身上。其实只要念念为对方着想,一切就会无所求而自得,总之一句话:只要念念为对方,家庭就可变天堂!
感谢仉老师推荐
学贵力行
罗先生
中国传统文化,对我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大学时代,我开始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希望从中找到敦品励行的智慧和力量。我看过《论语》、《老子》,背过《大学》、《中庸》,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其一字一句都足可以受用一生。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随着社会阅历的加深,我「长大」了,忽然发现,我所了解的传统文化的道理并没有解决自己成长道路上出现的问题。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我的成长路上充满了太多的困惑、迷茫、苦闷和百无聊赖。当烦恼现前,我所喜爱的中国传统文化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我的出路在哪里?找不到答案。我开始流于世俗,把所有传统文化的书束之高阁。
我的生活变得没有规律,肆意挥霍自己的身体,「以酒为浆,以妄为常」,我开始发胖,身体素质极度下降;我怨天尤人,和妻子经常闹些小矛盾;我在工作上也不够尽心尽力,常因付出了很多而没有得到认可而苦恼;我患得患失,常常觉得生活无所着落……
当我步入而立之年,我发现离原来那个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已经很遥远,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百无聊赖、没有担当、没有社会责任感、内心灰暗且苍老的「废人」。
年龄的增长让我产生一种紧迫感,回想起来,我已经虚度了几近半生,实在是无颜面对自己,更无法面对我未来的儿女。我不知道该从何做起,以重新燃起胸中那团追寻智慧的火焰。
一个偶然的机缘,让我的书柜里多了一本《弟子规》,虽然这本书在我的书柜里躺了半年多,但是在我听了去年9月22日蔡老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讲座,以及今年4月份在地质大学的讲座后,我的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作为一个年轻人,虽有幸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却既不能利益自己的身心,更不能利益父母、师长、亲友及扶助我成长的社会,我感到万分的惭愧。
中国传统文化原本是「贵在力行」,贵在「学以致用」啊!我不再犹豫,开始学习《弟子规》,每天利用早晚坐班车的时间背诵,并努力在生活中做到其中的一字一句。到写这篇体会的时候,已经两月有余。我已经把《弟子规》熟记于心,并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上有了初步的受用。
1.生活起居
「身有伤,贻亲忧」,我开始爱惜自己的身体,不再肆意糟蹋,「食饮有节,起居有常」。连自己都不爱,还谈何爱人呢?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我原来很贪睡,每天要睡八个小时以上,还整日昏沉。现在每日只睡五、六个小时,而且头脑清醒。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我开始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我原来很邋遢,常常让妻子为我操心料理。我现在开始学会整理衣物,自己擦鞋。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以往百无聊赖之时,常以酒解忧,学习《弟子规》之后,我对酒一点欲望也没有了,至今也没有饮过酒。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我原来很不喜欢料理家务,家里脏了也无所谓,现在我总是认真地打理家里的卫生,「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2.夫妻关系
我和妻子的关系一向还好,但难免闹些小矛盾,对彼此的伤害都很大。《弟子规》上说「孝弟」,说「凡是人,皆须爱」,那离我最近的妻子不是我最应该「弟和爱」的人吗?每天,我怀着欢喜心做好每一顿饭,打理家里的卫生,并按照「弟」和「泛爱众」的教诲爱护妻子。如今,我和妻子相敬如宾,每天早上起来互致「早上好」,晚上睡觉时互致「晚安」,当为对方服务时,都会由衷地说声「谢谢」,在我不辞辛苦地料理家务,对妻子体贴入微的时候,她甚至会流下感动的泪水。在生活中,我把《弟子规》的教诲挂在嘴边,并讲给妻子听,她看到我因为学习《弟子规》而产生的变化,也自然而然地和我一起在生活中力行《弟子规》的教诲。
3.读书之乐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以前读书,总是三分钟热血,放下这本,拿起那本,结果索然无味。圣贤书是圣贤的教诲,是用来力行的,而不是哗众取宠的工具,所以贪多无益。两个月来,我放下其它的书,一心学习《弟子规》,在自己的身心得到初步受用的时候,更增加了进一步实行《弟子规》的信心,在每天读诵《弟子规》的时候,不禁有一种「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感觉。
4.身健心安
两个月来,我沉重而懒惰的身体开始变得日渐轻快,精气神很好,原来因工作而终日疲劳的眼睛也变得明亮起来。每天早上睁开眼睛,我都能马上清醒,并以欢喜心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每天晚上燃香礼拜圣贤,并静坐反思一天的言行。
我的工作也有了很多起色,每天的工作效率很高,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尽力心态,代替了患得患失的烦恼。
妻子与我每天出双入对,互敬互爱,在别人眼里,我们如初恋一般。
我珍惜时间,常念「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我不再看无聊的电视,不再吃瓜子,不再有百无聊赖的时光,而总是觉得时间太少了,没有更多的时间把工作做得更好,没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圣贤的教诲。
心常存善念,愿世间诸善增长,诸恶尽消,愿世间因为我的存在而添一分喜悦和清凉。每天勉励自己日行一善,或施他人财物,或帮助他人,或见人苦而生恻隐之心,或见人行好事而生欢喜之心。
5.亲仁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我学习《弟子规》的因缘,要特别感谢我的研究生同学陈医生。从认识她的那天起,我便生起了敬仰之心。每每和妻子谈起她,都不由地生起一种向往:做人要做像她那样的人。每次聆听陈医生的教诲,都让我受益良多。《弟子规》就是陈医生介绍给我的。在这里,我向陈医生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谢意。可见,「亲仁」对人的一生是多么重要啊!能够亲近德才兼备的人,我觉得真的是很有福气。
蔡老师说过,「 年轻人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而承担责任是一个人成长的开始」。在这里,我想对和我有过同样经历的年轻人说,我们都为人子女,以后还会为人夫,或为人妻,为人父母,我们将以什么样的德行来孝养自己的父母,扶助和爱护自己的丈夫或妻子,教育自己的子女?进而让我们生命中的每个人,都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得到安乐?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圣贤的教诲吧,从尽人伦之本分做起,做一个好儿女,一个好丈夫,一个好妻子,一个好父亲,一个好母亲,一个好员工,一个大家心目中的好朋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社会
[1][2][3][4][5][6][7][8][9][10]...下一页 >>的和谐与安宁贡献自己的力量。
幸福美满生活的开始
梅州 小邓
2004年11月,我到汕头参加了「如何落实德行教育」的师资培训班,有幸听到蔡老师、邵老师、李老师等三位老师的讲课。一年多以来,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弟子规》和经典文化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巨大变化,为此我的内心充满了感恩:感恩我们的老祖宗,感恩讲课的老师们,感恩所有为承传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而不懈努力的人们。因为他们,才让圣贤的经典变得那么的可亲可敬,使我们能够遥遥地望到古圣先贤那高大的背影,感受到一颗颗为国为民、为子孙万代的赤诚之心。我要将我的体会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都能够感受到——经典是可以指导生活的,是可以改变生活的,是可以让人生变得幸福美满的。
当时,我听课的念头只有一个:学习如何教育孩子。对孩子的爱是我的动力。一开始我请了三天假,后来又续了三天假——老师的课讲得太好了、太及时了。
在此之前,我已经认识到修身对一个人至关重要。因为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自认为还是一个善良、孝顺的人,做得还可以。但是接触到《弟子规》之后,却发现几乎没有一条能完全做到。无知,使自己成了一个不孝、不忠、不仁、不义之人。我一边听课,一边心想:为什么小时候没有人教过我《弟子规》?为什么没有人教我做人首先要孝敬父母?就这样迷茫地走了三十年,走过多少弯路,做了多少错事,伤害了多少人的心。假如人生可以重来,该有多好!我就可以少犯错误,可以没那么多遗憾。
回想起从学校毕业后,我一心想到深圳、珠海三角地区工作。但是父母认为一个女孩子孤身在外,不放心。于是,我只好服从分配,到家乡的一个行政部门工作。从此,内心的欲望和对父母的不满操纵了我,我对父母声音大了起来,顶嘴的功夫学得比谁都快。在家一点儿也不愿意分担家务,吃完饭,碗一扔,捧起书就看,什么事都充耳不闻。父母心疼女儿,从未表露出什么,反而小心翼翼地对待我。如今我做了母亲,有了孩子,明白了道理,才真正体会到当时父母的心已经是伤痕累累,虽然他们从未表白过。
在汕头,老师给我们讲了《仲由负米》的故事:孔子的弟子子路,从百里之外背米回家,奉养双亲,虽然身体很累,心里却快乐无比。而当他功成名就之时,面对山珍海味,却难过得吃不下去,因为父母已经不在世,再想走百里的路背米回家奉养双亲,已经不能够了。所以古人讲:「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古圣先贤为我们做出好榜样,我再也不能只关注自己的心情、自己的得失,而要更多地关注父母、公婆、丈夫和孩子,他们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他们的感受就是我的感受。
从汕头回到家,我马上向婆婆道歉:对不起,过去我不懂事,说话很不注意,请您老人家原谅我。婆婆听了很受感动。《弟子规》说:「晨则省,昏则定。」我决心早上向公公婆婆请安,晚上道晚安。刚开始说不出口,因为我从来没有这么客气过。但是我强迫自己说,因为想起老师说过:「行孝和行善不能等。」现在,我不仅能真诚地问候,而且我发现向老人家道「早安」和「晚安」时,心里的确在关注他们的起居,希望他们能够安然入睡,希望他们早上起来有美好的心情。而我也尽力承担更多的家务,让两位老人休息好。
「房室清,墙壁净。」我也开始注意整理居室,让家里尽量整洁。虽然做这些事用去一些时间,但能给家人带来愉悦。以前,我觉得麻烦不去做事,现在,我会将我看到的垃圾随手捡起来。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我尽量少说无关紧要的话,说话也注意是否和气、是否出自真诚心。尽量不指责别人,不说气话、牢骚话,因为往往这样的话刚讲出来,自己都后悔不已,怎么能让家里人受益呢?
我时常想起老师说过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发生了矛盾,我首先检讨自己,向别人道歉,即使自己只有百分之一的错误。因为时常想到「能够控制情绪的人,能够掌握未来」,我竟然不容易生气了,有点不愉快也能很快平息怒气。
对待孩子,我更加理智、从容,由以前的不耐烦改为耐心地鼓励。孩子有时候会发脾气、会哭,以前我觉得孩子脾气大,就说很多话去教训、开导他。渐渐地,我发觉孩子只是不懂得怎样表达。所以,在他哭的时候,我常常只是抱着他,拍拍他的背,而不去说什么,默默地分担他的感受。而他哭过以后,就像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一样,跟我很亲近,也更加懂事。
夫妇关系也更加和顺。今年国庆节,先生特意陪我回娘家,陪父母、姐弟一起游玩。当我们走进大自然的青山绿水,聆听大自然的清音时,我真切地感受到孟子所说的人生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我用手机给先生发了信息,谢谢他安排这一切,谢谢他的陪伴。我告诉先生,这就是我所想要的幸福。
几个月来,家里的气氛非常融洽,我第一次感到,幸福离我这么近。在我向父母道晚安时,在我为先生按摩背部时,在我为孩子讲德育故事时,他们看我的眼光是那么的柔和。我真切地感受到他们是那么需要我。
有一次,孩子摸着我的脸,问我:妈妈,你的脸为什么会有东西?我说:妈妈要做很多事情,要上班,要做家务,要陪你,给你讲故事,帮你洗澡。要是阿桢不听话,妈妈的痘痘会长得更多;阿桢听话,妈妈的痘痘慢慢就没有了。孩子懂事地点点头。那时,灯光是那么温柔,孩子的眼神是那么的纯真。有一种喜悦从心头油然生起:我找到了通向幸福之门的金钥匙。是《弟子规》让我知道怎样做人,人生的路应该怎样走;而且在这样做、这样走的时候,我的内心得到了从未有过的踏实,付出的一切有了从未有过的价值和意义,令我愿意不求回报地付出。
现在每次回家,我总是发现父母的变化,毕竟岁月不饶人。我非常庆幸,能够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听到老师的讲课,学习到《弟子规》,学习到古圣先贤那么多感人至深的榜样——做人、尽孝、自我完善。听了老师的教诲,我的内心深处生起了惭愧之心、效法之心、自信之心,更生起了决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想,即使不能像老师一样去各地讲课,也完全可以在生活、工作、学习中去演绎出圣贤的教诲;把握人生的每一次机会,让自己的人生不虚度,努力用一颗丹心在家人、朋友、同事的人生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小予成长的故事
小予今年五岁多了。这个孩子从小脾气特别大,才几个月时,有一次她哭了大人没有及时过去,结果她气得脸都紫了,哭声也越来越大。从那以后,我们不敢再「怠慢」她了。一岁以前,如果别人拿着一个东西逗她来拿,她会脸色骤变,「啪」一巴掌就搧过来,动作之快让你躲都来不及。有时她扶着桌子,生气了会一挥手把桌子上的东西一扫而光。一岁多时,我带她去郭老师家串门,郭老师说:「这个孩子脾气太大了,你得管管她,要不长大可不得了。」当时小予正拿着一块面包,一下子就把面包抛出了很远,眼睛还愤愤地瞪着郭老师——原来她听懂了。两岁多时,有一次她和一个同龄的孩子玩,不知怎么玩恼了,她的小巴掌 「啪啪啪」一连串地落到了那个孩子身上,那个孩子当时被她打愣了,过后才反应过来放声大哭,而小予自己气得比人家哭声还大呢。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你看好教育吗?但是学了《弟子规》以后,却让她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我从两年前开始教她背《弟子规》,今年她又有幸参加了仉老师主讲的《弟子规》学习班,圣贤的智慧如阳光雨露,让这棵小苗苗长得健康茁壮,而且还不时绽放出一朵朵美丽的小花,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下面我就把它们采撷出来,献给大家,愿它能给您带来几缕清香。
一、怜猫恋子
有一次,我们去小予的大姨家,她家的母猫不久前生了一窝小猫,小猫陆续被人要走了,只剩下最后一只,不时依偎在母猫的怀里撒娇、吃奶,样子非常可爱。小予本来就很喜欢小动物,对这只小猫更是爱不释手。大姨说:「那你走时就把它带回家养着吧。」我本以为她会高兴得大喊一声呢,没想到她低头沉吟了一下说:「我不想把小猫抱走,因为我怕它妈妈会想它,它也会想它妈妈。」我听了非常感动,孩子的心是多么善良啊。她自己的孝心之门打开了,竟能够将心比心,体谅到动物的感受,难怪说「孝心开,百善皆开」。看来,教孩子德行先从「孝」开始确实非常正确。
二、爱惜物命
我们家的地板上经常有小蚂蚁爬动,我对小予说:「蚂蚁这些小动物和我们一样,也有爸爸妈妈,如果你打死了蚂蚁孩子,它的爸爸妈妈多伤心啊!如果你打死了蚂蚁爸爸或妈妈,那蚂蚁孩子多可怜啊!」于是,小予从来不杀蚂蚁等小虫子。夏天,家里的大盆里常晒满了水,时常有一些小飞虫掉进里面,只要看到有小虫掉进盆里,小予就赶快用手把它小心翼翼地捞出来,还高兴地对我说:「妈妈,我又救了一只小虫子!」难怪孟夫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一个深爱自己亲人的人,自然会将爱心扩展,怜爱万物。
三、反省改过
有一次,小予看到爸爸脖子上挂着玉佛,就向爸爸要,因为怕她弄丢,爸爸不给她,她就撒娇去抢了过来。我劝她:「《弟子规》上说『亲所好,力为具』,爸爸那么喜欢玉佛,你应不应该从爸爸那里要过来?」她马上明白了,不好意思地对爸爸说:「对不起,爸爸,我不和你抢了,你要吧。」还把玉佛给爸爸戴到脖子上。
还有一次,她出于好奇,把爸爸治脚气用的药水瓶打开了,结果洒了一些药水在包装袋里。她爸爸当时有点不顺心,就大声地斥责了她一番。尽管当时丈夫做得有点过火,但当着孩子的面,我只能和他「步调一致」,所以我就比较温和地说:「你看你乱动大人东西,还浪费了这么多药水,这是爸爸治脚气用的,他能不生气吗?赶快跟爸爸道个歉吧。」孩子对爸爸的训斥有点无所适从,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到睡觉的时候,我照常要给她讲一个睡前故事,我就给她讲了韩伯俞孝母的故事。讲完,我发现她眼里含着泪,就问她为什么哭,她说:「我刚才惹爸爸生气了,我怕他一生气会变老。」(因为我告诉过她,人一生气就会老得快。)我说:「那你赶快去跟爸爸道个歉,他就不生气了。」孩子穿着睡衣来到外屋,带着哭声说:「爸爸,对不起……」没等她说完,爸爸就把她抱到怀里,笑着说:「没什么对不起的。」大概他也觉得刚才有点「小题大做」了,父女俩随之嘻嘻哈哈起来。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孩子有了这种反省改过的态度,会使她的人格越来越完美。而她这种放下面子,虚心改过的勇气不也很值得我们成年人学习吗?
四、伤身自责
孩子明白了《弟子规》上「身有伤,贻亲忧」的道理以后,对身体更知道爱惜了。我常对小予说:「你的身体是爸爸妈妈给你的,如果你不爱惜身体,让我们担忧心疼,这也是不孝啊。」有一次,她的脚上被蚊子叮起了一个大包,她歉疚地对我说:「妈妈对不起,我没有保护好自己,让蚊子给咬了。」我赶紧安慰她说这不算「伤」,没事儿,她才释怀。
还有一次,她不小心把手划破了一个小口,流血了,她一边擦一边流泪,还哭着问我:「妈妈,你是不是很心疼我?」她接着又说:「妈妈,我把手划破了,让你很心疼,真对不起你,我想打自己一下。」我赶快说:「不要紧,破一点皮没关系,以后小心点就是了。你能这样孝顺妈妈,我已经很高兴了。」其实当时我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多懂事的孩子,她时时处处想到的是妈妈的感受而不是自己,又有多少成年人能做到呢?
五、害母蒙羞
孩子毕竟是孩子,总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有一次我去幼儿园接她,看见张宇的妈妈正在怒气冲冲地说着什么,而教室里只剩下小予和张宇了,小予噘着嘴一副不服气的样子。张宇的妈妈见我过来了,马上说:「你看,小予打了张宇一下,正让我看见,还把张宇的脸都抓破了一点。我正说呢,你看你妈妈还是老师呢,怎么教育的孩子这样!」我忙笑着说:「太对不起了,确实怪我没教育好孩子,以后我要对她加强教育,我先向您道歉。」然后我拉过张宇,摸着她的小脸蛋说:「对不起,孩子,阿姨也向你道歉。现在脸还疼吗?」这时,小予的眼泪「哗」地流了下来,哭声也越来越大,我知道她肯定想到了《弟子规》上的一句话「德有伤,贻亲羞」,我说:「小予,赶快向阿姨道歉,向张宇道歉。」她哭得抽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
抽噎噎的,却马上向张宇的妈妈鞠躬道歉:「对不起,阿姨,我错了。」又向张宇道了歉,张宇的妈妈怒气全消了。在回家的路上,我说:「小予,你今天做的事情就是『德有伤,贻亲羞』,妈妈真觉得丢脸啊!」小予惭愧地说:「对不起妈妈,我以后不这样了。」
还有一次,小予和小萱一起玩沙子,小予要往里面「种树」,小萱不让种,小予的老毛病又犯了,抓起一把沙子就撒到了小萱脸上,小萱哭着来找我告状,我正和她妈妈说话呢,我跑过去让小予向小萱道歉,小予却倔强地一声不吭,我就对小萱道歉:「别哭了孩子,我替小予向你道歉。」,小予一看我这样,倔强的表情不见了,马上也向小萱道了歉,两人又手拉手一块玩去了。
看来只有当孩子明白了「德有伤,贻亲羞」的道理以后,父母对孩子的说服和教育才能收到效果。
六、善巧劝谏
小予虽小,但有时表现出的智慧却令我感叹。有一天晚上睡前,我和丈夫商量去外地学习的事,丈夫不同意,还有点生气,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要不你自己去就是了,咱俩分开,互不干扰,孩子跟着我。」我见他不同意也不与他争执,就开始睡觉。小予说:「妈妈好,爸爸不好!」我问:「为什么?」她说:「因为爸爸要和妈妈分开。」接着她又说:「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有一个孩子,她的爸爸要和她妈妈分开,她特别难过,因为她很爱她的妈妈,如果她跟着爸爸就不能和妈妈在一起了。」我忍住笑说:「那就让她跟着妈妈吧。」她说:「那也不行啊,她也很爱她的爸爸呀,她找不到爸爸也会很伤心的,她多希望爸爸妈妈不要分开呀!」我伸手捅了捅丈夫,他正在被窝里偷笑呢!刚才那一点儿气早被女儿的「故事」给驱得烟消云散了。我想有这样一个善于「劝谏」的女儿,我们的小家庭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七、相互监督
俗话说:「教儿教女先教己。」要想教育好孩子,父母必须以身作则,所以我也和孩子一起学《弟子规》,做《弟子规》,而且还「协商」要相互监督。孩子做不好时我提醒她,反过来孩子对我也一样。
有一天早上,我一看上班时间快到了,就急忙脱下拖鞋往地上一扔,去换皮鞋。小予马上说:「妈妈,放东西应该轻轻的,不能乱扔。」因为她学了「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我忙解释说:「对不起,是因为妈妈太着急了。」她接过说:「着急也不对呀,事勿忙,忙多错呀!」我真是无话可说了,只好「俯首认错」了。有时,我如果关门声音大了点,杯子放得靠边了点,还有其它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她都会立刻对我「亲有过,谏使更」,有这样一个好「监督员」,我感觉很欣慰。
八、明辨是非
孩子的思想很单纯,只要我们教育好她,她就能辨别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学习《弟子规》让孩子有了正确的是非观念。有一次,我带她到医院去看望一个病人,同病房的还有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这个小男孩不知因什么事和妈妈争执起来,小予就对这个男孩说:「哥哥,你怎么能和妈妈顶嘴呢?这就是不孝顺妈妈!」那个男孩果然不好意思了。
还有一次,小予看到亲戚一个孩子不听妈妈的吩咐,就趴到我的耳边小声说:「妈妈,他没有做到『父母命,行勿懒』。」我就引导她:「『见人恶,即内省』,不能光看见人家的不好,还得对照对照自己哦!」
我们家养了一只小狗,我们一叫它的名字,它就摇着尾巴跑过来。小予摸着它的头夸奖说:「小狗,你做到『父母呼,应勿缓』了。」我赶紧纠正:「应该是『主人呼,应勿缓』。」你看,她还真能学以致用呢!
九、感念亲恩
农历八月二十五日是小予的生日。在此之前,仉老师已给她们讲了过生日应该怎样做,比如不要礼物,让父母开心,向父母说「三句话」等。在孩子过生日这天,我先问她:「你过生日应该怎样做?」她就把老师讲的话说了出来。我说:「很好,因为孩子的生日是妈妈的受难日,所以这一天你要多干一些活,来感谢妈妈。」果然,这一天她特别勤快,擦桌子、洗碗、扫地,还不时说一句:「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应该多干活。」我给她买了一个小生日蛋糕,在切蛋糕的时候,她对我们说了「三句话」:「感谢爸爸妈妈把我带到这个美丽、幸福的世界上;感谢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祝爸爸妈妈健康长寿。」每说一句话都深深地鞠上一躬。孩子的心非常真诚,我的心里也热乎乎的。睡觉前,小予还为我很仔细地洗了脚,洗了袜子。今年这个生日,小予过得有意义,我也很难忘,因为孩子知道感恩了。
十、小予立志
有一天,从幼儿园回来,小予突然对我说:「妈妈,我长大了想当老师。」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因为当老师可以教学生很多东西,我愿意教学生。」我说:「很好,要想当一位好老师,自己什么都不会行不行?所以,你如果真想当老师,必须现在好好学习,好好做人,将来才有能力教好学生啊。」从那时起,只要看到她学习懈怠或行为不妥时,我就用她的「志向」提醒她。现在小予的志向更加明确:要当像蔡老师那样的老师,到世界各地去教「学生」。有时还提醒我:「妈妈,你多看蔡老师的讲课吧,这样才能教育好我。」我们全家就是这样沉浸在教学相长的喜悦中!
感谢仉老师推荐供稿
行有不得 反求诸己
朱老师
我和女儿一起学习《弟子规》,转眼已经三个月了,深深体会到古圣先贤在字里行间对后代子孙的殷切期望,同时,也痛感自己身上积累了多年的垢习,洗濯起来费时费力,不觉中也影响到对女儿的教育。可以说,我学习《弟子规》是三步一回头,有苦有乐,有忧有喜。
开始学习的时候,我动员了爸爸、妈妈,跟着我和女儿一起去听课,当时我的想法是,他们都需要学习,女儿要学习如何孝敬长辈,父母要学习如何教育孩子,我很开心,感觉家里人各就各位,我只用把《弟子规》请回家就行了。
那段时间我很认真,晚上辅导孩子写「善行记录」,然后进行评定。一个星期下来,女儿的善行写了不少条,但感觉都是蜻蜓点水,没有进到心里去。犯了错不能说,一批评她就哭,她一哭我的心头就有气,觉得学了《弟子规》为什么还做不好,忍不住就更加严厉地批评她。
为什么孩子不肯接受批评?我也是按照《弟子规》上讲的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想到平时做错了事,父母说我的时候,表面在洗耳恭听,其实心里颇不以为然,有时会敷衍父母几句,而有时则为自己找借口。「父母教,须敬听」,内心的恭敬才是最重要的,而女儿的表现,不正是我自己的真实写照吗?而且女儿模仿得很像,也是做出认真听的样子,但心里还觉得自己没错,很委屈。原因就在我自己身上。
后来,我就从自身改正,首先自己做到「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比如炒菜的时候,父亲说我火候掌握得不对,我改正了以前认为无所谓的态度,恭恭敬敬地承认错误,而且下次再炒菜时,一定按照父亲教的方法去做。一旦发现自己犯了错误,即使父母没觉察到,我也诚恳地承认,请父母原谅。结果,这样只做了几次,效果就不可思议。女儿对我的批评肯接受了,而且高兴地对我说:「妈妈,我发现这样做一点都不难。」
做到「父母教,须敬听」之后,父母在我心中也不知不觉发生了变化。我发现父母身上的优点,都刚好对治我的缺点。例如,父亲做事有计划,很从容;母亲为人谨慎,工作兢兢业业,简直就是上天特意为我安排的两位榜样,我只要照着他们的样子去做,就能「德日进,过日少」。恭敬心生起来,我心悦诚服地接受父母的教诲,而潜移默化中,女儿对我的态度也变了,变得既亲近又敬重。
学习「冬则温,夏则凊」的时候,有一次,我中午去学校接女儿回家吃饭。寒风「呼呼」地刮着,我站在校门口冻了半个小时,女儿才姗姗而来。我很生气,想到平时都是母亲接送,每次都这样还不冻出病来,我狠狠地说了女儿一顿。她却说:「我在等同学一起走,我也没有耽误时间呀。」看到她没把长辈的冷暖放在心上,我又搬出了《弟子规》来训她,虽然女儿后来承认了错误,但是效果并不好。我反思自己,是不是没有把父母的冷暖放在心上呢?冬天到了,我曾经对父亲说,「天冷了,给您买件暖和的大衣吧。」父亲说不用,结果零下九度的天气里只穿一件普通的防寒服。女儿提醒过我两次,要我记住给姥爷买棉衣和棉鞋,我每次都答应,随后又忘记了。蔡老师说过:「行孝和行善不能等。」而我不是一直在拖,一直在等吗?当下我就决定,无论如何,周末也要给父母买冬衣。
冬衣买回来的时候,女儿笑得最开心,抱着衣服又蹦又跳。后来,她放学再不拖延时间了。有一次老师下课晚了,女儿跑出教室,远远地看到姥姥就哭了,她担心姥姥冻坏了。天气寒冷的时候,我下班回家,女儿还用她的小脸贴在我的脸上,要给我暖暖,我的心里暖融融的。
俗话说,暖身容易暖心难,孝养父母更要温暖父母的心。一天早上,我匆匆忙忙地准备上班,还给母亲交待了一大堆事情。母亲一边忙手中的活儿,一边答应着,我忽然看到母亲的前额显得非常憔悴。上班的路上,读到《弟子规》的「冬则温,夏则凊」,我的心里浮现出母亲那憔悴的脸。整整一天,我都在自责,为什么没有把事情处理好,却让年迈的父母为自己操劳、担忧?从此以后,我一定要安排好工作和生活,不再让父母操心。
在学习过程中,看到别的孩子们进步很快,我也急于让女儿学得更好。有一天,听到老师讲:「上等学子,能接受老师的折磨,忍耐上进……」我如获至宝,赶快用到女儿身上,开始对她各方面都严格要求,稍有不对,立刻指责。当时心里还暗暗得意,我是按上等学子的标准来教育孩子的。可是,孩子不仅没有快速成为「上等学子」,各方面还退步不少,连「善行记录」都不愿意写了。我向一位很有德行教育经验的老师请教,她告诉我:「对待小孩子,要有耐心,既要慈爱,又有管教。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好像回答我心中的疑问一样,有次也听到老师讲:「我没说让你折磨学生啊,得到一条就拿去要求别人,就没想到要求自己。」正己才能律人,看来教育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
学习《弟子规》,越学越觉得其中有无穷的意味,就像蹬着一架螺旋形上升的楼梯。用《弟子规》对照自己的言行,感觉已经做到的,其实未必百分之百做到。从自己走过的弯路我体会到,只有真正从心地上改正,《弟子规》这副良药才真有效。我和女儿的学习还刚刚开始,就已经感受到《弟子规》的巨大力量,人生是一门大学问,而我们对于《弟子规》的学习无穷尽。
感悟《弟子规》
李林清
接触中国文化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女儿三岁时,我带她读了两期古文读经班,原意只是希望她能在记忆最佳的时候读些中国文化,将来长大会对她有所帮助或者提高她的语文能力。后来有幸认识海口孝廉国学启蒙中心的蔡老师,才了解学习中国文化的益处绝不只是提高语文能力而已。
当时蔡老师给我的感觉是:这位老师的笑容如此灿烂、真诚,是从心底发出来的,举止这么谦敬有礼,在他面前,你的心灵不由自主地被净化,好像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人。
作为母亲,我希望孩子出人头地,我更担心社会不良风气会污染孩子。但是,社会上的不良的风气,比我能想像的来得还快,简直防不胜防。打架、斗殴、逃学、早恋这些现象司空见惯。媒体上触目惊心的青少年犯罪、自杀、被强暴、杀人甚至杀父母的报道,看起来好像不可能的事,可现实告诉你是真的。我感到心惊肉跳,在这种环境下,我的孩子能逃一劫吗?我该怎样去保护我的孩子?
请教其它为人父母的人,他们都觉得,现在的孩子与我们小时候不一样了。想教好孩子,父母要懂得很多,孩子才服你,父母也要学习、看书。教育孩子的书很多,内容五花八门,很多观点也有很大不同,到底哪种教育适合我的孩子?现在的教育和我小时候所受的教育有很大不同。我老家在文昌,文昌是一个重教育的地方,家规很严。对长者很恭敬,家里吃饭,肯定是年长者先上座,有好吃的,也一定是给长者吃;隔壁邻居像亲人,有什么吃的,就算是一碗面、几个芋头,或家里来了亲戚带些糕点,大家都可以尝到;大家很谦让,夫妻很少有吵架,更不用说离婚(家里会抬不起头的);媳妇与婆婆像母女;孩子打架了,不管对错,父母会惩罚自己的孩子;女孩不能多嘴……规矩很多,我们都很习惯,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出来工作后,发现自己的习惯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年长者喜欢,年轻人认为很不入流,太老土。大家都学竞争、比财富。
「时代不同了,老一套在新时代是要吃亏的,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都什么时代了,还讲三从四德,还让这让那?没看到都改革开放了吗?」「你把这些东西给邻居,人家看不看得上眼?」
「不能让孩子太善良,会吃亏的。」……
为了能跟时代接上轨,我改掉了许多跟不上时代的做法,也学了许多圆滑的处世方式,学会了把自己的心藏起来,扮深沉……好习惯难养,坏习惯易学!我学得很快,也学得很入流。只要人家说好的,我可以全盘照搬。
记得女儿两岁时,我带她到一个幼儿园去玩,女儿坐在摇摇车上玩,有个小男孩也一定要坐,他妈妈用求救的眼光望着我。我想都没想就对女儿说:「来,我们让哥哥坐一下,你已经坐一会儿了。」小男孩如愿以偿。幼儿园老师看到了,对我说:「你这种做法不对,你的孩子比她的孩子小,不可以让,不然会造成孩子性格内向、自卑。在美国,幼儿园老师带小朋友去捡苹果,有的孩子没捡到,抢到别人的,也会得到老师的表扬。要培养她的竞争能力。」虽然,这和我小时候学的谦让不一样,但是想想,女儿确实性格内向,幼儿教育工作者肯定比我更有发言权。后来,有比女儿大的孩子和女儿争东西,我再也不会让女儿谦让。
虽然,我按流俗的要求做了,但我觉得很累,教孩子也很累,常常无奈地说:「现在的孩子命太好了,还不懂事。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难教了!」
蔡老师说《弟子规》是中国文化的框架,是圣学的根基,教育孩子应从《弟子规》开始。虽然当时我没能理解,但与蔡老师的交流中,我仿佛又回到了很熟悉很怀念的儿时,蔡老师谦敬、真诚的一言一行,让我深信:蔡老师说好,那肯定好。
刚开始,我拿《弟子规》作家规,用来管教女儿。于是,女儿在我哄、吓、批评中「咿咿呀呀」地读呀背呀。女儿做不对时,根据情况,我只会生硬地用《弟子规》提醒她。例如,我说:「《弟子规》上说:『父母呼,应勿缓』,妈妈叫你,你怎么像没听见呀?」或拿根小棍子打她的小手:「『衣贵洁,不贵华』,妈妈拿什么衣服你就穿什么,怎能凭着你的性子要穿这件,不穿那件?」……虽然我教得不得法,但小孩如同白纸,女儿每周和其它小朋友一起读经,受到感染,也有所变化,只是变化不太大。
中途,有两个月我很忙,没带女儿去上课,我发现女儿退步很多。老师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后来我不管多忙,都坚持带女儿去读经。
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我很少听家长课,就算在听了,也没法定下心来听。我太忙,忙女儿、忙家庭、忙公司。我每天像只无头的苍蝇,从早到晚不停地忙。而且我想,我的目的只是教好女儿。这时,我发现中心的老师都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我是涛声依旧,没什么变化。我很困惑!
「见人善,即思齐」,带着疑惑,带着倒空心杯的心态,我连续认真听了几期家长课、老师课。当我照老师的方法把自己遇到的问题一一写下来:
「先生难与我沟通——这是结果,原因是什么?」「女儿性格很强、不合群——这是结果,原因是什么?」「工作很不顺心——这是结果,原因是什么?」「员工不能与我分忧——这是结果,原因是什么?」……
写着写着,突然我茅塞顿开,找到了答案而且大彻大悟。我很吃惊,多少年的困惑,多少年苦和累好像一下子都明白了。老师讲:学贵立志!我终于明白,这么多年,我这么苦,这么累,每天疲于奔命,没有安全感,是因为我的志向立在「钱」上:我希望有比现在更大的房子、有车、有许许多多钱。我一直在追求欲望,所以心浮气躁;遇到问题,不是抱怨就是发脾气,从来不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圣人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那一刻,我泪流满面。拿《弟子规》对照自己,自己一无是处,已经染上太多太多不良的习惯,蒙蔽了心志。《弟子规》一字一句,像鞭子一样,一鞭一鞭抽在自己身上。这么多年,我不知道做人的标准,像盲人一样,摸着石头过河。在《弟子规》中,我终于找到了做人处世的标准。
知错能改,解开了心结,如沐春风,我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从一点一滴开始做。我对女儿说:「妈妈和你一起学《弟子规》,一起做孝顺、有礼貌的人。如果妈妈做错了,你就告诉妈妈,如果你做错了,妈妈就告诉你,我们一起改过,好不好?」女儿很开心:「好。」
蔡老师讲:很多时候我们都看到别人没有做到,事实上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自己本身没有身体力行。
带女儿去读经,女儿坐不住时,我不再像以前那样说:「坐好,你不好好读,我不理你了。」而是自己很认真地读完。
过去脾气很急,容易发脾气,现在我想发脾气时,想着「怒是猛虎」,「忿思难」。
我一改过去一回家就看电视连续剧的习惯,常读、常听《弟子规》、《孝经》的光盘,常反省自己做得不对的地方。
当自己按照《弟子规》上的内容一点一点地去做的时候,觉得自己的心越来越安定,头脑越来越清楚,事情做得越来越有条理,心里越来越欢喜。
我和女儿学习《弟子规》进入了良性循环。母女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我只走了一小步,没想到女儿走了一大步,孩子纯善的心,我们大人有时都很惭愧,很多时侯是女儿在教我做人。
女儿把《弟子规》背得滚瓜烂熟,而且能用《弟子规》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女儿从来不伤害小动物、昆虫,连只蚂蚁她也不给你扫:「妈妈,蚂蚁也有妈妈,让它去找它妈妈。」「妈妈,你不能打蚊子,它也有生命。」女儿喜欢花,现在从来不摘一朵花、一片叶,怕花、叶会疼。
有一次,女儿在看《动物世界》,看到电视里豹子追到羚羊时,女儿紧抓住我的手:「妈妈,我们快点去救羚羊,我不想让羚羊死,把玻璃打开,救救它吧!」
有一天,看到桥上有条死鱼,我不想让蚂蚁吃它,就捡起来扔进河里,女儿说:「妈妈,你真好,你救了小鱼的命!」
有一天,我和女儿读完《弟子规》回来的路上,女儿看到地上一张纸屑说:「不讲卫生。」我问:「你能捡起来吗?」「能!」女儿捡起纸屑走了很远一段路才看见垃圾车,高兴地飞快跑过去。后来,我经常跟女儿一起捡地上的垃圾。而且,女儿是看到必捡,我常常自愧不如。
女儿变得很孝顺,只要女儿在家,都会帮我挤好牙膏叫我刷牙;每天都拿药、倒水端到我跟前:「妈妈,吃药了。」女儿知道我白天吃什么药,晚上吃什么药,看着一个四岁的孩子每天从不同的药瓶里一粒一粒把药倒在小盖子上,拿到你跟前,从来没错过,我心里真是感动!她也会往我和先生碗里夹菜,吃东西也一定先给我和先生,而且会把大的给我,还说:「我是孔融让梨!」
有一天,女儿问我:「妈妈,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先夹菜给阿姨(公司做饭的工人)吗?」「为什么呢?」我反问。
「因为阿姨老了!」
女儿现在也帮着洗碗、扫地、拖地、擦桌子;过去,家里请了保姆,我不爱收拾东西,女儿也一样。现在,家里事情我都亲力亲为,「读看毕(用完毕),还原处」,女儿也会把自己的书、书包收拾好。
过去,女儿脾气很强,错了从来不会承认错误(我和先生也一样),为此,女儿挨了不少打,不过怎么打也没用,而且还会用一种怨恨的眼神望着你,我很苦恼。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做错了事,我很诚恳地对女儿说:「妈妈错了!妈妈以后一定改,你要帮助妈妈哦!」女儿做错事,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惩罚她,而是问她:「你觉得你做错了吗?错在哪里呢?以后会不会这样做?」现在,女儿做错了事,不需要打,问问她,她眼泪就会掉下来,会对我说:「妈妈,我错了,对不起,我以后一定改!」还告诉我自己错在哪里。
现在教孩子比以前轻松,遇事我会先让她自己判断,我只问她:「你觉得这样做对吗?」
「你觉得应该怎样做?」
「不对,你会改对吗?」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过去,女儿性格比较内向、胆小,现在开朗许多,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过去,很难适应新环境,上幼儿园往往需要一年时间来适应。今年上幼儿园,还住校,只用不到两个月时间就适应了。在幼儿园吃完饭,还喂别的小朋友。老师夸她自理能力很强,很懂事。
蔡老师说,夫妻之间永远只看对方的好。我过去总认为先生处世方式不对,不厌其烦地教先生怎样做人,不断指出先生的缺点。先生当然也不甘示弱,两人互不相让。甚至,连看电视都在争遥控器,和先生很难说到一块儿。家庭里从战火纷飞到冷漠,婚姻就是搭伙过日子,哪天是尽头都不知道,很疲惫。我常常在感慨:「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看来前人说得没错,将就过吧。」
现在我不断地反省自己,有一天,我对先生说了声「对不起」,先生激动地对我说:「哎哟,老婆能说对不起,我真是受宠若惊。」家里经常放蔡老师讲课的光盘。先生也时不时冒出一句「蔡老师说……」我心里暗暗欢喜。夫妻俩在教育孩子上也有了默契。
女儿在改变先生的一些不好的习惯上,比我影响更大。只要先生吐痰,女儿就说:「爸爸不讲卫生。」好多次以后,先生终于用纸巾吐丢垃圾桶里。女儿不忘表扬:「爸爸做对了。」有一天,先生应酬喝多了,回到楼下就哇哇吐了起来。女儿本来已睡下了,又爬起来跑到阳台上问:「爸爸,你怎么啦?」「没事,爸在练功。」先生敷衍她。过了一段时间,与朋友在一起吃饭,先生买了两瓶酒。女儿一见,就说:「『饮酒醉,最为丑。』爸爸,你不能喝酒了,喝醉了又说练功。」先生脸都红了。晚上,先生对我说:「看来是不能喝酒了,太伤身!话也不能乱说了,女儿这么小,什么都懂,都这么久了,她还记得。」
先生常情不自禁地对我说:「女儿真是越来越懂事了!」先生有些不好的习惯慢慢地也都改了。现在,我和先生的感情越来越好,沟通当然也就不成问题了。
老师说,人生有两件事是不能等的:尽孝和行善!过去,觉得自己在外,也没给父母丢脸,也会给父母些钱,逢年过节也会买衣服、用品给父母,也算孝顺了。平时,因为觉得工作忙,虽然离父母家只有几十公里路,也要等到过年过节才回去一趟,觉得也没什么事情,很少打电话。有一天,女儿对我说:「妈妈,你很久都不回去看外公外婆了。」令我甚是汗颜。当天,我就带着女儿回家看父母。听老师讲:「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想一想,自己真是不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每每想到这里,我的心里都很后怕。现在,我经常回家看父母,常打电话问候父母,父母过来时,我放下手中的事情,陪父母聊天,逗他们开心。
《弟子规》中说:「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去年,因一些小事,我和姐姐吵了一架。心里有些隔阂,一直都不怎么联系,谁都放不下面子。听了蔡老师的讲座,讲了深圳两姐妹因吵架两年不联系,姐姐听了蔡老师的课,打电话给妹妹,妹妹号啕大哭起来。当我听第三遍的时候,泪如雨下,晚上打电话给姐姐,跟姐姐说:「我错了!」
在公司里,我的头脑越来越清楚。我甚至把自己本来一窍不通的技术、技能、技巧,简单化了给员工培训。令公司高级技工都很惊讶:「你怎么突然间比我们讲得还好!」
尽管,在许许多多方面还没能做好。我知道,是我自己染上的恶习太深重,定功还不够,有时也经不起诱惑。想一下子改变特别难。女儿也从来不敢在课堂上分享学习的体会;见了长者,还不能鞠躬……但是,「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只要方向对了,我们加倍努力,也是可以到达的。
我现在也不敢懈怠,有时间就看书、听老师的讲座,每次都有收获。我常常为自己捏一把汗,自己差点错过春天,错过一生。找到了人生的导航线,心里不再没着落,笑容自然流露。这段时间在外办事,有很多人会主动跟我交谈,我想一定是我脸上洋溢着笑容的缘故。
有时间,我常和女儿玩上台表演的游戏。我们把凳子、床当作讲台,轮流上「台」背《弟子规》、背《孝经》、分享和反省。刚开始时,女儿还扭扭捏捏,现在,表现得很自如,而且很开心。有时,我忘词了,女儿还会提醒我,我说完了,还可以得到女儿给我的名为「爱的鼓励」的掌声。
我觉得这种亲子游戏让女儿觉得很开心,也不觉得读书枯燥,既可以增强她的自信心,又能增进我们母女的感情,真是一举多得。
我知道,要想进步得快,就一定要站到讲台上去,站到社会的大舞台上。我相信,女儿以后一定会很自信地站到讲台上,也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
相信,我们母女会站到社会大舞台上为更多的人演绎《弟子规》。
默想:面对这个邪思污染严重、伦理道德缺失的社会,身为父母,谁不为自己孩子的成长日夜担忧?处于这个诱惑极多、物欲横流的环境里,身为夫妻,多少人在为自己的家庭能否幸福稳固捏着一把汗?陷于人际关系紧张、压力重重的工作环境中,多少人疲于奔命,痛苦不堪?
李女士是幸运的,她请《弟子规》进家,用圣贤的教诲作为自己、孩子、先生的人生指导,从自己和家人的转变中告诉我们这样的事实:力行《弟子规》这样的圣贤教诲,是解决我们现实困惑、忧虑、不安、痛苦的一把金钥匙。
本文略经大方广文化公益网删改
烈火真金《弟子规》
汪老师
早春三月,正是南方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季节,而北国的小草刚刚露头,春光中夹杂丝丝寒意。风大水少,空气干燥,这是火灾易发生的季节,下面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长春市汪玉正蒙教育中心的真实故事。
2004年3月,一个星期天上午,我们大班(三年级——六年级学生)在租用的民居一楼上课。课间休息时,学生林歌突然从卫生间跑出来:「老师,着火了!」我跑过去一看,火苗已窜到窗台。原来,窗外的木板和一些破家具烧着了。我立即打电话报警,情急之下拨了110,第二次才拨了119,在报警同时,我让同学离开教室到外边去,但同学们执意跟我一起救火,谁也不走。很不巧,水龙头的水不知怎么回事又细又慢。只听「砰」的一声响,玻璃被烤炸了,黑烟在教室蔓延开来,泼水无法控制火势,情急之中看到门后的铁锹,我一把拽过来铲一锹土扬到破木板上,这招还真灵,只几下大火苗就被控制住了,邻居们也来帮忙,几分钟时间就把火势压下去了。这时消防队赶到,看到火已扑灭,又仔细检查了一下,问道:「你看什么原因引起火灾?」
我想到楼上曾经往下扔冒烟的烟头,还让房东看了几次,让她提醒楼上注意防火,于是回答:「可能是烟头吧!」
这时,一个男子的吼声传来:「你看见了?我告诉你,我不管你做什么好事,你领着学生在这里哇啦哇啦背书,影响我睡觉你知不知道?」
我心里一惊,难道他上夜班工作?我当时租房子怎么没想到这点呢?赶紧说:「对不起……」谁知他根本不听我的解释,反而破口大骂,人围得越来越多,我赶紧把学生喊进教室,那人余气未消,又追到屋前对孩子们大喊大叫,我把教室门关上说:「你有什么事对我讲,请不要吓着孩子。」就在这时,耳边一阵洪亮整齐的声音响起,淹没了他的叫骂,原来是孩子们大声齐诵《弟子规》。
邻居把那人拽走了,我走进教室,同学们全静了下来,几个女同学哭了,我赶紧说:「别害怕,别害怕,着火把你们吓着了吧。」
「不是害怕,是气的!」
「老师,他说我们影响他休息,咱们八点半才上课,太阳都照屁股了他还不起来。」
「那可不……」
「老师,您没错,为啥还给他赔礼道歉?」
「老师,他凭什么那么对您,太欺负人了!」
「以后还大声读……」
同学们七嘴八舌,发泄心中的不满。我坐下来定定神,缓了几口气,平静了一下,对大家说:「我们每天读《弟子规》,学《弟子规》,做《弟子规》,先不要管别人怎么样,现在把书打开,对照《弟子规》,看老师今天做错了哪条?」同学们都愣住了,谁也没动。「听见没有?」同学们把书打开,眼睛却盯着我。
「同学们,我曾跟大家讲过,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今天发生这样的事,那个人骂了我,大家想想他为什么不去骂别人,偏来骂我呢?什么原因引起他对我的不满呢?大家好好帮老师对照《弟子规》,看看老师到底犯了哪一条?」
这时同学们开始翻书,找了半天说:「不知道,您没犯哪条」。
看着孩子们一脸茫然,我说:「这个人对我们有意见肯定不是一天两天了,今天有这样的事发生,是老师给他一个导火索,他当然借题发挥了。」
「老师您给他什么导火索了?」
「老师在回答消防队员问话时没做调查,凭借自己的推断妄下断言,说可能是烟头造成的,《弟子规》讲,『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老师这句话就是引发他发泄不满的导火索,再给老师对照对照还有哪条?」
有几个同学开始认真翻阅了,「老师,我给您又找出一条,『事勿忙,忙多错』,您刚才一着急把119按成110了。」「哈哈……」大家都笑了。
「话说多,不如少。」
「好,再帮老师对照。」
这时候,罗杨同学说:「我们还给老师对照啥呀,咱们快对照自己吧!」
「对呀!」
「老师,我们也对照出来了,『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
「我们只看到别人的过错没有反省自己。」
「老师,我也是。」
「老师,我也是。」
「老师我们都犯这条了。」
「好,我们大家都能把《弟子规》当作镜子,照出我们的不足之处,然后呢,应该怎么办?」同学们齐声喊:「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把孩子们送走后,回想上午发生的事,我从心里感激骂我的那个男人,他不骂我,我还没意识到我们影响别人休息,他说出来了,还有多少人有同感却没说出来呢?我得尽快找地方搬家,还要找那位男士赔礼道歉。
不知为什么我每次租教室都非常顺利,第二天就租好了房子。事也凑巧,一天下午我刚出门就看见那位男士走在我前面,我快走了几步赶上他:「先生,真对不起,是我考虑不周影响您休息,都好几个月了,您怎么不早告诉我,真是不好意思,我又租好了新教室,过几天就搬走了,还得委屈您几天。」
看得出他很尴尬,急着表白:「汪老师,千万别这样说,我应该向你道歉。那天我心情不好,你别见怪,我是粗人,当兵出身,转业后分到公安局上班。我也不是冲你,你的房东着火把我家的玻璃烤得像茶玻璃,他们两口子没一人上来看看,我一进屋就来气,那天的事你千万别往心里去。」
听他这样讲,我心里更是不安,作为一名公安人员,晚上不知要工作到几点,我们还能嫌人家起得晚吗?随后他又问我都教孩子们学什么。我告诉他教孩子「懂礼貌,孝父母,敬老师」。借此机会又送他一本《弟子规》,「这就是我们学的教材,您看看这里边讲的又好又全面……」
(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又到上课时间,我把这些情况告诉了同学们,大家都说:「唉,都是我们的错,那位叔叔为了我们的安全不知工作到几点,我们还怪他起得晚。」一片自责声,一片惭愧声,一片感叹声,这堂课变成了自我批评课,最后是一片欢呼声!因为大家都庆幸学了《弟子规》,才明白这些道理。
此时此刻,感恩之情自每个人的心底油然而生:感激父母,感激老师,感激《弟子规》,感恩圣贤教诲。此情此景,我明白了什么叫「心灵升华」,什么叫「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事情过去一年了,它算不上大事,但是从普普通通的小事,我们也能切身感受到《弟子规》沉甸甸的份量。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常以《弟子规》反照自身,就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何愁人生不幸福?何愁智慧不增长?
孝敬是教育的根本
第一、教孝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我一直都当老师,中间停过三年,在家教儿子。因为知道「人生至要莫如教子」这个道理。但我没有抓住根本,我从来也没有把教「孝」作为功课来教我的学生和儿子。「孝」一直都停留在表面,比如过年过节回家看望老人,我会叮嘱儿子,不要整天出去玩,要留在家里多陪陪爷爷奶奶,听老人的话。一年两次而已,没有想过要把孝道落实到生活的点点滴滴。
儿子一天天长大,做事能力也越来越强,学习成绩和学校里的事根本不用我操心。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有痛心的感觉,发现自己无法容忍他越来越大的脾气,母子之间的冲突也随之而来。记得最严重的一次,是他做错事躲在卫生间里,而气急败坏的我无论怎么叫,他就是不开门。结果用力过大,整块玻璃门松脱掉下来,撒了一地的玻璃片。这件事是我和儿子之间的秘密,连先生都不敢告诉,因为我们都感觉到非常的羞耻。但我们之间的冲突还是不断,而且愈演愈烈。当时真的很烦,很灰心,不知为什么好好的一个儿子,一下子就变成这样。
那时,买了许多关于教育孩子的书:《做成功父母》、《家庭教育万事通》、《成功父母的25个原则》等等。其中一本《培育男孩》,里面一位母亲,把自己带大两个儿子的经历说成是「生活在龙卷风中」,还提到十三、四岁才是真正的一道门坎。我对自己说,再忍他两三年吧,过了十四岁,也许一切就会恢复正常了。当时,我也真有点「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就在这个时候,我有机缘聆听蔡老师的课程。每次授课,蔡老师都特别讲到要教「孝」,这恰恰是自己没做到的最重要的一环。那段时间我常常反省,孩子脾气大是不是跟这个有关。不久,发生了一件令我觉醒的事。平常每天早上起床,我都习惯先喝一杯白开水,又顺便给儿子倒上一杯,再把要带到学校的瓶子装满水,其实这一切真的就是顺手而已,没想过要宠儿子。但那次不知是什么原因,来不及预备好这一切,孩子出门时晚了一些,就发脾气,说都是我害他迟到了。孩子走后,我非常的痛心,我究竟对孩子做了什么?让他变得这么没礼貌、这么刻薄?
对照蔡老师讲课的内容,我找到了原因:我从来没有教儿子「孝」!当一个孩子已具备了某些做事能力,而做母亲的还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殷勤服务,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做孩子的哪会知道妈妈的辛苦?哪会珍惜妈妈的爱!这种没有理智的、没有原则的溺爱,让孩子错过一次次行孝的机会。
孩子大发脾气时,也许我们还能警觉,适当地处理,但生活中有许多似是而非的情况,比如下面情形:1.孩子做作业遇到问题,叫妈妈过来一下,你有没有要求他自己走过来问?2.孩子在看电视,看见你走过来,说妈妈你顺便帮我拿杯水,你能拒绝他吗?3.妈妈我今天上体育课打篮球,手都有点抖了,你能不能帮我洗一次袜子,你会帮他做吗?如果非常不幸,你都帮他做了,你会发现日后的生活,总是随手帮孩子做了一切,而他却从来没有随手给你倒过一杯水。
我们应该知道,这些是孩子在找借口、在偷懒、在推卸责任。而在这种时刻,我们却总提不起警觉心。想到这些,我曾经很灰心,觉得自己很失败。但蔡老师的一句话让我恢复信心:有人十几岁能开窍,有人到了二十几岁才醒悟。立刻行动还来得及!我便开始审慎地对待这些点点滴滴的教子机会。
我所做的第一件事,是把圣人请出来,读圣贤书,听圣人的教诲。这一方法对十二岁的孩子很有用,因为他们对古圣先贤存有敬心。在读《弟子规》、《孝经》的同时,要求他力行「孝」。
行孝的第一步:自己能做的事绝不麻烦别人,就从倒开水做起,从勉强→愿意→习惯→自然。最后一次提醒他倒水时,他很自豪地对我说:「今天灌瓶子时我竟然没漏下一滴水。」从此以后再不需提醒。
行孝的第二步:分担家务。因为儿子中午放学回家比我早,就安排他煮饭。开始时他也不愿意,或者有意拖时间,等我回来也不煮,试过一、二次很晚才有饭吃,后来就再没发生过。
在这些实践中,我心中常常暗喜,因为找到了问题的根由。最可喜的是儿子发脾气的次数越来越少,即使他有时忍不住发一两次火,过后也会非常追悔:「真是前功尽弃!」儿子不但没有因为多做事而迟到,或耽误功课,还养成了帮我顺手擦桌子,顺手收拾床铺的习惯。一年过去了,快到十三岁了,但我看不到孩子要刮「龙卷风」的迹象。也许这场风暴会与我擦身而过。
第二、教敬
「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依我的理解,就是教育孩子要恩威并施,在宽容和严格要求之间好好把握。
有威严,才能得到孩子的尊敬,而孩子对父母的尊敬,是更深层次的「孝」。有亲,一家人相处才会有浓浓的爱意。无论是父亲和母亲,都应该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
将严和爱结合起来,做到「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
现在,大多数家庭教育孩子的重任,都落在母亲身上,如果做母亲的只有慈爱,没有严厉,孩子就会变成双面人。在妈妈面前是个讲话不算数、出尔反尔、纠缠不清,不懂事的孩子;在爸爸面前却是一个有信用、有责任、不拖拉,讲话算话的男子汉。说透了,孩子不是跟妈妈没有亲,但他就是不尊敬妈妈。
做母亲的如果能反省,就会发现自己也许太啰嗦了,太容易发脾气,太容易改变主意等等。从此以后,如果能定好规则,然后不折不扣地执行,这比在孩子做出不良行为以后给予威胁、责骂、处罚要有效得多。久而久之,孩子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不会赖皮、讨价还价、蒙骗过关,他也会变得尊重权威,尊敬父母。
我们做老师的也一样,订立规则时必须清楚地知道,能做得到的就说,做不到的就不说,不然,只能使孩子对你的相信程度降低,甚至完全失去信任和尊敬。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比成人更能做到遵守规则。记得第一次带孩子们到公园玩足球的时候,因为怕小朋友在抢球时互相碰撞,伤到身体,我就给他们定了两条规则:
一、只能用手接球,不能用脚踢球。
二、谁先拿到球,其它人不能再抢,否则视为犯规。犯规要罚站,直到再有犯规者来替换,才能入场。订立好规则,开始要老师来监管,后来都是小朋友自觉来执行的。
有一次小虎犯规了,在树下罚站,十几分钟过去了,一直没有犯规的小朋友来替换,我觉得有点不忍心,看到他很想玩的样子,就过去对他说:「小虎,你为什么还不去玩球?」没想到他很平静地对我说:「老师,还没有人犯规呀!」听了小虎的话,我一时无语。规则是自己定的,而现在想破坏规则的又是自己,如果做家长的一而再、再而三地破坏规则,那孩子凭什么尊敬父母?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弟子规》就是最好的家规。我在一次和哥嫂一起吃饭时,宣布《弟子规》以后就是我们两家的家规。随后就有了一次执行家规的机会。一个星期六的早上,哥哥送我们的两个小孩去会展中心看漫画展,定好十一点半在门口等,超过时间车不等人。十二点我在家接到哥哥电话,说接不到人,想开车回来,但又担心孩子赶不上下午的课。我很支持哥哥的做法,叫他开车回来,让孩子自己去承担后果。因为他们有这个能力,两个小孩都十二岁了,而且身上还带着零用钱。后来孩子坐公交车回来,又匆匆忙忙吃完饭赶去上课,不但没有半句怨言,还显得特别乖巧。过后还解释说,会场太大,人太多,找不到正确的出口。我们也趁机教了一些相关的经验。
其实孩子比想像的好教得多,只要你把善的好的东西教给他,他有时比大人做得还要好。我们每周去公园,要分两批走,分两批回。有一次,第二批小朋友出来早了,车还没来,等车时看到草地上有很多落叶,我就和小朋友们把落叶捡到一堆,方便清洁工叔叔阿姨来收集。小朋友做得不亦乐乎。以后每次不用老师说,只要有时间,他们都主动地收集地上的落叶。
所以,当我们有足够的智慧、足够的冷静处理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事,当我们一次次的坚持得到一次次的肯定,我们会变得越来越有信心,孩子也一天天在孝敬的教育中健康地成长。
默想:不论是教子还是带学生,当陈老师以「孝敬」为教育根本时,她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会「刮龙卷风」的孩子,能转成「和煦的春风」。这,就是圣贤教化的力量。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您的手上拿着这把能开启孩子德慧双馨大门的钥匙了吗?
感谢陈老师供稿
本文略经大方广文化公益网编辑部修改
喜悦的《弟子规》
刘老师
教学生读经近两年,约1600字的《大学》和五十首古诗词已烂熟于学生胸中。早期的一些读经观念认为让经文慢慢在学生心中酝酿成熟。在积累中,我发现学生气质变化不大,颇想早日亲见弟子成圣贤。直到2003年10月中旬,我与秦博老师参加了市教育局和海口孝廉国学启蒙中心合办的「读经班」,听蔡老师演讲后,恍然大悟。他建议先教《弟子规》再背四书,根据是「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细看此书,果觉甚妙!本书原名《训蒙文》,是清朝李毓秀夫子据《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分五部分编成,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处世求学时,应有的礼仪规范,特讲求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好读物。
我据《弟子规》易解,每天抽15分钟教12个字,三个月全背完,并知其义。注重自始至终将《弟子规》的字字句句融进生活,身体力行实践好。没学《弟子规》前感觉德育教育疲于奔命,亡羊补牢,不能与生活结合在一起,似乎「山穷水尽疑无路」;学了《弟子规》后,与生活水乳交融,进步显而易见,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德育厚实而鲜活,正应了《礼记•学记》中「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一、就「入则孝,出则弟,谨」三方面与大家分享
(一)入则孝
引导学生自觉尽孝,请家长写在联系本上,我抄在「入则孝」力行表上,让学生互相观摩,学生行孝蔚然成风,孝行多种多样:
1.按摩 2.捶背3.洗脚 4.说服爸爸戒烟 5.洗菜炒菜 6.洗米煮饭 7.盛饭洗碗 8.摆收碗筷 9.扫地拖地 10.烧水 11.端茶倒水 12.收拾房间 13.洗浴缸 14.浇花 15.洗口杯 16.取货 17.晾衣迭衣 18.擦桌柜 19.给父母拔白发 20.留校生抬桶抬衣服。
「人逢喜事精神爽」,学生的孝行令父母喜笑颜开,颇为开怀。吴程见其父好几周没看望爷爷奶奶,就提醒他:「你也要孝顺爷爷,该去看看他。」令其父甚为汗颜。
(二)出则弟
1.学生回家与兄弟姐妹更友爱,不争食物、书本,不打架,缘于「兄道友,弟道恭」,「言语忍,忿自泯」。
2.以前饭菜一做好,自己先动筷,现在学生明白请父母坐好再一块儿吃,出电梯请父母先走,缘于「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3.上车主动让座,缘于「长者立,幼勿坐」。
4.以前直呼长辈名字,现已改,缘于「称尊长,勿呼名」。
5.以前与师长讲话眼光漫游,现看着师长目光,缘于「问起对,视勿移」。
6.主动问候老师和客人,缘于「路遇长,疾趋揖」。
7.看着爸爸的汽车开远才回,缘于「过犹待,百步余」。
(三)谨
1.90%学生晚睡晚起变成早睡早起,缘于「朝起早」。
2.贪电玩、迷电视变成少看、有选择性地看。
3.冰冷饮、炸鸡翅、零食改为少吃或不吃,镡铭说现在只喝白开水解渴。
4.符辉酷爱热狗、鱼肉,李港、刘璇极少吃蔬菜,林东爱吃烤鸭,李龙无肉难下咽,这些挑食的学生今对饮食不拣择。
5.不少学生由原来的便溺后随心所欲洗手冲厕改为必洗必冲。
6.以前节假日,不少学生在父母的默许或同意下开怀畅饮,令我稍心安的是「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让他们戒酒并决心今后滴酒不沾。
7.结合实际,我将「揖深圆,拜恭敬」活用为「礼行正,鞠躬敬」;将「冠必正,纽必结」活用为「巾必正,链必拉」。现在王新、方赫均做得较好。
8.拉收窗帘轻手轻脚,缘于「缓揭帘,勿有声」。
9.「邪僻事,绝勿问」让不少好当看客的学生远离是非之地。
10.「食适可,勿过则」令小倩、陈泽不再撑饱肚子。
11.「晨必盥,兼漱口」令不定时刷牙的男生自觉照顾自己的口腔。
12.「步从容,立端正」让学生改了爱靠着墙走的毛病,令如大象般走路的学生放轻了步伐,令走路无精打采的黄强变得精神抖擞。
13.「衣贵洁,不贵华」做得尤佳:
A 陈田父亲在「第一百货」为子买衣,陈田便出此语:「衣贵洁,不贵华。还有好多衣服可穿,不必买。」令其父在校运会时眉飞色舞地分享他因儿子进步而难抑的喜悦与感激。
B 思扬父亲为子买衣,思扬亦出此言,其父倍受感动。在英语节那天,激动地向我提及,感谢学校和老师的教导。
C 12月19日,楚力母亲一人逛街时为儿子买了件新衣,楚力为没能提早告诉母亲不必破费而后悔不已。
D 选亮买衣均上百元,一眼不眨,今买衣只图实用便宜。
E 锺芳昔日买衣要华而贵,不如意还常生气,今改矣!
F 15周的周日晚,王云的父亲说在「第一百货」要为其女买近百元的红裤子,王云不要。学生若此,幸甚至哉!
二、蔡老师特别强调的「机会教育点」和「注重身教,以真诚帮助学生」这两个观点与大家分享
《礼记•学记》中「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令面对屡错屡犯的学生时,我那颗急躁的心变得平缓。师云:「学生犯错就是帮助他成长之时。」用智慧引导学生改过向善。
(一)每个学生生日我均知,让每个学生亲口向父母说三句话:感谢爸爸妈妈把我带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祝你们健康长寿!
起初学生不好意思说,我讲:「你吃的每粒米饭,穿的每丝每缕,谁给的?谁养你到十岁 ?奸巧语,秽污词,不假思索可琅琅上口,脱口而出,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一句良心话竟难以启齿,这不是颠倒是什么?良心何在?」学生知错就改,大大方方在生日那天一字一句向父母感恩致谢!王云母亲说:「这是十年来最美好的语言。」陈田父亲激动地说:「儿子,再说一遍!」选亮妈妈听后眼睛红了。
(二)吃食物前祈祷,四句感恩词:
1.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2.感谢老师辛勤教导;
3.感谢同学关心帮助;
4.感谢农夫辛勤劳作及所有付出的人。
(三)1月1日,李港为制止镡铭弄死螳螂打了他一拳,我引导学生,「螳螂拳」虽然意在帮助同学,但勿滥用,应善相劝。
(四)12月3日,对课文《钓鱼的启示》中的「钓到鱼该不该放」的讨论中,李龙说:「我像古代王祥那样钓鱼是给生病的父亲吃,就不该放。」我说:「王祥所处季节是隆冬,冰天雪地,草木不生,无庄稼,只好求鲤为母。病人应多摄取蛋白质恢复健康,如今条件优越,可从许多食物中获取,故放之亦可。」我又讲了一则故事:古代学士周豫家中煮鳝鱼,发现头尾均煮烂,唯肚翘出水面,怪之,剖而查,见肚内满是鱼卵,母亲头尾被烹烂却至死不忘护子女,伟大的母爱令人听后鼻酸。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天地万物亦皆须爱。
(五)2月5日,某生请我劝其母勿饮酒、勿打麻将、勿打架。我与家长通电话:「孩子眼睛如相机,真实拍下亲人的一举一动,应以身作则,孩子需要您做榜样。」家长连声称谢,表示一定改正。
(六)2月10日晚8点30分,我翘腿改作业,王飞小声耳语道:「刘老师,勿箕踞。」当初学《弟子规》,我便请学生时刻监督帮助我,让过失不再犯第二次。我飞快地坐好向她致谢,次日早自习我向大家道歉说:「刘老师再翘脚就不当老师。」学生眼里是尊敬欢喜的目光。
(七)写习作《***,我想对你说》时,刘媛、林东、李港、选亮、陈璇等人的尤为真实感人,我把文章贴在墙上让大家观摩学习:
1.刘媛向以前的同学美月致歉,缘于学了《弟子规》的「势服人,心不然」后良心发现。
2.陈璇的《恐怖小说与弟子规》令人忍俊不禁。
3.选亮的字里行间表达了对班级、老师、父母、同学的真爱。
4.林东对昔日同学胡同的相助发自肺腑,令大家明了「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5.单亲家庭的李港学了《弟子规》后,与从前判若两人。在题为《表弟,我想对你说》的作文中写到: 「当了九年惟我独尊的小皇帝,妈对我百依百顺,诚惶诚恐,我却把她的笑脸不当一回事。学了《弟子规》才知道我非孝子,要不是妈妈把我生下来,养育我,我在哪里?我去哪见这笑脸?我真是个衣冠禽兽。表弟,你一定不能学我,我知错已改,现在看你的了。」李港母亲对儿子翻天覆地的进步欣喜若狂,一次激动地在联系本上一气呵成,情不自禁用了四个「感谢」的排比。
(八)2月31日,学生间、师生间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
互写祝福语,赞美同学优点,也写上对班级的祝福,我贴在墙上,满墙跳跃着37颗慈美的心:
1.郭凡:希望我班最干净、最守纪,为此我会每天捡地板上的垃圾,睡觉不讲话。
2.羊瑜:我会为班级做件事——好好考试!
3.王琳:希望班级变得像流水那样新鲜!
4.吴程:这是个百花争妍的班级,愿同学们品德、学习一流!
5.刘君送给蔡梦祝福语:谢谢本学期你对我的关心照顾,谢谢你给我带来希望。
6.刘君给我的卡片上写着:谢谢您像妈妈一样关爱教育我,不仅让我学会知识,更懂得人间的关爱和做人的道理。圣诞后的两天您身体不好,我哭了,您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您身体不好,所以眼泪不知不觉流下,您一定要养好身体。
7.张意:请您永远当我们的老师!教导我们,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8.李港:您教了我们背经典,教我们不输给古人。
(九)平时注重用《弟子规》和德育故事来化解单亲学生的怨恨,拓展其心量,化怨恨为祥和,事诸父如事父,事继父继母如亲生父母。尤其是一个亲人带着你,更需多加温恤,勿令亲人操心。
(十)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就是机会教育点:
1.12月5日,一个月才回家一次的林东、李科没有告诉我,想去另一个同学家,待生活老师告诉我,我请两位同学讲讲什么叫「出必告,反必面」。
2.12月26日,小倩给我来信的封面写着「刘海祝收」,我告之「称尊长,勿呼名」,写信在名后加上称谓才叫有礼。
3.郭凡在作文中有这句话:「表哥,看你这个瘦猴,还不好好吃饭。」我告之「秽污词,切戒之」。
4.12月20日李龙周末作业潦草,我批上「字不敬,心先病」。
5.12月 22日,谭铭、陈田打铃后未按时就寝被扣分,我语之「亲所好,力为具」,「德有伤,贻亲羞」。
6.12月23日,排大型节目时,海敏不小心踩了李港脚,李港立即推了海敏一下以示不满;林叶、黄强顺手摘一片树叶。我问之何谓「兄友弟恭」;何谓「凡是物,皆须爱」。
7.大大咧咧的范韵常爱上课讲小话,我多次提醒仍不见效。有一次我正在改作业,她一下碰到我的书包,里面的手机「啪」的一声掉在地上。我匆忙拾起,她无任何愧色地说:「对不起。」正欲离去,我喊住她:「没有诚意,没有下决心改掉大意的道歉,老师不愿接受。」她娇气地欲流泪,我问:「『闻过怒,闻誉乐』,你就这样实践《弟子规》?上课老讲闲话,我多次相劝,你却涛声依旧,什么叫『有心非,名为恶』?」一席话令她的泪水嘎然而止,满脸愧色。
多次的随机教育,令学生明白:诵读经典不等于落实经典,早日实现两者零距离,「过能改,归于无」。实践《弟子规》靠滴水穿石的功夫,须一千次一万次地穿透。让《弟子规》变成自己的血肉灵动。
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发生在去年平安夜的一件事:那天傍晚6点25分,收到学生梅熏妈妈的一条手机短信,令正欲带学生上晚自习的我止步查看,那祝福的话语令我倍感温暖。她让我知道今晚是个极好的机会教育点,是老师向学生表达祝福的好时候,我感谢这条发得及时的短信。我满面春风地跨进班级,望着每位学生亲切地说:「祝孩子们平安夜快乐,一生平安,品德、心灵进步,茁壮成长!祝你们的家人健康平安,合家幸福!」话音刚落,孩子们齐声说:「祝刘老师平安夜快乐!」事后,我忙着改作业。下晚自习时,学生一个一个自发地走到我身边,再次亲口送上他们美好的祝福。有6个学生送来亲手折的红色和绿色的千纸鹤、贺卡,我很惊讶,作业较多,这些礼物是何时完成的呢?我一问,钟佳笑着说:「我拼命地做完作业,抽空做的!」刘燕、李嘉纷纷说:「我也是。」林菁的卡片上写着:「节日快乐,这星期我会好好复习!」小倩写着:「遇师知多少,就数您最好!」嘉利写道:「我一定进步!」刘燕写道:「谢谢您的辛苦付出,最喜欢您,祝福四季平安!」钟佳写着:「发亮的星,美好的心!」令我最操心的秦悦奋笔疾书,不到四分钟,仿《溪居》赋诗一首:「久为学生累,谢教弟子规。及朱子格言,祝节日快乐!」真是读罢泪沾襟。
学生离去后,值日生做卫生,最后一个离去的值日生苏香的声音突然响起,只见她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口,极认真地向我行着队礼,一字一句大声地说:「祝刘老师平安夜快乐,做个好梦!」我注视着她,当下缓缓站起,刹那间我的心在微微颤栗,激动,变暖,她的每字每句渗透我的每个毛孔、每个细胞,随血液蔓延至灵魂,全身汗毛悄然立起。因为她是我班最内向的一位女生,带她近一年,话语较少,声音极小,鼓励过她多少回,无明显效果,而今晚的祝福却是那样大方自然从容不迫!我走过去摸着她的头说:「你的祝福和勇气,是刘老师今晚得到的最珍贵的礼物,你很了不起!」第二天一早,我在全班表扬她,只见她笑脸如花灿烂,至此,该生自信,胆量大大提升。那时,我头一回向学生吐露肺腑之言:「以前的刘老师若有机会,会立刻改行,因为面对屡错屡犯的学生,直性的我束手无策,心像被只无形的手揪住一般疼痛难过。我常自责自己无能。若长期这样,我最多只能活到45岁,若转行,也许能活到60岁,但同学们的真诚、爱心及学习《弟子规》后无数进步感动了我,让我心甘情愿地选择只有45岁的老师之路,因为这里充满希望、一片光明!」语毕,掌声如潮!李笑送我一句话:「希望您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老师。」我答曰:「青出于蓝胜于蓝,不要输给刘老师!」学生的话鞭策我自强不息。至此方知何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是学生教会了我何为真诚,让我领略了真诚的无限魅力!以言语温暖他人也是泛爱众。人生有限,可祝福别人的机会屈指可数,利用好自会喜悦。当老师以真诚心帮助学生,昔日视若无睹的机会教育点骤然间变得清晰可见、触手可摸。方知没有哪种职业会比教师最有功劳、最愉快,渐渐在享受教学。
上学期,我班全体学生首次面对「两个开始」:开始学习《弟子规》,开始学习铜管乐器,花了不少时间。面对转瞬即逝的时间,我细心安排,见缝插针,有效利用光阴,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1.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2.我刚接这个班,与学生同心同德,荣获该班从未得过的年级唯一的优秀班级;3.参加市英语课本剧比赛,四年级四位演员均出自我班,荣获第一名;4.原来我班学习成绩倒数第一,今名列前茅,这一切成绩源于《弟子规》潜移默化间教会学生逐渐形成高尚的品德、强烈的责任感,严谨细致、团结守信、处处为人着想的待人处世方法,锲而不舍、善思好学的态度。德育和教学并驾齐驱,相得益彰。
我喜欢眼见为实。一本《弟子规》让我和学生明白立身处世接物的道理,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中,庆幸圣贤与己如影随形。懂得经典是拿来做的,不知何时起赢得了家长从未有过的尊敬,只因我请了古圣先贤来帮我教学生。1月10日晚7点10分,孔扬父母开车欲往内地过年,居然给我来电:「刘老师,我们即将启程,特向您辞行。」我听了心里很暖,从未有过的事啊。
在教读经的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指导读经的蔡老师,他来自「海口孝廉国学启蒙中心」,中心免费为所有想读经的学校提供书本;免费为所有读经老师解惑并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当我得知他每周有四个晚上义务讲学,每次长达一个半小时且滴水未沾,上完课后骑脚踏车在寒风中披星戴月返家;不遗余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衣带渐宽终不悔;坚定不移地在世风日下的海边将一只只被赤潮卷上海滩的海参扔进海里,让其重获新生。我大惑不解,问他为何要如此鞠躬尽瘁,蔡老师灿烂一笑,答曰:「为更多的家庭享受天伦之乐。」话音似钟声在我心灵回荡,我决意见善思齐,以朝如斯夕如斯的恒心扎根教育,为国泰民安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弟子规》伴随我们成长
秦老师
记得去年10月11日,我们许多老师听了「海口孝廉国学启蒙中心」蔡老师作的一场报告——《实验学校教师如何落实德行教育》。那天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受宠的孩子必定不孝」。也就是那一天,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弟子规》。几个月过去了,我和孩子们与《弟子规》的缘越结越深,《弟子规》伴随我们一同成长。
入宝山而空手归
刚开始接触到《弟子规》的时候,我随便翻了翻,发现里面的话极普通、极平常。比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当时我想:这些话都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做到的,但是现在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呢?至于「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更是父母为孩子力尽的「义务」,你还指望孩子为父母做到吗?不可能的。继续往下看,我看到「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一直往下看去,我很高兴,心想:这下好了,以后批评学生用这些话琅琅上口,用不着讲那么多废话了。
回到学校,我开始教《弟子规》,学生也开始在我的批评声中读呀、背呀。我跟学生讲:「从此以后,当父母叫你的时候,不可慢吞吞地回答;当父母命令你做什么事的时候,不可拖拖拉拉;当父母教育你的时候,你要恭敬地听从;当你有了过失,父母责备你时,你要温顺地承受。」学生都听了,背《弟子规》的速度也很快。可是每星期一早上,家长送学生返校,我看到的仍然是一幅幅「父母孝顺孩子图」。有一天,一位学生的校服忘带回学校了,他打电话给他爸爸,我听到他在电话里说:「爸爸,都怪你,今天早上整理书包的时候,你没有把我的校服放进去,你上午一定要送到学校来!」他放下电话后,我问他,爸爸怎么说,他说爸爸马上送来。「马上送来!」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心惊。再联想学生各方面依然故我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我感受到了教《弟子规》的不得法。就好像进了一座宝山,却有眼不识,不知道如何开启宝藏。
见人善 即思齐
与此同时,我们学校小学部其它各班也开展了教学《弟子规》的活动。其中四年级的刘老师和五年级的谭老师,教学的效果十分好。在大家一起分享教学经验的时候,刘老师很动情地讲到班上的学生争做「孝子」的事例。在讲「入则孝」这一大节时,刘老师跟学生深情地讲了父母抚育孩子的艰辛,他们对孩子无微不至地照顾和殷殷的舐犊之情……古代的「八德」故事中,孝子感天动地的故事,经常会让她和学生感动得流泪。刘老师在每年过生日的那一天,都会给父母打电话,感谢父母给了自己生命,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她让同学们到自己生日时也给父母打电话,说出对父母从心底里的感激。有的父母听到孩子的话后,甚至激动得不能自已。我听了刘老师的讲述后,心中十分感慨:原来《弟子规》是用真情来教的!谭老师跟我们讲,当她讲到「过犹待,百步余」时,让学生和她在教室里表演:她扮演主人,学生扮演客人。当客人起身告辞时,主人面带笑容地跟客人道:「再见,欢迎下次再来!」然后等客人刚一离开,就「砰」地一声把门带上。学生看了后全班大笑,在笑声中就体会到了诚心诚意、礼貌待人的重要性。谭老师的经验也给了我启示:教学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弟子规》就是我们的生活。
看到同事们有这么好的经验,我想到了《弟子规》里的一句话:「见人善,即思齐。」学了马上就到班上用啊!我开始跟学生细致地讲理,讲情,讲故事。刚好班长的生日到了,她成为我们班第一个在生日那天跟父母打电话的人。我记得那天在电话里她和父母讲了很久,当她讲「感谢父母生我养我」时,她的嗓子哽咽了,眼睛也湿润了。当时我在一旁想到了父母的不易,我的眼睛也湿润了。第二个过生日的同学刚好是星期六在家过生日,我要她在家里主动跟父母谈心,用劳动来表孝心,她也做得很好。后来,同学们过生日都会主动告诉我,然后分别在电话或家里表达情意,他们都很高兴,认真地去做「孝子」应该说的话或做的事。
过年的时候,杨老师从北京传来一份《教导儿童读经心得报告》,我看了之后,心中暗自惭愧: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家啊!杨老师从「儿童读经的深远益处」和「如何教导儿童读经」两大方面,详细切实地论述了教导儿童读经过程中出现的各方面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这份报告给我一股强大的推动力,我决心以杨老师的心得报告为指导,认真教《弟子规》。
身体力行 以身作则
春节过后,我跟蔡老师谈到,教导学生学《弟子规》如何才真正有实效的问题。蔡老师讲:「很多时候我们都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
上,父亲的善德护佑了他,真挚的孝心拯救了他,姐弟的手足亲情提携着他,家庭的稳定温暖着他。
今天他终于找到了可以引领人生正确方向的做人道理——就在古圣先贤的经典教诲中,在老师真诚用心开解里。
我们的社会是多么需要圣贤的教诲啊!
学习落实《弟子规》
小小学生
我有幸参加了第四期儿童经典教育教师讲习班(2004年8月17日-21日,北京),并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工作。聆听了海口孝廉国学启蒙中心蔡老师、邵老师等老师的精彩演讲,耳闻目睹诸位老师的风范。他们精彩的演讲,身体力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动,深深地打动我的心。几天来,眼泪总是止不住悄悄地流出来。
十九号这天,当老师讲到《弟子规》中: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我油然生起一种惭愧之心。记得两年前,远在深圳大学教书的妹妹来京看望母亲时,曾批评我不够孝顺。我在感到一阵委屈后,拍胸顿足大发脾气,由此伤害了姐妹之情而中断两年的联系。我终于明白:兄弟姐妹不和睦怎么能称得上孝顺呢?只知养父母身还不够,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才更重要。当晚我拿起电话告诉妹妹我参加的这个经典诵读班,并向她承认了我的错误,说:「对不起,是我错了。『直谅士,渐相亲。』谢谢你对我的帮助。」妹妹也表示有时间一定到「深圳明道国学培训中心」亲聆老师的教导。在这里,我要感谢邵老师对我的帮助,感谢蔡老师讲习中自始至终灿烂的微笑。是他们的身教、言教深深地感化了我。
讲习期间发放学习材料《弟子规》、《孝经》时,我不经意地装起了几本,放在柜子中。当下感到心中惶恐不安,翻然醒悟过来,马上和会务组老师打了招呼,心才平静下来。
老师的讲习,每天都对我有所触动。有一天收拾果盘时,不小心把水洒到床上,我忽然想「事勿忙,忙多错」,当再拿起一个盘子时,我就想「执虚器,如执盈」的教诲,使我轻轻走进卫生间,把果盘里面的余水倒掉,马上改掉做事急急忙忙的毛病。
几天来,各位老师的身教、言教,和他们满怀至诚爱心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我也深深地感触到《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不光背《弟子规》,更重要的在生活中落实《弟子规》,以身示范。我决心活到老学到老,把《弟子规》作为一生的功课力行。
《弟子规》如是教化着我在第七期儿童经典教育教师讲习班的学员中,有一位尚在高校读书的女生,面带稚气地走向讲台,与学友们一同分享几天来学习《弟子规》的体会。
台前站稳后,她首先给在座的老师和学友们鞠躬。这一躬,非常的标准——九十度,真诚而充满敬意。这一躬,在她同龄的心浮气躁、目无长辈的年轻人中,是极为少见的。
话就从鞠躬谈起。她坦言:「学习《弟子规》几天来,我第一次学会见到老师,鞠躬问好。以前,见到师长,顶多点点头,打声招呼就不错了。学《弟子规》后,发现其中有许多教我们尊敬父母和长辈的话语。我将这种尊敬、恭敬内化为存心之后,才能深深地鞠下这一躬。」
接着,她娓娓讲述一件发生在餐桌上的事:「大家一起用餐时,桌上放着几副公筷供大家夹菜使用。可我不小心将公筷放入了自己的口中。第一念我想:这筷子就当是自己用的吧。但《弟子规》上『过能改,归于无。倘揜饰,增一辜』的教诲不断在心中萦绕,我连忙站起身,主动换了一双干净的筷子,避免大家少一双公筷的不便。」
对她这种不以善小而不为,点点滴滴落实《弟子规》的认真态度,在座的学员们都点头称是。此时,她又给大家讲了一个精彩的故事:
「中午,我将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放在院中的台面上,就去忙别的事了。等我回来时,发现苹果不翼而飞。平时我可能就不再过问这件小事了。但是几天来,接受《弟子规》的熏陶后,我明确地做出判断:这件事不能置之不理。因为《弟子规》上说『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我不能纵容这种行为。更何况在这样一个传播圣贤教诲的地方,犯偷盗罪,后果是很严重的。」
「于是我就在院中寻找。果然看见几位男生正在分吃苹果,那个苹果很像是我的。于是,我鼓足勇气,走上前,问他们苹果是不是在台子上拿的。一个男生支支吾吾地说,我们还以为没有人要了呢。我一字一顿地把《弟子规》上的话背给他们听:『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其中一个男生的脸红了,另一个人也现出了紧张的神情。看来,他们已经认识到了错误。」
「此时,是不是我就可以转身走了呢?《弟子规》教我们『泛爱众』,我绝不能陷他人于偷盗的不义。于是,就大大方方地对他们说:以后注意就行了。这个苹果是我送给你们的,安心吃吧!」
台下,响起鼓励的掌声。
稍顷,她泪光闪动,感激地说:「《弟子规》真是太好了。现实生活中,不论遇到什么样的事,都能在《弟子规》中找到相应的答案。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听到它!」
编后语:《弟子规》正是在时时处处、引导我们如何仁爱待人,正确处事,分寸有度接物的好教材。在现实生活中真是随时可以用到的啊!
本文由大方广文化公益网根据第七期儿童经典教育教师讲习班王学员的分享讲话整理
家教为她护航
十四岁那年,她被送往北京的心血管病专科医院,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十六岁那年,她被医生判定为活不过十九岁。如今,她已过不惑之龄,能坦然地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能活到今天,她说全靠父母师长的教诲和兄弟姐妹的扶助。
上学时,她虽然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但父母对她的要求一点也没有放松。不曾娇惯,不曾特殊。让她如健康的孩子一样生活。她是长女,父母教育她上要孝敬父母、下要照顾弟妹,家中还需要她帮忙操持家务,要学会在坚忍中行人所不能行。
放学了,她走入厨房给全家人准备晚餐,边准备边留心钟表,因为在爸爸妈妈走进家门时,她想给父母捧上温热的洗脸水。
父母洗脸的时候,她会把碗筷摆放整齐,带着弟弟妹妹等候父母用餐。爸爸妈妈不动筷子,她们作儿女的是不会先吃饭的。
晚餐后,她会先收拾碗筷,再静静地写作业。
清晨,她早早就起床,给全家人准备早餐。
放假了,她给弟弟妹妹织毛衣,穿在他们的身上,暖在做姐姐的心里。
春节前,她会让家中窗明几净,让整缸的馒头飘香。
因为她心中有一念:「爸爸、妈妈工作辛苦了,我要听父母的话,做让父母欣慰的事。」虽然身有疾患,但她能像一个健健康康的孩子一样爱父母,侍奉家人,她活得好心安。
爸爸又何尝不心疼女儿呢?爸爸鼓励她到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去找寻,去汲取令她生命不竭的力量。从此她便开始读诵圣贤的教诲。
直到有一天,当她听了《弟子规》的讲解,内心感到无比的亲切和契合。她说回想年幼时,爸妈就是用「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需敬听。父母责,需顺承。……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的教育,带大了她。虽然父母所用的言词不同,但理是完全相通的。就是这样的家教,使她的人生越过越平坦。
出嫁了,她为丈夫端出的是可口的饭菜,准备的是搭配好的衣裤,收拾出的是一个清新温暖的家。虽然她是一个连两层楼都不能连续爬上的人,一切的家务事都干得如此出色且欢欢喜喜。因为她的心中有父母的教诲,乐于为他人付出的品格早已成为她的特质。当丈夫烦恼焦虑时,她会送去宽慰的话;当丈夫遇到不能解决的难题时,她会用学过的圣人的智慧帮助他……虽然她是一个病情严重的人,但她给丈夫的是一个健康人都难以做到的体贴和关怀。
由于她的健康状况,婆婆最初并不情愿接纳她,但她并没有任何的怨言。对自己的母亲如何好,就对婆婆如何的孝敬。帮婆婆洗衣做饭,侍奉周到,她做得自自然然。原本可能很紧张的婆媳关系被她「事夫母,如己母」的诚心转化了。婆婆现在最钟爱的就是她。
由于先天性心脏疾患,使她一次又一次在死亡的边缘徘徊。在濒死的那一刻,她体悟了一切的财产、名誉都不能改变这一切,唯有父母培养的奉献自己、服务众人的作为,在那一刻,令她感受生命的意义。每一次被抢救过来,她都比先前更能放下自我,更能付出。
调到新的单位,她看到厕所脏乱,就会默默地去清理;自己体能有限,她会带动单位的年轻人,关心照顾年老的同事。曾经对她有误解的同事,开始接纳她,并渐渐地转而敬重她。
朋友们有烦恼,她打去关切的电话;别人的婚姻亮红灯,她会前去调解,帮助维系和谐美满的夫妇关系。同学的孩子出状况时,她会用圣贤教诲,循循善诱,教给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对身边的长辈们,她视如自己的父母,对同事朋友她待如兄弟姐妹……
如果说她的生命是一叶在风雨中飘摇的小舟,那中华传统式的家教就在时时护航,绕过了因疾病而烦闷的礁石,避过了可能被他人嫌弃的暗流,在以孝悌存心、奉献自我的航线中,画出道道爱的涟漪,稳健地驶向光明的远方。
编后语: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例,它用事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幸福需要传统家教的回归,孩子的未来需要传统家教的扎根。
上行下效的家教
我向大家漫谈孝道感悟后,黄老师让我把这些孝行的故事写出来。只要对大家有帮助,我愿意尽力。
现在重新审视我们家几代人对自己长辈所做的微不足道的、在常理之中的事情,我才发现孝道在我们家随处可见、无处不在。因为我们从小就在孝道的氛围中长大,认为对长辈本来就应该这么做。可以说孝道在我们头脑里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在行动上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那么平常。由于事例太多,我简直无从下笔,举几个小例子吧!
记得八十年代,我刚刚分上两室一厅的住房,高兴得不知道怎样布置才好。当时慈母已患老年痴呆症初期,在选择客厅挂钟的位置时,母亲选择了一个既不在墙面的中间、又不在边上的位置,非常不协调。我二话没说,毫不犹豫地马上钉上钉子把钟挂上。结果母亲又说歪了。我又重新拿掉,并让母亲用她的拐棍给我指着,又重新钉了一个钉子再次挂上。当母亲说:「好,可以了。」我才从凳子上下来,站在远处看了看位置十分奇怪的挂钟,然后面带灿烂的笑容说:「妈妈,您选择的位置真好,正合适。」慈母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我高兴极了。因为慈母脸上的笑容,就是绽放在我心中的幸福之花。
后来,几乎第一次到我们新家来访的亲朋好友,一进门无不异口同声地问:「怎么把钟挂在这里?」更有一个朋友曾诙谐地问:「能把钟挂在这里的寓意告诉我吗?」我笑答:「母命难违。」没想到我轻松而自然的回答,使他们均为我的孝行所感动。有的还无言地伸出大拇指向我示意。接下来「母命难违」这四个字,(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在相当一部分人群中传扬开来。
有一次母亲的两个朋友来看望她,我立即给她们做饭,并打了四个荷包蛋。她们走后,我的邻居问我:「她们是谁?」我说:「是妈妈的朋友。」她吃惊地说:「你们全家五口人,一个月才供应二斤半鸡蛋,四个鸡蛋差不多半斤哪!你可真舍得!」我说:「只要能给我妈带来快乐的人,都是我的座上宾,都是我的恩人。」邻居诧异地看着我,一脸的不解。我想,那个邻居可能至今也没弄明白。而我的做法就是基于:尊重母亲的人,我尊重;母亲喜欢的人,我喜欢。同时我对她们好,也可以给母亲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氛围。这样,母亲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尊敬。能够使母亲任何时候都有一个精神愉悦的环境,以延缓慈母的衰老,有益她老人家的身心健康。对于老人,尤其是对自己生身父母的恩德,我认为怎么孝敬都无以寸报。难道还能不孝吗?
在慈母仙逝后,我拥堵在心中的孝心无法释放,所以我对舅妈和父亲娶的二妈,以及朋友、同学的父母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我都以各种形式尽孝,因为在我眼中,他们都是我的父母。有的朋友的父母在外地、有的在老年公寓,我都经常跑去看望他们,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身教胜于言教,威力无穷。我的一双儿女在我这次旅游中油然而生的孝道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今年8月初,我和同学一行六人约好要去西藏旅游。儿女一开始不太同意。一是怕高原反应;二是怕我们都是六十开外的人没人照应,他们不放心。所以,力劝我放弃西藏游,等他们有时间再陪我去。由于我的坚持,儿女尊重我的意见。于是做大学教师的女儿牺牲暑假读研的时间飞往昆明陪我们同游西藏。儿子也申请休假,由于军务繁忙,未获批准。他们说如果批准了,儿子、女儿准备一起飞往昆明保驾护航。在旅途中女儿对我们六人关心倍至,让我喜在心中,众人也赞不绝口。
当我们从西藏飞回郑州时,我看到了第一个意想不到的场面:我和同学们步出机场时,儿子、儿媳、女婿手捧鲜花献给我们一人一束,周围的人都以为我们是「劳模」开会回来,真是令大家惊喜极了。
第二个意想不到的场面是:儿女们把我们接到大饭店,由儿子做东,为我们接风,真的好似衣锦还乡的感觉。饭桌上同学们对儿女的孝行赞不绝口,并对为我们接风表示感谢。可是儿女却频频向同学们一一表示感谢:感谢她们陪我旅游;感谢她们给我友谊和亲情;感谢她们给我带来快乐和健康等等。当有的同学感慨自己儿女的不足时,儿子立即为他们的儿女找理由进行开脱,而且迅速把话锋一转,让我们介绍旅游见闻,避免了同学的伤感和失衡,整个场面掌控得恰到好处。饭后又开车把同学们一一送回家。到这里,我认为迎接我回家一事已经办得圆满成功了。
可是,当我回到家中又看到第三个意想不到的场面:一进门便看到满屋的鲜花和打扫得窗明几净的家。儿子介绍说,鲜花是儿媳的「创意」;大、小两个冰箱里满满的食品是女婿的「杰作」。我沉浸在浓浓的亲情中,幸福无比。心中默默地感谢佛菩萨对我的厚爱。
儿女们的表现在亲朋好友中被传为佳话。和我一起旅游的同学说:「我在夏教授和她儿女的关系中看到了大自然太阳和向日葵的现象,你们没看到吗?她的儿女都是看着妈妈的脸说话,一直围着妈妈转。」然后非常幽默地说:「给我们介绍一下吧!你是用什么方法把儿女们『修理』得这么乖?」他的风趣使大家开怀大笑。但是,他这么一问,竟使我一时语塞,一点也想不起来自己到底用什么教育方法,使儿女们现在这么被大家看好。
细想起来,我不曾用过任何特殊的教育方法,更没有刻意地要把他们塑造成什么「大家」。由于七十、八十年代的儿童读物很少,一般都是我在学校看到什么好文章,拿回来让母亲和儿女们看,我和母亲讨论、批讲,儿女们提问,我们作答,好像对他们的教育没有费什么事。现在看来,所不同的就是我们家突出了一个「孝」字和「身教」。我和母亲不是每天大谈孝道,而是一直在做。由于孝,儿女们听话,母亲和我的理念得以灌输;由于孝,儿女们懂得尊敬师长,人人喜欢;由于孝,儿女们懂得仁爱,同学团结;由于孝,儿女们奋发学习,成绩优异;由于孝,他们好好做人,不让妈妈操心等等。就是因为做到了一个「孝」字而一顺百顺。
记得是儿子上初中,女儿上小学期间,因为当时经济困难,没有钱给他们买毛裤,母亲就用旧衣服给他们改做成薄棉裤。开春暖和了,同学们大都换上了春装。他们俩嫌棉裤笨拙难看,一起换上了秋装和单裤。我非常生气,阻止他们说:「你们必须穿上棉裤!告诉你们!谁生病,谁就是给我找事!」他们无奈地乖乖地穿上笨拙的棉裤上学走了。女儿还两眼含泪,因为女儿长大了,知道爱美了。这件事在我心中很平常地过去了。但是,当我在检查女儿的语文作业时,发现一个用「如果……就……」的造句:「如果我生病,就是给妈妈找事。」我的鼻子酸了,眼泪夺眶而出。原来女儿挨训后,没有任何怨言,穿着笨拙的大棉裤,不去和同学比,而是万分理解了妈妈的不易,不给妈妈增加任何负担。并且,完全接受并认可了我的观点——「谁生病,谁就是给妈妈找事。」这不就是「孝」字已经在八岁女儿的心中生根发芽了吗?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家有一个良好的习惯,那就是「餐桌效应」。因为吃饭时,我总是把第一碗饭端给母亲,母亲动筷子,我们才开始吃饭。(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然后,我首先给母亲夹菜,再按儿子、女儿的顺序依次给他们夹菜。这样同时把「孝」和「长幼有序」的伦理道德做了示范。毋庸置疑,儿女们自然会不折不扣地效仿。这就形成了端饭和夹菜的固定顺序。每个人都是把自己放在最后,尊老爱幼,蔚然成风。所以我们每天都是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进餐。虽然当时我们经济拮据,但是,我们却感到人美、食美、美不胜收。
由于全家都处在一个极度愉悦和放松的状态,所以儿女们非常容易接受母亲和我灌输的知识和理念。我们畅所欲言,各述见闻,其内容海阔天空,包罗万象。母亲和我适时地进行点评和批讲。但是,我们批讲任何事物(包括电视节目和电视剧)的基本点,都是依照八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尺度来衡量的,符合这八个字就是标准答案。反之,就是错误答案。母亲说:「现在人们骂人说的『王八蛋』,其实就是古人说的『忘八蛋』,就是忘记这八个字就不是人的意思。」我没有考证过,但我认为是正确的。我们把餐桌当成了教育阵地,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小毛毛雨」,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巨大作用。才使得儿女这两个「小火车」一直行驶在轨(规)道上,从未脱轨(规)。更使我得以保持住我们家这一块净土,并尽微薄之力向外辐射。
平日里,每天儿女都有问候电话,而且每一个电话都会使我非常高兴,甚至开怀大笑。就是开个玩笑也离不开孝字。如:「妈妈,你把自己照顾好,就是对全人类最大的贡献。」等等。使我每想起来就情不自禁地笑逐颜开。孝道已经融入我们的血液中,成为惯性思维和行动。
由于我的人生经历像铁的事实一样,证实了因「孝」而得「福」的道理,所以儿女们在上行下效中都坚守孝道。
我们全家因孝而和乐,因孝而有福,因孝而富足。
感谢夏教授供稿
海口孝廉国学中心推荐
2005.10.2
课后反思
虽然我现在还是一个大学生,但已经有了当教师的体验,那是在今年暑假时,到英语补习班任教。可是,我当教师实在是很失败,在我的课堂上,学生肆意地讲话,做小动作。而我的批评,他们从听不进耳,我每天都要被他们气得半死。晚上备完课后常常已是很晚了,可我还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满脑子里是「学生」两个字。
事后,我也一直在思考我的失败,可总找不到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答案,只是在心中隐隐约约地觉得自己缺少了什么。直到这两天听了蔡老师的课,我终于明白了一点:我和我的学生都已丧失了很多传统美德。
先说自己吧。首先,我没有为人师的责任心。在教之前,我了解到,这些孩子多半不是自己愿意去补习班,是家长送他们去的,而且多半是为了有人来管束他们,不让他们整天乱跑而已。所以,我在教学上并未尽心尽力,我每一天都在数日子,就盼着快点拿工资。
其次,我不懂得「慎于始」。第一次看到他们身上某些坏习惯时,我不以为然,并没有去纠正他们。也许就是因为我一开始的无原则性,才使他们越来越放肆吧。而我面对他们犯错不及时纠正,多半是因为我感觉不到这是错,因为我自己有时也会那么做。比如,他们迟到了,我就会想起自己有时上课也迟到,于是,我就没给他们严厉的批评。所以,没有「慎于始」的教育,也就没有好的结果。另外自己没有做好,也就没有引导学生的信心。
再次,我批评教育的方法不正确。我想,批评的无效,一是因为太迟缓了(我已纵容他们多次后才来批评),缺乏教育的敏感度;二是我自己的是非观念不清(有时学生做一些事,我也搞不清是该批评,还是该表扬)。这样,我的批评就变得底气很虚,我常常只会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做?」「你这样做对得起父母吗?」但并不明白该指导他们如何做。所以他们听后,笑嘻嘻地并不在乎。可见,失败是我自己酿成,怪不得别人,更怪不得那些学生。
而我的学生——
四、五年级的孩子,有着各种各样的缺点:霸道、满口粗话、吸烟、不爱护公物、撒谎……现在回想起来,我真的是心寒,我也很难想像,这些孩子将来会走怎么样的一条路。他们的父母不曾告诉和教导过他们如何做人,进入学校后,又碰上类似我这样同样不明理的老师,他们良好的品德又从哪里发展呢?
这两天学了《弟子规》,我真的觉得自己及我周围的很多人都需要它。以后,我会首先以《弟子规》来要求自己,做一个有德懂礼之人。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还要以这种精神来化育我的学生。否则,这个社会再如此发展下去,真的是不堪设想。只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得以弘扬,我们未来才有希望,说这一切似乎有点空乏,那就看我以后,不,是现在的行动吧。
汕头儿童经典教育教师讲习班(总第九期)第10组学员供稿
学员的心声
莲婴
第八期汕头培训班结束了,我们的身心还沉浸在无比的喜悦之中。
几天来,恩师的每一句直指灵魂深处的话语、义工们每一次无私的奉献、学友们每一个真诚的笑容、会场里每一阵会心的笑声和每一滴忏悔的眼泪,总在我们的心中不断地回荡。
蔡老师在讲课时常常提到有些学员对老师说:「《弟子规》很好,但是没办法做到。」每当老师说到这里,我的脸就发烫,因为这正击中我的要害:这说的不就是我嘛!记得以前有朋友送我记录自己每天善恶的《功过格》时,我甚至不愿仔细看,连连拒绝说:「很难做到,很难做到。」我没有直面自己错误的勇气和信心。
现在我明白了,没有希圣希贤的信心,则无论如何努力都达不到理想的终点。没有对坏习气赶尽杀绝的决心和勇气,则身心难安,寸步难行。「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当我们满怀信心和勇气,开始在道德学问提升的路上迈出小小的一步时,就会发现:其实,改过并不难。
聆听老师的教诲后,我的行为也有了一点点变化。一早起来,我会把被子迭得整整齐齐,会端一杯水给妈妈喝,会对保姆阿姨生起恭敬,下车时会对「的士」司机说「谢谢」……这些都是我从前难以做到的。不可思议的是,女儿也不知不觉变得更乖巧、听话。原来,周围的全部问题都来自自身的错误。
11月10日晚,培训班结束了。当我们走出大门,看到已经连续讲课八、九个小时的蔡老师、邵老师、李老师,正站在门口等着和我们三百多人一一握别时,热泪顿时从我们的心底滚滚涌出。我们不忍啊!「敬爱的恩师,您太累了,太累了。」当您用那婴儿般真诚的笑容,在我们心底刻下永生难忘的印记,当您拥抱着来听课的中学生,拍着他们的肩膀说「加油,努力」的时候,我们知道您也不忍啊!不忍我们继续迷惑颠倒,不忍我们误入歧途。六天来,您的每一句话,直指我们灵魂深处,启发我们的自性,开启我们的良知;您的每一节课,都让我们流出忏悔的眼泪,也让我们感受到学习的无比喜悦。您是用燃烧自己的光芒来点亮我们的心灯。
培训班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我们的学员也只有三百多人。但只要我们每个人从自己做起,力行《弟子规》,把德行教育的波传给每一个家庭成员,每一个同学、同事,每一个朋友,乃至每一个陌生人,我们的社会终将成为美好的「大同世界」。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从这里出发,至诚、力行,向着理想的目标,永不停步。
校对组心声
这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用心灵倾诉的故事。他们是大方广文化公益网的义务工作者,每天无偿地为中国文化的绵延与传扬,默默地奉献与付出。
当初开始进行的时候,我们都会请大家把参与听打校对工作的原因,以及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反馈给我们。想不到,许多承传中国文化的真情告白,便雪片般地飞了过来。
心声之一:你们真是为中国人做了了不起的事情
2004年3月左右,因我孩子所在的幼儿园请来了蔡礼旭老师讲课,从那时起我才对传统文化有了一点点的了解。在孩子成长的每一天,我觉得教育实在是太重要了,《弟子规》是我接触到的第一本国学教育资料,也是从蔡老师讲完课起,我问到了该网站。
后来经常上「大方广」网站,只要一有
<<上一页[11][12]下一页
第二篇:弟子规学习心得
弟子规学习心得
通过这几天培训对《弟子规》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其中有些道理很简单,但就是没有真正去体会其中的道理。只有在认认真真地学习了《弟子规》之后才真正的懂得它所蕴含的道理。《弟子规》不但使我增长了智慧,而且还震撼了我的心灵,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我深有感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做人要懂得感恩。
对一个人而言,首先我们最应该报答的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正因为如此,所以《弟子规》总叙下来紧接着就是以《入则孝》为开篇。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为儿女应当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们却有很多没有做到。比如经常会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回家,面对父母的唠叨,觉得很烦;有时对父母的牢骚,不能很好的给予劝慰,甚至置之不理等等。想想自己平日里对父母的关心太少,而父母对我们的关心却是无微不至,我们身在福中不知福呀!父母对我们的爱胜过一切,只是我们没有好好地珍惜,这份永恒的无私的爱。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感慨万千。通过这一次《弟子规》的学习,让我真正懂得做人必须学会感恩的道理。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加倍努力,细心地关心体贴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给日夜操劳的父母带来幸福的生活,能让他们过上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也算是作为子女应当给父母一个小小的报答吧。
二、做人做事要有恭敬之心。做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谦虚是一种美德。在为人处世上有时候爱争强好胜,骄傲自满。想一想骄傲自满有时真的给自己带来了很多伤害,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通过学习《弟子规》让我认识到恭敬和谦虚的重要性,遇事谦虚谨慎,多向他人请教,虚心学习,让自己不断地进步。
第三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学习《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 《弟子规》本身就是一种规范,一种道德品质的规范;同时也是一个让大家去身体力行、自我管理的行为规范。它不是拿来要求他人的,而是通过自己的践行来引导、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学习,一同力行,逐步提升自己的素质,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改善工作、生活环境以及社会风气,从而达到构建和谐家园、和谐社会的目的。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习、去感悟,就会明白许多的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
《弟子规》这本书,它从孝顺父母、尊重长辈、兄弟和睦、做事谨慎、诚信做人、德爱相待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细致的说明,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要想被人尊重,得到别人的赏识,就是要提高自己的修养品行,《弟子规》中正是教了我们,而我自己做到的还远远不够,我想以后会多学习,注意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修养。我也很谢谢老师的教导,让我学到了很多!
第三篇:弟子规学习心得
读《弟子规》有感
读了《弟子规》这本书,我觉得里面的内容对规范我们的行为很有用,认真学习它,会使你对人对事的看法有所改变,会使懵懵懂懂的你顿时醒悟。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是《弟子规》第一章“孝”里面的一句,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教导的时候要恭敬地听,父母责备的时候,要心悦诚服地接受。”读到这句话时,我对照一下自己,觉得自己真是个不孝女。平常我做错了事,妈妈批评教育我的时候,我不但不当一回事,反而总是发脾气,甚至跟妈妈顶嘴,过后还会恨妈妈,埋怨妈妈不疼我。现在学习了《弟子规》,想想以前的我,真是太不懂事了,太让妈妈伤心了。原来,不听从父母的教导,就是对父母的不孝,我不想做不孝女啊!以前的我,为什么就这么糊涂呢?我感到自己真是无地自容。
现在好了,有了《弟子规》这一指路明灯,我决心要改过自新,以《弟子规》的行为规范为标尺鞭策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我一定时刻谨记:要恭敬地听从长辈的教导,心悦诚服地接受长辈的批评,孝敬长辈,做父母的好孩子。我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跟父母顶嘴、怨恨父母了。
《弟子规》真是我人生的指路明灯啊,如果没有它,长大后我将会变得怎么样?我真是不敢想象了。
第四篇:《弟子规》学习心得
《弟子规》学习心得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是一本教导儿童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它那浅显易懂的文字里却蕴含着许多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更对于成年人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我们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我们养成良好个人行为的指南,是检验我们道德品质的一个标准,是提高国民素质重要的启蒙教育,也是我们终身受益的良师益友。通过学习《弟子规》一书,使我认识提高了。每天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什么时候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怎么做好,人人都清楚。虽然这是一本儿童读物,但是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已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意识都是非常有益的。诸如书中所写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毋变;”这是孝道的基本要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显能”。乃为如何友爱兄弟,尊长爱幼最基本的语言及行为规范。本书中的每一章、每一句、列举的都是生活当中最为普遍、最基本性的习惯和现象,而这些习惯和现象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但有好多人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去做。书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因小而不为,良好的习惯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
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我有三点体会: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因此父母交代我们做的事,我们应该马上去完成,而不是想着如何偷懒,父母对我们的教育乃至责备我们都是为了我们好,我们应该虚心的聆听,而不是去顶撞他们。第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也许你觉得你自己足够优秀,但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总会有比你更优秀的人存在,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这样才能使得自己更优秀。第三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学习《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当你的人生有了一个目标之后,你可以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不懈地努力,这样在实现这一人生目标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你的人生充满了乐趣,这是一个充满意义的人生旅程,这也是我学习了《弟子规》后最大的体会。
第五篇:弟子规学习心得
传统文化学习心得
非常荣幸参加了公司在曲阜组织的传统文化的学习,感恩公司的大力栽培,感恩公司大量资金的投入,身为成友集团的一员,让我倍感荣耀。通过五天的学习接触,使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更进一步,特别是儒家经典《弟子规》,更是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几天的视频观摩和教授老师的讲解,使我对儒家瑰宝----《弟子规》深深着迷,如其中一篇----入则孝,通过金辉校长的细心分享更是震撼心灵。特别是PPT中《哪一个是我》环节,对照自己更是惭愧万分。
如今,许多孩子都是父母的独生子,总是被父母护着、宠着、溺爱着,所以,有些孩子便逐渐淡忘了“孝”这个字眼。也许,许多人都读过《弟子规》,而真正能按按照书上说得去做又能有几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都对孩子体贴之微,千依百顺。左一声“妈妈”右一声“爸爸”,让父母为了自己的一点小事奔波劳累。但是当父母请你帮着买个东西,干个家务,却总找个借口辞掉。“父母教,须静听;父母责,需顺从”,有时,父母出于关心,多叮嘱两句,做错了事多教育两句,我们就会不厌其烦的说父母过于唠叨,有时还顶几句嘴,狡辩是非。“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子女照料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侍候父母安眠。古代要求子女要无微不至的照顾父母,这样才会让他们感到舒适、安心。而现在,大多是父母对子女关爱有加,这样照顾着我们,又有多少子女
能这样的照顾自己的父母呢?又有几个像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父母?是父母养育了我们,是父母教育了我们,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父母是世上最爱我们、最疼我们的人。无论何时何地,我们的一举一动无不牵扯着父母的心。而惟有“孝”才能报答父母,报答他们对我们的养育之恩。让每一个子女都有心报答父母吧!
在《弟子规》的“孝”、“悌”、“谨”、“信”、“泛爱众”、“而亲仁”、“学文” 等方面同时也是强调了员工的自身修养,加强了品德教育。我们见到的老爹李振华先生就是实实在在的《弟子规》践行者,他将自己的毕生精力倾注于教育事业。
其实任何一个企业都具有特定的制度规范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在制度规范的约束下,乃至更深层次企业文化的潜移默化下,人的心理和行为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其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在一个良性的企业文化的打磨下,可以得到矫正和重塑。
通过学习和深入了解,我们下一步的重点是要在工作中践行《弟子规》,站在企业的角度,把父母换做上级,那么《弟子规》就可以看作是对员工的一种教导。它告诉我们:要尊敬上司,对领导交代的任务要及时完成,如果有事外出,一定要向上司报告请假。对于上司和公司的东西不要随便动,不要未经允许就拿走。和上司发生矛盾冲突,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当面冲撞,这样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如果能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带着关爱去工作,那么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就会处理得很融洽。同理,从工作的角度来说,它同样告诉我们:我们要有宽容的心胸,要学会爱人,懂得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善待
他人。工作中重要的不是权势,而是个人的品德、才能,要学会关心爱护同事,爱护下级,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从工作的角度来讲,企业员工应该努力践行良好的品德,同时在工作中还要认真学习各种知识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奋发图强,业务上向优秀员工看齐,品格上向圣贤看齐,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情,砥砺自己的德行,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员工,做一个对家庭、对企业、对社会有益的人。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Maxuwei
2013-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