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宠爱方式 一个皮孩子所经历的中美教育[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4 23:40: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不一样的宠爱方式 一个皮孩子所经历的中美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不一样的宠爱方式 一个皮孩子所经历的中美教育》。

第一篇:不一样的宠爱方式 一个皮孩子所经历的中美教育

不一样的宠爱方式

一个皮孩子所经历的中美教育

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在上海的幼儿园里几乎是老师的噩梦,但到了美国的幼儿园,却成了老师眼中的“正常”孩子——这样的反差,也许正是一些中国家长希望移民的原因之一。这位上海妈妈的经历,似乎也验证了这一点。只不过,美国教育看似无法无天,其实该做的规矩一样也不少,比如守时、遵守规则、学习独立和自理。

中国老师的噩梦

我的儿子很皮,皮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凡是男孩儿可能会有的毛病,比如多动啊,爬高爬低啊,比如注意力不集中啊,比如把大人的话当耳边风碍„他都有,更可恶的是他还有许多歪点子,你批评了他这个,威逼利诱他改,他很快能想出另外一件坏事情来做,都不带重样的。

这种孩子,上了幼儿园,简直就是老师的噩梦。他从两岁开始,就在国内上幼儿园托班了。第一天放学我去接他,远远就看见教室窗台上挂着一条十分眼熟的小短裤。

还没结婚的小老师看见我激动得都快流泪了,老师说:“组织全班小朋友坐马桶,别人都乖乖的,只有你儿子不好好坐,他没有大便也就算了,居然一定要把大便拉在裤子里„„我是活活用手给他搓的裤子,那个臭!”

满三岁,换个幼儿园上小班,他变本加厉了。头一天放学我去接他,三个老师拉着我轮流控诉他的顽皮。有的说一不注意他就爬到柜子顶上了,有的说喊他十遍八遍他都不理人的,还有的说他总是砰砰关门,把别的孩子手给夹了。

从那以后,几乎两年的时间里,我每次去学校接他,都要被老师拉住告状,平均每天半个小时。只要远远地看见老师拉着他的手在等我,我就知道,小子今天又惹祸了。

美国的“正常”学生

后来,我们全家去了美国,我把儿子送进了美国的幼儿园。第一个月,风平浪静,第二个月,没什么动静。半年过去了,儿子的老师Morse居然一次也没找我谈过话,我后来实在忍不住了,主动找她去聊。Morse说:“你儿子挺好的呀,就是有时候注意力不太集中,但是这些都是正常的。”

“正常!”听了这话,我的第一反应不是如释重负,而是忍不住想说:“老师,你没事吧?” “哈哈!”我儿子在我背后做鬼脸,“妈妈,我刚带领全班同学把一张地板那么大的纸画成了妖怪!”

其实送孩子上课的第一天,我就意识到了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的不一样。

首先从老师的配置上就能看出来,儿子在中国上的是公立幼儿园,班里27个学生,标准配置三位老师,其中一位生活老师,专管孩子们吃喝拉撒的。可在美国,没有公立幼儿园,只有公立小学,儿子在国内是上中班的年纪,在美国上的是小学预备班,班里28个学生,只有一个老师。

开始我挺诧异的,一个老师怎么管得过来28个孩子呢?特别像我儿子这种一分钟看不到他就上房揭瓦的朋友。后来发现,我的担心根本就是多余的。

第一,美国老师根本不管学生的吃喝拉撒。以前我们在中国幼儿园,每个班级的教室里都有小水桶,每隔一段时间,生活老师就会提醒:“该喝水了埃”到了中午,老师会把饭都盛好,“小朋友排队吃饭!”饭后老师收盘子收碗。

可是在美国,老师不管这些,小朋友想喝水了,学校厕所门口就有那种直饮的水龙头,自己上去咕噜咕噜喝一通自来水就是,他们也不想想孩子运动过后,或者大冬天喝凉水会不会拉肚子。

年级高一些的孩子下午有课,他们在学校午餐,也是自己动手,儿子学校连个室内吃饭的教室都不安排,孩子们坐在操场上的树下就把午饭解决了。午饭自己领,垃圾自己收,风吹雨打都不管。

上厕所也是,每个孩子上学之前(连幼儿园也是),学校都要求家长对孩子进行“马桶训练”,具体就是要求孩子必须学会自己坐马桶,自己擦屁屁。来了美国之后,有几次儿子放学臭烘烘地就回家了,一问,他自己上厕所没擦干净。老师还是不管,她的理论是:孩子擦不干净是正常的,但是擦不干净他自己肯定会难受,难受了肯定认真学,多试几次自然就擦干净了。

另外,美国小学上课也像大学那样需要四处“串门”,上音乐课去音乐教室,那里有专门的音乐老师讲课,上电脑课去电脑教室。每个班的带班老师只是组织的角色,不像国内老师,事无巨细都要操心。

课外活动“无法无天”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美国的课程和课外活动几乎“无法无天”。他们操场上的攀登架造得有一层楼那么高,有儿童攀岩的岩壁,有绳网,有奇形怪状的梯子、滑轮、平衡木。每次看儿子在操场上玩儿,看到他在攀登架的顶上翻来翻去,我跳起来都够不到他的腿,让人心惊胆战。

他们还经常搞各种主题活动,有一次全校老师都穿上红白相间的长筒袜,带着高帽子扮演动画片里的猫,滑稽得不成样子;还有一次是“疯狂头发日”,老师统统把头发染成一条红一条绿,班里小朋友打扮得也蛮惊悚的,男孩头上带着各种假发,女孩统统像村姑一样,头上“开满了鲜花”。

他们讲故事不用坐在小椅子上,全都盘腿坐在地上。他们画画经常不用笔,有时候用手,有时候用纸团,有时候用印章,有时候就在地毯一样大的纸上爬来爬去。来美国上学之后,儿子身上的T恤每天放学都是“惨不忍睹”,各种染料各种纸屑各种泥巴。他的脸上手上也从来没有干净过,甚至有一次,他说受了老师的启发,回家用水彩笔把妹妹画成了一只小猪!

想起从前在国内,有一次放学,老师一脸凝重地拉住我(这次终于不是郁闷地),特别抱歉地说:“对不起啊,让你儿子受伤了。”结果我看了半天,才总算在他脸上发现了一道很浅很浅的划伤。

现在呢?儿子几乎隔两天就会挂点小彩回家,今天是膝盖磕青了一块,明天是手指划破了一点。我问他怎么回事,他往往满不在乎地说:“哇噻,今天的游戏真是太疯狂了,我们在小石头地上爬来爬去,不过我爬得超级快。”或者说:“踢足球摔了一跤,我们抢球都摔跤了,老师也摔了。”

后来我算看明白了,中国式教育是尽力让孩子们更乖更听话,美国式教育是让孩子更忙更自由。所以,到了美国之后,皮儿子突然惊奇地发现:他那点顽皮的小花招居然有点不够用了。

规矩该做就做

疯归疯,可是该做的规矩,美国学校一样也不少。比如守时,记得从前在国内上幼儿园,8点半上课,孩子们陆续到齐得等到9点半。放学也是这样,4点下课,总有几个孩子留到4点半甚至5点才被接走。老师坚持不懈苦口婆心,众家长态度谦恭、屡教不改(我自己也这样)。

到了美国,说8点半上课,8点29分老师绝不给教室开门。如果迟到,可能班里的孩子就到其他教室上课去了。放学更不用说,父母晚接一分钟,孩子会被直接送到总务办公室,老师继续该干嘛干嘛,哪怕她有大把时间,也绝不为任何一个孩子通融。这是公立学校,私立学校还要罚款。第一次迟到提醒,第二次迟到警告,第三次迟到你就直接交罚款吧,一分钟一美元。

比如遵守规则。有一次儿子一放学就抱着我的腿哭,他说:“我上课画画,老师规定20分钟画好,我还差一点点就完成了,可是老师说时间到了就把画笔都收走了。”

另外一次儿子抱怨:“我们在电脑教室玩儿,时间一到老师就把电源都给关掉了,我东西只做了一半呢。”这些话他都是当着老师说的,结果老师两手一摊:“没有办法,规定就是规定。”儿子说:“你不能等等我么?我在中国老师都等我的。”美国老师说:“我不等。”又过了两天,儿子兴奋地告诉我:“我今天第一个完成了手工,还帮老师收拾了全班的东西呢。”

还有一回,儿子头上顶着椅子在全班同学面前跳舞,老师直接就把他送去另一个老师班上了。对付顽皮的孩子,美国老师常用的办法就是送他去另外的班级“深造”,或者让他在陌生的教室安静一会儿(还给动画片看),或者送他多上一节体育课。没有观众起哄,或者多消耗掉一点体力,小朋友通常自己就冷静下来了。

比如学习独立和自理。自己喝水上厕所是一个例子,还有管理自己的东西。中国幼儿园每人给配个小柜子,写上孩子们的名字,每个人的东西都分开放,放学了老师会提醒大家拿好自己的衣服书包。

美国幼儿园不管,所有的书包扔在一个桶里,所有衣服堆在一个柜子上,所有作业摊在一张桌子上,你回家的时候自己带走,老师不会提醒一个字。在中国,有几次孩子的东西忘了带,都是老师帮我找到的。在美国,有一次儿子放学忘了带衣服,老师说“他自己一定知道在哪里。”

不一样的宠爱方式

其实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儿子遇到的,都是十分尽职十分爱孩子的好老师,不同处只是他们爱孩子的方式。

有时候我也会反省一下,如果我们中国家长能学着不把孩子看的那么重,保护得那么严实,不用想得那么周到,也许老师就能少些紧张,对孩子多一些放手。

而中国式教育最大的问题可能还在于:当我们应该把孩子当成孩子的时候,我们却习惯于把他们当成大人来管(上课坐好不许动);而当我们应该把孩子看成大人的时候,却偏偏继续拿他们当成长不大的孩子(中国孩子三岁会自己擦屁屁的请举手)。

问儿子究竟是喜欢中国还是美国的学校,儿子说:“美国。”我问为什么,他说:“中国上课要坐板凳的,我坐得屁股疼,还是坐地上比较适合我。”

别看美国老师对他一点也不特别一点也不照顾,他每天回家还是会屁颠屁颠地找东西第二天带给老师去看,今天是院子里刚刚发现的三叶草,他说:“啊,它的三片叶子都是心形的呢,我要送一把这个草给老师,代表I love you so so much。”明天是一张他自己在天文台拍的照片,他说:“这样老师就会教我„宇航员‟这个英文单词怎么说,还会给我讲宇宙的故事呢。”

然后第二天早上,当他和一堆小屁孩一起争先恐后地往老师怀里塞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废纸片和小垃圾的时候,老师会一如既往大惊小怪地用我听了都受不了的夸张口气说:“哇!这是我见过的最棒的作品了!你是最特别的孩子!”

一点不奇怪,在美国,孩子是上帝的礼物,让你体会人生的。在中国,孩子是私人定制,私人财产,防老养老的。中国式教育的核心是听话三部曲——听家长的话,听老师的话,听党的话,最终变成奴才。

第二篇:这本书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出自单亲家庭孩子所经历的故事

这本书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出自单亲家庭孩子所经历的故事。由于从小便失去了父亲的爱,主人公“张小伟“的内心就如同一口深井,隐藏着伤心,孤独和难言的苦衷。为了使内心与正常孩子保持平衡的心态,他竭力去讨老师与同学的欢心,为的只是想得到失去父爱的补偿。但是,对张小伟这样从小被亲生父亲抛弃的孩子来说:父爱,是永远也无法弥补的。然而,他却选择了去勇敢的面对。渐渐的。他发现周围的同学中,有不止一个像自己一样的”单翼天使“。他门表面上和大家一样快乐,内心却都有着挥之不去的忧伤。惟有给予和宽容才能赢得温暖和爱,单翼天使们只有彼此拥抱着才能飞翔,这便是张小伟的成长体会。

不仅如此,我们也是一样。只有大家彼此关心互助才能填补我们失去一只翅膀的心灵!

夹心饼干虽然是一个单翼天使,可她摇拥有着乐观向上的性格,没有一丝悲痛。她有许多的朋友,并在QQ上认识了柠檬宝宝,把好自己的绝对都讲了出来,我喜欢这种对朋友的信任。而黄黄瓜小月饼(原名黄小月)呢,凭着一身好“功夫”,使所有人都不敢惹她。她开朗大方,她幽默,她甚至有些好动。可是伶牙俐齿却可以使任何人都“恐惧”,她的作文虽然比不上夹心饼干,可依然有几率做范文。我喜欢她这种活泼的性格。路径(原名卢竞)就没什么长处了,但她的两个死赏还是非常非常喜欢她的!她的作文就更别说了,连黄瓜小月饼都比不上,可她从来都没有计较过朋友对她的“不周”,甚至她写出的小说《小子,别和我耍酷!》令人佩服透底。我喜欢她这爽朗的写作方法。这三个死党虽然是那样的平凡,但出现在她们中间的事情,却是那样的不凡!

第三篇: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感悟:你所认为的正确表扬孩子的方式,正在拖垮孩子

编者按:有人说,父母给孩子最好的表扬,是肯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能力。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你所认为的正确表扬孩子的方式,正在拖垮孩子。

有人说,父母给孩子最好的表扬,是肯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能力。

这点我深表赞同。

动态黑色音符

“宝贝,你真棒!”,是我们最常听到的家长表扬孩子的一句话。

诚然,不可否认,表扬孩子,是促使孩子进步的一个重要途径,但表扬的方式必须要注意,若方式不对,则会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那么到底如何正确的肯定与认可孩子呢?

表扬孩子时,不要老是说: “你是最棒的”

一天早上,我送孩子去上学,快到校门口时,便看见有个妈妈,拉着孩子的手,蹲着对孩子说,“你知道吗,你是最棒的!”,说完还对孩子打了个“V”的手势,只不过她说话的声音特别大,路过的家长几乎都能听到。

大部分家长会一遍遍的告诉孩子:

“你太厉害了!”

“你真的太聪明了!”

“你实在太优秀了!”

听起来像是喊口号,内容重复不断的在孩子耳边回响。

孩子入学前,我曾经给他报了一个情商类的课程,其中有一堂课里,讲的是关于如何表扬孩子。

课程中,老师一再提到:表扬要具体,不能只表扬结果,要表扬过程。

比如,你可以说:

“我刚才看你做作业很认真,这道题这么做,思路很独特”,“你搭的积木很漂亮,你的小手很能干”,“你心地善良,很愿意帮助别人”。

而不是一味的说,“你是最棒的!”,这样的表扬太过于笼统。

那是我第一次听说表扬还有这么多套路。

为什么要表扬孩子?

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曾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反复研究了表扬对孩子的影响。

通过对纽约近20所学校长期研究发现,在多轮不同形式的测试后,得出一个令德韦克出乎意料的结果:

那些在实验中被称赞努力的孩子,他们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自己手中;而被称赞为聪明的孩子,则会忽略努力的重要性,因为努力就等于承认自己不够聪明,但是一旦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会显得束手无策。

我们为什么要鼓励或是夸奖孩子?原因很简单,无非就是想让处于迷茫中的孩子找回自信、勇气,突破自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所以,对于孩子来说,采用鼓励式的表扬,扭转错误的观念,才能带来正面的教育效应,因为,它是教育的根本原则和方法

鼓励式表扬,孩子自信优秀

每一个自信,优秀的孩子,身后必定有一个懂得通过鼓励孩子努力奋进的父母。

去年比较火的一个泰国广告片,《每天努力一点点》,让很多人备受感动。这位妈妈展现了“鼓励”的惊人力量。

短片里,足球场上,孩子的实力和表现都差强人意:顶球失败、射门不准。不过,孩子的妈妈一直在下面鼓励他:

“再努力一点点,只要超过前面的那一个人就好!每天超越自己一点点就可以了。”

这位妈妈从不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也很少责怪自己的孩子,她始终坚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行!

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曾说过:“教育就是把一个人的内心真正引导出来,帮助他成为自己的样子。”

这位妈妈做到了,这是我见过的最有力的鼓励,它让孩子坚信:

未来,你一定会成为你想要的自己!

怎样有效表扬孩子?

很多家长,都知道要多表扬、鼓励孩子,但却发现收效甚微,是不是表扬不得要领呢?

其实,表扬是一门艺术,如何让你的表扬更有效,这儿给你分享4点:

1.表扬努力,不要表扬聪明

我个人是很不喜欢别人夸我孩子聪明的,因为孩子的智商在出生后已经固定,不会由于别人一句话就改变他的智商,这显然是一句廉价的恭维。

聪明不聪明,孩子决定不了,而努力勤奋却是孩子自己的行为和意愿可以控制的,当我们称赞孩子努力时,其实是想让他继续保持或做出更好的行为。更多关注做事过程中那些可以改变的因素,比如孩子努力勤奋的程度,严谨治学的态度,而不要总是只关注事情的结果。

2.表扬要具体,不能空泛

比如,在孩子完成作业这件事上,若孩子按时完成了作业,书写工整且全对,我会这么对他说,“孩子,你今天的作业写得这么工整,你写的时候肯定特别认真,而且还没有错误,说明你仔细审了题,最难得的是,你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作业,效率很高,你真的很会学习!”

这样的鼓励,远比空洞的表扬,如:“你做得太棒了”要来得实际的多,最重要的是,还不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所以,表扬孩子时,越具体就越能给孩子明确奋斗的方向,这对他的成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表扬要真诚,要多创造机会来赞赏孩子

我的孩子在学校上体育课,搞体能训练时,由于年龄小,总有些动作出错,老师从未发现并表扬过他,我找过老师,希望他多鼓励鼓励孩子,但收效甚微,老师根本没有看到孩子的闪光点。

那段时间里,我便时刻告诉孩子,“老师鼓励你在家认真练习,你的动作比上一节动作更加到位,而且你还能连续跳绳80个,其他孩子都做不到,老师说你很卖力。“

后来,到了二年级,孩子的体能得到了大幅的提升,而且还成了班里的体育优秀生。

4.孩子失败时,要给予孩子鼓励

我给儿子报了个主持人班,参加结课考试时,他畏缩不前,就是不肯上台,最后勉强上去,却说得磕磕巴巴,根本没有发挥出平时应有的水平。

一般的家长肯定是去奚落一顿:”你怎么搞得,昨天在家试讲很好,今天在台上怎么这么糟糕?“

其实,人在失败的时候,内心是很脆弱的,成人都是如此,更何况一个孩子呢?

我没有直接批评孩子,而是从孩子平常不完美表现的背后,找到了不足点,并以此来鼓励孩子,比如,我会告诉他,“孩子,你已经弹得很好了,上台时,放松,不要紧张,把它看成一次日常训练就好了。“ 接着我会告诉他一些临场小技巧及给他多在公共场合表演的机会。

不要总是批评孩子,这会使他总觉得自己能力不行,丧失自信心,不利于未来人格的培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曾指出: ”渴望被人赏识是人类最基本的天性。“

而对于孩子来说,真正的赏识教育应该是,我们能认清孩子的优缺点,通过“正向激励”放大其优点,激发他们的内部动机和自主意识。

这种是一种以表扬为主的正向激励。

如果你经常表扬孩子,就意味着你赢得了教育上的主动权。对于每个孩子来说,他们都想把自己最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这种愿望,相比大人来说,要来得强烈得多。

但要记住,给孩子多一些具体的鼓励,少一些定性的表扬,别让孩子被“表扬“绑架……

公众号:小学写作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写写帮文库

下载不一样的宠爱方式 一个皮孩子所经历的中美教育[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不一样的宠爱方式 一个皮孩子所经历的中美教育[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