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师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自我总结
实习生:
指导老师:
实习时间:2011年9月27日——2011年11月20日
时光荏苒,当我走在大四犹豫彷徨中时,命运让我在时间面前不得不做出抉择:考研还是工作?考虑到我大学三年悲催的成绩,工作或许是我唯一的选择了,于是我在这次的教育实习中选择了集中实习。
七贤中学,一所我生活了三年的大学只隔一条马路却从未注意过的学校,接下来我在这里进行了短短四周的教育实习,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历练。教育是百年大计,一个富强的国家,他的教育必定也是先进完备的。“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充分体现了我国对教育的重视,但考虑到我国的基本国情,几十年的应试教育已经根深蒂固,要想变革教育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素质教育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了,但是当我真正去感受它所带来的新气象时,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欣喜。我决定一定好认真参加实习,争取在祖国的教育事业中尽到自己的一份绵力。
我们的教育实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周和第二周,我们是在学院试讲,准备课件。
第三周,我们就来到了七贤中学进行实习。
在胡老师的接待下,我们被集中在了一所实验室里,在这里我们将进行四周的实地实习。胡老师待人很是和善,对我们讲解了七贤中学的大体情况和一些在这实习的注意事项。躁动的心在还没有开始正式实习的时候就已经蠢蠢欲动了,真希望能马上见到我的学生和我的指导老师。
崔老师是我这次实习的指导老师,非常的平易近人,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高中老师,唉!现在想起来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在这的第一天我们并没有走进班里,只是分了一下小组和认识了一下我们的实习指导老师,老师给我讲了一下接下来实习的注意事项和日程安排,令人庆幸的是我们的指导老师是一位老教师,教学经验很丰富,做事也很严谨负责。现在想想真是多亏了崔老师,她一丝不苟的的负责态度让我这次实习中受益匪浅。
语文教师实习是要看早自习的,于是我们利用早自习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自我介绍,让人羞愧的是我又犯了老毛病,要命的口头禅“那个”让我变得更加紧张了,在胡言乱语中我结束了我在学生面前的第一次自我介绍。
在七贤中学的第一周我们只是熟悉学校和听听课、备备课。老师为了不让我们无聊,还给了一些同学平时的作业让我们批改。作文算是最常见的作业了,第一周我批改了好多,通过批改作文我初步了解了学生们的真实水平。崔老师要求我们认真修改,修改完了之后把你认为有价值的文章打印出来,起初我很不理解,后来我终于明白了,其实打印的同时还是一个再次修改的过程,你帮学生修完了,卷子被改得乱七八糟的,学生根本无心去看,你打印出来之后,学生就可以一目了然了。毕竟是初二的学生,他们的水平参差不齐,但是学生们还是以记叙文的格式为主,缺乏自己的思想升华,简单记事让整片文章看起来往往语无伦次。我批改的时候很是费尽,几片文章往往要批改好几个小时,但这的确是一种最快了解学生知识水平和心理世界的一种方法。通过批改作文我们认识了几位很有潜力的学生,在以后的了解中也证实了的看法。
崔老师在我们走进教师之前和我们说过,不要紧张,说话就像平时一样就行,不用太过死板。但是当我真正去做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是这么困难。不经意的一句
话竟然引起了一场骚乱,看着同学们在下面起哄,我整个人都傻了,仔细想想我说的话并没有什么大的纰缪。我不停地提醒自己要要冷静,但看着这混乱的场景我慌了,不知道哪位同学用读书声把我从尴尬的境地中解救了出来。
事后和我一起的实习老师嘲笑我没有师道尊严,现在想想的确如此,老师就应该有那种不怒自威的威慑力,你不树立威严,他们也不会尊重你。有时我就后悔把胡子剃掉了,面对这些早熟的小孩,在心理上我还没有成熟到让他们尊敬的地步吧,或许只有外表衣着的优势了吧。
实习期间我做了许多与学校有关的梦,看来实习生活果然让人回味,才只有几周的时间就已经从我的潜意识中扎根了。这里或许是我重新开始的地方,有许多我不曾经历的东西,诗歌比赛,各种活动,学生们已不再是以前我们那样整天上课、自习了,素质教育的大潮或多或少也改变了些东西。
为了迎接接下来的诗歌比赛,早自习,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人物是检查他们的古诗文背诵,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文章都是我以前背诵过的,虽然曾经也像他们记得滚瓜烂熟,但现在已经只剩下耳熟了。学生们背得很快,十几篇文章有的一口气就能流畅地背诵出来,当然也有绞尽脑汁只能背出一两篇的学生,看到他们忘了下句就左右抓狂的样子,真想帮他们一下啊。这次检查又让我认识了几位自己的学生,想来惭愧,我能认识他们的机会实在太少了。
七贤中学实习的第二周星期一早自习,是学校升旗的时间,升旗仪式,已经很久没有参加了,全体老师肃穆以待,随着《义勇军进行曲》激扬地响起,国旗缓缓升入空中,当再次看到国旗升空的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祖国在心中的重要,不管你平时多么贪玩,多么混沌,在这一刻都安安静静地等待升旗的结束。
升旗结束后,全体师生齐唱国歌,同学们或许是因为害羞,声音都小的可怜,但是让我不明白的是老师中竟然也没有一个唱的,这让我似乎明白了学生为什么都不放声唱歌的原因了。一个老师如果想要求学生做某事,自己首先应该身体力行,做个表率。唱国歌,老师都不唱,又凭什么要求学生呢?
升旗仪式的最后一项是领导、学生代表发言,在纪律卫生纠结了半天之后终于静寂下来了。唯一让我期待的学生发言也成了老师的补充演讲,还是在强调卫生、纪律。一所好的学校,我觉得首先应该以强调学习为主,另外既然是学生代表发言,就应该多多表达一些学生们自己的心声,例如:我们学校缺少乒乓球台子,作为以乒乓球为国球的的国家,没球可打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啊!再比如:休息时间太短,只有短短十分钟的课间休息,如果老师再拖堂,出去上厕所,我不知道这所谓的休息是如何做到的。还有减轻课业负担啊,学生迟到不打骂学生等等,几年的初中生活已经消磨掉了我身上的戾气,真不想再让孩子们像我们当年一样压抑成长了。
素质教育搞了这么多年,我还是没有搞明白到底什么是素质教育,与我当年相比,除了教师里多了一台电脑外,我并没有真正发现与我当年有多大的改变,在疾呼教育兴国的时下,中国教育究竟要何去何从?
在实习的第二、三周,我们开始走上讲台讲课了。
准备了一周终于要在学生们面前亮相了,在老师的指导和我们的反复修改下,每个实习老师的课感觉都上得很精彩,在听他们讲课的同时,我自己也在不断的总结上课经验,以免出现课堂失控的尴尬场面。我是在周三第一节课,本以为学生会积极配合,但是由于我准备的不够充分,讲课的思路很凌乱,学生在我的语无伦次中终于被我搞蒙了,一节课下来我浑身冰冷,崔老师可能看出了我的失落,在指导我讲课的不足的同时,不时地安慰我,让我要对自己有点信心,毕竟是第一次上讲台,难免会紧张。这让我很惭愧,其实是我准备的不充分,所以在讲课的时候无从下手。实习老师对我的讲课表示同情,或许他们终于在我身上找到了安慰。为了不辜负崔老师对我期待,我回去后对我的这堂课进行了反复的修改。首先我改变了讲课的风格,去掉了许多ppt,以板书为主,这样可以充分和同学们进行互动,其次,在讲课的时候,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建立自信心,多说一些幽默的话,让学生放松,这样学生们就可以毫无顾忌地畅所欲言,积极参与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来了。最后我认为,老师必须要让学生们学到些什么,毕竟一节课,课文是死的,思想感情是活的,学完一篇课文,学生应该从中受到启发,然后在启发中应用于实践,我想这才是最重要的。
按照这个思路,果然第二次登台我的课受到了老师们和学生们的好评,活跃的课堂气氛,和最后的思想升华,让我在讲台上找到了做老师的荣耀。我终于意识到我真的很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实习第四周由于学生们要进行诗歌比赛,我们实习老师帮助学生们写了许多的串联词,说来惭愧,我们虽然参与了前期的准备,却不能参加他们的比赛了,因为这是我们在七贤中学实习的最后一周。
最后,再次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崔老师,她用她的严谨教会我很多平时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是她让我再次感受到了教师的神圣,学生大部分的青春将要在这里度过,怎样才能过的有意义,这将是我们一生都要探索的课题。
第二篇:语文实习教师教育调查报告
班主任实习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很荣幸有机会在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江安河分校度过了我的实习生涯。语文教学是小学教学的主要课程,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课题。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进行调查有助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
二、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以学生答卷调查与听课观察为渠道,调查问卷根据低、中、高不同年级教学的侧重点来拟定。低年级是拼音识字教学问卷;中年级是作文教学问卷;高年级是阅读教学问卷。通过让学生来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才能真实的反映出语文课堂教学的缺陷,才能知道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教学。
三、调查结果
读书方面:课外书籍、无读书笔记、语文实践活动 教师课堂教学方面 : 不进行口语交际、不开展课前说话。作业布置:无开放性题。教学语言贫乏无感染力。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分析学生的调查问卷的情况结合起来,可以归纳出语文课堂教学不活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如下:
1、小学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没有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没有沟通课堂内外有效地开展综合性学习,也不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2、不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训练。在调查中,能够经常性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没有一个班,开展课前说话练习的仅有一个班,而所有答卷的学生都一致认为喜欢课前说话练习。可见语文教学只让学生机械地记忆而没有传授学习方法,识用分离。因此造成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差,语言表达差。
3、语文课堂教学是传统的被动、单向接受的学习方式。在对语文教师的调查了解中发现,课堂中经常让学生质疑的、能够经常给学生小组讨论的也没有几位老师,但他们都认为大都是流于形式,并没能很好落实,达不到任何效果,甚至有老师认为纯粹是浪费时间。
4、应试教育还在唱主角。调查中,90%的学生认为教师评价自己的就是考试的分数,以考试的成绩来分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生,80%的学生认为老师课堂上所讲的都与考试有关的内容,而对于作业的布置,80%的学生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练习题,没有类似动手操作或调查了解之类的开放题,而完成作业的方式也是单一的。可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受应试教育的制约,应试教育还在唱主角。评价学生还是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方法单一,即评价就是考试,考试就是评价,导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围绕应试进行。课堂上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教师讲的记录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
5、缺乏教学艺术。在问卷中,很多学生都不喜欢学语文与老师上课没有趣有关,他们认为老师知识不渊博,讲话不风趣幽默,教学语言贫乏,上课只讲课本上的知识,一厢情愿的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只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者。
五、对策建议
1、在教学中要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一观点。在教学中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采用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方学习。
2、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学中教师应做到:(1)、面向全体学生,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优化教学过程,善于调控课堂教学节奏。(3)、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因势利导,巧于点拨。
3、教师要善于鼓励评价学生。我们都知道,鼓励是教师的法宝,是最有效的润滑剂,因此,教师应用赏识目光,从各方面学生,发现我们的闪光点,以不同形式做出激励性的评价,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灿烂的微笑,一句热情的话语,都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教育的艺术在于鼓励和鼓舞,这样,学生可以在宽松、和谐、民主的自由空间中与老师、同学产生心灵的碰撞,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师生应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让学生畅所欲言,质疑问难,敢于和同学争辩,也敢于和老师争辩,敢于力排众议,独树一帜,同时让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勇于纠正自己的错误。
4、在课堂上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乐于学,如表演课本内容、讲故事、动手操作、实验画画以及开展各种比赛等方式激活学生思维。特别是低年级教学要寓学习于游戏与活动中,创设学习情境。
5、让学生走出课堂学习语文,接触社会实际,在生活中学语文,又把学到语文知识用于生活中,特别是作文教学,教师要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生活中去,陶冶他们的性情,净化他们的心灵,丰富他们的情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观赏、考察本地的山水风光、民情风俗、动植物资源等。从而发现生活之美、生活之乐、生活乏味,激发写作兴趣。教师还要有一颗慧心,做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开发学校生活,联系家庭生活,抓住社会生活;安排随文练笔,设计课堂练笔,捕捉时事练笔。
6、作业形式也应丰富。有手工制作、画画、讲故事、查资料、活动性作文,比书面作业要明显增多,这样学生学起来轻松,更有兴趣和积极性。
7、教师本身要加强学习。
当课堂死气沉沉时,只是一味地埋怨当今孩子太难教,而没有从根本上查找自身的原因。应用发唠骚的时间去研究怎样才能把一篇课文上得生动有趣,使学生爱学,或者多用些时间看些书来充实自己,当今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不再是“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本身要有一桶水”而是“教师要有一河长流水”。没有一个学生会拒绝一个知识渊博、教学有趣的老师,而只有教师本身知识丰富了,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才能征服学生。教师要用“心”施教,只有这样,小学活跃语文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构建起来。
第三篇:语文教师教育实习总结
一个月的实习,让我受益匪浅。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第二课堂颇有成就也颇多感慨。其中付出的努力、其中的感慨、其中的得与失,恐怕是这个键盘无法承载的。这次总结,我就语文教学这个方面谈谈我最深的体会。这些体会也许不如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师们的真知灼见,却也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我教的是高一〈1〉班,这个班是全校的示范班,他们的语文老师同时又是学校教务处的主任,因此颇受关注。加上高一全用新教材,这些都使得我颇感压力。到底该如何教好这个班呢,我一脸的茫然。
思考之后,我决定先从指导老师的上课风格、学生的语文水平、新教材的改革这些基本情况入手。我总共听了指导老师三堂课,其中两堂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电教室上的。他的课堂大半交给学生,课堂气氛活跃。因为工作繁忙,他很少教我具体该怎么分析课文、怎么调节气氛、怎么设计教案。他只给我一个总的教学思路:把课堂话语权交给学生。用他的话说,一节课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在听都能听明白都能学到东西,这堂课就算成功了。这句话可以说是他对我指导的全部,但在后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句话也是使我受益最多的。虽是简简单单一句话却胜过千言万语。其次是对班上学生语文水平的调查。在见习的三、四天时间里,作文的批改再加上自习时间和课下时间的了解,我对班上的语文水平和每个学生的水平有了基本了解。得知这个班的语文水平还可以,且全班的学习氛围很好,课堂纪律和作文上交情况都很好,学生课前预习也很自觉,更重要的是他们讨厌传统的语文教学,他们不喜欢老师垄断课堂。了解了这些情况,我再仔细的研究了一下新教材。新教材分必修
1、必修2两本书,总体上要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它从先前的应试教育转为对学生语文水平和文化修养的提高上。所有的这些给我的只有一个讯息——我不能再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找
见习结束,我们进入国庆假期。利用假期,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再结合本班实际,完成了下一周的备课。设计教案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耗体力也耗脑力,同时也是一件颇艺术的工作。经过良久的冥思苦想,忽然头脑开窍,一个思路出来了,一个问题解决了,那种成就感、兴奋感是不言而喻的。到了后来的教学实践,我才更深刻的切身的体会到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对上好一堂课的重要性。教案和讲课是相辅相成的,又是必须灵活变通的。我的教案、我的课堂,学生的参与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下面,我具体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种教学模式。某种程度讲,它已经成为我在这一个月里的教学风格。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颇受指导老师的赞赏和学生的喜欢与接受。
我的课堂大都采用一种教师点拨法即设问析疑。所谓设问析疑,是教师首先由一篇课文的切入口入手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回答、分析疑问并由此转入另一问题,最后把学生引导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中。通过这种设问析疑,在加上适当的讨论,某些课文再结合文体特点,采用品味法、朗读法进行教学。这里,我只抓住设问析疑这个点谈谈我的见解和感受。
法国教育学家第惠多斯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那么,怎么去激励、唤醒、鼓舞听课者呢?让他们参与课堂,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惟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的融入课堂,惟有这样,学生的语文水平才会有所提高。设问析疑无疑是一个较好保证学生参与课堂的一种的教学模式。经过多次实践,我发现这种教学模式有颇多好处,具体的说有助于学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见,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了学生清晰明白地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鼓励学生专心地有礼貌地倾听,使学生的想法和体验得到了尊重,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共同创造者。总的说来设问析疑可充分增强学生的创造性、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学生的主动性。
可以说,具体如何设问、如何析疑是设问析疑的关键。我经常把一堂精彩的语文课看作是一曲动人的交响曲,提问则是这乐曲中的旋律。如何提问,首先需要教师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准确落实设问点。如教《项脊轩志》一文,我抓住文章最富有特色的特征即文章善于选取生活细节、场面描写的手法以及记物、叙事和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把它作为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把文章“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作为切入口。先叫学生找出过渡句,然后根据过渡句先分析“喜”的部分。提问学生,作者如何通过写景抒发自己“喜”的心情。接着设问“文章是不是以‘喜’贯穿全文”,转而分析“悲”的部分。首先叫学生看课文是通过大事表现自己的‘悲’的还是通过小事、生活细节表现自己对亲人的怀念的。学生轻而易举的可以得出是后者。由此,很自然的叫他们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看看哪处细节写得最好,最感动人,为什么感动你,这就转到了叙事与抒情融合的写法了。整堂课问题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学生自己从问题中找到答案。最后,我问他们“你们从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他们异口同声的说,学会了捕捉生活中的小事进行描写,学会了记物叙事抒情融合的写法。这就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由此,可以看出,找切入口,确定目标,设置问题内容,设置问题顺序至关重要。
有的时候,不仅老师可以提问,学生也可以提。如在教《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我先放录音把学生带入一种意境,然后让他们说说听录音的感受,得出共同的体会即这篇课文很优美,语句优美,写景优美。然后叫他们找出文中直接写景的段落(第4、5节),接着分析第4节。先明确这类写景抒情散文应抓住文章写了什么,怎么样,勾勒了怎样的意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接着由我带着他们一起分析这一段的月色下的荷塘。自然而然的他们会仿照第四节的分析来自读、分析第5节。最后,再让学生进行画面想象,通过音乐的渲染,再次把他们拉入了那种意境美。怎么去提问应该说是没有定论的,但一个总的前提是问题得围绕你的教学目标,得有科学的内容。你所提的问题目的是要把学生引导到你的教学目标中来,这是一个大的前提,有了这个前提再考虑如何提问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何使问题更有连贯性,使问题更有概括性。
问题提出来了,如何引导呢?首先对学生的发言应该鼓励。发完言后应有恰当的评价。不要小看了那几句鼓励的话,它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至关重要。有好几位学生在给我的留言本里写道:“谢谢老师对我的鼓励,谢谢老师对我回答问题的赞美和肯定。我从没想过我还会受人关注,我从没料到我的发言也可以受到肯定。我们需要肯定,需要关注,需要鼓励。”这是他们心底发出的话,因此不要忽视了给她们鼓励。
引导可适当启发、点拨。如教《华罗庚》一文时,分析课文结构、解读传主思想、分析文章写作特色时,我都会联系先前学过的课文《“布衣总统”孙中山》。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我会启发他们:“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布衣总统”孙中山》,这篇文章是通过生活中的几个方面表现传主甘于淡泊的品质。那么《华罗庚》还是不是从一个方面来写的呢?”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是以时间为顺概括了他一生的经历。我接下来便问:一个人一生的经历是漫长的、复杂的,作者是不是只写了传主某一方面的品质?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由此很自然的转为课堂的重点——讨论文章突出了华罗庚怎样的品质,通过什么事怎样来表现的。在上《作文 有文采》这堂作文课时,唐突的叫学生分析一个例句的好坏,他会哑口无言,不知从何入手。我会提醒他们例句中用了哪些修辞,哪些修饰词,用了哪些动词,调动了哪些感官,这样写的效果怎样,给人的感觉怎样等等问题进行引导、启发和点拨。这样不仅使他们学到了作文怎么做到有文采,同时也学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式、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语文学习的方式。由此看出,学生回答不出问题了,要通过知识迁移、层层推理、由浅入深等等方式去做适当的引导,要让他们自己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要自己作答最后,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总结。可由老师总结,也可以由学生总结。如“我们这堂课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从这节课中你们主要学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示”等,使学生对整堂课的重难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一节课可能会涉及到很多内容,总结可以让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抓住重点,消化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总的说来,从设问到析疑再到总结,设问析疑这一教学模式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教师钻研教材的程度、对课堂的驾御能力的高低、教学技巧的灵活处理等等都会影响整堂课的效果。所以,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确定正确的目标,确立好重难点,找好切入口,设计好问题,对学生也要有所了解,要顾及所有学生而不单是那些积极的想发言的学生。一个月的语文教学结束了,我深切感受到:只要你用心做了,就会有成绩。设问析疑、教师点拨法是我运用得较多的教学模式,它取得了意料不到的成功,让我很有一种兴奋感和成就感。当听到指导老师“非常好”的评价时,当学生不约而同的说“老师,你的课让我听得入迷了”,“你是个优秀的语文老师”时,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和欣慰,有了这些,再多的辛苦算什么。
这次实习,听过十几位老师的不同的授课方式,吸取了许多的经验,发现每个老师都会有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我才明白“教无定论”的真正含义。应该说这次实习,给我感触最深的不是设问析疑这一教学模式,而是使我那种教师应该塑造个性化教学的观念越来越明显、清晰。语文是最富有人情味的学科,是一门艺术课。怎样上好它,每位语文老师应该根据个人的不同、学生的不同塑造并保持自我丰满的教学个性,以求得课堂教学效率的全面提高,学习更加主动的学习、自主的发展。
2个月的教育实习,颇多感慨,特就“设问析疑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这一角度写一实习总结,欢迎各位踊跃发言!
设问析疑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教育实习总结
一个月的实习,让我受益匪浅。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第二课堂颇有成就也颇多感慨。其中付出的努力、其中的感慨、其中的得与失,恐怕是这个键盘无法承载的。这次总结,我就语文教学这个方面谈谈我最深的体会。这些体会也许不如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师们的真知灼见,却也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我教的是高一〈1〉班,这个班是全校的示范班,他们的语文老师同时又是学校教务处的主任,因此颇受关注。加上高一全用新教材,这些都使得我颇感压力。到底该如何教好这个班呢,我一脸的茫然。
思考之后,我决定先从指导老师的上课风格、学生的语文水平、新教材的改革这些基本情况入手。我总共听了指导老师三堂课,其中两堂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电教室上的。他的课堂大半交给学生,课堂气氛活跃。因为工作繁忙,他很少教我具体该怎么分析课文、怎么调节气氛、怎么设计教案。他只给我一个总的教学思路:把课堂话语权交给学生。用他的话说,一节课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在听都能听明白都能学到东西,这堂课就算成功了。这句话可以说是他对我指导的全部,但在后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句话也是使我受益最多的。虽是简简单单一句话却胜过千言万语。其次是对班上学生语文水平的调查。在见习的三、四天时间里,作文的批改再加上自习时间和课下时间的了解,我对班上的语文水平和每个学生的水平有了基本了解。得知这个班的语文水平还可以,且全班的学习氛围很好,课堂纪律和作文上交情况都很好,学生课前预习也很自觉,更重要的是他们讨厌传统的语文教学,他们不喜欢老师垄断课堂。了解了这些情况,我再仔细的研究了一下新教材。新教材分必修
1、必修2两本书,总体上要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它从先前的应试教育转为对学生语文水平和文化修养的提高上。所有的这些给我的只有一个讯息——我不能再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
见习结束,我们进入国庆假期。利用假期,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再结合本班实际,完成了下一周的备课。设计教案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耗体力也耗脑力,同时也是一件颇艺术的工作。经过良久的冥思苦想,忽然头脑开窍,一个思路出来了,一个问题解决了,那种成就感、兴奋感是不言而喻的。到了后来的教学实践,我才更深刻的切身的体会到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对上好一堂课的重要性。教案和讲课是相辅相成的,又是必须灵活变通的。我的教案、我的课堂,学生的参与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下面,我具体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种教学模式。某种程度讲,它已经成为我在这一个月里的教学风格。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颇受指导老师的赞赏和学生的喜欢与接受。
我的课堂大都采用一种教师点拨法即设问析疑。所谓设问析疑,是教师首先由一篇课文的切入口入手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回答、分析疑问并由此转入另一问题,最后把学生引导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中。通过这种设问析疑,在加上适当的讨论,某些课文再结合文体特点,采用品味法、朗读法进行教学。这里,我只抓住设问析疑这个点谈谈我的见解和感受。
法国教育学家第惠多斯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那么,怎么去激励、唤醒、鼓舞听课者呢?让他们参与课堂,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惟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的融入课堂,惟有这样,学生的语文水平才会有所提高。设问析疑无疑是一个较好保证学生参与课堂的一种的教学模式。经过多次实践,我发现这种教学模式有颇多好处,具体的说有助于学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见,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了学生清晰明白地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鼓励学生专心地有礼貌地倾听,使学生的想法和体验得到了尊重,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共同创造者。总的说来设问析疑可充分增强学生的创造性、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学生的主动性。
可以说,具体如何设问、如何析疑是设问析疑的关键。我经常把一堂精彩的语文课看作是一曲动人的交响曲,提问则是这乐曲中的旋律。如何提问,首先需要教师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准确落实设问点。如教《项脊轩志》一文,我抓住文章最富有特色的特征即文章善于选取生活细节、场面描写的手法以及记物、叙事和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把它作为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把文章“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作为切入口。先叫学生找出过渡句,然后根据过渡句先分析“喜”的部分。提问学生,作者如何通过写景抒发自己“喜”的心情。接着设问“文章是不是以‘喜’贯穿全文”,转而分析“悲”的部分。首先叫学生看课文是通过大事表现自己的‘悲’的还是通过小事、生活细节表现自己对亲人的怀念的。学生轻而易举的可以得出是后者。由此,很自然的叫他们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看看哪处细节写得最好,最感动人,为什么感动你,这就转到了叙事与抒情融合的写法了。整堂课问题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学生自己从问题中找到答案。最后,我问他们“你们从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他们异口同声的说,学会了捕捉生活中的小事进行描写,学会了记物叙事抒情融合的写法。这就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由此,可以看出,找切入口,确定目标,设置问题内容,设置问题顺序至关重要。
有的时候,不仅老师可以提问,学生也可以提。如在教《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我先放录音把学生带入一种意境,然后让他们说说听录音的感受,得出共同的体会即这篇课文很优美,语句优美,写景优美。然后叫他们找出文中直接写景的段落(第4、5节),接着分析第4节。先明确这类写景抒情散文应抓住文章
第四篇:语文教师教育实习总结
语文教师教育实习总结
语文教师教育实习总结1
自实习以来,我对教师这个行业有了更深的了解。特别是当自己走上讲台的时候,心里感受颇多。
目前感受最深的就是感觉当好一名老师不容易,当好一名语文老师更不容易!回想起以前对语文老师的评价真是惭愧,以前总觉得语文老师一节课下来没写几个字,不像数学老师一节课下来写得满黑板都是字。由此断定语文老师只要动动嘴皮子就够了,当语文老师很轻松!当自己当老师时,才知道备课、制作课件、上课等等事项都是需要老师付出相当大的精力的,要想上好一堂语文课绝对需要老师课前付出极大的心血去准备,否则很难上好。回顾自己上过的语文课,觉得自己已经够细致了,可是事实效果不是很好。当然没上好原因是多方面的,课前准备工作还是有些欠缺,这是无法忽视的事实。今后在讲课过程中还是尽量多准备一些,准备地更加充分一些!
其次,感觉自己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在讲课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例如在讲课过程中,本来设计好的问题,如何让学生按照自己设定的思路思考?当学生没有按照自己计划好的方案思考时,自己该如何引导他?这些问题对我来说确实是个难题,听指导老师说这些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否则很难应对课堂中学生偏离课堂主题的问题,甚至方法不对,引导不好很有可能会造成越引导,学生越偏离你设定的主题,结果浪费了时间也没能及时完成教学任务。对于这一点,我觉得若是能掌握善于引导学生思考的方法必将极大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再次,在讲课的过程中,自己不能真正融入到课文中去,自己像是一个局外人一样在那里似乎是有条不紊地讲课。可是语文课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而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则需要语文老师在课堂中真正融入其中,例如,当课文中体现主人公内心欣喜若狂的段落时,老师也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去体会主人公内心的情感,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学生也会很容易受到感染。小学生是十分容易受到老师的感染及启发的。另外,当讲到比较悲伤的`段落时,教师的语气、音调、表情等应该符合这种悲伤情境下的氛围。总之,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中时时注意调整、改变自己的语气、音调、表情、姿势等从而来影响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如果一个语气讲下来,老师自己游离于课文之外,那么学生恐怕也难以体验其中的情感。
另外,还有课堂调控的技巧或方法问题,这对于一名老师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小学生年龄还比较小,自制力还比较差,在课堂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违反课堂纪律或影响教师正常讲课的现象。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实习老师来说,他们感到很新鲜,很好奇,有时候不注意听讲或者有意干扰老师讲课。如何在课堂中有效地处理、应对这些问题,这是一个体现老师教学手段高明的地方,既要在课堂中
顺利的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又能巧妙的应对学生的问题,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但我会努力去做好的!
当然,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细节问题,比如讲话不够简洁等,都需要自己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好好反思,多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和建议,针对自己的不足尽力予以改正,从而较好的完成实习任务,也为将来的教学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语文教师教育实习总结2
10月伊始,我和本班其他4位同学到北碚区实验小学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分散型实习。所谓分散,就是每周星期四到实习学校参加实习工作。光阴似箭,实习就这样不知不觉的结束了!回转身一看,这一段时间我过得充实、有意义。在实习期间,我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观察,深切地感觉到:做一个小学老师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不过与此同时,我也深深地觉得儿童是真可爱、真单纯。与他们相处多了,真的可以让自己永葆一颗年轻的心。虽然我离准教师这个标尺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尽管在教师的道路上,充满了艰难险阻,我依然坚定着自己的梦想:做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做教师,不再是单纯地完成一个儿时的梦想,更多的是承担一份社会的使命感。在实习过程中,我更是得到了辅导教师——吴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同组同学的细心指点,让我的实习工作以收获颇丰的结局完满结束。
在实习学校接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对于小学中的日常教学和日常工作情况有了一个大致了解。尽管自己也当了近学生,而小学时代更是在我生命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但初次以一名小学教师的身份重回小学去实习、去体验,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大不相同,而视角更是变得迥然不同了,因此感受也与以往有着天壤之别。
第一,来谈谈我的实习总体感受。由于本次实习是分散型的模式,因此我们与孩子们接触的时间较之以前减少了很多。不过,在实习期间,我还是深感到了作为实习老师的乐趣,同时,它使我的教学理论变为了教学实践,使虚拟教学变为了真正的面对面的教学。近两个月的实习,如今回味起来,真是让人感慨颇多,不禁有一种眷恋。自进入大学校园以来,我就渴盼着走上讲台,希冀着孩子们叫我“老师”。这次终于如愿以偿,心中怎是难以抒发的成就感。我实习的班级是六年级一班,这个班级非常优秀,“优秀”主要体现班上大部分同学是教师子女,教师对自己的子女要求均比较高,很多同学都有自己明确的爱好特长,并且知识面都比较广。但他们仍有作为孩子的天真,永远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到这个班级做自我介绍时,他们对我和潘长江同姓时,报以的爽朗笑声。但同时,我也深感作为小学老师的责任之重大。小孩子始终是小孩子,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根本没有健全。虽然六年级的某些同学对老师的观点、看法会有某种程度上的质疑,但是绝大部分的同学还是始终相信“老师讲的即是真理”。因此,小学教师的劳动强度虽不算很大,但做一个小学语文教师还是很辛苦的。这种辛苦主要是来自对学生人生的负责。要知道做小学语文老师,就意味着当班主任。尽管我不知道我们的辅导教师——吴老师平时忙不忙,但每周星期四,我都看见吴老师在教室和办公室之间奔波忙碌。“起早贪黑”无疑就是班主任每日的生活状态。早上得早到学校,督促同学们的朝读。中午要负责帮同学们添饭、守午休和辅导同学们的作业。除此之外,班级琐事更是层出不穷。很多同学天性跳调皮,总是会时不时出现一些小茬子,这就得找学生谈心,做做他们的心理和思想教育工作。而六年级的学生还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在家长思想的左右下,他们都很看重成绩。因此也要常找那种成绩不是特别稳定、心理承受能力不是很好的同学谈心、鼓励他们建立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所以这些,常常会弄得老师疲于奔命。
第二,来谈谈语文教学的感受。简单一个字——“难”。教书匠好当,教育名师难成。听了几位老师分别讲的示范课之后,我开始走上讲台,开始了自己的第一篇“处女作”。老实说,当时的自己并不是很紧张。要知道,我一直很向往讲台,很喜欢站在讲台上的感觉。但或许因为是第一次,经验实在不足和随机应变能力的确不强,课堂上出现了很多状况。首先是,不自信,在没有生字卡片的情况下,自己一下子就变得六神无主起来,信口叫他们拿出书读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这是他们所没有遭遇的情况,一个个睁着困惑的.眼睛望着我。这更让我乱了阵脚,随笔在黑板上写起生字来,丝毫没有注重生字的规范、标准性,这无疑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大忌。而且没能拿出教师的霸气,很好的掌握住课堂秩序,导致课堂陷入混乱局面。其次,我的普通话不够标准,居然把“逸”这个字读成了“yiacute;”而完全不自知,在学生明确指出来的情况下,我也没有及时修正。板书方面更是存在很大问题,对同学的表扬用词很单调、甚至很不恰当。总而言之,这一节课上过之后,心中有一种强烈的挫败感。教师基本功一点儿都不扎实,这需要我今后大大改进。其次是,没有从小学生的思维角度去设计教学,即在教学设计时完全遵循自己的主观思维和理解,没有换个角度设想小学生会不会理解这个问题,这样讲学生会不会感兴趣,能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特别是教学语言上不够规范,不够通俗化,不够幽默。这些都需要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去将自己的口头语言转化为课本语言。要创设一种活跃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使自身的教学产生良好影响。针对出现的问题,指导老师也提出要我从教师的基本技能抓起,要树立自信心,站上讲台得有一种能控制住课堂的霸气。此外还要多听课,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这些都是在上课之后,在课堂生成总结之时,老师面对面的以委婉的说话方式指出了上课时存在的缺点。这不仅有利于保护我受挫的心理,更在潜移默化中指导了我如何面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她完全没有教师的架子,更多的是朋友般的亲切交谈。
语文教师教育实习总结3
一个月的实习,让我受益匪浅。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第二课堂颇有成就也颇多感慨。其中付出的努力、其中的感慨、其中的得与失,恐怕是这个键盘无法承载的。这次总结,我就语文教学这个方面谈谈我最深的体会。这些体会也许不如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师们的真知灼见,却也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我教的是高一〈1〉班,这个班是全校的示范班,他们的语文老师同时又是学校教务处的主任,因此颇受关注。加上高一全用新教材,这些都使得我颇感压力。到底该如何教好这个班呢,我一脸的茫然。
思考之后,我决定先从指导老师的上课风格、学生的语文水平、新教材的改革这些基本情况入手。我总共听了指导老师三堂课,其中两堂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电教室上的。他的课堂大半交给学生,课堂气氛活跃。因为工作繁忙,他很少教我具体该怎么分析课文、怎么调节气氛、怎么设计教案。他只给我一个总的教学思路:把课堂话语权交给学生。用他的话说,一节课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在听都能听明白都能学到东西,这堂课就算成功了。这句话可以说是他对我指导的全部,但在后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句话也是使我受益最多的。虽是简简单单一句话却胜过千言万语。其次是对班上学生语文水平的调查。在见习的三、四天时间里,作文的批改再加上自习时间和课下时间的了解,我对班上的语文水平和每个学生的水平有了基本了解。得知这个班的语文水平还可以,且全班的学习氛围很好,课堂纪律和作文上交情况都很好,学生课前预习也很自觉,更重要的是他们讨厌传统的语文教学,他们不喜欢老师垄断课堂。了解了这些情况,我再仔细的研究了一下新教材。新教材分必修1、必修2两本书,总体上要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它从先前的应试教育转为对学生语文水平和文化修养的提高上。所有的这些给我的只有一个讯息——我不能再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找见习结束,我们进入国庆假期。利用假期,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再结合本班实际,完成了下一周的备课。设计教案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耗体力也耗脑力,同时也是一件颇艺术的工作。经过良久的冥思苦想,忽然头脑开窍,一个思路出来了,一个问题解决了,那种成就感、兴奋感是不言而喻的。到了后来的教学实践,我才更深刻的切身的体会到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对上好一堂课的重要性。教案和讲课是相辅相成的,又是必须灵活变通的。我的教案、我的课堂,学生的参与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下面,我具体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种教学模式。某种程度讲,它已经成为我在这一个月里的教学风格。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颇受指导老师的赞赏和学生的喜欢与接受。
我的课堂大都采用一种教师点拨法即设问析疑。所谓设问析疑,是教师首先由一篇课文的切入口入手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回答、分析疑问并由此转入另一问题,最后把学生引导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中。通过这种设问析疑,在加上适当的讨论,某些课文再结合文体特点,采用品味法、朗读法进行教学。这里,我只抓住设问析疑这个点谈谈我的见解和感受。
法国教育学家第惠多斯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那么,怎么去激励、唤醒、鼓舞听课者呢?让他们参与课堂,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惟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的融入课堂,惟有这样,学生的语文水平才会有所提高。设问析疑无疑是一个较好保证学生参与课堂的一种的教学模式。经过多次实践,我发现这种教学模式有颇多好处,具体的说有助于学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见,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了学生清晰明白地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鼓励学生专心地有礼貌地倾听,使学生的想法和体验得到了尊重,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共同创造者。总的说来设问析疑可充分增强学生的创造性、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学生的主动性。
可以说,具体如何设问、如何析疑是设问析疑的关键。我经常把一堂精彩的语文课看作是一曲动人的交响曲,提问则是这乐曲中的旋律。如何提问,首先需要教师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准确落实设问点。如教《项脊轩志》一文,我抓住文章最富有特色的特征即文章善于选取生活细节、场面描写的手法以及记物、叙事和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把它作为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把文章“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作为切入口。先叫学生找出过渡句,然后根据过渡句先分析“喜”的部分。提问学生,作者如何通过写景抒发自己“喜”的心情。接着设问“文章是不是以‘喜’贯穿全文”,转而分析“悲”的部分。首先叫学生看课文是通过大事表现自己的‘悲’的还是通过小事、生活细节表现自己对亲人的怀念的。学生轻而易举的可以得出是后者。由此,很自然的叫他们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看看哪处细节写得最好,最感动人,为什么感动你,这就转到了叙事与抒情融合的写法了。整堂课问题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学生自己从问题中找到答案。最后,我问他们“你们从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他们异口同声的说,学会了捕捉生活中的小事进行描写,学会了记物叙事抒情融合的写法。这就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由此,可以看出,找切入口,确定目标,设置问题内容,设置问题顺序至关重要。
有的时候,不仅老师可以提问,学生也可以提。如在教《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我先放录音把学生带入一种意境,然后让他们说说听录音的感受,得出共同的体会即这篇课文很优美,语句优美,写景优美。然后叫他们找出文中直接写景的段落(第4、5节),接着分析第4节。先明确这类写景抒情散文应抓住文章写了什么,怎么样,勾勒了怎样的意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接着由我带着他们一起分析这一段的.月色下的荷塘。自然而然的他们会仿照第四节的分析来自读、分析第5节。最后,再让学生进行画面想象,通过音乐的渲染,再次把他们拉入了那种意境美。怎么去提问应该说是没有定论的,但一个总的前提是问题得围绕你的教学目标,得有科学的内容。你所提的问题目的是要把学生引导到你的教学目标中来,这是一个大的前提,有了这个前提再考虑如何提问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何使问题更有连贯性,使问题更有概括性。
问题提出来了,如何引导呢?首先对学生的发言应该鼓励。发完言后应有恰当的评价。不要小看了那几句鼓励的话,它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至关重要。有好几位学生在给我的留言本里写道:“谢谢老师对我的鼓励,谢谢老师对我回答问题的赞美和肯定。我从没想过我还会受人关注,我从没料到我的发言也可以受到肯定。我们需要肯定,需要关注,需要鼓励。”这是他们心底发出的话,因此不要忽视了给她们鼓励。
引导可适当启发、点拨。如教《华罗庚》一文时,分析课文结构、解读传主思想、分析文章写作特色时,我都会联系先前学过的课文《“布衣总统”孙中山》。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我会启发他们:“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布衣总统”孙中山》,这篇文章是通过生活中的几个方面表现传主甘于淡泊的品质。那么《华罗庚》还是不是从一个方面来写的呢?”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是以时间为顺概括了他一生的经历。我接下来便问:一个人一生的经历是漫长的、复杂的,作者是不是只写了传主某一方面的品质?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由此很自然的转为课堂的重点——讨论文章突出了华罗庚怎样的品质,通过什么事怎样来表现的。在上《作文 有文采》这堂作文课时,唐突的叫学生分析一个例句的好坏,他会哑口无言,不知从何入手。我会提醒他们例句中用了哪些修辞,哪些修饰词,用了哪些动词,调动了哪些感官,这样写的效果怎样,给人的感觉怎样等等问题进行引导、启发和点拨。这样不仅使他们学到了作文怎么做到有文采,同时也学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式、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语文学习的方式。由此看出,学生回答不出问题了,要通过知识迁移、层层推理、由浅入深等等方式去做适当的引导,要让他们自己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要自己作答最后,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总结。可由老师总结,也可以由学生总结。如“我们这堂课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从这节课中你们主要学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示”等,使学生对整堂课的重难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一节课可能会涉及到很多内容,总结可以让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抓住重点,消化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总的说来,从设问到析疑再到总结,设问析疑这一教学模式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教师钻研教材的程度、对课堂的驾御能力的高低、教学技巧的灵活处理等等都会影响整堂课的效果。所以,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确定正确的目标,确立好重难点,找好切入口,设计好问题,对学生也要有所了解,要顾及所有学生而不单是那些积极的想发言的学生。一个月的语文教学结束了,我深切感受到:只要你用心做了,就会有成绩。设问析疑、教师点拨法是我运用得较多的教学模式,它取得了意料不到的成功,让我很有一种兴奋感和成就感。当听到指导老师“非常好”的评价时,当学生不约而同的说“老师,你的课让我听得入迷了”,“你是个优秀的语文老师”时,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和欣慰,有了这些,再多的辛苦算什么。
这次实习,听过十几位老师的不同的授课方式,吸取了许多的经验,发现每个老师都会有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我才明白“教无定论”的真正含义。应该说这次实习,给我感触最深的不是设问析疑这一教学模式,而是使我那种教师应该塑造个性化教学的观念越来越明显、清晰。语文是最富有人情味的学科,是一门艺术课。怎样上好它,每位语文老师应该根据个人的不同、学生的不同塑造并保持自我丰满的教学个性,以求得课堂教学效率的全面提高,学习更加主动的学习、自主的发展。
第五篇:语文教师初中教育实习报告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于XX年9月11日至10月20日,我在初二年级实习了40天。在这40天内,我一共学到不少教学经验。作为实习班主任,我和其他班主任一块早读跟班,和学生一块进早餐,增进了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实习期间,学校举办了一次运动会,我带领学生训练参加校运动会的仪仗队,带领该班学生参加运动会,读报、课间操时维持秩序,做了几名差生的细致的思想工作,认真回复学生给我的信,筹办了“搞好学习大家谈,爱心助学快行动”主题班会。在整个实习期间,我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全力做好每一件事情。
怎样上好语文课,这是实习的重点。头两个星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听课,认真学习别人的教学经验,我的体会是必须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使他们在快乐中主动地学习。我听了两位老师的课,一位活泼,一位严谨,从效果来看,前者要好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分析,而这个学校学生的素质普遍比较差,对抽象分析较难理解继而引发对学语文缺乏兴趣。即使部分能力强、愿意学的学生能够理解、接受这些分析,也违背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对于这些十四岁左右的初二学生来说,最容易接受、最需要的是丰富的感性体验。正如指导老师对我说的,像《听潮》这样的抒情散文,只要老师读好了,把文中的感情读出来了,课就上好了一大半。心理暗示的作用很大,老师讲课有激情,学生不会不受感染。散文单元,我上的是《白杨礼赞》第一课时,由于准备不充分,文章线索没有讲清楚,但是我注意到自己的朗读。学校有课文朗读的磁带,但我还是在课堂上自己读了一遍课文,虽然没有专业朗读人员读的好,但我尽了自己的全力。指导老师后来说,老师应该自己读,这样让学生感到亲切,不能自己不读,又说学生读的这不好那不好。
要做到在快乐中学习,不能孤立地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搞花架子,而应该从教学内容中找到学生的兴奋点。课前准备一定要充分。有课时,我往往是凌晨五六点就起床备课,查资料,写教案,直到上课前还在考虑各种细节问题。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如果准备时间充裕的话,讲课时会发挥得更好。老师讲课时声音要洪亮,要有一股气势,要有较好的气质。我给自己定位为清刚之气:直率、真挚、刚强而不失温和。我认为男老师一定要有一点硬气,这样言传身教,有利于学生的性格发展。提问后应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一点我做得不够,往往问题一说,就要学生举手回答,而且我的语速、教学的进程都比较快。我认为语速、教学进程应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重要性和大多数学生的适应程度灵活掌握,该快则快,应慢则慢。
批改作业,我纠正每个错误,在批语中强调订正的重要性,并根据各个学生的情况勉励之,开导之。对那些在我要求订正之后依然不订正的学生,我在其作业本上写明,为了不浪费时间、精力、感情,我不改这次作业。我的指导思想是要不断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要允许学生在改正错误,追求上进的过程中有反复,但不能“苦口婆心”,说来说去就那么几句,要根据学生的变化,相应地调整措施。改作文,我花的心血更多,我注重通过作文了解学生的性格、生活、爱好等各方面情况,评语不拘泥于文章形式。我认为表达的通顺与否、有无错字和内容的分量对初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是他们最突出的问题。学生写作文并不怎么讲究章法,他们感兴趣的是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如果老师把写作文看成纯粹技术性的练习,不关心作文的内容,就会失去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绝好机会。作为教师,要时刻牢记教书是为了育人,不要当教书匠,要当教育家。作为语文教师要确立“大语文”的指导思想。
班主任工作需要长期坚持才能看到明显成效。我在初二(2)班这个差班做实习班主任时,注重做差生的工作。要实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想,必须有诚心,有耐心,而不能一味地训斥,也不能把一些屡教不改、沾染了社会不良风气的学生的不良行为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算完事。
有个男生上课不听讲,讲话,画画,还经常迟到,老师经常批评他。我和他交谈,他说,他以后想当设计师,他参加了美术培训班,他的叔叔是湖北美术学院的教授。班主任、批评他的老师都不知道这些情况。我告诉这个学生,要学好美术,当好设计师,各种科学文化知识都要了解。我要他把画的素描给我看一下,并要他先给自己订个小目标--不迟到。临别时,我送了他一本《朝鲜邮票目录》。他很感激我,要我留下通讯地址。学生成绩好,老师当然喜欢,但学生成绩差,老师就厌恶、不管,这样的师爱就狭隘了。作为老师,应该对全体学生负责,让所有学生在学习、品质上有所进步。
实习中我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如何教育沾染了社会不良风气,不把老师当回事的学生。有个学生满嘴挑衅性的语言,我多次耐着性子给他讲道理,但他不为所动。其实他反应比较敏捷,上语文课常常举手发言,答得也比较准确,但他就是不愿受任何约束,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丝毫不考虑对其他同学的不良影响。我跟他讲明,不要太自私了,今后走入社会,靠的是真本事、硬碰硬,不是靠一点小聪明、嘴巴狠。有一次,他跟我抖狠,我针锋相对,差点打起来。他“自动降温”,我把他带到班主任的办公室,班主任对他进行说服教育。事后,班主任忠告我不能和学生打架,学校会处罚打学生的老师,家长告到报社,报社立场肯定是站在学生那边。我问班主任如何真正改造这样成心捣乱的学生,他说,老师没有什么权力处置学生,只能用言语智斗,“你有来言,我有去语”。但我想,如果仅仅靠言语,而没有切实的处罚措施(如在学生操行评定中扣分;学生扰乱课堂秩序时,不允许其上课;学生严重违反校纪时,勒令其退学),这样的学生会有恃无恐,更加猖狂。学校管理学生,应该认真负责,严明校纪,不纵容,不粗暴,恩威并重,当断则断,这才是真正的爱护学生。如果仅仅满足于学生在学校里不出乱子,这等于是放弃了教育的神圣职责,使教育问题转化成社会问题,最后积重难返。
总之,在这段实习期间,我收获很多,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使我更坚信了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心和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工作,扎扎实实搞教学,为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而奋斗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