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
《学习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金盆八一完小刘文娟
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形象,而对于乡村教师而言,这种光辉更加闪亮,更弥足珍贵!今天下午观看“学习湖北省最美乡村乡村教师”教育视频过程中我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她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鼓舞了我,使我不禁掉下久别的眼泪。看到这,我想起了以前待的益才高中,我常抱怨学生素质不高,不好教;我抱怨工作环境不好,虽说教书是良心活,可怎么安心工作?我工作疲惫喊累的时候,在中国的另外一个角落,还有这样一处恶劣的工作环境存在,与她们相比,自己所处的算是“天堂”,可正是这样如此艰苦的条件造就了她们,在她们身上有这样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发生,还有这样一群奉献自我的人存在。回想起2010年毕业季,当时班上大部分同学都响应“湖北省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的号召,毅然背上行囊回自己的家乡资教。可我没有被同学劝动,因为我想着到民办高中去教三年总没有资教生活那么艰苦,到今年的七月为止,我在那度过了三年的时光,陪着他们毕业。看到她们,觉得自己真的是过惯了好生活。
桂贤娣、邓丽这些名字如此普通,她们的生活如此平淡,也许平时她们就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清贫老师。但当我们认真聆听她们故事的时候,这一个个平淡的名字却给我们带来不同寻常的感动,给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
桂贤娣老师已年逾50,这样一位老教师,今天听她的报告,我看到了好多年轻教师包括我都无法做到的率真和可爱:讲话不拿稿子,信手拈来;她的报告就像是一个小学老师正在上课一样,下面都是她的学生们,没有丝毫做作,整个会场就像一个教室,老师正给大家讲述着一篇篇课文.......讲着讲着,我好像回到了小学时代,跟随着我们可爱的语文老师正聆听一个个精彩绝伦的童话故事,正幻想长大后的美好生活.......从她的教学事例中我感受到了桂老师的爱心、责任感和使命感,她将自己的爱心投入到教学当中,将自己的亲身经历置之于课堂上,为小学教师树立了一面鲜红的旗帜,我们应当像桂老师一样——心系学生,爱驻课堂。
看到记者采访邓丽老师的视频时,我感觉好惊奇。就是这样一个80后的年轻人居然也被评为“全国最美乡村教师”。顿时,我很好奇:到底她有着怎样不平凡的经历呢?起初,她放弃了武汉当白领的工作,带着憧憬和好奇,来到了海拔1800米的恩施鹤峰高原小学,成为这里唯一的一位女老师,也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位英语老师。我佩服她的那种勇气,不怕困难,像那样的偏远地方,如果要去资教,我连想都不敢想。而且因为她的教导,孩子们的英语成绩变好了,缺席率降低了,孩子们变得开朗乐观了,她一个人为这个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当记者问她:“你鼓励学生走出大山,可为什么走出了大山的你,又选择回到大山当老师?”她却说“我自己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深知孩子们对年轻老师的渴望。回到家乡,落叶归根,只有我们走进大山,才能帮助他们走出大山。” 这让我感觉到了一个少有年轻人的伟大。她是我们80后学习的榜样,是大家的骄傲。电视里她在跟六年级的学生道别时,她压抑不了自己的伤心,完全不顾老师的形象大声的哭起来。我看着看着,也跟着哭了起来。越看越难过,泪水止不住的往下流。看到这里我心里很遗憾,在辞掉上份工作前,根本没有对学生说自己要走,我怕,怕影响他们高考考场上的发挥,我很希望他们都有个好情绪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也算对得起我们这些老师。而是等他们安然考完离去的时候,再辞 1
职的。在这想对我高三的孩子们说,我没能跟你们正式道别,即将要踏入大学校门的你们希望把握好机会,勇敢的锻炼自己。邓丽老师是幸福的,当她的孩子们毕业了要离开她,孩子们都抱头痛哭,那些眼泪是不舍,是邓丽老师一生最美好的财富......这是她幸福的宝藏......她们在行为上也许比不上陶行知,在教书育人上也许比不上魏书生,在教学理论上也许比不上朱小蔓,但她们却竭尽自己的全力在行动着,为了偏远山村的那一部分孩子付出着自己的青春,并还会为此而不断努力下去。
梦想,是孩提时代的兴奋,是青年时代的动力,是老年时代的回味。社会的喧嚣,空气的污浊,氛围的黑暗,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已经渐渐失去他们原有的激情。当你淹没于茫茫人海中时还可以寻找到属于你的梦想,多值得欣慰啊。但是那些孩子们的梦想很简单,也很一致,就是读书,读书是他们的梦想。当你还叹息你实现不了你那昂贵和华丽的梦想的时候,想想这些孩子吧,他们需要我们的手。实现孩子们的梦想是一场接力赛,是有良知的人参加的接力赛。当看到孩子们那股求知的欲望,那份学习的拼劲,以及那向往的眼神,谁的良知不会受到触动?当看到那些为孩子们的未来奋斗的人做出牺牲,甚至付出生命,当看到她们用瘦弱的肩膀支撑着孩子们的梦想,难道我们能够视若无睹吗?
为了孩子们的梦想身为老师的我们首先要学会学习。要学习与人打交道,要研究人、研究事、研究自己、研究学生,还要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最新最前沿的知识。本领的大小、能力的强弱是由学习拉开的。能力不是天生的,从根本上说是从学习中获得的。
接下来老师要懂得爱,要爱学生、爱岗位、爱教育事业。爱是一种信任、一种尊重,也是一种鞭策、一种激情,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教师了解只有学生,热爱学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具体讲,表现在尊重、关怀和理解六个字上。尊重学生,最主要的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最不能容忍那些损害他们自尊心的教师,对学生讽刺、挖苦、冷漠、体罚或变相体罚等有伤学生尊严和不利学生个性发展的手段,只能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关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催化剂。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必然会引起学生爱的反馈,因为学生感受了老师的关怀和爱护,产生了愉快的情绪体验,对老师就会更热爱更信赖。理解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桥梁。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就需要老师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己。学生就自然会把老师当成知心朋友,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吐露秘密。师生心灵相通了,彼此就像有了一座无形的桥梁,思想的交流,知识的传递,就畅通无阻了,师生关系就会越来越密切。
然后老师要懂得分享,与学生分享知识、与同事分享经验。应该把自己好的学习方法拿出来与学生分享,学生在学校里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学习文化知识,老师不仅要“授之与鱼”,更应该“授之与渔”。老师其实是处在一个巨大体中的一员,学会与学生以及其他任课老师分享才会让我们的工作如鱼得水。
最后老师要懂得宽容。宽容是做人的美德,要做到这一点真的很难。这里包含了对人对事的宽容。老师对优等生有偏爱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那么能不能分一点给后进生呢?或许这样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呢。老师在学校里也要注重自身的愉悦,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老师就像一个巨大的染缸,学生好比尚未着色的布料。投入了不同颜色的染缸中,染出来的布必定是不同的。做教师的必须对学生的情况作深入了解,对孩子的心理变化作细致观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接触到学生情感的“点子”上,这是沟通和传递情感的渠道。教育必须尊 2
重学生的差异性,“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老师其实是处在一个巨大体中的一员,学会与学生以及其他任课老师的合作会让我们的工作如鱼得水。
做一个好老师很不容易,对于一个年轻的老师我来说更是认识肤浅。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探索,才有可能向好老师迈进一步。老师是一个受人尊重的职业,那么就让我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这一点,努力做一个好老师。
2013年8月28日
第二篇: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
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
毕节市七星关区第一实验学校 杜红
这原本只是十个再普通不过了的名字,却在2016年的4月27日变得家喻户晓。是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让他们感动天、感动地,是他们为山村教育事业的伟大付出让他们为人们所景仰。他们就是2016年最美乡村教师。泪流满面观看完为他们颁奖的全过程,我深受感动。
我感动于他们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付出和无私奉献,感动于他们对学生最真挚的爱。他们都是凡人,他们也有妻子儿女,有生活的各种牵绊,也会面临生活的种种诱惑和内心的挣扎,但是当面对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他们毅然选择了坚守自己的岗位。可是乡村的物质生活条件极为匮乏,非常艰苦。在这样的环境下教书育人,坚持一年两年不困难,难得的是他们这样坚守了一辈子。他们用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守护着知识的家园,在这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他们在用自己的行动撰写着传奇。
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我觉得那不过是一个好听的称呼,可当我看到为乡村教师颁奖的那些孩子们脸上绽开的笑脸,我才真正明白了园丁的内涵。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是蜡烛,牺牲了自己,成全了别人。以前我总是一笑而过,别傻了,现在哪里还需要这样的傻瓜。可当我看到颁奖典礼上学生们泪流满面的与他们的老师拥抱,我才明白,那眼泪中包含的幸福与感激,是对“傻
瓜”最好的回报。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还是不以为意,有谁见过灵魂?可当我看到颁奖典礼上那一个个因为乡村教师的付出而怒放的生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给老师最恰当不过的称呼。最美乡村教师用自己的汗水浇灌了乡村的花朵,用自己的青春托付起了乡村孩子的未来,用自己的幸福带给了乡村孩子们希望,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着这一个个光荣而神圣的称呼,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感动之余,我也在思考,我该做些什么?也许有机会,我也会走进大山,为乡村孩子做点什么。现在我能做的就是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用自己最诚挚的爱去关心每一个学生,教育每一个学生,多为教育好他们找方法,少为教育的不成功找借口,为学生点亮生命之灯,为他们生命的怒放奠定2 坚实的基础,为他们谱写生命的传奇开启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三篇:“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
“寻找最美教师”颁奖典礼观后感
-----我愿做一支最亮的蜡烛
桃花乡中心校 陈腊梅
从师范还没毕业,我的耳畔就响起了谭千秋老师,在地震发生的瞬间,他像童话里的那个天使,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得救了,他却不幸遇难,献出了51岁的生命的故事,到至今走上教坛三年,我听到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永远无法忘记的英雄教师名字。
观看了“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我的内心又一次被强烈震撼了,他们淡泊名利、执着坚守、甘于奉献的感人事迹让我汗颜,更让我惭愧。我也是一位人民教师,我也干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可与最美乡村教师比起来,我不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进入教师这个行列已经整整三年了,在这三年里我从不迟到早退,我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认真的备好每一堂课,认真的上好每一节课,仔细批改学生的作业。我也关心我的学生,时常为他们送去关怀和温暖。这些,我觉得已经足够了,我认为我算是个好老师了。但与最美教师们比起来,我做的这些还远远不够。
我认为我工作的地方艰苦,我以为我工作的地方离家远,我觉得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吃了很多苦,我感觉自己为学生付出了很多。但看了最美教师的事迹后,我才知道我多么的自私,多么的渺小。
以前我总觉得我工作的地方冷,800多米的海拔高。比起宋玉刚工作的牧区小学所在地日多乡来说,我这个根本不值一提,人家那里海拔高达4600米,是我这里的5倍之多。夏季那里暴雨裹挟冰雹,冬季风雪交加,零下30多度的极寒,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很多人都望而却步,可宋玉刚从拉萨师范学校毕业后,却主动写下志愿来带高原,当时一起来的老师一个个都走了,只有他却选择留下,一干就是15年。
一直我认为我离家远,我的很多同事每个周末甚至每天都可以回家,我很羡慕。因为我只能一学期回家一次。而比起向宋玉刚来,人家5年没回过家,都过过来了,我这算什么?
总以为我们付出了很多爱,但我扪心自问,我也可以在生死关头像丽莉老师那样出于本能去保护我的学生吗?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生死的抉择与考验,但至少我们应该像丽莉老师、吴斌那样怀揣着大善与大爱。
曾经我还自私的发问,凭什么我们教师必须就是蜡烛,要燃烧自己去照亮他人?也曾怀疑过,世界上真有这样伟大的老师吗? 聆听了最美教师的故事后,我脸红、我自责、我悔恨。在神州大地上,不正是有着这样高尚而伟大的教师队伍存在吗?他们接受祖国的重托,给孩子们做了一份承诺。他们用最美的情感,最纯净的心灵,最纯粹的生命感动着这个时代、感染着这个民族。他们用生命写下了一首首好诗,对于自己的艰苦,他们从不在乎。这不是蜡烛是什么?这不是火炬是什么?这不是人梯是什么?这不是铺路石又是什么?
正是这一个个美丽的教师改变着孩子的命运,也正是他们为我们教师在社会上赢得了信任与尊重。在最美教师的感人事迹中,我的心灵受到了洗礼,灵魂得到了升华,思想境界得到了提高。同样是乡村教师的我,向最美乡村教师致敬,向所有为教育事业做贡献的同志致以崇高的敬礼。
我将以他们为榜样,懂得教师不是惊天动地,不是轰轰烈烈。是一支粉笔书写两袖清风,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是倾其所有去爱!我要大声地说:我愿意做一支最亮的蜡烛,照亮学生的人生之路!
第四篇: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
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
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还有人说教师的蜡烛。然而,教师到底应该是什么?他们为什么如此让我们敬重?2012年9月8日晚,在观看了央视的寻找最美乡村老师颁奖典礼后,我更加明白了教师的光辉,体会到教师的光明与崇高不是一句比喻几句赞誉就能概括,教师的伟大,刻画在心底,是要用心去发现,去体会。
大家都说老师培养着祖国的栋梁,我却要说,老师就是祖国的栋梁。是老师,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在偏远的高原小学,邓丽老师用自己的青春改变了老山区知识结构老化,教育落后的境况,让大山的孩子们也能受到先进教育。再环境恶劣的西藏高原,宋玉刚老师几十年如一日,上课、备课、改作业、关照孩子们起居、个别辅导、家访„„捍卫了孩子们受教育的权利。
美丽的乡村教师们哪,你们像一支红烛,为后辈献出了所有的热和光!你们的品格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就是--燃烧!不停的燃烧!
你们多像那默默无闻的树根,使小树茁壮成长,又使树枝上挂满丰硕的果实,却并不要求任何报酬。你们给了学生们一杆生活的尺,让他们自己天天去丈量;你们给了学生们一面模范行为的镜子,让他们处处有学习的榜样。您是大桥,为我们连接被割断的山峦,让我们走向收获的峰巅;您是青藤,坚韧而修长,指引我们采撷到崖顶的灵芝和人参。“我以前总觉得工作就是为了赚钱,但经历了这么多事情,我觉得给孩子们教授知识,改变他们的命运比我自己赚钱更有意义,我留下来,是为了让他们能走出大山。”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马尔洋乡寄宿小学校长阿力甫夏·依那亚提汗这样感慨。
“我留在茶寨,孩子们就快乐,以后他们也会幸福。没有运动场所、没有电、没有讲台,我们依然唱歌,用笑声、歌声表达我们的快乐。”湖南省凤凰县禾库学区茶寨小学80后教师吴金成想到自己一走,茶寨的40多个孩子就可能失学,最终还是放弃了发财机会,他说“有人不理解,我却很快乐。山村孩子有好前程,山村有好面貌,山民过上好日子,自己能当个好老师。付出有回报,所有的忙碌和艰辛都值。”
这些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默默地奉献,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奉献青春。因为心中有信念,有理想,他们甘受清贫,病痛而无怨无悔。我想起了那句话“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那句话,多么感人至深。
当苗儿需要一杯水的时候,绝不送上一桶水;而当需要一桶水的时候,也绝不给予一杯水。适时,适量地给予,这是一个好园丁的技艺。我的老师,这也正是您的教育艺术。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
老师,您用人类最崇高的感情--爱,播种春天,播种理想,播种力量„„ 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崇高的劳动。我们知道,您一定也有追求优越生活的梦想,但为了孩子们,您放下了一切繁华,甘愿躬耕三尺讲台。“为爱而生,向爱而长”,教师的美,教师的光明与崇高,不在别处,正在于这种藏身掌心的切肤之疼,切肤之爱!
第五篇: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
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手心里划出的光明与崇高
莆田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李明峰
教师到底应该是什么?他们为什么如此让我们敬重?在观看了央视的寻找最美乡村老师后,我更加明白了教师的光辉,体会到教师的光明与崇高不是一句比喻几句赞誉就能概括,教师的伟大,刻画在心底,是要用心去发现,去体会。
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还有人说教师的蜡烛。然而,教师到底应该是什么?他们为什么如此让我们敬重?10月15日,在观看了央视的寻找最美乡村老师后,我更加明白了教师的光辉,体会到教师的光明与崇高不是一句比喻几句赞誉就能概括,教师的伟大,刻画在心底,是要用心去发现,去体会。
大家都说老师培养着祖国的栋梁,我却要说,老师就是祖国的栋梁。是老师,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在偏远的高原小学,邓丽老师用自己的青春改变了老山区知识结构老化,教育落后的境况,让大山的孩子们也能受到先进教育。再环境恶劣的西藏高原,宋玉刚老师几十年如一日,上课、备课、改作业、关照孩子们起居、个别辅导、家访„„捍卫了孩子们受教育的权利。
美丽的乡村教师们哪,你们像一支红烛,为后辈献出了所有的热和光!你们的品格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就是--燃烧!不停的燃烧!
你们多像那默默无闻的树根,使小树茁壮成长,又使树枝上挂满丰硕的果实,却并不要求任何报酬。
你们给了学生们一杆生活的尺,让他们自己天天去丈量;你们给了学生们一面模范行为的镜子,让他们处处有学习的榜样。
您是大桥,为我们连接被割断的山峦,让我们走向收获的峰巅;您是青藤,坚韧而修长,指引我们采撷到崖顶的灵芝和人参。
当苗儿需要一杯水的时候,绝不送上一桶水;而当需要一桶水的时候,也绝不给予一杯水。适时,适量地给予,这是一个好园丁的技艺。我的老师,这也正是您的教育艺术。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
老师,您用人类最崇高的感情--爱,播种春天,播种理想,播种力量„„
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崇高的劳动。我们知道,您一定也有追求优越生活的梦想,但为了孩子们,您放下了一切繁华,甘愿躬耕三尺讲台。“为爱而生,向爱而长”,教师的美,教师的光明与崇高,不再别处,正在于这种藏身掌心的切肤之疼,切肤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