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翔二节课堂上的二点遗憾——李亚征(5篇模版)

时间:2019-05-14 23:21: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陈翔二节课堂上的二点遗憾——李亚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陈翔二节课堂上的二点遗憾——李亚征》。

第一篇:陈翔二节课堂上的二点遗憾——李亚征

陈翔二节课堂上的二点遗憾

5月19日,应邀请,语文特级教师程翔到黄冈中学广州学校讲学。

两节语文课教学,巧引若定;一场专题讲座,高屋建瓴。程老师平和的教态、扎实的功底、高超的教学艺术以及丰厚的新课程新教材下的语文教学理念与实践的表现,让全场师生一睹风采,叹为观止。从《邹忌讽齐王纳谏》到《囚绿记》,一古一今,时代不同,一叙事散文,一抒情散文,体裁不一;从初中生到高中生,年龄有别,班级有异,对象不一。但是,程老师却能够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把握好文本的深浅,区分好学生的差异。真正做到“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程翔语)。程翔老师到黄冈中学广州学校讲学,传给我们宝贵的经验。他立足课堂、平凡务实的蜡烛精神,敢于创新、广博厚实的学养,以生为本、循循善诱的师风,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上面的文字,摘自我写的《学生的课堂,朴实的名师》这篇新闻稿。2013年5月20日,黄冈中学广州学校官方网站登载了这则新闻。拙文浅陋,然而,对于程翔老师的这两节课的教学是赞赏有加的。今天在此基础上,针对这两堂语文课的教学,我来做个补充,谈一谈陈翔老师课堂上的两点遗憾。不当之处,敬请批评。

一、教学手段方面的遗憾。首先是,课堂板书比较空比较随意。

讲台中人都知道,板书,是教学活动中的一种主要的教学手段,是一种行为的艺术,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好的板书,能够帮助向学生传递信息,具有与PPT影像甚至实物不同的直观性,有较大的灵活性,有一定的示范和审美作用。

加里宁指出:“教育事业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成功的课堂教学,是将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坚持教学的基本原则,运用多种手段,包括努力写好板书,去完善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呈现美感从而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应是我们教师的追求。

反观名师程翔的这两堂课上的板书却不是这样。

在《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堂上,陈老师的板书极为简单:上方一个课文题目——邹忌讽齐王纳谏,由学生书写;中间一个较大的三阶梯示意图——“课文学习三步骤”;一个词语——“取独”。仅此而已。一个“三阶示意图”在本课中的地位真的有如此显赫?

在《囚绿记》课堂上,程老师的板书大概是这样的:上方一个课文题目与作者姓名——囚绿记陆蠡,由学生书写,自己在“蠡”后面注上一个大字“瓢”。再就是“喜爱”“囚绿”“写作意图”,还有别的,等等,字写得大气,也显得潇洒,然而,一节课下来,给人的感觉是东一点儿,西一点儿,随意性很强。

如此随意板书,是如何让学生作业书面整洁,又是如何让他们做事有条有理?这样给学生的示范,不知道其导向是什么,更不知道“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做文化之师,做有思想的精神导师”(程翔语)该从哪里先做起。

当然,我们不妨作另外的说法,这就叫简洁,这就是提纲挈领,这就是“大盈若冲,大辩若讷”之类。因为“教学过程有起点,也有终点,从起点到终点,是一个消除落差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与提高,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感知、感悟形成体验,通过对比正误,内化、生成正确的知识与能力”(陈翔语)。正是出于此吧,程老师身体力行“弱化教师地位,突出学生主体”——甚至弱化了许多许多。程老师非常注重引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无疑都是我们要学习的。然而,学完一课,如果有一个主次分明、有条有理的板书,难道不是对学生理解文章、梳理结构、归纳内容的一个很好的“引导”?

其次是,放弃现代教育技术不用。

网络课堂、多媒体组合等,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新时代教育的特征。运用包括PPT课件等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可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和教学效果的最佳化,可以发展快乐教育,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果。

试想,在社会高速发展的21世纪,如果农民种地总是锄头加水牛,工人做工还只是铁锤加铁砧,那么其劳动的效率是何等低下。

陈老师“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注重教学过程中的“自然生成”,就是这样,一笔一擦一黑板,一人一嘴一教本,没有PPT,没有“预设”的教案,也没有“预设”的板书,这,大概就是陈老师在给人们痛心疾首的中国的“应试教育”“师本教育”矫枉过正吧?

二、答疑解惑方面的遗憾。

昌黎老先生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课堂教学中,问与答,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互帮互学、生成知识与能力、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形式。教师组织好课堂,是否处理好“师生——生生——生师”之间多向的问与答,决定着课堂完成教学任务的好坏和教学效率的高低。

程翔老师在这两堂课上,首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形成轻松融洽的气氛,然后有效地采用“巧引”的办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于是,好多时候,同学们都动起来了,积极发言,分组活动,问的问,答的答,好不热烈——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正如他所说,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还是要自然生成为好。

不错,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要自然生成为好。无比正确,这是当前被大力提倡的先进教育理念。可是,在这两堂课的“答疑解惑”的过程中,学生有问题需要解决却得不到解决。不能不说,我们还是感觉到了几点遗憾。

首先,难点问题,简单回答,不做突破。

在《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堂上,陈乔伊同学在老师的启发下,举手提了一个问题:“王之弊甚矣”的“之”有什么意思?陈老师回答说,这是一个难点问题,这个“之”字就叫“取独”,就是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这一句有争议,还有人认为是断句的问题,陈老师持第一种观点。

很显然,这正是一个“自然生成”的问题。写此文时,我采访了陈乔伊同学。她说:“老师只是说了‘取消句子独立性’,没有解释为什么,当时我还是不懂。后来我去问我们的语文老师,才慢慢搞懂。”陈乔伊同学是“文学少年”,她尚且不懂,想必其他同学也是一样。再者,既然是难点问题,难道不应该将其突破?

其次,自己提问,出现错误的回答。

还是在《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堂上,陈老师自己提出了一个问题:“‘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这个‘美’是什么意思?”有同学回答道:“是‘认为美’,作动词。”陈老师特别指出:“这个‘美’是动词,这叫‘意动用法’,大家知道就行,这个有什么用?就是考试的时候有用,一点儿用也没有!”

“一点儿用也没有!”——此言差矣!按照陈老师的这个逻辑,可以推理出以下结论:懂得使动用法没有用;懂得意动用法没有用;懂得宾语前置没有用;懂得其它特殊句式没有用;懂得词类活用没有用;懂得一词多义没有用„„,这就让人纳闷了——学习文言文学什么?

还有一点,学生有错误不指出,有问题不解惑。

高二语文钟志强老师说,在《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堂上,陈老师反复引导学生个别读、集体读。可是,“邹忌修八尺有余”一句,读完四五次,对于文中的通假字“有”通“又”,同学们一直都读“有”,而没有读正确的读音“又”,对此,陈老师没做纠正,不知道是没有听出呢,还是别的什么;在《囚绿记》课堂上,一位女生提出:“作者真的‘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吗”?对这个问题,程老师只是支支吾吾应付了一句,就转移了话题。

语文课上,由于学科性质原因,文本信息量大,发散性思维多,理解差异性大,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可否认,“答疑解惑”是教师的一个难题。但是,其意义和作用不可忽视,也回避不了。陈翔老师在课堂上解决这个“技术难题”,手法是高明的。但是,难题毕竟是难题,如果换上我,可能总会是手足无措的吧。

陈翔老师是名师,他的教学理念先进毋庸质疑,教学艺术高超自不待言。本文指出的两点遗憾纯属个人浅见,也只是他的两堂教学课。即使上述观点全部正确,也只能算是这两堂课上的小小的瑕疵。写下此文,只是做一个补充,只是记下了一个老师听课后的一点心得,仅此而已。

黄冈中学广州学校李亚征2013-5-23

附:

学生的课堂朴实的名师

——语文特级教师程翔黄冈中学广州学校讲学侧记

5月19日,应学校邀请,语文特级教师程翔莅临我校讲学。活动在1—503会议室举行。花都教育局陈照麟副局长、学校领导、全体教师和花都区部分学校的老师参加了听课。

整个上午,活动安排紧凑。8:00—9:00,程老师为初二(8)班执教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9:10—10:10,为高一(3)班执教散文《囚绿记》;10:20—12:00,程老师做《谈教师的专业发展》专题讲座并现场交流。

两节语文课教学,巧引若定;一场专题讲座,高屋建瓴。程老师平和的教态,扎实的功底、高超的教学艺术以及丰厚的新课程新教材下的语文教学理念与实践的表现,让全场师生一睹风采,叹为观止。从《邹忌讽齐王纳谏》到《囚绿记》,一古一今,时代不同,一叙事散文,一抒情散文,体裁不一;从初中生到高中生,年龄有别,班级有异,对象不一。但是,程老师却能够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把握好文本的深浅,区分好学生的差异。真正做到“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程翔语)。

两节课,程老师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在《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堂上,他让最不喜欢语文的同学读课文,谈感悟;让学生上讲台,在黑板上写课文题目;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让其他的同学帮助解答;让学生四五个人分成一组,大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样,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真正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真正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了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课后,陈乔伊同学说:“这堂课学得好,老师教我们自主学习,帮我们学习,我享受到了自学的乐趣”。

两节课,程老师始终以课文为根本。在《囚绿记》课堂上,他善于引导同学们认真地与文本对话,通过反复地诵读——个人读、集体读,自由大声读、全体齐声读等来整体感知文章大意,理解作者意图。程老师认为:“语文课堂上,学生与文本对话很重要,学好一篇文章,首先要让学生从„读‟中理解大意,课文中一切的字词句、篇章结构,都是为思想内容服务的,只有在读懂或者大致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再才好解决其它”;他认为,文本解读“要忠实于原文,要从课文中找答案”。当然,在《谈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讲座中他还说,阅读,既要有作者意识,还要有自我的读者意识,要在作者意识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阅读,只有这样,才能够张扬个性,发展创新。

在《谈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讲座中,程翔老师就课程新课改等问题,与老师们进行了深入探讨。他指出:“教学过程有起点,也有终点,从起点到终点,是一个消除落差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与提高,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感知、感悟形成体验,通过对比正误,内化、生成正确的知识与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对于教师的成长,他强调指出:教师应该去读书、去研究,甚至要实现对“研究型”教师的超越。我们现在所谓的研究,注重的是教学技术。但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就不过是优秀的教书匠,还不能给予学生精神、人格上的极大影响。教师还必须要有“形而上”的追求,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做文化之师,做有思想的精神导师。所以,教师还要超越“专业成长”,谋求“精神成长”。

程翔老师到黄冈中学广州学校讲学,传给我们宝贵的经验。他立足课堂、平凡务实的蜡烛精神,敢于创新、广博厚实的学养,以生为本、循循善诱的师风,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老师们表示,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向程翔老师学习,学习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立足本职,扎实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引领学生的人生健康发展。

【李亚征】

下载陈翔二节课堂上的二点遗憾——李亚征(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陈翔二节课堂上的二点遗憾——李亚征(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