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州教育十大年度人物观后感
苏州教育十大年度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职能组俞小彤
我有幸在2012年1月12日作为学校代表去苏州市实验小学参加了2011苏州教育十大年度人物颁奖典礼现场会。颁奖典礼在隆重热烈的气氛中行进,讲述着一个个有关教育坚守、感恩、求索的感人故事。
被评为2011苏州教育十大人物的十位获奖者中,有的是辛勤耕耘在教育一线的教师,有的是教育新理论的提出者和践行者,有的是为教育事业不断提供资助与支持的企业家,有的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十位获奖者各有特色,他们相同的是都用自己心中的那份大爱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甚至被感动得浸湿双眼。
最令我敬仰、敬佩的是杨立新老师。杨老师是一名化学老师,在同里中学任教。他在2011年时,走完了自己年仅40个春秋的生命。杨老师在数年前被诊断出得了癌症时,当时在全体师生的耳边如同一个晴天霹雳响。杨老师为了不耽误同学们的学业,只肯在两个假期动手术,在烈日炎炎的三伏和雪花飘落的三九天里被推进了手术室,先后做过四次手术。手术后的杨老师身体十分虚弱,他多次拒绝爱人让他休息,每天拄着拐杖去上课。在与病魔斗争的12年时间里,有6年时间是带着导尿管坚持上课。被病魔缠身的他咬咬牙说:“孩子们需要学习,马上要考试了,一定得让他们考个好成绩!” 去年1月,学生们一直铭记着他的最后一课堂,杨老师用教鞭支撑着自己瘦弱的身体,艰难地为学生们上完了最后一堂课。同学们都从他的眼睛中看出了痛,他坚持着,为同学们解答难题。下课铃响了,杨老师却倒下了。从此告别了挚爱的三尺讲台。听到这里,在场所有人的双眼都湿润了。杨老师今天已经不能亲自来领取这项令人兴奋不已的荣誉了。虽然他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在我们眼中,并非这样,他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了祖国的花朵,教育他们如何去听,去说,去做。备受同行和同学们的尊敬和爱戴。除了有在工作上持之以恒的杨老师,还有一位年仅14岁的常熟女孩薛馥华也令我影响深刻。这个女孩出生不久便被亲生父母遗弃,而抱养她的养父身患重病,家庭贫困。很小的她就开始照顾养父。3岁学会蹬三轮、5岁洗衣、6岁做饭,10岁时踩着三轮车,把突发大病的养父送到4公里之外的医院,几乎虚脱„„这几年更是挑起了照顾养父和
奶奶的重任,每到双休日,一辆三轮车,就是她带患肌肉萎缩的养父散心的独特方式。尽管生活清苦,家务活重,可她依然学习认真,学业良好。她说“我要知恩图报,用一生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这是一个多么独立、坚强并且懂得感恩的孩子啊!组委会针对她的感人事迹,给她献上了一束象征乐观向上的向日葵,赞美她的乐观坚强,希望她百折不挠,茁壮成长。
还有一个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和学生交流感情的于洁老师,她是昆山市玉峰实验中学的语文教师,自工作以来,她给学生写信、写纸条,通过文字用真情、真心与学生沟通。她回忆,曾有个单亲家庭的学生不理解母亲工作的艰辛,和母亲关系很坏,还曾闹着要跳楼。于老师知道后,就给他写了一张小纸条,站在师友的角度苦口婆心地告诉他母亲的艰辛。学生看到纸条后幡然醒悟,赶紧和母亲通了电话。从此改善了他们的母子关系。于老师的信件和小纸条鼓舞了无数学生。
20年的工作历程光是小纸条她就写了27万字,编成书籍《草尖上的露珠》,开通的教育博客《三年的缘》点击量41万次。她用这些文字激励着学生前进,学生们在她的帮助下,走向坚强、自信;在她的带领下,爱上语文课,出版了优秀作文集《樱桃红了》,于老师也由此获得了“诗意追梦人”的称号。
先进人物朴实无华、艰难执著、自强自爱的生命历程让我们深深感动,大家被他们身上闪耀着的人性光辉和无穷人格魅力所折服,优秀人物的感人事迹已深入人心。
在苏州教育的舞台上,还活跃着这么一群幕后支持者。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情系教育,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始终把支持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社会责任,每年将500万元用来捐资助学、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先后成立恒力教育基金会,设立恒力教育基金和陈建华奖学金,捐资兴办多所恒力光彩希望小学。
苏州昕益市政养护公司技术工程师周红亮,从2010年5月开始,组织家长义工建“护学站”。每天的上学和放学时段,在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的校门口和马路上,可看到头顶小红帽,臂戴红袖章、身上穿着印有“宝带实小家长义工”大红背心的成年人穿梭在学生与家长的人流中,维持师生进出学校的秩序。这些身上穿戴着特殊标志的成年人,就是由周红亮领导的宝带实验小学的“家长义工”们。他还带领义工检查食堂卫生,听课评课,并建义工QQ群,办《家长义工报》,他们既不拿学校一分钱报酬,又不领学校一份福利,纯是一个民间自发组织,很好地展示家长义工的风采,得到很多人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使原来百来人的义工队伍发展到现在1300多人。
今年77岁的老教师缪菊芬,退休后她依然坚持把所有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上,先后资助十几个贫困生,十多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老年人的幸福而忘我工作,她像春雨,润物无声;她像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始终把自己的生命保持在冲锋的最高峰,成为退休干部“老有所为”的典范。
典礼上,鲍寅初局长发表了激动人心的讲话。鲍局长指出:“苏州教育始终坚持教好每一名学生、发展好每一位教师、办好每一所学校里理念。在向获奖者表示祝贺的同时,也希望苏州教育能够迈着更加坚实的步伐稳步前进。”
这是一次学习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活动,在动人事迹的感召下,我们要以先进人物为榜样,特别是向身边的先进典型学习,自尊自律,不断鞭策自己,鼓舞自己,加强学习,更新业务知识、不断优化业务素质,努力提高自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服务教育的能力,来提升为全校师生服务的品质,要有效参与创先争优活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捕捉服务需求,让自己的素质在活动中获得更大提升。为“全力打造善教乐学新天堂,加快迈向学有优教新时代”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扎实工作,更好地为社会和人民服务,竭力共创苏州教育的璀璨明天。
第二篇:十大人物观后感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与好人同行 初三、三班
以前真的很少关注CCTV1的节目,大概是从中央大刀阔斧反腐倡廉开始吧,今天碰巧看到2015《感动中国》,我也被各种正能量好好感动了一把,感叹他们是怎么做到的,真的挺不容易的。
感触最深的是胡医生,退休后20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胡佩兰。
颁奖辞: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
现在医患关系那么紧张了,医生都像胡医生一样高的医德就好了。记得小时候感冒一般都是去附近诊所看好的,现在一个感冒去医院也要左检查右检查,一大堆检查之后再开一堆的药,怎么就不能捡便宜的药开,捡重要的检查做?还好至少还有一位楷模被我们知道,尽管她已经离我们而去,她的精神值得现在所有的医生来学习,能做到活一天为社会贡献一天,真的很难,不过胡医生做到了,谢谢她!
另外一位让我很感动的是拾荒老人刘爷爷,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
颁奖辞: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追求金钱,名利俨然是这个世界的价值观了,但就是在一位老人身上,我看到了向前的力量,一个人不论有钱没钱都是一日三餐,一个人不论有没有名气睡觉的时候都只需要一张床,物质真的那么重要么?是的,我们离不开钱,但是我们可不可以有钱还有爱心,人在做天在看,当我们老了的时候,当我们到最后的那一天,我们留给后人更多的是精神世界的财富,刘老爷子艰苦的生活并没有阻止他的爱,我们哪里有什么理由放弃爱呢?每个人都该爱自己,爱别人。
这位将军夫人一句话,值得我们所有人反省,守护开国将军梦想,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革命老人龚全珍。
颁奖辞:少年时寻见光,青年时遇见爱,暮年到来的时候,你的心依然辽阔。一生追随革命、爱情和信仰,辗转于战场、田野、课堂。跨越人民的敬意,是你一生最美的勋章。
“做一辈子的好人不难,只要每天检查检查自己”,每天都想想自己哪些做的好,哪些可以做的更好?我从来都不知道这个道理?不过,我相信我是知道的,只不过我觉得没有人做得到,现在有人做了,原来真的只要每天反省检查就能做
好,这就是正能量,我们每天反省检查就能做好,这个道理在龚老师身上得到了完美诠释。
正能量:“做一辈子的好人不难,只要每天检查检查自己”,从我做起,从你做起!
感动中国让我们明白,自己的路该怎么走;感动中国让我们清楚,人的梦想该如何做。
感动中国让我们知道人应该懂得关爱和感恩,懂得坚强和坚持;感动中国激励我们年轻人前行和进步;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在传递着和发扬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点亮,愿好人一生平安,愿善良的人,收获福报,祝福您们健康长寿。
第三篇:感动江西十大教育人物观后感
感动江西十大教育人物观后感
江西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或产生了深刻影响的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都在推选范围之内。下面聘才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1日,记者了解到,经专家评审,全省首届“感动江西十大教育人物”推选活动已经产生了20名入围人员,目前正对名单进行公示。
20名入围人员包括:龚全珍(莲花县南陂中小学离休教师)、蒋国珍(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蒋家村离休教师)、支月英(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廖小文(南昌县莲塘一中教师)、吕余锋(九江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江风益(南昌大学教授)、杨乐文(江西省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校长)、宋金如(东华理工大学退休教授)、严水石(安远县县委书记)、邝美云(香港邝美云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西省政协委员)、罗光祥(赣州市南康区横寨乡红卫小学校长)、翁俊水(上饶市信州区秦峰乡霍村小学教师)、李堂华(遂川县戴家埔乡麦田十一小学教师)、郑婷(南昌市培智学校教师)、李雨才(龙虎山城门小学教师)、刘锡全(上栗县文岐小学教师)、龚千锋(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张佩芳(靖安县教育局局长)、焦静(丰城市副市长)、周裔开(江西太阳村鄱阳湖儿童救助中心理事长)。
倾情教育发展,展现精彩人生。9月5日,在南昌十九中举办的全省首届“感动江西十大教育人物”颁奖晚会上,首届“感动江西十大教育人物”推选活动的最终结果公布。省领导马志武、殷美根、孙菊生出席。
今年5月,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启动首届“感动江西十大教育人物”推选活动。为体现推选对象的广泛性,推选对象不局限于教育系统,凡是为江西教育事业作出重大贡献或产生深刻影响的全省教育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都在推选范围之内。经专家审阅评议和网上大众评审,蒋国珍、江风益、龚全珍、廖小文、支月英、吕余锋、宋金如、杨乐文、严水石、邝美云等10人当选全省首届“感动江西教育十大人物”,周裔开、焦静、张佩芳、龚千锋、李雨才、郑婷、李堂华、刘锡全、罗光祥、翁俊水等10人获提名奖。
江西省评选首届“感动江西十大教育人物”,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
XX年9月5日,江西省南昌市十九中的礼堂里,伴着一首让人心灵震颤的童声合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一场隆重的教育盛典徐徐拉开帷幕。
这就是首届“感动江西十大教育人物”的颁奖现场。此次活动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经过专家审阅、评议和网上大众评审,最终从上百位候选人中,推选出10位“感动江西十大教育人物”和10位提名奖人选。
伴着一段段感人至深的颁奖词,10位人物分别登台,迎接他们的是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现场许多人都是一边流着泪,一边经受着精神的洗礼。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希望弘扬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和社会各界倾情教育的仁心善举,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黄小华在活动致辞中说道。
那些矢志不渝的教育大爱
“你,以素朴的风姿,似不经意地抹去了两者间的落差。60年党龄,60年教龄。你,以贯穿一生的真情实意,钟爱着一拨又一拨的学生。爱教育、爱学生,是你用一生去完成的朴素承诺……”
活动中,当主持人念出这一段颁奖词,大屏幕上显出一位老人的照片,全场片刻沉静,继而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位老人叫龚全珍,是江西省莲花县南陂中小学离休教师。她在乡村教师岗位上辛勤耕耘几十年,儿女小时候都分不清她是学生的妈妈还是自己的妈妈。她在耄耋之年成立“龚全珍工作室”,组织社区党员和居民开展讲党课、思想辅导、走访慰问等活动。她走进机关、企业、学校、社区作过上千场理想信念教育报告。
但龚全珍老人最可敬的远不止这些,她还有另一个身份开国少将甘祖昌的夫人。但她从不以此自居,而是一直以一个普通老党员、老教师来要求自己,一辈子节衣缩食也要帮助别人。
在这次人物中,还有一位同样可敬的老人,他的事迹让所有人热泪盈眶。他叫蒋国珍,是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蒋家村离休教师。他在37年间累计捐款40多万元,资助、奖励学生达2万多人,但他离世时存折上仅剩元。听说他去世了,一整个城市的群众都自发来为这位乡村教师送行。
这些将一生奉献给教育的老教师,是支撑中国教育的脊梁,他们代表着最可贵的中国教育传统和亘古不变的教育精神。
发现、传播这样的教育人物和教育精神,在全社会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正是举办首届“感动江西十大教育人物”的重要初衷。
正如今年5月,在本次推选活动的新闻发布会上,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总督学汤赛南所指出的,“感动江西十大教育人物”推选是本省教育系统的重要活动之一,起自教育系统,辐射全社会,激励教师队伍品质提升,也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教育正能量。
在这次推选出的人物中,令人尤其感动的还有两位大学教师90岁高龄的东华理工大学退休教授宋金如和53岁的南昌大学教授江风益,他们都是为了祖国的科技事业,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实验室,经过成千上万次实验探求科学世界的真谛。从他们身上,我们分明感受到一种从未消失的教育精神,在两代人之间不息地传承着。
那些艰苦卓绝中的默默坚守
36年,她走得最多的路,是崎岖、坎坷的山旮旯的小路;
36年,她想得最多的人,是天真、可爱的山旮旯的孩子;
36年,她做得最多的事,是寂寞、艰苦的山旮旯的教学……
她叫支月英,江西省奉新县澡下镇泥洋村白洋组教学点教师。36年前,年仅19岁的她不顾家人的反对,从南昌来到这个海拔近千米、离县城还有100多里的偏僻山区当上了小学老师,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教学点人烟稀少,不通班车,师生上学全靠两条腿在崇山峻岭爬行20里,单程就要2个多小时。尽管如此,支月英坚持下来,克服重重困难,在大山深处守候着渴求知识的山里娃,教他们知识,教他们唱歌跳舞。
在江西革命老区,还有许多散布在偏僻大山深处的学校和教学点,还有许多像支月英这样默默奉献的乡村教师。
怎样给这些乡村教师更多的关怀,让他们的艰苦付出得到人们的认可和鼓励,感受到职业的价值与幸福,是江西省教育行政部门近年来的一个重要工作方向。
去年,《乡村教师支持计划(XX-2020年)》颁布后,江西省立即响应,在全国率先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对在各级各类学校任教满30年和在乡村学校任教满20年的教师分别颁发荣誉证书,并向全社会征集长期从教教师荣誉徽标。
而今年首届“感动江西十大教育人物”的推选,无疑是在去年工作基础上的一次延续和创新。支月英的最终入选,也体现了教育行政部门对乡村教师的重视和关怀。
无论任何时候,在社会各行各业中,教师都是一个格外需要奉献的职业。因此,近年来,建立教师国家荣誉制度,已经紧锣密鼓地提上议事日程。其意义就在于,要让那些甘于奉献、坚守岗位的教师感受职业的荣光。
在江西省的这次评选中,我们欣慰地看到,许多长期在艰苦卓绝的岗位上默默坚守的教师,都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和褒扬。
这其中有为带好新疆班,只身万里、深入茫茫戈壁走访学生家庭,被新疆班的学生称为“江西老爸”的南昌县莲塘一中教师廖小文;有从不言弃,用慈爱打开残障孩子飞翔的翅膀,在无声的世界里守护孩子心灵的九江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吕余锋;有多年来奋斗在职业教育第一线,与团队创造出职教办学新模式,带领中职学校走出低谷的江西省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校长杨乐文。
这些人物的坚守,守护的是教育中虽然微小但却执着的希望之火。
那些情牵教育的支持与援助
几个月前,当入选网络大众评审阶段的20位“感动江西十大教育人物”候选人一亮相,人们就惊奇地发现,这些候选人中既有教师、校长、教育局长,也有政府官员、慈善机构人员以及企业家。
这正是本次人物推选活动的另一个创新之处。
“我们拓展了教师荣誉制度的内涵和外延,在这次‘感动江西十大教育人物’推选活动中,尝试建立重教、支教荣誉制度。”黄小华解释说。
过去,教育部门的很多荣誉评选,关注的都是教育界内部的人士。在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今天,江西省的这一做法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将会通过榜样引领,吸引和激励更多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教育、支持教育。
因此,在这次的人物中,大家意外地看到了“邝美云”的名字。
对许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喜欢港台音乐的人来说,邝美云的名字并不陌生。她生于香港,曾是“香港小姐”亚军,曾活跃于香港歌坛。
但鲜为人知的是,邝美云自推出歌坛后转入商界,十多年来热心支持内地的教育文化和扶贫视野,多次在江西省捐资助学,至今已援建希望小学、中学及青少年活动中心20多所,并在南昌大学设立助学金,每年资助150名贫困学子。特别是,XX年起她又担任了江西省政协的特邀委员,在教育扶贫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对于这样一些热心公益的名人、企业家,教育行政部门从积极鼓励的角度来说,建立相应的支教荣誉制度,给他们相应的精神激励,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面对教育发展难题,教育人必须以主动的姿态,争取更多人的理解与支持,让社会多元主体参与教育,成为教育的同盟军。
与此同时,来自政府部门的支持,更是教育加快发展、优先发展的强力后盾。
本次10位人物中,江西省安远县县委书记严水石的当选同样引人注目。
3年前,严水石出任安远县县委书记时,正赶上全县经济发展的低谷。在这样的困窘形势下,严水石最有魄力的一个举措,就是在对全县教育发展状况深入调研后,喊出了打造“知识安远”的目标,把教育列入全县5大发展战略之一。
为此,严水石多方筹措资金,完成了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把最好的房子建在校园,让边远山区的孩子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让尊师重教成为社会风习,创造了“小财政”办“大教育”的奇迹。
严水石的教育兴县之路充分说明,教育的良性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政府、社会、学校等各方建立共识、共同参与。
归根结底,这样的建立共识与共同参与,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着眼于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推出更多像“感动江西十大教育人物”这样的好做法,让所有关爱教育的人都得到应有的尊重。
1.《感动中国》观后感1000字
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XX观后感
年十大感动人物观后感1500字
十大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XX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8.十大感动人物观后感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XX
第四篇:2013十大读书人物观后感
2013十大读书人物观后感
四月二十三日,晚20:30开始静静看完中央10科教台播出的《2013十大读书人物》,该节目通过演播室访谈、纪实片结合的形式,多元呈现书籍在不同典型人物身上释放的文化气质与社会责任。邀请入选“十大阅读人物”中唯一的一对残疾夫妻李珍和刘力群,以及王同建、刘永、甘相伟等,通过“阅读人物”的真实故事,激发普通人热爱阅读,享受阅读,推动全民阅读的开展与普及。他们的故事感动了整个中国,也感动了你和我。他们的事迹是可敬的、他们的精神是高尚的,是值得所有人感动和沉思的。节目中介绍了利用保安工作之余,积极进取刻苦读书,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湖北随州农民甘相伟;在意大利使馆一边当保安一边学习、如今掌握五国外语的河南农村小伙儿王同建; 1998年,凭借一部写在马粪纸和牛皮纸包装上的十几万字小说,打动深圳海天出版社编辑,来自安徽阜阳贫困农村的刘永。来自异乡的农村普通小伙刘永,因为读书而受到一座城市的接纳和尊敬。最终,他被深圳读书月组委会选中,成为组委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
其他还有:服务于新疆的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李延兵,从大学到社会坐上西行的列车,横跨五个省份,穿越五千公里。当大多同龄人还赖着不肯长大时,他已经是一支志愿服务队的队长;当大多同龄人利用网络玩游戏时,他在微博上发起公益助学活动,为边区孩子募到三千多本课外书。在担任阿合奇县关爱农民工子女行动项目专员期间,李延兵与同道顺利开展了“爱心捐赠”、“课业辅导”、“走访调研”、“爱心资助”、“亲情陪伴”五个方面的关
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李延兵他为农民工子女募集到上万本课外书,而他自己,正是那些书里面最鲜活生动的一本书。
2013十大读书人物,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随不尽相同,但都因为书而起变化,看完节目,我深刻意识到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英]莎士比亚书中曾写:“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 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 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从中更能体现出来,书可以让你变得更聪明,可以勇敢地面对困难,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又向能向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一步。
第五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3十大人物观后感
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
十大人物观后感
《总有一种感动让你流泪满面》
期盼已久的《感动中国2013颁奖典礼》终于在2013年2月19日晚在央视播出了,昨天晚上,我特地抽观看了颁奖典礼,观看过程中,几度眼眶湿润,获奖者,有的是为了国家事业而忘我工作,直到生命结束,令人敬佩,有的为家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大家,感动了华夏儿女。平凡的人们在不同平凡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自己的祖国,爱自己的人民。’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
1、纵死终令汗竹香--林俊德
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
2、孝更绝伦足可矜--陈斌强
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
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3、何处春江无月明--何玥
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4、悲莫悲兮生别离--高秉涵
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
5、爝火燃回春浩浩--高淑珍
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壮起来。你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你洒下辛苦的种子,善良会生长成参天大树。
6、动人以行不以言--陈家顺
为乡亲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为百姓打工,你换来群众最多的甜。你乔装改扮,却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隐姓埋名,可我们都知道你是谁,为了谁。
7、冰雪为容玉作胎--张丽莉
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最美的一课。你们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们不多,却让我们学会了许多。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
8、能受天磨为铁汉--李文波
二十年坚守,你站成了一块礁石,任凭风吹浪打。却只能愧对青丝白发。你也有梦,可更知肩上的责任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里,祖国的风帆从不曾落下。
9、清香传得天心在--周月华、艾起
她背起药箱,他再背起她。他心里装的全是她,而她的心里还装着整个村庄。一条路,两个人,二十年。大山巍峨,溪水蜿蜒,月华皎洁,爱正漫漫的升起。
10、长使英雄泪满襟--罗阳
如果你没有离开,依然会,带吴钩,巡万里关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灯看剑,梦一回再吹角连营。你听到了么?那战机的呼啸,没有悲伤,是为你而奏响!
我想,这一刻,有很多人泪落,为了他们平凡而伟大的事迹。我想,这一刻,有很多人激情澎湃,为了心里蜇伏许久的豪情。
虽然,这只是一次评选,但却点燃了全中国的热情。虽然,这只是十个普通的人物,但却看到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
有时候,我们需要这样的感动,来唤醒心中的良知和激情。有时候,我们需要这样的人物,来引领我们走向新的辉煌。
记住这些名字吧,他们为我们树立了楷模和榜样。记住这些面孔吧,他们为我们叫醒了内心的狂热。这一刻,他们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
我数次落泪,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有一种泪,从你脸颊无声无息滑落,那是因为触动了我们最柔软的心田,2013倡导正能量!这次让我深深的意识到了孝顺和行善是最不能等的事情,自己所要追求的
梦想必须立即行动,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加油!在欣赏别人的感动同时,更要学会感动自己,在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努力感动自己,幸福快乐生活。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在权力和利益的追逐之中,人们往往忘记了感动。假期里学校组织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这个节目,每年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有的人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生;有的人为边远山区的孩子们放弃高薪工资;有的人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在2012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虽然感动我的人很多,有为了孤儿能学习到知识而去辛苦攒钱的阿里木;有执着追梦的刘伟,给我们留下了一片思量和敬佩;有托举生命最美丽的妈妈吴菊萍当然或许还有许多许多……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孟佩杰。
孟佩杰的命运不但不平常而且很悲惨,但是她却用温暖的微笑回报这个让她生活艰辛的世界,五岁那年,爸爸遭遇车祸,妈妈将她送给别人领养,不久也因病离世,在新的家庭之中,她也没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命运又与她开了个玩笑,养母在三年之后瘫痪在床,母女二人相依为命。孟佩杰的孝心让我的内心为之震撼,曾听说过“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当年仅仅8岁的她担负起了照顾养母的重任,每天她为母亲做饭按摩,帮养母做120个仰卧起坐,拉腿240次,捏腿15分钟,等服侍养母睡觉之后,她才坐下来做功课,那是已经是夜里了。在她的勤奋刻苦的努力之下,孟佩杰考上了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在别人都在称赞她的孝心时,她却说:
“我只不过做了每个儿女都会做的事。”她的孝心让无数人为之动容。同样是母亲的儿女,如换做是我,我会这样做吗??我不禁扪心自问,我又为母亲做过什么,也许在心情不好的时候还会对母亲发脾气,但母亲却从不责备我,只是默默忍受我的怒火。在看过孟佩杰的事迹之后,我的内心也涌起波澜。
还记得那撼动心灵得颁奖词: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了四千多个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孟佩杰,是她让我感受到了在当今这个金钱利益当前的社会中已经渐渐被消逝的难能可贵的那份孝心。
看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
让我们用心去看世界,去发现那细节中的感动!
源自生命的感动《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生活中有太多的浮华与诱惑,当物欲的膨胀让人迷失,当金钱与权力占据你的心灵,当你人生的坐标发生了倾斜„那你不妨坐下来看一看《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用心来聆听这些人物的故事吧。他们的生命热忱会让你我重拾感动与感激之情,拨动你我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如果说人的生命就像浩瀚星海那一颗凡星,那你就不该甘于躲在云层之后,而是应该用你的光亮与璀璨去照亮别人乃至整个世界。
我是擦着眼泪陪孩子看完《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的,这本是学校留给孩子的家庭作业,但是却给我这成年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激烈的撞击与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交织的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字上的朴实与感动,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这是对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俊德同志一生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的崇高赞誉。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在癌症晚期,生命的最后一刻,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最后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完成了他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一次冲锋„„
二十年坚守,你站成了一块礁石,任凭风吹浪打。却只能愧对青丝白发。你也有梦,可更知肩上的责任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里,祖国的风帆从不曾落下。这是中国海军南海守礁战士李文波的真实写照,李
文波21岁入伍,三年后赴南沙永暑礁守礁。一守就是20多年,20多年来,他先后29次赴南沙执行守礁任务,累计守礁97个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40多万组,创造了国内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的纪录,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
在2013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感动我的人还有很多,有航空英模罗阳;有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有孝子陈斌强;有乡村医生夫妇周月华„„。其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如果说学雷锋离你太过遥远,那你不妨学学他们。放下内心的浮沉与躁动,去感受这些和你我一样的平凡人而却不平凡的事迹。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个世界才变得不再冰冷。其实我们无需伟大,我们只需付出一点责任之心、一点关爱之心、一点感恩之心,来回报社会,回报家人就足够了。其实人生命的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内涵,在于你走过的过程。正如歌手汪峰唱的那首“怒放的生命”一样,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象穿行璀璨的星河,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曾经多少次扑灭了梦想,如今我已不再感到迷茫,我要我的生命得到解放„。朋友!让我们一起放飞梦想,超越自我,让自己活得精彩而有意义!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示我们不平凡的力量吧!从此让我们的人生光荣绽放!
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
十大人物颁奖词
1、颁奖词----【林俊德:纵死终令汗竹香】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
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2012年病逝。
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的中学和大学都是靠政府助学金完成的。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从事核试验研究。由于核爆炸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测量仪器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难度。林俊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
2012年5月4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林俊德住院期间,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多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5月31日上午,已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
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临终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马兰。马兰,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2、颁奖词----【陈斌强:孝更绝伦足可矜】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陈斌强,38岁,浙江磐安县冷水镇中心学校初中语文教师。
陈斌强9岁时父亲车祸去世,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2007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
一天,陈斌强的姐姐在无意中提到,妈妈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儿子住在一起。陈斌强回忆起多年来妈妈对自己的付出,他决定再困难也不会丢下妈妈。
那时,陈斌强的儿子不到两岁,妻子建议他把妈妈送到养老院去,他说:“一个连儿子都不认识的老人,送到养老院,被欺负了怎么办?”为了照顾妈妈,他硬是把儿子提前一年送进幼儿园。
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开始同事们都不太理解,说:“这样带在身边照顾,一两天倒可以,一年两年怎么吃的消?”可陈斌强做到了,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带着妈妈上班。
照顾母亲的生活异常辛苦。陈斌强一天到晚连轴转:晚上9时,服侍母亲睡下;凌晨1时,准时起床抱母亲上厕所;清晨5时,闹钟响起,他要赶在师生之前起床,将母亲房间打扫干净,处理好母亲的大小便;早上7时喂过母亲吃饭后,开始学校一天的工作。
尽管生活上的事儿很多,可是陈斌强的教学任务却一点也没落下,他教着两个班语文,负责教初一学生广播体操,总管学校体艺2+1活动。他总说:“我是跑着走的。”
3、颁奖词----【何玥:何处春江无月明】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何玥,女,12岁,广西桂林人,小学生。
2012年4月,何玥即将小学毕业,却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住院进行了第一次手术。9月初,病情突然复发二次入院,肿瘤已扩散至脑部组织。当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她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11月17日,小何玥脑死亡,父亲根据她的遗愿将她的两个肾和一个肝捐给了三个人。
在亲人眼里,何玥是个爱学习、有爱心的孩子。今年4月,做完手术第三天,她就回到学校上课了。她的家里满满一面墙都贴着她的“三好学生”之类的荣誉奖状。08年汶川地震时,她硬逼着父母捐出了一个月的工钱。她被查出脑瘤后,学校为她捐钱,她要父亲捐给更需要的人。
9月中旬,爸爸从广东打工回来,她第一句话就说:“爸爸,我想把自己的器官捐出去,行不行?”她说,她只剩下三个月的生命,她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给别人生的希望。由于是何玥最后的心愿,爸爸妈妈奶奶叔叔婶婶最终同意了孩子的想法,决定帮助她完成遗愿。
11月17日凌晨零点10分,小何玥在医院里走完了自己短短12年的生命历程。凌晨4点,她的两个肾被送到解放军第181医院捐给了两名患者,其中一名是身患尿毒症的18岁藏族小伙索朗旺青。
何玥因捐献器官被称为“最美女孩”,她死前的这个愿望被称为“最美遗愿”。
4、颁奖词----【陈家顺:动人以行不以言】为乡亲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为百姓打工,你换来群众最多的甜。你乔装改扮,却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隐姓埋名,可我们都知道你是谁,为了谁。
陈家顺,54岁,男。云南省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沾益县驻浙江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
云南沾益县是劳务输出大县,陈家顺担任副局长后,积极组织家乡农民到浙江义乌等地务工,并关注他们的切身利益,为他们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为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摸清农民工工作、吃住、工资待遇、劳动时间等情况,陈家顺从2007年9月起先后深入5家用工企业,以农民工的身份应聘到企业“卧底”打工。和农民工兄弟同吃同住同劳动,当过操作员、仓库保管员,养过猪,干过装卸工,当过民办学校教师。几年来,他“卧底”考察了义乌市及周边县市的许多家企业,为农民工提供了180多家用工情况良好的企业信息。
在调解各类用工纠纷时,他总是挺身而出,为农民工利益据理力争。4年来,共为农民工调解各类纠纷780余起,挽回损失180万余元。在农民工遇到困难时,他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多次协调企业垫付农民工车费、伙食费、医药费等共7万多元。
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当地民工和社会各界的称赞,陈家顺被人们誉为“卧底局长”、“民工局长”。
5、颁奖词----【高淑珍:爝火燃回春浩浩】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壮起来。你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你洒下辛苦的种子,善良会生长成参天大树。
高淑珍,56岁,河北滦南县司各庄镇洼里村普通农村妇女。
高淑珍的儿子王利国4岁那年得了类风湿,落下了残疾。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不能上学。高淑珍心疼儿子,想在家里办个小课堂。后来她发现,附近村庄也有一些因肢残不能上学的孩子,他们都对读书充满渴望。她想让不幸的孩子都能读书,于是在家里办起了学校。
1998年4月,她的“炕头课堂”开讲了,老师是女儿王国光。5个孩子、4张课桌、2块小黑板和借来的旧课本……高淑珍的家里响起了读书声。
这个学校一开就是14年。14年间,她接收了近百名残疾孩子,却从未收过一分钱。高淑珍和女儿每天用自行车接送孩子,中午就在她家一起吃大锅饭。渐渐的,自行车已经接不过来,她一咬牙,买了辆旧面包车。
有两个肢残严重的孩子,路上她怕颠坏了,就一直抱在怀里。后来,为了让孩子少受罪,她索性让孩子都住在家里,免费吃住读书。
慕名而来的孩子越来越多,但是高淑珍精力有限,家里地方有限,还债务累累,但是“不”字她始终说不出口。无论多么艰难,她总是尽最大努力,让孩子们的生活过得好一些。高淑珍家承包了20多亩水田,稻谷就是孩子们的口粮。但是歉收的时候,让每个孩子吃饱并不轻松。为了多挣几个钱,她每天天不亮就骑着自行车,驮着批发来的 一些日用品去赶集,一骑就是100多里地。有的时候下大雪没有集,高淑珍就走街串户地卖,“我一天出去挣十块二十块,给孩子们买点好吃的,我心里头欢喜,骑着车子都有劲。”她说。
高淑珍爱心小院的故事见诸媒体后,引起强烈反响。爱心小院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捐助,还有不少志愿者从各地赶来实行爱心接力。有的志愿者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三年多时间,上海一家医院为小院的10个孩子实行了治疗手术。
6、颁奖词----【张丽莉:冰雪为容玉作胎】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最美的一课。你们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们不多,却让我们学会了许多。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
张丽莉,女,28岁。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初三(3)班班主任。
张丽莉出生在一个教育世家,2006年,她从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任教。
2012年5月8日,放学时分,张丽莉在路旁疏导学生。一辆停在路旁的客车,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时刻,张丽莉向前一扑,将车前的学生用力推到一边,自己却被撞倒了。
车轮从张丽莉的大腿辗压过去,肉都翻卷起来,路面满是鲜血,惨不忍睹。被轧伤后她有时清醒有时昏迷,在送医院的途中,还对大家说:要先救学生。昏迷多天后,张丽莉醒来的第一句话是:“那几个孩子没事吧!”
经过抢救,张丽莉被迫高位截肢。她的亲人和医护人员都不敢想象她知道真相的后果会是怎样,但张丽莉很快接受了事实,还反过来安慰父亲说:“当时车祸的场景我还记得,很幸运,如果车轮从我的头碾过去,你们就看不到我了,我救了学生,也保住了命,今后一定会幸福的。” 有人问张丽莉,“你后悔吗?”她回答:“不后悔。这样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经28岁了,我已和父母度过28年的快乐时光。那些孩子还小,他们的快乐人生刚刚开始。”
7、颁奖词----【李文波:能受天磨为铁汉】二十年坚守,你站成了一块礁石,任凭风吹浪打。却只能愧对青丝白发。你也有梦,可更知肩上的责任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里,祖国的风帆从不曾落下。李文波,男,48岁,山东平度人,中国海军南海守礁士兵。
李文波21岁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当年入伍,三年后赴南沙永暑礁守礁。
20多年来,他先后29次赴南沙执行守礁任务,累计守礁97个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40多万组,创
造了国内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的纪录,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
长期恶劣环境下的生活,李文波的身体大不如从前,风湿病越来越重,但他仍然坚持一次不落地守礁,还经常顶替战友。除了坚守岗位,李文波还不断创新,为守礁工作总结经验,编写教材。他设计出了南沙第一套水文气象月报表程序,还编撰完成了《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教材》。
为了守礁,李文波亏欠家里太多。他新婚5天后回到南沙,20多年来,与妻子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到3年。2003年4月,李文波第一次回到老家,才知道母亲已经卧病在床3年,2005年9月,母亲病危,李文波回到老家陪伴母亲仅十天,就接到执行南沙守礁的命令,在前往南沙的舰艇上他接到了母亲病逝的消息,一个人长跪在甲板上向北方失声痛哭。
李文波说:“南沙守礁是我一生的荣耀,就算下辈子坐轮椅,也没什么后悔的!”[
8、颁奖词----【高秉涵:悲莫悲兮生别离】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
高秉涵,台湾律师,老兵。1936年出生于山东菏泽。
高秉涵的一生,凝聚了所有台湾老兵经历的坎坷和艰辛,同时也见证海峡两岸从隔绝到沟通的一段特殊历史。
高秉涵生于山东菏泽,13岁已经成为“小学兵”,在“南逃”路上几乎丢
掉半条命,辗转抵达台湾之后,他又成了孤儿流落于台北街头。他流过浪,做过小贩,几经周折考上了台湾“国防学院”法律系,毕业后成为金门驻军军事法庭的法官。
他审的第一个案子是金门逃兵案,一个士兵在值岗时冒险抱一只轮胎穿越金门海峡想游回厦门的家,但是没能成功,被判处死刑。一个想要回家孝敬母亲的人怎么会有死罪?为什么一段浅浅的海峡会让骨肉同胞分为两个世界?身为法官的高秉涵无能为力,但他的内心受到极大的触动。
1973年,高秉涵退出军界,成为一名挂牌律师。1979年,离家31年后,高秉涵写的第一封家书,由台湾至欧洲、经美国寄到中国,又经北京、广州、辽源,历时三个多月,于母亲葬礼的当天抵达亲人的手中。
两岸开放后,他开始奔波于大陆和台湾之间,义务为台湾老兵寻亲提供支持,20多年间,先后抱回了54个老兵的骨灰罐,帮助他们完成遗愿,回归故乡的怀抱
9、颁奖词----【周月华 艾起:清香传得天心在】她背起药箱,他再背起她。他心里装的全是她,而她的心里还装着整个村庄。一条路,两个人,二十年。大山巍峨,溪水蜿蜒,月华皎洁,爱正漫漫的升起。
周月华,女,43岁,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西河村乡村医生,艾起是她的丈夫。
周月华出生后8个月被诊断为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左腿残疾,这一切并没有摧垮她生活的意志。凭着自己的执着,周月华完成了中学学业并成功从卫校毕业。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周月华因身体残疾而四处碰壁。后来,看到乡亲们每次都要步行几个小时才能到镇上医院看病,她就动了行医的心思。
周月华将平时省吃俭用下来的200元加上家中仅有的600元储蓄作为开诊所的启动资金,又把家里堂屋修整了出来做场地,药品采购则靠两个弟弟用小竹筐一筐筐往回背,1990年11月,周月华的“柳荫镇西河村卫生室”终于正式挂牌营业了。
“我喜欢我的工作,喜欢我现在所做的一切。” 周月华说道,“住在偏远地方,农民看病要走上好几小时。所以我现在做多一点,让乡亲们少跑一点,少花一点,自己会感到很开心。”
最开始行医时,周月华右肩挎的是药箱,左肩杵着拐杖在山间艰难行走,这种行医方式直到她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条左腿――她的丈夫,艾起。
周月华和艾起结婚之后,无论上山涉水,刮风下雨,只要有出诊,艾起便会揽起周月华的手,用宽阔的后背将她背到病人家里。“背你一辈子,我无怨无悔!”这个男人用20年的行动,默默支持着妻子的事业。
二十多年来,她硬是靠着拐杖和丈夫的后背,“爬”遍了方圆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岭,为辖区近5000村民带去了医疗服务。
“没有他,这么多年,我做不到的。”周月华说道,“他是我这辈子的第二条左腿。”“我背着她走了18年。我说过要背她一辈子,就要实现这个诺言,永远都不放弃。”周月华的丈夫艾起说。
10、颁奖词----【罗阳:长使英雄泪满襟】如果你没有离开,依然会,带吴钩,巡万里关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灯看剑,梦一回再吹角
连营。你听到了么?那战机的呼啸,没有悲伤,是为你而奏响!
罗阳,男,51岁,辽宁沈阳人。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罗阳所在的沈飞集团是中国重要的歼击机研制生产基地,他本人也是飞机设计专家,2012年11月25日上午,随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参与舰载机起降训练的罗阳,在大连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于12时48分在工作岗位上殉职。
罗阳1982年毕业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高空设计专业。他担任中航工业沈飞董事长、总经理的5年,是沈飞新型号飞机任务最多、最重的5年。难关难度,难题难点,好像排着队一样。罗阳善于解决问题,采取多种措施推动研制进度,创造了新机研制提前18天总装下线,从设计发图到成功首飞仅用10个半月的奇迹。
2012年1月,罗阳担任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舰载机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没有经验,也没有现成的关键技术可以借鉴,航空制造大国对技术的封锁,逼着航空人只有自主创新一条路可以走。在航母上,罗阳坚持亲力亲为,与科研人员一起整理试验数据,观看每次起降过程,记录和分析飞机状态,出现身体不适,也没有中途下舰,甚至都没有去找医护人员检查。
难度高,任务重,时间短。重重考验摆在罗阳面前,可是他就有这么一股不服输、不懈怠的劲头。他曾说,外国人能干成的事情,中国人同样能干成,而且还能干得更好。
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他不知疲倦,劳心劳力,没有一刻休息,直
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颁奖词----【特别致敬:公安部湄公河“105案”专案组】不抓回糯康,誓不撤兵!历时7个月跨国追捕,13名中国籍船员的亡灵得以安息。这背后是“105案”专案组全体民警忘我的日夜奔波。跨越距离和生死,他们用正义和胆识捍卫中国法治权威和中华儿女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