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部门公布职业教育体系规划 强化学历衔接
六部门公布职业教育体系规划 强化学历衔接
中新网6月23日电 据教育部(微博)网站消息,教育部等六部门日前公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并印发通知要求各地相关部门组织实施。根据规划,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2350万人,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数1480万人。
规划指出,我国职业教育仍然存在着社会吸引力不强、发展理念相对落后、行业企业参与不足、人才培养模式相对陈旧、基础能力相对薄弱、层次结构不合理、基本制度不健全、国际化程度不高等诸多问题,并集中体现在职业教育体系不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上。
规划要求分两步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至2015年,初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得到广泛宣传,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大政策更加完备,人才培养层次更加完善,专业结构更加符合市场需求,中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衔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基本建立,现代职业院校制度基本形成,职业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能力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到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的统称,下同)共同推进的技术技能积累创新机制基本形成,职业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更加科学,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制度、运行机制、重大政策更加完善,社
会力量广泛参与,建成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各类职业人才培养水平大幅提升。
规划要求,在办好现有专科层次高等职业(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实现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与其他普通本科学校具有平等地位。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达到一定规模。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鼓励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院校,到2020年,大中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比例达到80%以上;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完善学历学位证书和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逐步实现职业教育学历学位证书体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的有机衔接,探索建立各级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衔接的制度。
第二篇: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表彰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名单
附件2: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名单
(299人)
北京市(5人)
胡定军韩立凡王 强王 雁常 明刘 松刘 斌戴裕崴王玉涛刘 宇马东法吴建华张小卫张向党李志欣汪秀丽赵英杰凌志杰 女)(满族)(女)(女)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 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
北京一轻高级技术学校
天津市(5人)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 天津市财政局教科文处
河北省(17人)
临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河北省隆化县职教中心 保定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永年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定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张家口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石家庄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迁安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北京汇佳职业学院
(女)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常新英(女)河北经济管理学校
蔺立强 河北省宁晋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田秀萍(女)*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石吉昌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 乔志远 承德市教育局职成教科 任忠秀李立水李庆新陈宝刚白华毅刘建设陈燕君张凌云张素珍王世昌罗红兰李锦元徐利民王 敬王永贵塔 娜南洪钧蒋蒙安衡水市教育局 石家庄市教育局
沧州市教育局职教研究室(回族)廊坊市教育局
山西省(10人)
左权县职业技术中学校 山西省曲沃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女)
山西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 山西省工业管理学校(女)长治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校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女)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教研室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教务处 山西交通技师学院
(女)
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教处
内蒙古自治区(6人)
卓资县职业中学
(女,蒙古族)呼和浩特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满族)*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王润拽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职成教处 赵殿瑞 赤峰市职业与成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辽宁省(9人)
肖友才(满族)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机制专业教研组 刘春泽 *辽宁轻工职业学院 王忠诚阎卫东蒋锦标田继恒孟光新章雪冬王运河王家青孙 伟于志晶赵有生杜金平李卉坪张亚英赵 明孙百鸣边喜龙史晓丹(女)(女)(女)(满族)*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女)
辽宁煤炭技师学院 辽宁省财政厅教科文处 辽宁省教育厅职成教处 大连市教育局职成教处
吉林省(6人)
长春职业技术学校 公主岭市职业教育中心
长春市商贸旅游技术学校 吉林市教育局职成教处
黑龙江省(9人)
牡丹江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黑龙江省商务学校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李海金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卢 洋(女)
黑龙江第二技师学院 孙秀英(女)哈尔滨劳动技师学院 石国辉 齐齐哈尔市教育局
陈金国高 康朱道光巫向前王向群孙 兵杨晓华周新源许振华宋利华黄少基穆光曙王 虹邓志良管德明王光文张新科王云宏唐建成上海市(5人)
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 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继教部 *上海健康职业技术学院(女)上海市教育工会
江苏省(20人)
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 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女)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南通职业大学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技工学校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
纪玉国 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
赵 兵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处 蒋云涛 江苏省财政厅教科文处
杨志霞(女)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 郑英舜 盐城市教育局
张用录俞 毅单克胜张玉琴贺陆军王仁田龚林鸿夏茂忠王建林任君庆骆光林邵伟军谢益荣胡天旷吴礼奇孙敬华程 蓓朱文武宿迁市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教研室
浙江省(12人)
宁波外事学校
温州市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女)衢州中等专业学校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台州市路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杭州技师学院 湖州市教育局
安徽省(12人)
岳西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池州市职业教育中心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女)*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朱邦荣 安徽轻工业技师学院 秦 岭 黄山市技工学校 赵继平安徽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田雪峰 寿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傅 欣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处 张 磊李士友黄云鹏林晓丹张海通张红梅曾呈崧戴延寿王 斌林爱平杨乐文张宇星彭裕庭刘明才饶贵生魏寒柏宋金博李国平阜阳市教育局
淮南市教育局职成教科
福建省(8人)
福建三明林业学校 福建省南安职业中专学校 漳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福建省龙岩卫生学校基础护理学科 福建省福鼎职业中专学校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厦门技师学院
江西省(10人)
江西省电子信息工程学校
江西省婺源茶叶学校
江西省华忆电子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萍乡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省化学工业高级技工学校(女)
(女)
(女)
毛文鹤 江西铜业高级技工学校 邓 弘 江西省教育厅职成教处
山东省(20人)
吕凌云(女)济南第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崔西展 青岛电子学校 于建平李文祥王 雯郭振壮张镇楠战文翔周其虎丁世民周连兵徐建明吴梦军李友胜李征波梁 焱张 民张法成刘应新王学勇李海燕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 齐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女)山东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 威海工业技术学校 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潍坊职业学院 *东营职业学院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女)*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 济南铁路高级技工学校 莒南县技工学校 威海工程技术学院
山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潍坊市教育局 泰安市教育局 滨州市教育局职教科
河南省(22人)
(女)周口海燕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肖万宝 新县职业高级中学 支德银 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 乔建华 鹤壁市机电信息工程学校 贺新向(女)巩义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付小平新安县职业高级中学 姚 勇张士平李瑞芝翟邦星原 涛邵根成宋国华李德明拜五四李亚杰殷东兴张 林张贵勇张 伟朱世泽黄才华黄志宏田纯亚郭劲松(女)(女)(回族)土家族)河南省化学工业学校 河南省商务中等职业学校 河南省建筑工程学校 河南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济源市职业教育中心 河南省汝南幼儿师范学校
焦作市技师学院 新乡市技师学院 河南省财政厅教科文处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濮阳市教育局
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
湖北省(12人)
十堰高级职业学校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 钟祥市职业高级中学教务处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机电系
*开封大学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蔡奇渊 湖北省孝感生物工程学校 甘志明(土家族)恩施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陈 晴(女)*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陈 卓(女)*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周先芳 襄阳技师学院 徐明成孙 兵柯枫英方锡康陈金星郭米红刘迪凡杨秀国吴双利佘正德文振华贺清芳刘祖应肖护林刘显泽刘 毅周文剑雷高飞随州技师学院
黄冈市教育局职成教科(女)湖北省农业厅科技教育处 罗田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湖南省(14人)
湘潭生物机电学校
(女)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 安化县职业中专学校 土家族)泸溪县第一职业中学(女)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软件学院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女)
*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冷水江市高级技工学校 湖南省经济贸易高级技工学校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邵阳市教育局 郴州市教育局职成科 中共祁东县委员会
广东省(20人)
(许映花(女)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 梁黔义(女)
广东省华侨职业技术学校 区伟雄 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 吕静锋 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陈俊旭 澄海职业技术学校 黄伟忠梁远榕苏德余张方阳黎海彬杨 利莫秀全熊俊超汤之明植才华张喜生陈俊钊徐伟雄陈立准林海龙覃海波许丽琳邓庆文韦伟松河源市卫生学校
江门市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 高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佛山市顺德区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系 *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社会管理学院*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肇庆市技师学院
广东省岭南工商第一技师学院 江门市技师学院 深圳技师学院 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 清远市教育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10人)
(壮族)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女)桂林市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艺术教研室 广西玉林农业学校(壮族)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女)
张宁东(女)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刘永福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陈海峰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曾繁京 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
李栋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职成教处 杨 捷潘雪梅李琳娜杜宏伟张扬群陈小林冯华英张亚杭陈 良李 康毛玉树王晓晴李婷曦郭宗昌周淑琼吴大成陈 敏(壮族)南宁市教育局
海南省(2人)
(女)
海南省海口旅游职业学校(女,回族)*海南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重庆市(8人)
(女)重庆市工业学校 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女)重庆市开县巨龙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女,苗族)重庆市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物联网学院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 重庆市财政局教科文处
四川省(14人)
四川省张澜职业技术学校 四川省乐至县高级职业中学 四川省信息通信学校(女)四川省贸易学校
(藏族)甘孜藏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校(女,羌族)成都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
魏元伟 四川省德昌县职业高级中学招生就业处 左桂云(女,满族)*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关 铜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尹析明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陈志忠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教研室 朱世春 雅安航空工业联合技工学校教务处 李 翔(女)泸州市教育局高教职成教科 邹 罡 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
贵州省(5人)
吴永文(布依族)龙里县中等职业学校 陈文辉(苗族)思南县中等职业学校 廖智勇 贵州省电子工业学校 陈海梁 贵州省水利电力学校 卢亚莲(女,苗族)*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省(8人)
廖晓琼(女)昆明市盘龙职业高级中学 段金枝(女)云南省通海县职业高级中学 曹富文 曲靖市师宗职业技术学校 王和生 云南建设学校教学部 刘亚乔 曲靖市麒麟职业技术学校 马洪军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杨越峰(女,彝族)云南省财政厅教科文处
吴晓丽(女)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
西藏自治区(3人)
次旦罗布(藏族)拉萨市职业技术学校教务科
拉 旺(藏族)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职业技术学校 邓光兴 西藏自治区教育厅职成教处
陕西省(10人)
伊逊智 陕西省电子工业学校 韦文鹏 山阳县职业教育中心 秦秀丽杨小平苏晓文崔 岩王 晖张 超李长江王淑娅张越军张鸿翔祁喜和王科健路晓峰王筱亭陈国海江建平杨予海(女)旬邑县职教中心
西安市灞桥区职业教育中心 宁强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技师学院 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
甘肃省(6人)
兰州女子中等专业学校平凉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甘肃省临夏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甘肃有色金属技师学院 甘肃省财政厅教科文处 甘肃省教育厅职成教处
青海省(3人)
青海省重工业职业技术学校 青海水电高级技工学校 *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宁夏回族自治区(3人)(女)
陈光华 西北外事中专学校 马成旭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高应举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职成教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人)
木叶赛尔.热夏提(女,维吾尔族)喀什艺术学校教务科 陈运生 *新疆职业大学烹饪与餐饮管理学院 刘 涛 伊宁县人民政府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人)
聂新星(女)石河子大学护士学校
周锦瑶(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职成教处
注:先进个人所在单位名称前带“*”号的学院属于高等学历教育机构。
第三篇:4甘肃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
甘肃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等六部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结合《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的实施意见》,特制定本规划。
序 言
职业教育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艰巨任务。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促进社会就业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的迫切需要,是加快扶贫开发、实现富民兴陇的迫切需要,是完善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迫切需要。
“十二五”以来,全省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全省职业院校年招生达到17.4万人,在校生突破50万人;每年向社会输送约15万接受过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人才,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年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近100万人次。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推进全省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发展,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但是,全省职业教育仍然存在着吸引力不强、发展理念相对落后、基础能力相对薄弱、行业企业参与不足、人才培养模式相对陈旧、层次结构不合理、基本制度不健全等诸多问题,职业教育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当前,全省经济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黄金期、政策叠加的机遇期和奋力跨越的爬坡期,职业教育将面临新的挑战和历史机遇。未来5年,全省职业教育要全面落实《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按照国家的顶层设计,加快发展符合甘肃省情的现代职业教育,大幅提升职业教育的市场针对性和社会吸引力,培养一大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将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为全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第一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五位一体”和“四化同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甘肃发展为宗旨,以市场需求和促进就业为导向,以体系建设、布局调整和内涵提升为抓手,系统设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结构布局和运行机制,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培养一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全省转型跨越、富民兴陇、努力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统筹发展。发挥政府在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统筹作用,科学规划职业教育体系,完善体系建设、管理、运行的基本制度。整合资源,调整布局,加强引导、规范、督导,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推动职业教育多样化、多形式发展。
需求导向,服务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扩大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推动学校面向社会需求办学。进一步发挥行业、企业、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
产教融合,共同发展。推动职业教育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有机融合。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协调,实现职业教育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
优化结构,协调发展。优化职业教育体系的结构,统筹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统筹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建立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协调发展,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沟通衔接,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新格局。
科学布局,集团发展。依据职业教育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区域经济和主导产业发展水平、城镇化程度和人口规模、大胆改革既有制度,大力推动人才、资本、资源等办学要素优化重组,盘活现有资源,做大做强一批职业教育学校;组建完善多形式的职业教育集团,突出特色,完善功能,实现职业教育与相关行业、产业组团联动和互补发展,形成人才链、产业链有机融合,集约化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机制。
充实内涵,特色发展。坚持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毕业证书对接资格证书、职业教育对接终身教育,创新职业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和管理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结构规模更趋合理,办学内涵更加深厚,符合甘肃省情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规模结构更加合理。保持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技工院校,下同)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达到41万人以上;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全省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学生达到20万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学生达到7万人左右。
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更加适应需求。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总数控制在160所左右,其中技工院校控制在40所左右。全省办好30-40所省级以上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每个市州重点办好1-2所有一定规模的中等职业学校。整合县域内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原则上将现有2所以上(含2所)学历教育学校整合为1所。全省办好10所左右省级以上示范性高职院校,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发展。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
发展环境更加优化。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基本建立,职业院校评估标准更加规范;职业院校生均经费落实到位,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政策更加健全;政府主导推动、市场引导配置,部门协调联动、行业分类指导、企业深度参与,统筹发展的机制基本形成;全社会人才观念显著改善,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的氛围更加浓厚。
办学水平普遍提高。全省90%以上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到国家标准。职业院校有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达到60%以上;数字化资源覆盖率达到100%,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就业稳定率、社会满意度逐步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显著增强。
升学通道更加畅通。鼓励初中毕业生就读中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费全部免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生活补助。全面打通职业学校学生升学通道,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免试或通过单独考试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渠道,扩大中、高职毕业生升入本科的比例,满足继续就读高一级职业院校学生的升学愿望。
就业途径更加宽广。全面打通职业院校学生就业通道,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降低就业准入门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招录人员不得歧视职业院校毕业生;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全面向职业院校毕业生开放。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围绕 “1236”扶贫攻坚行动、“3341”项目建设工程等发展战略,提升服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能力;围绕人力资源开发,提升服务全体劳动者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能力;围绕全省特色优势产业和民族特色产品开发,提升技术技能积累和传承传统技术技艺的能力。
第二章 体系的基本架构
按照终身教育的理念,形成服务需求、开放融合、纵向流动、双向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框架和总体布局。
(四)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
初等职业教育。各类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广泛开展实用技术技能培训,使学习者获得基本的工作和生活技能。
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中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初、高中毕业生开展职业基础知识、技术和技能教育,培养技能人才,为培养更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开展专业素养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专业基本技能教育的重要任务。坚持并总体保持高中阶段教育中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大体相当的比例结构。
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好现有专科层次高等职业(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普通本科学校具有平等地位。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达到7万人。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五)职业教育的终身一体
职业辅导教育。普通教育学校为在校生提供多种形式职业发展辅导。在初级中学开设劳动技能课,使教育贴近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基本素质。普通高中根据当地产业和市场需求,开设职业技术教育选修课程,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院校和普通教育学校要加强以职业道德、职业发展、就业准备、创业指导等为主要内容的就业教育和服务。
职业继续教育。各类职业院校是继续教育的重要主体,通过多种形式为所有劳动者提供终身学习机会。企事业单位举办职工教育,建立制度化的岗位培训体系。社会培训机构是职业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自主开展职业培训和承接政府组织的职业培训。
劳动者终身学习。建立起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凡有培训需求的劳动者均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增强职业教育体系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使劳动者能够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多次选择、多种方式灵活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促进学习者为职业发展而学习,使职业教育成为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六)职业教育的办学类型
政府办学、企业办学和社会办学。建立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发挥办学主体作用,公办和民办职业院校共同发展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政府实行统一的准入制度,办好骨干职业院校,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各类主体兴办的职业院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依法公平、公开竞争。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职业教育。增加非全日制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比重,发展工学交替、双元制、学徒制、半工半读、远程教育等各种灵活学习方式的职业教育。通过改革学制、学籍和学分管理制度,实现全日制职业教育和非全日制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
学历与非学历职业教育。职业院校同时开展学历职业教育和非学历职业教育,满足行业、企业和社区的多样化需求。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展的非学历职业教育可以通过质量认证体系、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学分银行和职业资格考试进行学历认证。
(七)职业教育的开放沟通 职业教育体系内部。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满足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需求,服务一线劳动者的职业成长。拓宽高等职业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通道,拓展职业院校学生的成长空间。使相当一部分在某些专业、职业方面有一定潜质的学生能在更合适的阶段得到专业素养的有效训练和培养。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搭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双向沟通的桥梁。普通学校和职业院校部分专业可以开展课程和学分互认,学习者可以通过考试在普通学校和职业院校之间转学、升学。普通高等学校可以招收部分职业院校毕业生,并与职业院校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市场。职业院校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层次、专业体系、培养方式和质量标准。畅通一线劳动者继续学习深造的路径,增加有工作经验的技术技能人才在职业院校学生中的比重,建立在职人员学习-就业-再学习的通道,实现优秀人才在职业领域与教育领域的顺畅转换。
第三章 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
(八)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围绕发展现代农业,以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围绕设施农牧业、现代制种、优质林果、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和农产品加工、营销等实用技术技能的提高,建立健全公益性的农民培训制度。以5所“农”字头中等职业学校和3所农林类高等职业院校、30个涉农专业点为主体,构建覆盖全省、服务完善的现代职业农民教育网络。依托农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组建现代农业职教集团,完善中高职贯通培养方案,培养多层次农业技术人才,参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创建10个左右的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县(区)。
提升服务工业转型升级能力。顺应循环经济发展、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需求,重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加快建设适应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产业、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型煤化工、现代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支撑体系。
加快培养服务现代服务业人才。根据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趋势,逐步提高面向服务业的职业教育比重。重点加强文化旅游、现代金融、现代保险、现代物流、医疗卫生、养老、健康等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职业教育,培养新型服务人才,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推动职业院校面向基层,积极开设城镇管理、乡村建设、社会保障、社区工作、文化体育、环境卫生、老龄服务等专业的高素质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者。结合甘肃文化强省战略布局,适应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深化文化、艺术、旅游等领域职业教育改革,重点培养文化创意人才、基层文化人才,传承创新民族文化、民族艺术、民族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各民族文艺人才,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省经济支柱性产业,助推我省实现从文化资源大省到文化事业和产业大省的跨越。
做好国家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建设改革试验区工作。积极搭建国家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建设改革试验区平台,多方争取教育部等部门在政策、项目、资金方面的支持,通过改革试验区建设,使职业教育成为甘肃农村人口市民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产业工人转变的重要渠道。
(九)统筹职业教育区域发展布局
推进职业教育区域发展战略。以兰州(含兰州新区)为中心,整合兰州区域内职业教育资源,加快兰州新区职业教育园区建设,推动在兰职业院校高水平发展,打造职业教育核心发展区;以13个市(州)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支撑,建设职业教育重点推进区;以县城为节点,发展职业教育基础网络。形成核心带动、重点推进、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职业教育空间格局。
优化职业教育发展布局。在院校特色和专业设置等方面,强化市级政府统筹,合理布局、合理定位,各有特色、互为补充。兰州、白银等地要加强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商贸物流、金融、旅游等产业相关专业的建设;酒泉、嘉峪关、金昌、武威等地要加强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有色金属材料、稀土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新型化工材料以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等产业相关专业的开发力度;天水等地要加强与机械制造、电子电工、电子信息等产业相关专业的建设;平凉、庆阳等地要加强与煤电、石油等产业相关专业的建设;陇南、临夏、甘南等地要加强当地特色优势产业、民族文化和民族工艺、基本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领域的专业建设。
加大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力度。制定《全省职业院校资源整合实施意见》,大力调整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重点建设省级以上示范性学校,建好一批功能齐全、设施一流的实训基地;鼓励优质学校通过兼并、托管、合作办学等形式,提升薄弱学校办学能力;加大县域内职业教育办学资源整合力度,减少职业学校数量。
(十)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
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民办职业教育准入、审批制度。鼓励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院校,到2020年,大中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比例达到80%以上。各地要把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纳入教育发展规划,推动民办职业院校分类管理试点,健全政府补贴、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
创新民办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等多种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开展社会力量参与公办职业院校改革建立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试点,允许社会力量通过购买、承租、委托管理等方式改造办学活力不足的公办职业院校。鼓励企业和公办职业院校合作举办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二级学院。允许社会力量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在职业院校建设股份合作制的工作室。
(十一)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
在充实完善好甘肃机电职教集团、卫生职教集团、“两后生”职教集团等现有职教集团的基础上,新建一批与行业、产业链或区域发展对接紧密的职教集团,逐步扩大各类职业院校参与率,到2020年职业院校参与集团化办学的比例达到100%,重点建成5个富有活力和引领作用的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
创新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机制。按照市场导向、利益共享、合作互赢的原则,开展多元投资主体依法共建职业教育集团改革试点,吸引各类主体参与职业教育集团建设。鼓励大中型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支持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以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形式集团化办学。探索集团内实现优质师资共享、实训资源共用、信息互通、课程互选、优势互补的运行机制。
提升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活力。研究制定促进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支持政策,完善职业教育集团管理办法,健全董事会、理事会等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要求高职学院牵头的职业教育集团统筹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衔接、专业课程建设、课程资源库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鼓励通过领导干部交叉任职、共建技术创新平台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政府采购培训服务等方式强化集团内部的利益纽带。鼓励行业特色明显的普通高等学校参与职业教育集团。鼓励职业教育集团与跨国企业、境外教育机构等开展合作。
(十二)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 巩固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是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点放在中等职业教育,认真落实职普招生大体相当的要求,加大省级统筹力度,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办好中等职业教育,按照全面培养、突出职教素养以及终身教育的理念,加强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基础文化和体育、艺术课程,加强技术教育和技能训练,为学生全面成才、持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十三)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结构
引导部分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省内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高等学校时,鼓励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校。鼓励本科高等学校与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通过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等方式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同时招收在职优秀技术技能人才、职业院校优秀毕业生和普通高中毕业生。
加快高等职业院校改革步伐。深化高等职业院校治理结构、专业体系、培养模式、招生入学制度等关键领域改革,提升办学活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等职业院校,要强化服务社区导向,为社区提供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普通高等院校基础课程。行业特色明显的高等职业院校,要增强服务产业导向,发挥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作用。鼓励大型企业、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参与或举办以服务产业链为目标,依托企业开展教学实训,人才培养和职工培训,产教、科教融合发展,举办特色鲜明的职业院校。
(十四)全面打通职业院校学生升学通道
全面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教育的上升通道。鼓励初中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初中毕业生免试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扩大中职毕业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中职毕业生通过“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考试、中高职一体化办学、高职院校单独考试、免试推优、注册入学等途径,接受专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扩大本科职业教育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数量。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沟通的制度,形成多种方式、多次选择的衔接机制和衔接路径,扩大学习者自主选择权,满足职业院校学生的各种升学愿望。
(十五)落实职业院校毕业生“双证书”制度
推进并落实职业院校学生学历学位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支持职业院校设立职业技能鉴定站(所),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的毕业生,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免除理论考试。
(十六)建立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将工学结合贯穿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接受相应的动手和实践课程,并根据培养目标同步深化文化、技术和技能学习与训练,逐步实现就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
强化职业院校实践教学和技术技能训练。加强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全面改善职业教育实训条件,到2020年,全省实训基地骨干专业覆盖率达到80%以上,保障学习者的实习实训需求。探索学分制管理,增大课程考核中过程性考核的比例,强化实习实训环节的评价考核。在有条件的企业试行职业院校和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企业根据用工需求与职业院校实行联合招生、联合培养。
加强和改进职业院校学生德育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健全人格的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注重用优秀毕业生先进事迹教育引导在校学生,培养具有现代职业理念和良好职业操守的高素质人才。建立班主任工作经历和业绩与职称评聘、评优评先挂勾的制度。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现代工业文明,发扬以德为先、追求技艺、重视传承的优良传统,创新传承民族工艺文化。推进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实践活动。健全职业教育质量评估制度。以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为核心,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完善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机制。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督导和评估,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为主导,协同行业协会、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5年一周期以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贡献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院校综合绩效考核评估和专业教学情况评估,对新建职业院校首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要及时面向社会发布。职业院校要建立内部质量评价制度,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实行面向社会的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制度。鼓励企业、用人单位开展毕业生满意度等评价,积极支持各类专业组织等第三方机构开展质量评估。
(十七)推进职业教育专业调整与课程改革
建立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改革机制。探索建立专业设置信息发布平台和动态调整预警机制,完善建立区域中高职专业设置管理的宏观调控机制。结合深入实施“3341”项目工程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围绕发展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首位产业和富民多元产业,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对专业设置紧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毕业生就业率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效果明显的院校集中力量予以重点扶持,对专业设置已经不适应市场需求、毕业生就业率低的院校,适时进行整合、重组,避免低水平重复办学、无序竞争。到2015年,基本完成新一轮专业设置改革,学校特色优势专业集中度显著提高。扩大学生选专业、转专业的自主权。
建立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鼓励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到2020年,全省基本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真实应用驱动教学改革机制。职业院校按照真实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推动教学内容改革,按照企业真实的技术和装备水平设计理论、技术和实训课程;推动教学流程改革,依据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设计教学情景和课程模块;推动教学方法改革,通过真实案例、真实项目、产品开发等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职业兴趣。
(十八)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改革职业院校编制和用人制度。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完善教师资格标准、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探索在职业学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要比照普通高中和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和有关规定核定公办职业院校教职工编制。新增教师编制主要用于引进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到2020年,有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60%以上。落实职业院校用人自主权,鼓励职业院校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教师。建立符合职业院校特点的教师绩效评价标准,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向“双师型”教师适当倾斜。探索建立行业企业举办的职业院校和民办职业院校教师年金制度。设立职教名师奖。鼓励各职业院校建立名师或行业专家工作室。
完善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探索职业教育师资定向培养制度和“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办法。加强“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依托高水平大学和大中型企业建立“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基地,依托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和大中型企业建立“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立职业院校教师5年一轮的轮训制度,促进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建立一批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实行新任教师先实践、后上岗和教师定期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专业实践的时间累计不少于两个月。制定实施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培养、校长能力提升、专业教师技能提升3项“强师工程”。(十九)加速职业教育信息化进程
推进信息化平台体系建设。将信息化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础,落实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支持政策。加强职业院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到2015年基本建成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并与全国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平台联通,实现资源共享。推动建设面向全社会的优质教学资源库,到2020年,建成省级职业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化资源覆盖所有专业。
加快数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加紧用信息技术改造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与职业要求相适应的信息技术素养。与各行业、产业信息化进程紧密结合,将信息技术课程纳入所有专业。在专业课程中广泛使用计算机仿真教学、数字化实训、远程实时教育等技术。到2020年,建设300门优质网络课程,开发30套虚拟仿真实训实验系统。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将其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标准。
(二十)建设对外开放型职业教育体系
推进职业教育区域合作。支持职业教育“走出去”,加快推进甘肃津教育合作项目,鼓励省内职业院校与外省企业合作建设实训基地或就业基地。到2020年,省内每所职业院校至少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1所以上优质职业院校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互派教师到对方学校任教、互派管理干部挂职、联合开发课程教材、共同制定教学标准、合作建设实训基地等方式,促进我省职业院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扩大引进国际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有计划地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成熟适用的人才培养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和数字化教育资源。大力引进国外智力,支持职业院校申办聘请外国专家许可。实施跟踪和赶超战略,鼓励职业院校与国外高水平院校建立一对一合作关系,到2020年,支持20所职业院校与国外优质职业院校进行实质性合作,与国际知名职业院校建立稳定的校际关系。鼓励职业院校举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全省每年选派50名职业院校骨干教师赴国(境)外培训,鼓励职业院校以团队方式派遣访问学者系统学习国外先进办学模式。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特别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业院校,加快培养跨境作业技术技能人才。到2020
年,支持30所职业院校与承揽海外大型工程的企业联合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二十一)构建多元开放的继续教育体系
完善继续教育的形式。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网络教育,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适应劳动者多样化、差异化需求的职业培训体系。建立完善继续教育制度,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加强职业培训市场规范管理,建立培训机构评级标准。增强职业院校和开放型大学在继续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服务“1236”扶贫攻坚战略。积极推进教育扶贫工程,从2014年开始,每年对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10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开展免学费职业教育。到2016年实现新增“两后生”技能培训全覆盖;2020年实现所有劳动力技能培训全覆盖。
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大力支持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依据职业技能标准和行业规范,开展面向从业人员的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开展面向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城乡“两后生”的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到2020年,基本消除劳动者无技能从业的现象。
建立职业教育服务社区机制。推动职业院校社区化办学,各类职业院校要发挥社区文化中心、教育中心的作用,举办各种形式职业技能培训,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设施和数字化教育资源,鼓励职业院校开设社区课程。建立社区和职业院校联席会议制度,支持社区参与制订职业院校发展规划、校园建设规划、专业建设规划和社区服务计划,协调社区企事业单位为职业院校提供实习实践场所,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第四章 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和机制创新 以产教融合为主线,建立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制度创新平台,为全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二十二)完善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
推动加快修订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关条例。加快修订《甘肃省职业教育发展条例》《甘肃省农民培训条例》,制定全省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条例,依法确立全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架构,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规范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主体的权利、义务。建立完善全省促进校企合作和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机制和办法,将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成果法制化。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完善甘肃特色的职业院校设置标准、建设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教师编制标准、生均经费标准和专业设置标准。分类建立各项标准的实施和监测制度,建立完善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动态调整标准的机制。指导市县政府根据国家和全省职业教育发展总体要求和地方实际,制定地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规划和实施方案,确保到2020年,使全省90%的职业院校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
(二十三)推进职业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市县政府要加强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统筹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落实职业教育投入责任,创设有利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良好制度环境。
加强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加强行业指导能力建设,支持行业部门牵头组建行业指导委员会,分类制定行业指导政策,鼓励行业组织通过定期发布行业人才需求、推进校企合作、参与指导教育教学、开展质量评价等形式,助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重视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支持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凡在甘企业举办的职业院校,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要求,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在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在甘规模以上企业原则上都要对接职业院校,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企业因接受实习生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支出,按现行税收法律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对职业院校通过多元融资自办的以服务学生实习实训为主要目的的企业或经营活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等优惠。支持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培训人才,鼓励企业建设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
扩大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扩大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完善职业院校治理结构、内外部约束和激励机制,制定全省职业教育领域“负面清单”,实行“负面清单”制度。完善体现职业院校办学和管理特点的绩效考核内部分配机制。
健全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法规实施的督导、监测、评估制度。建立职业教育定期、专项督导评估制度,完善督导评估监测的报告、公报、约谈、限期整改、奖惩等制度,将督导、监测、评估结果作为市县政府和有关部门、职业院校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十四)深化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建立符合全省职业教育特点的招生考试制度。制定全省高等职业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具体方案,扩大职业院校招生自主权,加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分类招考,建立符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选拔机制。
实行中等职业学校注册入学制度。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研究制定全省引导初中毕业学生合理分流的指导性意见,确保高中阶段招生职普比不低于4.5:5.5。
扩大职业院校毕业生升学机会。研究制定全省适度提高专科高等职业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本科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例和逐步扩大高等职业学校招收有实践经历人员的比例的具体办法。分类选拔、分类制定培养方案,为学生接受不同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样化选择。
探索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改革,扩大招收有一定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的一线劳动者的比例。鼓励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开展成人学历教育单独招生改革。鼓励高等职业院校招生注重选拔具有技术技能特长和潜力的毕业生,完善全省职业院校教学比赛制度,将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成绩作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重要依据。研究制定鼓励农民工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实施意见。
(二十五)完善校企合作的现代职业院校治理结构
完善校企合作制度。制定全省促进校企合作办学的条例,建立健全校企合作规划、合作治理、合作培养机制,使人才培养融入企业生产服务流程和价值创造过程。鼓励省内职业院校和合作企业不断完善知识共享、课程更新、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生产实训、交流任职、员工培训、协同创新等制度,推动学校把实训实习基地建在企业,企业把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建在学校,探索引校进厂、引厂进校、前店后校等校企一体化的合作形式。
推动多元主体参与职业院校管理。职业院校设立理(董)事会,50%以上的成员要来自企业、行业和社区。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50%以上的成员要来自用人单位。完善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职业院校章程和制度,明确理(董)事会、校(院)长、专业指导委员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提升职业院校管理能力。制订符合全省职业教育特点的校长(院长)任职资格标准,积极推进校长聘任制改革和公开选拔试点,鼓励企业家、创业家创办职业院校,在实业界培养和造就一批职业教育家。
(二十六)创新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
建立重点产业技术积累创新联合体。建立完善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机制、校企人才供求信息互通机制、职业院校沟通协作机制、区域交流与合作机制,推动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的联动,促进技术技能的积累和创新。在全省重要产业部门(领域),规划搭建一批企业和职业院校紧密合作的技术技能积累创新平台,促进省内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更紧密地联合,促进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等方面更深入的合作,促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的应用,促进劳动者素质与技术创新、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同步提高,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广。
支持职业教育传承民族工艺和文化。着力推动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模式改革,逐步形成民族工艺在职业院校传承创新的现代机制。积极发展集民族工艺传承创新、文化遗产保护、高技能人才培养、产业孵化于一体的职业教育。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办学。
(二十七)健全促进职业教育公平的体制机制
推动职业教育面向全社会、面向人人。研究制定鼓励全省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的具体办法,梳理规范各类培训资金管理办法(细则),广泛开展面向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新生代农民工、退役军人、失业人员等群体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重视残疾人职业教育,充分考虑各类残疾人员的特点和社会需求,注重拓展专业教育范围,为学习者提高生活质量和就业质量服务。加快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努力改善58个“国家片区县”等地区职业院校办学条件。
(二十八)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
从2015年起,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在籍学生全部免交学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生活补助。推行以“一折通”“一卡通”直补个人为主的资助经费支付办法,完善直补个人的政策设计、台帐管理和监督检查机制,确保资助资金让真正需要资助的受教育者受益。综合考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要求,适时调整职业院校收费标准。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以完善工作机制和政策配套为重点,建立保障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政策体系和实施机制。
(二十九)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政府责任。建立职业教育工作省级联席会议制度。加大地市级政府统筹权,优化区域专业布局,促进职业教育特色发展。县级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善县域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网络。
明确部门职责。健全部门配合、任务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发改、财政、人社、教育、农牧、扶贫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各行业职业教育的分类指导,在资金、项目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各行业部门加强协调配合,确保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共同推进全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三十)设立专门机构
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省政府建立由发改、教育、科技、财政、人社、农牧、卫计、扶贫等部门和各行业、企业等领域专家参加的职业教育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市县级政府也要相应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组建行业指导委员会。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紧贴各职教集团,建立支柱产业各行业指导委员会,加强对全省各行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宏观指导,分析研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本行业职业岗位变化和人才需求的影响,使职业教育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成立职业教育研究机构。为相关部门、院校、行业、企业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三十一)稳定经费投入
各级财政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制定中、高等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严格执行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的规定。统筹发挥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就业专项资金、扶贫和移民安置资金等各类资金在职业培训中的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2015年起,省级财政安排职业教育专项投入应逐年增加,重点用于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师资队伍、信息化建设。市县财政都要相应增加专项资金,支持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建立职业教育经费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经费绩效评价制度、审计监督公告制度、预决算公开制度、信息公开制度。要把学生就业和服务当地产业发展情况作为财政经费安排的重要依据,对职业学校进行绩效考核,招生计划安排、经费拨付与考核结果挂钩。
(三十二)完善支持政策
提高一线劳动者地位待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各类人才平等就业环境,取消用人和人才流动中的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限制。加强中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和维权服务。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招收人员不得歧视职业院校毕业生。落实一线劳动者医疗、养老、就业等政策。鼓励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职务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提高相关表彰奖励中一线劳动者的比例。鼓励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一线劳动者表彰奖励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订高技能人才评选标准和办法,选拔出各级各类一线能工巧匠和技术能手,鼓励其在一线岗位建功立业和带徒传承技艺。
完善税收金融支持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向职业院校进行捐赠,其捐赠支出按照现行税收法律规定在税前扣除。企业因接受实习生所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对职业院校自办的、以服务学生实习实训为主要目的的企业或经营活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等优惠。完善金融支持政策。
完善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认真落实就业准入制度,从事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殊工种的劳动者,严格落实就业准入法规和政策。人社部门、教育部门和职业院校要加强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指导和信息服务。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要免费提供就业服务。加强职业院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允许学生休学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研究制定支持措施,引导毕业生到非公企业、小微企业和农村地区就业创业。
(三十三)营造良好氛围
在全社会树立重视职业教育的理念,加大现代职业教育宣传力度,通过开展职教宣传周、职业技能竞赛、技能人才评选表彰等活动,广泛宣传国家和省上的主要政策,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入宣传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和重要贡献,推动形成宣传职业教育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长效机制,引导全社会树立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观念,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人接受职业教育,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
(三十四)加强监测评估
建立规划实施目标责任制。各级政府要积极推进落实本规划,要围绕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制度安排,编制并组织实施本地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和行动计划,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明确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的时间表、路线图。各有关部门要制订工作方案,行业主管部门要指导行业企业制定实施办法。
加强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和督导评估。市县政府要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建设,配备一定数量的职业教育专职督学,为督导机构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条件保障。督导机构要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指导检查,及时研究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新情况及有关部门履行发展职业教育职责的督导评估。认真落实督导和评估监测报告发布制度,建立分级发布教育督导和评估监测报告制度;建立健全教育督导和评估监测的公示、公告、约谈、奖惩、限期整改和复查制度;建立教育督导和评估监测问责机制,强化教育督导和评估监测结果使用,把督导和评估监测报告作为对被督导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鼓励社会各界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第四篇:督导室组织学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写写帮整理)
督导室组织学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7月13日上午,继学院全员培训后,督导室根据学院要求,组织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学习分自主学习和交流讨论两阶段进行。在详细研读文件的基础上,大家深入地交流了学习心得,结合部门工作,对照文件精神,明确了下一阶段工作努力的方向:“以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为核心,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张秀芳主任对下学期督导室工作的重点及创新要求作了详细安排。
督导室: 叶启明2014年7月13日
第五篇:旅游规划与城乡规划体系的衔接思考-北京天一博观城市规划院-叶昊
旅游规划与城乡规划体系关联简析
北京天一博观城市规划设计院 叶昊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规划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深入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投资开发单位也寄以厚望,希望通过旅游规划达到项目顺利申报和指导实际开发的目的。但在实践中,部分旅游规划成果“嘴上说说、墙上挂挂”,不能满足相关要求,导致项目有法不能依、有规不能循、有项不能立、有地不能征,造成诸多浪费和拖延。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部分旅游规划成果,特别是涉及到城乡总体规划范畴以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深度的成果,由于不符合发改、规划、国土、建设等部门关于项目申报的要求、不符合国家有关城乡和建设规划设计的标准和规范,无法与国家土地政策和规划建设程序对接,无法与所在地社会经济文化及城乡规划对接,无法与所在地近期建设计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对接。
因此,有必要阐明旅游规划与城乡规划关系,及旅游规划与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关系,并在政策、技术体系、实际应用等方面如何衔接展开讨论。
正在审议中的旅游法(草案)中与其它规划相关的条款集中在三条。第二十二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并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城乡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相衔接,与自然保护区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林地湿地草原森林公园保护利用规划、文物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等规划相协调;第二十五条: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旅游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并组织实施有利于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产业政策;第二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应充分考虑相关旅游项目、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建设用地要求。规划和建设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和公共信息服务设施应当兼顾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可以看出,城乡规划、城镇建设、房屋建筑是涉及最多的三个方面,土地则是具体载体,另外涉及文保、环保、基础设施等方面。
一般的,《城乡规划法》被作为旅游规划参照执行的主要依据。城乡规划法
中没有明确规定关于旅游的内容,但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及《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把旅游作为专项、分支或相关内容进行阐释。
在实践中,按照城乡规划有关要求申办一书三证(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是项目实现落地并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总规、控规、修规成果分别对应一书三证各个阶段,其内容和深度都有专门的法规和明确的规定。旅游规划应当符合其相应阶段内容的要求,并应满足其相应阶段的深度要求。基础术语、图例、制图标准等基础标准,旅游规划通则中略有涉及,旅游法及其它旅游业规范等没有相关内容,因此也应参照城乡规划、土地管理、建筑等相关国家标准。
旅游规划在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方面向城乡规划、建筑等靠拢,以满足申报落地的需要。但在定位、创意、项目规划设计等方面,应按照旅游的特点进行编制,并根据不同情况起到引导、辅助、支持其他类别规划设计的作用,甚至主导性作用。如在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以及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房地产综合开发项目,旅游规划应当充分发挥其作用,以满足旅游功能、发展旅游经济为导向,将城乡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融入其中。
中国旅游项目经常与历史文化遗存、当地居民设施、优美自然山水共存并用,因此在涉及到旅游城镇建设、景区景点规划设计时,往往会按照比常规城市规划、建筑和景观设计更高的标准,或者按照特殊标准进行设计。与一般城市规划、乡村规划和工业规划设计不同,当地自然人文特色、游客量、游客瞬间最大量、游客文化背景、年龄构成、旅游方式等旅游规划要素,都会极大影响规划设计的最终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