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川大应用心理学专业考研2013年复试经验谈
至善川大考研网
川大应用心理学专业考研2013年复试经验谈
考研,是我对大学荒废的时光的弥补,对自己沦陷的勇气的救赎。人生没有几次重新洗牌的机会,也许我搏到了一次。所以,考研路上的后来人,如果你考研的时候年纪比我小,大学成绩比我好,毕业年头比我少,那么就不要放弃。考研是“剩”者为王,毫不夸张的说只要坚持到最后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所有最终熬过艰难的日子,没有半途而废,最终走入考场的人,都是成功者。考研不要过多的去想结果会怎么样,只要我们努力了,我们都是好样的。考研经历,是生命中永恒的美丽印记,它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它本身的成功与否,而是这个过程中它所给予你的成长,所以,坚持下去,别轻言放弃。川大应用心理学等你来考研,当然复试的时候,我会用至善川大考研网的考研复试一本通,还不错。正题:
复试分为专业笔试150分、英语笔试20、英语口语对话30、综合面试100共300分,你只前的初试要×0.9,所以你考了350的话,也就是315的初始分,所以复试比重很大。
今年分数分布是355、350、349前三。后四名是329、330、331、332中间的忘了,比去年复试线高了10分左右。
面试:
今年刷了第四、第五名,其中第四名的同学面试出来后状态很不好,非常委屈。关键就是,你的自我介绍一定要是自己最最擅长的方面,老师会基于此提问,比如我就引到了条件反射、认知学习的方面。老师还提问了统计、检验、以及一些实验方面的设计:方差分析的内容和使用以及记忆实验,可见,统计+实验设计是基础知识,你必须准备好。
千万要记住,介绍自己的时候,要实事求是,不要说自己不擅长的,说不定人家专攻那个方面。五个老师,有两个温柔型,一个锋利型,反正红脸黑脸都有,进去先和你聊一聊放松,然后就是你的自我介绍了。态度很重要。不要太嚣张,这次统计问题我就有点迷糊了,你不会了一定要承认不足,不要不懂装懂。
总的来说,面试的时候,你初试的那些东西隔了几个月基本都忘完了,千万要系统的复习初试的内容。如果你担心会遗忘,可以加2014年四川大学考研复试群:2九八8928二四6,里面也有很多参加考研的同学。
英语笔试:大概四级水平很简单,我感觉明年不泄题的话不会考的。
英语面试:我是两个很温柔的老师,大家聊起来都比较开心,你要温柔,别人也会对你温柔礼貌。这个很快,大概3分钟。也是先自我介绍,然后抽题回答或者读一篇小文章再回答。
专业笔试:
四道大题,分值35、35、35、451、什么是侵犯,以及相关的侵犯理论,并举例说明。
2、自我意识对于人格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3、简述突触的结构和功能。
4、什么是西方人性假设,并联系实际简述其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
这个也是大头,参考书就是招生目录上面的。另外,不要以为这是简答题,你不但要把条条框框写上,更要详细论述并举例。
大概就是这样了。
第二篇:考研复试经验谈
考研复试经验谈:考生要放松心情保持自信
2012年03月07日 16:23来源:北京考试报
随着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及复试分数线陆续揭晓,成绩欠佳的考生或求职,或开始准备2013考研。而其他考生正积极准备复试。研考过来人提醒,初试成绩固然重要,但复试也不可轻视,考生要拿出准备初试时的学习劲头来,认真复习。调剂考生更要如此。
首都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王婷婷说,她当年的初试成绩为340分,第一志愿报考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由于第一志愿专业竞争压力太大,她申请校内调剂,参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专业复试。尽管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专业的分数线是320分,但由于属于跨专业调剂,王婷婷十分紧张。备考的一个月里,她一点不敢懈怠,主动联系了已在首都师范大学读研的师兄师姐,全面了解这一专业复试的流程及内容。值得高兴的是,师兄师姐的指导很有帮助,考官们所提问题和上年差别不大,王婷婷回答得有条不紊,考官组很满意。她顺利通过面试、笔试被录取了。
王婷婷回忆,和她一起参加复试的调剂考生还有6人,后来有2人被淘汰。“复试时,我询问了其他考生复试准备的情况。这两位考生挺自信的,认为都调剂过来了,不用担心,并认为复试就是走过场。”从言谈举止中,王婷婷看出他们对复试没怎么准备。不幸的是,后来没被录取的恰恰就是这两人。这件事说明,考生千万不要因为初试分高或属于调剂生就轻视复试。复试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很严肃的一次考试,任何放松都有可能导致失败。
有关研考辅导老师指出,在这一阶段,研考生要全面掌握面试时间、地点、导师、导师研究方向、面试流程、考核项目、特殊要求等相关信息,并要迅速了解复试涉及的专业内容。考生最好联系到导师。对调剂生来说,预先给导师留下良好印象很重要,对复试胜出有较大作用。在与导师沟通时,考生不但要让导师知道自己的专业基础、学习潜力等,也要诚恳地表明自己选择当前的院校和导师是经过慎重考虑与比较的。
复试时,考生要放松心情,保持自信,争取最大限度地展现才华。面对考官时,考生要传达这样一种信息:初试成绩只是一次考试的成绩,在平时的学习中,自己已积累了大量知识,对本专业的某个方向非常感兴趣,有能力在这个领域取得一定的成绩。(记者:周立奇)
第三篇:川大企管考研经验谈09
0 0 9年 考 研 心 得(川大企业管理会计考研群78775191, 45940339独家发布 严禁转载)
Smile提供 2009企业管理硕士
乘风醉提供 2009会计硕士
我考的是四川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初试成绩364(排第六)69、数学三121、专业课101现在终于有机会来写一写了。
我的考研生活是从08年3进入到考研的节奏中,但是基本差不多了,没有学过数学所以要靠自己自学,准备的早也是因为这两个原因,周围的同学都是6、7以把我的学习作为参考,战时间。09年考研是1月
10、第一阶段是3-6月,第二阶段7-8月,第三阶段9月到最后。所以一定要对自己的备战有个计完成,学起来才不会没有目标、没有进度的3-6月。从进入3月开始,除了参加一些辅导班的宣传会,其它我从3月开始就不再上自己的课了,偶尔点名就不过大家不要都和我学啊,因为我们行政管理考试很容易,考前几天看看就能过的。
数学:第一阶段主要的任务就是看数学书,看第1遍做课后习题,习题没必要每道题都做,只做单数或者双数题号的题就可以了;看第2遍做例题,例题很重要的,每道题都要掌握,09年数三考的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证明书上写的很明白,很多同学不注意这些所以这道题就丢分了,数学的几个重要的中值定理(罗尔、拉格朗日、积分、微分)、变上限积分求导和牛顿莱布尼茨的证明都要会的; 1
第3遍看的时候就一边看书一边看李永乐写的《复习全书》了,个人认为李永乐的书很不错。《复习全书》很重要,一定要亲自动手做,很多题都是光看觉得很简单,但是要是自己做就很难了,那种解题思路多做题就会慢慢形成了。数学基础很重要、非常重要,不要眼高手低,考研的题目大多都是基础题。
英语:这一阶段英语就是背背单词,个人不推荐用星火的,太多了,有些人说星火是给再考的人用的,因为我到考试结束了都还没有看完,背了就忘。然后就是从4月份开始做阅读,每天1-2篇,英语就是积累出来的,而且可以从阅读中分析长难句和背单词,书我觉得张剑和曾鸣出的基础阅读150篇不错。
专业课:这个时候的我还是准备考复旦的会计的,有7所以从31
政治:这个时候不用看政治。
第二阶段:7-8月。
7、8那样耗在一门上,太浪费了,我和我周围的同学都是一
数学:我报的是李永乐、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就是赵达夫压中的,一定要让我非常感谢他们俩。第二阶段数学还要再看一遍书,然后,《复习全书》一定要搞两遍以上,非常有用啊!
:如果基础还好的话也没必要报班,老师讲的那些英语的解题方法之类的对我简直是摧残,听了他讲的我做阅读错好多,自己的方法都被打乱了,后来我就不听他讲了,自己摸索适合自己的做题方法效果更好,我六级的阅读是239,给大家一个参考。英语如果不是很差的真的没必要报。
专业课:这个阶段专业课要开始有点计划的开始理解的背了,避免最后一阶段总感觉时间不够用。
政治:因为我高中是理科生,政治那不是一般的差啊,也缺乏兴趣,所以从8月就开始看了,等“红宝书”---政治考研大纲解析出来之后就要开始背了,我用的是任之一,不过相比之下还是“红宝书”好,比任之一好,知识点更全面。
第三阶段:9月到最后。从进入9月份开始就要开始做真题了,英语和数学。我是从9月份才知道复旦会计改革成硕博连读而且不提供参考书目,我才临时换考川大的,想想只有一本专业课书感觉相对容易一些,因为我给自己的目标是要考就要考上,当时也不知道企管这么热就报了,还好比较幸运,三门公共课考得不错,呵呵。
数学先把知识点串了一遍,然后开始做历年真题,不错,做题一定找出连续的3个小时掐时间做题,把不会的题再想想再对答案,是不够的,我做了两遍,做完真题做400要分析的,题不在多而在精,英语说了吧,肯定要做3遍以上,做完之后一定要分析,尤其是阅读,政治了两遍,不会的记下来然后再加强记忆。任之三我没怎么看,结果任汝芬押题都没压中,他还在吹自己押中其他的就看自己平常记得知识点来回答年考试虽然没压中题,但是我自己看了很多遍任之一,大概有四遍吧,靠自己的印象也是能写出来一些的。
专业课:看一下历年的真题,个人认为不要自己压什么重点之类的,我自己压了一些,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没有一道题考的,真的是没有一道题考啊,还好我自己看了四五遍书,靠印象写了。所以专业课考得很差。要把专业课形成一个体系来看,这样背起来会好很多,而且也有逻辑一些。
大体就是这样了,我每天学习都在10小时以上,一心一意,最好找个人一起学习,可以互相监督,我是和我男友一起准备的,所以考研的过程不觉得很辛
苦,而且有什么学习上的问题都可以讨论,互相促进。重在坚持,不要轻言放弃,坚持到最后,我周围有8个同学考外校,5个上了(其中3个跨专业要考数学,2个本专业),剩下那3个都是没有好好学的,基本没准备的那种。
所以大家努力奋斗,没问题的,祝大家好运!
复试试题:
1、责任原理
2、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3、集权与分权
4、技术创新的战略及其选择
初试试题:
名词解释:
职能型组织;品质管理;企业文化整合(乘风醉补充);公平理论(乘风醉补充);
简答:
1、品质管理链
2、产品成长期的特点(不是很清楚,不知道是不是这个)
库存控制ABC分类法,(乘风醉补充)
产品成熟期的营销策略特点(乘风醉补充)
生产计划的制定(乘风醉补充)
计算:
第一道是完全不会的题,是求利率的一种题型;与补偿性余额有关的题,一家公司向两家银行贷款,已知A银行的补偿性余额的名义利率,B银行的补偿性余额的名义利率,求这家公司分别向A,B银行贷款的实际利率(乘风醉补充)
第二道是求工序能力系数CP的,很简单;
论述:
1、影响利润的因素
2.生产过程的组织设计
第四篇:川大2014考研复试经验
我报考了川大2014年的研究生考试,专业是基础数学。初试成绩是346分,想把复试的经验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我是一个人独自去的川大,没有联系川大的同学。从成都火车北站下车,坐公交到磨子桥站。这一站实际上已经走过了川大,下车后要往回横跨过一条路,然后就到了川大北门。
住宿最好要选一个距离复试的学院不远的地方,这样比较方便。我找了川大内的一所招待所,只有普通房,条件很差,而且一天收费128元,很坑爹,老板也说了,就是趁着研究生复试的机会要涨价。确实房间比较紧张,最好提前预订或联系川大同学找好。吃饭不用愁,校内校外都很方便。不过没有校园卡感觉很不爽。
接下来说说最重要的复试环节。复试当天上午是笔试,抽象代数有三道题,前两道题是关于群的,最后一题比较难,是关于环和域。泛函也是三道题,我泛函学得不好,只记得第二题是叙述Baire纲定理并以之证明一致有界原理。复变和常微分都各是两题,比较基础。最后是概率论,即概率统计方向的考生不写抽象代数,代之以概率论。
下午面试,英语测试和专业课面试其实是放在一起的(被川大数学院网站上的复试说明给骗了!),而且就是专业课的老师在考察。我记得自己进去后老师让我用英语做一个自我介绍,完了就开始提问我一些专业课的问题。英语测试就一个自我介绍,听力都没考察,太简单了,只要之前准备好一篇自我介绍的文章。就一切OK了。专业课面试还是要用心,做好准备。记得老师让我说一下艾森斯坦判别法,我就没说好。还好后面答得还比较好。其实老师们都挺好的,不要太紧张。
第五篇:川大考研比较文学复试试题
1997年试题:比较文学
一. 解释(5×6=30)
1. 比较文学 2.影响研究 3.平行研究 4.跨学科研究 5.诗学
二. 简答(2×15=30)
1.民族文学与文化传播 2.文学的可比性
三. 论述(任选两题)(2×20=40)
1.文学术语的可迁移性
2.简要下列学者的学术贡献(任选一人)艾布拉母斯(M.H.Abrams);巴赫金;刘若愚(James Y.liu)韦勒克(Rene Wellk)
3.浅议庄子的语言观
2001年试题:
一. 写出下列人物的一部代表著作(写出该作的中英文名称皆可,每题3分,共15分)。
1. 基亚:2.韦勒克3.王国维4.钱中书5.乐黛云
二:填空(每题3分,共15分)
1.比较文学早期的两个主要学派是()和()。
2.歌德提出“世界文学”的时期是()世纪。
3.“比较诗学”一词的英文是()。
4.Multiculturatism可译成中文的()。
5.跨学科研究主要指()。
三. 答(每题15分,共30分)
1.什么是文学的“误读”?
2.什么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
四. 论述(任选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文化人类学”对比较文学研究的影响。
2. 浅议“西方中心”与“和而不同”。
3. 谈谈你对比较文学发展趋势的看法。
2002年试题
一. 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10分)
1.《诗学》2.《诗艺》3.《比较文学的危机》4.《道与逻各斯》
5.《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6.《管锥编》7.《悲剧的诞生》8.《十九世纪文学主潮》
9.《心理学与文学》10。《抽象与移情》
二:名词解释(20分)
1.比较 2.文学 3.影响研究 4.类比研究
三。判断下列说法的对与否,并简述自己的理由。(30分)
1.比较文学应注意研究不同国别文学的艺术特点和技巧。
2.比较文学应注意研究不同国别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
3.比较文学应注意研究不同国别文学背后的民族精神。
四.试论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的关系。(40分)
2008四川大学比较文学专业复试笔试试题(回忆版)
一 填空(20分)
1《伊利亚特》中希腊和特洛伊双方武功最厉害的两名战将名字
2/3列举席勒的美学著作和戏剧作品各一部
4《草叶集》作者《白鲸》作者
5列举狄更斯的两部作品
6789《追忆似水年华》作者《等待戈多》作者
10《管锥编》作者
二简答(40分)
1《圣经。旧约。创世纪》中的人物形象
2波德莱尔《恶之花》的美学意义
3《罪与罚》中男主人公形象
4什么是“社会总体想象物”
三论述(40分)
1简述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论争的观点,并陈述自己看法
2选一个20世纪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形象分析
比较文学概论名词解释资料格式:
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形成和进一步发展的中心在法国(梵·第根等人)。
法国论学派:将比较文学看作“文学史”的一支,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家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事实联系”的实证主义方法。
教堂山会议(06年名词解释):比较文学发展史的一个转折点,会上,传统的比较文学观点受到批评,韦勒克宣读了《比较文学的危机》,阐述了美国学派的观点,从而引起了国际上历时十余年的辩,导致比较文学在理论上更趋成熟,促进学科的健康发展。
美国学派:将比较文学看作一种文学研究,涵盖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三个方面。既包括“事实联系”的文学关系研究,也包括无事实联系的跨国界文学研究,还包括对文学与其他学科的比较研究。比较文学: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界限和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
外国文学史试题
1997年外国文学史试题
一. 名词解释(每题分,分)
1.荷马式比喻;2.《约伯记》;3.普罗旺斯诗歌;4.玄学奇喻(metaphysical conceit);5.巴罗克风格;6.拜伦式英雄;7.后期象征主义;8.新小说
二. 简答(每题8分,共16分)1.狄更斯小说的艺术特色。
2.表现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
三. 论述(共60分)
1.比较索福克勒斯的《俄底浦斯王》和莎士比亚的《麦克白》中所表现出的命运观念。(18分)
2.分析《喧哗与骚动》叙述方式中视点的运用。(18分)
3.比较俄国文学中描写“多余人”的作品(任选一部)和加缪的《局外人》。(24分)
1998年外国文学史试题:
一. 词语、典故解释(20分)。
1.阿基琉斯的愤怒 ;2.《新约》; 3.神瓶;4.《〈克伦威尔〉序言》;5.再现人物;6.路旁的老橡树;7.死者葬仪;8.葛利高里·麦列霍夫;9.魔幻现实主义;10.莫莉
二. 简答题(30分)
1.左拉与自然主义
2.卡夫卡的《变形记》的寓意
三. 论述题(50分,每题25分)
1.多余人形象系列
2.“黑色幽默”的艺术高潮
1999年外国文学史试题
一. 名词解释。
1.骑士文学;2.狂飙突进运动;3.散文体喜剧史诗;4.社会问题剧;5.表现主义
二. 简答
1.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的主要创作及其艺术风格。
2.《威尼斯商人》的主题
三. 论述题
1.圣经与基督教思想对欧洲文学的影响。
2.比较意识流小说的心理描写与传统小说的心理描写的异同。
2000年外国文学史试题
一. 填空(每题分,共分)
1.古希腊著名悲剧诗人()著有《俄底浦斯王》。在这出悲剧中,悲剧主角由于不可抗拒的命运而杀掉了(),他成了国家的牺牲。
2.但丁的《神曲》以恢弘的气势描写了基督教神话中的地狱、炼狱和天堂,其中带领史诗中的但丁下地狱的人是(),带领他进天堂的人是()。
3.《堂·吉诃德》的作者是()世纪的小说家,他在构筑这部长篇小说时借鉴了()的故事结构和叙述方式。
4.歌德的《浮士德》取材于()世纪关于浮士德的传说,是一部著名的浪漫主义()。
5.俄国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的男主人公是(),女主人公是()。
二.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20分)
1.七星诗社;2.狂飙突进
三. 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
1.史诗;2.感伤主义文学
四. 分析(每题30分,共60分。报考英美文学方向的做1题和2题,报考俄苏的做1题和3题,报考比较文学方向的做1和2题。)
1.试析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中的悲剧人物哈姆雷特王子的形象,并探讨其悲剧结局的根源。
2.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的作品《高老头》中描写了一个外省青年拉斯蒂涅的形象,与巴尔扎克同时代的法国小说家司汤达在其小说中也塑造了一个外省青年于连·索黑尔的形象,试比较这两个人物形象,并分析他们的异同和意义。
3.俄罗斯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重要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中有一些著名的描写自然风景的段落,试举几例并加以分析。
2001年外国文学史试题
一. 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感伤主义;2.湖畔派;3.纯诗;4.跨掉的一代;5.黑色幽默;6.复调小说
二. 简析(每题10分,20分)
1.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的悲剧性。
2.莎士比亚《奥赛罗》中伊阿古的性格。
三. 论述(50分)
1.卢梭“回到自然”的思想对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2.西方现代文学“反英雄”形象与传统文学形象的比较。
2002年外国文学史试题
一. 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大学才子派;2.歌特式小时;3.拜伦式英雄;4.意识流小说;5.俄国文学的“白银时代”
二. 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
1.《鲁滨逊漂流记》在西方小说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2.《红与黑》的心理描写艺术。
三. 论述(共55分)
1.比较哈姆雷特和堂·吉诃德的思想性格。(25分)
2.分析《尤利西斯》对《奥德修记》神话模式的运用及其主题的关系。(30分)
川大比较文学复习问答三十三题
1、比较文学的定义是什么? 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变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2、简要谈谈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是比较文学得以存在的立身之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同源性。在以同源性为突出特征的影响研究的可比性中,影响的种类、影响的途径和接受的实证性方式就成为法国学派比较文学具体的研究内容。除此以外的一切比较文学研究,由于缺乏同源性,法国学派均否认其属于比较文学。由于在法国学派那里可比性已被人为限制到很小的领域内,显而易见,这并不是比较文学可比性的全部。
(2)、变异性。出自同源的文学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中,在语言翻译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文本层面、文化层面产生了文化过滤、误读与“创造性叛逆”,产生了形象的变异与接受的变异,甚至发生“他国化”式的蜕变,这些都是变异学关注的要点,在这里,差异性成为可比性的核心内容。
(3)、类同性。比较文学发展到以平行研究为特征的美国学派时,影响研究的束缚便得以突破。可比性的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类同性和综合性作为平行研究可比性的特征凸现出来。平行研究的对象是彼此毫无直接影响和亲缘联系的不同国家或民族间的文学。因此,类同性所指的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不同国家的文学之间在风格、结构、内容、形式、流派、情节、技巧、手法、情调、形象、主题、思潮乃至文学规律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相似和契合之处。而综合性则是立足于文学,以文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比较的一种交叉关系。因此,平行研究的可比性就在于类同性与综合性。
(4)、异质性与互补性
异质性与互补性的可比性主要是从跨文明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的,因为,法、美学派均属于同一欧洲文化体系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而随着比较文学发展到以跨文明研究为基本特征的第三阶段,异质性作为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又凸现出来。在跨越异质文化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如果忽略文化异质性的存在,比较文学研究势必会出现简单的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比较,前者使得中国文学成为西方观念的注脚本,而后者则是一种浅层次的“X+Y”式的比附。因此,在跨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异质性”是其可比性的根本特征。但“异质性”必须与“互补性”相联系起来。换句话说,研究异质性是为了达到互补性。异质性的内容包括文明原生性、独立性,只有明确意识到这种特征的存在,东西方对话才能得以进行,东西方文学才能实现互补。由于多元性是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观念,由此才能在中西比较文学及东方文明之间(如中国与印度等)文学比较研究中使被比较的对象互为参照,从浅层次的同异比较向深层次的文化探源发展,为实现交互性和总体性奠定基础。交互性则是在上述基础上,对被比较的对象进行互释、互证、互补式研究,这样最终才能达到总体性。由互补性而达到的总体性原则可以说是对比较文学发展的最高层次的探索,也可说是对比较文学诞生初衷的最彻底回归。
上述四类可比性,有时是交织在一起的,在具体比较研究中,不应机械地强行分割开来。
3、什么叫流传学?试分析它的特征及研究范围。
流传学也称誉舆学,是传统的影响研究模式之一。1931年,法国比较文学学者梵·第根首先将它引入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使之成为比较文学实践中的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基本方法。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从给予影响的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为终点的接受者的“他者“情况,包括文学流派、潮流、作家及文本等在他国的际遇、影响及被接受的情况。
就本质而言,流传学是“实证性”的“文学关系”研究。因此,其特征表现为研究方法具有实证性,研究对象是文学关系。首先,流传学研究的“文学关系”是多元文学关系。梵·第根对这一点有经典的阐述,他把这种关系限定在“两国文学间的相互关系上”。他说“地道的比较文学最通常研究着那些只是两个因子间的‘二元的’关系。”美国学者也认同这一点,韦勒克就认为:“‘比较文学’的另一种含义限定于对两种或多种文学之间的关系之研究。”流传学正是在这样的基点上,沿着从“放送者”、“传递者”到“接受者”的经过路线,着重研究作家、作品(包括文学思潮和流派)对欧洲其他国家的影响、流传和变化,实际上就是在寻找放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文学关系”。这就决定了流传学研究的多元文学关系特性(同时也奠定了其跨越性,即跨文明和跨国界性之基础)。
其次,流传学具有实证性。这是与它研究的对象不可分离的。因为其研究的对象是“文学关系”,而这种关系只有建立在事实性基础之上才能成立,否则就无所谓“关系”。所以注重事实,搜集确凿的资料,然后对材料进行审慎细密的考证,是流传学研究的必然途径和方法。这就形成了流传学研究的本质特征——实证性。
再者,这种研究既然是以“事实”为依据,就必然要强调一种强烈的历史意识,既注意文学现象、观念、作品、文类的纵向发展、流变,又要注意这种传承流变与横向的各种关系。
流传学的特征也同时决定了它的研究范围。那就是在考察构成影响的“经过路线”中,从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家、作品及文学思潮等对他国文学、文学创作者的影响。其范围大致可以把它归纳为:接受者国家和作者对作为放送者的外国作者的认识和评价、接受者通过什么方式、途径受到何种影响,及影响的内容和过程,等等。
4、举例分析交叉影响和循环影响的双向互动性。
中国元曲《赵氏孤儿》在欧洲的流传,就是比较文学发展史上交叉影响和循环影响的双向互动的典范。它先是经历了在英法两国的流传与接受,约两个世纪以后它又“返销”中国,即1990年天津人艺又把作为西洋话剧的《中国孤儿》搬上舞台。于是作为起点的中国古代戏剧作品《赵氏孤儿》,经历了在法国、英的改编和再创造,最后又返回到它的故乡。《赵氏孤儿》在中、法、英三国的流传中就存在着两种方式:一是双向互动直线式交叉影响。英国人通过法国而认识中国文化。曾经有学者指出,英国剧作家谋飞的《中国孤儿》是根据伏尔泰的改编剧本创作的,在角色、场景和台词上不少地方与伏氏相同或相似,但谋氏之作在结构上更多的是直接取材中国的《赵氏孤儿》。可见,作为放送者的《赵氏孤儿》在英国人那里变成了接收者,即它接受了法国的《中国孤儿》和中国的《赵氏孤儿》的影响,形成了它与法国、中国戏剧之间的互动,呈现出一种交叉影响和互动关系。二是双向互动的循环交流。从中国的《赵氏孤儿》到伏尔泰的《中国孤儿》,直至再返回中国,这既是一种循环互动,也有交叉影响。如果说,伏尔泰的《中国孤儿》是“请中国人”给“法国人上道德课”,那么20世纪末《中国孤儿》回到“娘家”,就是“请法国人给中国人上艺术课”,-—《中国孤儿》不仅以全新的面貌再现舞台,而且“反转来影响着我国艺术家的戏剧意识和戏剧思维,即作为放送者的中国又变成了接收者。
5、文化过滤的定义是什么,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文化过滤指文学交流中接受者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对交流信息的选择、改造、移植、渗透的作用。也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发生影响时,接受方的创造性接受而形成对影响的反作用。文化过滤肯定了文化在传播过程发生变异、变形、转化的合理性,以及接受者对文化的误读的不可避免性。这一认识论上的转变是与20世纪上半叶的学术话语和学术生态联系在一起的。如接受美学的兴起,确立读者在文学交流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又如,以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人的“哲学解释学”,主张“在理解中所发生的过去只是过去和现在的一种调解和转化,它们都超越了认识者的有意识控制。”这些理论不仅给文学理论研究带来了新的气象,而且也刷新了传统的比较文学影响研究,更为文化过滤的合理性提供了理论根基。
6、文学变异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它与文化过滤之间的关系如何?
文学变异性作为一种研究范式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之中,其主要内容有:(1)语言层面变异学,即文学文本在语言的迻译过程中的交互影响以及彼此赋予对方以“新质”。(2)是民族国家形象的文学变异研究。任何一种形象,都是个人或集体通过话语或书面的途径而被制作的,有时通过口头传说,有时通过新闻媒体,有时通过文学作品。它所展现出的异国空间,有可能是理想化的,展现的是一个乌托邦;也可能是“妖魔化”的,描绘的是一个活地狱。实际这是形象制作者自身的种种社会的、文化的、意识形态的范式。(3)文学文本变异学研究重视可比性结构的整体和综合研究,源于比较文学对接受概念新的理解。如果过去的影响研究只研究A如何影响B,很少研究B对于A如何接受,那么文学变异学下的接受研究则更重视对接受的历史语境、现实语境、文化语境的研究。这样一来,文学就和社会连在一起,文学就与社会心理、民族审美特质和文学性连在了一起,从而使接受研究走出传统的二元结构研究的窠臼,使文学研究在跨文明的语境下真正实现其具体性、变异性和为我性。(4)文化变异学研究。在跨异质文明的语境下来探讨文学关系,其研究的视点不仅仅体现于跨越语言界限的变异上,“人们所看到的外国”人、物、印象及整体文化在“制作者”作品中的形象,以及接受者视野介入后对被接受对象的调适、修正乃至变异,我们更应该重视这些变异底里的深层原因和促使发生变异的内在规律。
那么,文学变异学研究与文化过滤之间的关系概括起来就是:文化“模子”的不同造成接受屏幕的限隔,透过屏幕的接受必然是一种文化过滤,而过滤就意味着接受的过程必然要留下什么或扬弃什么,它既不是简单的原文学文本主体的被动接受,也不是本我文化主体的简单归化接受。总之,文化过滤是跨文明语境下贯穿于文学交流和对话过程中的制约机制,也是决定对话和交流之结果和表现的前提条件,而变异性则是文化过滤的显性表现和具体体现。
7、为什么说译介学属于文学变异性研究?
影响研究注重的是以实证的方法描绘出文学影响的路线,而深受语言学转型之后的欧洲理论影响的译介学却并不试图通过探幽发微或缜密考证来指出误译对目标文化的影响。影响研究的理论前提之一是将源文化视作主体,目标文化视作客体,以原文为中心,而仅把翻译作为工具;而译介学却恰恰相反,它的前提是误读和误译,因此翻译必然产生变异,值得深究的是这些变异产生的原因及历史文化语境。可见,译介学既然不同于媒介学,也就不应再囿于影响研究的框架之中。因此,继续突破影响研究的范式,从文学变异学的视角研究翻译问题,不仅会促进译介学的发展,同时也对更新比较文学的学科体系具有积极意义。故本教材不仅将译介学纳入文学变异性研究的框架之内,而且从这一全新视角出发,重新界定译介学。我们认为,译介学是比较文学中研究语言层面的变异的分支学科,它关注的是跨语际翻译过程中发生的种种语言变异(即“创造性叛逆”)现象,并探讨产生这些变异的社会、历史以及文化根源。
8、译介学的翻译理论研究与传统译论有什么不同? 传统译学始终建立在对“原文”、“译文”的本质化定义之上,原文和译文之间的等值关系被认为是颠扑不破的,因此忠实、准确被视为评判翻译的基本原则。而70年代兴起的翻译研究,由于受到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欧陆理论的深刻影响,激烈批判传统译学本质主义的翻译观。翻译研究不仅积极肯定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更进而提出翻译对原文的“不忠”是绝对的、必然的,而且这种“叛逆”与“不忠”往往携带着重要的文化意义。因此,翻译研究不再将翻译的准确性作为自己要关注的问题,不再以忠实为标准对译本进行价值判断,不再将指导翻译实践、确立翻译规范作为自己的任务,不再沿袭“作者中心”与“原文中心”的传统思路,而是转向以译者、译文为中心,将翻译问题语境化,探讨充满误读、误译的翻译如何影响目标文化,产生种种误译的社会历史、文化的机制。
9、什么是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文化转向”是翻译研究两大主将勒菲弗尔和巴斯内特共同提出的,即翻译研究所要关注的就不仅仅是语言问题,它必须在更广阔的历史文化视野中展开自己的讨论。而作为比较文学分支的译介学则更自觉地践行着转向文化的理念。换句话说,译介学的前景正在于如何通过对文学翻译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思考异质文化之间交流的深层问题。勒菲弗尔和巴斯内特所提倡的“文化转向”特指转向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他们还明确提出“转向文化”的方法就是要去研究翻译过程中复杂的文本操控是如何发生的。文化研究的介入为译介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10、简述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范围与内容。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围绕注视者、他者以及注视者和他者的关系来展开。注视者是当代形象学研究的重心。他者形象既然是注视者借助他者发现自我和认识自我的过程,那么,注视者在建构他者形象时就不能不受到注视者与他者相遇时的先见、身份、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构成了注视者创建他者形象的基础,决定着他者形象的生成方式和呈现形态。比较文学形象学和他者形象指涉的范围虽比一般文艺理论涉及的形象范围狭窄,但他也并不仅仅指涉人物形象,他存在于文学作品以及相关的游记、回忆录等各种文字材料中,像异国肖像、异国地理环境、异国人等,就都可以纳入比较文学形象学他者的研究范围。他者形象既然是注视者建构出来的,那么,他就不可能是他者现实的客观再现,而往往是注视者欲望投射的产物。由此可见,每一种他者形象的生成总是伴随着注视者自我形象的建构,二者相互发现、相互证明、相互补充。具体而言,二者之间又大致构成狂热、憎恶和亲善三种特异的关系。
11、简述形象学中的注视者与他者的关系。
(1)狂热。在这种关系形态中,注视者建构的异国形象已完全被理想化,具有浓厚的天堂般的幻象色彩憎恶。
(2)憎恶。在这种关系形态中,在憎恶心理的驱使下,注视者在极力丑化、妖魔化他者形象时,也建构了一种凌驾于他者之上的无比美好的本土文化的幻象。
(3)亲善。它与“狂热”要求的对他者的完全顺应不同,也与“憎恶”要求的对他者粗暴的同化不同,它认为他者处于与注视者既不更高、也不更低的地位,二者构成一种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交流的关系。
12、接受学与接受理论的关系辨析。
接受理论的产生,极大冲击了文学研究的各个领域,革新和创造了一批新的研究范式。作为文学研究一支的比较文学,从这一理论中看到了发展自己的机遇。接受理论对读者在作品实现过程中主导地位的肯定,对读者接受规律的研究,正好契合了比较文学研究中影响的放送路线中对接受者的关注,比较文学和接受理论在这里找到了它们的契合点。二者的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学研究范式——接受研究。
比较文学中的接受研究以接受理论为基础,接受学从接受理论中吸收了诸多理论养分,二者在理论认识方面不乏共性,都注重读者在阅读中的作用,都认为作品的意义是在读者的参与下建构起来的,但二者又有所区别。接受理论极为重视读者在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中心意识;而接受学更注重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阐释本身。接受理论将读者视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但却并没有设定限制。它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异质的。
13、接受学对传统的比较文学理论有何突破与创新?
比较文学接受学的出现,扩大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丰富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式,为比较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无论是对比较文学研究本身,还是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接受学的确立有利于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建设。以前的比较文学论著大多是以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和中国学派为主要板块来建构学科理论体系的,再进行历时性理论描述时无法兼顾一些带有共时性特征的理论问题,如对接受研究的归类就是如此。国内的比较文学学者在承认“接受”有别于“影响研究”的同时,仍将接受研究视为影响研究的一个分支,以至于目前国内比较文学论著和教材在“接受学”的归属安排上比较混乱,不切合接受学的研究实际。明确地将比较文学接受学纳入文学变异学范畴,可以消除目前的混乱状况,也为接受学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框架中找到了合适的归属。其次,接受学打破了传统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仅仅将理论关注点放在作家作品上的偏颇,从文学作品接受者的角度,研究读者对文本的接受,作品意义的生成和接受的多样性和历史性。
再次,接受学的求“异”思维,有助于推进和深化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中求“同”是基础,有助于探求人类文学的共同规律。但是,求“异”更为重要,通过对“差异”和“变异”的探讨,可以发现作为比较对象的各种文学的民族特性。
14、什么是文学的他国化?
文学的他国化是指一国文学在传播到他国后,经过文化过滤、译介、接受之后的一种更为深层次的变异,这种变异主要体现在传播国文学本身的文化规则和文学话语已经在根本上被他国——接受国所化,从而成为他国文学和文化的一部分,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文学的他国化,文学的他国化研究就是指对这种现象的研究。因此,文学的他国化现象与文化过滤、译介及接受等过程中发生的文学的变异的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在文学他国化的过程中传播国的文化规则和文学话语方式改变了。所以,我们说,文学的他国化是比译介学、接受学以及形象学更为深刻的变异层面,文学的传播、译介、接受还仅仅是他国化的初步或序曲。
15、文学他国化必须立足的基点是什么?为什么?
文学的他国化必须立足于接受国的文学传统和民族欣赏习惯,否则,文学的他国化是不可能实现的。文学他国化必须以接受国文学的文化规则、话语方式亦即思维和言说的方式为基础。如中国的寒山诗在美国的遭遇就是典型的文学他国化的现象。文学他国化必须立足于接受国的原因还在于,文学被他国化以后必然会参与到接受国本国文学的更新与再创造,如果不立足于接受国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规则就只会出现我们前面提到的对传播国文学的全盘照搬和生搬硬套,这样,文学的他国化不仅不可能发生,还会使得接受国的文学失去自身的文学品格,从而也就无法在世界文苑立足。
那么,在文学的他国化过程中,接受国如何以本民族的文化规则和思维方式为主呢?首先就是接受国必须充分认识到本国文学传统的重要性,尊重本国的文化规则和话语言说方式。其次,接受国在坚持本国文学文化规则的基础上,结合本国文学和外来文学的特点,对外来文学进行本土化的改造。再次,文学的他国化研究还应该注意,文学的他国化必须与接受国当下的语境或者说是文学要求结合起来。一种文学能不能被接受国他国化,或者说是在何种程度上的他国化,这与接受国的文化语境和文学需求有关。
16、请谈谈俄苏学派历史类型学研究的特色与局限。俄国比较文艺学之父、“历史诗学”奠基人亚历山大·维谢洛夫斯基认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类生活方式、社会模式和文化心理在一定历史阶段存在着结构相似性,文学发展规律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相一致,应当运用历史的比较的观点去研究各民族文学在世界文学发展过程中相同或相似的东西,维谢洛夫斯基的这种历史诗学理论对日后以日尔蒙斯基、康拉德、赫拉普钦科等为代表的独树一帜的俄苏比较文学历史类型学研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关于俄苏学派历史类型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康拉德做出了全面和细致的说明,认为其大体可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由某种历史共同性的因素而产生的一些现象,如十九世纪法国、英国、俄国、欧洲其他国家以及亚洲某些国家的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类型学相似;
2、各国文学在没有任何历史共同性甚至产生于不同历史时代、彼此缺乏任何联系的条件下所产生的相似性现象。俄苏学派的历史类型学研究旗帜鲜明地反对“欧洲中心论”,重视东西方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认为真正的总体文学必须把整个人类文明的文学全都纳入研究的轨道,其学术视野远比美国学派弘通。俄苏学派在联系中国、日本、波斯等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进行比较研究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不过,以维谢洛夫斯基、日尔蒙斯基等为代表的俄苏学者一般都将东西方文学比较研究的重心放在了类型学的相似上面,而相对忽略了对于其内在差异性的考察。
17、跨文明语境下的类型学研究遇到了哪些新问题、产生了哪些新变化?请举例说明。随着比较文学研究发展进程中欧洲中心论的步步失势和瓦解,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意识到突破单一欧洲文化体系局限的重要性,在打通类型学相似的前提下强调研究对象的“异质性”——这是跨文明语境下类型学研究的新特色。如果我们不能清醒地认识并处理中西文学中的异质性问题,就很可能使异质性相互遮蔽,而最终导致其中一种异质性的失落。这种“异质性的失落”的危机在中国的东西比较文学类型学研究中大致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是一度颇为流行的被称为“X+Y式”的东西方文学的浅度比附,把西方文学思潮流派或文学理论中一些特定的类型学术语牵强生硬地套用来阐发中国文学——这是中国东西方比较文学研究中存在的另一个严重问题。以求同思维为中心的比较文学研究摸式,针对广义上同属单一文明范畴之内的西方文学时有很实际的应用性,然而,当我们将比较文学的研究视野投向不同的文明体系中的文学比较时,就会发现除了一些基本的文学原则大致相同外,更多的是文学的不同,更多的是而对同一个文学对象而形成的不同的文学表达形式或观念的变异,跨文明语境下类型学研究的重心已由相似性转移到了差异性之上。在《东西比较文学中“模子”的应用》一文中,叶维廉提出东西方各有自己的思维、语言和文学模子,文化模子的歧异以及由之而起的文学模子的歧异,我们必须先予正视,始可达成适当的了解,在进行跨文明研究时,必须放弃死守一个“模子”的偏执态度。
18、什么叫主题学研究?试叙述主题学发展历程。主题学是不同国家的不同作家对相同主题的不同处理,是对并无事实联系的不同文学之间中的相同主题进行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文学发展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主题学的产生主要是德国的民俗学研究。法国学者梵·第根总结了德国学者的民俗学研究方法。主题学在美国的发展作为里程碑的是1968年美国著名学者哈利·列文发表的专论《主题学和文学批评》。美国著名学者韦斯坦因在其专著《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中专门辟出“主题学”一章。对主题学的历史、内容和形式作了全面论述。之后弗朗索瓦·约斯特在其专著《比较文学导论》中对主题学专门进行了深刻论述。很快,主题学在美国比较文学学界立住脚,许多学者并将之纳入平行研究范畴之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了目前比较文学学界十分热门的研究方法之一。
主题学在国内的发端也是民俗学。1924年,顾颉刚在《北京大学歌谣周刊》上发表《孟姜女故事的转变》文章。其后,顾颉刚又整理出版了三册《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加上我国其他学者出版的一些对民间传说人物的研究,开辟了国内主题学研究的先河。70年代以来,我国的主题学研究日趋活跃。80年代以来,我国主题学作为比较文学学科的一部分得到了深入的发展。
主题学在发展中也遭到国内外学者的质疑。意大利著名学者克罗齐、法国比较文学奠基人阿扎尔、代表新批评派的美国著名学者雷纳·韦勒克等提出了质疑。但就在上述学者的一片质疑声中,法国、美国的主题学研究仍然逐渐发展为比较文学的一个领域。主题学的领域为许多学者提供了资料来源。作家们从来是思想史和感情史最直言无忌、最有说服力的阐释者,比较文学无须陷入民俗学和空泛的广博,就可以在其中找到结实的机会为思想史和感情史做出贡献。
19、什么叫主题学研究的母题研究、情境研究、意象研究?略举例分别说明。母题是文学研究中最具有特色的范畴。母题是一篇文学作品中较小的单位,文学作品的主题常常通过若干母题的组合表现出来,母题具有客观性。倘若将母题与主题相比较的话,其主要差别就是:母题是具体的,主题是抽象的;母题具客观性,主题具主观性;母题是基本叙事句,主题是复杂句式。比如同样展示战争的两部电影文学作品《红日》与《珍珠港》,前者的主题是通过解放军打垮国民党王牌师的事件,宣扬了革命战争的正义性。后者的主题是通过日本军国主义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的事件,渲染了战争摧毁人性美好的东西。而前者后者的母题就是两个字:战争。这样分析电影文学《红日》与《珍珠港》各自的主题母题,其差别十分清楚了。这里所说的母题“战争”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该两部作品中小到不可能再分的组成部分。而“革命战争的正义性”及“摧毁人性美好的东西”就具有主观性、抽象性及复杂句式特征了。
情境有时译作形势、局面。在比较文学中,情境指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常见的一种典型的格局。“文革”时期文学作品中都存在种种典型的格局。比如:正面人物大义凛然,气势上永远压倒反面人物。英雄人物的男性往往没有女人,他们只爱事业。英雄人物的女性往往是不爱男人爱武装。各个民族都一样,革命事业压倒一切。对这些情境进行研究,特别是着力探讨这些情境怎样从一个国家(民族)传入另一国家(民族),从一个作家笔下传到另一个作家的笔下,目的都是要揭示出这些情境中的具体变异及其过程,寻觅到这些情境的鲜明的时代色彩、民族特征和个人风格。
主题学中的意象,指某一民族、某一国家中具有的特定意义的文学形象或文化形象。它们在历代文学中都具有深层意义。主题学中的意象可以是一种自然现象,可以是一种动植物,可以是一种想象中的事物,而这些自然现象动植物及想象的事物,在不同民族文化里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山,其文化意象在中国人心中有崇高的含义。形容一位伟人往往称之为巍巍的高山,视之有“高山仰止”的敬佩之意。然而,山在爱尔兰文学作品里却成了一个具有威胁性的形象。主题学中的意象研究就要着力于探讨同一意象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文化的内涵,比较其变化与差异,揭示出各民族作品中的深层意蕴。特别重要的是,要通过同一主题不同意象或同一意象不同主题的研究,去探讨各个作家的民族文化心理及各民族的审美情趣之差异,这是意象研究的目的所在。
20、比较文学文体学研究对象和文体划分标准是什么?
比较文学文体学研究实际上就是比较文体学的研究,即从跨国、跨文明的角度,研究如何按照文学自身的特点来划分文学体裁,研究各种文体的特征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文体的演变和文体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比较研究体系。在比较文学文体学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文体的划分。在中西方对文学文体划分标准是不同的:西方自柏拉图开始,就逐渐形成了各种划分方法,最易接受的是文体划分的三分法,即把文学文体划分为抒情类、叙事类、戏剧类。在中国,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因素,中国一直是以有韵文和无韵文来划分文体的,直到“五四”之后,在西式话语的影响下,才有了后来的三分法(抒情类、叙事类、戏剧类)和四分法(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的提出。
21、中西方戏剧文类比较有何异同?
首先,西方自亚里士多德起就将戏剧作为最主要的文体受到重视、得到推崇,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剧作家和评论家。而中国传统文学、文论一直是以“有韵之文”和“无韵之笔”来划分文体,所以诗与文一直被视为文学正宗,而戏剧与小说均被视为“小道”,受到压抑。直到清末民初,戏剧才在王国维等人的倡导下成为正宗。
其次,从历史上看,西方有着很强大的叙事传统,而中国有着很强的抒情诗歌传统,因此,中西传统戏剧在形式上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传统戏曲以歌诗为主,而西方传统戏剧则以对白为主。在结构上,西方逐渐形成戏剧的“三一律”理论,而中国传统戏曲的时空结构是开放的,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它的地点是可以流动的,而时间的长短也是依照故事的需要,是没有限度的。
第三,中国与西方的戏剧发展轨迹不同。大略来说,西方戏剧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末,越来越向写实的对话戏剧发展。同时,歌剧、芭蕾剧、哑剧等都成为独立的形式,而不被认为是戏剧正统了。相反,在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自宋元、经明清以来,一直保存着它的特色,依然以歌舞、象征、风格化的演出艺术为主。到了二十世纪,中西方戏剧都发生巨大的转向,开始朝相反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文化交汇的局面。
22、如何界定异质性,如何认识异质性在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所谓异质性,是指不同文明之间在文化机制、知识体系、学术规则和话语方式等层面表现出的从根本质态上彼此相异的特性。这种彼此相异的特性在不同文明的文学中都可得以体现。例如中西文论之间的异质性。任何一种文明都会有自身独特的品格,不同文明体系的文学自然也各有特色,表现出鲜明的异质性来。面对这种异质性,面对异质文学之间彼此激荡的局面,我们应该认识到异质性他者存在的重要价值,在对话中达成互识、互证和互补,进而促发文学新质的形成,促进世界文学的发展。
在当今时代,体认不同文明间文化差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异质性成为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不可规避的题域合情合理;在跨文明的视野中进行异质性研究,是中国学者立足于国际文化的当下语境,审时度势而采取的一种文化策略;在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中,异质性成为比较文学可比性的主要内容,但研究异质性的最终目的在于达成不同文明和文学间的互补性,将不同文明间的异质性和互补性结合起来,以求得不同文明系统的文学之间相互融会、整合和共同发展。
23、探讨文学的跨文明互补与融会可以从那些具体研究途径入手? 我们要在异质性的基础上求得互补,进而达到某种总体性,将不同文明的文学共冶一炉,融会贯通,探索异质文化与文学的共同文学现象与规律,并进而建构起具有更大阐释能力的世界性和全球性理论框架。异质文明间的互补和融会,是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比较文学在新的发展阶段注重异质性研究的必然结果。对于不同文学之间的这种互补和融会,跨文明研究提供了以下几种具体的研究途径:归类法、附录法、引证法、混用法和融合法。具体如下:
归类法:在文学的比较研究中采取归类的方法,也即站在总体文学的高度,将异质文明中的文学现象加以类分,并归结为若干理论问题,加以对比研究,进而达到特定的融合。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一书就是采取这一方法进行研究的成功范例。
附录法:我国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的《文心雕龙创作论》就很典型地采用了这种方法。这种方法在研究某种文明体系的文学问题时,以“附录”的形式将不同文化背景中可以与此问题相类比的对应文学观念列出,以进行对比辨析。通过“附录法”,不同文明体系的文学观念一并呈现出来,在一个宏阔的视野中,正文部分对特定问题的论述详尽深入,附录所列内容全面而清晰,这为我们比照不同文明文学提供了便利,也利于我们在较高层面上探寻共通的文学规律。
引证法: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和《管锥编》中所采用的“引证法”也是文学在研究异质文明之间互补与融会的一种有效途径。在研究文论时,“引证法”要求我们以某种文论的研究为主,而在研究过程中,将不同文明体系与此相关的例证和理论论述加以引证,从而把异质文明中的文论融为一体。
混用法:将不同文学的各种观念、范畴、术语等汇于一处,熔铸成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这种异质融会的途径打通了不同文明体系的文学之间的“隔”,它不分古今与中外,将各种文学观念和理论融会到一个体系之中。朱光潜先生在其《诗论》中就大胆地尝试了这种方法。
融合法: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将诗、画、书法、音乐和建筑等各种艺术门类融为一体,从具体作品欣赏和分析入手,杂糅中西而又以中国诗学精神的剖析为主,揭示出文艺审美活动中具有本质特征的东西,也成为观照异质文明互补和融会的一种有效途径。
24、何谓跨文明阐发研究?
跨文明阐发研究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类型,它是指运用生成于甲文明中的文学观念或其他学科知识来阐释、研究生成于乙文明当中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或者反过来,用生成于乙文明中的文学观念或其他学科知识来阐释、研究生成于甲文明当中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当然,这种研究也可以同时存在于多个文明之间。
25、跨文明阐发研究有哪些主要研究方式? 我们依据阐发过程当中相关对象的不同,可以把跨文明阐发研究分为四种主要方式:作品阐发、理论阐发、科际阐发和综合阐发。所谓作品阐发,实质上就是一种跨越文明界限借用文学理论的文学批评活动。所谓理论阐发,主要是指不同文明之间文学理论的相互镜鉴、相互发明。跨文明科际阐发,与我们通常所说的跨学科研究略有不同,它指的是跨越文明界限地借用其他学科理论来展开对于文学作品或文学观念的分析、阐发。综合阐发,主要是指将两种或多种不同文明中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文学现象甚至是其他学科知识不加分割地结合在一起触类旁通地加以研究。
26、跨文明阐发研究有哪些学术功能? 首先,跨文明阐发研究具有一种文化、文学新因素的促生功能,从而可以刺激原有文化、文学的新发展,使我们渐趋委顿的文化传统被激活、更新、再生,逐渐又繁荣发展。
其次,跨文明阐发研究能够铺就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通途。跨文明阐发研究能够打通文明间的壁垒,开启文化交流的通道,从而能够把中国丰富的文学资源引入到世界文学的宏大视野,使其能够参与到世界文学的活动中来。
27、跨文明阐发研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跨文明原则,具体包括两个方面递进的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强调阐发研究所涉及的对象必须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学问题;第二层含义则是强调在研究当中必须要有自觉的跨文明意识、差异意识。
对等互动原则,与跨文明意识、文化差异意识密切相关。它要求坚持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立场,强调不同文明文学之间的平等地位,反对一方理论对另一方文学的垄断与独白。具体说来,就是要求阐发的对等性和互为主体性。
有效性原则,针对的是阐发研究过程当中理论与对象之间的契合性问题。在进行阐发研究的过程当中,我们不论是用本国的理论模式去阐发西方的文学,还是运用西方的理论模式来阐发本国的文学,都必须小心谨慎,都必须对所要采用的理论模式,对所要阐发的对象作具体细致的分析,以确保阐发的可行性、有效性。
28、什么跨文明对话研究,其特征是什么? 所谓跨文明对话研究就是立足多元文化立场,探讨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文学和文论的互相理解与互相沟通,实现异质话语的平等对话。跨文明对话研究就是以异质性话语进行平等对话。因此,其特征表现为异质性、平等性。
29、什么是跨文明对话研究的主要方式? 如何展开异质话语的平等对话,这是跨文明对话研究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又可细分为对话前提问题、对话途径问题与对话原则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跨文明研究的其他方法(如跨文明阐发研究等)都从不同层面触及到这些问题。但围绕这些问题,并只以这些问题为中心而展开的跨文明对话研究,其主导研究方式有:共同话题的对话、共同语境的对话、话语互译的对话、杂语共生的对话与激活的对话等五种。
30、比较诗学与诗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比较诗学和诗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联系来看,诗学和比较诗学都是以文艺理论作为学科的中心,都在探讨文学的基本规律。但是,二者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首先,诗学和比较诗学研究的对象不同。诗学是以文学实践为对象。通过研究总结文学的经验,而后上升到理论的层面做出阐释,建立一套话语体系。而比较诗学则是以各文明的诗学为对象。在世界各文明中形成了各有千秋的种种诗学体系,它们都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都在一定的语境中对文学做出了探讨,但这其中的差异也或大或小。怎样沟通呢?这就是比较诗学的任务,让各种诗学互识、互解、互补,以期在将来能够在多元化的基础上构建一种一般诗学(共同诗学)。其次,诗学和比较诗学研究的范围不同。诗学一般是在一个文化内部进行的,而比较诗学必须要求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与文明中展开。如西方的诗学体系是欧洲文化和北美文化内进行的,这两种文化实际上也是属于同一种文化。比较诗学就必须在不同文化与文明之间进行,当前广泛引起学界重视的中西诗学的比较研究就属于比较诗学的范围。最后,诗学和比较诗学研究的方法不同。诗学常常运用的是归纳推理的方法,而比较诗学则更多的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比较诗学的‘比较’,不同于一般学术研究的比较。
31、简要说说比较诗学的发展状况。
目前学界一般认定比较文学史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法国学派阶段、美国学派阶段和跨文明化阶段。
早期的法国学派以实证主义作为本学科方法论的基础,把比较文学仅仅区限在寻找不同文学之间影响的事实联系,排除比较文学研究中综合的方法,也就是排除文学的美学内涵,在这样的观念的支配下,比较诗学自然不可能产生。1958年,美国学派要求拓宽比较文学研究的领域,将研究的范围扩大到无事实联系的多种文学现象之间,甚至可以将文学与其他知识领域加以比较研究。在这种观念的支持下,比较诗学的产生成为比较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比较诗学成为西方学者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重点,这种学术潮流也影响着全世界各地的一大批学者从事这一领域。
我国的比较诗学溯源应该从清末的王国维算起。王国维1904年的《红楼梦评论》可以算是中国比较诗学的开端。1908年发表的《人间词话》,借鉴了西方的主客观相分的方法研究中国传统诗学。继而鲁迅的《摩罗诗力说》(1908年)也是一篇重要的中西比较诗学论文。1942年朱光潜的《诗论》在会通中西学理和整合中西诗学理论的基础上,寻求中西美学和诗学的共同规律。此书在中西比较诗学史树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
海外华裔学者刘若愚的《中国的文学理论》(1975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是海外第一部中西比较诗学的代表作。他继承改造了阿布拉姆斯(M.H.Abrams)《镜与灯》(The Mirror and The Lamp)中所提出的艺术四要素理论,建立了一个分析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概念结构和理论框架。叶维廉的《比较诗学》1983年在台湾东大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叶维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与刘若愚类似,主张比较诗学的基本目标就在于寻求跨文化、跨国家的“共同文学规律”、“共同的美学据点”。
1949年到1979年,由于政治等原因,中西诗学比较研究在中国大陆是一片沉寂。1979年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西比较诗学研究在中国大陆再度兴起,以钱钟书的《管锥编》的出版为标志。
80年代中国大陆第一本较为系统的中西文论比较研究专著是曹顺庆的《中西比较诗学》(1988年)。本书注重中西比较诗学的文化探源,绪论中从中西文化背景中探寻中西诗学差异的根源,并在各章中都有追索。90年代初中西诗学比较研究的重要成果是黄药眠、董庆炳主编的《中西比较诗学体系》。该书比较了中西文论的文化背景,并辨析了中西诗学的理论形态的差异。由文化背景比较进展到“范畴”比较,力图揭示中西诗学诸范畴之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或相互发明之处。上个世纪80——90年代,中西诗学比较研究涌现了大量的论文和论著。
32、跨文明的语境下怎样开展比较诗学的研究?
比较诗学的研究途径是多层次的,根据比较诗学的学术实践,主要的比较的方法有:(1)诗学术语、概念、范畴研究
中西诗学在中国的现代之前基本是两个完全独立而封闭运行的理论体系,很少相互影响,各自都有自己的一套思维模式和话语方式,各有不同的概念、范畴作为其理论的基石。通过术语、概念、范畴比较,我们才能看出它们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发掘出它们的含义。比较中西诗学的术语、概念、范畴,可以研究某个术语、概念、范畴,也可以研究范畴群;相似的范畴可以比较,相反的范畴更可以进行比较研究。(2)诗学著作的比较研究
中西的文艺理论史上的诗学著作在思维方式和论说话语上有很大差异,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但是我们只要找到对话的平台,就会发现它们讨论的对象有许多共同和联系之处。这样看来,诗学著作的比较研究就是比较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我们可以就中西的两部著作进行比较研究,也可以一部中国古代的著作为依据广泛地和西方其他的理论进行比较,也可以从总体上对多部著作进行系统的比较,从宏观上把握不同诗学体系的特点和实质。
(3)诗学文类比较研究
通过文类来开展诗学的比较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西方诗学是亚里士多德根据戏剧定义文学而建立起来的,由于戏剧主要是人的生活的再现,所以亚里士多德自然而然地总结出,文学是对人类行为和生活的一种摹仿,因而形成了影响西方两千多年的“模仿说”。除了西方诗学是建立在戏剧文类之上外,其他各文明的诗学都是建立在抒情诗的文类之上,形成了“情感——表现”的诗学。由于东西方原创性诗学所依赖的文类不同,我们通过跨文化与文明的比较,才能够看出二者在整个体系上存在着的差异。从这一点上看,西方的诗学也不是超时空的绝对标准,我们需要改变那种以西方诗学为中心的偏见,把世界各文明的诗学都看作是我们所追求的一般诗学所必需的理论资源。
(4)诗学话语比较研究
所谓话语就是人类在把握世界时用以表述自己的情感、观念或理论的一种抽象的观念性的物质媒介。话语和语言的不同之处在于:语言所关注的是“说什么”,而话语关注的则是“怎么说”和“如何叙述”。话语系统则是特定话语的不同的构成模式。无论是一个理论家还是一个文化体系都有其各自独特的话语系统。也就是说,话语系统是区别一种学说、一个学派或一个文化体系的最为关键最具标志性的特征。中国古代诗学话语体系就迥异于西方诗学话语体系,具中国的民族特色和气质,是难于用西方那种诗学话语系统简单对接或传述的。一般地说,中国古代诗学是一种诗性的诗学话语,西方诗学是理性话语。
(5)诗学文化与文明研究
诗学文化与文明研究是基于文化精神分析的方法,它把诗学比较放在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与文明的背景中,追求的是返本开新、融贯中外的理论超越。诗学比较如果仅限于狭义的文本而不顾及广义的历史文化背景,单就个别学说或概念范畴进行比较,难免失之偏颇。这就需要把研究放在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具体的语境中去操作,真正的做到沟通和相互理解,互识、互证、互补,全面地探求它们本源性的理论内核,从而实现比较诗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发现人类的共同“诗心”,也就是通过诗学的比较,发现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和共同规律,进而建立具有国际意义的、现代形态的一般诗学。
33、文学人类学的定义是什么,它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式包括哪些方面?
文学人类学,顾名思义就是文学和人类学两个不同学科的交叉与结合。具体而言,它体现为自觉运用和借鉴人类学的视野和模式,对各时代、各地区、各族群的各类文学作品、文学现象进行比较研究,提炼和总结人类文学普遍的内在模式、结构、规律,并在本体论层面上进一步追问和反思“文学”的含义。
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对象,一般从媒介的角度区分,可分为文字文本和口头文本(包括仪式文本)。文字文本,顾名思义是指由文字符号组成的文本,包括传统文学研究关注的作家作品,还包括其他一些文字印刷品。口头文本一般指不依赖文字传递由一个族群文化集体流传下来的史诗、歌谣、仪式、舞蹈等;同时,它还必须包括史诗、歌谣、仪式、舞蹈等在展演过程中的具体情境,即时间、环境、人物身份、仪态„„也就是说,口头文本是一个文化事项被表演出来的动态过程。
文学人类学研究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原型批评”对书面文学的总体研究、“三重证据法”对书面文学的跨文明研究以及口头理论对口头文本的立体研究等。
比较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形成和进一步发展的中心在法国(梵·第根等人)。
法国论学派:将比较文学看作“文学史”的一支,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家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事实联系”的实证主义方法。
教堂山会议(06年名词解释):比较文学发展史的一个转折点,会上,传统的比较文学观点受到批评,韦勒克宣读了《比较文学的危机》,阐述了美国学派的观点,从而引起了国际上历时十余年的辩,导致比较文学在理论上更趋成熟,促进学科的健康发展。
美国学派:将比较文学看作一种文学研究,涵盖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三个方面。既包括“事实联系”的文学关系研究,也包括无事实联系的跨国界文学研究,还包括对文学与其他学科的比较研究。
比较文学: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界限和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
跨民族意味着:一,把比较文学与民族文学的研究加以区别,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跨民族的根本意义在跨文化。二,一个多民族国家之内的各民族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也在比较文学范围之内。
各种文学关系:包括事实联系(实际存在于两个或多个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
价值关系(有些文学现象,虽不存在实际的联系,但其相同和相异具有某种可比性和研究价值,它们之间的内在价值联系)
交叉关系(文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包括相互影响、互相阐发等关系)
比较文学的性质:文学研究的一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单纯是一种研究方法。它具有特定的研究领域,一种强烈的自觉的比较意识,研究工作中的比较的立场,超越各种界限,在不同参照系中考察文学现象,贯穿始终的、须臾不可缺少的比较的方法。
比较文学的特征:开放性、宏观性。开放性:比较文学最根本的特征。比较文学是一个巨大的、不断运动的开放体系,它的开放性有三层意思:
1,不受时间、空间以及作家、作品本身地位高低、价值大小的限制。只要它们之间存在可比性、能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2,比传统文学研究具有更宽泛的内容,是一个作家、作品、读者、世界四极相互运动的宏大模式。
3,在研究方法上以比较分析法为主兼容并包,并且具有迅速接纳(人文、社科、自然科学)新思想、新方法的敏锐和自觉,这一点在当代具有相当大的优越性。
宏观性:从国际的角度俯视各种文学现象,进行宏观的比较剖析,具有宽阔的视野和宏大的胸怀。
国别文学:按国家这样的政治概念相区别的文学。民族文学:按民族区分的文学。是比较文学的出发点。世界文学:歌德最先提出的一种文学发展的美好远景。总体文学:诗学或美学的总称,实际是文学理论的别称,没有规定一种比较的研究方法。可比性:指跨越性文学现象中,由于实际存在的各种内在联系,而具有的比较研究的可能和比较研究的价值,是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根基,是客观存在而又有待我们发掘的。
比较文学的目的和功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文学的本质和文学文学发展的动因,对文学作品的影响、意义、价值进行研更好地探讨文学规律,促进文化交流,促进民族文学的繁荣和推动世界文学进步。《管锥编》:钱锺书所著,1979年问世,标志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从具体作品和具体的文学现象出发,寻找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规律,在中西文学和中西文论的阐发研究方面具有独到见解,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比较文学的基本类型:影响研究、平行研究、阐发研究和接受研究。
影响研究:比较文学的基本研究类型之一,早期实践中的唯一类型,以一种强烈的历时意识通过广泛搜集材料,对事实和进行严密考据、分析、归纳,来研究各民族文学之间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超越国界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包含着对艺术创作活动本质的理解。
平行研究:将“类似”的、可比的,但没有直接关系的属于两个或多个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家、作品加以比较,研究其异同,得出有益的结论,注重作品的内在因素和美学价值,要求研究对象具有“可比性”和“文学性”。
阐发研究:比较文学中的一种研究类型,最先由我国台湾学者提出,包括用外来的(本民族的)文学理论来阐发本民族的(外来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不同民族文学理论的相互阐发和别的学科及理论来对文学进行阐发、解释文学现象。是一种双向的、相互的阐发,通过具体的、细微的研究来说明基本道理。
接受研究:研究作家作品对不同民族的广大读者(听众、观众)产生的作用,即一部文学作品被外民族读者大众接受的情况,是受到接受美学影响的、充分考虑读者的参与作用的研究类型。
文学范围内比较研究的若干领域:神话和民间文学的比较研究、文类学、主题学、媒介学、形象学、思潮流派比较研究、比较诗学等。
文类学:对于文学形式的各个种类和类型以及文学风格的比较研究,通过历时的和共识的方法,了解文类发展的历史和基本特征,认识作家的独创和文学的民族传统、民族特征。
主题学:通过对同一题材、主题、母题、情节、人物、意象在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品中的不同表现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流变的历时,研究不同作家对它们的不同处理,以及这种流变和处理的根源。
媒介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对文学交流过程中起传递作用并实现文学交流的人和事物——媒介的研究,分为对个人媒介、团体与环境媒介以及文字材料媒介的三大类研究。
形象学:脱胎于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学科中的一个门类,研究某国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异族形象,关注作家在作品中如何理解、描述、阐释作为他者的异国异族,探索异国异族神话的创造过程和规律,分析其社会心理背景以及深层文化意蕴。
“套话”:在形象学中,套话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时间内反复使用、用来描写异国或异国人的约定俗成的词组。是他者形象在文本中的最小单位,是在民族心理定势推动下一种不由分说的表述,标志着对“他者”的凝固看法。
比较诗学:比较文学中的一个研究领域,专指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用更广阔的研究视野和国际角度,以自觉的比较意识,超脱本民族文化体系的“模子”,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探求人类文学的“共同规律”。(对中国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中西比较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