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直面升学与择业导学案大全
课题12.1直面升学与择业导学案
设计:李文霞审核:
一、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识学习压力的作用,了解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
2、明确自己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自己能作出明确的选择。
3、树立自身的学习目标,正确对待升学与考试、就业与择业的问题。
4、中考考点:怎样克服考试焦虑现象?
二、自主学习、完成问题、1、面对考试时的焦虑现象有那些?如何正确认识考试中的焦虑现象?
2、怎样克服考试焦虑现象?
3、我国劳动者的就业方式和渠道有那些?
4、我们应如何选择职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三、探究提升
a)读课本P136材料,回答观察自己所在班级的同学是否有类似的情况?如果有,你
能给他们提供一定的帮助吗?
b)读P137图片及材料,回答你有过考试前紧张的情形吗,当时是怎样做的? c)填一填课本P138请你列举出来:
d)读P138图与材料回答问题并填写表格。
5、看P139材料,回答如果自己初中毕业后走向了社会,王元成的成才道路对你有什么启示?
6、完成P140-141的填空,并回答你认为什么样的职业是好职业?选择职业应考虑哪些因素? 四.训练巩固
1.对于我们即将面对的中考,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中考只是我们今后人生中可能遇到的许多考试中的一种B、中考是学习和人生发展的一次赌注
C、目前,考试是高一级学校选拔新生的重要手段D、平时勤奋学习,我们才可以从容面对升学考试
2.杨自会自1991年到宜昌市环卫处公厕管理所工作以来,把公厕当家管,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环卫工作者,她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这说明()
A、只要社会需要,能为社会做贡献,从事任何职业都是光荣的B、没有知识和技能的人,择业之路困难重重
C、无私奉献就要牺牲个人利益D、职业的选择要以个人的好恶为出发点3、2006年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和“全国创业之星”称号的山东梁山华宇集团公司董事长胡桂花原本是一名下岗工人,创业成功后,相继安置了1200多名下岗工人到自己的企业就业。胡桂花的事迹说明()
①自主创业也是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②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顽强意志,艰苦创业,也可以成就人生的辉煌 ③只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条件,就可以勇敢地走自主创业的道路
④我国形成了劳动部门介绍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互相结合的就业方式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4、第18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分布在解放军、体育、农林牧渔、医疗卫生、教育、政法、科学技术、文化卫生等各个行业和系统,他们勇敢面对各种生活、工作的考验,拼搏进取,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这启示我们中学生()
①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确立切合自身的理想,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②理智面对学习、人生压力,从容面对各种考验 ③根据自身条件,正确筛选信息,作出最佳选择 ④确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5.九年级的生活,同学们感触很多,压力也很大。通过第十二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要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缓解学习压力,从容面对考试,学会选择,迎接社会的新挑战。下面请你回答:
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从容面对考试,我们应该:
A、B、C、五、课后延伸:
有人说,工作轻松的职业是好职业;还有人说,能赚钱的职业才是好职业。你认为呢?
第二篇:初四 直面升学与择业教案
《直面升学与择业》教案
一、学习目标: 态度、情感、价值观:通过学习能够正确对待升学与择业,树立起正确的升学与择业观。积极学习,努力成才。
能力:(1)学会调节考试焦虑,从容面对升学考试。
(2)正确认识社会的需要。选择好自己的未来。
知识:(1)如何认识考试前的心理压力?掌握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
(2)如何正确选择职业?
二、重点与难点:
1、正确选择职业是重点也是难点。
2、正确认识考试前的心理压力,克服考前焦虑是难点。
三、板书设计:
直面升学与择业
1、升学与考试
四、教学过程:
(一)前置提问与导入:问题:“作为我们中学生应怎样树立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更好地为祖国服务?(学生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指出:通过以上的回答我们知道,更好地为祖国服务,需要我们更进一步地学习,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才行。也是我们现在及未来应做的事。只有这样,我们才有一个美好地人生。我们现在应如何做,就是我们第十二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随后,教师简单说明第十二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并且,说明本课的学习目标。(学生听讲并认定目标)
(二).学习新课,共同探究:首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36页小欣的故事。(也可设计一个小品)。随后,问题:(1)小欣的表现是怎样的一回事?你有这样地体会吗?(组内畅说欲言来解决这两个问题)(2)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克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各组推荐一人进行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准确的要点。具体要点(略)。相应的训练:根据我们所学知识,说明下列做法的理由:
1、考试前紧张时,我总喜欢听听音乐,唱唱歌。
2、考试前紧张时,我总是有意识地参加一些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
3、考试前紧张时,我总是告诉自己不要对考试成绩太在意。
(学生讨论并交流以上答案)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指出,由此可知,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助于我们积极地面对升学与考试,有助于克服考试焦虑。那么,除此之外,对此我们还应有哪些心理品质?(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出,考试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升学,而升学必须要?(学生回答填志愿。)那么,如何填志愿呢? 指导学生练习小栏目:试一试:p139页。提问应注意的事项。(学生回答具体略)。
随后,教师提问。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升上学呢?.(学生回答略)。而且,最终我们都得要就业。因此,就业与择业也应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那么,应如何做呢?师让学生阅读王元成的故事。后提问:通过这个故事你有什么体会?学生思考后回答(略)。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分工
如何认识:
1、——观念。方法
2、——定位。
3、——竞争。
如何正确对待:
1:
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
2: 3:
2、就业与择业 越来越细,职业种类越来越多,为我们每个人的发展提供了多种渠道,多种机会。我们应如何择业呢?让学生阅读课本p140页插图与材料。后讨论以下问题:
1、你的理想是什么?如何实现它?(拓展)
2、你认为什么样的职业是好职业?
3、怎样选择职业?
(学生讨论并交流以上问题)在此基础上,需要明确地两个要点:
1、社会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社会需要,能为社会作贡献,从事任何职业都是光荣的。
2、自主创业也是就业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创业是最大的就业。
随后,学生回顾这节课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出:“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我们现在面临着升学与择业就是紧要处的几步之一。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升学与择业。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并以此走向成熟。创造自己美好的人生。具体如何做?也是我们下节课学习的重要内容。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三、课堂训练:
一、填空:
1、克服考试焦虑,除了我们以平常心面对以外。还可以采取一些自我心理训练的方法。这些方法有——、——、——等。
2、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和——互相结合、互相补充的新的就业方式。
3、选择职业应————、应————还需要————、————。
4、————是就业的一条重要的途径。——是最大的就业。
二、材料分析题:目前,我国的人才市场供求现状是:求大学生、硕士生易、寻高级技工难。一项对全国3000多家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近80%的企业缺乏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工。光电器行业缺口就达300多万人。200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270万人、硕士生27万人,而高级技工的总体数量却只有28.7万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好的职业?
2、谈谈你对以上现象的体会?
四、作业布置。
1、整理材料分析题答案,写在作业本上。
2、预习下节课内容。
第三篇:我的青春我做主——直面升学与择业的教学设计(范文)
我的青春我做主——直面升学与择业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地学习观念,成才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立志成才,不懈追求,去实现人生的意义。
【能力】: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地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准备。
【知识】:了解和掌握克服考试焦虑的有关知识。正确对待升学与考试,就业与择业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1克服考试焦虑的办法。
2选择职业应该注意的问题。
3如何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和择业观,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三、教学设计分析:
激情导入:播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
教师导:同学们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在困难面前,我们应积极地调整心态,解放自己,积极地,正确的面对。
出示题:美好人生我选择------直面升学与择业。
苦恼篇:“谁能明白我的心”
情景剧表演:《最近比较烦》
(中考临近冉冉遇到了许多烦心事:家里„„学校里„„同学之间„„)
设疑:
1、冉冉遇到了哪些烦恼?
2、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是如何做的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3、作为他的好友如何帮助她让她快乐起来?
探究篇:“七嘴八舌话中考”
师:大家现在已经是中学毕业班的学生了,耳边现在听得最多的词应该就是“毕业考”了吧!大家能够说说现在面对毕业考的感觉吗?
请填一个描写情绪或行为的词语
面对毕业考,我害怕,逃避,哭泣,兴奋,微笑„„
【学生反馈】现在我的感觉是害怕;紧张,压力大;有点兴奋,有点紧张„„
【师过渡】为什么?
【生交流】可以毕业了很兴奋,但想到要毕业考试就很紧张。
【师小结】类似这种紧张、焦虑、害怕的情绪反应被称为考试焦虑。
活动二:感知焦虑
【师过渡】考试的紧张与焦虑在学习中普遍存在。能结合你们平时的学习具体谈谈考试焦虑的表现吗?
【生交流】考试前一天晚上常常睡不着,脑子很乱;考试前手脚都没有地方放,很紧张;手心冒汗;我在考试之前老想上厕所„„
【师过渡】适度的考试紧张心理是正常的,它说明你对学习有一定的责任感。那些考试无所谓,马马乎乎应付的态度反而是不可取的。但是俗话说“过犹不及”,过度的焦虑心理对我们的学习是有影响的。考试焦虑对你们的考试造成过影响吗?
【生交流】有影响,考试之前太紧张复习不进去;考试时会做的题目就是想不起来;越紧张脑子越乱,影响发挥„„
【师归纳】这样看来,良好的心态,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助于我们在考试时正常发挥,克服考试焦虑。你认为应具备哪些心理品质?
生交流:积极乐观向上、勇于创新、坚韧不拔、敢于面对挫折、迎接挑战、积极进取等。
【师过渡】你们认为哪些原因导致了我们考试焦虑?
【生交流】如果考试成绩不好会挨父母打骂,一到考试我就担心自己考不好;成绩差,在同学中抬不起头来,感觉不如别人,越想考好越考不好我们成绩不好,老师很不开心;考试不好就不能上名牌大学,所以我考试时就紧张;我有时候没有好好复习考试之前就紧张得不得了。
【师过渡】的确,家庭的压力,老师的压力,社会的压力,这些外部的原因我们必须正视,但引发考试焦虑最根本的原因还应该审视一下我们自己,你平时专心听讲了吗?认真完成作业了吗?你考前认真复习,作好充分准备了吗?既然事出有因,这就告诉我们,考试焦虑是可以调节的。
师强调:尽管考试会引起焦虑,但作为选拔新生的手段,考试是必要的。
感悟篇:“收获化茧成蝶的美”
活动1:对症下药,快乐你我
【师过渡】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在以往的学习中,大家有没有克服考试前焦虑的好经验,好办法?
【生交流】我在考试之前感觉紧张的时候就深呼吸;我妈妈常在考试之前带我出去散散步;我如果紧张了就努力不去想它,不要考虑考试之后的事情;„„
【师过渡】大家说得很好。转移注意力、运动减压、音乐减压等等都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克服考前焦虑。在刚才的调查中,我发现,有的同学能够微笑面对,肯定是成竹在胸,这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生交流:平时勤奋学习;以平常心来对待。
师过渡:说得很好!考前的问题解决了,那我考试时还紧张怎么办?下面是两个同学在考试中
遇到一道难题的想法与做法,一起来看一看。
甲同学:这道题,明明复习过,怎么做不出?让我想想„„先做后面的题目,回头再来做这题。
乙同学:糟了,这下怎么办?真该死!我难别人也难,这道题就这样放弃吧!
【师过渡】请你能想象一下,他们两人可能会有怎样的情绪反应吗?
【生交流】我想乙同学会很紧张,甲不紧张;甲一定比乙考得好。
【师过渡】那么,如果你在考试中紧张了,会怎么办?
【生交流】我会和甲一样;我可以深呼吸;我可以暗示自己;„„
【师归纳】采用一些自我心理训练的方法,例如,想像训练法,暗示训练法,放松主训练法等。必要是,应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或老师的帮助。比如,我们学校的心理阳光小屋。
活动2:我自信,我能行
师过渡:当过了考试关,我们面临的下一个问题就是填报升学志愿。就如何填报志愿,下面几个同学谈了自己的看法:
A只有报考重点普通高中,今后才有希望升入大学。
B我想报考职业高中,就怕家长不同意。
我„„
自己想报考什么样的学校?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选择?
生交流:
师点拨:老师这里有一点成熟的经验,同学们可以借鉴一下。
填报志愿应注意:
?
衡量自身的情况;(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特长,身体素质,家庭状况)
?
虚心接受各方指导;(家长老师同学学校和招生部门的合理化建议)
?
了解招生信息;(招生范围,招生名额,招生条,录取办法等)
?
慎重填好第一志愿
师总结:下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相信今天积累的经验会在真正填报志愿的时候能有用武之地。
思索篇:我的青春我做主
活动1:【人物介绍】——王元成
王元成出生在山东省宁阳县一个农民家庭。12岁那年,王元成父亲不幸病逝,家庭陷入困境,王元成只好忍痛辍学。1988年,他只身从家乡来到泰安城,先从临时工干起;1991年他自立门户,办起了东方印务社;1993年月,他以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执著精神,创办了泰安唯一一家民办计算机学校--东方计算机学校;199年,为更好地配合办学,他投资开办了东方电脑公司。他虽然未能上完高中,但从创业起,从未放弃自己的追求,通过自学考试取得了大学专科、本科学历,并考上了研究生。
如果自己初中毕业后走向了社会,王元成的成才道路对你有什么启发?
师总结:生活的道路千万条,我们国家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我种渠道,多种机会。
活动2:职业知多少
师过渡: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然而,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种类越来越多,已经远远超也了“三百六十行“的传统界限。请听小小解说员的解说。(生解读)
“如果没有医生,我们的生活将会„„”
“如果没有警察,我们的生活将会„„”
“如果没有工人,我们的生活将会„„”
师归纳:职业种类如此之多,各种职业都有其作用,都是社会不可或缺的。
活动3:我选择,我快乐
师过渡:罗素曾说过,“选择职业是人生大事,因为职业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所以说,选择职业,就是选择将来的自己。”现实生活中,对职业的看法仍然有些偏激,到底什么样的职业才是好职业?选择职业的时候应考虑哪些因素呢?
探究一:现在在很多人的观念里,还充满着对一些职业的鄙视和轻蔑。比如,孩子不用心读书,有的家长就会训斥:“不好好读书,你将来就会去拉板车,卖蜂窝煤!”有的老师也会对学生说:“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考不上大学,只能去做个小生意,摆摊卖菜什么的。”同学之间斗嘴有时也会说:“难怪你这副德性,原来你父母是个挖土耙地的农民啊!”
上述材料所反映出的职业观正确吗?为什么?
师归纳:这告诉我们在选择职业时应该正视竞争,敢于竞争
四、学海拾贝(回顾本的内容)
总结:同学们,在学习了本的知识之后,相信一定有很多的收获,我的未来我做主,美好人生不是梦,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第四篇:直面挫折教学案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理解挫折的含义及挫折产生的原因,学会正确的认识挫折。
2、能力目标:加强自身修养,学会战胜困难和挫折的方法,提高挫折承受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德育目标):认识困难和挫折的价值,学会正确面对人生中的艰难困苦,把挫折当成人生的财富。重点难点:战胜挫折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点拨,引导自学。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展示。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情绪对人有何影响?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导入新课:当我们在向别人祝愿的时候,常常会写“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可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真的可以做到“万事如意,心想事成”?你们有没有事情不如意,心想事不成的经历?当遇到这样的事情时,你们心里感觉怎么样?其实这种生活体验就是所谓的挫折。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挫折。
自主学习与点拨:明确学习任务;交流共享;重点点拨。
1、什么是挫折?
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障碍或干扰,导致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消极的心理感受。简言之,挫折是因为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紧张情绪状态。
中学生的心理挫折,主要存在于4各方面:学习;人际关系;兴趣、愿望;自我尊重。(1)学习方面。学习成绩达不到自己的目标;没能考取理想学校;留级;无机会显示自己的才能和兴趣;求知欲得不到满足等。
(2)人际关系方面。不受老师喜爱,经常受到批评;经常受到同学的排斥、讽刺;交不到可以讲心里话的朋友;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亲子关系不良等。
(3)兴趣、愿望方面。自己的兴趣得不到成人的支持,而受到过多的限制和责备;或由于生理条件的限制,不能达到自己的愿望等。
(4)自我尊重方面。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常受轻视和委屈;自感多方面表现都很好而没评上“三好生”、没选上班干部;个性、学习成绩都不如别人等。
2、挫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环境因素:(1)自然因素:如,自然灾害,疾病。(2)物质因素:如,断水缺粮、车船抛锚。
(3)社会因素:如,人际矛盾、恐怖事件、战争、社会**。个体因素:(1)目标不当:如,好高骛远,不切实际。(2)适应不良:如,人际关系紧张。
挫折的产生,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但挫折感的产生,主要依赖于个体面对挫折的积极态度:如,面对挫折冷静思考,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不屈不饶的意志品质等。
3、应该怎样正确的认识挫折?
正确地认识挫折,并非易事。当自己处在旁观者的地位,看到别人遭遇挫折时,或许有时还能做出一些较为正确的分析,而当挫折降临到自己的头上时,要能做出正确而清醒的认识则就很不容易了。
(1)挫折是普遍的。
挫折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每一个人都会遇到。不是遇到这种不幸,就是遇到那种厄运;不是遇到大坎坷,就是遇到小麻烦。虽然谁也不喜欢挫折,但谁也躲避不了。生活本来就是喜、怒、哀、乐的总和。有喜有乐,自然就会有怒有哀。所谓“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只不过是人们的一种良好希望而已。
挫折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认识它和对待它。如果对挫折没有正确的认识,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遇到挫折就会惊惶失措,痛苦绝望;如果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并且敢于正视面临的挫折,不灰心、不低头、不后退、坚韧不拔,敢于向挫折挑战,就能把挫折当作进步的阶石、成功的起点,从而不断取得进步。(2)失败是相对的。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失败并不意味着我们是失败者,它只意味着尚未取得成功。失败并不意味着一无所获,它意味着我们得到了教训,而教训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如,爱迪生在致力于研究白炽灯泡时,1200次失败却让爱迪生成功了1200次。(“我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发现了1200种材料不适于做灯丝!”)(3)挫折是财富
说“挫折是人生的财富”,最主要的是,挫折可以激发人的进取心、磨炼人的性格和意志、增强人的创造能力和智慧、增长人的知识和才干。俗话说:“吃一亏,长一智”,这是绝对的真理。比如,小孩子逗狗不小心被狗咬了,很痛。对这个孩子来说,这是挫折。经过这次挫折,小孩子知道狗是会咬人的,他必然对狗就有了一份戒备,下一回,他就会想办法避免被狗咬。这不就变得聪明一点了吗?
当然,挫折要变成财富需要我们主观的努力。这首先需要我们经得住挫折,学会在挫折中总结与提高,这样,挫折才能真真切切的变成财富。因为聪明人不但能够从自己的挫折中明白一些道理,还善于从别人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比如,同样避免被狗咬,有人看见狗就大呼小叫、拔腿逃跑,结果适得其反,助长了狗的嚣张气焰,再次被狗咬就在所难免;有人看见狗来了,只是弯了弯腰,装出从地上拾块砖头的样子,狗马上夹着尾巴溜之大吉了。即使从来没有被狗咬过的人,照样可以用后一种办法对付狗。因此,挫折会让我们变得聪明与坚强,让我们日渐成熟与完美。从这点来看,挫折不更是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吗? 我们需要明白一点,挫折本身算不上什么财富,真正的财富是我们把挫折转变为财富的能力。(4)挫折承受力是不同的
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在遭遇挫折情境时,能否经得起打击和压力,有无摆脱和排解困境而使自己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一种耐受能力。亦即个体适应挫折、抵抗和应付挫折的一种能力。
每个人的挫折承受力是不同的。有的人遇到一点轻微的挫折就会引起主观世界的烦乱,颓废沮丧,一蹶不振;有的人即遇到重大挫折,仍意志坚定,百折不挠,顽强进取,直到最后胜利。
—般来说,挫折承受力较强的人,往往挫折反应小,挫折时间短,挫折的消极影响少;而挫折承受力较弱的人,则容易在挫折面前不知所措,挫折的不良影响大而易受伤害,甚至导致心理和行为的失常。
因此,挫折承受能力的大小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相健康水平。课堂小结:
1、学生谈收获。
2、重点点拨:逆境和挫折对人的影响的两重性:第一、消极影响:给身心造成打击和压力,带来精神上的烦恼和痛苦;第二、积极影响:使人得到考验,得到锻炼,成为迈向成功的转折点。巴尔扎克说得好:“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怯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因此,挫折对人造成的影响到底是消极的还是积极上的,关键在于我们以怎样的态度面对它,用消极态度面对挫折,它就对人产生消极的影响;反之,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它就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课堂检测:
完成作业:你是怎样认识挫折的?
课堂延伸:搜集2个战胜挫折的小故事,下节课讲给同学听。板书设计: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理解挫折承受力的含义,掌握提高挫折承受力的方法。
2、能力目标:正确面对挫折,提高挫折耐受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德育目标):正确认识挫折的价值,学会正确面对人生中的艰难困苦,学会将挫折变成人生的财富。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活动体验、心理测试、激发兴趣。学法指导:自我反思、情境体验、交流展示。教具:挫折承受力测试用表。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与点拨:
1、挫折承受力测试。
2、应如何提高挫折承受力?(1)做好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 挫折既然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就应该作好随时应付挫折的心理准备。挫折适应力和对挫折的心理准备有很大的关系。有的人喜欢把未来设想得很容易,对困难却不愿多想。当生活顺利时,他感到很舒适,而一旦遭到艰难困苦,他就会感受到很大的挫折和压力,这就是因为他缺少对付挫折的心理准备。而另一些人在憧憬未来时,尽量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困难,做好和困难搏斗的思想准备。这样,当后来并没有碰到那样的困难时,他会感到出乎意料的轻松;即使真的碰到了那样的困难,他也就会因为早就有了心理准备,而并不感到有很大的压力和挫折感。
(2)分析遭受挫折的原因
影响人的受挫折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呢?究其原因有:
(1)生理条件。身体健康、发育正常的人较之体弱多病有生理缺陷的人更能抵制挫折。
(2)挫折经验。饱经风霜、阅历丰富的人较之知识贫乏、生活安逸的人更能抵制挫折。
(3)个性特点。开朗豁达、意志坚定的人更能适应挫折。
(4)抱负水平。希望值过高的人容易遭受挫折打击。
(5)心理准备。预先想到可能会出现挫折,心理有准备,当挫折来时,更能承受。
(6)主观判断。能对挫折作出客观评价、正确归因,就能恰当地应对挫折。我们虽然不能杜绝挫折的产生,但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去积极地应对挫折。(3)多坚持一分钟(4)寻求补偿
个体在追求目标、理想的过程中受挫后,改变活动方向,以其它可能成功的活动来弥补,起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目的。
一个高度近视、身体单薄的学生无法在运动场上逞强,却可以刻苦攻读,品学兼优,在学业上称雄;一个长相平凡或有生理缺陷的女孩,无法与女争奇斗艳,乃发奋学习,在不术研究上卓有成就,从而获得其容貌不能赢得的声望,这就是补偿。“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生活的天空那么辽阔,施展本领的天地如此广大。原先的目标受挫时,不妨通过别的途径达到目标,或改变原有目标用其他目标代替。东方不亮西方,旱路不通不路通,只要你持之以恒,你终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前面谈到了七种心理防卫机制,人们在遇到挫折时往往是不自觉地运用防卫机制。我们了解了心理防卫机制后,可能意识地运用识极的防卫机制应付挫折变为前进行力的重要方式。有些人在遇到挫折时容易自责,这时不妨运用酸葡萄、甜柠檬心理,在内心贬低一下他人,抬高自己,挽回一点自尊和面子,以免自信心丧失殆尽。(5)升华
当一个在人生的主要目标和兴趣上遭遇失败时,转移理想到另一更有价值的事业上去,即升华。人类很多文艺创作,多是作家把内在不合理的冲动升华而以社会所能接受的正当方式加以表现。如,屈原被放逐以后,写也《离骚》;司马迁遭受凌辱,身陷囹圄,却以《史记》传世;歌德于失恋中得到灵感与激情,写出脍炙人口的世界文学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别林斯基说过:“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许多自学成才的青年,许多在事业上做出成绩的人,几平都是从这所大学毕业。有这样一个故事:北京市一个女青年,她有个男朋友与她在乡下插队时就确定了恋爱关系,而男友刚刚考上大学就抛弃了她。这件事对她打击很大,但她没有沉溺于失恋的痛苦,而是发奋努力,一年以后以优异成绩考上北京一所名牌大学。课堂小结:
1、学生谈收获。
2、点拨:南瓜试验的启示
美国科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南瓜试验。为了试一试南瓜的抗压耐受力有多强,科学家在很多同时生长的小南瓜上加砝码,砝码的重量就是小南瓜成长时所能承受的极限。这样,不同的南瓜压不同的砝码,其中一个南瓜压得最多。从一天几克到几十克、几百克、几千克,当这个南瓜成熟的时候,上面已经压了几百斤的重量。最后的实验是把这个南瓜和其他南瓜放在一起,大家试着一刀剖下去,看质地有什么不同。当别的南瓜都随着手起刀落噗噗地打开的时候,这个南瓜却把刀弹开了,把斧子也弹开了,最后这个南瓜是用电锯锯开的:它果肉的强度已经相当于一株成年的树干!南瓜试验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和行动去应对挫折,就能将挫折带来的压力化为耐力和成长的张力。同时也说明,只要我们积极应对,人们的挫折承受力将会是潜力无限的。
课堂延伸:讲故事“战胜挫折小故事”。布置预习:第15课擎起一片天空
第五篇:导学案
导学案备课模式(一)
现在,我县正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暑假后准备改革传统的备课模式,统一使用县教研室印制的导学案。为规范导学案的使用,特提出如下要求:
一、使用“导学案”备课的基本模式
“提前备课,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1、提前备课:了解学生,疏通教材,从纵横两方面把握知识体系。
2、集体研讨:备课组长提前一周召集全体组员就教学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
3、课前备课: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至学生,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任课教师对“导学案”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完善。
4、课后备课: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
二、具体要求
导学案不同于教师的备课,它只是教师备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不能单纯地把导学案当成备课,而应对导学案进行个性化修改,融进自己的创意。教师可在导学案上进行创意备课,只是备课的形式灵活多样。导学案要有教师圈点勾画和补充填写的痕迹,并且具有实效性、实用性。如导学案不符合自己的教学要求,可在后面另加附页,写进自己需求的教案和学案,并粘贴在后面。
三、对学生的要求
1、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所有学生必须自行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拓展题,生疏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
2、课堂上注意做好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学后心得)。
3、每隔一周将各科“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四、对教师的要求
1、一般不布置另外书面课外作业,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导学案”,以便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
2、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本的范例示范作用,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让学生寻找归纳等。除了注意开拓学生的思维外,教师还要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
3、上课过程一般可分为:
(1)预习交流(小组内进行互帮互助);
(2)预习疑难反馈、课文重点讲解(可学生解答或教师解答);
(3)师分题(如重点词组或句型练习),分组合作(小组成员板演,小组长领导本组学生把自己分的题全部讲会,让全部组员掌握);
(4)展示提升(各组派代表讲清本组的题目,其它小组同学提出疑问及不足);(5)达标测评,拓展延伸。
4、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练、精批; 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
五、其他使用要求
1、教师必须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前一天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预习后交给老师,教师根据需要抽批或全批“导学案”,了解学情,二次备课,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严禁组织学生代替教师的批阅。
2、要求学生使用“导学案”时坚持主动性和独立性。不管课前还是课上都要主动依据“导学案”进行自学探究,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教育学生课前预习时切忌抄袭他人,弄虚作假。
3、课堂上要求教师以学定教、灵活使用。课堂上要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调控,努力做到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教师只讲学生的疑点,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课后,教师要填写“教后记”,针对课堂教学情况形成“错题集”。
4、定期的巩固复习:有针对地实施“周周清”“单元清”等巩固练习。
六、有关保障措施:
1、实施“导学案”后,可合理选用与教材配套的练习册等教辅材料,不得随意另外印制试卷;传统意义的备课模式停止;严格按课程标准开足课程,并按标准课时安排学科教学时间。
2、实施“导学案”后为确保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改善,班主任要强化学生学习品行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切实落实“二先二后”(先预习后上课,先思考后提问)的学习程序,倡导课前真预习、课上乐学习、课后善整理的学习风气。
3、合理安排学生座位。班主任要协同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合理安排学生座位,以便于开展小组合作,同伴互助。充分发挥“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功能,同时每组确定一名小组长,负责本组成员学习过程的组织。
4、对实施“导学案”学科教师的课堂评价标准是:
①看学生的学习气氛是否浓厚;②看学生的参与面是否广,参与人次是否多;③看学生各环节占用的时间多少;④看老师采取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是否好;⑤看学生的学习效果;⑥看教师的课堂效率。
1、什么是学案?
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学案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按照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设计,将学生的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依据五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当堂检测评估—课后拓展延伸。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2、学案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学案是教育教学发展进步的产物,有诸多的背景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①政治背景:现阶段,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在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教学上落实以学生为本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发展。②社会背景:当今社会是竞争的时代,形成竞争的关键因素是创新,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绝不是靠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所能完成的,因此,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主动思维和积极探讨的过程。③素质教育背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培养少数尖子不行,只重知识不重能力与学法不行,所以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在平等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④新课改背景:传统的教育培养目标是单一的,新课改后的教育培养目标是“三维”的,这就需要教学过程必须把知识问题化,能力问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潜移化。⑤东平教育背景:学生多,小学教师老化,教学质量低,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望高,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优质教学需求,必须高速均衡发展;尽量减少资源特别是师资的不均衡,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实现教学的的高效优质;在现有资源条件下,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尽量满足每一个孩子成功的需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找到适合我们实际的教学模式。“学案”不失为一剂良方。
3、学案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1)学案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针对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而提出的,是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有效载体。(2)学案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案导学,自始至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在拿到学案后,记忆开始了主动学习,这时学案是学生很好的指导教师,通过学案学生可以明确了解学习目标,掌握学习的重点,并自觉地进入预习状态,80%的学生能解决80%的基础知识,并重新发现和确认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自觉地做好了课前准备。课上,学生在教师的动态点拨和学案的书面指导下,或自学或互学,或自我钻研,或小组讨论,或研讨或探究。学生自觉地参与群体中,融入到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这里没有教师陈述式的讲解完全成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生真成了学习的主人。
(3)学案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能忽略或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否则学生的学习将成为盲目的、无序的、无目的、无方法、无目标的学习。学案导学,从研制学案开始,教师就已进入了指导角色,因为从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方法的设计,学习内容、学习环节的设计,无一不是教师个体和群体的智慧体现,课堂上教师随时把握和调节学生学习的环节和节奏,并根据教学环境不断的变化随时给与帮助和点拨,利用启发机智促进知识的生成和能力的提升。教师既不是目中无人的讲解者,又不是冷眼袖手的旁观者,而是真正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成为真正的启发者、点拨者和诱导者。(4)学案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学案导学再也不是教师一人讲大家听,齐步走随大流,更不是大屏幕上幻灯片过眼云烟式的展示,而是真正的异步学习异步指导。学生手头有学案,每个学生可以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策略和学习速度,教师则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或集体点拨或个别指导,教师的主要精力集中在那些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身上,并根据他们的不同特征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或独立钻研,或请教老师,请教同学,按需索取,自由的完成学习任务。学案虽然明确了学习要求和具体的方法指导,但它绝不是一个僵化的教条,而是一个动态的学习线路图,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地、自由地设计和实施自己的学习策略,教师则可以根据教学情况印人、因事随机做好指导。
(5)学案真正做到了低负高效。学案导学,将教学的重心前移,工作做在了课前,主要精力集中在了课上。学案导学实施堂堂清,不留课后作业,学生再也不用为课后作业和加班加点犯愁作难。学案是根据课程标准和具体的学习目标设计,已涵盖了“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学生通过学案进行必要的学习、探究、训练、检测和拓展,真正跳出了题海。学案既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方案,又是期中期末的复习材料,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学案导学学生有备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有方向、有目的、有策略、有方法、操作性极强的有效学习,学习完全自主,完全参与其中,学生完全主宰着学习,效率自然很高。学案的设计遵循了人的认知规律,由预习准备开始,到提出问题、研讨学习、释疑解难、训练巩固、监测评估,再到拓展训练,环环相扣,知识生成、能力提升自然蕴含其中。传统的简单机械性学习完全被科学的学习机制所替代,少慢差费自然就成了多快好省。(6)“教是为了不教”。学案导学的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指示方法—学习探究—展示·反馈—点拨(以问题启发问题)—巩固训练。这样的引导是符合科学的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的,自然也成了学生学习的基本策略和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自然就能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不仅可以摸清学习的规律,还可以有创新的方法和措施。
(7)学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集中学习精力。学 案将学习的重点前移,规定了预习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课上学习采用的问题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大大激发了学生求疑解困的欲望,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主动参与成了学生的一大特征。学案中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时时吸引着学生,精力自然集中。由于学案中问题是固定呈现的(不像老师口头提问转瞬即逝也不像电教的即时转换),既排除了对学生思维的干扰,又给学生思维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学生能真正集中起精力去思考、去探究,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4、学案与教师的关系是怎样的?
学案是每一位教师参与制作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理解的具体体现,是教师基于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并结合学情确立新的具体培养目标的体现,是教师将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学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的载体,是教师将科学的方法、技巧应用于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基本方案。因此,教师应积极的学习最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钻研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了解和掌握学情,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参与编与、修订和完善学案,真正把学案变成指导自己教学实践的科学有效的方案。同时,要充分理解把握和使用好学案,充分发挥其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和有效性。在充分利用学案导学的过程中,不拘泥于学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多变,兼容并蓄,不断研究与创新,多方收集资料与信息,反过来再用于指导学案的修订与完善,把教学实践的过程变成修订完善方案、推进其提高升华的动态过程。教师在编写、使用、修订与完善学案的过程中,自身得到锻炼,素质不断提高,能力不断增强。因此,学案也是促进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
7、学案与教案有什么区别?
学案:是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习实际考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力求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主人地位上来。学案是师生共用、共同参与、良好互动的载体。教案:主要从教师自身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怎样传授的角度来考虑,重在解决“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教案是教师独有,不给学生使用的。
8、学案的基本要素及其功能是怎样的? 一份完整的学案应包含以下基本要素:
(1)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觉悟目标,能让学生懂得应掌握哪些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2)重点难点。它能提醒同学们要着重掌握的问题,明确本课学习的方向,激励学生想方设法重点突破。
(3)知识结构。用网络的形式展现知识系统,便于宏观、直观的了解。(4)学法提示。引导学生面对新知识或难点问题该怎么想、怎么做。
(5)学习过程。包括相关知识链接、预习、学习探究、反馈和展示、启发点拨、作业等。是学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强化基础知识的落实,基本技能的培养,详尽完整地把握学习内容。
(6)考题例析。让学生了解所学内容在考试中的考查方式,以什么形式、题材、材料来设计问题,难度如何,从而启发学生思维,规范学生解题。
(7)热点聚焦。链接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握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热点、热点与热点间的内在联系,多方位、多角度分析相关问题,培养理论联系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8)巩固练习。是学案中的基本因素,包含识记类、理解类、应用类、创新型、讨论型等多种题目,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作为课堂内容及例题讲解后的巩固训练。(9)课堂小结。有学生来总结所学主要内容和学习感受、心得、收获、体会或提出疑难问题等,以便及时总结得失,弥补知识缺漏,不吃夹生饭,不做欠账人。当然,每份学案不一定都包含以上因素,可以根据学科的具体实际适当增删,不同课型的学案亦应有所不同。同时,在一些要素的设计上要多下力气,力求科学有效,要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思维状况,心理特点等学生实际设计问题。学案就是一份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自学提纲,因此,设计问题要考虑好难度、跨度、梯度、广度、密度等,考虑好是否最大限度的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考虑好设计什么样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9、学案编写的原则是什么? 主体性: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导学性: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探究性: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学习中研究的内容; 层次性: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开放性: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 创新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民主性:师生共同参与; 实践性:让学生在做中学。
10、学案编写要体现哪些特点? “学案”的编写应体现如下几个特点:
① 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课标和教材,让其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② 开放性——教学过程体现多维互动,教师不搞一言堂、灌输式。③ 主体性: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④ 差异性——面向全体学生的个性。⑤ 生成性——树立生命的观念。
11、设计学案时应注意什么?(1)使学生学习有路
学案中不仅要有学习目标,也要有学习过程。学案对于那些盲目不知如何学习的学生来说,应该是一条容易通过的学习之路。(2)使学生学习有劲
学习是漫长而又枯涩的活动。只有不断的成功,不断激活内心的潜力,才能不断地充盈自己的力量。设置学案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低起点、小台阶”,既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轻松,又能体会到登上一个个台阶的喜悦,从而增强登上下一个台阶的信心和勇气。
(3)使学生学习有法
学会方法,走遍天下。学案不仅要明确学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案要明确指示如读书、如何读图、如何理解、如何记忆、如何思考、怎样讨论等学习方法。
12、学案编写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第一,要全面了解学生,做到“五清”。
知识底清,认知心理清,学习态度清,可接受程度清,环境影响清。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充分估计到学生与教材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
第二,要做到“四个吃透”、“四个把握”。一是吃透教材内容所占的地位、整体结构、主要线索、纵横联系,把握住知识点,形成知识链,构成知识网。二是吃透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把握住重点、难点、训练点,实现学用结合;三是吃透教材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把握住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以实现“因材施教”、“差异教育”;四是吃透如何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的全部过程,把握住知识的停靠点、能力的增长点、思维的激发点,以解决学生思维、探索的问题。
13、学案的学习目标应怎样定位?
制定学习目标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要学什么。目标不仅要具体,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单元(课组)目标要求、章节(课例)预习提示和课后的思考和练习要求来确定,而且要重点突出,明确学习重点,但不要面面俱到,避重就轻。目标的表述要以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读得明白,弄得清楚本节课到底要完成什么学习任务。
14、学生提前了解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有什么意义?
明确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能做到课内明确任务,课后复习有方向,提高自主学习效率。教学的重点、难点又是启发学生思维探究的最佳切入点。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能给学生一定的思维启示(如观察、对比、推理、归纳、讨论等)。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培养学习能力。
15、学案中的预习包括哪些内容?
课前预习可以包括:一是与本学习目标相关背景材料和思想意义,学科问题的新发现、新猜想、新论证等,如语文课例中关于作品、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作品的思想意义、现在学习的价值、主要知识和技能的逻辑结构图等。二是提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题例,通过预习前置,学生自学,促进学生完成一定的基础目标,为课堂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16、学案中的“预习”设计有什么价值?
学案中的“预习”能够充分引导学生“先学”。这种先学不是那种漫无目的的学,学生要根据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导学问题、学习方法,采取自学的方式自主学习教材并完成相应的课堂练习。学生在学案导学的引领下单独自学教材,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尝试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同化”教材知识,通过“自奋其力”达到“自致其知”。这一过程属于思维的最佳状态,会激发学生在静思中根据学案中的导学问题或提供的实验器材,自己动脑动手获取知识,发现问题。
17、学案知识问题化设计有什么意义?
将所学知识进行问题化设计,是学案导学的核心和关键,是学生学习的控制器和推动器。它不仅在学生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控制学生学习过程的作用,更起着推动学生学习积极进行自主学习的作用。学案中,知识问题化设计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的质量,也决定着学案导学的成败。
具体到学生的学习中有以下意义:
(1)使学生学习的方向、目的明确。学案通过呈现给学生一系列的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索、去解决,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盲目,而是成了一种有目标、有方向的活动。
(2)使自主探究学习得以落实。学案呈现给学生的是一系列需要探究的问题,学生必然要想办法去解决,或看书、或实验、或调查等,学生在想办法解决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就经历了自主探究活动。不仅问题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3)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力品质。学生学习有了目标和方向,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很快地进入到实现目标的活动中,并能够及时排除其他干扰。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而且,长此以往,更会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力品质。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学生在解决的一系列问题中,不再是被动的去执行任务,而是要去主动的思考、认真的思考、细致的思考、努力的思考,在学生主动思考解决一系列的问题中,思考的积极性会逐步增强,思维的深刻性也会相对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5)小组合作交流成为需要。学生在自学中,一定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必然想与其他同学进行探索与交流小组合作交流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避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主义。(6)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看书习惯。学案中的问题都是围绕课本上的新知识设计的,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会首先意识到,要解决学案中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思考不行。这样,就有利的培养了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和看书后进行思考的良好习惯。
18、编制学案学法指导要考虑哪些因素?
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因素,学习方法的指 导是学生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 部分。重视学法指导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前提和保证。因此,在学案中,学法指导贯穿始终,如学案中的学习目标设计、疑难 问题提示、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构成一 条明晰的学法线。随着知识网络的形成,学法指导也构成科学完
整的体系,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学案中的学法指导主要包括知识识记和技能训
练的方法指导、问题的处理策略指导。要明确告诉学生从哪些角 度进行观察、记忆、联想、对比、推理、归纳、思考、讨论等,学习方法指导要充分结合学习目标,要举出一定的学习题例,通 过题例使学生循序渐进掌握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过程中注意的 问题。
19、学案中的练习应怎样设计?
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在练习问题设计时,应注意多设疑,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练习题可分为必做题与选做题,必做题侧重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侧重于巩固强化课堂知识信息的识记、理解与运用,属基础题,难度系数较低。选做题侧重于对所学知识的深化运用,难度、灵活度较大,是对学有余力同学的培优,侧重于培养学生知难而进的钻研精神。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练习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低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而高年级学生应把侧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一边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发现,给予指正,做出正确的评价。20、如何设计学案?
如何设计好“学案”,是学生“愿学”、“乐学”和“会学”的基础。因此,“学案”设计要做到“一个中心”、“两有”和“三性”。“一个中心”指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两有”指教师设计学案时要“心中有人,目中有纲”。“心中有人”指心中要有学生,要充分了解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充分考虑学案怎样导学生学,如何做到因材施教;“目中有纲”指要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依据,要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方法得当,层次分明。“三性”指设计的学案必须具有一定的探索性、科学性和主导性,探索性指学案设计的问题是真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实验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能够真正解决的问题。科学性指学案设计的问题要科学,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做到循序渐进,循循善诱,使学生认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又要符合学科性质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主导性指学案的设计虽然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主导下的有效学习,特别是注重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指导和辅导,使每一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1、学案编写的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学案编写教案化
教案的着眼点在与教师讲什么和如何讲,它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学案的着眼点则在于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编写学案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究的活动,他不是教案的翻版,他需要教师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出发,按照从易到难,从表面到本质,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规律,有层次安排学习内容。他还要求教师有创新精神,提出的问题要从课程标准出发,但又不拘泥于标准,要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常规思维局限,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但事实上,我们很多老师在编写学案的时候往往受到教学中思维定势的影响,把教案的条框详细化,就变成了所谓的“学案”。试想,这样的学案,怎能摆脱“教授化”的影子,怎能在课堂上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误区二;学案编写作业化
从性质上看,学案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手段,而习题或考卷则是检测学生学习水平与能力的手段。从内容上看,习题只是学案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些教师认为“导学学案”不过是教学内容习题化,所以,他们在设计“学案”时没有经过认真研究,只是吧教材内容简单的编织成一个个的习题,甚至机械照搬课本内容,连编排顺序都完全一样,认为这就是“学案”。教师如果按这样的“学案”进行教学,必定会造成学生去抄课本,死记硬背教学内容,简单机械的寻找答案,整堂课就成了师生对答案的过程,根本无法实现“学案导学”教学的优势。所以学案绝不是单纯的另外一份额外的家庭作业,要防止把学案搞成又一本“练习册”,从而加重学生的负担。误区三:学案编写的共性化
学案编写应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鼓励。要让每一个学生能参与并学有所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学习的自信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所以,我们在预设学案时必须基于全体学生,既要为全体学生的发展与提高而预设,又要能让全体中的每一位在通过他们的合作探究后有所提高。我们应该依据“三个目标”分层而设,使班级中的每一类学生每一位学生都能实现“三维目标”的前提下张显出属于他自己的个性,决不能采取“一刀切” 误区四:学案编写的“好高骛远”
学案的编写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习目标不能过高。有的老师在编写时,往往不考虑“学情”,学习目标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长期这样下去,必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所以编写学案必须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注意各知识点的把握层次。
22、学案是怎样通过问题导学落实三维目标的?
学案设计的重点在“问题导学”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过程设计和学法指导。问题导学以三线一面的形式把三维目标贯穿起来。一是知识线。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点进行拆分、组合,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给学生一个自读学习思路导引。二是学法线。在依案自读过程中,指导学生怎样读,怎样思,怎样操作,从而作出培养学生能力的具体设计。这条线或简或繁,或明或暗。三是德育线。在学习过程中,挖掘并体现学习内容的情感价值、世界观、方法论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三条线通过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问题体系及其内涵,培养学生的能力形成一个立体的知识、德育能力面。
23、学案在教材的开发方面有哪些价值?
学案把静态的教材进行动态的开发使用。它把教材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情景化、生活化、问题化设计和加工,特别注重把教材的知识细化为一个个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并提前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解决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走进教材,实现对教材的学习和理解。让学生在学习新课前,不仅对要学习的内容、重点和难点等一目了然,对所学的知识有了一个充分的思想准备。使教材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第一资源,充分发挥了教材作为学生主要学习资料的作用。
24、学案编写的开放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案编写的开放性体现在:①编写的主体,不只是教师个人,也有集体的智慧;不只是教师一方的精心设计,也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它是一种合力。②“导学学案”的设计要体现多种能力的综合训练。包括动眼观察、动耳倾听、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书写,它突出的是实践能力。③“导学学案”的开放性还体现在把自由发展的时空还给学生,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学生得以自由和谐的、生动活泼的成长。
25、一节优秀的学案应该起到这些作用:①激起动机,激发想象;②紧扣课标,开阔眼界;③重视学法,培养能力;④面向全体,层次多样;⑤结构合理,操作容易。
26、有了学案,教师还需要备课吗?
学案虽然是集体的智慧,但是,学案的使用却是一个个性化的活动,教师必须对学案进行创新设计与灵活应用。真正使用时,由于不同班级班风、学情和教学进度不尽相同,科任教师本身的教学技能和课堂调控能力也不尽相同,有些学案可通用,有些则应各尽所长,区别对待,特别是对学习成绩差异较大的班级更应使用不同的学案。所以,教师不可局限于已设计好的学案,受其固定思维框架的束缚。而是要在认真研究教材和认真研究本班学生学情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学案,领会学案的设计意图,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对学案进行加工改进,进一步完善学案,并制定出本班使用该学案的具体措施,让学案更加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
27、怎样结合学案开展教师集体备课?
在学案使用的探索中,更需要加强集体备课,具体要做好以下三个阶段的工作: ⑴准备阶段:
提前一周,确定中心发言人,对下一周的学案进行集中备课,特别是结合课标、教材和学生实际加强对学案具体使用的研究。其他教师也要对下一周的学案进行分析和研究,人人做好发言准备。
⑵讨论阶段(核心环节):
在规定的集体备课时间内,首先由中心发言人主讲学案。主要围绕以下三点进行:①学案的设计意图。②学案的使用方法。③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④如何根据本校或本班实际,对学案进行增删。⑶完善阶段:
通过第二阶段的讨论活动,老师们再结合本班的特点和情况,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对学案进行修改、补充、纠正、完善,形成适合本班的具有自己特色的较为成熟的规范的学案。
28、什么是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式,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为载体,以教师的指导或辅导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使教学过程由“教”变为“导”,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而且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从而实现教学的高效化。
29、实施学案导学有什么意义?
多年来,教师习惯了“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传递是单一的、一元的,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课堂上学生只是机械听、记,是消极的、被动的适应者。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唯有当学生能自由参与创新,自主实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身心方才处于最佳状态,思维方能被激活。因此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成为认识的主体,让学生成为思维活动的主体。①“学案导学”就是让学生先自学,然后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索,使他们亲身参与课堂教学,真正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②“学案导学”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具体化,可操作性强,并真正有利于教师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
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教师单纯讲,学生被动听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评价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而教师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