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作文谈爱迪生如何看手机 杨振宁莫言被称

时间:2019-05-15 00:16: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高考作文谈爱迪生如何看手机 杨振宁莫言被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高考作文谈爱迪生如何看手机 杨振宁莫言被称》。

第一篇:北京高考作文谈爱迪生如何看手机 杨振宁莫言被称

北京高考作文谈爱迪生如何看手机 杨振宁莫言被称“预言帝”2013-06-08 08:27

昨日,北京高考作文题一披露,很多人都说,这道题出自莫言和杨振宁在北大的对话。在网上,网友也因此将杨振宁、莫言称为“预言帝”,戏称他们“猜中”了北京的高考作文题。

据了解,今年5月15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北京大学展开了一场名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在这场对话中,两位诺奖得主恰好谈到了“爱迪生如何看待手机”的问题。在当天的对话中,杨振宁说道:“我常常在想一个问题,假如今天把爱迪生突然请回来,让他在21世纪生活一个礼拜,什么东西是他最感到不可思议的?你们认为会是什么?”莫言回答道:“手机。”杨振宁说:“对,我同意是!随便一个人,拿出手机来就可以和美国的朋友通话,这比《封神榜》里最奇怪的事情还要奇怪!”

有意思的是,今年北京高职单考单招材料作文也是围绕一段对话材料展开,这段虚拟对话列举爱因斯坦和乔布斯的两个看似矛盾的观点,探讨“该不该为别人活”。

■现场调查

多数考生感觉作文不难

“没想象中的难。”昨天,走出广渠门中学考点的黄同学如此评价今年的语文题,这也代表了考生的普遍反应。

在该考点,记者一共采访近20名考生,其中13名表示今年的作文题目不难,“因为语文的决定因素太多了,不像数理化那样能够熟能生巧,并且只有唯一的答案。不管以往底子如何,只要有自己的观点都或多或少能答一些,所以大家都会尽量完成。今年给的材料之类的也不算深奥难懂,理解起来应该没有问题,就看每个人怎么想了。”在问及语文题难度时张同学向记者介绍道。不过,也有5名同学认为题目并不好下手。“给的范围很宽,有时我就会很担忧自己是不是写偏了,所以在答题过程中顾虑很多,写完以后发现又跟当初思路不同了。”谭同学一边说一遍摇头叹气。

在人大附中考点,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考生,多数认为语文科目较容易,甚至“比海淀区一模、二模的题目简单”,作文题目也比较容易上手,开放性很强。但也有考生比较担心,觉得“写跑题”了。

记者了解到,有的考生从“沟通”的角度展开,表达新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也有考生在作文中主要体现“变革”,认为从灯泡的发明到手机的广泛使用,科技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交往方式,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越来越多的变化发生在我们身边。

第二篇:2013年北京高考作文:爱迪生如何看手机(专家解读)

2013年北京高考作文:爱迪生如何看手机(专家解读)

作为大家最关注的题目之一,不仅因为其分值巨大,更因为作文题目中包括着重要社会现象、人们思想态度的一种反思。但事实上,很少人会真正试图去研究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命制背后的实事内涵。大多数老师只会教学生套作名人的例子,拼凑些名句名言,但这几乎成了阅卷者最厌恶的写作风格之一。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要作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如果是一个烂泥潭又有谁知道它的深浅呢。所以想写好考场作文,既不是拼凑名人素材,也不是盲目抒情,而要真正理解命题人的命题意图。

2012年高考作文题目考的是铁路检修工人老计坚守岗位的内容。这一题目,让那些只会教学生写名人故事、风花雪月的老师完全崩溃。更有甚者,还有鼓吹在考场上要写记叙文、散文来标新立异之辈,学生们在考场上一见此题完全手足无措。于是,杨老师告诉你,在高考前中宣部(主管教育)部长刘云山提出新闻战线要“走转改”。“走”就是“走基层”,要报道平凡世界的闪光品质。只要你了解这一点,就知道这是当时最重要的时政之一。杨老师带你练过这个类型的作文,你上了考场,无论考老计老刘还是老杨,你都会写!然而,很有学校的老师甚至连刘云山都没有听过,更不要提“走转改”这样重要的时事了。

我在课上举过这样的例子来说明,宋代文坛领秀欧阳修提出“诗文革新运动”,主张一扫西昆体的浮靡之见,而要反映社会现实。科举的时候,欧阳修又是命题者,又是阅卷人,曾巩是当年的状元,苏轼是榜眼,如果他们的文章文字清浮如西昆旧体,可能被录取么。曾巩最早被欧阳修所欣赏的文章叫《时务策》,相当于“曾巩谈时政”。苏轼当时的考场作文叫《刑赏忠厚之至论》,纵谈古仁者以忠厚为本行刑,反思今日宜行仁政。阅卷者欧阳修看了都说,这小子我以后都得让着他点。

如果你今天的文章仍然浮华虚饰,一无真情实感,二无现实眼光,三无文采篇章,在阅卷者眼里简直无可取之处。而以上三点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现实眼光,才能关注和体会自己所处的世界,才能抒发真性情,正所谓“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有了现实眼光,自然可以引证古今,以史为据、以史为鉴进行分析,而决非套作之流。

在高考前杨老师为学生们精析了2013重要的时事及其命题思路,请看这是我对2013年各城区一二模作文进行的深入解析:

作文题目时事

2013海淀一模:李太奖文化软实力

2013西城一模:有我还是无我走基层:奉献

2013东城一模:动物冬眠、迁徙走基层:坚守

2013海淀二模:结伴同行走基层:团结

2013西城二模:小确幸中国梦:幸福

2013东城二模:拼凑与创造文化软实力:创造力;

明白了这些,才真正懂得命题者不仅仅考查你的语文功底,还在考查你的现实眼光。一个年青人不能只是沉湎于个人的小世界、小情感,而要有济世经国的眼光与抱负。只有这样,才能写出高于同龄人的好文章来。只可惜很多学校的老师在高考前还在孜孜不倦地教学生写文人故事,有的老师还把从网上搜来故事凑成毫无逻辑的集子发给学生,面对厚厚的故事集学生完全不知应该从何下手。还有的老师只会不停地讲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而对于其背后对平凡世界闪光品质重点报道的时政却一无所知,学生们在感动流泪之后仍然是面对考题的茫然,或者对着考题继续流泪。

以下是2013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

一个文学家、一个科学家进行讨论

科学家说:爱迪生来到21世纪很新奇,他会觉得什么很新奇呢?

文学家说:手机一定让他觉得不可思议。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标志,就像一部掌上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他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带给我们很多意想不到的改变。

围绕二者的讨论展开文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此题围绕对手机的讨论展开,这是北京卷一直以来的特点,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话说,但能够写好绝对需要你有相当的功力。这种功力不仅体现在文学的积累上,更体现在思考力、分析力和对现实的关注。“手机”和2009年“隐形的翅膀”,2010年“星空与实地”一样,都是有象征内涵的词汇,考生可首先解析“手机”在信息时代代表的是新媒体、新科技,或者代表着新时代、新的沟通方式、思考方式。

但请各位注意,材料中是两个极有身份特点的人物在发表议论,一个是文学家、一个是科学家。科技与文学的关系是一个巧妙的切入点,可以让学生从文学的角度举例分析。杨老师在课上讲过经典例证文学与科学的关系--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手机所代表的科技推动着时代的发展,也必然会对文学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工业革命的兴起带来了民主运动和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的风潮,对西方文学有着强大的推动力,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系列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在我写这篇文章时不停有学生打电话、发微博给我,表示写了文学与科技的关系,运用了我讲“创新与个性”这个命题时的诸多材料,这都是极好的选择。

当然,手机作为一种自媒体,表现着对于时代的再现。发微博、写校内看似是个人行为,但其实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就像白居易随手而作的诗让我们看到了中唐的风貌,鲁迅的书信

集让我们读到了民国文人的风骨,今天我们在手机上所写给一切都是时代的写照。所以这个时候更需要我们能够有时代的责任感,文以载道,用文字表现真实的情感和响应时代的号召。关于结合社会现实部分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利用好手中的科技,把它和求学结合起来;

(2)手机作为一种自媒体,要勇于承担责任,再现时代的精神;

(3)手机所带来的科技革新是时代的进步、创新的精神,创造力是国家发展的动力;

(4)手机所带来交往方式的革新加强/淡化了人与人的交流和感情;

(5)手机所带来观念意识的革新让我们开眼看世界,从感受新奇到自我成长。

特别是手机带来的创造力、创新力,是结合时政极好的角度。我们曾经在满清王朝的末期吃足闭关自锁、盲目自大的苦头,今天我们手机这样的媒体让我们有机会放眼世界,接触到更新的知识和思想。这个角度和2013东城二模题目有异曲同工这妙,请看这是我在考前为学生们所写的东城二模例文中关于民族国家、反思自己的例段:

其实中华民族并不缺少创造力,无数优美的诗词已经向我展示了古典审美的妙境。杰出的文人只有春花秋月、夏雨冬霜就可以创造出意蕴深远的诗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传有千古佳句,不是几个单调意象的无序拼凑,而是巧妙运用远近与动静的结合、听觉与视觉的互感,为读者创造了一个真实生动的画面,使异乡游子读之有感。(四大名著的例子)作为拥有“四大发明”的古国,今天的我们却在山寨手机上不断地拼凑西方的技术与硬件,在电视节目上不断抄袭模拟国外的创意,甚至很多大学生的学术论文来自于对期刊库中既有学术成果的拼凑或抄袭。所以十八大提出在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口号,在文化上复兴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以文化软实力实现民族的文化复兴。只能拼凑他人意识的个人与国家都很可能平庸,只有继承“龙”图腾创造性的精神,才能让我们从“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智造”。

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应传承龙的精神,不甘于拼凑的平庸,而要创造性的精神面对未来的学业与人生成为杰出的人才。当我们即将离开更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高中,步入更高的学府。我们应充分继承前人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正陈寅恪先生所讲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着力于做一个有创造力、想象力的研究者,在我所热爱的学术专业内珍惜韶华、努力投入,多做独立性的思考和踏实的研究。我相信自己可以将个人微薄的智慧,奉献给正走在文化复兴道路上的祖国。

今年的关于“手机”讨论的题目可以说与每个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但大多数学生都不知道在文章中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学业和人生进行分析。手机给学生们带来的是什么,是更加自由的交流平台,更是无比丰富的知识资源。很多学生用手机除了打无聊的电话、发短信聊天,就是上课听歌、玩游戏,而有的学生则可以利用这样的媒介随时学习英语、从网上下载国外的教学课程。这都体现着科技发展中不同的观念意识所带来的不同变化。学生们如果可以结合手机给自己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大学四年的求学生活中利用好手机,一定会以细致的思考和真挚的感触给阅卷者“一条清澈小溪”的美好感觉。

2013北京卷关于手机的作文题目,需要学生们更加关注现实、放眼世界,这也是2014年备考时仍然需要关注的问题,杨老师会在今年的教学中围绕时政命题带领学生们真正以深刻的立意和流畅的逻辑来写出深刻、优美的文章。(作者:杨洋)

相关资料:北京2013年高考作文出自杨振宁与莫言的对话

2013年6月7日 北京 拿到今年北京的高考作文题,记者眼前一亮,记得5月15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北京大学展开了一场名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在这场对话中,两位诺奖得主谈到了“爱迪生如何看待手机”的问题。而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给出的材料中,虽然没有点名,但是很明显,文中的科学家就是杨振宁,文学家则应该是莫言。

还记得在当天的对话中,杨振宁突然提到:“我常常在想一个问题,假如今天把爱迪生突然请回来,让他在21世纪生活一个礼拜,什么东西是他最感到不可思议的?你们认为会是什么?”莫言回答道:“手机。”杨振宁说:“对,我同意是!随便一个人,拿出手机来就可以和美国的朋友通话,这比《封神榜》里最奇怪的事情还要奇怪!”第二天的本报,曾经对此做过报道。

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对话,按要求作文。

科学家:假如请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许这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科学家和文学家关于手机的不同看法引发你什么样的想象和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第三篇:2013北京高考作文练手 爱迪生看待手机

不辨正色 独敬望者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庄周有那么一天,电话变成了手机,有那么一天,贝尔与爱迪生都看不懂电话,看不懂电话改变的一切。多年之前爱迪生量产了电话,他创造了电话的奇迹,他是电话的父亲,而如今爱迪生却并不能猜到故事绚烂精彩的结尾。

我不禁想起十年前的昏暗的小商店,他拿着手里的电话,对着说明书细细琢磨,一个月的工资换来了能随身携带的电话机,诺基亚3310,蓝色,可以换壳,可以打贪食蛇,可以用三个按键玩一天的“星球大战”。“儿子,以后在外面有什么事得记得这个电话号啊,打这个就能找到我。”“我还是比较想玩贪吃蛇。。”那是我爸,那个号码从那天起就从没变过。

爱迪生和华生的电波磁舌簧实验换来电话的进步,他们真正的创造出了贝尔近似于概念的电话机,他的电话可以让百里外的人自由通话,然而却不能发微博、拍照、听音乐,甚至不能贪食蛇。

产房门外,空荡荡的。此时年轻的教师正和班里的学生讲起自己的儿子将要诞生,班里一阵掌声欢呼,甚至有学生吹起了口哨,把手里的零钱塞到老师手里,当下课铃声响起时,年轻的教师则匆匆的跨上自行车奔向医院,“我有儿子了,我有儿子了!”多年以后,我只能这么揣测着他的心情,因为我不了解那种心情,只知道多年以后讲起这个故事他依然兴奋的滔滔不绝。“那时候也没有手机没有电话,车骑得像飞一样。”那时的我,应该还只会哭闹吧。

爱迪生发明了电话,却从未想过它最终会变成什么,时空的迷雾最终让人“无所至极”,发明大王的电报、留声机、电影机似乎全部的变成了手机,又全部死于手机。他不知道未来的电话会是什么样子,但他守护着改进着初期的电话。“恩,老师,好,我一定好好教训他,我明白。”父亲的手机换了,但我的手机似乎换的更加频繁,沉闷的高中时光里,我喜欢用手机看小说,在课堂上。“你给我滚过来!上学就是做这些事的吗?还买手机,你要手机就是这样混蛋的用法?”其实这没什么,在每个走过的地方,我都犯过无数错误,也得到过不少成绩。他不知道从产房外的第一次抱起我之后会发生什么,会有多少次在和老师的电话中道歉,又多少次被一个电话从工作的地方催到学校,多少次听见我说‘爸,我受伤了,快来。’;当然亦会有多少次在老师打来的电话里欢快的大笑,多少次听见刷新纪录的学习成绩,多少次收到我的生日祝福短信。

有一天,真的会有那么一天,电话变成了手机,有那么一天,贝尔与爱迪生都看不懂电话,爱迪生消逝在茫茫岁月之中,使用再先进的手机都已联系不到。多年前有一天他让我坐在他肩膀上,像小时候一样。那次他的胳膊养了好久,原来他的肩膀终究有一天不再是我全部的活动空间,也不可能再完全的托起我的重量;多年前有一天他和人说话不太妥当,事后我提醒说怎么能这样,他点头说是啊,你说得对,原来他有一天也会小孩子一样认错,我也能教给他很多他想不到的东西;多年前有一天他喝酒喝多了我说你喝那么多干嘛啊,他说:“你看,我有儿子管我吧,为我老婆儿子,我得拼吧。”原来他有一天终于会对我说他肩上扛着什么,会把我当成平等的男人,告诉我该承担什么。

爱迪生是手机的父亲,而我的父亲就是我的爱迪生,天辽地远,不辨正色,我们从未看懂他们,他们也终有一天再也看不懂我们,他们渐渐地落后于时代,但当敬重者,一生不容忘。我想爱迪生看到手机时,怕会是无比的欣慰与自豪,即便他不会刷微博。他不知道手机会如何发展,正如手机不清楚那个老者曾教导爱

护着它的整个童年时代。

送尔长江万里心,他年来访南山老。遥远的空间只有苍茫,值得敬重的永远是那些守望者和遥望者,或许我们谁都不可能看透,但记得敬重,敬重那些连贪食蛇都玩不熟的爱迪生们,敬重翻着说明书都看不懂高新科技的爱迪生们,敬重当你觉得所有人都不可靠时只会想起他的号码的爱迪生们。当某天,那个号码再也找不到联系人,我依然会记得,有个很年轻的人告诉我可以用这个号码找到他,而他在号码的另一边直守望到很老很老。

爱迪生,我爱你。

第四篇:爱迪生如何看手机北京卷满分作文

科技 文化 品味

1876年3月10日这一天,当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成功地接通了与助手沃特森的电话时,一个新的通信时代由此打开。

1973年3月10日这一天,当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马丁•库帕站在纽约的街头,掏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时,引得过路人纷纷驻足侧目。

2013年6月27日这一天,当爱迪生乘坐爱伊斯坦的时光机来到二十一世纪时,他首先看到了手机,感触极深,这是一个手机引领的世纪。

手机所带来的科技革新进步,体现的是一种创新的精神。创造力是时代发展的动力,当书信被电子邮件取代,当脚力被各种交通工具代劳,当手工作被手机引领时„„处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科技的发展给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神州十号的发射圆满成功再次证明了科技的力量。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便对西方现代科技有一种盲目的恐惧或崇拜,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国门,打碎了天朝上国的美梦,也在国人心中种下了恐惧而又歆羡的种子。科技强国也被无数国家奉为圭臬。科技霸权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现代科技的优势展露无遗。

也许爱迪生不懂得,社会转型期的今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激烈碰撞,逐步融合,而在这碰撞与融合中,各自焕发出新的的生机。科技赋予传统文化科学特性和创造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而科技发展中形成的科技精神,包括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念等,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传统文化。在科技条件下,传统优秀文化经过现代科技的陶冶和兼容,具有了新的创造活力,它既蕴含了现代科技的新成果,又指导着现代科技条件下的民族文化不断创新和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发挥科技优势,改造传统文化,是保持传统文化生机的不二法门。

同时,传统文化的道德原则、和谐理念也指引着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科技的发展与走向。先进科技的发展为人们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现代建筑的发展并随着邻里人情的冷漠,交通工具的进步伴随着健康的,电子文档的的发明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书写能力的退化。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也只能依靠传统文化。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令举世深思的论点:“挽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而七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在巴黎宣布,解决21世纪人类的生存问题,必须去2000多年前的孔子学说中汲取智慧。弘扬传统文化,解决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也指引着科技的发展。

在如今纷繁芜杂的大环境下,科技与传统文化不可偏废。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我们的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促进社会进步,让人享受舒适生活:积极发挥科技优势,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已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

手机不仅是信息时代的标志,而且是科技时代的标志。在信息化的今天,手机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一个无可替代的作用。可能在爱迪生眼中,手机并不是一个奇怪的东西,因为他在19世纪可能预知到未来的手机,但在我们眼中,手机却时刻迁移者我们的眼球。每一款手机的更新,都会在学生圈中引起巨大的反响。

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在碰撞交融中永葆生机与活力。科技影响着文化,文化改变了品味,品味影响着人生。

下载北京高考作文谈爱迪生如何看手机 杨振宁莫言被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高考作文谈爱迪生如何看手机 杨振宁莫言被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