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答案职业卫生知识考试题
职业卫生知识考试题
姓名:成绩:
一、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1、《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已经于2012年3月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6月1日)起施行。
2、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3、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应当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高毒作业场所应当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
4、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5、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6、职业病病人依照有关民事法律,有获得赔偿权利,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7、《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中规定,用人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
8、职业卫生 “三同时”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9、国家实行职业卫生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制度,(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负责全国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10、职业健康检查:(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1 分,共10分。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有权了解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并要求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2、职业病人不适宜从事原工作的,可以要求调离。(√)
3、劳动者可以选择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者的经常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诊断。(√)4、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5、用人单位应当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应急时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和相关医学观察的费用应由劳动者自己承担。(×)、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救治并承担相关费用。(√)8、制鞋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是粘合剂中的挥发性物质“苯、甲苯、二甲苯”。(√)、采石、石雕、水泥等粉尘危害行业的作业工人只需配戴一般卫生口罩就可有效防止尘肺病。(×)10、电焊工人除应注意眼睛防护外,还应防止焊尘、焊烟对人体的危害。(√)
三、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用于预防和治理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培训等费用(C)。
A.由国家和企业共同负担B.企业和受益员工共同负担C.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
2、粉尘作业职业禁忌症包括(E)。
A.活动性肺结核B.慢性阻塞性肺病C.慢性间质性肺病D.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E.以上都是
3、下列不属于高温高空作业职业禁忌症的是(B)A.Ⅱ期及Ⅲ期高血压B.肺炎C.心脏病及心电图明显异常者D.慢性肾病
4、严禁从事煤矿生产工作的人员有(A)患者。A.鼻炎B.肺结核病C.癫痫病和精神分裂症
5、个体防尘要求作业人员佩戴(B)和防尘安全帽。A.防尘眼镜B.防尘口罩C.防尘耳塞
6、作业场所的噪声不应超过85 dB(A),大于85 dB(A)时,需配备个体防护用品;大于或等于(B)dB时,还应采取降低作业场所噪声的措施。
A.88B.90C.947、消除尘肺病的关键是(C)
A.经常轮换工种B.搞好治疗C.搞好防尘
8、以下有害气体中属于刺激性气体的是(C)。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
9、不是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C)
A、含苯粘合剂的生产 B、工业探伤的放射性作业 C、接触噪声的作业
10、劳动者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应当(B)。
A、劳动者自己购买 B、用人单位提供C、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各出50%的费用
四、简答:每题 10 分,共50分
1、李某体检时发现白细胞总数偏低,他可以马上到家具厂应聘油漆工吗?为什么?
答:不可以。油漆中的挥发性物质苯、甲苯、二甲苯主要危害人的血液循环,李某白细胞总数偏低,属职业禁忌症,应过一段时间后复查,如正常,才可以。
2、什么是职业病危害?
答: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3、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哪些?
答: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及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其它有毒有害因素。如:粉尘、噪声、振动、放射线、有毒气体等。
4、职业病有害因素来源于哪几个方面?
答:职业病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3个方面:
1、由生产工艺产生或存在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铅烟、粉尘)、物理因素(如:高温、高压、高湿、噪声、振动、各种辐射)、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
2、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如:劳动强度过大、劳动工具不合理、劳动时间过长或安排不当、个别器官使用过度、劳动体位不良等。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来自其它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造成的生产环境污染。在实际工作场所,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综合作用,以至产生职业性疾病。
5、用人单位如何体现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
答:.通过岗前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告知,告知劳动者本单位主要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应如何预防;
1.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告知,告知劳动者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2.设置公告栏告知,将本单位职业病卫生管理制度和工作场所职业病有害因素检测结果等向劳动者公布;
3.使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应在设备醒目的位置上设置警示标识,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报警装置。
第二篇:5月份职业卫生考试题答案
答案
一、填空:
1、职业病危害劳动者健康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3、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病防护用品
4、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种类、后果、预防
5、上岗前在岗期间职业病防护设备职业病防护用品
6、职业卫生知识正确使用、维护
7、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
8、未成年工孕期、哺乳期9、10 类115种
10、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二、简答:
1、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劳动者享有下列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一)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二)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三)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四)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五)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六)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七)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3、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4、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第三篇:职业卫生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安全教育测试题
答卷人姓名 部门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正式实施。A.2001年10月27日
B.2002年5月1日 C.2002年1月1日
D.2002年7月1日 2.职业病是指()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C.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D.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
3.安全带的正确挂扣应该是?
()
A.同一水平
B.低挂高用
C.高挂低用 4.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
A.职业病危害
B.职业危害
C.职业危害因素
D.职业卫生危害 5.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A.粉尘、物理、化学因素
B.粉尘、物理、放射
C.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D.粉尘、物理、生物因素 6.()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接触职业有害作业的工人
B.职业病病人 C.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
D.接触矽尘工人 7.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A.呼吸道
B.皮肤
C消化道
D.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8.劳动者怀疑自已得了职业病时,可以向()申请职业病诊断.A.当地政府部门
B.当地卫生院
C.用人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的具有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 9.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A.同时设计,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C.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
D.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10.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A.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B.警示标识
C.警示说明 D.警示语言 11.警示标识安全色有()A.二种 B四种 C.三种 D.六种
1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中红色的含义是()A.表示禁止、停止、危险以及消防设备的意思。B.表示指令,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定。
C.表示提醒人们注意。
D.表示给人们提供允许、安全的信息。1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中黄色的含义是()A.表示禁止、停止、危险以及消防设备的意思。B.表示指令,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定。
C.表示提醒人们注意。
D.表示给人们提供允许、安全的信息。
14.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A.必要时
B.定期
C.不定期
D.间断 15.操作机械时,工人要穿“三紧”式工作服,“三紧”是指袖紧、领紧和()A.扣子紧
B.腰身紧
C.下摆紧
16、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A.劳动者的职业史
B.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C.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D.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
17、职业健康检查应当包括:()
A上岗前
B.在岗期间
C.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 D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
18.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A.月经期
B.婚期
C.孕期
D.孕期、哺乳 19.国家规定每年()月的最后一周是职业病防治宣传周。A.2 月
B.4月
C.3月
D.5月
20.依据法律规定,对职业病防治工作及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的机关是()
A、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以上工商管理部门
C、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D、省级以上工商管理部门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4分)
1、为了解职工的健康情况。预防职业伤害,须对职工进行()体检和()体检。
2、为防止有毒汽体或粉尘危害人体。应采取()和()措施。
3、劳动保护用品是用来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与()方面的专用物品。
4、企业必须如实申报()和(),及时报告事故和职业病情况,不得瞒报、虚报。
5、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和()人员调查工伤保险情况时,企业应当给予()和()。
6、工伤职工或者其亲属申请工伤待遇时,应当如实反映事故发生的时间、()、(),现成证人和本人()等情况。
7、工伤职工经过劳动部门鉴定确认()或者()劳动能力可以工作的。应当()企业的工作安排。
8、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的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以货币或其它物品()劳动防护用品。
9、对特殊劳动防护用品应建立()制度,()的、()的一律不准使用。
10、为防止职业病,企业应当根据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定期检测作业环境中生产性()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及时(),()。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6分)
1、享受因工伤残保险的的职工就算违法犯罪也不能被企业开除。
()
2、职工因工负伤痊愈后。经医院检查证明确实旧伤复发,可按因工负伤处理。()
3、企业与职工签定招工合同中明确注明“工伤概不负责”属无效民事行为。
()职业卫生知识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C
4.A
5.C
6.B
7.D
8.C
9.D
l0.A 11.B 12.A
13.C 14.B l 5.C 16.D l 7.D 18.D
19.B 20.A
二、填空题
1.就业前的定期 2.呼吸防护
皮肤防护 3.安全
健康
4.工资总额
职工人数
5.工伤保险经办机构
配合 协助
6.地点
主要经过
工资收人
家庭成员 7.完全恢复
部分恢复
服从 8.免费
国家规定
代替 9.定期检查
不合格
失效
10.卫生
有害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三、判断题
1.×(可以被开除)2.√ 3.√
职业卫生知识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C
4.A
5.C
6.B
7.D
8.C
9.D 11.B 12.A
13.C 14.B l 5.C 16.D l 7.D 18.D
19.B
二、填空题
1.就业前的定期 2.呼吸防护
皮肤防护 3.安全
健康
4.工资总额
职工人数
5.工伤保险经办机构
配合 协助
6.地点
主要经过
工资收人
家庭成员 7.完全恢复
部分恢复
服从 8.免费
国家规定
代替 9.定期检查
不合格
失效
10.卫生
有害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三、判断题
1.×(可以被开除)2.√ 3.√
l0.A 20.A
第四篇:职业卫生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B)正式实施。A.2001年10月27日
B.2002年5月1日 C.2002年1月1日
D.2002年7月1日 2.职业病是指(C)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C.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D.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
3.安全带的正确挂扣应该是?
(C)
A.同一水平
B.低挂高用
C.高挂低用 4.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A)。
A.职业病危害
B.职业危害
C.职业危害因素
D.职业卫生危害 5.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C)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A.粉尘、物理、化学因素
B.粉尘、物理、放射 C.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D.粉尘、物理、生物因素 6.(B)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接触职业有害作业的工人
B.职业病病人 C.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
D.接触矽尘工人 7.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D)A.呼吸道
B.皮肤
C消化道
D.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8.劳动者怀疑自已得了职业病时,可以向(C)申请职业病诊断.A.当地政府部门
B.当地卫生院
C.用人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的具有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 9.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D)。A.同时设计,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C.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
D.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10.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A)。
A.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B.警示标识
C.警示说明
D.警示语言 11.警示标识安全色有(B)A.二种
B四种
C.三种
D.六种
1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中红色的含义是(A)A.表示禁止、停止、危险以及消防设备的意思。B.表示指令,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定。
C.表示提醒人们注意。
D.表示给人们提供允许、安全的信息。1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中黄色的含义是(C)A.表示禁止、停止、危险以及消防设备的意思。B.表示指令,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定。
C.表示提醒人们注意。
D.表示给人们提供允许、安全的信息。14.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B)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A.必要时
B.定期
C.不定期
D.间断 15.操作机械时,工人要穿“三紧”式工作服,“三紧”是指袖紧、领紧和(C)A.扣子紧
B.腰身紧
C.下摆紧
16、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D)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A.劳动者的职业史
B.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C.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D.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
17、职业健康检查应当包括:(D)
A上岗前
B.在岗期间
C.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 D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
18.用人单位不得安排(D)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A.月经期
B.婚期
C.孕期
D.孕期、哺乳 19.国家规定每年(B)月的最后一周是职业病防治宣传周。A.2 月
B.4月
C.3月
D.5月
20.依据法律规定,对职业病防治工作及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的机关是(A)
A、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以上工商管理部门 C、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D、省级以上工商管理部门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4分)
1、为了解职工的健康情况。预防职业伤害,须对职工进行(就业前)体检和(定期)体检。
2、为防止有毒汽体或粉尘危害人体。应采取(呼吸防护)和(皮肤防护)措施。
3、劳动保护用品是用来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安全)与(健康)方面的专用物品。
4、企业必须如实申报(工资总额)和(职工人数),及时报告事故和职业病情况,不得瞒报、虚报。
5、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和(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人员调查工伤保险情况时,企业应当给予(配合)和(协助)。
6、工伤职工或者其亲属申请工伤待遇时,应当如实反映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经过),现成证人和本人(工资收入)等情况。
7、工伤职工经过劳动部门鉴定确认(完全恢复)或者(部分恢复)劳动能力可以工作的。应当(服从)企业的工作安排。
8、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免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以货币或其它物品(代替)劳动防护用品。
9、对特殊劳动防护用品应建立(定期检查)制度,(不合格)的、(失效)的一律不准使用。
10、为防止职业病,企业应当根据国家制定的一系列(卫生)标准,定期检测作业环境中生产性(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6分)
1、享受因工伤残保险的的职工就算违法犯罪也不能被企业开除。
(×)
2、职工因工负伤痊愈后。经医院检查证明确实旧伤复发,可按因工负伤处理。(√)
3、企业与职工签定招工合同中明确注明“工伤概不负责”属无效民事行为。
(√)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正确使用和维护安全帽的方法。答:要正确使用各类安全帽,如果戴法不正确,就起不到充分的防护作用,特别是对防坠落物打击的一般安全帽,更要懂得其性能,注意正确使用和维护的方法。
(1)缓冲衬垫的松紧由带子调节,人的头顶和帽体内顶部的空间至少要有32毫米才能使用。(2)使用时不要将安全帽歪戴在脑后,否则会降低对冲击的防护作用。(3)安全帽带要系紧,防止因松动而降低抗冲能力。
(4)安全帽要定期检查,发现帽子有龟裂、下凹、裂痕或严重磨损等,应立即更换。2.女职工的特殊保护的内容是什么? 答:主要包括企业按国家法规规定,不得安排妊娠、哺乳的女职工从事严重有毒有害作业和繁重体力劳动;女职工生育和施行结扎手术,应按规定给予休假;对女职工的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更年期要给予保护。
3.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哪些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答:用人单位必须建立的劳动安全卫生制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编制劳动安全卫生技术措施计划制度;劳动安全卫生技术措施经费制度;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制度;劳动安全卫生检查制度;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的健康检查制度;伤亡事故与职业病统计报告调查处理制度。
第五篇:职业健康卫生考试题
职业卫生健康考试试题
单位: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职业病是指()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C.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D.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
2.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分类管理、()治理”。
A.彻底 B.综合 C.分期
3.《职业病防治法》中所称用人单位是指()。
A.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 B.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机关
C.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
4.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
A.职业病危害 B.职业危害 C.职业危害因素 D.职业卫生危害
5.()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接触职业有害作业的工人 B.职业病病人
C.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 D.接触矽尘工人
6.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
A.呼吸道 B.皮肤 C消化道 D.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7.劳动者怀疑自已得了职业病时,可以向()申请职业病诊断.A.当地政府部门 B.当地卫生院
C.用人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的具有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
8.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承担。
A.劳动者 B.用人单位 C.工伤保险基金
9.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
A.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B.警示标识 C.警示说明 D.警示语言
10.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A.用人单位 B.单位职工 C.劳动者
11.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中红色的含义是()
A.表示禁止、停止、危险以及消防设备的意思
B.表示指令,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定
C.表示提醒人们注意
D.表示给人们提供允许、安全的信息
12.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的作业。
A.重体力劳动 B.其所禁忌 C.危险
13.用人单位的()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A.主要负责人 B.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人 C.卫生机构 D.工会
14.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A.月经期 B.婚期 C.孕期 D.孕期、哺乳
15.依据法律规定,对职业病防治工作及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的机关是
()
A.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以上工商管理部门
C.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D.省级以上工商管理部门
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1.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A.粉尘 B.物理因素 C.化学因素 D.生物因素
2.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5、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免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不得以货币或其它物品代替劳动防护用品。
6、对特殊劳动防护用品应建立()制度,不合格的、失效的一律()。
7、为防止职业病,企业应当根据国家制定的一系列卫生标准,定期检测作业环境中
A.劳动者的职业史 B.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C.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D.职业病诊疗
3.职业健康检查应当包括:()
A.上岗前 B.在岗期间 C.离岗时 D.应急的健康检查
4.劳动者在预防职业病时应尽的义务为()A.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
B.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
C.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D.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时报告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A.生产 B.经营
C.进口 D.使用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为防止有毒气体或粉尘危害人体,应采取()和()防护措施。
2、劳动保护用品是用来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与()方面的专用物品。
3、工伤职工或者其亲属申请工伤待遇时,应当如实反映事故发生的()、()、()、现场证人等情况。
4、工伤职工经过()鉴定确认完全恢复或者部分恢复劳动能力可以工作的,应当服从()的工作安排。
()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8、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的作业。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正确使用和维护安全帽的方法。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应注明哪些内容?)的作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