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办法

时间:2019-05-15 00:15: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办法》。

第一篇: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办法

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办法教育部关于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工作管理办法尚未下达,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暂时按照教育部关于《2011年全国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文件的规定进行招生报名工作。其间如有变化,我校会遵照执行,并在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网页上刊出告知,务请关注研究生招生公办室网页“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栏目内相关通知。

一、报名须知

1.报名前请认真阅读我校201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确认自己是否符合我校报考条件。同等学力考生须提前向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办提供相应材料(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大学英语6级或其他应试语种6级证书(报考外语专业亦须提供应试语种6级证书)复印件、与报考专业相关(不得跨专业)的5门硕士学位课程成绩证明、与报考专业相关(不得跨专业)的本科毕业证书复印件、以第一作者发表在核心期刊(以我校研究生院培养处网页核心期刊目录为准)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及刊物封面复印件),经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审核通过后方可网上报名。

2.我校201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内导师姓名后如标注#,则为我校兼职博导。专业目录备注栏内标注与其他导师合作招生的兼职博导,招生名额需占用合作导师招生名额,即无独立招生名额。与他人合作的兼职博导的研究方向和考试科目同合作导师。

3.凡因不符合我校招生简章规定、所提供的信息不真实、经审查不符合我校报考条件、因我校之外的网络不可知原因而造成报名无效及其他后果,我校不负责任。

4.若报名系统中的考试科目等信息与我校公布的专业目录不一致,或报名过程出现异常,无法完成在线报名,请电询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办:021-54344721。

5.就读期间人事关系、档案、户籍留存原地原单位的考生、招生学校、原地原单位之间,必须在录取前,分别签定合同,还需交培养费(12000元/年)。

二、报名流程

1.报名日期及方式

2011年11月21日至12月9日,在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网页上的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在线输入)。我校对此前在报名系统(测试版)考生输入的信息不再采用和保留。

报考硕博连读、中法联合培养的考生暂不进行网上报名(在线输入),届时另行通知。

2.报名信息输入

考生网上报名(在线输入)前必须备好本人证件照(1吋彩色证件照,电子文本,格式为jpg格式,大小必须<20k,格式大小必须符合规格、否则即使上传成功、报名系统也视为出错并致使考生在线输入全部信息无效),在线输入过程中必须上传,否则在线输入全部信息无效(即输入信息结束后提交不能成功)。考生同时须保证照片的清晰度,如因照片模糊,造成准考证无法辨认,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考生网上报名(在线输入)前应查阅我校招生专业目录,特别是院系所代码和名称、专业代码和名称、导师姓名、考试科目代码和名称等信息不得出错,如因考生在网上提交本人报考信息失误造成的后果自负。

网上报名(在线输入)流程:①注册②填写并选择报名信息③下载表格(报名登记表一份、2份专家推荐书、体检表)、往年英语试题和题型说明和往年少数语种试题。我校不提供往年业务课试题。

如遇下列原因,报名信息填写和选择后无法进入下一步,请考生重复操作(勿重复报名):报名信息填写和选择项有空格、网报电脑网速低、学校服务器流量受限等。一个身份证件号码只能注册一次,考生勿重复注册。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高校思政教师”的考生请在“专项计划”栏作相应选择,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在“报考类别”栏选择“定向”,报考“高校思政教师”的考生在“报考类别”栏选择“委培”,申请“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报名前须到所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民教处或高教处办理有关签约事项,并将签约的考生登记表随报考材料一并寄我校各招生院系所。

3.报名信息修改

考生可于12月9日前对网上报名(在线输入)的信息进行修改,凭用户名和密码进入报名系统修改。

4.报考材料下载

考生须在11月21日至12月9日期间下载《报名登记表(1)(2)》(一份)、《专家推荐信》、《体检表》、往年英语或少数语种考试试题。逾期未能完成材料下载,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5.递交报考材料

(1)考生在2011年12月14日前(通过邮局)将下列报考材料寄送到我校各招生院系所。各招生院系所所属校区及联系电话,详见附件:《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单位联系办法》。我校中山北路校区地址为: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学院(系、所),邮编200062。我校闵行校区地址为: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学院(系、所),邮编200241。考生需在寄送报名材料信封的右上角标明“2012年博士研究生报考材料”。

如将材料径送(或通过非邮局类快递)华东师范大学各招生院系所,请在工作日送达,送达地点详见附件:《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单位联系办法》,2012年有部分院系所变更校区地址,请仔细核对附件内容。

①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报名登记表(1)(2)》(一份)、2名专家的《专家推荐书》、《体检表》,均须完成表格填写和体检。

②身份证复印件,应届硕士研究生还须提交学生证复印件。

③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研究生须在入学前补交),在境外取得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的考生,须在报名前自行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确认其证书的有效性,并附上确认后的证明材料复印件。

④硕士课程成绩单复印件(可在考生人事档案保管单位或硕士就读学校的档案管理部门复印并盖章)

⑤1吋彩色证件照,考生提供电子文本,格式为jpg格式,大小必须<20k。此件应已在网上报名时上传,并在《报名登记表(1)(2)》(一份)上打印出(无需彩色打印),不需另提交。

⑥信封二只(约长23厘米,宽16厘米,填写好本人收信地址,不贴邮票,用于邮寄调档函(平信)、录取通知书(挂号))。

⑦同等学力考生不提交材料③和④,但须另提供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大学英语6级或其他应试语种6级证书(报考外语专业亦须提供应试语种6级证书)复印件、与报考专业相关(不得跨专业)的5门硕士学位课程成绩证明、与报考专业相关(不得跨专业)的本科毕业证书复印件、以第一作者发表在核心期刊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及刊物封面复印件。

⑧如是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须将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民教处或高教处签约的考生登记表(原件)一并寄来。

《报名登记表(2)》的签署:报考非定向的考生本人签名即可,报考原单位委托培养的考生还需所在单位人事部门签署意见并盖章。

上述报考材料如寄送至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因材料收取、转送等原因而延误报考资格审查,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2)考生来校领取准考证时(3月7日-9日),向报考院系所研究生工作秘书处送交以下材料:

①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科学研究计划书(字数不做统一限定);②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供开题报告、论文摘要和目录、论文初稿等);③已有科研成果: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原创性研究成果的陈述和证明。

上述材料直接交至各院系所研究生工作秘书处,由院系秘书转交报考导师,作为导师对考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研究潜力判断的依据之一。

6.报考费

考生须支付报考费250元,通过中国工商银行的网上银行系统支付,具体办法详见附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银行支付报考费办法及流程》。

网上银行支付报考费时间为11月21日至12月9日。报考费收据考前随准考证发送。本科直接攻博考生不需支付报考费250元。

7.考生如因提交信息有误、报考材料寄送达超期、报考费支付超期而影响考试,我校不负责任。

报考材料恕不退还(含硕士学位论文等个人资料),请考生自留备用件。

8.确认查询

考生约在2012年1月上旬(具体时间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网页另行通知)登录报名系统,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在线查阅(①材料是否寄达②报考费是否支付③是否符合报名条件),如有疑义,请即电询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办。对于无效报名信息,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不予保留,也不安排考试,相关责任及后果由考生自负。

9.体检

考生需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完成体检:①县级及以上或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体检;②县级及以上或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的体检中心;③县级及以上或二级甲等及以上的体检机构体检;④如为应届硕士毕业研究生或高校在职教师,可在学习或工作的学校医院体检。

上述体检报告的有效期为2011年9月1日起。

体检项目参照附件《体格检查表》,体检表可使用我校提供的《体格检查表》,也可使用体检机构自用表。

三、考试安排

1.报考资格审查和准考证核发

我校审查考生报考材料后,对符合我校报考条件并已支付报考费的考生准予考试,对不准考的考生我校会进行电话联系。考生于考前3日内凭下列材料原件到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东川路500号,进门右侧办公楼307室)研究生院招生办领取准考证:应届硕士毕业生的考生凭身份证和学生证;已获硕士学位的考生凭身份证和硕士学位证书;在境外取得硕士学位的考生凭身份证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书;同等学力考生凭身份证和上述邮寄报名材料中第⑦点有关材料。

2.初试和复试

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时间为2012年3月10至3月11日,科目为一门外语(不含听力)和两门专业基础课,英语试题水平为大学六级(参考教材是全国通用大学英语),考试使用答题卡和答题纸,请考生自带2B铅笔、橡皮和钢笔(或水笔、圆珠笔)。初试安排:初试所在校区为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东川路500号)。复试校区届时由院系所确定。

复试约于4月中下旬进行,学校结合年度招生计划、生源情况及总体初试成绩情况,确定学校复试基本成绩要求(约于3月底),招生院系所根据初试成绩和报考材料的审核结果,择优确定各学科专业复试名单(差额比例由院系所确定)。院系所确定复试名单后,经研究生院审核后考生可通过研究生院网页相关通知进行复试结果查询。查询时间约为4月上旬。院系所约于4月上旬通知进入复试考生具体复试时间、地点。复试内容为外语听力、口语测试,专业综合考核等。

3.考试住宿信息

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东川路500号)距市区较远,我校对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住宿事项安排是:(1)学校有新建宾馆“教师之家”在虹梅南路5858号(研究生公寓旁),联系电话33503666。(2)我校过去年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时委托的社会机构“瑞吉服务中心”继续代办住宿服务,联系电话:54743354或***或***。请需要住宿的考生自行联系。

四、其他事项

1.若发生考生与原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而造成考生不能报名、考试、录取、报到、注册、就读的后果,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2.在研究生招生工作期间,国家和学校如有新的政策和规定,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办会有通告,并遵照执行,务请考生随时关注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办网页最新通知。

3.我校研究生招生的工作有关信息,务请考生在招生工作相应的日期内注意浏览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办网页。如有变更,以最新刊载为准。

第二篇: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作者: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 时间:2011-11-09 |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 阅读:60121人

    

教育部关于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工作管理办法尚未下达,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暂时按照教育部关于《2011年全国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文件的规定进行招生报名工作。其间如有变化,我校会遵照执行,并在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网页上刊出告知,务请关注研究生招生公办室网页“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栏目内相关通知。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二、招生计划

1.我校2012年有488位指导教师在9个学科门类的26个一级学科的91个专业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约570名,含普通招考、硕博连读、(本科)直接攻博(办法另定)、入学申请考核(办法另定)、少数民族骨干专项、高校思政教师专项(简章另定)、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简章另定)、中法联合培养(办法另定)。

2.我校2012年博士研究生录取名额,根据学科专业导师情况,实行按院系所统一安排;学校重点支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等及培养成效显著的导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需要。

3.我校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和部分人文学科与法国高师联合选拔、培养博士研究生。

三、指导教师

1.指导教师详见我校《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指导教师名单公告》。

2.导师姓名后如标注兼职,则为我校独立招生的兼职博导。导师姓名后如标注兼职*,则为我校合作招生的兼职博导,合作招生兼职博导,招生名额需占用合作导师招生名额,即无独立招生名额。

四、学制年限

学制4年,学习年限不超过6年,属国家规定的学位学历教育。

五、报名考试

(一)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通过审批的硕博连读的本校在学优秀硕士研究生;通过选拔的直接攻博的本校和外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3.以同等学力报考的人员,需具备以下条件:

①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工作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研究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②已修完至少5门所报考学科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且成绩合格(须提供授课单位的成绩证明);本科修读专业、修读5门硕士学位课程专业与所报考博士专业之间不得跨专业。

③已在所报考的学科或相近的研究领域,以第一作者(完成人)身份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过2篇学术论文,核心期刊目录以我校研究生院培养处核心期刊目录为准。

④通过大学英语六级或其他应试语种六级考试(报考外语专业须提供应试语种六级证书)。

4.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同高考体检标准)。

5.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1967年9月1日后出生),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培养的年龄可放宽。

6.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7.现役军人报考,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二)报名时间

2011年11月21日至12月9日,在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网页上报名(在线输入),详见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网页“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办法”。

(三)报名内容

网上报名、网上支付报考费、自行体检、寄送材料等工作,详细安排请查阅《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办法》。

(四)报考材料

1.考生在12月14日之前将下述材料,向报考院系所寄送以下材料:

(1)《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1)、(2)》(一份,网上报名系统生成);

(2)两封具有正高级职称专家签字出具的《专家推荐书》;

(3)《体格检查表》(自行完成体检);

(4)身份证复印件,应届硕士研究生还须提交学生证复印件;

(5)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研究生须在入学前补交),在境外取得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的考生,须在报名前自行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确认其证书的有效性,并附上确认后的证明材料复印件;

(6)硕士课程成绩单复印件;

(7)同等学力考生不提交材料(5)和(6),但须另提供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大学英语6级或其他应试语种6级证书(报考外语专业须提供应试语种6级证书)复印件、与报考专业相关(不得跨专业)的5门硕士学位课程成绩证明、与报考专业相关(不得跨专业)的本科毕业证书复印件、以第一作者发表在核心期刊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及刊物封面复印件。

2.考生来校领取准考证时(3月7日-9日),向报考院系所研究生工作秘书处送交以下材料:

(1)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科学研究计划书;

(2)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供开题报告、论文摘要和目录等);

(3)已有科研成果: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原创性研究成果的陈述和证明。

(五)考试安排

我校2012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复试分开进行。

1.初试时间: 2012年3月10日至3月11日;初试地点: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东川路500号)。

2.初试科目:外语、两门专业课(均为笔试,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具体考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3.复试:根据生源情况、招生计划等确定复试基本成绩要求。根据初试成绩和报考材料的审核结果,择优确定各学科专业复试名单(差额比例由院系确定)。复试时间、地点由所报考院系另行通知。复试时间约为4月中下旬。复试内容为外语听力、口语测试,专业综合考核等。

4.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①政治;②两门硕士学位主干课程,加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加试科目均为笔试,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

六、录取办法

1.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学校的办学条件,综合考生的初试和复试成绩、考生报考材料审查和评价结果,以及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结果、身体健康状况等做出综合判断,确定录取名单。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我校报考类别为非定向、委培、定向(限国家专项计划)、自筹(个别超龄非在职人员)。我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下达的招生计划、学校的具体规定等,确定学校各报考类别考生的录取比例,各招生院系所的录取人数。各招生院系统筹确定本院系各报考类别考生的具体录取名单。

3.就读期间人事关系、档案、户籍留存原地原单位的考生、招生学校、原地原单位之间,必须在录取前,分别签定委托培养合同,并交付培养费。

4.新生报到后,学校对其进行政治、业务、健康状况等复查,对符合标准者给予注册、取得学籍。

5.如应届硕士毕业生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证书,则取消录取资格。

6.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七、学业学位

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和学位论文答辩,符合国家和学校有关学位授予的规定,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可获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八、毕业就业

一般毕业生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就读期间人事关系、档案、户籍留存原地原单位的委培、定向毕业生按规定回原单位。

九、招考方式调整

我校自2011年起在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和科学与技术跨学科高等研究院,试行入学申请考核的方式选拔博士研究生。2012年,我校继续在部分院系和部分专业试行入学申请考核的方式选拔博士研究生。入学申请考核选拔办法详见《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在部分招生单位试行博士研究生入学申请考核的办法》。2012年试行院系和专业为: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科学与技术跨学科高等研究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自然地理学和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物理电子学专业。

十、其他事项

1.若发生考生与原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而造成考生不能报名、考试、录取、报到、注册、就读的后果,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2.我校对2012年招收研究生(不含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培养),继续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研究生资助体系,实行动态管理。

3.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培养的研究生,需交付培养费。

4.在研究生招生工作期间,国家和学校如有新的政策和规定,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办会有通告,并遵照执行,务请考生随时关注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办网页最新通知。

5.我校研究生招生的工作有关信息,务请考生在招生工作相应的日期内注意浏览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办网页。如有变更,以最新刊载为准。

学校代码:10269学校名称:华东师范大学地址:上海市东川路500号

邮编:200241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电话.传真:021-54344721

网址:http://

附件:

第三篇:吉林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吉林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网上报名须知

各位考生:

在网上报名之前,请您务必认真阅读研究生院主页(http://yjsy.jlu.edu.cn)“吉林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及”吉林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

一、网上报名时间

自2011年12月10日12:00—12月30日12:00。

二、网上报名程序

1、报名者必须符合“吉林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中规定的报考条件。

2、网上报名网址为:http://gim.jlu.edu.cn/zsb/wsbm_u/。

3、提交报名信息。

(1)申请注册:仅限第一次进入本系统时使用。包括用户名(考生为使用本系统自行命名的名称)和口令等。注册成功与否,系统都将给出提示信息。如注册失败,可能是用户名已被其他考生使用,请另行注册。用户名和口令在以后每次登录时都要用到,请务必牢记。

(2)报名登录:注册成功后进入网上报名系统时必须先进行登录。

(3)录入信息:按系统提示,如实录入考生个人信息项,录入完毕请点击“下一步”键(注:录入信息后,系统自动生成5位数的报名编号。(请牢记报名编号,以便填写“报考登记表”和现场确认时使用)。

(4)浏览信息:对已提交的信息进行检查。如需修改,请点击“修改”;如信息正确,即可打印“报名信息卡”。

(5)修改信息:若对已经提交的信息项进行修改,则修改后需再点击“提交”键。

4、打印“博士研究生报考登记表”。

(1)下载并打印“博士研究生报考登记表”一份;

(2)在“报考登记表”第2页右上角粘贴本人近期正面二寸免冠照片一张;

(3)考生本人填写“博士研究生报考登记表”中“本人自述”栏之前的全部内容;(4)应届硕士毕业生应在“对考生报考意见”栏加盖所在学校研究生主管部门公章。“现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拟报考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考生、原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硕士生和尚在履行合同中服务年限内的在职人员考生,须征得委托或定向培养单位或服务单位的同意方能报考博士生”,并要在“对考生报考意见”栏加盖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同时注明同意报考的类别。

5、打印“专家推荐书”。

(1)“专家推荐书”一式两份;

(2)有两名与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3)考生现场确认时,随“报考登记表”一同交到“验证处”。

6、打印“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

(1)“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一式两份,由考生本人填写;

(2)一份由考生在现场确认时,随“报名信息卡”一同交到“收表处”;另一份则由考生在考试时带到考场。

7、应届硕士毕业生需打印“应届硕士毕业生证明信”。

8、退出登录:完成本系统各项操作后,必须点击“退出登录”,以防数据被他人修改。

三、提交报考材料

1、考生本人于2012年3月3日(周六)—3月4日(周日),(上午:8:30-11:30;下午:1:00—3:30)携带通过网报下载的报名材料及现场确认相关材料,到吉林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指定地点进行资格审查(具体地点另行通知),交纳报名费200元,现场摄像并确认报名信息。(具体要求详见“吉林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外地考生也可以函报。(具体要求详见“吉林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3、本校“硕博连读生”必须进行网上报名及现场确认。

4、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报考条件需符合我校有关规定,报考资格的确认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民族教育处负责,未设民族教育处的由高教处负责。考生须在现场确认(2012年1月10日)前将加盖公章的《报考2012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交至吉林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前卫南区行政办公楼420室),否则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资格视为无效。

5、报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思主义理论专项计划”也需进行网上及现场报名。

6、在境外获得的硕士学位证书须通过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资格审查时提交认证书的原件及复印件。

四、发放准考证

1、在吉林大学进行现场确认的考生请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到所报考学院研究生办公室自取;

2、凡是函报的考生必须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应届毕业硕士生持研究生证原件)到吉林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领取准考证。

3、“准考证”具体发放时间将在吉林大学研究生院主页(http://yjsy.jlu.edu.cn)另行通知。

五、考试时间

2012年3月24日—25日(上午8;30~11:30; 下午2:00~5:00)

第四篇: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如有变化以教育部最新文件为准)

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江苏省属重点大学,目前拥有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江苏省重点学科20个;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1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199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个。学科覆盖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门类。

一、报考条件

(一)以普通招考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考生的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已获硕士学位人员;

(2)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在入学前获得硕士学位,不包括非学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3)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且符合以下两个要求:

①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2013年9月1日,下同);

②在核心刊物上,近五年内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现场资格审核截止时间2013年3月8日前)与所报学科专业相关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学术论文。核心刊物目录查询请参照北图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2008年版)》(网址:http://kjc.njnu.edu.cn/wzattach/141503_770444.pdf)。

3.报考国家计划内博士生考生的年龄应不超过45周岁;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考生的年龄不限。

4.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标准。

5.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6.在校非应届研究生报考需征得所在学校同意,并在入学前办理完成原学校退学手续。

(二)报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的基本条件:

1.符合(一)中第1、4、5各项的要求。2.已获硕士学位。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业务骨干教师,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5年以上。必须与原单位签订协议书,毕业后保证回到原单位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至少5年。

4.年龄不超过45周岁。

(三)报考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专项计划的基本条件:

1.符合(一)中第1、4、5各项的要求。2.已获硕士学位。

3.在高校院(系)一线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且满3年的专职辅导员(指在岗的院(系)党总支副书记、学工组长、团总支书记等副处级(含)以下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员),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能够较好履行辅导员工作职责,受到学校、院(系)和学生的普遍好评,经所在学校学生工作部门、人事部门推荐,所在地省级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审核通过。

4.年龄不超过45周岁。

(四)报考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委托培养)的基本条件: 1.符合(一)中第1、4、5各项的要求。2.已获硕士学位。

3.具有5年以上教育及相关领域全职工作经历。4.中小学教师和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人员。

(五)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1.符合(一)中第1、3、4、5各项的要求。2.本校全日制二年级在校硕士研究生。

3.已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和考核,成绩优秀,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在学硕士生。

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博士生的考生于2012年12月初提出申请,具体要求与程序请参照当时的工作办法。

二、报名手续

(一)网上报名及缴费

考生于2013年1月4日-2013年1月16日登录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博士网报系统(网址:http://yz.njnu.edu.cn),提交报名信息,同时通过网上缴纳报名考试费200元。未网报者不得参加考试。(考生应在报名前与报考导师取得联系,以免专业方向及选考科目的选择产生差错。)

(二)现场资格审核

考生于2013年3月7日-8日至我校仙林校区进行考前报考资格审核,其中报考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地理科学学院、体育科学学院的考生3月7日审核,其他学院考生3月8日审核。

1.资格审核

考生持有效身份证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原件、学位证书(应届硕士毕业生持学生证)原件、网上报名编号及报考材料到我校现场审核报考资格,以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还须带近五年内在核心刊物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与所报学科专业相关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学术论文期刊原件,符合报考条件者领取准考证。

报考材料清单如下(请严格按照要求准备材料并按序装订成册。因材料不符合要求不能通过审核者,责任自负。):

(1)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攻读博士学位报考登记表(网报结束后打印)。(2)最后学位证书复印件(在国外获得的学位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书,在审核前尚未取得认证书的国外学位不予承认),应届生由所在学校提供应届生证明【实行弹性学制学校的考生(学术型硕士攻读硕士学位时间小于3年的考生)还需提供学校开具的相应证明材料并加盖学校研究生培养部门公章】。

(3)成绩单:

①应届硕士毕业生,由考生所在学校研究生院(处、部)提供,并加盖公章(复印的公章无效,以下同); ②非应届硕士毕业生,由考生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由原硕士培养单位档案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

③同等学力人员,由考生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提供本科阶段成绩单,并加盖公章。

(4)本人自述(简要介绍本人学历背景与科研情况,对自己的科研成果作出评价,对所报考专业提出研究设想)。

(5)科研成果目录1份(包括论文、专著、课题、发明专利及获奖),以及近五年【2008年1月1日之后(含1月1日)】来在公开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的代表性科研成果复印件(不超过3份,复印件须有封面、目录、正文)、课题项目书复印件(不超过1份,除理工科应届考生可为课题参与人外,考生须为第一主持人)、发明专利授权证书复印件(不超过1份,除理工科应届考生可为专利申报参与人外,考生须为第一申报人)、获奖证书复印件(不超过3份,须为第一获奖人,高校辅导员专项计划考生其所带学生获得的重要奖励也可列入)。成果复印件以当时所提供为准,不再补充,以备拟定复试及拟录取名单时参考,并请按级别由高到低排序。

(6)专家推荐书2份(网上下载后请专家填写)。

(7)2013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考生登记表(限报考本专项计划的考生提供,网报时下载,须经所在学校人事部门审核盖章,并在照片上加盖人事部门章。)。

(8)2013年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限报考本专项计划的考生提供,网报时下载,须经所在学校学生工作部门、人事部门以及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审核盖章,并在照片上加盖人事部门章。)。

(9)2013年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限报考本专业学位的考生提供,网报时下载,须经所在学校人事部门审核盖章,并在照片上加盖人事部门章。)。

2.体检

考生资格审核通过领取准考证后至南师大校医院体检(请勿饮酒,饮食清淡)。3.学院报到

体检后考生带科研成果原件等到有关学院报到、了解复试及同等学力加试安排。

三、考试

(一)初试

1.初试时间:2013年3月9日下午-10日,报考高校思政教师专项计划考生的两门业务课考试于3月8日进行;

2.初试地点:仙林校区;

3.初试科目:外国语及两门业务课。考试方式均为笔试,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00分。

(二)复试

1.复试时间:2013年3月11日(部分学院或专业有可能因特殊情况延迟至3月12日);

2.复试地点:各相关学院。3.复试内容:(1)学术水平考查

由复试工作小组通过面试等形式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对本学科前沿领域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等,并对考生进行外国语的听、说、读等能力的测试。同时参考考生的报考材料,进行综合测评,判断考生是否具备博士生培养的潜能和素质。

(2)科研成果考核

由复试工作小组根据考生提供的代表作原件,以及与所报考专业的相关性确定。

(3)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守法表现及考试诚信状况等方面。

4.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复试时须加试政治理论和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00分,政治理论由学校组织考试,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由学院组织。

四、录取

根据初试和复试成绩,并结合考生的科研情况和工作业绩等,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业务课成绩不及格者、复试不及格者、听力为零者、科研成绩不及格者、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不及格者均不予录取。

拟录取的应届硕士生无特殊情况一律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年龄不超过45周岁)。

应届考生被录取后在入学报到时若不能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及毕业证书,则取消录取资格。

五、学制与缴费

(一)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学制为4年),最长年限一般不超过6年。

(二)拟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或定向培养)研究生由国家提供培养经费。拟录取为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研究生须由委托单位提供或自筹培养经费(培养经费以当年物价部门核定为准)。

六、奖、助学金

国家计划内非定向研究生除享受普通奖学金外,学校额外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所有博士生可申请“校长特别奖学金”、“朱敬文奖学金”、“华藏奖学金”、“朱敬文助学金”等奖项。

七、毕业及就业

修满学分,完成博士论文并通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相应的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定向或委托培养博士生毕业后回定向或委托单位。

非定向和自筹经费博士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招生单位及所在地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相关就业派遣手续。

八、其他

(一)考生可以在报考我校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030503)、思想政治教育(030505)三个专业时兼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但必须同时满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的报考条件。兼报考生原专业初试三门考试中外国语考试与思政专项计划相同可不再另行考试,但思政专项计划的两门业务课必须另行考试。兼报考生无须再次网报“高校思政教师专项计划”专业,但在网报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三专业时除正常填写信息外必须在专项计划信息栏选择“高校思政教师专项计划”,未选择者视为不兼报该专项计划。兼报考生在报考材料的最后也必须附上“2013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考生登记表”。兼报考生须另缴纳高校思政教师专项计划报名考试费100元(共通过网上缴纳报名考试费300元)。报考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三专业以外的考生,专项计划信息栏选择“高校思政教师专项计划”无效。

(二)报考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专项计划的考生网报时直接选择“高校辅导员专项计划”专业报考,不可在报考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其他专业时兼报该专项。

(三)考生报名时不再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招生单位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无法被录取,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四)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规定办理。

(五)为保证考试的严肃性,我校对任何一门考试科目违纪、作弊或缺考的考生答卷均不予评阅。

(六)对弄虚作假者(含硕博连读考生)或有学术不端行为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入学资格或学籍。

(七)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在初试前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放弃报考者相关费用不退。

(八)专业目录中所列各学院招生人数包含硕博连读,硕博连读每年总人数约40人左右。

(九)近期我校将对录取办法进行适当调整,请考生及时关注相关公告。

(十)以上内容如与教育部相关文件冲突,则以教育部相关文件为准。

(十一)未尽事宜请与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

址:http://yz.njnu.edu.cn 邮

编:210023 联系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文苑路1号(南师大研究生招生办)

联系电话:025-85891892 85891893 85891782(资料)85891227(传真)

第五篇: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如有变化以教育部最新文件为准)

南 京师范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江苏省属重点大学。目前拥有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江苏省重点学科20个;拥有博士学位 授权一级学科点2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20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 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学科覆盖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门类。欢迎广大考生报考。

一、报考条件

(一)以普通招考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2.考生的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已获硕士学位人员;

(2)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在入学前获得硕士学位,不包括非学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3)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且符合以下两个要求: ①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2012年9月1日,下同);

②在 核心刊物上,近五年内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现场资格审核截止时间2012年3月9日前)与所报学科专业相关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学术论文。核心刊物目录查询 请参照北图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2008年第五版)》(网址:http://kjc.njnu.edu.cn/wzattach /141503_770444.pdf)。

3.报考国家计划内博士生考生的年龄应不超过45周岁;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考生的年龄不限。

4.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标准。

5.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6.在校非应届研究生报考需征得所在学校同意,并在入学前办理完成原学校退学手续。

(二)报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的基本条件:

1.符合(一)中第1、4、5各项的要求。2.已获硕士学位。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业务骨干教师,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5年以上。必须与原单位签订协议书,毕业后保证回到原单位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至少5年。

4.年龄不超过45周岁。

(三)报考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专项计划的基本条件:

1.符合(一)中第1、4、5各项的要求。2.已获硕士学位。

3.在 高校院(系)一线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且满3年的专职辅导员(指在岗的院(系)党总支副书记、学工组长、团总支书记等副处级(含)以下从事学生 工作的人员),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能够较好履行辅导员工作职责,受到学校、院(系)和学生的普遍好评,经所在学校学生工作部门、人事部门推荐,所在地省 级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审核通过。4.年龄不超过45周岁。

(四)报考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委托培养)的基本条件: 1.符合(一)中第1、4、5各项的要求。2.已获硕士学位。

3.具有5年以上教育及相关领域全职工作经历。4.中小学教师和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人员。

(五)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1.符合(一)中第1、3、4、5各项的要求。2.本校全日制二年级在校硕士研究生。3.已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和考核,成绩优秀,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在学硕士生。

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博士生的考生于2011年12月初提出申请,具体要求与程序请参照当时的工作办法。

二、报名手续

(一)网上报名及缴费

考生于2012年1月3日-2012年1月16日登录南师大研究生教育网博士网报系统(网址:http://grad.njnu.edu.cn),提交报名信息,同时通过网上缴纳报名考试费200元。未网报者不得参加考试。(请考生应在报名前与报考导师取得联系,以免专业方向及选考科目的选择产生差错。)

(二)现场资格审核

审核时间:2012年3月8日-9日,其中报考文学院、教科院、体科院及报考高校思政教师专项计划的考生3月8日审核,其他学院考生3月9日审核。1.资格审核

考 生持有效身份证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原件、学位证书(应届硕士毕业生持学生证)原件、网上报名编号及报考 材料到我校现场审核报考资格,以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还须带近五年内在核心刊物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与所报学科专业相关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学术论文期刊原 件,符合报考条件者领取准考证。

报考材料清单如下(请严格按照要求准备材料并按序装订成册。因材料不符合要求不能通过审核者,责任自负。):

(1)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攻读博士学位报考登记表(网报结束后打印)。(2)最后学位证书复印件(在国外获得的学位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书),应届生由所在学校提供应届生证明(实行弹性学制学校的考生还需提供学校开具的相应证明材料并加盖公章)。(3)成绩单:

①应届硕士毕业生,由考生所在学校研究生院(处、部)提供,并加盖公章(复印的公章无效,以下同); ②非应届硕士毕业生,由考生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由原硕士培养单位档案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

③同等学力人员,由考生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提供本科阶段成绩单,并加盖公章。

(4)本人自述(简要介绍本人学历背景与科研情况,对自己的科研成果作出评价,对所报考专业提出研究设想)。

(5)科研成果目录1份(包括论文、专著、课题、发明专利及获奖),以及近五年(2006年12月31日之后)来在公开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的代表性科研成果复 印件(不超过3份,复印件须有封面、目录、正文)、课题项目书复印件(不超过1份,须为第一主持人)、发明专利授权证书复印件(不超过1份,须为第一申报 人)、获奖证书复印件(不超过3份,须为第一获奖人)。成果复印件以当时所提供为准,不再补充,以备拟定复试名单时参考,并请按级别由高到低排序。

(6)专家推荐书2份(网上下载后请专家填写)。

(7)2012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考生登记表(限报考本专项计划的考生提供,网报时下载,须经所在学校人事部门审核盖章,并在照片上加盖人事部门章。)。

(8)2012年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限报考本专项计划的考生提供,网报时下载,须经所在学校学生工作部门、人事部门以及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审核盖章,并在照片上加盖人事部门章。)。(9)2012年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限报考本专业学位的考生提供,网报时下载,须经所在学校人事部门审核盖章,并在照片上加盖人事部门章。)。2.体检

考生资格审核通过领取准考证后至南师大校医院体检(请勿饮酒,饮食清淡)。3.学院报到

体检后考生带科研成果原件等到有关学院报到、了解复试及同等学力加试安排。

三、考试

(一)初试

1.初试时间:2012年3月10日下午-11日,报考高校思政教师专项计划考生的两门业务课考试于3月9日进行; 2.初试地点:仙林校区;

3.初试科目:外国语及两门业务课。考试方式均为笔试,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00分。

(二)复试

1.复试时间:2012年3月12日(部分学院或专业有可能因特殊情况延迟至3月13日);

2.复试地点:各相关学院。3.复试内容:(1)学术水平考查

由复试工作小组通过面试等形式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对本学科前沿领域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等,并对考生进行外国语的听、说、读等能力的测试。同时参考考生的报考材料,进行综合测评,判断考生是否具备博士生培养的潜能和素质。(2)科研成果考核

由复试工作小组根据考生提供的代表作原件,以及与所报考专业的相关性确定。

(3)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守法表现及考试诚信状况等方面。

4.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复试时须加试政治理论和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00分,政治理论由学校组织考试,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由学院组织。

四、录取

根据初试和复试成绩,并结合考生的科研情况和工作业绩等,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业务课成绩不及格者、复试不及格者、听力为零者、科研成绩不及格者、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不及格者均不予录取。拟录取的应届硕士生无特殊情况一律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年龄不超过45周岁)。

应届考生被录取后在入学报到时若不能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及毕业证书,则取消录取资格。

五、学制与缴费

(一)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学制为4年),最长年限一般不超过6年。

(二)拟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或定向培养)研究生由国家提供培养经费。拟录取为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研究生须由委托单位提供或自筹培养经费(培养经费以当年物价部门核定为准)。

六、奖、助学金

国家计划内非定向研究生除享受普通奖学金外,学校额外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所有博士生可申请“校长特别奖学金”、“朱敬文奖学金”、“华藏奖学金”、“朱敬文助学金”等奖项。

七、毕业及就业

修满学分,完成博士论文并通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相应的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定向或委托培养博士生毕业后回定向或委托单位。

非定向和自筹经费博士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招生单位及所在地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相关就业派遣手续。

八、其他

(一)考生可以在报考我校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030503)、思想政治教育(030505)三个专业时 兼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但必须同时满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的报 考条件。兼报考生原专业初试三门考试中外国语考试与思政专项计划相同可不再另行考试,但思政专项计划的两门业务课必须另行考试。兼报考生无须再次网报“高 校思政教师专项计划”专业,但在网报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三专业时除正常填写信息外必须在专项计划信息栏选择“高校思政 教师专项计划”,未选择者视为不兼报该专项计划。兼报考生在报考材料的最后也必须附上“2012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 专项计划考生登记表”。兼报考生须另缴纳高校思政教师专项计划报名考试费100元(共通过网上缴纳报名考试费300元)。报考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三专业以外的考生,专项计划信息栏选择“高校思政教师专项计划”无效。

(二)报考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专项计划的考生网报时直接选择“高校辅导员专项计划”专业报考,不可在报考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其他专业时兼报该专项。

(三)考生报名时不再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招生单位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无法被录取,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四)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规定办理。

(五)为保证考试的严肃性,我校对任何一门考试科目违纪、作弊或缺考的考生答卷均不予评阅。

(六)对弄虚作假者(含硕博连读考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入学资格或学籍。

(七)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在初试前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放弃报考者相关费用不退。

(八)以上内容如与教育部相关文件冲突,则以教育部相关文件为准。

(九)未尽事宜请与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

网 址:http://grad.njnu.edu.cn 邮 编:210046 联系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文苑路1号(南师大研究生招生办)

联系电话:025-85891892 85891893 85891782(资料)83598332(教材)85891227(传真)

下载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