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查看高校招生章程要注意七点
日前,国内各大高校2014年招生章程纷纷出台,招生章程就是考生了解高校的一个重要窗口,只有认真读懂招生章程,理解录取规则,才能扬长避短,更合理地填报高考志愿。不认真阅读高校招生章程是填报志愿的十大误区之一。为此,阳光高考平台整理了读懂招生章程的七要点,供广大考生及家长参考。
一、什么是高校招生章程?
高校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依据我国相关教育法规和教育部要求制订的,是高校开展招生工作的重要依据。教育部明确指出:“高校的招生章程是高校向社会公布有关招生信息的必要形式,其内容必须合法、真实、准确、表述规范。高校的招生章程经主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招生政策规定进行审核备案后方能向社会公布,不得擅自更改……高等学校依据招生章程开展招生工作。”因此,招生章程具有很强的规范作用,既是对高校的一种约束,也为考生创造了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
考生家长容易将高校的招生简章和招生章程混淆,虽然两者只是一字之差,但却有很大差别。招生简章中的内容没有经过审核备案,不具备规范作用,只能作为报考时的一般参考资料,其重要性远不如招生章程。
招生章程主要内容包括:高校全称、校址(分校、校区等须注明),层次(本科、高职或专科),办学类型(如普通或成人高校、公办或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在有关省(区、市)分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预留计划数及使用原则,专业培养对外语的要求,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录取规则(如有无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对加分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及投档成绩相同考生的处理、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等),学费标准,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联系电话、网址,以及其他须知等。
二、高校招生章程怎么看?
1、看高校情况。
解读招生章程,首先要了解院校基本情况,包括隶属关系、院校性质及层次、办学规模、院系及专业设置情况、师资状况、科研水平及成果、收费标准、奖学助学措施、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及去向等内容。对于设有分校及多个校区的院校,还要关注考生在哪个校区就读,其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印章是否带有分校或校区的字样。通过这些,考生就可以对想要了解的高校有个大致的认识。
2、看加分政策。
高考照顾加分由教育部统一划定范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一定的自主权。一般来说,各省招生部门确定的政策加分,只适用本地区的高校,外地高校认可与否由学校审查决定。所以,考生的加分是否管用,一定要仔细阅读各高校的招生章程中的加分条款。
不少高校在提档时承认政策加分,但在录取时,却按照考生的实际高考成绩和报考志愿安排专业。也就是说,提档时加分是起作用的,但在专业录取时,部分高校是按考生实考分算,加分不起作用。在2013年的招生章程中,清华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就明确规定,只有提档时承认政策加分,在专业录取时,按考生实际高考分数安排专业。
3、看投档比例。
不少考生家长误以为只要被高校提档,就一定会被录取,其实这是不对的。学校审阅档案后,少数考生档案会因各种原因被学校退回到省招办,即“退档”。教育部规定,普通高校的调档比例一般不得超过招生计划的120%。各高校为了既顺利完成招生计划又保证招生质量,调档比例一般都在100%-120%之间。如《山东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就明确了提档比例:“在高考成绩达到相应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一般按照不超过我校在省份公布招生计划120%的比例调阅考生档案;第一学校志愿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根据省份模拟投档情况,原则上按105%左右的比例调阅考生档案。”
4、看非一志愿录取方法。
很多学校的招生章程中都会写有这样一句话,“当一志愿生源不足时,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一些考生家长读不懂,其实这句话可以这样来理解:如果第一志愿上线人数达到或超过招生计划数,院校完全可以在第一志愿完成招生计划,不再招收非第一志愿考生;如果第一志愿上线人数少于招生计划数,院校则通过招收非第一志愿考生才能完成招生计划。实际上,很多热门高校的第一志愿生源充足,招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可能性很小。所以,考生家长不要一看到这句话想当然地理解为该校招收二志愿考生,而是要查看其近三年的录取情况,看其是否招收二志愿考生,招收的比例有多少。
来源:阳光高考平台
第二篇:招生章程
招生章程
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招生章程
发布时间:2011-05-31 11:39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创办于1951年,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现有南岸校区、双福校区两个教学区。
学校全称:重庆交通大学(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国标代码:10618
主管部门: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办学性质:公办
办学层次: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高职专科
办学地址:
南岸校区: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66号邮政编码:400074
双福校区:重庆市双福新区福星大道1号 邮政编码:402247
就读地点:
2011级普通本科新生第一、二学年在双福校区就读,其它学年在南岸校区就读;2011级高职专科新生在南岸校区就读。
基本办学条件:
学校学科专业覆盖面广,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领域、47个普通本科专业、28个高职(专科)专业,并具有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
学校教学科研实力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逾1.4亿元,建成了1个国家级素质教育基地、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40个省部级质量工程建设平台。科技创新能力强,拥有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区桥梁与隧道工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7个省部级重点科技平台,基础及专业实验室(中心)达30余个。师资力量雄厚,1800余人教职员工中,有专任教师1100余人,其中“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等省部级及以上专家教授120余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500余人。
学校教学质量良好,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已连续13年达90%以上,学校被授予“2009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2009年、2000年连续两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成绩。
第三条学生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学校发给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学校授予学士学位证书。
第二章招生计划
第四条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我校2011年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5300名、高职专科生200名。我校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录取批次由各省(市、区)招生办公室公布。
第三章录取原则
第五条学校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全面推进招生“阳光工程”建设,为国家和学校选拔优秀人才。
第六条按考生填报的学校志愿优先的原则,按投档分数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符合条件的上线考生;若第一志愿生源不足,则录取非第一志愿的上线考生,直至招生计划完成。实施“平行志愿”设置的,按相关省(市、区)的规定执行。
第七条考生录取的专业除个别省(市、区)按照相关省级招办要求有特别规定外,其余省(市、区)均按投档分数优先的原则,根据考生的专业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投档分数相同时,比较相关科目成绩(理工类考生比较“数学+外语”的总分,文史类考生比较“语文+外语”的总分)。
第八条内蒙古自治区考生录取的专业按照专业志愿清的原则择优录取。
第九条我校2011年在江苏省本科招生对考生学业水平测试的等级要求是:B+B(选测科目)4C(必测科目)1合格(技术科目);进档后排序规则是:“先分数后等级”,即对进档考生按投档分从高到低排序,当投挡分相同时,再参考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排序;专业的选测科目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我校本科招生专业选测科目为准。
第十条我校2011年在北京招生的高职专科专业会考科目、成绩等级要求及录取规则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物理B,信息技术C)、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物理B,信息技术C)、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物理B,信息技术C),考生录取的专业按照投档分数优先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若投档分数相同,则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科目的成绩。
第十一条英语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其它专业不限外语语种,但新生入学后,外语教学以英语为主。
第十二条加试要求:
1、建筑学本科专业新生入学后需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测试。
2、艺术类专业的专业考试成绩采用相应省(市、区)招办组织的专业统考成绩。在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合格、参加了招生体检和文化、专业考试成绩达到同批控制分数线的情况下,按专业统考成绩进行排名,从高分到低分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若出现考生专业考试成绩相同的情况,则比较考生的文化考试成绩,按文化考试成绩从高到低录取。
第十三条各专业录取不限男女比例,建议女生谨慎填报土木工程(隧道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绘工程、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专业。
第十四条各专业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联合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标准执行。航海技术专业要求双眼裸眼视力均在4.8或以上,轮机工程专业要求双眼裸眼视力均在4.6或以上。
第十五条新生入学后,学校将在3个月内进行全面复查。经复查不合格者,学校将视不同情况予以不同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发现弄虚作假者,一律取消其入学资格。
第四章收费标准
第十六条我校严格按重庆市教委、市财政局、市物价局有关文件规定确定收费标准。我校本科学生实行学分制收费,学年学费按专业学费(各专业标准不同)和学分学费(80元/学分)两部分计收,即:应交学费=专业学费+学分学费(所修学分×80元)。
普通本科专业第一学年学费预收:4630元/人·年~6880元/人·年(各专业不同);艺术类本科专业第一学年学费预收:12000元/人·年。第一学年结束时,按多退少补原则进行结算。
高职专科专业学费标准:5850元/人·年~6500元/人·年(各专业标准不同);艺术类高职专科专业学费标准:12000元/人·年。
普通本科住宿费标准(双福校区):1200元/人·年。
高职专科住宿费标准(南岸校区):四人间1200元/人?年,六人间1000元/人·年。
以上收费如有变动,以重庆市物价局的批复为准。
第五章奖、贷学金及困难学生资助措施
第十七条我校设置了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新生质量奖等多项奖学金。
第十八条我校设置了国家助学贷款和优秀特困学生补助。
第六章招生联络及查询
第十九条学校招生信息可通过以下四个途径咨询:
1.重庆交通大学招生就业信息网(http://zsjy.cqjtu.edu.cn);
2.咨询热线:023-62652497(语音电话)023-62652498;
3.电子邮件:zsk@cqjtu.edu.cn;
4.QQ在线咨询:1944478774、1595929366、1476267721
第二十条录取结果将及时在学校招生就业信息网上公布,供考生查询。
第二十一条学校招生录取接受各级监察部门、考生及其家长、社会的监督。
第二十二条我校从不委托任何单位和个人代办招生事宜,有关招生录取事宜,请直接与我校招生及毕业生就业工作处联系,否则出现任何后果,学校概不负责。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本章程若与国家法律、法规、章程、规范和上级有关政策不符,按国家法律、法规、章程、规范和上级有关政策执行。
第二十四条本章程由我校招生及毕业生就业工作处负责解释。
第三篇:北京大学招生章程
北京大学招生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证北京大学普通本、专科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招生行为,提高生源质量,维护考生合法权益,依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北京大学招生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第三条北京大学招生工作接受纪检监察部门、新闻媒体、考生及其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人员
第四条北京大学设立招生委员会,负责制定招生政策、确定招生计划,讨论决定招生重大事宜。招生委员会由主管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主任由主管校长担任。
第五条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是北京大学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普通本、专科招生的日常工作。授权北京大学医学部招生办公室具体负责医学部招生的有关事务。
第六条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根据需要组建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工作组,负责该地区招生宣传和咨询,并协助招生办公室进行招生录取。招生工作组组长由招生委员会聘任。
第七条北京大学设立招生工作监督领导小组,监督办公室设在纪委监察室,对招生工作实施监督。
第三章录取
第八条北京大学执行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在教育部领导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统一组织录取。
第九条北京大学按照理工类、文史类和医学类分代码(分类)录取。
第十条北京大学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情况确定提档比例,提
档比例一般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20%以内。
第十一条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统考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符合北京大学提档要求的情况下,北京大学依据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录取,单科成绩原则上应达到及格水平。
第十二条北京大学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专业录取时设定专业志愿差,专业志愿差原则上在5以内,同时参考相关科目成绩。
第十三条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北京大学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但其分数应不低于已投档的第一志愿考生的平均分。
第十四条对下列有加分投档情形之一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但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增加分数条件,只取其中最高一项分值,且增加分数不得超过20分。
1、省级优秀学生、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省级三好学生;
2、高中阶段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
3、高中阶段获得省级以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或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以上者;
4、高中阶段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取得前六名的考生;高中阶段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并经省级招生委员会在报考当年组织测试、认定的考生。
如果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对符合上述条件的考生未有加分政策,北京大学不主动给予加分。
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降分投档考生,在分数相同情况下优先录取,但降低分数不得超过20分。
1、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
2、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的考生;
3、荣立二等功以上的退役军人;
4、烈士子女。
如果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对符合上述条件的考生未有降分政策,北京大学不主动给予降分。
第十六条若在北京大学投档分数线上不能完成定向专业招生计划,则可在线下10分以内投档,择优录取;若仍无法满足计划要求,则调剂到其它地区招收定向生,或就地转为非定向计划执行。
第十七条北京大学对部分专业实行只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的政策,若录取线上志愿不足,则可在录取线下20分以内顺序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录满为止。可降分录取专业以当年招生政策公布为准。
第十八条北京大学对肢体残障的考生,若其生活能够自理、符合所报专业要求,且高考成绩达到录取标准,则予正常录取。
第四章附则
第十九条北京大学对保送生、自主招生、非通用语种、特长生等招生事宜,依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和本校的招生简章执行。
第二十条北京大学招生计划、收费标准、外语语种要求等信息通过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公布。
第二十一条北京大学医学部根据本章程及医学专业的特点 制定医学类专业的招生实施细则。
第二十二条本章程由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附:北京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国家最高学府,办学类型为国
家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颁发北京大学普通本科学历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邮编100871)
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咨询电话010-62751407,传真电话010-62554332,电子信箱 bdzsb@pku.edu.cn ,北大招生网。
第四篇:高校招生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1、报名:今年的报名总数为39363人(含对口高职1206人、五年直升班855人、运动训练及民族传统体育单考单招31人、定向煤炭企业单独招生19人、省属高校专升本269人),比去年减少1679人。实际参加高考的36983人,其中:文史类14312人(汉族文科7687人、少数民族文科4261人、藏文科2127人、蒙文科237人),占36.36%;理工类21717人(汉族理科15212人、少数民族理科5385人、藏理科1041人、蒙理科79人),占55.17%;艺术类738人(专业合格,文633人、理105人),体育类216人(专业合格,文
57、理159)。少数民族报名数14457人,占报名总数的36.73%。应届生31800人(城市14712人、农村17088人),占总数的80.79%;往届生7563人(城市2836人、农村4727人),占总数的19.21%;三侨生4人,残疾生7人,体育优胜153人,省级优秀学生191人,牧照1998人。
2、计划:今年884所省内外普通高校在青招生,总计划29335名。其中:省外院校19284名(一本4105、二本4737、三本1794、预科
510、专科8138);省内院校10051名(一本1283、二本1272、三本91、预科1100、专科6305)。文史类8456名(汉族文科6930、少民文科787、藏文科597、蒙文科142),艺兼文333名,体兼文24名;理工类18856名(汉族理科17442、少数民族理科851、藏理科
517、蒙理科46),艺兼理76名,体兼理95名;对口高职625名,五年直通车870名。
3、录取:今年共录取新生30566人,占招生计划的104.20%。其中本科13768人(一本5222、二本6560、三本1986)、预科1683人(省内1100、省外583)、专科13441人、对口高职626人、五年直通车852人、单考单招及省属高校专升本196人。录取总数中:省外院校20267人,省内院校10299人;定向生115人(省外
48、省内67),军事、公安院校330人;文史类8302人,理工类18779人,藏文类1087人,蒙文类190人,艺术类422人,体育类112人;少数民族10473人,占录取总数的34.26%;三侨生4人,残疾生5人。普通高考招生录取率为73.40%(不含对口高职、五年直升班、单考单招及省属高校专升本),比去年高出3.7个百分点。少数民族录取数占实际高考生总数、少数民族高考生总数的比例分别为26.61%、72.44%。重点高校自主招生6人、保送生14名。
二、主要工作
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以“全省教育质量年”为载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改革创新,加强规范管理,积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全国招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青政办【XX】177号)、《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我省国家教育考试工作的通知》(青政办【XX】181号)以及省招委各项政策规定,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
1、逐级签订高考工作责任书,政府行为到位。自XX年起,由省政府组织召开全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会议,省招委、省教育厅、省监察厅、省公安厅领导分别讲话,对招生考试及协调联动工作做周密安排和部署;州地市招委主任、分管招生的政府领导汇报表态;省招委主任、副省长高云龙同志与州地市招委主任签订《普通高考管理责任书》,严格落实高考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和“分级管理,逐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职责。各级政府、招委会在高考安全保密、考风考纪、考务管理以及优化服务等工作中的责任明确。两年来,高考工作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普遍建立健全了政府分管领导负责制,把招生考试工作真正当作事关民生、涉及千家万户的大事来抓,精心组织研究部署招生考试工作。形成了各部门积极配合支持,为招生考试工作排忧解难,保驾护航的联动机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将任务分解到人,把责任落实到人,一级抓一级、一级督一级、层层抓落实,管理、协调效果明显。
2、齐抓共管的安全保密工作措施得以落实。高考前,教育、招生、公安(武警)、纪检、保密及无线电管理等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检查,强化高考保密设施建设与改造,落实试卷(卡)印制、运输、分发、考试等环节的安全保密责任。省招办、省保密局下发了《关于对全省高考试卷保密室进行检查的紧急通知》,各地认真开展全面检查,报送检查报告,省上也抽查了部分考区。33个考区保密室全部达标并安装了巡查系统,实现了远程监控。对试卷(卡)定点印制单位及周边由无线电管理部门进行信号监测,对有可能辐射信号的机站进行方向调整减弱信号;在厂区内安装无线电信号屏蔽仪,对使用的电脑做视频干扰;对入闱人员采取安检入驻措施,在试卷(卡)印制期间加强了对厂区周边的巡逻;省保密局、省招生办对入闱人员进行严格的法律法规和保密政策教育。试卷(卡)发放前,省保密局又督促基层机要保密部门加强监督检查,省派巡视员到各考区巡察时,作为第一项任务检查试卷保密室。试卷印制及使用全过程保密没出现问题。网上阅卷结果证明试卷(卡)印制质量过关。
公安(武警)部门重点抓试题(卡)印制、运输、保管环节的安全保卫工作,认真执行《青海省国家教育考试试卷收发操作规程》,严格落实“谁使用、谁负责”职责;试题(卡)运送车辆由省公安厅办理了免检证;所有考试用车安全设备齐全,由责任心强、认真仔细、技术过硬的人员担任司机;重视和防范各种不稳定因素对高考和谐平稳实施可能造成的潜在威胁和影响,对考点及周边的治安、交通、考生集中食宿场所和考点安全进行严查和治理,排除隐患;省教育厅、省卫生厅下发了《关于加强中考和高考期间甲型h1n1流感工作的通知》,省招办、省自考办转发了教育部考试中心《关于做好XX年国家教育考试卫生安全工作的通知》,在试卷(卡)定点印制单位具体落实了教育部考试中心《关于做好XX年国家教育考试试卷印制卫生防疫工作的通知》。
3、考风考纪管理中改革力度加大。省招委、省教育厅决定:禁止高中教师参与监考及考务辅助工作;禁止考生穿校服进入考场。坚持对考生考务人员开展广泛深入的诚信考试教育和违纪舞弊处罚警示教育,学习《考生须知》、《国家教育统一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签订《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省上统一编排考场,彩色打印准考证及考生座次照片对照单;实行《准考证》、《身份证》与考生本人“三对照”“三认定”进考场,严防冒名替考。监考教师每科开考前抽签定考场。对考务管理相对薄弱和去年高考结束后群众在考风考纪方面有反映的考区,省教育厅、省招办加强与当地招委会及政府主管领导联系,明确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措施和治理办法,强化管理。今年省招委选聘87名巡视员,以省属高校中层干部、中高级教授为主,省教育厅选派10名处级干部、省招办派部分骨干,巡查和指导考务工作。州(地市)、县也分别选派。招委会成员不定点巡察。贯彻落实《青海省国家教育考试监考员工作暂行管理办法》、《青海省国家教育考试巡视员工作暂行管理办法》、《青海省国家教育考试考务工作实施细则》。以原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应书增同志为组长的教育部赴青高考督导组,全程巡视了我省的组考和施考,并肯定了我省的考务及考风考纪工作。19名考生因违纪作弊被取消单科或全科成绩。
对高科技作弊的防范和压制力量加强。全省共设33个考区、58个考点、1536个考场、4500多人实施考务工作。考试时在所有考点开通手机信号屏蔽和隐性耳机、耳麦等电子探测仪器,并针对3g的出现加大了预防力度;无线电管理部门派专人指导屏蔽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安排无线电信号监测车在考点周边巡查并承担搜寻、压制可疑信号任务;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投资900多万元,购置了13套压制系统用于高考;平安、湟源考区采取考务人员和考生先过安检门再进考场的办法,严查通讯设备进考场。
4、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有力。省招委、省考委、省教育厅印发了《青海省教育考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实施细则(试行)》,省教育厅成立了XX年高考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各考区也分别制定应急处置预案;省招办印发了《青海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网上评卷应急预案》,成立了考试突发事件紧急处置工作小组,研究预测考试期间有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及对策;组织、协调、指导及检查监督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应急处置工作;分析综合突发事件的成因。关注不利天气因素对考试尤其是听力考试平稳实施可能造成的潜在威胁和影响,做好应急处置准备。严格执行高考值班、报告制度。设置备用考场,安排应急车辆和人员随时处置紧急事件。
5、现代技术应用有实质性进展。针对招生考试中作弊成专业化、团体化和科技化的问题,我省坚持“人防和机防”并举、严防和严打并重的措施,教育于先,以法治考,标本兼治,加快了招生考试的现代化建设步伐。XX年建成青海省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与服务平台进入工作状态,并与国家教育考试中心平台、西宁市及四区、青海师范大学评卷点保密室和西宁六中考点间巡查系统对接。今年33个考区和州地市的保密室巡查系统与省平台实现对接;青海油田、平安、门源县考区的考场巡查系统与省平台对接。网上评卷设施建设初具规模,经省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依托青海师范大学计算机系,成立了“青海省国家教育考试网上评卷中心”,对原有设施升级改造的基础上,新增配套设备,基本满足了今年的工作需要;评卷中心与省招办间专线专网,物理隔离,全方位远程监控。
6、网上评卷改革工作首获成功。今年我省首次在高考中实施网上评卷(蒙文、藏汉对照、对口高职试卷暂未实行)。元月份先在高中会考语文、数学科目上进行了网上评卷试点;成立了以王予波厅长为组长,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网上评卷工作领导小组,组成网上评卷课题研究组,研究评卷和分差控制办法;对各级招办负责人进行了针对网上评卷的考务培训;编发了《青海省普通高考考务工作手册》;5月16日又在数学科目上进行了高考答题卡适应性演练,总结并公告了答题、涂卡时应注意的事项;高考时对答题卡采取条形码粘贴、准考证号填涂双认定;对答题卡收发、扫描与网络管理、评卷场所等要害部位实行封闭管理,工作人员持证进入,公安武警负责警卫。网上评卷真正实现了一卷多评,避免了以往评卷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有效执行,公平公正进一步体现。结果证明,我们的准备工作充分,组织有力,工作细致,安排周到,进展顺利,数据准确无误。这是我省高考中的一项重大改革,对维护广大考生的利益,使高考向科学化、规范化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10、监督检查工作到位。为了确保招生录取工作的顺利进行,充分体现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原则,今年省高校招生委员会专门成立了监督检查办公室,从省纪委监察厅和教育厅抽调精干工作人员,进驻高校招生录取现场,对省招办执行录取政策及原则、录取信息发布是否满足社会需求,录取职能和为考生服务情况及录取工作的重要环节、重要岗位、重要阶段等实施了有效的全程跟踪监督。
第五篇:高校招生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1、报名:今年的报名总数为39363人(含对口高职1206人、五年直升班855人、运动训练及民族传统体育单考单招31人、定向煤炭企业单独招生19人、省属高校专升本269人),比去年减少1679人。实际参加高考的36983人,其中:文史类14312人(汉族文科7687人、少数民族文科4261人、藏文科2127人、蒙文科237人),占36.36%;理工类21717人(汉族理科15212人、少数民族理科5385人、藏理科1041人、蒙理科79人),占55.17%;艺术类738人(专业合格,文633人、理105人),体育类216人(专业合格,文
57、理159)。少数民族报名数14457人,占报名总数的36.73%。应届生31800人(城市14712人、农村17088人),占总数的80.79%;往届生7563人(城市2836人、农村4727人),占总数的19.21%;三侨生4人,残疾生7人,体育优胜153人,省级优秀学生191人,牧照1998人。
2、计划:今年884所省内外普通高校在青招生,总计划29335名。其中:省外院校19284名(一本4105、二本4737、三本1794、预科
510、专科8138);省内院校10051名(一本1283、二本1272、三本91、预科1100、专科6305)。文史类8456名(汉族文科6930、少民文科787、藏文科597、蒙文科142),艺兼文333名,体兼文24名;理工类18856名(汉族理科17442、少数民族理科851、藏理科
517、蒙理科46),艺兼理76名,体兼理95名;对口高职625名,五年直通车870名。
3、录取:今年共录取新生30566人,占招生计划的104.20%。其中本科13768人(一本5222、二本6560、三本1986)、预科1683人(省内1100、省外583)、专科13441人、对口高职626人、五年直通车852人、单考单招及省属高校专升本196人。录取总数中:省外院校20267人,省内院校10299人;定向生115人(省外
48、省内67),军事、公安院校330人;文史类8302人,理工类18779人,藏文类1087人,蒙文类190人,艺术类422人,体育类112人;少数民族10473人,占录取总数的34.26%;三侨生4人,残疾生5人。普通高考招生录取率为73.40%(不含对口高职、五年直升班、单考单招及省属高校专升本),比去年高出3.7个百分点。少数民族录取数占实际高考生总数、少数民族高考生总数的比例分别为26.61%、72.44%。重点高校自主招生6人、保送生14名。
二、主要工作
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以“全省教育质量年”为载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改革创新,加强规范管理,积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全国招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青政办【XX】177号)、《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我省国家教育考试工作的通知》(青政办【XX】181号)以及省招委各项政策规定,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
1、逐级签订高考工作责任书,政府行为到位。自XX年起,由省政府组织召开全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会议,省招委、省教育厅、省监察厅、省公安厅领导分别讲话,对招生考试及协调联动工作做周密安排和部署;州地市招委主任、分管招生的政府领导汇报表态;省招委主任、副省长高云龙同志与州地市招委主任签订《普通高考管理责任书》,严格落实高考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和“分级管理,逐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职责。各级政府、招委会在高考安全保密、考风考纪、考务管理以及优化服务等工作中的责任明确。两年来,高考工作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普遍建立健全了政府分管领导负责制,把招生考试工作真正当作事关民生、涉及千家万户的大事来抓,精心组织研究部署招生考试工作。形成了各部门积极配合支持,为招生考试工作排忧解难,保驾护航的联动机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将任务分解到人,把责任落实到人,一级抓一级、一级督一级、层层抓落实,管理、协调效果明显。
2、齐抓共管的安全保密工作措施得以落实。高考前,教育、招生、公安(武警)、纪检、保密及无线电管理等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检查,强化高考保密设施建设与改造,落实试卷(卡)印制、运输、分发、考试等环节的安全保密责任。省招办、省保密局下发了《关于于对全省高考试卷保密室进行检查的紧急通知》,各地认真开展全面检查,报送检查报告,省上也抽查了部分考区。33个考区保密室全部达标并安装了巡查系统,实现了远程监控。对试卷(卡)定点印制单位及周边由无线电管理部门进行信号监测,对有可能辐射信号的机站进行方向调整减弱信号;在厂区内安装无线电信号屏蔽仪,对使用的电脑做视频干扰;对入闱人员采取安检入驻措施,在试卷(卡)印制期间加强了对厂区周边的巡逻;省保密局、省招生办对入闱人员进行严格的法律法规和保密政策教育。试卷(卡)发放前,省保密局又督促基层机要保密部门加强监督检查,省派巡视员到各考区巡察时,作为第一项任务检查试卷保密室。试卷印制及使用全过程保密没出现问题。网上阅卷结果证明试卷(卡)印制质量过关。
公安(武警)部门重点抓试题(卡)印制、运输、保管环节的安全保卫工作,认真执行《青海省国家教育考试试卷收发操作规程》,严格落实“谁使用、谁负责”职责;试题(卡)运送车辆由省公安厅办理了免检证;所有考试用车安全设备齐全,由责任心强、认真仔细、技术过硬的人员担任司机;重视和防范各种不稳定因素对高考和谐平稳实施可能造成的潜在威胁和影响,对考点及周边的治安、交通、考生集中食宿场所和考点安全进行严查和治理,排除隐患;省教育厅、省卫生厅下发了《关于加强中考和高考期间甲型h1n1流感工作的通知》,省招办、省自考办转发了教育部考试中心《关于做好XX年国家教育考试卫生安全工作的通知》,在试卷(卡)定点印制单位具体落实了教育部考试中心《关于做好XX年国家教育考试试卷印制卫生防疫工作的通知》。
3、考风考纪管理中改革力度加大。省招委、省教育厅决定:禁止高中教师参与监考及考务辅助工作;禁止考生穿校服进入考场。坚持对考生考务人员开展广泛深入的诚信考试教育和违纪舞弊处罚警示教育,学习《考生须知》、《国家教育统一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签订《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省上统一编排考场,彩色打印准考证及考生座次照片对照单;实行《准考证》、《身份证》与考生本人“三对照”“三认定”进考场,严防冒名替考。监考教师每科开考前抽签定考场。对考务管理相对薄弱和去年高考结束后群众在考风考纪方面有反映的考区,省教育厅、省招办加强与当地招委会及政府主管领导联系,明确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措施和治理办法,强化管理。今年省招委选聘87名巡视员,以省属高校中层干部、中高级教授为主,省教育厅选派10名处级干部、省招办派部分骨干,巡查和指导考务工作。州(地市)、县也分别选派。招委会成员不定点巡察。贯彻落实《青海省国家教育考试监考员工作暂行管理办法》、《青海省国家教育考试巡视员工作暂行管理办法》、《青海省国家教育考试考务工作实施细则》。以原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应书增同志为组长的教育部赴青高考督导组,全程巡视了我省的组考和施考,并肯定了我省的考务及考风考纪工作。19名考生因违纪作弊被取消单科或全科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