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_社科论文

时间:2019-05-15 00:49: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_社科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_社科论文》。

第一篇: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_社科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论工会在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 要]工会已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之一。工会抓好工会工作,就是工会抓企业文化建设的“抓手”和“入手点”。职工文化是工会维护职工精神需求权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利用职工文化平台提升职工素质,让更多职工在职工文化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充分发挥职工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把职工文化纳入企业文化战略总体规划中,为职工争取合法的闲暇时间。

[关键词]工会;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地位;作用。

近几年来,王兆国主席多次批示和讲话提到工会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并把它纳入工会“软实力”建设的范畴。应该看到,工会抓好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工会“软实力”的增强,也为中国工会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为工会工作拓展开辟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

一、工会要抓好企业文化建设。

经济经济全球化使工会面对的劳动关系日愈复杂。

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资本多重化,由单一资本发展到包括加工商、品牌商在内的多重资本;二是职工需求多元化,由原来只重经济需求到同时看重精神需求。

作为劳动者代表的工会,不仅要维护职工的经济权,也要维护职工的精神需求权。企业文化所强调的人是一切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属,决定了工会与企业文化的联系,而富士康事件,更是把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迫切性提到了工会的重要日程。

工会为什么要抓企业文化建设?其理由如下:

(一)工会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之一。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为适应外部经营环境和协调内部关系,由经营者提倡,员工认同,在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企业使命、共同愿景、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传统和习俗的总和。工会已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之一。

根据2005年4月,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对2881家企业经营者的问卷调查报告显示(该系统是由国务院发改中心、北大、清华等单位牵头),在企业,抓企业文化的主管部门可以是企业行政、企业党委或者企业工会。报告披露:在企业中,企业文化建设由总经理负责抓的占27·8%,由董事长负责抓的占21·8%,由党委书记负责抓的占27·6%,由工会主席负责抓的占16·4%,其他人职负责的占6·4%“。我们知道,在外资企业和一些私营企业,党委书记常常由工会主席兼任,所以,如果把这两项合并起来,则由工会主席和党委书记抓企业文化建设的将占到44%。

(二)工会抓好工会工作,就是工会抓企业文化建设的”抓手“或”入手点“。

工会抓企业文化建设,不是要工会白手起家或另起炉灶。工会抓好工会工作,就是工会抓企业文化建设的”抓手“和”入手点“。这是工会抓企业文化不同于企业行政的最大区别点。行政抓企业文化着眼点是企业效益、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工会抓企业文化建设的着眼点是职工利益和职工素质。可能有的主席会问,既然抓工会工作就是抓企业文化建设,那何必还提什么企业文化呢,我抓我的工会工作不就行了吗?不能这样说,为什么?

这里,有三点很重要:

一是认识到工会工作就是工会抓企业文化的入手点和没能认识到这点是大不一样的。认识到是自觉抓,没有认识到是盲目抓。认识到这点,就能自觉把工会工作看成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认识也容易得到企业行政和企业党委的认同。

二是还要认识到:为什么说工会抓工会工作就是工会抓企业文化的入手点?这就需要我们的工会主席对企业文化的理论有个基本的了解。比如说”企业礼仪“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所谓企业礼仪,是企业在内外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文明交往程序和规范,是企业日常工作中的惯例和常规,也是企业价值观的外在体现。

如海尔的升旗仪式、平安保险公司的晨会等等。企业礼仪被称为企业通向现代市场经济的”通行证“和”金钥匙“。随着市场不断规范和企业发展,工会的不少工作,如工资集体协商、年度劳模评定等,也已经成为企业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礼仪形式,不仅体现了工会存在的意义,也体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价值追求,只是我们不少主席还没有认识到罢了。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年青的经理接手掌管一家企业,为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的理想所感染,他打算结束一年一度的工资谈判,他认为劳资双方工资谈判中的争执,影响企业的和谐。他要求他的参谋人职研究本企业的工资结构、经营状况等等,并参考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状况,决定在企业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尽可能给予本企业职工最大的工资涨幅。他怀着良好的愿望接待了工会谈判代表。他阐述了他已经做过的工作,脸上洋溢着微笑,满以为工会代表能感激地接受他优惠的工资涨幅;但是,他发觉工会代表们惊奇地瞪眼望着他,严厉地申斥他企图破坏集体谈判过程并打算收买工会代表。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这位经理忽略了,在集体谈判中,劳资双方虽然时常发生争执,但是,谈判作为协调劳资双方达成协议的一种手段,实际上已经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种仪式,而这种形式与谈判结果两者同样重要。

没有这些形式———无论是争吵、让步或是签字———也就丧失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独特性,丧失了工会存在的意义。

(三)工会抓企业文化,是企业工会抓好维权工作的策略契入点。

作者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情:大约在12年前,一天,一位港资企业的工会主席来找作者,希望给企业策划一套企业文化实施方案。作者当时好生惊异:认为你工会主席不抓”维权“,怎么把企业行政的事情”揽到“工会手里来了?当这个工会主席明白我的”惊异“后,说:

”教授,你不明白,在外资企业搞工会,端的是老板的饭碗,如果我每天把‘维权’放到口头,我这个工会主席还想不想干了?这不是明摆着和企业老板对着干吗?相反,我通过抓企业文化入手,来现实职工的一些合法权益,实现民主管理和职工参与、厂务公开;老板说不出来什么,也好接受,职工也高兴。“后来,我有意识地关注一些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工会主席,我发现,他们竟相似的一致,都愿意通过抓企业文化建设来实现工会工作的”维权“职能。

二、职工文化是工会维护职工精神需求权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富士康事件,把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需求权迫切提到工会维权的日程。新生代农民工对于”社会人“、”自我现实人“以及”文化人“的追求,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父辈仅仅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所谓精神需求,主要包括感情归属需求、地位和受人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等等;职工文化是工会维护职工精神需求权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一)职工文化的基本含义。

所谓职工文化是代表职工群体的文化,是指企业为满足职工精神需求,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而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和娱乐活动。它包括思想道德教育与培养、科学技术知识普及与提高、文学艺术创作与欣赏、文娱体育活动开展与组织,以及文化体育娱乐设施的管理等等。发展职工文化可以丰富职工多方面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综合素质,美化生产生活环境,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提高管理效能。所以,职工文化也是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载体,是提升职工素质的平台。职工文化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职工文化管理;二是职工文化活动。职工文化管理:是指职工文化作为工会的一项”业务“而言,需要围绕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对每一阶段的职工文化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如职工科学技术知识培训活动的组织、职工文娱汇演和运动会的组织等等。其次,是对职工文化设施的完善和管理。

职工文化活动:是指工会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开展的具体行动。如某一项具体的职工文娱汇演,某一次职工运动会,某一次职工旅游等等,都属于职工文化活动。职工文化功能:职工文化活动主要有三方面功能:

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和娱乐功能。教育功能是指职工文化必须使职工个体获得生存素质、发展素质和享用素质;社会功能是指职工文化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来促进社会的和谐;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职工文化的”娱乐功能“。

过去我们在强调职工文化的教育和社会功能时,常常忽略了它的娱乐功能,因而,在提倡寓教于乐时,也出现反对单纯娱乐的倾向。其实,现代生活使我们越来越多地感受到,职工中的不少业余活动,常常因为它能给人以轻松愉悦、自我发泄而为职工们所欢迎。职工文化要靠娱乐性吸引职工自愿参加。对工会来说,职工文化虽然负有思想道德教育、提高职工科学文化素质和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的基本任务。但是,这一切都必须以丰富多彩,职工喜闻乐见,并自愿参与为基础。工会所具有的群众性组织的特点,也决定了它的一切活动都不能采取强制性的方法要求职工参加,而只能靠活动本身的吸引力来引导职工自愿参加。

正如有的学者指出,娱乐性是职工文化吸引力的源泉。职工们参加文化活动一般出于娱乐、学习知识和提高觉悟三个目的。但稍加留意,便可发现这三个目的并不是均等的。为获取知识而来的人是有的,但这是少数;为提高自己思想觉悟而来的人则更少;绝大多数职工参加文化活动的动机是娱乐消遣。因此,娱乐消遣就是职工文化的磁极。要增加活动的吸引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强活动的娱乐性。(史云昌:《基层工会如何提高职工文化活动的吸引力》)

(二)利用职工文化平台提升职工素质。什么是”素质“?素质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狭义指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广义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既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职工素质建设就是指职工”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的培养。

2008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与全总新一届领导班子和工会十五大部分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2009年3月,全总出台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全面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意见》,提出”全面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主要有6大任务:大力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力提高职工的民主法律素质、大力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大力提高职工的技术技能素质、大力提高职工的健康安全素质、大力提高职工的社会文明素质,而6大任务中以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重点。

职工文化所开展的各种文化娱乐活动,恰恰为全面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提供了合适的平台。工会通过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包括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栏、橱窗、”职工书屋“、”创争活动“、读书演讲、技术技能比赛、知识竞赛、文艺创作、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各种活动,全面落实实施职工素质建设的各项任务。

(三)让更多职工在职工文化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自我实现的需求是精神需求的最高境界。马斯洛认为,在人类需求层次中,等级越低者越容易获得满足,等级越高者则获得满足的比例越小。据马斯洛估计,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生理上需要的满足率约为85%,安全上需要的满足率约为70%,感情上需要满足率约为50%,受人尊敬的需要满足率约为40%,而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能满足10%左右。一般来说,从感情需要往后,实现的概率越来越小。一个普通的职工,可能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实现不了后三种需要,但是在职工文化活动中,就可能得到弥补。职工文化能使那些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在感情方面、自我实现方面满足度不高的职工得到极大地补偿。如在企业文艺汇演或体育运动会上,拿到名次或获得奖励,都可以使职工在精神需求方面获得极大的满足。美国著名的行为科学家梅奥评估霍桑实验后,提出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社会环境问题,提出了”社会人“的概念,认为,生产条件、工资报酬只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位的因素,第一位的因素是同职工的士气有关,而士气又同职工的心理、情感满足度有关。职工的满足度越高,士气就越高;士气越高则劳动生产率就越高。

三、充分发挥职工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自从王兆国主席几次有关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的讲话和批示后,如何准确认识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互关系已成为工会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理论与实践问题。职工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自觉地把职工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

(一)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分析、考察二者的运作实践,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二者的异同及相互关系大致有如下几点:

1·从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主管部门看,职工文化的主管部门主要是工会。企业文化的主管部门则可以是企业行政、党委或工会。2·从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性质上看,职工文化的”活动“属于知识文化和娱乐文化;而企业文化则是管理文化,是管理理论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的成果,是管理理论从”科学管理“、”行为管理“发展到”文化管理“阶段的成果。

3·从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宗旨或目的性上看,开展职工文化的主要目的 是提高职工素质,从而让职工获得精神需求的享受和满足。企业文化的宗旨,则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

4·从职工文化与企业文化同职工的关系上看,企业文化主要以企业正式组织同职工发生关系,所以是以效率逻辑为标准来考评职工;职工文化主要以企业非正式组织同职工发生关系,主要以感情的逻辑为标准来满足职工。前者可以认为是”管理者的逻辑“,后者是”职工的逻辑“。如果管理者只根据效率逻辑来管理,忽视了职工感情逻辑,就会使两种”逻辑“发生冲突,从而影响生产率的提高和企业目标的实现。

(二)把职工文化纳入企业文化战略总体规划中。

企业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说,是要通过对企业内部要素的调整,来协调与外部环境的一致。而外部环境是一个变化莫测的不可控要素,因而,企业文化建设不但是一个长期渐进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需要进行战略规划的科学系统项目工程。

因而,在进行企业文化战略规划时,要把职工文化纳入企业文化总体规划中,即职工文化工作应该从企业文化战略出发来找准自己的位置。这里,找准两者的结合点十分重要。1.把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与构建企业理念体系结合起来。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是职工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工会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职工文化活动来实现这个任务。

如通过各种文体活动、先进劳模报告、劳动竞赛、岗位成才、建功立业活动等,明确与企业理念体系构建挂起钩来,如企业使命、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道德等。2.把提高职工科学文化素质与企业”行为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行为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职工在生产经营、人际关系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是以人的行为为存在形式。行为文化向上,不断升华到企业职工的意识层面,影响到企业价值理念体系的生成;向下,不断物化为企业的产品、服务等。所以也被称为企业”中介文化“。在企业内部,行为文化体现为包括企业内部环境的营造、职工教育、职工福利、废弃物处理、环境保护对策及职工行为规范化等。

工会要自觉地把职工技术技能和文化知识的培训与企业文化建设中”行为文化“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教育培训规范职工的行为,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义务和职工的环境保护意识。3.把开展文体娱乐活动与企业礼仪建设结合起来。

企业礼仪是企业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企业通过礼仪建设,向外,可以传达良好的企业形象;向内,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

工会开展的形式多样的职工文化活动,有的直接就转化为企业的礼仪,如先进劳模的定期表彰仪式,劳资双方的工资协商等等;这些活动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融合了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道德要求,有助于增进企业与社会公众的沟通联系,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4.把保障职工文化设施建设与企业文化传播渠道建设结合起来。所谓企业文化传播渠道,是指以各种方式和手段传递企业文化信息的途径和通道。它分为企业内部传播渠道和外向传播渠道。企业内部传播渠道包括企业广播、电视和网络系统,企业内刊、各种会议、文件、报告、展览橱窗等等。企业外向传播渠道包括企业宣传广告、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对外交流企业报刊、产品展览会、参与大型社会活动、”企业开放日“、赞助社会公益事业以及举办

面向社会”企业文化周“等等。

企业文化建设过程,需要运用各种形式和途径在企业职工中广泛传播,企业文化只有为广大职工接受、认同,才能够成为真正具有企业群体或全职意义上的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的内外传播渠道中,都涉及到职工文化设施,因而,加大职工文化设施的投入,不仅关系到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也是企业文化传播渠道建设的重要方面。

(三)为职工争取合法的闲暇时间。

闲暇时间对于维护职工精神需求权的重要性,不亚于工资收入之于职工的经济权和生存权。没有闲暇时间,职工的精神需求就无从谈起。因而,在新生代农民工、80后越来越成中国劳动力市场主力军的今天,为维护职工的精神需求权、争取合法的闲暇时间,不亚于为维护职工经济权、生存权而争取的工资报酬,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比工资报酬更重要。

闲暇时间是指人们在劳动时间之外,除去满足生理需要和家庭劳动需要等生活支出后,剩余下来的可由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指出:闲暇是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自由时间,”这种时间不被直接生产劳动所吸收,而是用于娱乐和休息,从而为自由活动和发展开辟广阔天地“。人类和各种知识、科学、艺术的发展都依赖闲暇时间的扩展。马克思曾预言未来理想社会是一个闲暇时间十分充沛的时代。马克思说:”那时,财富的尺度决不再是劳动时间,而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按照2008年我国出台的《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用人单位日工作时间超过一小时,甚至三小时?又有多少用人单位月加班时间超过三十六小时?据报刊披露,深圳富士康月加班时间甚至超过一百小时。我们可以算一笔账,一个深圳富士康职工如以每周休息一天计算,每天除用八小时睡眠和一个小时必要的生理需要外,平均下来每周的闲暇时间只剩11·4小时。据《北京蓝皮书:

2001年中国首都发展报告》显示,当时北京市民每周闲暇时间为50小时,相比之下,富士康职工那里还有闲暇时间用于满足精神需求?

为职工争取合法闲暇时间,限制加班时间,满足他们用于精神需求已成为工会维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四川省总工会课题组·论职工文化、工会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关系及其建设[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22.[3]北京蓝皮书: 2001年中国首都发展报告。

第二篇:社科论文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给我的启示

马克思社会主义观,是指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社会主义观,包括对社会主义必然性、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特征、社会主义道路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等有关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的基本观点;狭义社会主义观,是指关于社会主义阶段。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的属性

从总体上看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具有以下根本属性:

1、唯物史观是马恩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是在对所处环境的时代特征进行了科学的分析的基础上诞生的。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是处于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劳资关系不断恶化,工人阶级不断贫困化,剥夺者应被剥夺的呼声日益高涨。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与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为两大科学基石,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并对其发展做出了必将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逻辑预测并论证了这一预测。他们指出,只有发展生产力、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基础。同时他们还提出了社会主义这种社会形态如何克服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设想,即:私有制的弊端用全民所有制来克服;按资分配的非伦理性用按劳分配来克服;资产阶级专政的反动性用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性来克服;自由经济的盲目性、无序性用计划经济来克服。

可见,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是用唯物史观的方法客观的对资本主义弊端予以揭露并科学的提出了取代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具体手段。他的目的不仅要解决生产力的问题,同时也要解决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关系以及与经济基础相匹配的上层建筑的问题。

2、人的全面发展是它的价值追求

对于人的全面发展贯穿于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理论的始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的以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中对于人的全面的自由发展的设想——“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唯一目的”。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分析和批判就是为了解脱资本主义国家广大劳动人民的苦难,实现其人身自由和全面发展。马克思跨越设想的出发点和着眼点也在于对东方各民族的无限同情,为的是使人民不经受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苦难。所以说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最高的价值追求。

二、马克斯、恩格斯社会主义观给我的启示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得到了满足,然而与此同时由于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观理解上的偏差也造成了社会道德滑坡、人文关怀主体缺位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必将灭亡在其社会化大生产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根本矛盾中的寓言却至今没有实现。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社会福利机制和对社会资本的重新调整缓和了这种矛盾,使其从显性变成隐性不易被人察觉。

两方面因素造成了资本主义“思潮”、“社会主义低潮”、“市场经济商潮”对社会主义的冲击,使许多人陷人了理论的困惑,从而模糊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丧失了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国内外学术界试图用自由主义取代历史唯物主义,用西方经济学取代马克思经济学,这是对科学的社会主义观的严重否定。这些都是因为人们片面的以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观仅是对生产力的发展而忽略了对人的全面发展和整个社会各个因素之间的协调和科学发展造成的。面对这种情况人们迫切希望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寻求答案,因此回归马恩经典著作探寻社会主义观成为必然。

1、马恩社会主义观有助于科学发展观理论的确立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既“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他不仅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同时也是马恩社会主义观在当下中国的具体要求和表现。

第一、以人为本是马恩社会主义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其最终目的之所在。

社会是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形式,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和环节。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②,这就决定了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必然是一个个人能够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其他一切活动皆是为了这一目标得以实现人而进行的努力。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需要一种全新的人,并将创造出这种新人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也愈来愈突出,人们感到仅有经济发展并不能完全解决现代化的问题,还需要有社会的全面发展来适应人的发展的要求。所以,只有明确了马恩的社会主义观,充分了解了其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这种价值追求,以人为本,才会弥补在现时的实践过程中片面追求工业利益造成的人文关怀上的主体缺位。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马恩科学社会主义观的具体要求

恩格斯提出在共产主义社会,“将按照根据实有资源和整个社会需要而制定的计划来支配这一切东西,所以同现在实现的大工业制度相联系的一切有害的后果,将首先被消灭”③。

在恩格斯眼中共产主义社会在发展上秉承着全面的发展观。要对实有资源给予分配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的社会全面进步。这不仅是先进生产力的要求也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形态的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共产主义的设想还体现在注重社会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协调上。在当前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建立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形成相互间良性循环状态,使社会的发展富有生机和活力。这是社会主义生命力的体现。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人通过社会作用于自然,使自然发生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变化。这种作用必须使自然界按其本身的规律发生变化,才能在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实现人的发展和自然变化之间的动态平衡。然而,由于主体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无限的过程,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对于自然的认识是有限的,这种有限性往往表现为人对自然的认识的局限性,因而人类在对自然界作用过程中所取得的每一个进步,往往都遭到自然的报复。因而人类对自然的占有不能像征服者对被征服者的统治那样,可以随心所欲。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身就是一个科学中的科学问题。那种不尊重自然、不尊重科学,对自然疯狂掠夺和滥用自然资源的行为是与科学发展观完全背离的,也必然遭到自然的更大的报复而失去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总的来说,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实现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这是践行马克思社会主义观最高价值追求的真正体现。

2、马恩社会主义观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作为一种社会理想,和谐社会是人类很早就开始追求的一个目标。“和谐社会”实际上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它要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

而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其内在要求而且本身就是科学社会主义观的内容之一。他们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主要思想观点是:

第一,实现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社会不平等和两极分化、人的畸形发展和异化等弊端是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用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才能达到真正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第三,未来和谐社会表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相适应,其矛盾通过自身的调整来解决。

第四,“自由人联合体”是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各种能力和潜能充分发挥,人的多样性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人的社会关系日益丰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的自由个性充分发展。马恩的和谐思想为今天我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是“什么是资本主义”,“怎样推翻资本主义”的问题。因此其和谐社会的构想重在揭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为推翻资本主义这一历史使命而服务。而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建设和谐社会不仅作为推翻资本主义的革命理想而存在更重要的是以为人类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从必然到自由的实现而存在。

总的来说,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观贯穿于其整个哲学学说中,对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的解放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其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不仅是将人类从私有制社会中解放出来的有力武器,同时也是我们解决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支持。因此重新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观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数学学院

周鸣

学号: 201010779

第三篇: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234-是无形的资产和财富。企业文化应该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密切结合,使企业文化的渗透过程贯穿人力资源管理的始终。好的企业文化会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发展,所以只要做到企业和企业文化的互相协调、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使两者同步运行,建设出一套优秀的企业文化来,一定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有了优秀的文化,企业将不战而胜。

第四篇: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企业文化建设论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企业文化建设

摘要:文章基于富士康公司“连跳事件”引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结合河南省安阳钢铁集团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修理厂实际,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中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关键词:人力资源;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的智力资源,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它的建设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倡导的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哲学。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无形资源,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管理层的重视,企业文化的建立是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培养起来的,企业管理者把自己的经营理念、价值指向、行为方式等整合到员工中去。这不仅适用于私营企业,同时也适用于大型国有企业。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从2010年1月到6月初,富士康公司发生员工“连跳事件”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在痛惜之余,纷纷指责富士康公司是“血汗公司”,没有具备亲和力的企业文化。

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没有代表员工群体利益的企业文化建设,对员工能起到稳定、安抚作用?员工能从中看到自身发展的希望?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多少企业家一直把企业文化挂在嘴边,无非是强调如何加强企业生产管理之类,很少有对职工人文关怀的内容。富士康公司连续发生的青年员工跳楼事件,重要原因之一是否在此?

二、人才资源开发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

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企业文化又为人力资源创造了良好的开发环境。人是管理的资源,这种资源是通过文化的积淀、显现、发挥、开发的,因此,在突出企业文化背景下谈人力资源,更具有人文资源的特征,它更加突显人的资源的文化意义与文化价值,因而往往体现为人的潜能,具有很强的再生性,是最丰富、最重要的资源。目前,我国的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往往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企业提拔管理者的原则是那些有能力的人被提拔到管理岗位上,是为了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更好地辐射企业文化精神、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智力资源和主观能动性。

然而现在的误区是这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成为上层管理者的附庸,大的事情不敢承担责任,日常只做一些本不应该管的小事,结果导致了员工没有了工作方向和工作热情,完全抹煞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何谈发挥员工的知识特长?鼓舞员工的信心?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还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中有一个“木桶定律”——木桶的容量多少,不是取决于高的木片,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片,解决的办法是努力弥补影响了木桶容量的短木片,但是现在的部分管理者却相反地运用了这一理论,并且扩大了它的应用范围,为了在上层管理者面前表现出其管理能力,采用了“一抹平”的方法,简单地把高的木片削平,以此来达到欺瞒上层管理者的目的,但对上层管理者来说,却很难察觉其真相。

三、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企业文化建设

(一)企业文化融入企业教育培训之中

企业的教育培训既要重视职业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也要重视非职业教育培训。一个企业要不断发展,就必须注重和加强员工教育培训,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有的企业虽重视职业教育培训,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也比较健全,但往往只是注重主业和技能的教育培训,而忽视非职业教育培训。

企业的职业教育培训不能仅仅局限于职业教育培训,而且还要进一步深入到员工个人生活领域即非职业教育培训。除了提高工资、福利、劳保等劳动条件外,还要通过开展非正式教育,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例如,组织登山协会、羽毛球协会、棋牌协会等非正式团体,通过活动大大深化了员工之间的感情、增进了员工之间的了解,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出相互信赖的人际关系;开展劳动竞赛,争当“创效标兵”、“节油标兵”;并且收集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创立以员工命名的“先进操作法”等,积极地调动了员工干劲,使员工有荣誉感。将企业价值观念在这些活动中不经意地传达给员工,从而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的工作行为和生活方式。

(二)企业文化引导员工正确对待绩效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把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价值观灌输到员工的思想中,体现在员工的行为上。

绩效管理是一项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管理活动,它与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绩效考核指标的设置必须科学,例如,河南省安阳钢铁集团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修理厂是一个汽车修理企业,对于思想活跃的青工采取工作年限与技术水平相结合的办法,对每一种工作内容都进行具体工时数的量化。

制定“经济责任制”遵循SMART原则:明确具体,不能模棱两可;指标应该可以测量,同时尽可能量化;设置的指标员工应该可以达到,指标的设置应该与职责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

企业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首先,应当遵守20/80原则,即抓住能够体现企业80%的目标的20%的指标,否则,有可能会因小失大;其次,考核指标的压力要适中,标准不能定得过高或过低,应是大多数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再次,考核指标应有一定的稳定性,一般一经制订,其基本框架一年之内不再有变化,以保证考核标准的权威性。

基本工资根据工时数分为五档,每月完成的工时数达到哪一档,拿哪一档的工资。对于高出下一档但不够上一档的,多余出的工时按每个工时1元给予效益奖励。同时,工作年限每多一年就多一年的补贴等等;充分满足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的合理愿望,让青年员工感到在企业里发展,无论是收入还是提升“都大有奔头儿”,要“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沟通是有效的绩效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从绩效指标和标准的制定,考核结果的反馈到绩效改进,都需要通过良好的沟通来实现。如果不给员工反映自己想法或意见的机会,很可能导致员工在考核结果不理想时产生不满,所以必须建立双向的沟通机制。这样,富士康公司的悲剧才可以避免再次上演。

(三)选择与本单位和员工现状相适应的激励方法

如果单位是扁平的组织结构,晋升的激励方法就不再适合;强调以团队为主要作业形式的单位,单独使用个人激励的方法也不会有很好的效果。

增强激励的效果还应该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相结合、个人激励与团队激励相结合、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充分发挥激励的协同优势,增强激励的效果。首先,在设置激励时,管理者既要有战略眼光,又要从小处着手,即管理者既要考虑激励方法对社会的影响,又要考虑它是否适应了员工的发展需要;其次,设置激励措施要有柔性,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岗位,各个层次员工的不同需要,从而制定出详细的激励计划和方法,并顾及到应付各种不确定情况,使单位可以根据出现的临时情况灵活机动地设置激励措施;再次,建立与激励相应的约束机制,不仅给予奖赏是一种激励,约束及惩罚也是一种激励,只有建立激励与约束的机制,才能从规章制度上保证二者的统一;最后,注重激励的投资回报分析,激励方法有多种,不同的方法所对应的成本也不相同,管理者应该选择经济有效的激励手段,把握好成本与收益的关系,在考虑人员激励时,要分析好成本和收益的关系,争取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

总之,人力资源开发只有与企业的文化建设相结合才能在员工心目中真正形成认同感,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更富有生命力,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不但要处理技术性工作,也不仅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独有的工作,而是要求所有的管理人员参与其中,如此才能形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能力,从而形成企业核心能力,建立起在市场竞争中特有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武欣.绩效管理实务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林筠,胡利利,王锐.绩效管理[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第五篇: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内容提要:本文阐述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形式的创新。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经营生产的融合。有助于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外延。明确提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提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条件离不开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和创新发展几个相互关联的条件,关键词:企业 文化建设 意义 内容 条件

目录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1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形式的创新……………………………………………………1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含量…………………………………………………………1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经营生产的融合……………………………………………………2

(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外延…………………………………………………………3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3

(一)提炼企业精神…………………………………………3

(二)塑造企业形象…………………………………………5

(三)树立企业管理风格……………………………………5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条件………………………………………6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6

(二)全员参与是保证………………………………………6

(三)创新发展是根本………………………………………7 参考文献…………………………………………………………7

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宝贵的物质及精神财富,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关键因素。谁掌握了先进的企业文化,谁就能掌握企业建设的主动权。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形式的创新

企业文化的特点不是灌输。而是通过以文载道、以文化心。使员工自觉自愿地去追求一种价值观念。去共行一种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有助于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营造公平、公开、民主、和谐的氛围,建立平等交流、多向沟通的机制,变教育为沟通。达到良好的效果。同时,通过开展行为文化,可以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文化。进行教育与自我教育、改造与自我改造、升华与自我升华。使员工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将企业的先进理念和先进行为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思想和行动中。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含量 当前,面对思想先进、知识丰富、接受能力强的新型员工,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必须善于用哲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以及自然科学知识来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含量。这样,才容易把思想政治工作做细、做深、做透,才容易使大家入耳、入脑、入心,才会取得实效。实践证明。缺少文化含量的枯燥无味的思想政治工作,已不适应现代企业员工的思想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从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出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做好员工的思想教育和转化工作,才能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保证企业“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保证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的顺利进行,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经营生产的融合

企业文化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生产经营活动有机结合的纽带。政治由经济决定,因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生产经营活动并为之服务。要避免“两张皮”现象。“现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有一条重要经验,就是要把它与当前的经济工作、现行的经济政策紧密结合起来。”而企业文化就具有这种功能。企业文化内涵意义深刻,企业精神、企业目标、企业行为准则和共同价值指导企业运作,规范职工行为,能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培育高质量的职工队伍,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职工认同企业文化。深入到工作实践和日常行为中,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企业文化建设具有的鲜明时代特征,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企业文化的价值首先在于它能够使全体员工得到价值认同和统一,由此造成核心竞争力。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一旦形成并成为全体员工的群体意识。就会转化成员工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无尽资源。因此,我们要把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常抓不懈、持之以恒。通过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的凝炼和培育,把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到企业的各项工作中去,变成企业的具体目标和行为规范;通过文化的辐射和渗透作用,把党的理想、信念铭刻在每个员工的头脑里,融化到每个员工的血液里。坚持以先进的思想文化塑造企业,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凝聚员工,使思想政治工作变“无形”为“有形”。扎实有效、深入人心,为企业经营生产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外延

随着企业的发展进步,员工不再把企业看作单纯谋生的劳动场所,而是需要企业具有多功能性。企业不仅要提供舒适的劳动环境,还要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企业文化建设倡导的企业精神、构筑的发展目标,使员工看到了企业发展的希望。不仅给思想政治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而且在培育员工群体意识、倡导企业道德、规范员工行为中,将思想政治工作延伸到了八小时以外,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舞台。同时也为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旧观念、旧模式、旧方法。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提出了要求,创造了条件。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提炼企业精神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团体以及每个个体都需要一种精神力量作为生存的支柱和前进的动力。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同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它渗透在企业的基本信念、共同理想、奋斗目标、价值观念、竞争意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方面,反映在全体员工的思想精神风貌之中。

1、企业精神必须反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要求。企业精神必须反映企业的基本宗旨,把“以人为本,服务至上”作为员工的行动指南。在目前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面对市场经济和企业体制改革的形势与要求,企业精神应该强化爱岗敬业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知识创新精神,努力培养企业员工的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发展观念等现代意识。

2、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和支柱,集中反映了企业职工的思想活动,一般心理状态和精神风貌,是企业职工对企业发展命运和未来所抱有的理想和希望。因此,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要精心分析,全面归纳,反复推敲,从企业的宗旨、目标方向等方面进行概括提炼出来。

3、企业精神必须以人文本。以人为本,要确定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要围绕着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开展一切管理活动。一是要突出柔性管理。目标管理是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基层、到人的一种管理方式,它在监督和考评上更多的注重成果,而非过程,这就为职工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提高职工对工作的兴趣,本身就是为了发挥人的潜能,为此企业还可以采取工作岗位轮换等方式来实现此目标。二是构筑双赢平台。企业要构筑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的双赢平台。首先,要让职工明白,企业不仅为他提供一种物质的生存空间,同时也是他实现自身价值、寻求集体归属感的最理想场所,是职工在精神得利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也要让职工懂得只有企业发展强大了,才能给自身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让职工从深层次增强认同感、归属感、激发全体员工内心对企业的亲和力,使员工与企业成为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同担、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更加努力地工作来回报企业。其次,企业要有更高的发展必须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二)树立企业管理风格

以企业精神具体化为企业的管理和服务风格。包括管理观念、管理手段、管理技术等。如依法治企、从严治企、规范化管理、微机管理、服务承诺制等。企业管理风格不是一天两天,一月半月就能形成的,而是要经过长期的时间培养。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发动职工充分讨论定出基本内容,然后通过广泛宣传,并由领导示范影响职工,一步一步地树立起来。

(三)塑造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指得到社会认可的企业文化的综合反映和外部表现,或者说是企业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声誉。它包括企业领导形象、员工形象以及企业整体的服务形象。企业形象的形成和建立使企业的服务质量、人员素质、专业技术、公共关系在社会和客户心目中形成总的印象。企业形象不仅是社会公众所关心的事,而且与企业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内在联系。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条件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

领导重视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企业形象等都需要靠领导去提炼和设计,也需要领导的规范行为带领和影响员工贯彻执行。因此,抓好企业的文化建设,首先要解决好领导的认识问题。随着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研究的深入,那种把文化教育、文娱活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片面认识已不多见了,但是对企业文化建设内涵的深刻理解和对此工作的重视程度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当前,经济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向现代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严峻的挑战,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促进企业管理的驱动器,正是现代企业管理先行者潜心研究的宝贵结晶。因此,坚定不移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列入领导日常议事日程,认真计划落实,经常检查改进,特别是根据自身特点对企业精神不断进行总结提炼,使之成为企业全体职工的共同信念,使之成为战胜艰难困苦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全员参与是保证

全员参与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我们体会到,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如果得不到企业职工的认同,没有企业职工的广泛参与,就如同无源之水一样必然枯竭。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有全体职工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企业领导要不断加强对职工的文化建设意识的教育,要让职工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什么,给职工提供参与实现目标的机会,引导职工把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看成是自己的目标,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和高尚的人生价值观,并以此调动和激发全体职工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为之努力工作无私奉献,最终使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与职工和个人目标都能同时达到。

(三)创新发展是根本

创新发展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不断丰富发展的,只有创新的企业文化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总体上讲,目前企业的文化建设还处在低级阶段,摆脱旧观念旧思维羁绊,不断发展企业的文化建设事业需要创新。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决定了企业必须创新。如何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创新呢?一是要重新审视企业的现有文化,对企业文化进新系统的研究和不断的探索。二是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不断创新的系统工程,其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具有广泛性、持久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三是要立足于问题的发现、分析的解决,从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逐步到来的客观要求出发,从利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出发,不断地创造出新的适合企业发展,适合科技进步富有时代气息的企业文化。参考文献:

(1)

罗艾华、李刚,人民网(www.xiexiebang.com)观点专题(2)

吴越华,《经济学家》

(3)

洪再热,中人网(www.xiexiebang.com)(4)

李刚,《山东青年报》(5)

王宪章,《经济日报》

下载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_社科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_社科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内在思想观念与外在行为方式和物质表现的统一,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企业群体规范,具有导向、激励、凝聚、约束、灵魂、融合和控制等多......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和基石,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凝聚士气、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相反,企业文化的缺失会导致企业人心涣散、竞争力降低。一、企......

    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加强廉洁文化建设 廉洁文化是指在一个国家社会成员和社会团体之间形成的关于廉洁行为的理论、规范、信仰、价值观和与之相适应的工作作风、生活方式等。廉洁文化建......

    浅析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改革步伐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深入使企业进入了全面竞争的时代,生存和发展成为企业的两大主题。新形势下,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个......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自从走出校园迈入工作岗位以后,越来越发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论是在哪一行哪一业,建设不好企业文化,谈品牌是奢侈行为。 现在有很多知名的营销......

    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神风

    从事员工守则培训有感——“小企业靠能人,中型企业靠制度,大企业靠文化。” 引言:吃大锅饭的飞龙公司,产生的趋向于消极的不思进取的企业文化,是一个没有积极性的企业文化,它催生......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网络教育学院 姓 名:学 号:学习中心:专 业:导 师:论文题目:毕业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年 月 日 毕业论文承诺书 提示:根据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