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考研经验2

时间:2019-05-15 00:20: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考研经验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考研经验2》。

第一篇:教育考研经验2

三跨,是跨地区跨学校跨专业。本科专业是英语,本科学校不是师范,是和师范校氛围不同,距离北京很遥远。所以,我现在的专业,在当时的我看来其实是很陌生的。英语专业的学生跨专业考研的很多,在我的本科同学中,有后来考上新闻的,哲学的,经济的,金融的,法律的,等等。有些同学从很早就笃定以后要读的专业,比如法律,从大一开始就旁听法学院的主干课,两三年下来基本上两个专业的课都听下来,这是着手很早的;但我在决定考教育学之前,完全不知道还有这样一门学科,汗一下……

现在教育学实施全国统考已经有两年了吧?所以可能就专业复习而言,我的经验可能没有多大的借鉴性,但鉴于平时接触的一些师弟师妹偶有问起考研的事,我的回忆还能给他们一些帮助,那不妨也写出来。分享。大概现在对大三及以下的师弟师妹会比较有用。大学四年,总是觉得,大三是最痛苦的,这时候开始有很多念头,面对未来,也要开始选择,考研与否,大概也是要在这个时候做出决定。在所有的准备工作开始之前,请先明确自己的选择,要工作还是要考研?考研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个性特点,专业的特点,这些都不用多说,很重要的一点,不要盲目跟风考研。在这个决定上,我并没有花太多时间,结合种种因素,自己的愿望、父母的愿望、自己的学习特点等等,在大三下学期之初,思想越来越激荡的时候,呵,很快确定自己要考研。然后希望自己能够研究生毕业后当老师。一直以来,对想要考研的弟弟妹妹,我首先告诉他们的,一定是信息很重要。信息包括很多方面,从你开始萌生考研的想法,总是大概会有一个方向,专业,学校,地区,大多数人一开始都不是很明确,没关系,查,从所得到的种种信息来论证自己的选择。在这个社会,信息来源渠道之多就不多说了吧,但就考研而言,个人觉得最重要的还是网络和同学朋友,baidu是个好东西,可以帮你一点一点地锁定目标,一开始别怕想法多,就从头脑风暴开始,尽管拿关键词去百度,给自己多一些认识。我05年开始准备搜集考研的各方面的信息时,经常上的论坛是考研论坛,名字就叫考研论坛,现在应该也还存在,里面有分学科也有分学校的讨论区,很适合刚开始想法还不是很确定的时候去看看。我一开始锁定的地区就是北京,很简单的想法,也没有明确之后的发展什么的,就是想来。本来是要考本专业的翻译方向的,但是,尽管本科专业学得还可以,但通过网络检索之后,就掌握的信息来看,北外不敢贸然报,北二外名声不太好(那时就是这样以为的,呵),接下来就是北师,结果很失望地发现北师英语竟然不提供参考书目(至少我那年是这样的),招的人也少,而自己在北师没有同学朋友,在北京其他学校也没想起谁能帮忙的,于是在自己看了一段时间翻译理论的书之后心里的疑惑渐渐加重,最终在和同学的一次聊天中,放下了考本专业的想法。同学问起,你既然这么没有把握,自己又对教育感兴趣,为什么不考虑考教育学呢?于是,我开始考虑他的建议,开始关注教育学这样陌生的学科,就是大量地广泛地搜集信息,让自己认识它,接近它,最后确定,就是它了。这里我要说的是,我的考研经历,自始至终,信息基本上都是自己在网上扒拉来的,可惜的是在目标范围内没有朋友能帮忙,如果你决定考研,除了网络,能够多从朋友那里得到信息的话,那是最好的。

小结一:明确自己的选择,广泛搜集信息来论证自己的选择。

从大三下学期一开始到决定考教育学,花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五月份就开始拿着教育学第一本参考书开始翻阅,但那时课程多,基本上就是偶尔翻翻,所以这段时间并没有算进我全部的考研进程中。大三结束后,我和身边也打算考研的同学开始买政治的材料,我忘了当时买的哪一家的了。在我的本科学校,考试的图书去学校周边的书店,如果你不是很明确要买哪一种,那没关系,老板会比你更清楚,从他们那里会得到很好的推荐。关于政治的参考书,我们买的就是那种有所有几个板块(马政经、毛概等)详细知识的那种;然后是真题

一本,后期的时事材料一本。就我的经验看来,基本上就这三本就够了,至于其他的,大纲当然可以翻翻,但是如果你周围也有同学考研的话,那大家合买一本就够了。这里要插一句话,就是考研最好找到考伴,可以不是考同专业的,但有些共通的东西大家可以共享。考研么,在经济上也是要有一笔投入的,能省则省。接着前面的政治说,我一直都是文科,所以从心理上面不太怵,也没有报班,当然我们也有同学报了辅导班的,各种都有。上考研辅导班是很累的,我去替同学听过一次课,也听同学说起,辅导班基本上都是在大礼堂一上就是一整天一整天的,很容易产生疲劳,有些班连桌子都没有,就只有一块板子搭着做做笔记,很考验人的。所以报了或者打算报班的同学,当时我们有同学的做法是,几个人合报一个班(用一个人的名字几个人分担学费),分着去听课作笔记,最好带好各种工具,录音的工具尤其重要。这样,效率可能会高一些。另外,报了辅导班就不要再去买参考书了,辅导班里都有自己的教材的吧。再具体到政治考试,可能对文科生来说,马政经是最难的,但也有说法称马政经其实是最简单的,弄懂基本的原理各种问题都迎刃而解了;毛概有一些史实要记;邓论(现在是毛邓三了吧?)和时事结合的比较紧密;马哲在我看来是最简单的,要理解;当代吗,多关注时事。当然,关于政治的复习,再多查查相关的信息,我做不到把它说得太具体。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培养良好的答题方法,复习时文字题没必要去一定要答,但是,文科的同学应该都很清楚,师大的同学在这方面应该也很有经验,就是答题要注意条理,一二三四点标清楚,注意把握关键。

小结二:找到共同作战的考伴,一路同行;政治考试注意方法。

三跨考生单纯的坚持(2)

话匣子一打开就有点收不住,条理性不是很强,见谅

-----------------------------

关于英语

可能对英语弱一点的同学会有些用。

本科是英语的考研时选择跨专业考的很多,多少有一些优势。在我的考研学习中,用在英语上面的时间确实不多,参考书也不多:一本二手的单词书,一本真题,一本阅读,一本写作。单词书是星火的,还是很厚的一本,后来出的星火都分册了,薄薄的便于携带,而我是把书给肢解了;星火的单词书在我们那时还是比较受推崇的,有例句有辨析,不知道现在流行什么。我没有刻意去背单词,整个过程就是从头到尾浏览了一遍,权当保住语感了,有人单词就背了好几遍的,我是相当佩服,这个因人而异。英语学习是循序渐进注重积累的,所以要早着手,而且作为从掌握或加强掌握一门工具的角度,早点开始没坏处,每天不用花太多时间,根据自己的情况,最好是保证每天都有。其他的,一直觉得阅读是现在英语考试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分值大,所以,每天练个一两篇的,也是贵在坚持,可以比单词晚一些开始。写作,参考书都大同小异,选一本自己看得顺眼觉得性价比高的就行。注意方法,考研英语写作很注重连接词的使用,除了一头一尾写好些,剩下就是些连接词了,多用些howeverhencetherebyconsequently之类表示逻辑起承转合的词,不出意外,分就不会太低了。真题,不要急着开始,也别堆在最后才开始做,留个一两套在最后模拟考试一下,其他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进度来当成单项练习肢解开来作。因为如果总是把一套真题当成考试来做,一来要很大块的时间,二来如果做得不好,会很影响情绪的。尽量多写一些可能有用的东西。

总的看来,我在英语上面花的时间并不多,基本上把英语当成其他复习的调剂,看累了别的就看看英语。最后阅读练习题也没有全做完,写作嘛,也是最后浏览了一下参考书自己心里有个底。对于本科是英语而跨专业考研的同学,这是个优势,但要拿很高分也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这一点,对于平时英语就比较好的同学来说也是一样,合理分配时间比较重要。

关于专业课

真正的考研路从九月份才开始。由于跨专业考研,我在专业课上花的时间比较多,毕竟是从头开始学。我和同宿舍以及附近宿舍考研的同学组成了共同学习小组,那时我们学校有一栋楼,是传统考研楼,每到九月份以后考研的同学就开始驻扎在里面,但是一开始学校不让我们长期占位,所以我们分工,每天由一个人占好位子。和我的同学们相比,我要考的专业显得很另类,于是我把自己的四本指定参考书都包上书皮,准备好笔记本,一点一点开始学。其实,考到教育学里面的,有不少都是外专业的,很多都是像我一样以前一点都没有接触过相关的东西。可能相对于其它跨专业的情况来说,跨到教育学里面是相对简单的,即使在现在实现统考的情况下,加了一些心理学、研究方法方面的内容,我想也是一样的。自学的过程还是很有趣的。面对全新的内容,每天的学习之后都会让人有一点点幸福感,因为依着兴趣在一点一点接近一个全新的领域,而之前自己一些零星的想法如果在课本中找到解释,遇到一些契合,也会让人变得快乐起来。所以,即使在遇到问题时不像其他同学一样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商量,也不会太苦恼。从图书馆里翻出几本仅有的教育学方面的书,在网上不停地找答案。就这样每天看书,自己思考,也乐在其中。至于具体到专业课的学习,当时加入了一个全国教育学考研的群,在前期的准备中了解了一下教育学的大致情况;常上考研论坛,那时还上木铎,找到了真题,也有一些前辈给的具体的复习经验,很受用。以下这些是自己当时找来的一些学习经验,现在都不知道出处了,贴上来大家一起看看(这是针对06及以前考北师教育学的,现在统考会有所不同,一定注意):

“教育学原理复习纲要

教育学(将王道俊《教育学》与黄济《现代教育论》统一起来,每一个问题先列举旧的或统一说法或观点,然后是新的观点。)

分四部分

一。教育的基本原理

1、教育本质论(教育学与教育的发展史、教育本质、现代教育)

2、教育基础论(社会基础、哲学基础、心理基础、教育与人的发展)

3、教育目的论

4、教育制度论

二、教育的基本问题

1、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论、教学论包括教学媒体、现代教学论、课外活动论、教师论)

2、德育论(德育概论、现代德育论、将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列成表格形式放到德育论一章中对比的看、)

3、教育管理论(学校管理论、现代教育管理论)

4、家庭教育论

三、教育研究方法

四、教育发展的展望

按照这个目录将两本时代不同的老、新教育学有机的融为一个整体来做笔记,就可以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我是这样来做的。然后根据所要考的方向有所重点的将对应的章节充实放大!中外教育史复习是最令人头疼的,但只要把握住线索和重点就有的头绪。中外教育史复习的重点在于教育思想史,北京师大历年考题也有这样的倾向。而教育制度史方面只要注意最常见的、最具历史意义的、与当今有一定联系的就可以了,如果还想拿特别高的分,就要遍地撒网。

1、中国教育史将重点放在隋唐以前和1840年以后。

2、外国教育史则要放在古希腊和夸美纽斯以后特别是裴斯泰落齐、赫尔巴特、杜威和前苏联的几位。(注意:北师大对于杜威是持批判态度的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倾向性。)

3、必要的时候将一些思想相近或者相反的进行比较,中国的、外国的甚至是中外的不同人物,这样能加深理解。

3、对于制度史,关键要理清各个国家标志性教育制度发生、发展、变革的思路。Roben2003:在我看来,中外教育史复习的关键就是弄清楚教育发生、发展的历史。

北师的原创性很强,这是北师的特色。老一辈的教育家都以马克思的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这在,《现代教育论》里面表现的很清楚。但象新一代的石中英、项贤明却是典型的后现代主义,项贤明还偏向于走向交往实践的马克思主义。

新中国教育史就是比较教育中的中国教育部分,这块在我看来是应放在几个学制的变革上的,再就是后面的几次改革,而教育思想史就有没有什么了!

中外教育史应有大量的精力

天山草:其实中外教育史应该是拿分的科目,毕竟历史是不可能更改的。

史实部分要保证都能答全,让老师知道你的事件的发生、发展都了解。至于发挥的部分是得分的关键,也是老师考察的关键。

所以,要有自己的想法,要让老师看到你的闪光之处。

Roben:天山草说的对,要有自己的思想。

最起码能够针对历史事实作出科学的评论(包括对各种评论的评论,即对不同观点的分析评价)

对于要素主义等的教育流派,关键是要搞清楚他们的哲学基础与渊源。然后再了解他们的教育观点。最好将他们对比着来看,黄济教授的《教育哲学通论》对这些谈的比较清晰。苏联那几位著名的现代教育家如马卡连柯、巴班斯基、苏霍姆林斯基等可是相当重要的!中外教育史就其本质来说就是史!关键就是理清史的线索!

Qibajiu:我的建议是除了看参考书目外,还要多看杂志和教育学院老师的文章。具体杂志,不同专业不同。”

感觉前面写的都很琐碎,也没什么条理,反省。。

----------------------

专业课学习大概没有什么经验可言,除了自己看书就是在网上和图书馆里寻找答案消除疑惑。总的来说就是还比较享受这个自学过程,因为一来确实自己对教育感兴趣,二来虽然自己笃定要考研,但大概是性格原因,并没有给自己太大压力,或者说在那时自己并没有感觉到有太大压力,不会过多考虑结果,所以,就是坚持着做每天要做的事情,和同学一起早出晚归,对,就是这种单纯的坚持。当然,这样的坚持,还是源自忠于最初自己的选择,尽管在一开始就知道,学教育学的就业前景很不乐观,也有许多劝告不要加入其中的声音,但是,既然选择了,就不要轻易动摇。

坚持在考研路上是很重要的品质。随着考试时间的临近,面临的不确定可能会越来越多。进入九十月份,铺天盖地的宣讲信息来了,保研的开始过猪一般的生活,找工作的同学也要么踩着小跟鞋要么套着西服出入各大招聘会现场。到十一、二月份,就会越来越多同学签约的消息,而考研的同学这时候学习愈发紧张。别人尘埃落定,而自己依然前途未卜,这时候,请坚持。有人可能会学着习,看着有一些工作机会,又跑出去投简历,想要两手抓,可是这样真的很难,不排除有很强的强人最后有了不错的Offer也考上了研,可毕竟这是极少的少数。考研,请尽量心平气和。

合作。前面也说到,我和同学组成了考研小组。也不是刻意的,平时玩得好的三个宿舍(那时我们是4人间)要考的成员自然集合到一起,一起占位子,一起学习。在北师大要找位子自习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那时我们为了占到好位子也是很费劲。天越来越冷,有时天还没亮就去排队,虽然自习室的门还没开,但就是有人早早地去等,大家都只能起得越来越早。后来占位问题都惊动了副校长出面,可见当时要学个习还是挺难的,呵。不过这些都过去了。从过来人的角度,我一直都不太赞成考研路上独自前行,当然其实这还是因人而异的。大家拉帮结伙的,可以互相督促,学起来不太枯燥;郁闷了还能抓个人排解排解。很好的一点是,当时我们的很多学习资料是共享的。报了不同辅导班的同学,回来互通有无;买参考书,我们尽量不买重样,这样都可以互相翻翻;遇到问题,相互讨论。分享在我和我的同学当中,很自然,很快乐。我们还轮流买报纸,每天看晚报,也是学习的调剂。说到调剂,想再啰嗦一下,就是看不下书的时候,不要太强迫自己,觉得自己没能完成计划罪恶得要命。找点小娱乐慰劳一下自己,适当放松放松,不要把神经绷得太紧了。

锻炼身体。大概不必多说,不要把身体弄垮了,晚上出来跑跑步,舒展舒展,身心都舒服。

还有什么要说呢?暂时没有想到。想到了再补充吧。总之,祝福所有选择考研这条路的人们^_^加油吧

第二篇:考研经验2

考研时间将近两年,受益论坛太多。我长期潜水,不能有所贡献,惶愧无地。今年人品爆发,考上北大历史学系,专业211,英语73,政治84,总分368.于是决心一定写篇文章回报论坛。

一、专业课

专业课211,不高。我人比较笨,所以笨鸟先飞,大二下学期就开始准备了。首先做的是把最薄弱的世界史部分看了两遍。当时我看见齐世荣出了一个四卷本的《世界史》,就琢磨可能新版本毕老六卷本更靠谱,于是选择了四卷本。最终考试结果说明了一切:四卷本就是坑爹的啊!其实我在做以前真题时已有察觉,但是四卷本已看了多遍,回过头看六卷本太浪费时间了,只好看山东版,以图补救(比如“汉萨同盟”的名词解释,就是在山东版上背的,10分啊!)。所以大家还是买六卷本吧,不过当当和卓越貌似都没有,淘宝有。大家小学都学过分段、总结段落大意,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读书方法。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元认知”,就是对自己认知的认知,我以前读书时,经常会读了半天,却不知道自己在读什么。分段、总结段意的最终目的有两个,第一就是让你的元认知时刻在工作,这样读一遍书才有一遍的效果。第二是个目的是,通过分段、总结大意理清全书的结构,为做笔记做准备。

看书最好两遍两遍地看——比如昨天看了新内容,今天不要急着往下看,而应该把昨天的再看一遍(去百度一下“艾宾浩斯曲线”就知道为啥了),就是说,不要追求进度,要追求效果!我除了中国近代史看了四遍,其余都是八到十遍才做笔记的。现在看来,看完四遍,把分段和总结段意完成之后就可以做笔记了。笔记做完就可以直接背笔记了。我的笔记做了二十本笔记本,总共二十万字左右。做笔记就是要把书上的知识点全部(注意,是全部)记下来,废话去掉,并且将知识点体系化,把散文体的书全部用序号“整编”起来。我还有个背东西的小技巧,就是手机备忘录功能。我的手机每天定五个备忘录,提醒一些容易忽略的知识点(政治知识点和英语单词也可以用这种方法),什么偏的邪的提醒上一个星期也就全记住了。研究真题是必要的,复习的每个阶段都应该看看真题,它的作用是让你把握复习的深度。因为真题题目很偏很细,复习时一定要避免侥幸心理,力求全面细致地掌握。练习题不用做,历史就是个背,会就会,不会就傻眼,你做个神马劲儿咧?但是考前要做套真题练练手,主要是练时间的分配,我就是时间没把握好,最后剩下15分钟,还有一道材料题和一道论述题(一共七十分啊),希望大家不要重复我的杯具。

二、英语

英语考了73,有点小得意啦~~依我看哈,英语不用报班!听着热血沸腾,完了该啥样啥样。这是个慢功夫,急不得。单词是重中之重,我在大二下学期一直在准备六级,考完六级的那天下午我就去买了一本星火单词,正式开始考研英语的学习,直到考前,那本单词我看(是看,不是背)了13遍(画“正”字记次数,更有成就感!)。考研单词一定要地毯式轰炸,每个单词,每个意思,每个词性,每个例句,都要细看,但不用刻意背,见面次数多了,自然记住,所以建议同学们不要拿本单词跑到草坪上吼,那个效率太低了。单词记忆原则也是上文所述的“两遍原则”。背考研单词,千万要虚心,因为考研英语就是考熟词僻义,要求你重新认识常见单词,不要觉得初中就背过就不用看了。

真题做上三四遍,留一套最后练手。仔细分析每一篇文章,句型、单词用法、语法现象、篇章结构、出题思路等等张剑都分析得挺好了,仔细看就行了。除了真题还做了石春祯

220篇和张锦芯200篇,石春祯很邪门,难度高于真题,思路与真题不同,做起来令人绝望,张锦芯会更加中规中矩一些。冲刺模拟题我用的张剑最后五套题,比较靠谱,但是比真题难度大,做完结果不好不要慌,都是浮云。新题型看似难,其实不难,有技巧,最后一个月不用做传统阅读,专门做新题型,认真操练,拿满分不难(张锦芯200篇就有新题型)。作文模板还是自己总结吧,不用上网找。历年真题都是很地道的外文,琢磨琢磨人家怎么开头,怎么议论,怎么叙事,怎么结尾,抄些句子,拼成一个自己的模板。这个工作十二月下旬再开始都不晚!不要急!完型和翻译我除了真题没有练过别的,也没有什么心得。这俩东西啊,随缘吧,还是要以阅读为提高英语水平的基本题型。

三、政治

政治考了84分,我也不知道为啥,考完觉得也就六七十分。我报了一个政治全程班,听着觉得也不错,考完以后才发现没啥用。政治选择题50分全靠背,毫无技术含量。有的童鞋看见真题会引用马克思或者列宁的话,就吓蔫了,其实真题引用的原文必然会出现在大纲解析里。材料题50分十分灵活,有劲使不上,只能乱蒙一气,所以根本不用报班。政治班这种东西适合对政治毫无概念的一部分理工科学生听,文科生不用浪费那个时间。政治背诵就用序列一,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背诵方法参考专业课。但是背书要配合做题,效果才好,陈先奎2000题虽然烂,但是很全面,有助于背书。政治真题除了时政之外,都能在红宝书上找到答案,虽然有了序列一,手边还是要有一本红宝书作为终极参考,题做错或有疑问一定要找到原话,然后把这句话的上下**看一遍,这样才有效果。风&中%劲¥草我没用过,但是我身边很多人都在用,我看了也觉得确实不错,但是这个只能到最后冲刺再用,不能代替序列一和红宝书。

时事政治也不用报班,书店到处都是时政材料,买一本看看就是。模拟题方面,序列四和肖的最后四套题很经典,最好多看几遍,大有裨益。

四、复试

复试还是要认真准备,我就是准备得太草率,复试的时候囧到不行,现在想来还惭愧。今年三月九号打来电话通知复试,三月十七号就要交钱,三月十八笔试,三月十九面试,三月二十号听力(不太重要,只有三分)。

我是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笔试上午考中国近现代史,四道题,第一道,加标点;第二道评价曾、左、李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第三道,论述中国近现代中央立法和民意机构的沿革;第四道,谈谈你对wen(二声)ge(二声)起源的看法。吐血的是下午的世界近现代史:第一道,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衰和影响;第二道,什么是全球化?论述基督教在全球化中的作用;第三道,简述国际汉学发展史,并评价国际汉学在中国史和世界史研究中的意义和作用。我当时就发晕,答得乱七八糟。第二天面试时,有个老师问我昨天笔试情况如何,我说国际汉学发展史那道题我傻眼了。他说,咳,写几本书不就行了?我说,书是知道一些,但是~~他点点头,接过我的话说,也是,影响就不知道了~~

第二天去二院面试的时候,跟别人一聊,发现有不少二战甚至三战的(比如俺们帅哥~~),鸭梨反而减轻,心里说,靠,二战就二战呗,北大毕竟是北大啊!我是第三个复试的,进去鞠躬问好(鞠一下就行了,但是眼光要和每个老师交流),坐下,一张桌子,六个老师还有我做成一圈,右手边的和蔼老先生让我自我介绍,我介绍了几句之后,老师就把话头接过去了。我说,我是跨专业的考生,和蔼老师问,什么专业?我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我们的专业课就是大学的那几门政治公共课,近现代史也是一门专业课了。和蔼先生说,哎呀,那也不算跨专业嘛~~(当时我的心理感动的啊~~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啊!!)我抓住机会说,我们的近现代史是某某老师上的,左手第一个老师(后来知道是尚小明老师)说,哦,某某

啊,他现在是什么职称了?我说,副教授。和蔼先生问他,哪一个啊?尚老师说,就是那个《太平洋》(我们院那个老师的北大博士论文是关于《太平洋》杂志的)!然后我就说我为什么要跨考历史,随后尚老师问我,对中国近代史有什么看法?我立刻傻了,这个问题太大了吧,我就结结巴巴地说,近代史是中国第二次大转型,中西文明碰撞云云,说得支离破碎,根本没说明白,老师也很不满意。左手第二个老师(好像是王奇生老师)看我个人陈述里提到郭廷以,让我评价他的《近代中国史纲》,我估计忘吃脑残片了,说,大陆还没人能超过他吧!王老师就很不爽,问道,你把近三十年大陆的成果都看了?我知道犯忌讳了,忙补救说,我是说没有教材能够超出他的范围,因为《近代中国史纲》是教材性质的书,不是学术专著~~~他问,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呢?跟他比怎么样?我说,这两个书恐怕不是一类书,不好比较,郭书以史实为主,而陈书以史论为主。王老师不以为然地说,陈书也不尽是史论吧!两书比较有什么特点呢?我说,陈书视野比郭书宽阔,除了政治史,还考察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变迁,而郭书主要是政治史。王老师貌似比较满意,频频点头,问道:郭廷以就没有政#治¥偏¥%见吗?我说,郭廷以最可贵的地方时公正客观,虽然做过国¥%民¥%党&„高%¥官,政治上倾向国¥ 民¥ 党,但是并没有诋毁共 ¥#„党,而是客观陈述,这种精神值得两岸学人共同尊重。王老师点头。尚老师问我跨专业是优势还是劣势,我说我的专业自己没有学科体系,所以社会各个领域都有涉及,比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等等等,所以视野会更加宽阔。然后就是右手第三个老师问我昨天笔试的情况,上文已经说了,尚老师接着说政治考得挺高啊,王老师笑道,专业课嘛!和蔼先生说,英语怎么样?我说,四级579,六级555,考研英语73,看外文期刊比较流畅。尚老师看着我的报名登记表说,嗯,英语不错。于是结束。我出来以后,帅哥告诉我,我的时间最长,有24分钟,一般是20分钟左右。但是我还是觉得前面太糗了,恐怕不行了。第三天听力,听得云里雾里,随便一勾了事。回到学校后就进入了漫长的等待(18天!K!你以为我超长待机啊!),等得浑身冒烟,把北大里里外外骂了N遍。每天没事就哼哼《忐忑》。终于,四月七号上午十点五十,我在教室看书,老毕来电话说,名单公布,我长舒了一口气,丘吉尔的一段话,正是我这时的想法:

Now this is not the end.It is not even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But it is, perhaps, the end of the beginning.五、鸡零狗碎的建议

1、效率第一,不要熬夜,看书看困了就趴一会儿,千万不要勉强,但是要有闹钟提醒,趴十分钟就够了。

2、人不能不休息,但不要一下子休息几天完全不学习,最好是半天休息,半天学习,尽量做到不熄火,因为完全熄火再启动还要重新适应,重新进入高效状态又要花费很长时间。

3、书看不下去可以看些其它同类专业书调剂,比如朱绍侯的《中国古代史》看累了,不妨看看钱穆《国史大纲》,李侃的《中国近代史》看腻了,可以看李剑农的《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内容相似,而立场、风格、视角迥异,更能加深记忆和理解。

4、建议大三的童鞋尽量翘课,听课的收获远远没有自己看书大。

5、锻炼身体很重要。向大家推荐《八段锦》,这是一套气功,网上有视频,简单易学,学上一个多小时,总要出去活动活动。以前我喜欢瞎溜达,但是溜达七八分钟有个鸟用呢?锻炼身体要有针对性,《八段锦》有几式可以锻炼颈椎,防止久坐得颈椎病。这个不用全套做,两三个动作练一下就行了。还有眼保健操,一天做上三四遍,缓解眼部疲劳。除了这些,我还俯卧撑、下蹲、踢腿等项目。我每次锻炼的项目是:俯卧撑五十个,下蹲五十个,踢腿三十个,八段锦两式,各六遍,最后以俯卧撑四十个收尾,共耗时八分钟左右,比散步效果好多了,全身得到锻炼。当然,要找个没人的地方,我们学校比较空,某些楼的顶层更是人迹

罕至,有的学校比较挤,这个大家自己想办法啦。

六、结束的话

黑格尔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伟业能够离开激情而实现。理性的行动背后,往往是以非理性的因素作为动力的。我要研究历史没有目的,它本身就是目的。有人问我,你以后干啥哩?说老实话,我也不知道啊!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算是代我回答了吧!人年龄越大,改变命运的难度就越大,考研时改变命运轨迹的不多的机会之一。请先问问内心深处的那个真正的自己:“你想成为怎样的人?你想过怎样的生活?”再来思考自己要不要考研,考一个怎样的学校,怎样的专业。

第三篇:上海交通大学考研经验2

今年有幸破格被入上海交大高级金融学院(以下简称SAIF),考试成绩尚可394。个人感觉这地方还是不错,所以向南开的学弟学妹简单介绍这个地方,并写一下我的备考经验。希望在SAIF能够有更多的南开人!(现在仅有我一人)

一、关于今年的考研分数

今年的复试线是362,进入复试的有7名同学,交大的2个,清华1个,复旦1个,武汉大学1个,中科大1个,上海理工1个。我由于英语没有达到校线,所以是经过学校特批单独面试,不再这7人名单中。最后7人录取5人,录取最低分为364。专业课中级微观90分、数理统计60分,全部为计算证明。

中级微观共4道大题,数理统计共3道大题。专业课115以上的有3人,应该说由于是第一年招生所以难度还不是太大。安泰的金融复试线也为362,但有约20人上线。虽然安泰金融的专业课比较简单一些,但是个人认为SAIF今年要比安泰金融好考一点。安泰金融08年录取了7个,最低分为406。但是根据分析,10年考研SAIF的难度会超过安泰金融。

原因有三点:1.SAIF的宣传做的很好,考安泰金融的大多数是交大本校的,而考SAIF的外校明显多得多。SAIF的宣传手册不久会寄到南开经济学院、数学院和商学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索取。2.很多交大本校的都决定10年考SAIF,而不是安泰金融。3.SAIF的师资、硬件、受学校尤其是上海市政府的重视程度都比安泰金融要好。上海市政府为了吸引教授就投资了3.2亿,由上海副市长屠光绍担任班主任,上海各级重要领导人担任理事,目标是超过中欧商学院(中欧商学院为上海交大所建)。但是我相信南开的同学只要好好准备,希望是很大的!

二、什么样的人适合去SAIF

适合去SAIF的有两种人:读研后选择工作的,读研后选择出国的。因为SAIF的研究风格是微观金融,很偏数理,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和南开,复旦的风格差异很大,比光华还要偏应用。由于所有教师都是国外名校的博士、而且大多数都是国外的教授。而且在面试时执行院长还透露,一大半的学生会有海外交流的机会。所以出国申请PHD的机会是相当大的。

三、我的考研经验

我是08年毕业的,去年一直到10月前都在工作。因为家人不同意我再考一年,所以我是决定边工作边考研的。

2008年7月10日,学校要求毕业生离校的最后日子,我看着空荡荡的宿舍和过道,看着依旧喧嚣的学校和操场,我感觉我不是毕业,而是辍学。拖着刚缝完线的腿,一瘸一拐的拿着我的最后一批行李。我这是才知道我是多么希望能够继续上学,如果不上研那我辛辛苦苦跟随数学系旁听几十门课就再也没机会用到了。我突然有点后悔没有接受上财财政学的调剂。不过既然我选择了将来就必须放弃眼前,正如同大学期间我选择去数学系听课而不是考各种证一样。

毕业典礼的那天晚上,我不小心被一块玻璃插到脚底,缝了四针,半个月都不能正常走路。各种活动都是一瘸一拐的参加,弄的我好不爽。到了7月5号,我的钱包又丢了,所

有的钱、银行卡、身份证、学生证都丢了。没身份证银行卡不能挂失先不说,而办理户口必须用身份证。我去问派出所那边说办理身份证必须要户口!这是什么逻辑!我去问学校户籍科,那大爷态度极其恶劣,说不行后还把我骂了一通。而后我一同学告诉我可以假装在校生去户籍科要一张办理身份证的推荐信。我跑了n次户籍科,终于有一次两个办公人员在聊天,没有查我的学生证,直接开了张条。那天下着暴雨,我激动的小心翼翼的藏好条,伞都没打直接冲往办理身份证的地方。

当这一切都ok后,一天我下班回家,不小心撞到了一孕妇!死活拉我去医院检查,最后赔了500块才了事。这就是我2008年7月的经历在那一个月中我什么书也没看,就忙着跑这跑那。幸好有我的GF在身边,使我有信心去面对这些不幸。当我送她回家前的中午,我听着周华健的《风雨无阻》。

两人抱头痛苦,在这个暑假我们经历了太多痛苦。而且我现在还不清楚未来的路途,是否还要半死不活的边工作边考研,gf对我那么好,不远千里从江苏来看我。而我却没有能够实现考入上海的诺言,还要再经历一年的分离。在三年的异地恋中,每次相聚后的分离都让我们痛苦,我总是安慰自己:分离才能体现珍惜相聚,我会考到上海去的。可是事实是我没有,在暑假中为了省钱,我没有给他买一件化妆品和衣服,而gf没有半点怨言。这样我越是感到内疚,强烈的压力压到我的肩上。送上火车后,我拼命的追赶者火车,眼泪吧嗒吧嗒的掉下。一半为相聚后的分离,一半为我的前途未卜。

去年9月初AIG面临倒闭。了解金融危机的同学都知道,CDS(信用违约掉期合约)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当大多数金融机构涉入CDS市场时,AIG是他们的最后保护伞,这也是美国四度出手救AIG的原因。当时我听到这则消息想金融危机已经全面爆发、经济形式必然恶化。接下来必然会面临大规模的裁员降薪,与其在剩下的半年里半死不活的工作还不如早辞职。而且我当时的钱已经够我度过下半年而不让家人知道。如果说以上两个原因是辞职的导火索,工作是准备考研太累是我辞职的真正原因。和

我当初想象的截然不同,作为一个新人工作之余是在没有精力和时间备考。每天我几乎是6点50起床,晚上8点半才回住的地方。当我吃完休息后差不多都九点了。这样的结果是每天看到1、2点,第二天上班无精打采。有过多少次我坐在座便器上都睡着了,直到被打扫的阿姨吵醒。当时我特别渴望坐在教室里复习,每当我周末去二主楼复习时,我太羡慕那些能全身心备考的同学们。

我在中秋节前一天提出了辞职,开始公司说要到10月后,为现在没有人交接我的工作。我不想拖到10月份,因为中间有5天长假,最快也要到10月中旬。我连哄带骗说我已经在上海联系好房子,房东要求10月前签合同。有威胁说,合同上写着的实习期员工提前三天提出辞职就可以了,我现在只是要求在10月前办好,还给公司15天时间办理工作交接,已经很给面子了,如果这都不行,我过3天就拍屁股走人。在我的阴险招数下,公司在没有办好工作交接的情况下就放我走了。而比我提前申请辞职的人据说到11月份才走。

中间有个小插曲,当我去人力资源部提辞职申请的时候,遇到一个情况和我一样的,我想她大谈特谈辞职是明智之举。结果当我第二次去人力资源部时,其他人说她辞职了,现在在家等着办手续。我发现自己一不小心成了定时炸弹了。十一长假时,GF到天津陪我玩了几天,10月5号下午,我送走了GF。10月6日我为期96的考研生活拉开了帷幕。

我找到了我原来的舍友张远明,两人一起备考。我们是早上我吃完早饭给远明带早饭。午饭12点20准时出发到二食堂,因为12点半就不卖了。晚上6点20也准时去二食堂。我是三个月雷打不动的吃青椒鸡蛋和鸡丁,外加一根肠。三个月的菜都没换过。因为我想考研应该耐得住寂寞,应该过单调有规律的生活。作息时间要有规律,复习的早中晚安排也要有规律。为了能锻炼自己能耐得住寂寞,我干脆连饭菜都吃一样的,考完后,我一次都没去过二食堂,因为一看见二食堂我就想起青椒鸡蛋和鸡丁,就想吐。

我想,对于大对数人而言,要备考,最好是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复习,而且最好在相对固定的地点。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老图很火的原因之一吧。我主要是在二主B304复习的。当B304有课时,我一般去B204。B304的学习氛围还是相当好的。最后一个月B304经常有考试,所以我去了六楼最里面的小教室。

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学不仅会督促自己,按时按点自习,更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相互的交流中1.通过吸收别人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来改进自己;2.通过交流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弥补自己不会的知识;3.旁观者清,自己没有察觉在复习中的不好习惯,别人可能会发现。我和远明的探讨主要集中在数学上。很清楚的记得,他问过我,数三可能考什么证明题。我于是讲了几个可能考的定理。在考试时,两道证明题都是我们讨论过的,而且都讲了简单方法。那道算二重积分的题用雅各比行列式做个一般变量替换也很快出来,这也是我们讨论过的。我数学还提前了20分钟交卷,当时自信慢慢的能考满分,结果后来一对答案发现那道最简单的算特征值算错了,正是悔的脸都绿了,这是后话。

我10月6号一直到报名确认前是在看英语政治。因为当时还在复旦管院的统计和交大金融之间徘徊。当时也想只有三个月时间会不会报的目标太高了点。但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几天的犹豫后,我对自己说,如果是因为害怕失败而去选择容易考的,那么即使我考上了,都没有成就感。在以后面临重大选择时,我也会像这次一样退缩。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人生并不是成本—收益分析,也不是期望收益和方差风险。这些世俗方法并不适合人生的选择。如果按照这种分析,项羽应该向章邯投降,而不是破釜沉舟。我希望能够读偏数理点的,但复旦管院要求硕博连读。我还不想在我确定我能够以及适合读博前,草草确定自己的命运。就这样到了9月底,有一天和一同学吃饭,他说交大新建了一个金融学院,挺适合你的。我看了看SAIF的网站发现的确是我喜欢的风格,更关键的是——老师很牛。记得当时我看了几个是有伯克利、MIT、沃顿商学院的教授。当时大喜,确定了报SAIF,当我打电话去咨询时,得到的答复是收7—10人。我当时就下决心一定要考400+。

第四篇:同济建筑考研经验 2

同济建筑考研经验

陈*—同济大学建筑学硕士研究生;华元第18/19期学员

每个人都会爱上考研时的自己,前提是你全身心地投入了。

我是一名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报考的是同济建筑学。乍一看,这是个挺疯狂的决定,但并不是等到决定要考研时才做的选择,这一直是我的梦想:我热爱建筑,还有点同济情结。想想看,大学这几年我花在建筑上的时间似乎比花在本专业上的时间还多,这算得上我考研迈出的第一步。

将近大半年的考研历程既漫长又心酸,我走了很多弯路。走弯路并不是件坏事,但是弯路要走的有意义,我的考研心得并一定不适合每个人,但还是希望能跟大家分享。

考同济你必需要有一颗强心脏。决定了就没有二心。什么保研、找工作全部都一笑而过。其次,每年报考同济建筑学的考生差不多有一千人,压力可想而知,但一切是值得的,不谈结果,单单过程就是一段很棒的经历。你会发现自己成长了许多:专业能力进步了、思考深入了、交了很多朋友、学会做人做事、学会克服重重困难......对于同济来说,除去那些二战的兄弟姐妹们,没有一个人的起点是高的,决定因素是这大半年里你究竟进步了多少。我的第一个建议是一定要到同济去复习,获得第一手信息和资料,此外还可以去听同济本科的专业课。每年在同济复习的建筑、规划和景观的外校考生差不多把同济北楼的一层占满了。氛围好,同外校的学生交流能很好的启发思维、拓宽思路,另外也是知己知彼嘛。最好是七月份就过去,同济每年会有一个快题周,是对本校大四学生开设的,去年对外开放了,内容是历年研究生考试的初

复试题目。一定要去听,最好能跟着一起画,熟悉同济建筑设计的语境,搞清楚同济的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快题,还可以看看同济学生的快题——不一定好看,但是很有想法。

行百里者半九十。希望大家把握好考研复习过程的节奏,别把战线拉得太长,也别一上来就把强度加得很大。效率和状态是第一位的,其他的都不重要。读死书不行,搞设计本来就是跟着感觉走,复习当然也是一样。一般来说,7、8月份是前期,打基础、找状态——复习的状态,考清楚自己欠缺什么,设计、英语等各个方面。这个阶段结束的时候自己要列个复习计划。

9、10月份就进入正式的复习阶段了,做到规律和清醒,清醒就是每天结束的时候都很兴奋,感觉有收获,别学傻了。11和12月份是最关键的时候,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地方就在这里,这个阶段你每天都能做很多事情,感觉是一天也不想耽误,耽误了整个进度就会落下很多。这个阶段也是最难熬的,所谓的疲劳期就是指这个吧。会有一部分人很浮躁,每天什么都看不进去,觉得别人什么都复习好了,自己却看不完。如果你出现这种情况,不要慌张,抽个时间去散散心,告诉自己如果之前的阶段都是按计划来得就没什么好担心的,因为别人和自己的境况是一样的,时候才知道真的是一样的。最后就是考前一个月左右的阶段了,这个阶段的主题就是调整状态,一定别再累了。复习的内容以回顾,总结和查漏补缺为主。早睡早起,饮食清淡点好,紧张就深呼吸下,要有信心。有一点希望大家记住,快题和英语永远是最重要的,任何时候你复习的主题都是这两样。真正淘汰人的也就是这两样,不要到某个阶段,尤其是后期,你觉得理论基础或政治复习不完就一连大半个月都把时间花在上面。千万不

要,要保持设计的兴奋劲和英语的语感,如果你考前有这种感觉,你差不多就要成功了。

下面就各考试科目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当然是快题,同济的快题风格就一个字——难。三小时快题的强度是非常大的,基本的节奏是:五到十分钟审题、再五到十分钟出设计策略、考试五十分钟的时候平面定稿、十分钟调整立面和造型加排版、剩下一个半小时画线稿、二十分钟上颜色、最后留十分钟标注加检查。时间基本上是定死了,只能减不能增,某一个环节稍有耽搁其他部分就会很紧张,加之每一年命题会给你眼前一黑的感觉,可想而知压力有多大。

同济快题的评分标准很简单:设计第一表现第二。同济注重设计感,好的设计和扎实的基本功高于一切,曾经有这么个例子,初试一位考生的图上只有一个平面,但是他过了......两个原因,第一他的平面设计折服了所有评卷老师,第二他绘制的平面显示了良好的建筑学素养。这是一个很震撼的例子,也加深了我的同济情结。但这并不意味着表现就不重要。表现好你的图更能打动人,这句话出自一位同济的评卷老师。三个小时意味着除去某些大神大家的图不会是浓墨重彩的,因此你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表现得简洁有效,既要有高对比度又要有自己的特色。

如何准备同济的快题呢?我认为单纯准备快题是不行的,每天呆在教室里画快题我认为是死路一条,你要专注的是真正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在同济万能平面是行不通的,从总平面设计、功能排布、交通整合到结构处理和营造空间感每一项都有可能是考点,每一项都应该是你平时应该关注的。从空间限定到不规则地形再回到空间限定,同济的命题风格也是任

何人预测不了的,很多人预测今年的题目一定是不规则地形类,结果最终却是一道根据表皮和形态组织内部功能空间的题目,我想因此栽掉的人不在少数吧。但是你回头想想,所谓的命题风格只是某些投机分子总结出来的所谓的捷径。撇开这些,同济的题目无外乎是关于处理场地、内外关系、功能、交通、形态、空间和结构这些永恒的建筑的主体元素。如果你平时就是从这些角度思考和解析一些建筑,那无论是今年的外表皮抑或去年的风雨操场,应该都难不倒你吧。

所以,平常多抄些图,想想方案,多总结,找些同济喜欢的平面研究研究,和别的同学多讨论。其实这本来就是学习建筑最基本的方式吧。这就是为什么我之前会说,关键在于你究竟进步了多少,因为你来同济复习其实更像是本科阶段地延续,只不过更有目的,更加深入。你问我同济喜欢什么样的平面,什么风格的建筑,等你到同济来自然就知道了。

表现当然是要练习的。不过我的建议是表现为设计服务,多余的部分就去掉,因为用不上,做到简洁有效。同济也是这么认为的,同济更喜欢轴侧而非透视,今年的题目居然要画剖轴侧。

英语,不知道说什么好,不自谦的说我的英语基础蛮好的。我很不喜欢背单词,那本考研英语单词书就背了1/4,常考、高频和中频部分。我倾向于读真题。历年的题目、只要能读的比如阅读、完形、新题型、作文,一天读一篇,读到能背。读的多了,语感自然就有了。这些事我是去年4、5、6月份做的,有点早......我的建议是,英语越早准备越好,别放弃其中的任何一项,都是分啊。作文早点练,别到最后才准备。

大综合,这个怎么说呢?毕竟今年是改革的第一年,从单考建筑史一

下子变成9本书......实在有点轰轰烈烈的意思,而且今年的考题也太让人大跌眼镜了,我只能说考了很多常识,作为规划专业学生的我占了不少便宜。同济本科生的建筑史理论课还是去听一下比较好,虽然今年建筑史方面的题目已经从史观变回了最基本的史实,但我隐隐约约觉得今年最后那道50分大题的答题思路,讲造园的那次课上是提到了。而且每周一次的课作为复习累了调剂一下也是不错的,再说了这是同济的精品课程啊。其它的那几本书,当小说看好了,后期会有各种复习资料出来的,结合资料再回去翻翻书,来回几次自然就记住了。

最后是政治,这个实在有点对不起任汝芬老爷爷......我只复习了半个月......不过只考了67......政治可以拉分的,又不难只要背就好了。大家别跟我学,第一我强记比较快,第二到后期别人政治准备很充分的时候你什么都不知道,压力确实很大,会影响心情。

最后是一些我的感触,看看最终我们这一批考上的人,发现大家多少都有些共同点。

1.勇敢,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仅仅是考试时的一次投机,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抓住要害千锤百炼。别怕苦怕累,别怕丢脸。

2.戒骄傲,别一看别人的快题就挑错,你不一定画的多好,每个人都有你应该学习的地方,有些人抱着自己的一套不放,这些人往往是有实力的,但最终却没有好的结果,身边这样的例子就有好几个......究其原因,自己的性情妨碍了进步。

3.戒浮躁,戒眼高手低,这一点就不多说了。

第五篇:考研英语经验贴2

汗···没想到我也写经验贴,先深刻鄙视一下自己。牛人超多超多,我真怕自己贻笑于大方之家,实在没什么脸面把自己这一点东西拿出来。有学弟与身边的朋友希望知道我的备考经验,如果能做点好事,我也不怕自己出一点丑了···呵呵,好吧,废话不说,开始正文。

考研英语·····57···四个月····分不高,只求不被人喷,暗自鄙视我我也不介意···呵呵

A英语基础

初中基础还是很牢固的。后来出现了郭敬明安妮宝贝之流····我的青春就毁

了·····哈哈······直到我光荣的读了一个艺术类民办2专。才清醒过来啊。

当时很绝望,想过要考个自考英语的本科,自学过一本英语书叫《英语语言学概

论》全英文的,具体怎么看书的细节我都忘记了,我最后考试的时候就考了51分,60分及格。那本书我现在还珍藏着,哈哈,搞笑的是现在竟然一点都看不懂那本书,我现在也想不明白当时自己是怎么看下来这本书的,也许人在逆境中潜力真的是无穷的吧。

大二我考的专转本,江苏省的专转本就是英语难一些,我属于艺术类的考生,英

语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基本专转本艺术类的英语成绩都在六七十分左右吧····我考了110.,我觉得其实是那本语言学概论提升了我一些英语的感觉吧。

之前专科的我一直没有机会考四级,大三裸考了一次,差了10分左右,没过。

大四考研备考期间又考了一次四级,成绩这次才出来,461,也不高,呵呵。

六级我目前是没机会了·····

B 时间四个月

C 资料单词书(绿色的俞敏洪5500)+真题(黄皮书)

D 心理态度对于英语,或者说对于我真正决定做的任何事情,我都会在心里暗示自己:我在这方面是很有天赋的,我一定可以搞定这个东西。呵呵,自信心是最重要的。E备考时间

早读40分钟左右。这是培养英语语感很好的方法,读着读着就爱上英语了,就读真题。后期就读作文,反正读个不停,语言嘛,始终还是放在嘴巴里面比较舒服。

正文每天下午2点至5点。三个小时我雷打不动死啃一篇阅读真题。一般我会在星期一把那一年的真题做掉,接下来几天一天搞定一篇。全文翻译,也不管翻译成什么熊样,反正就是恶搞,狠狠的恶搞。想起来了··我刚开始还会在第二天背一下前一天搞定的阅读,不过后来忘光了·····后来翻一下我惊奇自己竟然背过好几年的阅读,早读的时候发现很熟悉,毕竟是背过,即使忘记了也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睡前这个我稍微提及一下,有一段时间我睡前半个小时会看单词,看五个LIST。看完单词再睡觉是一件很爽的事情,尤其是当你发现一本单词书你十天可以搞定一次的时候。

F单词推荐大家用艾宾浩斯记忆法百度即可

刚开始我也是云里雾里,本来就不多的时间被我浪费很多。花个一个星期恶搞一下,基本记住大部分单词的长相,之后就是细水长流的事情了···到后来你做真题的时候碰到了再说,细水长流即可。而且真正考试的时候,你也不可能单词全都认识,保持整体的感觉就行了。不过记忆法怎么说的,你需要不折不扣的按照那个方法执行,不要怕麻烦,刚开始是地

狱,后来就是天堂啊······

G作文我觉得这个其实才是真正的重头戏,是王道。我背了黄皮书上面的估计五六篇作文,背诵并默写,而且都是在元月份之后背的。别去搞什么押题之类的,你背了几篇作文之后,考试的时候自然就会写了···那么紧急的情况,狗急了还跳墙呢,相信自己可以临场发挥,那之前的日子就要锻炼,让自己具备一定的功力。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呵呵,估计不是很通用。我尤其喜欢唱英文歌。懂我的意思了吧,把英文歌曲的歌词写上,这个最方便而且快捷。重要的是你真的能写出来,并且最好歌曲的层次深一些,这样语言优美而且阅卷老师看了会觉得眼前一亮。反正我自己考试的时候是写了大段的歌词,都是描写景色的,是我唱声乐的那首音乐剧,我都啃了快一年了····那首歌的什么单词之类的我是烂熟于心的。汗····悲剧的是现在没那个功力唱了。

H考试的做题顺序说到底还是要会考试,会考试才是王道。

我先写作文,小的20’ 大的40’总共一个小时,接着搞阅读,一个小时,最后一个小时写新题型翻译和完形。翻译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翻译的神马东西,反正我把卷子填满了,因为本来翻译的东西就很难,想写对想写好就要很深厚的功力,所以我只求碰碰运气,填满。老师看得爽会给我一二分的。今年新题型有点简单,没什么可说的。但是考试的时候就是要淡定,我觉得考英语其实也是考人的心理素质。要是有那种考试前就决定放弃新题型的人,今年可能就亏大了。至于完形填空,我觉得就是要快速的写,凭借自己的第一印象迅速解决,完形其实也是考语感的,考来考去都是考阅读的能力。所以平时注意积累培养自己的语感,这样即使你什么都不知道,凭借一种朦胧的感觉也能选出答案。总之我觉得会在考试的时候见缝插针比较重要。

J运气

好运么,2010年的考研新题型不难。坏运气么,汗···考英语的时候大姨妈来了。恕我这么直白,希望女孩子们注意一下,别跟我一样这么倒霉。男生就没这个疑虑了。

汗···我其实没什么经验的,但是看了我的文章希望大家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只要你不停的努力,别因为一点点暂时性的打击就郁闷的爬不起来了。考研的时候,郁闷了就上床睡觉,就这么简单。做真题太差也不怕,我每次做完真题我自己都要郁闷一次,呵呵,这是老天爷考验你忽悠你呢,别在意。这些都是浮云,都是浮云····哈哈哈哈。

下载教育考研经验2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考研经验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考研经验

    2014考研经验【管理类联考复习】参考书目:1.数学:《2014MBA、MPA、MPAcc联考与经济类联考 数学分册》、《2014精点教材:MBA/MPA/MPAcc 数学精点》(第3版)2.逻辑:《2014MBA、MPA、M......

    考研经验

    我2009年本科毕业,之后在一家国企工作了1年,然后辞职跳了出来,全职准备考研,今年如愿以偿地被上交二等奖学金录取,这篇文章本来打算不写的,因为对大家来说可能已经没有了什么意义,......

    考研经验

    1 、基本准备(五六月份) 大三下学期还是比较忙的,课程非常紧。我是“忙里偷闲”硬是每天学习到教室关门,一方面是为了完成这两个月的计划(完成高等数学即微积分的初步学习,因为......

    考研经验

    2014年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考研经验离考研结束已经有4个月时间,我决定写一篇经验,为后来者点盏灯,“有灯就有人”。 我准备考研的时间较长,正式全力以赴的准备大概有大半年到一年......

    考研经验

    ?时光荏苒,一年一度的暑假已来临,对于准备考研的同学来说,暑假时间较长,适合集中精力进行系统的考研复习。如果能作好计划,充分利用暑假的时间,就能在考研复习中取得先机,为整个考......

    考研经验

    什么都不多说,直接上正题。 历年考清华建设管理系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不少,写经验教训的却没几个。固然是由于土院bbs风气不流行使然,也与大家想法有关。 我在考研时很迫切需......

    考研经验

    辛苦一年,终于先后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和西政民法专业的全公费研究生,其实我的身边有太多人过了司法考试并考上了或北大或人大或复旦,还有朋友来自二本院校,也过了司考并上了西政全......

    考研经验

    No1:分享者考研网 www.xiexiebang.com/kaoyan/ 特色:信息全面,综合性强。 考研累的时候,大家可以看看电影,听听音乐,运动运动,下面给大家推荐几个休闲的网站: 音乐类:虾米网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