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从现代管理科学角度看,职工积极性是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源。在企业的两种主要资源中,有形资源(物质资源)是一种重要的因素,但无形资源(精神资源)却是起主导、能动、决定作用的因素,任何物质因素都要由人去掌握、支配和运用,因此职工积极性是比有形资源更为重要的无形资源。
为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可采取以下对策:
第一,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物质激励机制。
1打破薪金分配和奖励中的平均主义。
2在薪酬分配上,建立合理的绩效机制。
3注重长期激励方式的研究。大力推行收入年薪制,年度薪酬由基本薪金、年度奖金、长期激励组成,其中基本薪金与职工收入挂钩,而年度奖金和长期激励的多少则依据业绩来确定。
4建立完善的职工保障机制。为职工及时办理各项社会福利保险
第二,要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精神激励机制。
1尊重职工的人格,这往往会产生比金钱激励大得多的效果;
2尊重职工的意见,就是要职工自己做出承诺并努力实现,充分发挥参与管理的作用,实现团队的沟通与互助,提高组织效率;
3尊重职工的发展需要,管理者应了解并帮助职工达成自己的职业计划,使之有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
4为职工营造良好的事业发展机会,使职工随着企业的成长,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及对企业的贡献,获得公平合理的职位升迁、学习深造、创造新事业的机会;
5营造令职工心情舒畅的工作氛围
6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和不断激发生产经营中职工的创新热情
7加强平等、有效的沟通。
第三,要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一个完善的激励体系决不能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如绩效考核制度、人员聘任制度、薪酬奖励制度、职工的福利保障制度等。只有制度清晰、公开、量化、可以兑现,职工行为才有据可依,职工的积极性才可能被调动。因此,管理者一定要通过激励制度的健全来维护良好的激励小环境。企业制定激励制度应体现公平的原则,要在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一套大多数人认可的制度,并且把这个制度公布出来,在激励中严格按制度执行并长期坚持。要把激励制度和考核制度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激发职工的竞争意识,使这种外部的推动力量转化成一种自我努力工作的动力,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第四,要严格规范管理者行为。管理者的行为对激励制度的成败至关重要
第五,要充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企业文化对职工的思想和行为起导向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一种良性的催化剂,它能激发职工成功的欲望,点燃职工心底的希望,赋予职工神圣的使命感。
第二篇:调动员工积极性
浅谈如何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众所周知,把人字拿掉,企字就只剩止字了。光“止”了的企业还怎么进步?因此,要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随着电力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关系更加密切,员工决不仅是一种工具,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对企业生存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创造力,是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是企业始终不渝追求的目标。那么,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如何引导员工在企业中形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员工队伍呢?本人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我们企业员工的素质,从整体上来说应该是比较高的,但由于体制、机制上的种种原因,当前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得还不尽人意。影响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主要有:
1、领导干部表率作用不够。有些基层干部对自己要求不严,甚至不思进取,起不到领导干部应有的表率作用。有些领导干部之间闹不团结,拉帮结派,搞小圈子,使员工无所适从。有些领导在处理某些问题时不按照事情的本来事实公正地处理,而是根据个人的亲疏好恶来决定和解决。甚至有些领导只一味的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为员工的利益着想。这些现象容易使员工产生怨气,从而削弱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形同虚设。目前,企业的规章制度不可谓不多,可是执行起来却往往偏差较大,大多没有被严格遵守,致使制度形如虚设,作用没有得到彻底发挥。有章不循、以批代管的现象非常普遍。而且对违章违纪行为惩处过宽,对一些违章违纪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违章行为,往往是告诫多,处理少,纠正多,追究少。
3、员工主人翁地位得不到落实。在生产经营全过程中,员工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得不到落实。公开程序不完善,只公开结果,事前不公开,使员工没有权利,也没有机会参与管理和决策,使员工心不服、气不顺,失去了与企业同甘共苦的责任感。
4、分配机制的不合理性。在供电企业改革过程中,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一直是焦点问题。供电企业经营者与员工收入的差距大,同工不同酬现象以多种形式存在。目前企业用工实行的劳动合同制,只是定性地表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而对利益关系基本没有作出定量的规定,员工往往只能被动接受,从而挫伤了一部分员工的积极性。
二、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对策思考
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是一门管理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要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关心员工,尊重员工的企业主人翁地位,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等。
1、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
企业在生存和发展的每一个过程中,都需要人、才、物等资源,在这里人力资源是处于首要地位的。企业应清楚地认识到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能不断开发的资源,在实际中应改变过去那种视人力为成本的观点,而应将人力看做是企业资本,科学的开发、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用这种具有创造性的资源,为企业谋财富。
因此,必须信赖和尊重企业员工,使其愿意工作,有成就感、自尊感和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求的激励,进一步实现他们的进取心、创造性和人生价值。“以人为本”不能是企业挂在口边的一句空话,而应下工夫真正落到实处,要把“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真正体现在企业的各项制度、日常工作和文件之中。
2、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
一个企业领导班子,只有求真务实,不摆花架子,不把自己凌驾于员工之上,与员工同甘共苦,为企业和员工着想,才会增强员工的凝聚力、战斗力,提高积极性。所以领导干部要以实际行动树立起廉洁、公正、务实的形象。作为一个领导,廉洁、公正是赢得人心的一个重要因素。领导处理的每一个问题,员工都看得清清楚楚,他们心中都有一杆天平,在不时地衡量着、评判着。如果领导不是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而是根据亲疏好恶来处理问题,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号召力。要拉近与员工沟通的平台。做到经常与员工进行谈心,尊重支持下属工作,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真心实意为员工办好事、办实事。对好人好事要充分地给予肯定,并适时适地进行鼓励。
一是以“四互”促团结。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以团结的形象来带动和促进广大员工的团结,推动企业不断发展。一是以“四互”促团结。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以团结的形象来带动和促进广大员工的团结,推动企业不断发展。
二是以“四讲”树清政廉洁的形象。领导干部只有“讲学习、讲廉洁奉献、讲无私为民、讲与民同甘共苦”,才能贴近群众、深得民心。反之,哪里有腐败,哪里环境就不安定,管理就会混乱,内部就会离心离德。
三是以“三做到”拉近与员工沟通的平台。做到“经常与员工进行谈心,做到尊重支持下属工作,做到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对员工所做出的成绩要及时地表扬,对员工遇到的困难要尽可能地给予帮助。
四是以“二心”做员工的表率。领导干部要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把单位和职工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心扑在工作上,说话办事要让群众心服口服,凡是要求群众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要求群众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做到表里如
一、言行一致。
3、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要改变规章制度形如虚设,束之高阁的状况,一要对现有的制度进行梳理,不合理的要删除,不完善的要补充,提高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的严密性,同时培养员工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强化照章办事和规范服务意识。二要认真按照市场经济和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要求,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拟定出一套实用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这些制度要做到可操作性强,处理问题规范化、制度化、一体化,而不是因人而异。三要从基本管理工作人手,加强预算、资金、成本等基础管理工作,建立自上而下的责、权、利对等的成本控制体系,并结合生产经营状况,实行层层负责制,实现人人有责任、有重担、有效益、有风险的全员一体化局面。四是处罚要严,要制订和完善各项处罚制度。
4、提高民主管理意识。
领导的统治者形象会引起员工的不满,长久必然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克服的办法就是民主管理,营造“我们一起干”的境界。一是对影响全体的事,如目前让人不满的地方,可采用匿名方式征求大家的意见,使人人都有“参与其事”使命感,有效的参与不仅能集思广益,更能以一种民主的方式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二是把员工真正放在主人翁的地位,领导者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平等地与员工讨论问题,员工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认可。三是决策公开,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员工代表大会制度,推行企务公开,确保广大员工对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参与权、审议权和监督权。对于一些侵害企业整体利益,影响员工积极性,而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应运用民主监督的手段,采取问题公开,群众评议,重点解决的方法,有针对性破解一两个难题,充分发挥民主管理的积极作用。
5、实行合理的分配机制。
分配公平不仅仅是做到分配制度、政策、方案公开,而且更重要的是分配预案公开、结果公开,让员工心服口服。要坚持“效益优先、注重能力、岗位导向、重点人员重点激励”的分配原则,建立一定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政策,在薪酬决策时应综合考虑岗位相对价值、薪资水平、个人绩效三要素,以它们作为制定工资制度的基础,并合理地确定经营者工资与本企业员工人均工资的关系。通过建立客观、科学、公正的劳动制度、分配和奖励制度,建立和完善考核和晋升制度,奖优罚劣,优胜劣汰,使每个员工的劳动与报酬相当,享受同等的竞争条件。此外,要为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创造培训提升的机会,满足员工的成就感,促使员工将潜在的内驱力释放出来,为实现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而努力。
6、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
所谓的激励就是领导者对员工的激发和鼓励,促进员工发挥其才能,释放其潜能,最大限度地、自觉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工作中做出更大的成绩。运用激励机制是激发人的动机、调动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因此,本人重点谈谈两大类激励方式:
(1)物质激励
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员工工作。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发放工资、奖金、奖品、津贴、福利等。员工是“经济人”,物质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如果员工通过努力能够得到丰厚的物质奖励,也直观地体现了其价值。所以,物质激励是激励的主要模式,其关键出发点是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物质激励方式非常之多,企业应注意选择相对合适的,将长期(培训,分红)与短期(加薪,福利提升)、无形(提供更好的办公条件)与有形(奖品)结合使用。同时,使用这些物质手段进行激励时,还应注意以下三个原则:
相称原则。物质奖励的程度必须与成绩相当。如果奖励的程度过大,容易使其他员工产生不公平感,对企业来说,就失去了激励的意义。同样,如果激励程度过小,对被激励的员工来说,也起不到应有的调动工作积极性的作用。
满足需要原则。满足需要原则在这里指的是在进行物质激励时,必须了解员工当前的最高需要,如奖金或实物等。应采取灵活多样的物质激励措施,来调动不同需要的员工的积极性。
即时性原则。即时性原则是指员工作出成绩,符合奖励标准以时,企业不要拖延时间,应该即时予以奖励。立即的奖励会使员工认识到管理人员非常重视他所取得的成绩,也会增强员工的荣誉感和满足感,这样必将激发他再接再厉干好工作的责任心和主动性。
(2)精神激励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不仅有低层次的物质需要,还有高层次的精神需要。许多事实表明,单纯的物质激励也有其局限性,容易产生拜金主义,只有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缺少了任何一方都会使另一方的效果大打折扣。精神激励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授予奖状、奖章、记功、评先进、宣传事迹、晋升技术职称等,能够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主要方式有:工作激励、尊重激励、参与激励、荣誉激励等。
工作激励:工作本身具有激励力量。为了更好地发挥员工工作积极性,管理者要考虑如何才能使工作本身更有内在意义和挑战性,给员工一种自我实现感。企业可以实行相关部门轮岗制,员工与岗位的双向选择等,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一定的选择权。
尊重激励:尊重激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要重视员工的价值和地位。我们常听到“公司的成绩是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之类的话,这是管理者非常尊重员工的表现,如果管理者不重视员工感受,不尊重员工,就会大大打击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工作仅仅为了获取报酬,激励从此大大削弱。上下级之间的相互尊重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助于企业员工之间的和谐,有助于企业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的形成。
参与激励:参与激励这种方式特别重视个人的自尊心和激发个人的潜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研究表明,现代的员工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和愿望,让员工恰当地参与管理,既能形成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又能为企业的成功获得有价值的知识,创造和提供一切机会让员工参与管理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荣誉激励:荣誉是众人或组织对个体或群体的崇高评价,是满足人们自尊需要,激发人们奋力进取的重要手段。从人的动机看,人人都具有自我肯定、争取荣誉的需要。荣誉激励成本低廉,但效果很好。目前,一些企业存在着评奖方式的不正确现象,如评优中的“轮庄法”、“人情法”、“以官论级法”、“以钱划档法”等等,都使荣誉的“含金量”大大降低,使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大打折扣,这是必须要大力加以纠正的。
“如果把企业比作一颗参天大树,那么员工就是企业赖以生存的阳光、水分和土壤;如果把企业比作一艘巨轮,那么员工就是保证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的水兵。”所以,调动员工积极性应以人为本,没有人就没有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发挥员工的主动积极性是夯实企业基础所在,更是企业健康快速、和谐发展的源泉。
总之,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应以人为本,有良好的领导团队,理想的企业发展前景,采用公平竞争、平等对待和相应的激励机制为手段,使之贯穿于企业员工管理的各个方面,从而形成企业独特的员工管理机制,避免人才流失,极大的调动员工长期在企业工作的积极性,企业人心稳定,才能促进企业持续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格局给现代企业腾飞插上了翅膀,一些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更是把人才竞争看成企业竞争的核心。人才作为企业主体,发挥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夯实企业基础所在,也是使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活力源泉。
第三篇:调动员工积极性
浅谈如何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众所周知,把人字拿掉,企字就只剩止字了。光“止”了的企业还怎么进步?因此,要把
人的因素放在首位。随着电力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关系更加密切,员
工决不仅是一种工具,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对企业生存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充分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创造力,是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是企业始终
不渝追求的目标。那么,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如何引导员工在企业中形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员工队伍呢?本人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我们企业员工的素质,从整体上来说应该是比较高的,但由于体制、机制上的种种原因,当前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得还不尽人意。影响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主
要有:
1、领导干部表率作用不够。有些基层干部对自己要求不严,甚至不思进取,起不到领导
干部应有的表率作用。有些领导干部之间闹不团结,拉帮结派,搞小圈子,使员工无所适从。
有些领导在处理某些问题时不按照事情的本来事实公正地处理,而是根据个人的亲疏好恶来
决定和解决。甚至有些领导只一味的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为员工的利益着想。这些现象容
易使员工产生怨气,从而削弱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形同虚设。目前,企业的规章制度不可谓不多,可是执行起来却往
往偏差较大,大多没有被严格遵守,致使制度形如虚设,作用没有得到彻底发挥。有章不循、以批代管的现象非常普遍。而且对违章违纪行为惩处过宽,对一些违章违纪人员特别是领导
干部的违章行为,往往是告诫多,处理少,纠正多,追究少。
3、员工主人翁地位得不到落实。在生产经营全过程中,员工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
主监督得不到落实。公开程序不完善,只公开结果,事前不公开,使员工没有权利,也没有
机会参与管理和决策,使员工心不服、气不顺,失去了与企业同甘共苦的责任感。
4、分配机制的不合理性。在供电企业改革过程中,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一直是焦点问题。
供电企业经营者与员工收入的差距大,同工不同酬现象以多种形式存在。目前企业用工实行的劳动合同制,只是定性地表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而对利益关系基本没有作出定
量的规定,员工往往只能被动接受,从而挫伤了一部分员工的积极性。
二、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对策思考
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是一门管理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要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
创造性,就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关心员工,尊重员工的企业主人翁地位,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等。
1、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企业在生存和发展的每一个过程中,都需要人、才、物等资源,在这里人力资源是处于首要
地位的。企业应清楚地认识到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能不断开发的资源,在实际中应改变过去那
种视人力为成本的观点,而应将人力看做是企业资本,科学的开发、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
用这种具有创造性的资源,为企业谋财富。
因此,必须信赖和尊重企业员工,使其愿意工作,有成就感、自尊感和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
求的激励,进一步实现他们的进取心、创造性和人生价值。“以人为本”不能是企业挂在口
边的一句空话,而应下工夫真正落到实处,要把“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真正体现在企业的各
项制度、日常工作和文件之中。
2、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
一个企业领导班子,只有求真务实,不摆花架子,不把自己凌驾于员工之上,与员工同甘
共苦,为企业和员工着想,才会增强员工的凝聚力、战斗力,提高积极性。所以领导干部要
以实际行动树立起廉洁、公正、务实的形象。作为一个领导,廉洁、公正是赢得人心的一个重要因素。领导处理的每一个问题,员工都看得清清楚楚,他们心中都有一杆天平,在不时地衡量着、评判着。如果领导不是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而是根据亲疏好恶来处理问题,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号召力。要拉近与员工沟通的平台。做到经常与员工进行谈心,尊重支持下属工作,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真心实意为员工办好事、办实事。对好人好事要充分地给予肯定,并适时适地进行鼓励。
一是以“四互”促团结。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以团结的形象来带动和促进广大员工的团结,推动企业不断发展。一是以“四互”促团结。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以团结的形象来带动和促进广大员工的团结,推动企业不断发展。
二是以“四讲”树清政廉洁的形象。领导干部只有“讲学习、讲廉洁奉献、讲无私为民、讲与民同甘共苦”,才能贴近群众、深得民心。反之,哪里有腐败,哪里环境就不安定,管理就会混乱,内部就会离心离德。
三是以“三做到”拉近与员工沟通的平台。做到“经常与员工进行谈心,做到尊重支持下属工作,做到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对员工所做出的成绩要及时地表扬,对员工遇到的困难要尽可能地给予帮助。
四是以“二心”做员工的表率。领导干部要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把单位和职工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心扑在工作上,说话办事要让群众心服口服,凡是要求群众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要求群众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做到表里如
一、言行一致。
3、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要改变规章制度形如虚设,束之高阁的状况,一要对现有的制度进行梳理,不合理的要删除,不完善的要补充,提高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的严密性,同时培养员工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强化照章办事和规范服务意识。二要认真按照市场经济和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要求,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拟定出一套实用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这些制度要做到可操作性强,处理问题规范化、制度化、一体化,而不是因人而异。三要从基本管理工作人手,加强预算、资金、成本等基础管理工作,建立自上而下的责、权、利对等的成本控制体系,并结合生产经营状况,实行层层负责制,实现人人有责任、有重担、有效益、有风险的全员一体化局面。四是处罚要严,要制订和完善各项处罚制度。
4、提高民主管理意识。
领导的统治者形象会引起员工的不满,长久必然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克服的办法就是民主管理,营造“我们一起干”的境界。一是对影响全体的事,如目前让人不满的地方,可采用匿名方式征求大家的意见,使人人都有“参与其事”使命感,有效的参与不仅能集思广益,更能以一种民主的方式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二是把员工真正放在主人翁的地位,领导者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平等地与员工讨论问题,员工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认可。三是决策公开,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员工代表大会制度,推行企务公开,确保广大员工对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参与权、审议权和监督权。对于一些侵害企业整体利益,影响员工积极性,而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应运用民主监督的手段,采取问题公开,群众评议,重点解决的方法,有针对性破解一两个难题,充分发挥民主管理的积极作用。
5、实行合理的分配机制。
分配公平不仅仅是做到分配制度、政策、方案公开,而且更重要的是分配预案公开、结果公开,让员工心服口服。要坚持“效益优先、注重能力、岗位导向、重点人员重点激励”的分配原则,建立一定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政策,在薪酬决策时应综合考虑岗位相对价值、薪资水平、个人绩效三要素,以它们作为制定工资制度的基础,并合理地确定经营者工资与本企业员工人均工资的关系。通过建立客观、科学、公正的劳动制度、分配和奖励制度,建立和
完善考核和晋升制度,奖优罚劣,优胜劣汰,使每个员工的劳动与报酬相当,享受同等的竞争条件。此外,要为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创造培训提升的机会,满足员工的成就感,促使员工将潜在的内驱力释放出来,为实现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而努力。
6、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
所谓的激励就是领导者对员工的激发和鼓励,促进员工发挥其才能,释放其潜能,最大限度地、自觉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工作中做出更大的成绩。运用激励机制是激发人的动机、调动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因此,本人重点谈谈两大类激励方式:
(1)物质激励
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员工工作。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发放工资、奖金、奖品、津贴、福利等。员工是“经济人”,物质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如果员工通过努力能够得到丰厚的物质奖励,也直观地体现了其价值。所以,物质激励是激励的主要模式,其关键出发点是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物质激励方式非常之多,企业应注意选择相对合适的,将长期(培训,分红)与短期(加薪,福利提升)、无形(提供更好的办公条件)与有形(奖品)结合使用。同时,使用这些物质手段进行激励时,还应注意以下三个原则:
相称原则。物质奖励的程度必须与成绩相当。如果奖励的程度过大,容易使其他员工产生不公平感,对企业来说,就失去了激励的意义。同样,如果激励程度过小,对被激励的员工来说,也起不到应有的调动工作积极性的作用。
满足需要原则。满足需要原则在这里指的是在进行物质激励时,必须了解员工当前的最高需要,如奖金或实物等。应采取灵活多样的物质激励措施,来调动不同需要的员工的积极性。即时性原则。即时性原则是指员工作出成绩,符合奖励标准以时,企业不要拖延时间,应该即时予以奖励。立即的奖励会使员工认识到管理人员非常重视他所取得的成绩,也会增强员工的荣誉感和满足感,这样必将激发他再接再厉干好工作的责任心和主动性。
(2)精神激励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不仅有低层次的物质需要,还有高层次的精神需要。许多事实表明,单纯的物质激励也有其局限性,容易产生拜金主义,只有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缺少了任何一方都会使另一方的效果大打折扣。精神激励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授予奖状、奖章、记功、评先进、宣传事迹、晋升技术职称等,能够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主要方式有:工作激励、尊重激励、参与激励、荣誉激励等。工作激励:工作本身具有激励力量。为了更好地发挥员工工作积极性,管理者要考虑如何才能使工作本身更有内在意义和挑战性,给员工一种自我实现感。企业可以实行相关部门轮岗制,员工与岗位的双向选择等,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一定的选择权。
尊重激励:尊重激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要重视员工的价值和地位。我们常听到“公司的成绩是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之类的话,这是管理者非常尊重员工的表现,如果管理者不重视员工感受,不尊重员工,就会大大打击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工作仅仅为了获取报酬,激励从此大大削弱。上下级之间的相互尊重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助于企业员工之间的和谐,有助于企业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的形成。
参与激励:参与激励这种方式特别重视个人的自尊心和激发个人的潜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研究表明,现代的员工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和愿望,让员工恰当地参与管理,既能形成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又能为企业的成功获得有价值的知识,创造和提供一切机会让员工参与管理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荣誉激励:荣誉是众人或组织对个体或群体的崇高评价,是满足人们自尊需要,激发人们奋力进取的重要手段。从人的动机看,人人都具有自我肯定、争取荣誉的需要。荣誉激励成本低廉,但效果很好。目前,一些企业存在着评奖方式的不正确现象,如评优中的“轮庄法”、“人情法”、“以官论级法”、“以钱划档法”等等,都使荣誉的“含金量”大大降低,使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大打折扣,这是必须要大力加以纠正的。
“如果把企业比作一颗参天大树,那么员工就是企业赖以生存的阳光、水分和土壤;如果把企业比作一艘巨轮,那么员工就是保证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的水兵。”所以,调动员工积极性应以人为本,没有人就没有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发挥员工的主动积极性是夯实企业基础所在,更是企业健康快速、和谐发展的源泉。
总之,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应以人为本,有良好的领导团队,理想的企业发展前景,采用公平竞争、平等对待和相应的激励机制为手段,使之贯穿于企业员工管理的各个方面,从而形成企业独特的员工管理机制,避免人才流失,极大的调动员工长期在企业工作的积极性,企业人心稳定,才能促进企业持续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格局给现代企业腾飞插上了翅膀,一些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更是把人才竞争看成企业竞争的核心。人才作为企业主体,发挥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夯实企业基础所在,也是使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活力源泉。
第四篇:调动员工积极性
“三步走”调动员工积极性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首先从控制入手;其次抓好激励;关键在觉知”。
如何调动员工积极性?这既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又是让企业头痛的难题。
面对员工和原材料上涨,80后、90后成为劳动力主体带来的压力,过往的管理模式,管理手段不断面临挑战。靠人情化管理,企业一团和气却丧失竞争力。用制度管理,严格奖罚,员工要辞工。面对招工难使得企业对留下来的员工束手无策。老板和高管都希望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员工责任心,各种招数都用了,却收效甚微。
企业在这个问题上为难,归根结底是对“员工积极性”本身认识有误区。一方面,都知道管理的根本在调动员工积极性;另一方面,又漠视员工、忽视员工。企业总是向外求,而不向内求,认为改变企业的力量在外不在内。于是,就高薪请人、听课培训、搞ISO、ERP、绩效考核……结果大失所望。
改变企业的力量在内不在外,员工自身的力量就是积极性,这就是改变企业的根本力量。所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首先要相信员工,相信以员工的本能可以把事情做好,这是个信念。
那是什么在阻碍员工的能量呢?一是情绪,二是观念(思想),三是私心(自我)。
能量是被情绪消耗掉的。情绪泛滥是管理大忌。一件事情没有做好,首先要冷静了解真相,把过程搞清楚,而不是对结果作出情绪反应。同时要做到:不管对员工进行什么样的批评,要一个批评伴随一个指导。
能量又是被私心所消耗的。能量是流动的,而自私就是自闭,就会抑制能量。不要自我,要开放。开放产生能量。要动作不要动念。一件事情觉知后就会形成很强的执行力。行动是制服妄念的最好办法。企业执行力差,就是因为人们妄念太多。
如何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控制是基础,激励是根本,觉知是关键。
1.控制入手。
聪明跟反应有关,智慧跟反应无关,智慧来源于持戒。持戒就是约束。改变人的习性,开发员工能量从约束开始。改变随心所欲做事的习性,让行为受到约束,让每个人都有明确的任务。先让人不要有积极性,才能让人真正有积极性。
2.抓好激励。
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激励人达到目标。要打破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的“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混日子状况。激励并不是简单的奖钱或者罚钱,无缘无故的奖钱只能制造贪念。而莫名其妙地罚钱只能制造憎恨。
实施激励要注重分段,频率要高。把激励频繁地按每月、每周、每日进行,按车间、工序、机台、个人进行。即将整个企业的总任务分割到部门、车间、工序、机台、个人,同时还要采取一系列攻关动作,举全厂之力确保攻关取得成效。让员工看到变化,看到成绩,产生成就感。金钱对人的激励是有限的,而成就感对人的激励才是有效和持久的。企业通过各种管理动作、小攻关,不断积少成多,保持对员工的激励和刺激。注意,刺激要靠业绩,这要求有基本的数据系统。整个过程一定要有稽核手段确保激励效果,让每一个做事的人感受到背后有一双眼睛盯着,从而产生压力,变压力为动力。
3.关键在觉知。
谈到责任心和积极性,员工有没有责任心和积极性,关键在他对自我的认知。当一个员工觉得自己身份卑微、可有可无时,他是不可能有积极性和责任心的。
员工看不起他的工作源于他看不起自己,而他看不起自己又源于你看不起他,看得起他才有责任心。要让员工敢于给自己定一个比较高的身份、工作和目标。同时,让他一次次地承担责任,一次次地创造业绩,一次次地得到肯定,逐步树立自信心和成就感。
觉知可以归结为三点:做一个人认真负责的人,一个说到做到的人,一个精益求精的人。
总而言之,企业只要以平常心对待、持之以恒,日久天长,就会拥有越来越多有积极性、有责任心的员工。尽管他们都是原来的手下,却今非昔比。
第五篇:调动员工积极性浅谈
如何调动非计件人员的工作主动性
对于非计件人员,如何去调动他们的工作主动性呢?作为管理者首先要合理安排好工作,平时应多与员工沟通,协调代表公司多关心他们的生活,阐明公司的发展前景,让他们知道他们的收入是离不开公司的效益,只有大家共同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公司有了好的效益,大家的福利才会更好。同时,要让他们感受到公司对他们的重视,感受到公司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如此,他们就会愉快的服从工作安排并积极主动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