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底村走资源生态一体化发展道路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5 00:30: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沟底村走资源生态一体化发展道路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沟底村走资源生态一体化发展道路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沟底村走资源生态一体化发展道路的调查报告

山峡变平原平畴千顷田—沟底村走资源生态一体化发展道路的调查报告 沟底村位于山西阳城县北留镇,东连泽州县,北依沁水县,西南与史山、皇城两村相邻。全村国土总面积442公顷,其中耕地60公顷,人口805人。改革开放以来,该村凭借其优厚的地下煤炭资源发展经济,由贫困走向富裕。然而近年来,该村煤炭资源日趋枯竭,主要经济来源面临“干涸断流”的趋势,全村人民生存受到危机性的挑战。面对挑战,沟底村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以建设高效农业产业化基地为目标,启动二次创业,大规模地进行治山、治水、治沟,退耕还林,复垦矿区土地,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走上了一条持续发展之路。此举,对于山西依赖煤炭资源发展经济的农村进行矿山复垦工作,走持续发展道路,极具典型借鉴意义。为此,我们对该村一年多来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情况作了详细调查,现就此作出报告。

一、因地制宜 科学决策沟底村是一个典型的依托煤炭资源富裕起来的农村之一。地下煤储量原高达5600万吨。凭借这一优势,1985年到1986年,县、镇、村三级相继在境区内兴办起山城、左岭、王街、沟底、香园沟五座煤矿。其矿点数量在阳城全县农村位居榜首。其中,该村所属香园沟煤矿年均产煤9万吨,年均产值1000余万元。从1985年以来,煤炭产业始终是该村经济实力的骨干支柱,收入占到全村经济总收入的90%左右。同时,村民依托当地煤矿布点多的便利条件,男劳动力几乎全部从事务工劳动,使之成为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煤炭产业的高收入,不仅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小康富裕,而且使该村公益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90年起,该村先后投资150余万元,修建了村办公大楼,兴建了新型小学校舍,硬化村道路三公里,兴办了近5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并配备了一整套文化娱乐设施,还修建了40栋现代化的居民住宅。另外,该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领取固定工资”,得到了老有所养;考取中专以上学校的学生,一律享受不同等级的助学奖励金;村民不仅不负担任何集体公益事业的费用,而且,逢年过节均有物质福利。然而,由于十多年来境内五个矿点的竞相采挖,乃至在急功近利思想支配下的掠夺性开采,导致该村三号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其中,该村村办香园沟煤矿到2001年已无煤可采,只得停产关闭。其它四个矿点也必将“紧步后尘”。随之而来的后果是:沟底村的经济支柱已呈“风雨飘摇”之势,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将失去依靠。村民们担忧地说:“过去‘乌金’换黄金,沟底一步一层天;如今‘乌金’已挖空,沟底今后靠什么?” 在此危机面前,沟底村不是“左顾右盼”、无所作为,而是面对危机积极应对,以调整产业结构为突破口,因地制宜,科学决策,决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走资源生态一体化发展道路。2002年元旦的钟声刚刚响过,该村召开了党员会、干部会、村民代表会,就农业综合开发问题进行了积极研讨。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走资源生态一体化发展道路,必须拥有一定的土地实力作基础。而土地正是沟底的劣势,全村原有耕地几乎全部在山岭上,且生产条件十分恶劣。如果依靠原有耕地发展农业经济是不可能走向富裕。一是土地质量极差。原有900亩耕地85%以上为沙质土壤结构,透水性强,贫瘠易旱,即使风调雨顺年景,每亩产粮不过百公斤;久旱年头则大部绝收。改良土壤,既不现实,更不合算。二是水土流失严重。全村90% 以上的耕地坡度均在25度以上,难以保水、保肥;同时,一到洪期,地里的禾田必将打了水漂。三是耕作条件维艰。其显著特点是,人在沟底住,地在山上挂,百分之八十的耕地分布在七道山岭上,距村一至两公里。环村周围又是嵯峨巨岭,将村落夹在深沟谷底。历史上,村民耕作只能依赖老祖宗留下来的羊肠古道,肩担人挑,爬上爬下。一般的农业机械根本派不上用场,投入 与产出得不偿失。四是山体塌陷,耕地撂荒。历年来,由于五座煤矿的大量开采,造成多处山体塌陷,还使500余亩耕地被迫弃耕;加之煤矿与基本建设用地,使耕地锐减到人均仅有半亩。这就表明,沟底村是远地弃耕,近地好地奇缺,剩下穷沟,“无路”可走。对此,上级有关部门领导曾提出要沟底村拿出30万元到黄岭乃至五公里之外的泽州县周村一带买100亩土地耕种,借以生存。这样,到外村买地耕种,势必要移民“大搬家”,不仅要耗去巨资,经济上难以承受;而且,前景难料,后果可怕。沟底村经过研究,立足自己的实际,果断作出了三项决策: 第一,填沟造地,建设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第二,实施荒山宜林战略,大力发展以优质核桃为主要品种的经济林。第三,依托皇城相府旅游景区“近水楼台”的先决条件,大搞生态林与观光农业,以吸引游客,发展自身。就此,一场综合开发农业的攻坚战在沟底村全面展开。

二、合理规划 奋力攻坚2002年6月,在山西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晋城市水利局和阳城县国土资源、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大力支持下,沟底村出台了《国家农业开发·阳城县沟底项目区土地治理项目·可行 性研究报告》。根据这一可行性报告,结合发展旅游业的总体设想,沟底村制定出开发农业的发展规划。其指导战略是:以地面资源为依托,以建设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为目标,以土地综合治理与水利设施建设、生态林建设为基础,以建设农业产业化基地为重点,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向农业现代化进军。其发展规划为八大工程: ㈠、填沟造地工程。填沟造地是八大工程的核心工程、重点骨干工程,是沟底村改变历史上缺乏好地耕种的唯一途径,是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基础与依托。为此,决定投资1159万元,在两道沟造地:一是樊水沟,二是王庄沟。

第二篇:沟底村走资源生态一体化发展道路的调查报告

山峡变平原平畴千顷田—沟底村走资源生态一体化发展道路的调查报告 沟底村位于山西阳城县北留镇,东连泽州县,北依沁水县,西南与史山、皇城两村相邻。全村国土总面积442公顷,其中耕地60公顷,人口805人。改革开放以来,该村凭借其优厚的地下煤炭资源发展经济,由贫困走向富裕。然而近年来,该村煤炭资源日趋枯竭,主要经济来源面临“干涸断流”的趋势,全村人民生存受到危机性的挑战。面对挑战,沟底村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以建设高效农业产业化基地为目标,启动二次创业,大规模地进行治山、治水、治沟,退耕还林,复垦矿区土地,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走上了一条持续发展之路。此举,对于山西依赖煤炭资源发展经济的农村进行矿山复垦工作,走持续发展道路,极具典型借鉴意义。为此,我们对该村一年多来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情况作了详细调查,现就此作出报告。

一、因地制宜 科学决策沟底村是一个典型的依托煤炭资源富裕起来的农村之一。地下煤储量原高达5600万吨。凭借这一优势,1985年到1986年,县、镇、村三级相继在境区内兴办起山城、左岭、王街、沟底、香园沟五座煤矿。其矿点数量在阳城全县农村位居榜首。其中,该村所属香园沟煤矿年均产煤9万吨,年均产值1000余万元。从1985年以来,煤炭产业始终是该村经济实力的骨干支柱,收入占到全村经济总收入的90%左右。同时,村民依托当地煤矿布点多的便利条件,男劳动力几乎全部从事务工劳动,使之成为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煤炭产业的高收入,不仅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小康富裕,而且使该村公益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90年起,该村先后投资150余万元,修建了村办公大楼,兴建了新型小学校舍,硬化村道路三公里,兴办了近5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并配备了一整套文化娱乐设施,还修建了40栋现代化的居民住宅。另外,该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领取固定工资”,得到了老有所养;考取中专以上学校的学生,一律享受不同等级的助学奖励金;村民不仅不负担任何集体公益事业的费用,而且,逢年过节均有物质福利。然而,由于十多年来境内五个矿点的竞相采挖,乃至在急功近利思想支配下的掠夺性开采,导致该村三号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其中,该村村办香园沟煤矿到XX年已无煤可采,只得停产关闭。其它四个矿点也必将“紧步后尘”。随之而来的后果是:沟底村的经济支柱已呈“风雨飘摇”之势,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将失去依靠。村民们担忧地说:“过去‘乌金’换黄金,沟底一步一层天;如今‘乌金’已挖空,沟底今后靠什么?” 在此危机面前,沟底村不是“左顾右盼”、无所作为,而是面对危机积极应对,以调整产业结构为突破口,因地制宜,科学决策,决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走资源生态一体化发展道路。XX年元旦的钟声刚刚响过,该村召开了党员会、干部会、村民代表会,就农业综合开发问题进行了积极研讨。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走资源生态一体化发展道路,必须拥有一定的土地实力作基础。而土地正是沟底的劣势,全村原有耕地几乎全部在山岭上,且生产条件十分恶劣。如果依靠原有耕地发展农业经济是不可能走向富裕。一是土地质量极差。原有900亩耕地85%以上为沙质土壤结构,透水性强,贫瘠易旱,即使风调雨顺年景,每亩产粮不过百公斤;久旱年头则大部绝收。改良土壤,既不现实,更不合算。二是水土流失严重。全村90% 以上的耕地坡度均在25度以上,难以保水、保肥;同时,一到洪期,地里的禾田必将打了水漂。三是耕作条件维艰。其显著特点是,人在沟底住,地在山上挂,百分之八十的耕地分布在七道山岭上,距村一至两公里。环村周围又是嵯峨巨岭,将村落夹在深沟谷底。历史上,村民耕作只能依赖老祖宗留下来的羊肠古道,肩担人挑,爬上爬下。一般的农业机械根本派不上用场,投入 与产出得不偿失。四是山体塌陷,耕地撂荒。历年来,由于五座煤矿的大量开采,造成多处山体塌陷,还使500余亩耕地被迫弃耕;加之煤矿与基本建设用地,使耕地锐减到人均仅有半亩。这就表明,沟底村是远地弃耕,近地好地奇缺,剩下穷沟,“无路”可走。对此,上级有关部门领导曾提出要沟底村拿出30万元到黄岭乃至五公里之外的泽州县周村一带买100亩土地耕种,借以生存。这样,到外村买地耕种,势必要移民“大搬家”,不仅要耗去巨资,经济上难以承受;而且,前景难料,后果可怕。沟底村经过研究,立足自己的实际,果断作出了三项决策: 第一,填沟造地,建设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第二,实施荒山宜林战略,大力发展以优质核桃为主要品种的经济林。第三,依托皇城相府旅游景区“近水楼台”的先决条件,大搞生态林与观光农业,以吸引游客,发展自身。就此,一场综合开发农业的攻坚战在沟底村全面展开。

二、合理规划 奋力攻坚XX年6月,在山西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晋城市水利局和阳城县国土资源、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大力支持下,沟底村出台了《国家农业开发·阳城县沟底项目区土地治理项目·可行 性研究报告》。根据这一可行性报告,结合发展旅游业的总体设想,沟底村制定出开发农业的发展规划。其指导战略是:以地面资源为依托,以建设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为目标,以土地综合治理与水利设施建设、生态林建设为基础,以建设农业产业化基地为重点,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向农业现代化进军。其发展规划为八大工程: ㈠、填沟造地工程。填沟造地是八大工程的核心工程、重点骨干工程,是沟底村改变历史上缺乏好地耕种的唯一途径,是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基础与依托。为此,决定投资1159万元,在两道沟造地:一是樊水沟,二是王庄沟。该两沟每条沟长两公里,沟底至山顶120余米,沟平均宽度为220米。从XX年到XX年四年填沟造地500亩,亩均投资2.3万元,动用土石172.5万方,亩均3450方。其中,XX年到XX年完成樊水沟造地240亩的任务;XX年到XX年完成王庄沟造地260亩的任务。以此作为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发展高效农业,在有限的土地上多产出、高收入。㈡、塘坝工程。沟底村北部樊山山腰“老母掌沟”有一股地下泉水,长流不息。然而历史上却有水未用,任其顺沟而下,白白流去。为了对新造土地实行自流灌溉,计划投

资120万元,在此处兴建小型塘坝一座,设计库容量为10万立方米。利用自然条件,发展水浇地。此项工程XX年秋动工,XX年秋完成。㈢、经济林与水土涵养生态林建设工程。建设林业生产基地是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规划山岭瘠薄土地全部退耕还林,计770亩,占总耕地的71.%,全部作为经济林基地,以种植优质核桃为主。XX年退耕430亩,XX年全部完成退耕任务。山岭坡梁规划为生态林基地,计1500亩,XX年完成600亩,XX年全面完成。两项总投资70万元。㈣、排洪渠工程。为了保持水土不流失,投资60万元兴修排洪渠工程三公里,XX年到XX年分期完成。㈤、引水隧道工程。为使农林产业稳定发展,投资70万元,修筑引水隧道160米,XX年动工,XX年贯通。㈥、田间道路工程。为改善落后的交通道路环境,计划投资4.7万元,修筑田间道路13条。㈦、高科技农业园区。为发展高科技农业,规划樊水沟240亩新造沟坝地全部实施大棚生产,以栽培具有高产高效、且科技含量高的优质品牌蔬菜及高营养食用菌为主要产品,发展高科技农业。㈧、发展旅游观光业。该村北部“老母掌”(因山形形似母指掌部而得名)为清代名相陈廷敬之母的避暑山庄之地,且至今那座一进三院、占地6000多平米的古代建筑依然保存完好。尽管三百多年它饱经沧桑,但仍不失其昔日“雍容华贵”之貌。开发它很有价值。为此,规划此处在维修避暑山庄的基础上,修建“休闲度假村”一所,两层小楼50栋,作为游客到皇城相府观光后的休闲下塌之处。同时,以此为据点,开通旅游线路一条,让游客在休闲之际尚可巡游观光。此工程计划XX年筹建,XX年完工,总投资XX余万元。上述八项工程是一个美好的蓝图,全部完成后,沟底将是一个富裕而秀美的“锦川”(沟底古称“锦川”)。为了实现这一奋斗目标,沟底村的干部群众提前介入,及早动手,于XX年3月初,在工程规划过程中就紧锣密鼓开工建设。工程上马后,首要的困难是资金问题。尽管沟底村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然而,数千万元的巨额投资不可能全部拿得出来。为此,沟底村发出集资创业的号召。全村群众积极响应,不到一个月时间,就集资122万元,同时集体筹资76万元,购买了挖掘机、推土机、铲车、汽车以及空压机等大型机械六部,首先使填沟造地工程如期进入实战阶段。XX年4月,填沟造地骨干工程启动运转。樊水沟上下,机声隆隆,车水马龙,艰苦奋战,热火朝天。无论是酷暑盛夏,还是冰雪严冬,人歇机不停,造地不停步。深沟被一截截淹没填起,平畴大田被一段段建起。XX年8月,“老母掌沟”塘坝工程通过投标承包,按照图纸设计开始上马。引水隧道工程相继进行。与此同时,沟底村在春、秋、冬三个季节,全民上阵,大搞植树造林,决心让一道道山岭披上绿装。……

三、众志成城 “好梦初圆”经过一年零六个月的艰苦奋战,沟底村的农业综合开发“好梦初园”,八大工程初现端倪。填沟造地工程是沟底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骨干项目,工程之大,旷古未有,为此,他们以极大的精力和投入进行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动用土石55万方,投资370余万元,在樊水沟造出土地160余亩;同时,在XX年春季全部进行了培熟,并分别种上了玉米和蔬菜,使偌大一块北国“平原”展现在沟底群众面前。他们按照计划,再战今年一冬,使樊水沟下段80亩大田如期实现。塘坝工程到目前基本建成。坝高23米,坝长120米,坝顶宽5米,工程总量1.38万立方。这项工程,不仅为农业产业实现水利化提供了必要条件,而且其坝基为将来开通旅游线路打下了基础,同时为“老母掌”发展旅游业打开了交通大门。经济林与生态林工程历经一年时间,已建成林业生产基地1030亩。其中,退耕还林430亩,植造“晋龙”一号、二号核桃优良品种34000株,占应退耕770亩的近60%,XX年底将全面完成退耕任务。水土生态涵养林已建成600亩,占计划1500亩的40%,植造侧柏10万株。排洪渠工程现已完成300余米,占工程总量的10%。引水隧道工程全长160米,净高4.2米,宽4米,工程总量6000余方,现已基本贯通。田间道路工程是农业机械化的必由之路。为此,该村经过去冬今春的建设,投资4.7万余元,建成交叉成网的田间道路13条,总长5公里,使昔日的羊肠小道变成车辆驰行的宽阔大道。旅游休闲度假村工程目前已与沁水县郑村乡王街村初步达成联合开发的意向(因“老母掌”属王街村辖境),并以皇城相府旅游景点为轴心,与周边史山、郭峪、大桥等村联合发展旅游产业,以此形成规模性的产业基地。此外,高科技农业园区也正在筹划设计之中。

四、几点借鉴总结沟底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的大胆发展思路与成功实践,在以下四个方面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第一,全面建设小康,必须由资源型向持续型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就阳城而言,大凡富裕起来的农村,普遍是依托地下资源,很少在地面资源上作文章,尤其是土地资源。这些村重工轻农,弃耕土地,撂荒耕地,形成恶性循环。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煤炭资源是有限资源,挖空后何以生存?沟底村力开先河,并为此提供了成功范例,值得借鉴。第二,因地制宜,大胆作为,是沟底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鲜明特点。在当今经济大潮中,填沟造地往往要被人们视为在做“学大寨”的蠢事。当时,这一举动,不仅在少数村民中,而且在一些领导干部中对此都顾虑重重。然而,沟底的干部认准了一条理,那就是,没有土地,就没有赖以生存的基地。沟底的实际,就是要造地,造出地,千秋万代是“金板”。否则,他们就无法生存。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值得借鉴。当然,各地都有自己的实际,不可能照搬沟底的模式去发展,但因地制宜、走持续发展之路却是永恒的。第三,危而思进,艰苦创业,是沟底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前进动力。他们在富裕起来之后,不是“高枕无忧”,而是敏锐地审视到失去煤炭资源后的严重危机,从而积极应对、大胆作为。填沟造田就是一项积极应对危机的成功实践。它利在当今,造福后代。如此巨大的工程,平畴数十公顷的高效农田,无论在沟底,还是在阳城全县,绝无仅有。我们深信,规划全面实现后,沟底村必将是一个“山上山下一片绿,北国水乡赛江南”的富庶之地。第四,德政工程,民心所向。沟底村的这一有

效作为赢得了民心,凝聚了党心。工程开始之初,虽然在少数村民中存在着疑虑,但随着工程建设的突飞猛进,特别是偌大一块土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之后,沟底的群众振奋起来了,纷纷自觉投入到工程建设之中。同时,不少村民还主动提出再集资的要求。令人欣慰的是,在村办香园沟煤矿行停产关闭的一段时间里,沟底村曾一度人心恐慌,民心不安。而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后,尤其是当群众看到广阔的前景后,思想焕发,一心创业,使全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安定局面。

第三篇:统筹城乡发展,走有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

统筹城乡发展,走有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目标和要求。这“五个统筹”的各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其中统筹城乡发展摆在首要位置,因为它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五个统筹”的“牛鼻子”,只有统

筹城乡发展,才能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除了体制的配套和保障外,一个重大的任务就是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镇水平、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

中国人民大学黄泰岩教授认为: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是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具体讲,就是要通过农民市民化、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来实现城乡生产方式一体化、生活方式一体化、市场体系一体化。由此,建设系统的任务就是为农民市民化,农业工业化,城乡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市场体系一体化搭建平台,营造环境。平台构建合理,环境营造舒适是城乡空间结构和资源布局优化,农村人口空间和职业转移顺利的关键。由于各地自然地理、历史传统、交通区位等的差异,城乡一体化道路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要探索出一条有XX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首先必须对XX市情有一个清醒而准确的认识。XX市委书记廖炎秋同志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用“优劣并存,喜忧参半”来概括XX市情的基本表征。这既认识到了XX交通区位优,城市发展快,经济来势好,文化渊源深的有利方面,也认识到了XX受到xx双重夹击,缺乏产业支撑,观念狭隘等劣势。只有加快城市化进程,走城乡一体化道路,才能避免外资留不住,内资往外流的“过水丘”命运,变劣势为优势,化忧为喜。首先必须解决两个认识问题,一要有开放的双赢观。加快城市化进程,并不是以与xx平起平坐,鼎足而立为出发点,而是以促进市域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市民化为目的。要有海纳百川、靠大联大、一体发展的襟怀和胆识,坚决革除“宁当鸡头,不为凤尾”的思想。过去总想与大上海平起平坐的江苏、浙江等省,现在都极力争取融入大上海的经济圈,以做大上海的小老弟为荣。XX距xx均为一小时左右车程,我们要找准产业联结点,既融入衡阳经济圈,也融入郴州经济圈。不做“过水丘”,而要做承xx的中转站,甚至还要有把XX创建成为珠江和长江两大经济带联系停靠点的大气。二要有比较的优势观。XX在湘南地区的交通区位和历史人文优势显而易见,与xx市其它县市比较,XX的城镇空间布局和资源集聚都有自己的特点。一是XX城与建制镇差异明显,建制镇居民和农民空间转移方向集中于XX城,形成了市域范围内XX城无可替代的经济吸附力和人口转移吸引力。如xx县x差别不大,很难形成绝对中心地位。二是建制镇发展先天不足,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力不强。新市镇有一定基础,由于耒水航运的中断,长期发展停滞,京珠高速开通后才刚有生气。如xx县,新县城刚搬迁,长期有县无城,县域经济缺乏中心,只得依附于xx市,而他们x等建制镇发展较好。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必须走XX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XX城尽量做大做强;建制镇突出发展重点、优化功能定位。努力构建以来阳城为中心,包括新市、小水、竹市等镇在内的半小时经济圈,充分发挥经济圈的集聚、辐射、吸引、带动作用,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从而解决XX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坚持走有XX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强化四个统一。一要做到城镇规划编制统一。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是先导。要统一编制市域布局规划,特别注重环XX城半小时经济圈的规划,以此总揽城镇建设规划,促进城镇有序发展和人口梯度转移,统一编制城乡基础设施规划,构建覆盖城乡的环境、交通、供水等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满足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需要。统一编制城乡用地规划,合理布局建设用地、住宅用地、农业用地与生态用地。规划编制要高起点,科学合理地对城镇进行发展定位和功能分区,带动招商引资和城镇资源的升值。XX作为中部地区一个普通的县级市,靠现有的城市资源和设施进行招商,其引力和潜力是有限的,我们要通过城市规划的调整,提升城市档次,完善城市功能,实行“概念招商”,建制镇更要如此。二要做到城镇建设监管统一。我们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城镇建设统一监管力度,对规划、设计、施工等各环节实行全程监管。一方面是为了确保质量,杜绝各类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是为统筹兼顾,防止盲目跟风、千镇一面,从而丧失地域特色。三要做到城镇经营运作统一。这个统一不是管得过多、统得过死,而是把城镇市场化经营的各个方面调控在一个宏观的“度”之内,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在一个最佳的点上,实现双赢。有的地方在搞开发时门槛太高,农民实现空间转移后,口袋已被掏空;无法再实现职业转移,不得不回归土地或外出务工,形成空心城镇。我们要降低农民市民化的门槛,让农民进得来、活得下、富得起。四要做到城镇

第四篇:关于洞沟村旅游发展调查报告1

关于洞沟村旅游发展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我国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的,到现在已经取得了很到的进步。可是,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较差,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不平衡性。铜仁市印江县刀坝乡洞沟村,是我国一个普通的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庄。洞沟村目前有428户人家,总人口有2280,民族风俗独特,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洞沟村作为中国西南方的一个村落,相对于全国的农村旅游经济发展处于相当落后的阶段,所以,它的整个旅游经济发展可以说是处于初始阶段,发展比较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备。当地政府没有为此提供很好的指导支持,导致章家庄的旅游经济发展缺乏科学技术指导和规划,仅仅靠村民在摸索中漫步前进,所以整个发展速度很慢。

关键词:洞沟村农村旅游经济政策

我们要想对一个地区的旅游的发展模式、经济状况及发展历史进行研究和了解,同时想要为该区的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宝贵的意见,就必须对该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包括它的历史、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走向。那么,下文就是我对洞沟村的做出的一个全面的描述和了解。

1、洞沟村现状描述

1.1洞沟村经济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有些村庄经济的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小康生活的标准,还有的村庄甚至达到富裕的水平,这让农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全国的村庄经过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基本上都已解决了最基本得温饱问题。而洞沟村尽管作为中国西南部相对较贫困的云贵高原,但它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应该处于中国农村平均水平之上。

1.2 交通洞沟村乡村公路都已通过本村庄,通达度大约在90%。这为洞沟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便利条件,也有利于洞沟村的文化和经济实体以外界的联系,从而促进本村经济的发展。这为章家庄在未来开发旅游经济方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1.3 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洞沟村作为一个自然农村,他们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但这却不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根据问件调查显示,他们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做一些小生意,同时也有部分收入是通过外出打工而获得。

1.4性别洞沟村目前有428户人家,总人口有2280,男女比例大约各占50%,村庄的老人大约占总人口的10%。这样的一个人口比例结构,从整体上上来说是比较有利益村庄整体的发展。

1.5人口居住分布 洞沟村人口居住分布主要沿村内一村公路两侧分布,除此也有些人家分散坐落。当然,这样的人口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村里的地理环境条件的,也适合村里当前经济的发展。这一分布格局,基本上是符合中国自然村的分布规律。

1.6 职业洞沟村的村民主要有做小生意个体商户和以务农为主。当然,除此之外,-1-

还有部分是从事其它职业的。

2、洞沟村的旅游发展概况

2.1洞沟村的旅游发展史洞沟村虽然作为“民族村落”,但是说起它的开发史还是比较落后的,可以说处于初始状态,当然这样一来,洞沟村的旅游收入同样为零状态。据我考察得之,洞沟村出于这样的局势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

2.1.1当地的传统文化至今保存完好的寥寥无几。这样一来,洞沟村最值得开发的旅游资源就很少了,而且许多具有土家族独特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丧失,这无疑是对本村旅游发展的一种极大损失。

2.1.2当地政府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和相应的政策支持。尽管洞沟村的民族文化保存不够完好,但是它毕竟是土家族聚集地,也还有很多值得开发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如果政府在政策上很好的给予支持,开发好了当地的旅游资源,可以很好的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提高和改善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

2.1.3当地村民对于旅游经济认识不到位,导致积极性不高。由于农村旅游经济在我国农村的发展目前尚处于初步状态,所以很多村民还不甚了解旅游经济的开发对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所以,洞沟村的旅游开发处于初始状态。

2.1.4交通通达度还不够完善,虽然村村公路,可是公路质量欠佳,再加上宣传力度不够。这也是导致当地旅游经济开发落后的原因之一。

2.1.5缺乏商品意识。目前国内外发展旅游业,其重大意义已远远超过了旅游业本身,而是“旅游搭台,经贸唱戏”。而我省大多数乡村旅游景点都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尤其是对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开发不够。

2.1.5乡村旅游资源与当地乡村经济建设的关系、以及与市、县旅游部门的协调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如发展乡村旅游业必需同时发展旅游交通,旅游宾馆、旅游餐厅、旅游通讯以及解决水、电供应等。又如乡村旅游业开发起来后,如何与当地市、县旅游部门合作,旅游网络,做到城乡结合,点线结合,组成最佳的旅游线路,以吸引广大游客

3、洞沟村旅游的开发模式

根据我实地调查,洞沟村的旅游目前开发状态处于开始阶段,对于一个“少数民族聚集村”,开发处在这样一个状态,于是便找到了村长询问情况,从村长得之,他们村的农村旅游经济刚开始开发,而且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们自己组织负责开发。我们就针对这样的情况问他们为什么政府没有给以支持,他们就说,他们不知道政府会扶持。另外,我们问他们有没有引进外资的投入开发,他们说也没有。经过一番的了解,我们便知道洞沟村的旅游经济处于这样的状态也就没有什么不解的了。

洞沟村作为一个经济水平刚处于中国农村中等水平偏上的地位,没有经济的基础,仅仅靠他们自己来开发自己的旅游资源,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所以,他们村的旅游资源几乎没有得到开发,待开发的有莲花池和一些村里的遗留的石雕等人文资源。

4、洞沟村的旅游基础设施

洞沟村的旅游经济开发处于初始状态,所以他们的旅游基础设施也是一样的处在初始状态。据我考察得之,他们目前还没有比较正规的酒店,甚至连规范化的旅社都没有,只有一两家设施较差的农家旅馆。

在我们这里,也没有比较规范化的餐饮店,唯一有的就是几家农家乐。另外,我们村里也没有具备作为一个旅游景区该有的购物商铺以及旅游纪念物的店铺,这样的旅游基础设施尚处于初始状态,所以,要想开发的好洞沟村的农村旅游,就必须建设好当地的基础设施。

5、洞沟村的农村旅游未来走向

鉴于洞沟村的旅游开发尚处于初始状态,而乡村旅游业是一项新的产业,必要制订一整套发展计划,包括长远规划和近期组织实施计划。从长远规划来看,主题是大产业意识,把乡村旅游业与乡镇企业同等对待,也可积极引进外资,兴建一批度假村,参与国际旅游竞争。从近期组织实施计划来看主要是各地旅游决策者及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业,因地制宜,立足创新,循序渐进,办出特色。如果要想把自己开成一个模范化的农村旅游基地,在全盘筹划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措施:

5.1 引导和改变当地村民对于旅游经济的开发认识由于村民们在思想观念上还没有把它作为一门新兴产业而加以重视起来。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尽管乡村旅游业伴随着整个旅游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但在农村经济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广泛地为人们所认识。特别是那些农村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有的尚未开发,有的虽开发了,但缺乏加强领导,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缺乏宏观指导,目前还停留在低层次的发展阶段,巨大潜力远未开发出来。

5.2 因地制宜,重点建设乡村旅游基础。目前,我省大部分乡村旅游仍处于起步阶段,全面开发是不可能的,应该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在旅游资源质量高,交通运输条件好、经济基础比较好、旅游热点附近的乡村应加速旅游业的发展,重点开发有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建设风格独具的乡村旅游基地。洞沟村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村庄,拥有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艺术,这是在旅游开发是不能忽视的人文资源。

5.4 注重特色,精心设计乡村旅游项目。旅游开发不能搞“人有我有”、“千人一面”,而应扬长避短,充分表现和突出自我特色,这是旅游活动能否吸引游客的保证,也是旅游经济的生命所在。在设计乡村旅游线路及组织旅游活动中,应将其放在首位。

5.5加强乡村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业的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本的吃、住、行等问题,从吃来说主要是发展有地方特色的饮食业;从住来说虽然没有必要搞星级酒店,但必须保持卫生、舒适,并解决洗澡等问题,最好是兴建一些具有民族特色、造价低廉的庄园式的旅舍。

5.6 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重视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旅游产品的开发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旅游产品大多是一些无污染的轻工产品和手工艺品以及土特产品。6、发展洞沟村旅游的经济意义

6.1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发展洞沟村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它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强,从业门槛低,旅游业对基层从业人员的要求比较低,即便是高星级的酒店也一般只要求初中文化水平而且不需要有其他技能,农村大量的低收于务工人员适合从事这一行业。

6.2 提高村民经济收入

通过利用当地资源开展洞沟村旅游,当地农民就可以参与到旅游服务行业中去,如提供餐饮、住宿、交通等服务,或者种植、加工、销售当地的土特产品,直接或间接为游客提供服务,并从中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

6.3 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每到备置年货的时候中央新闻上面总会提到农村消费市场如何的需求旺盛,是啊!随着

农村人均收入的增加,农村消费市场必然会变得活跃起来。农民手里面有钱了,就能大胆的购买所需的物品并且收入增加了消费必将朝着高层次发展。

6.4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近几年来中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在平稳中循序渐进的进行,从全局上看,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初见成效。因此大力发展旅游产品能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发展旅游业有机结合在一起,互相促进。但由于洞沟村的村农民对旅游资源的价值认识不高,保护环境意识较低,使得本村的乡村旅游资源破坏严重。提高认识,广泛宣传,加强乡村旅游资源保护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结论

我对发展洞沟村旅游的有利作用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陈述,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综合分析后肯定了发展洞沟村旅游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以铜仁市印江县刀坝乡洞沟村为例,这也使得这篇文章能够用事实说话。在写作中数据收集困难,缺少数据支撑,为此我查阅了大量统计数据,当然由于种种原因,尤其在资料收集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后的写作中一定努力改进。

第五篇:统筹城乡发展,走有XX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目标和要求。这“五个统筹”的各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其中统筹城乡发展摆在首要位置,因为它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五个统筹”的“牛鼻子”,只有统筹城乡发展,才能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要实现城乡

统筹发展,除了体制的配套和保障外,一个重大的任务就是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镇水平、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

中国人民大学黄泰岩教授认为: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是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具体讲,就是要通过农民市民化、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来实现城乡生产方式一体化、生活方式一体化、市场体系一体化。由此,建设系统的任务就是为农民市民化,农业工业化,城乡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市场体系一体化搭建平台,营造环境。平台构建合理,环境营造舒适是城乡空间结构和资源布局优化,农村人口空间和职业转移顺利的关键。由于各地自然地理、历史传统、交通区位等的差异,城乡一体化道路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要探索出一条有XX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首先必须对XX市情有一个清醒而准确的认识。XX市委书记廖炎秋同志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用“优劣并存,喜忧参半”来概括XX市情的基本表征。这既认识到了XX交通区位优,城市发展快,经济来势好,文化渊源深的有利方面,也认识到了XX受到xx双重夹击,缺乏产业支撑,观念狭隘等劣势。只有加快城市化进程,走城乡一体化道路,才能避免外资留不住,内资往外流的“过水丘”命运,变劣势为优势,化忧为喜。首先必须解决两个认识问题,一要有开放的双赢观。加快城市化进程,并不是以与xx平起平坐,鼎足而立为出发点,而是以促进市域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市民化为目的。要有海纳百川、靠大联大、一体发展的襟怀和胆识,坚决革除“宁当鸡头,不为凤尾”的思想。过去总想与大上海平起平坐的江苏、浙江等省,现在都极力争取融入大上海的经济圈,以做大上海的小老弟为荣。XX距xx均为一小时左右车程,我们要找准产业联结点,既融入衡阳经济圈,也融入郴州经济圈。不做“过水丘”,而要做承xx的中转站,甚至还要有把XX创建成为珠江和长江两大经济带联系停靠点的大气。二要有比较的优势观。XX在湘南地区的交通区位和历史人文优势显而易见,与xx市其它县市比较,XX的城镇空间布局和资源集聚都有自己的特点。一是XX城与建制镇差异明显,建制镇居民和农民空间转移方向集中于XX城,形成了市域范围内XX城无可替代的经济吸附力和人口转移吸引力。如xx县x差别不大,很难形成绝对中心地位。二是建制镇发展先天不足,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力不强。新市镇有一定基础,由于耒水航运的中断,长期发展停滞,京珠高速开通后才刚有生气。如xx县,新县城刚搬迁,长期有县无城,县域经济缺乏中心,只得依附于xx市,而他们x等建制镇发展较好。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必须走XX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XX城尽量做大做强;建制镇突出发展重点、优化功能定位。努力构建以来阳城为中心,包括新市、小水、竹市等镇在内的半小时经济圈,充分发挥经济圈的集聚、辐射、吸引、带动作用,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从而解决XX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坚持走有XX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强化四个统一。一要做到城镇规划编制统一。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是先导。要统一编制市域布局规划,特别注重环XX城半小时经济圈的规划,以此总揽城镇建设规划,促进城镇有序发展和人口梯度转移,统一编制城乡基础设施规划,构建覆盖城乡的环境、交通、供水等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满足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需要。统一编制城乡用地规划,合理布局建设用地、住宅用地、农业用地与生态用地。规划编制要高起点,科学合理地对城镇进行发展定位和功能分区,带动招商引资和城镇资源的升值。XX作为中部地区一个普通的县级市,靠现有的城市资源和设施进行招商,其引力和潜力是有限的,我们要通过城市规划的调整,提升城市档次,完善城市功能,实行“概念招商”,建制镇更要如此。二要做到城镇建设监管统一。我们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城镇建设统一监管力度,对规划、设计、施工等各环节实行全程监管。一方面是为了确保质量,杜绝各类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是为统筹兼顾,防止盲目跟风、千镇一面,从而丧失地域特色。三要做到城镇经营运作统一。这个统一不是管得过多、统得过死,而是把城镇市场化经营的各个方面调控在一个宏观的“度”之内,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在一个最佳的点上,实现双赢。有的地方在搞开发时门槛太高,农民实现空间转移后,口袋已被掏空;无法再实现职业转移,不得不回归土地或外出务工,形成空心城镇。我们要降低农民市民化的门槛,让农民进得来、活得下、富得起。四要做到城镇管理模式统一。要改变重建建设轻管理的倾向,加强整体素质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全面提高城镇市容市貌、风景名胜、道路交通、社会治安、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刚转移到城镇的农民,要大力开展生活方式、市民规范、职业技能教育,使农民进城入镇不仅是表面的转移,而是质的变化。

下载沟底村走资源生态一体化发展道路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沟底村走资源生态一体化发展道路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