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职业病防治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高职业病防治工作水平,探索我市基本职业卫生服务体系和监督体系的建设模式,有效地开展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工作,根据卫生部《关于开展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卫监督发(2006]272号)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思路
根据基本职业卫生服务的原则,在我市开展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工作的重点是扩大职业卫生服务的覆盖面,使最需要得到职业卫生服务的中小型企业、私人企业、作坊式和家庭式生产及流动劳动力人群得到基本的职业卫生服务;主要途径是通过把职业卫生作为初级卫生保健的重要内容纳入初级卫生保健体系,推动职业卫生服务和初级卫生保健,建立完善市、乡(镇)两级职业卫生服务体系和监督体系;重点是在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人员和基本条件建设,满足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和作业场所常见有害因素检测的要求;市卫生监督所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加强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工作;在乡镇卫生院(所)增加职业卫生工作职能,进行必要的人员培训,满足职业卫生管理、咨询、培训教育的要求,同时探讨提供基本职业卫生服务的其他形式。用3年的时间开展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
二、组织领导
成立以副市长刘明理任组长,孙建中、陈建明任副组长,市政府办、卫生局、发改局、财政局、编办、建设局、工业经济局、安监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总工会、花炮局、工商联、妇联、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等单位为成员的**市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领导、政策及经费支持。项目办公室设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由陈建明兼任办公室主任,罗成、欧阳耀武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具体负责项目工作的实施。
三、工作任务和目标
(一)工作任务
1、探讨职业卫生服务与初级卫生保健相结合的基本模式;
2、探讨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3、探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危害因素控制科的建设条件、规模和职能;
4、探讨乡镇卫生院职业卫生人员和职能设置;
5、探讨市、乡镇职业卫生工作运行保障机制,包括人员编制、经费渠道等;
(二)工作目标
通过试点工作提出适合我市开展基本职业卫生服务的模式、监督管理模式和保障机制,建立我市基本职业卫生服务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到2014年使我市职业卫生服务水平能够基本达到WHO的目标-人人享有职业卫生。
四、工作内容
(一)全市职业卫生服务基本情况调查
为了更好地实施试点工作,首先对基层职业卫生服务体系的基本状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内容包括:
1、全市所辖乡镇数;
2、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市卫生监督所中职业卫生机构的设置、人员数及人员构成,已开展的职业卫生服务项目和可能提供的职业卫生服务能力;
3、全市乡镇卫生院(所)建立情况和相应职能、人员基本情况。
(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危害因素控制科的建设
1、职业危害因素控制科建设规模
(1)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有7名以上专业人员从事职业卫生工作;
(2)应具有开展相应职业卫生服务工作的条件;
(3)应具有开展相应职业卫生服务工作的仪器设备、交通工具。
机构建设应在2007年1月之前完成。
2、职能建设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危害因素控制科和市卫生监督所应具有开展下列职业卫生工作的职能和能力:
(1)开展职业健康监护;
(2)开展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检测;
(3)开展常见职业病的诊断(健康监护结果筛检);
(4)职业卫生资料的收集和档案管理;
(5)对工人和用人单位管理人员开展职业卫生知识教育和宣传;
(6)指导并监督用人单位执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
(7)指导乡镇卫生院开展职业卫生服务;
依据有关法规规定,职业健康体检和作业场所有害因素检测需要通过卫生行政部门的资质认定。
(三)乡镇卫生院(所)职业卫生服务建设
乡镇卫生院(所)是我市初级卫生保健的基层单位,是我市基本职业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建设内容主要有:
1、建设规模
各乡镇卫生院(所)应设置1—2名专业卫生人员负责管理职业卫生工作,同时应配备相应的办公条件。
机构建设应在2007年1月之前完成。
2、职能建设
乡镇卫生院(所)应具有开展下列职业卫生工作的能力和职能:
(1)对本乡镇职业卫生工作实施管理;
(2)对工人和用人单位管理人员开展职业卫生法律知识宣传教育;
(3)指导用人单位执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
(4)为
企业和劳动著提供职业危害和防护知识咨询、教育、培训。
(四)能力建设和人员培训
能力建设是试点工作的重要内容,其主要任务是人员专业能力的培训,这是职能到位的重要保障。培训工作按卫生部统一布置执行。
(五)市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
在市级和乡镇职业卫生服务体系建立以及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培训
后,在全市全面开展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具体调查内容包括:
1、辖区工业企业基本状况调查。包括企业名称、经济类型、行业分类、主要产品及主要原辅材料的理化特性、产量、年消耗量、主要生产工艺过程、企业职工人数、生产工人数、生产工人组成(正式工、合同工、农民工、季节工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接触人数、职业病发病情况、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既往开展职业卫生工作情况(包括职业病危xiexiebang.com害因素申报、职业健康监护、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评价等)、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体防护用品配置使用情况等。
2、流动劳动力情况调查。在劳务输出地调查外出打工人员基本情况,并建立外出流动劳动力人员档案。
(六)制定职业卫生工作计划
在基本职业卫生情况调查的基础上,要求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和乡镇卫生院(所)根据职能制定年度职业卫生工作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开展职业卫生服务的项目、服务对象(企业)、服务量、时间安排、组织实施及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等。工作计划报试点项目组以备评估和考核验收。
(七)开展职业卫生服务工作
根据制定的职业卫生服务工作计划,全面开展职业卫生服务工作,落实工作计划,并做好工作总结和技术总结。
(八)工作评估
试点工作将分阶段进行初期、中期和后期工作评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各乡镇卫生院(所)需认真接受卫生部项目组不同阶段的评估和考核验收。初期评估主要是对试点工作内容中第(一).(二)、(三)项工作进行评估;中期评估是对工作内容中第(四)、(五)项工作进行评估;后期评估是对工作内容中第(六)、(七)项工作进行评估。
五、实施步骤及进度安排
(一)实施步骤
市、乡镇职业卫生服务机构、职能建设→初期评估→人员培训→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中期评估→制定职业卫生工作计划→开展职业卫生服务→后期评估→工作总结
(二)进度安排
2006年11月至12月下发试点工作方案,完成机构
和职能建设
2007年1月职业卫生人员培训
2007年1月至2007年5月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
2007年6月至2007年8月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
2007年9月卫生部中期评估
2007年10月至2007年11月制定职业卫生服务计划
2007年12月至2009年1月全面启动职业卫生服务工作
2009年2月卫生部后期评估
2009年3月至2009年8月工作总结
主题词:卫生试点方案通知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武部。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
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共印160份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06年11月10日印发
**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浏卫政发[2006]71号
各有关企业单位: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下称《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我市大部分用人单位能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和《管理办法》的要求,按规定配合上级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本企业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及按相应的体检周期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对身体健康受到损害的职工及时进行职业病诊断和治疗。但也有少数用人单位未能履行由用人单位承担的职责,没有按规定对生产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危
害因素监测评价,没有按规定为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严重损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管理办法》以及湘劳社政字【2006】2号《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湖南省卫生厅关于做好职业病待遇有关问题的通知》和浏政办发[2004]23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等文件要求,为进一步加强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进一步落实和规范企业的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企业要切实加强对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并成立组织领导机构,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本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二、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本企业生产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评价。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对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建设项目必须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三、各企业必须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和《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安排和组织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职工到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并建立和完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对于新聘职工,必须进行职工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2、职工在岗期间必须按照《管理办法》所规定的体检周期和项目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3、职工在离岗时必须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四、职业健康检查行业范围
1、煤矿及非煤矿山。
2、花炮、鞭炮及烟花材料生产行业。
3、建材行业。
4、机械制造、维修及家俱制造业。
5、冶炼行业。
6、化工行业及加油站。
7、医药生产行业。
8、印刷、包装行业。
9、纺织服装及制鞋业。
10、饲料生产行业及其他存在有毒有害因素的行业。
五、请各企业接此好范文 wenmi114.com通知后迅速做好本单位职业病防治,今年下半年我局将开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执法检查,对未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或职业病防治工作落实不到位的企业,我局将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立案查处,并通过媒体曝光。
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我市惟一法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负责全市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危害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联系电话:3648366、3603683。
二OO六年八月七日
主题词:卫生职业病防治通知
抄送:**市卫生局,市政府办。
**市卫生局办公室2006年8月7日印发
第二篇:市总工会职业病防治工作情况报告
市总工会职业病防治工作情况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尘肺病防治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和《关于认真落实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意见的通知》精神,我会严格按照中华总工会“组织起来,切实维权”部署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认真抓好各项整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职业病防治法规宣传教育和业务骨干培训,不断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的思想认识。近年来,我会紧密结合“五五”普法宣传教育,深入开展职业病防治法规宣传进厂矿、进车间、进社区活动,不断强化企事业领、用人单位职业病责任意识,提高劳动者的健康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针对工会劳动保护干部业务能力与企业劳动保护工作的发展水平不平衡的问题,各级工会能够加大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模式。采取工会劳动保护干部参加企业安全管理培训班的专题学习方式,及时了解掌握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从中寻找工会劳动保护工作与企业安全管理的切入点,使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在与企业安全管理融为一体的过程中,形成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特色,建立了一支“精业务、懂理论、熟现场、会操作”的工会劳动保护队伍。
二、监督与协助企业依法行政,确保职工依法享有劳动者权利。工作中,我会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工业园区为职业病防治重点,建立健全工会群监网络,完善各项工作运行机制。借助指导企事业单位健全安全监督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大对已经建立工会的乡镇、外资、民营企业工会劳动保护群众监督网络的指导。充分利用职工代表大会、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等多种形式,监督用人单位依法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加强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控,在有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设置有效的防护设施,给作业人员配发防护用品,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人员,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卫生标准的工作条件。各级工会能够充分发挥职代会的作用,将劳动保护纳入职工代表大会的议事日程,并在车间、工段、小组中广泛收集劳动保护积极分子和工人的意见,以提案的形式,提请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对行政提将交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进行补充与修改,使措施计划更切合实际。通过各方努力,真正把问题解决在企业、解决在现场、解决在岗位。
三、协助企业行政健全与贯彻安全卫生规章制度,不断健全劳动保护保障机制。我会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劳动合同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的要求,督促用人单位及时签订具有职业病防治实质内容的劳动合同,履行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保证劳动者的知情权,落实有害作业岗位津贴和女职工、未成年工特殊保护政策。建立起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对遭受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及时组织救治和妥善安置。伴随着生产的发展,基层工会组织在修订安全卫生规章制度,能够协助企业行政发动工人认真讨论,提出修改意见
第三篇:市职业病防治工作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的贯彻执行,更好地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促进经济发展。xx市卫生局对全市职业病防治工作现状、职业病危害和《职业病防治法》执行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目的 摸清xx市存在职业危害种类、受职业危害人数、存在职业危害企业数、企业职业危害预评价情况及各旗县区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情况。
二、调研方法
xx市卫生局下发文件并制定调查实施方案,在各旗县区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调研。
三、调研结果
(一)基本情况
(二)职业病防治法落实情况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2.成立组织,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得到加强。市及旗县区政府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职业病防治原则,协调各有关部门力量,加强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市政府整合职业病防治和卫生执法监督资源,提高了工作能力。巴林左旗、松山区、元宝山区、敖汉旗均成立了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组织,明确了卫生、安监、劳动、工会等部门工作职责,力求实现各部门职责到位、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良好工作局面。2006年9月,巴林左旗开展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重点治理,督促企业落实法律责任,改善劳动生产条件。敖汉旗政府要求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划出职业病防治专项资金,购置、安装防护设备,预防职业病的发生。金陶公司投资1000万元,完成井下落差自然通风系统改造。撰山子金矿、金陶公司两个转制企业,对所有离岗人员进行了健康检查。
3.注重宣传,全社会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自觉意识不断增强。市及各旗县区利用广播、电视、图板、橱窗、宣传单等多种载体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开展了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三下乡”等活动,既宣传了职业病防治法律和政策,也宣传了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不断扩大社会知晓面。各级政府把职业病防治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指导企业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卫生等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依法进行监督管理;企业负责人对保障员工生命健康权益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认识逐步提高;从业劳动者职业病防控和自我保护意识有所增强。松山区以老府镇蒙古营子钼矿职业病暴发事件处理为契机,专题召开职业卫生工作会议,全方位加大了职业病防治法宣传贯彻力度,工作更加务实深入,效果更为明显。(责任编辑:)
第四篇:职业病防治
职业病防治
1、什么叫法定职业病?
法定职业病是指国家政府主管部门明文规定的职业病。2002年国家卫生部会同劳动保障部重新颁布的法定职业病目录有10类105种。
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放射性皮肤疾病 放射性肿瘤 放射性骨损伤 放射性甲状腺疾病 放射性性腺疾病
3、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中暑 减压病 航空病 手臂振动病
4、职业性皮肤病
接触性皮炎 光敏性皮炎 电光性皮炎 黑变病溃疡 化学性皮肤灼伤
5、职业性眼病
化学性眼部灼伤 电光性眼炎 职业性白内障
6、职业病有哪四个特点
⑪、病因明确,其病因就是职业病危害因素,是人为的,如果这些因素得到消除或控制,就可以防止或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⑫、所接触的危害因素(病因)通常是可以检测的,只有接触量超过一定限度,才能使人得职业病。
⑬、在接触同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中,常常有一定人数发病,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人。
⑭、大部分的职业病目前无特效药或治疗方法,早期发现,较易恢复,发现越晚,疗效越差。
7、为什么会得职业病
职业病是人为的疾病,在劳动过程中有三个方面原因容易得职业病,一是用人单位设立或提供的(劳动)作业场所不符合职业卫生要求,产生了职业病危害因素;二是用人单位或劳动者设置(使用)的作业方式不合理,不健康;三是劳动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或行为,不懂得个人防护和自我健康保护。
8、怎样知道自己有无得职业病
由于目前大部分的职业病还没有特效治疗方法。预防职业病或要早期知道自己有无受职业危害损伤和得职业病,最有效的办法是进行职业性体检。
就业前体检---工人在从事有害作业前进行体检,通过体检发现职业禁忌症,同时为今后定期体检提供参考比较的基础资料。
就业后定期体检---按一定时间间隔对有害作业工人进行体检,早期发现可疑职业病(观察对象)和职业病。
9、常见作业的职业危害
制冷岗位
接触高浓度氨,主要表现为流泪 咽痛 声音嘶哑等;眼结膜 鼻粘膜 水肿;严重的剧烈咳嗽甚至昏迷.高浓度氨可致眼和皮肤灼伤.长期超量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还存在设备噪音危害。
10、油漆作业的职业危害
油漆作业的主要职业危害是吸入有机溶剂蒸气。各种漆都是由成膜物质(各种树脂)、溶剂、颜料、干燥剂、添加剂组成。普通油漆通常用汽油作溶剂,环氧铁红底漆含少量二甲苯,浸漆主要含甲苯,也有少量苯。喷漆(硝基漆)及其稀释剂(香蕉水)中含多量苯或甲苯、二甲苯,在无防护情况下喷漆,作业场所空气中苯浓度相当高,对喷漆工人的造血器官危害极大。
11、噪声岗位职业危害
噪声对人体的不良作用是多方面的。50分贝以上开始影响睡眠,70分贝以上妨碍交谈,使人心烦意乱。长时间接触噪声可引起头昏、头晕、头痛、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脑电图异常(慢波增多),心率加快,血压不稳(多数增高),心电图有心率不齐和缺血型改变,同时可见食欲下降,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功能改变、月经不调等。噪声对人体最为明显的影响是损害听觉器官,长时间在90分贝以上噪声作用下,听觉器官的敏感性下降,进而听力减弱,严重者发生职业性耳聋。
12、怎样预防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①进行工艺改革,以无声或少声工具代替噪声工具。如液压机代替锻压机、焊接代替柳接、无梭织布代替有梭织布等。
②在不影响操作前提下,用隔音、减震、消声、吸音等措施减弱噪声强度。同时合理规划厂区和厂房建筑,使噪声源远离其它作业区,或造隔音墙,建筑物内墙选用吸音材料等。
③个人防护,工人戴耳塞或耳罩,往往可取得较好的防声效果。
13、焊接作业的职业危害
电弧焊接时,焊条的焊芯、药皮和金属母材在电弧高温下熔化、蒸发、氧化、凝集,产生大量金属氧化物及其他物质的烟尘,长期吸入可引起焊工尘肺,吸入烟尘中的金属氧化物还可引起金属烟尘热。氧化锰是电焊烟尘中的重要毒物,长期高浓度吸入可引起慢性锰中毒。焊接时弧区周围还会形成多种有害气体,可产生臭氧、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是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产生的一氧化碳浓度最高。
焊接电弧是一种很强的光源,能产生中、短波紫外线,可引起电光性眼病。非熔化极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需借助高频振荡器激发引弧,在引弧的瞬间(2-3秒)有高频电磁场存在。等离子喷焊可产生90-123分贝的强噪声。非熔化极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使用钨棒电极,能放出α、β、γ三种射线。
14、中暑
主要是高温作业环境引起,包括: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
15、热射病
热射病:大部分会骤起昏迷、高热、无汗、灼热或先有大汗继而“无汗”皮肤干热发红,处理不及死亡率在17—80%之间。
16、热痉挛
热痉挛:明显特征是肌肉痉挛伴收缩病,以四肢、咀嚼及腹肌等经常活动肌肉多见患者神智清醒,体温多正常。
17、热衰竭
热衰竭:起病迅速,表现为头昏、心跳、恶心,并有便意,多汗、面色苍白,继而昏厥、血压下降、体温不高,一般以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多见。
18、预防生产性毒物的危害
什么是生产性毒物? 毒物是指较小量进入人体可引起人体健康损害(中毒)的化学物质。各种生产过程中产生或使用的毒物统称为生产性毒物。
职业中毒的概念: 由毒物引起的疾病状态称为中毒。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发生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急性中毒的高危人群:
肝脏有病时影响毒物在体内解毒,肾脏有病时影响毒物从体内排出,有肝肾疾病的人容易发生中毒。有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人接触到刺激性气体,不但容易发生中毒,而且病情较重。未成年人由于发育不成熟,也容易中毒。妇女在月经期、怀孕期对某些毒物敏感。有些患遗传性缺陷病的人,对某些毒物特别敏感。如患有葡萄糖一6一磷酸一脱氢酶(G-6-PD)缺乏症者,接触溶血性毒物特别敏感。
急性职业中毒的现场处理:
吸入中毒的患者,应首先从中毒现场抢运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安静、保暖。解开衣扣和裤带,保持呼吸道通畅。经皮肤吸收中毒的患者,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清水或解毒液彻底冲洗皮肤。
经口中毒的患者及时催吐、洗胃、导泻,但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毒物口服后不宜催吐、洗胃,可服牛奶、蛋清以保护胃粘膜。抢救时要仔细检查,抓住重点。如果呼吸困难,应立即用氧气吸入。心跳呼吸停止者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术和对口人工呼吸。现场若备有特效解毒药品,要及时使用。经初步抢救后迅速转运到附近医院进一步抢救治疗。
怎样进行自救互救:
当你发现突然有大量毒气散发时,要迅速戴上适合的防毒面具。如果身旁无个人防护用品,可拿湿毛巾、手帕或衣物包住口、鼻,并立即离开毒源。皮肤和眼睛受到毒物侵害时,迅速用清水彻底冲洗。接触大量毒物后,如感到不适,要及时找医生检查。
防治综合措施的内容:
① 加强领导,专人管理,落实尘、毒治理措施;
② 严格执行有关法规,在新建、改建、扩建企业时,必须把防毒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③ 改革工艺,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或高毒物质; ④ 开展技术革新,改进生产方法;
⑤ 通风排毒,即在密闭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抽风,然后把有毒气体经净化处 理后排出室外;
⑥ 好个人防护,合理使用工作服、手套、长靴、眼镜、防毒口罩、防毒面具等;
⑦ 建立安全操作规程、设备维修管理制度,杜绝跑、冒、滴、漏; ⑧ 合理供给保健食品,增强身体抵抗力; ⑨ 进行职业卫生教育、普及职业中毒防治知识,使职工自觉遵守安全防毒制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⑩ 定期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毒物浓度,做好就业前体检和定期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生产性粉尘的概念:
能够较长时间以浮游状态存在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叫做
粉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粉尘,叫做生产性粉尘。在工农业劳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称为尘肺。
粉尘作业工人的卫生保健措施: ① 业前的健康检查,及时发现从事粉尘作业禁忌症,如活动性肺结核、慢性肺部疾病、严重的慢性上呼吸道和支气管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等。②进行定期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尘肺病人,及时采取防治措施。③定期对粉尘作业环境进行监测。了解作业场所劳动条件,及时落实或改进防尘措施,改善劳动条件。④加强粉尘作业工人的个人防护,常用的个人防护用具有防尘口罩、防护面具、防护头盔和防护服等。粉尘作业工人必须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换工作服、班后洗澡、保持皮肤清洁。还应加强营养,劳逸结合,生活有规律。
什么叫高温作业?
在工业生产中,由于高温车间内存在着多种热源,或由于夏季露天作业受太阳热辐射的影响,常可产生高温或高温高湿或高温伴强热辐射等特殊气象条件。在这种环境下进行生产劳动,通称为高温作业。我国制定的高温作业分级标准规定:工业企业和服务行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等于或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2度的作业,列为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按气象条件可分为三大类
① 温强热辐射作业:其特点是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相对湿度低,形成干热环境,这类作业场所都有强烈的辐射热源,室内外气温差可达10℃以上,以对流热和辐射热作用于人体。
② 高温高湿作业:这类作业环境的气象特点是气温、气湿高,而热辐射较弱。主要是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水蒸气或生产上要求车间内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所致。
③ 夏季露天作业:建筑、搬运等露天作业,除受太阳的辐射作用外,还接受被加热的地面和周围物体放出的辐射热。人为什么会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作业,机体从高湿环境接受对流与辐射热量,加上劳动和高温环境增加的代谢产热量,远远超过机体的散热量。若这个恶性过程不断发展,人体通过一系列的体温调节还是不能维持机体的热平衡时,就造成机体过度蓄热。同时,由于大量出汗导致脱水、失盐,从而发生中暑。
中暑病人的处理: 发现中暑病人后,首先应使患者脱离高温作业环境,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地方休息,解开衣服,给予含盐的清凉饮料。必要时,可进行刮莎疗法或针刺合谷、曲池、委中、百会、人中等穴。如有头昏、恶心、呕吐或腹泻,可服用中药霍香正气九;如呼吸、循环衰竭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并可注射呼吸和循环中枢兴奋剂。
怎样预防中暑? ① 理布置热源,把热源放在车间外面或远离工人操作的地点,采用热压为主的自然通风,应布置在天窗下面;采用穿堂风通风的厂房,应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② 隔热,是减少热辐射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
③ 加强通风换气,加速空气对流,降低环境温度,以利于机体热量的散发。④ 加强个人防护,合理组织生产,如穿白色、透气性好、导热系数小的帆布工作服;同时调整工作时间,尽可能避开中午酷热,延长午休时间。加强个人保健,供给足够的含盐清凉饮料。为什么在清凉饮料中要加盐? 高温环境下劳动,人体为了散热,常常大量出汗。出汗使人体丧失了大量水份和盐份,主要是钠盐和部分钾盐,一般汗液中含氯化钠0.1-0.35%。普通高温作业工人劳动8小时出汗4-8升,损失盐份约15-20克。所以,对高温作业工人既要及时补充水份,也要及时补充盐份,才能维持机体正常功能,这也就是在清凉饮料中加盐的原因。通常可按含食盐量0.1-0.2%来配制清凉饮料,供工人饮用。
职业病危害的防护:
职业病危害的防护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业场所防护设施的防护,二是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工人健康的主要防护手段。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护帽、防护服、防护眼睛和面罩、呼吸防护器、防噪声用具和皮肤防护用品。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关键在要懂得其防护特点和性能,训练使用者正确使用、维护、管理。
防护帽
用于防止意外重物堕落或飞击损伤头部和防止有害物质污染。多用聚乙烯等制成。要符合国家标准GB2811—81。视工种组合使用,如电焊工安全防护帽等。防污染的防护帽以棉布或合成纤维制成的带舌帽。
防护服
主要有防热(非调节和空气调节两种)
防止化学污染服,防止化学污染物质损伤皮肤或经皮进入体内作用。
防护眼睛和面罩
主要防护眼睛和面部受电磁波(紫外线、红外线、微波等)辐射。粉尘、烟尘、金属和沙石及化学溶液溅射等损伤。
防护面罩的作用(1)、防护固体粉末和化学溶液溅射入眼和损伤面部的面罩(2)、防热面罩(3)、电焊工用面罩 呼吸防护器:
根据结构和作用原理分为过滤式(净化式)和隔离式(供气式)两大类。(1)、过滤式(净化)呼吸防护器 机械过滤式-----防粉尘、烟、雾,常见的防尘口罩
化学过滤式-----防毒面具或组成有滤合与空气接触过滤(2)、隔离式(供气)式呼吸防护器
1自带式-----防毒面具(罩)自带空气瓶供呼吸不与现场空气接触。
2外界输入式-----防毒面具(罩)通过蛇管由场外供氧。防噪用具
选用应考虑作业环境中噪声强度与性质,如稳定、低频噪声耳塞即可。皮肤防护用品
主要是指防护手、臂皮肤污染的手套和膏膜,与污染源洗除剂 ①手套-----各种材料均有,要看接触物来选用。
②防护膏膜-----如用手套操作的工种,常用膏膜防护对手的污染。
③污染洗除剂-----如有时用了手套或膏膜仍有污染,则使用专用的洗除剂,洗除污染物或油剂。使用防护用品的注意事项
1、正确选择符合要求的用品,特别是呼吸器。
2、使用人员要接受了解使用防护的目的、意义、性能方面的教育。
3、对结构复杂的防护用品要反复训练,务求正确迅速正确地戴上、卸下使用。
4、应急防护用品要定期检查,接近点摆放,及时可用。
5、要熟悉各种用品的性能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6、有组织、有制度、正确、合理地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劳动者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所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都受《职业病防治法》保护。不管用人单位属什么性质,属什么经济类型,是否与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只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着事实雇佣关系,其劳动者即受该法保护。① 受教育培训权,依法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② 享受健康服务权,依法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③ 享受知情权,有权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危害程度、危害后果、防护措施以及相关待遇等。
④ 享受卫生防护权,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预防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⑤ 享受批评、检举、控告权,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⑥ 享受拒绝违章作业权,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⑦ 享受参与决策权,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⑧ 享受工伤社会保险。
《职业病防治法》也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行使其职业卫生保护权利,不得因劳动者依法行使正当权利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等。
劳动者预防职业病的四点义务
(1)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
(2)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
(3)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4)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时报告。
第五篇:2011年开展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工作方案
开展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的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努力减少职业病的发生,严格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确保公司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目标的实现。
二、主要工作内容和计划安排
1、加强对劳动者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安全职业卫生培训教育,使广大员工了解职业卫生和防治职业病的有关知识。主要教学内容为职业危害因素的识别和如何预防控制,今年计划安排二次教育培训,时间在今年开车时准备一次培训,请县里安全培训中心的专家授课,安全生产月内进行一次培训教育,请省里有关专家来公司授课。
2、增加安全投入,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配备职业卫生的个体防护。
(1)为给予从事有毒有害作业岗位人员的营养补助,以增加员工抵御职业性毒物的毒害能力。
(2)对有毒作业岗位提供须配备的防护用品。
(3)在酸、碱等腐蚀性作业场所安装洗眼器和冲淋设备。(4)各岗位配备一些急救药品。3职业危害因素的削减控制措施
(1)技术部门在研究、开发及供应部门在采购原辅材料时,应采用无毒或低毒的原辅材料。
(2)生产过程应采用自动化、机械化、蜜蜂花(防止跑、冒、滴、漏),实行远距离操作。
(3)作业现场加强通风或强制排风设施。(4)噪声设备应采取吸声、消声、隔声设施。
6、建立健全医疗健康监护制度
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根据作业环境因素提出体检项目和内容,按规定从事有毒有害岗位作业的员工体检周期:
(1)从事放射线、高温、职业危害因素程度分为Ⅰ级的职工每年一次,接触毒物Ⅱ、Ⅲ级毒物2-3年一次。
(2)从事粉尘作业的职工1-2年一次。(3)接触Ⅳ级毒物的职工每4年一次。
(4)噪声作业岗位的职工在90-100db(A)的2年一次,大于100100db(A)的一年一次。
(5)进入公司的员工要进行上岗前体检。
(6)接触尘毒的员工脱离作业环境时,要进行职业性体检。(7)上岗前、离岗前、接触尘毒按体检周期的受检率要达到100%(8)体检中发现与职业有关的疾病或禁忌症,根据体检结果提交有关部门调换工种。
三、工作要求
1、各单位的主要领导要求亲自抓职业病的防治工作,要加强宣传教育,指导员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严格执行有关职防、气防的管理规章制度。
2、各部门要通力协作,配合做好员工进入有毒有害岗位前的体检、职业性体检和职业病普查工作。
3、各部门员工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格工艺纪律,正确维护和使用各种职防,气防设施和器材,提高自我保护和呼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