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干部考察方式

时间:2019-05-15 00:02: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改进干部考察方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改进干部考察方式》。

第一篇:改进干部考察方式

XX县采取三项措施改进干部考察方式

防治干部“带病提拔”

近年来,县委组织部坚持从改进干部考察方法入手,注重在扩大考察面、延伸考察线上下功夫,严把干部提拔入口关,有效防止和避免了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使选人用人工作更具科学化。

一、做到“四个注重”,坚持经常性考察。建立经常性的干部考察机制,做到“四个注重”,实现由过去的调整时考察转变为经常性的动态考察。一是注重在平常工作中考察干部。利用下基层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参加民主生活会,开展年度考评等时机,了解干部的德、勤、绩、廉表现;通过到各单位参加领导班子座谈会,年终总结会,了解干部的工作思路是否清晰,考虑问题是否具有前瞻性;定期不定期征求分管县领导、挂点领导、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干部的看法和意见,听取各方面对干部的反映。二是注重在特定时期考察干部。跟踪考察了解干部在处置人、财、物等重大事务,在其职务升迁,工作调动和家人婚丧嫁娶,生病住院,逢年过节,以及在负责重点工程项目,参与重大任务活动等特定时期的行为表现。三是注重在关键时刻考察干部。在落实上级的改革、发展稳定重要决策及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中,跟踪考察了解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的政治立场和落实上级政策要求的实际效果。四是注重在危急关头考察干部。在社会稳定,防洪抢险、防止流行病等危难险重事件中,掌握了解干部的工作态度,现实表现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处置能力。

二、拓展四个延伸,坚持多层面考察。考察干部时,在充分听取本部门本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坚持“跳出部门看干部”,延长考察线,扩大考察面,拓展“四个延伸”实现由平面考察转变为多层面考察。一是向服务对象延伸。通过座谈、个别访谈,测评、下发征求意见函等形式,听取服务对象对干部敬业履职,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办事效率、依法行政、廉洁行政的意见和反映。任前考察时将考察预告、举报信箱和电话号码在县委门前等服务对象较集中的地方公布、悬挂。同时服务对象对考查干部的意见时考察材料必须说明的内容,对群众反映问题多,多数服务对象不赞成提职的干部,取消或延期其提职。二是向原工作单位延伸。对原单位谈话对象不再受该干部权力因素影响和制约,易于说真话,讲事情的情况,在考察干部时,经常通过找考察对象原单位领导、同事、群众了解干部,全面真实地了解他们的德才表现。三是向居住地延伸。从各社区中聘请28名综合素质较高,为人处事正派的同志担任干部考察信息员,组织部颁发《干部考察信息员》证书,明确职责任务,全方位了解考察干部八小时以外情况,定期不定期向组织部反馈。四是向亲朋邻里延伸。在谈话对象上,向家庭圈、邻里圈、朋友圈延伸,确定干部“三圈接触人员范围”使考察有的放矢,努力做到听真话,摸实情,了解干部个人修养,公众形象、自我约束、待人接物、结交朋友、家庭关系等方面的情况,从中分析透视其个人品德和社会公德。

三、实行四种制度,坚持综合性考察。组织部综合考察掌握干部完成社会稳定,经济指标、计划生育、招商引资及业务主管部门下达的硬性指标任务等工作业绩外,还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对干部进行综合情况考察,实现由组织部门考察转变为相关部门协作联动的综合性考察。一是实行定期收集干部信息制。每季度召开一次由纪检、监察、公检法、审计、信访等部门领导参加的干部信息交流会,收集掌握干部个人情况和工作表现等信息资料,增强干部考察的全面性和针对性。二是实行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坚持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化、经常化,对每个考察对象任期内事业发展情况、债权、债务、财务收支及个人廉政勤政情况进行审计,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三是实行考察对象主管部门征询制。主动与考察对象主管部门联系,征询,听取主管部门及领导对干部的意见和看法,必要时主管部门协同参与考察,减少考察干部的工作量,提高考察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四是实行多部门联合的干部巡视制度。针对换届工作牵扯面大,涉及干部比较多的情况,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进行巡视考察,县纪委、组织部、人事局抽调人员组成巡视组,开展干部巡视考察工作,为县委全面察人、准确识人、科学用人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二篇:改进干部考察方法

改进干部考察方法

防止干部考察失真失实问题研究

干部考察工作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基础环节,直接关系到选人用人的质量。考察失真失实,必然导致对干部的评价失准、使用失误、导向失偏,给党的事业带来严重损失。近年来,围绕改进干部考察方法,我市曾相继进行了一些积极的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但总的来看,目前仍有很多不尽完善的地方,改进考察方法、提高考察质量,仍是当前亟

待破解的难点问题。

党的十七大,围绕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观点、新论述,并强调指出,要“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上述重要论断,既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对改进干部考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为了高质量地完成好这项课题,市委组织部专门成立了由分管部长和有关干部处室同志、县(市)区委组织部部领导及部分专家学者组成的课题组,利用1个多月时间,深入到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广泛进行调研,分别与158名市管领导干部进行了访谈和提问式调研,在此基础上,调研组还采取了网上调研、赴外地考察学习、组织座谈研讨等方法,广泛吸纳外地的成功经验,并积极指导各县(市)区委结合本地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综合上述情况,本课题对过去几年我市干部考察工作进行了简要总结和回顾,对当前影响干部考察真实性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和分析,并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为主线,以简便实用为原则,着眼于体现科学发展观新要求、扩大干部选任过程中的民主,对干部考察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改进、规范和创新,提出了防止考察失真失实的一些措施和办法,力求为以后的干部考察工作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一、近年来我市干部考察工作的积极探索

近年来,我市组织部门立足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对干部考察方法进行了积极研究和探索。特别是《干部任用条例》和《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颁布后,我们按照规定和要求,着重在换届考察、届中考核、平时考核、考核及个别人选的考察工作中,对考察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取得了一定成效。

1、创造性地提出了“干部考察五步法”,有效提高了干部考察质量。市委组织部在认真总结近年来干部考察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实施了“听、看、查、访、评”五步考察法。在听的环节,注重听取各方面的情况及信息,拓宽民主渠道;在看的环节,注重实地考察,增强感官认识;在查的环节,注重查阅原始记录、原始资料,并着重加强群众举报调查核实工作;在访的环节,注重深入基层,面对面征求基层群众意见;在评的环节,注重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做出了客观评价。干部考察五步法,进一步拓展了干部考察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丰富了干部考察工作实践。

2、首次运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进行换届考察,取得了初步成效。按照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的要求,2006年,我市结合县(市)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换届,运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进行了考察工作。在考察环节方面,将整个考察工作细化为考察前沟通、发布考察预告、谈话推荐、确定考察对象等11个步骤;在考察方法的设计上,注意突出了改进民主推荐方法、完善民主测评内容、了解群众公认程度、改进个别谈话方式、实行综合评价等5个环节。上述方法的运用,不仅较好地完成了考察工作任务,同时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经验。

3、实行跟踪考核,在重点工作进程中考核了解干部。2007年初,部内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制定了《参与听取政府查找改及项目年建设情况的意见》,分组听取政府有关部门完成全市性重点工作情况,掌握了大量动态信息。围绕“和谐班子建设”,分别由有关部领导带队,深入到县(市)区、市直部分领导班子,听取和谐班子建设情况,分别与市管干部谈话、谈心,受到了基层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下半年,部内又组织开展了对项目的跟踪考察工作,既了解了班子和干部的现实表现,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项目建设的深入开展。

4、加强制度建设,保证和探索干部考察工作运行机制。近年来,我市的干部考察工作与干部制度改革同步推进、同步提高,并不断加以完善和创新。市委组织部相继出台并实施了《关于推行党政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的意见》、《长春市县局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操作办法》、《干部任职试用期制》、《关于调整不胜任县局级领导干部职务的办法》、《公开选拔》、《公推竞岗》、《差额考察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措施和制度,为改进和规范干部考察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总结近年来干部考察工作实践,我们感到:改进干部考察方法,是提高干部考察工作质量的前提;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干部考察工作的主导方向;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注重平时了解班子、考察干部,是干部考察工作的重要手段;加强干部考察制度建设,是提高干部考察质量的重要保障。

二、我市干部考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中组部下发的《干部任用条例》、《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比较详细的规定了考察的内容、方法和步骤,我们依此制定的干部考察方法,在总体上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肯定。但是,其中有些环节的规定还过于笼统,如何操作需要进一步研究。特别是在一些主要环节的执行上,重形式、轻内容、重点不突出,要求落实不到位、时间不充分、考察队伍不专业、考察力量不足等问题还比较明显,影响了考察工作的质量。通过认真查找,我们感到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民主推荐不准确、测评不科学,导致干部考察工作的基础夯的不实

1、民主推荐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对空缺岗位人选进行民主推荐已实行多年,民主推荐工作越来越规范,从了解和掌握的情况看,民主推荐结果绝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反映民意。现行的干部推荐考察,强调的是群众公认,追求的是民主集中。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提出了“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意收集与了解非常复杂与困难。这就直接导致民主推荐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在正常情况下,真实民意的体现和群众公认原则是一致的,即参加民主推荐的群众通过对干部的全面分析、比较,优中选优,推荐出来的考察对象是大家公认的,一般推荐票应在50%以上。调研中,我们对运用民主推荐能否推荐出优秀领导干部人选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有90%的同志认为,民主推荐时,人情票、送礼票、不知情况乱投票的现象依然存在。有73%的同志提出,部分县(市)区级人大常委、政协常委对现职领导班子成员不了解或是了解的很少,对中层干部情况更是了解甚微,而且个别人员态度不端正,在民主推荐时,往往不负责任的划票,影响较坏。有95%的同志认为,推荐前打电话、发短信、委托亲友打招呼的情况比较普遍。使推荐结果失真失实。

分析原因,主要是民主推荐工作不够透明。我们认为目前有三个环节做的不够。(1)推荐岗位不明确,在公布推荐方案时,一般只强调推荐级别,不明确具体岗位,使推荐人对推荐的目标比较模糊。(2)推荐条件比较笼统,因为岗位不明,所以对岗位的条件要求也就很难具体。(3)人选情况不透明。一方面推荐人不知道有哪些人符合条件,另一方面推荐人对人选情况不了解。

2、民主测评内容设臵和操作方式不尽科学。民主测评在干部考察中是扩大群众参与权的最要方式,是充分表达民意的重要途径。然而,民主测评内容设臵和操作方式上的不科学性,以及社会风气等客观因素影响,直接导致结果失真失实。分析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原因之一:测评人心态不端正。应当看到,在对待民主测评的态度上,为数不少的人存在着并不负责的心态:一些人把民主权利当做了挟私报复的筹码,不能做到真心对待人、出于公心地评价人,而是从一己私利出发,凡得罪了自己、怠慢了自己,甚至看“不顺眼”的,就投出不称职或不赞成票;凡与自己“合得来”、“玩得转”的,则投优秀或赞成票;也有的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放弃权利,放弃职责,应付了事;还有的抱着嫉妒的不良心态,把手中的笔当做宣泄内心“不平”的工具,因而不能投出公平的一票。(精炼)

原因之二:测评项目设臵不科学。以往在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民主测评中,主要设臵“好、较好、一般、较差”或“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等档次,测评标准没有细化。测评的出发点是选“完人”而不是选“能人”。如果用“完人”的评价标准去测评,那么在工作中唯唯诺诺、奉行好人主义者很可能会得高票,而勇于开拓、“棱角”分明者很可能会分值偏低。不是以业绩论英雄,而是以人缘选干部,这样的测评,与其说是工作能力的测评,还不如说是人际关系的测评。

原因之三:对被测评人不了解。要对一个人作出全面客观评价,最基本的条件是要认识这个人,了解这个人。而事实上,在一些民主测评过程中,参加测评的人员对被测评人不了解,甚至不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参加测评人员只能凭着感觉划票。而这种情况,在我们当前民主测评,尤其是一些县区、大的市直部门的民主测评中问题表现得尤突出。原因之四:测评纪律执行不严格。有时应参加会议人数与实到人数相差较大,有时为了尽早“交差”,没有单设划票室、单独划票、逐人投票。在民主测评执行过程中的不严格与不规范,正是以一种“合理”的形式承载着 “不合理”的内容,导致结果失真失实。

3、以票取人问题没有完全解决。《条例》第十七条明确规定“确定考察对象时,应当把民主推荐结果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同时防止简单的以票取人”。实际工作中,得票相对集中的推荐人选,如果没有明显的问题,就会根据事先确定的考察比例,按得票多少确定考察对象。因民主推荐有时失真失实,这样做的结果是,得票相对集中的人选,有的只是几票之差,就不能列为考察对象,客观上造成以票取人。之所以出现以票取人的现象,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确定考察对象本身是一件复杂的工作,除了推荐票是硬性条件外,其他依据往往不是很明晰,因此,作为实施者,很容易复杂问题简单处理,按票定人好操作。另一方面按票取人可以回避矛盾,如果把票数相对集中的干部都列为考察对象,有时就会因为考察对象过多,增加决策时的难度。因此,重票不唯票的要求虽然明确,但在操作中却很难落实。

2、谈话范围不宽泛,了解的情况不真实,导致干部考察工作的关键环节抓的不牢

1、考察谈话范围的确定不全面。一是纵向不够深入。我们目前的考察谈话,一般为下谈一级,多数局限在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和部分中层正职这个小圈子,比如,考察县(市)区副职领导,一般只找其所在班子的成员和分管的中层正职,没有再向下一级干部了解情况。调研中,多数人提出,谈话只谈到下一级干部有局限性,分管部门的中层副职干部与考察对象接触的也很多,而且与领导之间没有直接隶属关系,更容易讲真话。对到现任岗位任职时间较短的,没有延伸到原任职单位,进行考察了解。二是横向不够广泛。干部考察的触角没有横向延伸到八小时以外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考察时往往因被考察人的某一特征或品质的突出而掩盖了对其他品质的考察评价,形成了干部考察评价中的“晕轮效应”,从而在考察环节上会让那些善于伪装的人轻松过关。

2、谈话了解的情况有时不真实、不全面。考察谈话是深入了解考察对象的最要方式,是考察的关键环节。可是,在干部考察中普遍存在着一些人不愿讲真话的问题。调研谈话时,我们对“干部考察谈话时谈话人能否讲真话”这一问题进行了询问,有80%的同志认为很多人谈话时不能完全反映真实情况,有12%的同志认为多数同志能讲真话,有8%的同志认为多数人谈话时都不会讲真话。工作实践中,我们也感到让谈话人讲真话、讲实情的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谈到干部缺点时,很多同志都会以“不太了解”、“接触不多”、“没发现什么明显不足”等敷衍了事。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心理。一是事不关己的应付心理。有些群众认为,谁当官与自己无关,何况自己一个平头百姓,说了也白说,弄不好还会引火烧身,于是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二是害怕报复的畏惧心理。有些同志怕考察者泄密,担心自己讲了对考察对象不利的公道话,事后被其知道不仅失了情面,还可能遭受打击报复,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其中还有极少数人怕受牵连。有些同志与考察对象有连带关系,如果反映他人问题,就会暴露自己不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知道情况也不想谈。三是从中余利的心理。有些人认为“提升一个人,激活一大片”,自己也可能从中受益,因而优点谈了不少,对缺点却避而不谈。四是顺水推舟的讨好心理。存在老好人思想,认为大家既然一起工作,聚散皆是缘,理当成人之美,所以不论考察对象是优是劣,只说好话。五是借机泄愤的报复心理。这种人不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而是以人划线,凭个人好恶说话。平时因私人矛盾对被考察人心怀不满,找不到报复的机会,待上级来人考察时就进行借机报复。六是消极片面的逆反心理。认为说了没用。有些同志认为提拔或重用哪个干部,上级领导早已心中有数,考察不过是走走过场,对干部考察的权威性持怀疑态度。有些干部为了让那些德才素质不强、工作实绩差、群众基础不好的领导干部尽快交流出去,在考察时故意隐瞒其缺点,反而对其大唱赞歌,促使其尽快交流或提拔到别的地方,其目的是希望他早日调出本单位。由于上述原因,考察干部时,常常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到处是一片赞扬声,很难听到真实情况。

3、考察人员力量与考察任务不对等。当前,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决定了考察任务越来越多,责任也越来越重,可是干部考察队伍的建设与新形势的要求相比已经不能满足其日益增长的需要。主要表现在:(1)没有建立专业化考察队伍。较少的干部考察人员与庞大的干部队伍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反差,当干部处室人手不足时,就会临时抽调人员参加考察。抽调人员有的对干部考察工作和考察对象不了解,容易使考察结果出现偏差,同时,也会给谈话人造成考察工作不严肃的感觉,影响谈话人对考察组的信任。还有个别情况下考察组人员不注重谈话技巧,态度生硬,使谈话对象在心理上产生距离感,不愿讲真话,考察组很难了解到真实情况。(2)考察人员特别是考察组组长的职务层次偏低,对哪些级别的干部由什么级别的人员考察没有明确的规定。调研中,有60%的同志认为,考察组组长应由相应级别的领导干部担任比较合适。但在实际工作中,除换届考察外的干部考察工作,一直都是由干部处室的正职或副职甚至有时是一般干部带队进行,考察对象职务都高于考察人员职务,两者在职位上存在高度差,客观上容易使双方都产生矛盾心理。考察人员可能会由于职位偏低,自觉不自觉的受到权力因素影响,特别在对问题追查时往往会顾虑很多。谈话对象也可能因为考察者比自己职务低,而不予重视,认为这些同志没有决策权,反映情况没有用,因而不愿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以至于考察人员无法了解到真实情况。

3、制度不完善,责任追究落实不到位,导致干部考察的保障作用发挥不充分

1、制度制定的不完善,执行得不到位。在现行的干部考察工作中,我们不断完善民主推荐、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制度。客观上使我们的干部考察工作有了长足进步。但在干部考察制度方面还不够不完善。分析其原因,一是对研讨干部考察制度重视不够,很少组织专门力量进行研究。二是现行出台的一些制度,也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导致执行上不到位,使研究和出台干部考察制度的热情不高。

2、考察责任制没有落实。考察组对所考察干部能否提拔只有建议权,但是否使用、用在什么岗位要由党委集体决定。因此,考察组并不承担人岗是否相宜的责任。对干部是否带病上岗、带病提拔问题,如果考察组主观上不存在故意、客观上做了应做的工作,只是由于时间和考察手段的局限,未能发现干部隐藏的不廉问题,也很难追究考察组的责任。权力的集体性与个人责任的追究存在矛盾,使得考察责任制难以落到实处,监督机制出现漏洞。

3、日常考核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换届考察、届中考核等考察方式是在时间固定、背景固定、方法固定的条件下进行的,目的性强,被考察人提前都有准备,谈话人各自心理状态也不同,这时的谈话,往往会掺杂着一些影响公正的因素,反映的情况也就不一定很真实准确,特别是在考察时间不充分的情况下,对真实情况的了解难度会更大。

日常考察,方法灵活,形式多样,对干部的了解能够比较及时、准确。日常考察是对集中式考察的重要补充,集中式考察是对平时考察的验证。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对干部的考察才能做到全面、准确。目前,我们对平时考察重视不够。有时会因为担心干部问题敏感,干部处室在没有考察任务时很少到基层调研,对干部的动态情况了解掌握的明显不够。这种方式制约了干部处室职能的发挥,使干部管理仍是一种静态方式,缺少日常情况的积累,缺少实地的、动态的了解。

4、指标不具体,综合评价方法运用得不好,导致干部考察新方法探索的不够深入

1、政绩考核标准尚未明晰。《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的出台,为我们改进和提高干部考察工作指明了方向,《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中所规定的程序和方法也是我们在下一步工作要深入研究和重点推广的。但《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所列评价要点比较宏观,多数对县(市)区、市直部门领导班子不能直接使用,具体应该用什么指标来考核政绩,才能体现科学发展的要求,才能树立正确的政绩导向,目前尚待研究。近年来,我们对县(市)区领导班子进行的集中考核,都使用了政绩考核评价指标来考核领导班子的政绩,但是,各县(市)区基础情况不同,统计标准不一致,因此,指标缺少可比性,数据只能作为参考,未能实现真正的量化。调研中,我们对县(市)区能否实行政绩指标量化考核的问题征求了意见,47%的同志认为应该实行量化考核,但如何科学确定评价指标是难点。23%的同志认为就目前发展现状和客观条件,暂不适合进行量化考核。80%的同志认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实施量化考核,只适用于党政正职,量化指标不能反映副职领导干部的政绩。从实践看,量化考核指标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取决于指标的设定是否科学,数据是否准确,是否有可比性。

2、综合评价方法运用的还不够好。目前的干部考察,基本还是处于别人怎么说、考察人员怎么记这一层面,对考察信息的科学分析做的不够。类型分析、数据分析、比较分析、环境分析、历史分析等方法没有具体运用。综合评价主要依据考察人员的主观判断,是否准确,完全取决于考察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时间紧、人手少,科学分析的工作量又很大,客观上难以达到要求;二是有的评价标准比较笼统,不易把握。三是缺少完善的分类考察办法和指标体系。对不同行业、不同职位、不同类型干部基本使用同一评价标准,弱化了干部个性特征的考核,也使干部评价缺少可比性。这其中,还包括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实绩分析、个别谈话的结果如何进行比较分析的问题,特别是在定性与定量如何有机结合方面还没有具体的实施办法,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3、干部考察中的信息化建设还不完善。《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以科学发展观作为考核、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检验标准,对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意调查等环节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每一张票都增加了多个评价要点,而我市还沿用传统的人工统计,没有使用《民主推荐计票系统》、《机读卡阅读系统》,几次大型考察中已经显现出手段的落后。在干部考察工作中的信息处理智能化、工作流程规范化和决策支持科学化方面比较滞后。

另外,在干部考察中,还存在着查核问题手段单一,民意调查针对性不强、范围不广泛、考察时间不充分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考察工作的质量,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解决。

三、改进干部考察方法的对策和措施

2002年7月,中央下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该《干部任用条例》,是当前干部工作的基本法规。2006年6月和2007年初,中组部又相继出台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并试行《体现科学发展观要要求的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对干部考察工作做了进一步规范。党的十七大,围绕大力推进干部制度改革、扩大干部选任过程中的民主、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等方面,又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按照上述要求,针对我市目前在干部考察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本课题组重点围绕考察程序、测评方式、考察办法、制度保障、专业化干部考察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如下措施,供今后工作中借鉴和参考。

(一)规范干部考察方式,体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在《干部任用条例》中,在干部考察环节规定了六项基本程序,这些年来,我们的干部考察工作,也都是严格按照这六个基本程序进行的。新颁布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包括地方党政班子和工作部门),从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提出了“综合运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实绩分析、个别谈话、综合评价等具体方法进行”,并对民意调查、实绩分析、综合评价三个环节做了具体细化,提出了明确要求。鉴于此,在我们今后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提拔人选考察过程中,应增加“民意调查、实绩分析、综合评价”三个环节,以更好地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符合干部考察考核工作的新规定。

对于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的换届考察、考核或个别人选的考察,在履行干部选拔任用规定程序的基础上,一般应综合运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实绩分析、个别谈话、综合评价等具体方法进行,并可以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对于市直部门领导干部,在履行干部选拔任用规定程序的基础上,任职考察一般运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实绩分析、个别谈话、综合评价等方法进行,定期考核一般综合运用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实绩分析、个别谈话、综合评价等方法进行,其中考核可以适当简化。

关于县(市)区、市直部门考察考核及拟提拔人选的考察,民意调查、实绩分析、综合分析的范围、方法、内容,按照《综合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执行。

(二)改进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内容和方式,提高真实性。

1、细化民主测评内容。在以往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民主测评当中,我们主要设臵“好、较好、一般、较差”或“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对民主测评内容作了进一步细化,需要我们在今后的考察工作中加以运用。

对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的民主测评,主要包括政治方向、精神面貌,贯彻科学发展观、执行民主集中制、驾驭全局、务实创新、选人用人、处理利益关系、处臵突发事件的能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围绕以上测评内容,设臵了14个评价要点。对于领导干部的民主测评,按照“德、能、勤、绩、廉”设臵测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态度、思想品质,工作思路、组织协调、依法办事、心理素质,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履行职责成效、解决复杂问题、基础建设,廉洁自律等方面。根据以上测评内容,设臵了12个评价要点。

对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的民主测评,按照思想政治建设、领导能力、工作实绩、党风廉政建设四个类别设臵测评项目,主要包括政治方向、全局观念、执行民主集中制,科学决策、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统筹协调、务实创新、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完成工作目标任务、提出政策建议、服务基层和群众、行业(系统)管理、机关(行来)党建工作,廉洁从政、履行廉政责任等内容。根据测评项目,设臵了15项评价要点。对于领导干部的民主测评,领导干部的测评按照“德、能、勤、绩、廉”五个类别设臵测评项目,主要包括政治态度、大局意识、思想品质,政策水平、组织协调、业务能力、心理素质,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履行职责成效、解决复杂问题、基础工作,廉洁自律等方面的内容。根据测评项目,设臵了13项评价要点。

上述测评项目,除县(市)区领导班子换届考察或市直班子全面考核时运用外,在个别人选的提拔考察过程中也应加以运用,并可根据各单位或部门实际,适当简化项目或增设部分具体工作任务子项,以提高民主测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民主测评参加的人员范围,应按照《干部任用条件》的规定执行。此外,在拟提拔人选的考察程序中,在民主推荐确定考察对象后、考察谈话前,应运用上述测评项目和方法对拟考察对象进行民主测评。

2、增强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的准确性和透明度。一是提前告知,扩大群众知性权。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定期考核或考核,民主测评票及干部述职报告,一般应提前二至三天下发到参加民主测评大会人员的手中,以便于其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酝酿;民意调查问卷,一般应按规定范围,提前5个工作日下发到有关部门或人员手中,并在规定时限内收回。拟提拔人选的民主推荐票,可视工作需要,连同干部名册、岗位要求、资格条件等材料,适当提前告知有关人员。

二是单独填票,保证民意的准确性。对于需要在民主测评或在民主推荐大会上进行填票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议主持人须明确要求与会人员间保持足够的距离或拉单桌,保证与会人员间独立填写选票,充分发表意见。

三是严肃纪律,严查严处拉票行为。要严格按照中组部下发的文件要求,注意防止在干部推荐考察过程中的拉票贿选现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于确因拉票贿选上来的干部,一经查实,要及时纠正,严肃处理。

3、关于二次民主推荐的运用。

在《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中,首次提到了二次会议投票推荐的问题。在换届考察中,由于参加的人员比较多,且情况相对复杂,票数容易分散,采取二次推荐是必要的,也符合客观实际,在实际运用效果比较好。在公开推荐或公推提名中,二次推荐的办法也可以适当加以运用,以克服票数分散等问题。但在个别提拔任职考察中,此办法虽可以用,但必须视具体情况,慎重采用,否则容易在干部群众中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二次推荐的办法还可在局级非领导职务的民主推荐中普遍运用。从目前来看,对于局级非领导职务的晋升,一些单位或部门的干部群众也普遍比较关注,从一定意义讲,其关注程度并不亚于领导职务的晋升。就一个单位或部门来讲,由于干部流动慢等客观原因,符合非领导职务晋升条件的人员比较多,民主推荐时票数容易分散,一次推荐很容易不成功,按以往惯例,至少需要放置半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再次考虑,这对于干部的积极性,以及领导班子在干部群众中的威信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局级非领导职务的晋升中,可根据实际情况普遍采取二次推荐的办法,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以扩大民主为主线,注重改进考察谈话技巧。

1、适当扩大谈话面。保证谈话的数量和层次,在考察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在考察的过程中,应认真分析被考察者的职权范围、工作履历和行业特点,科学地圈定谈话层面,力求从最了解他的人当中,了解到最想了解的情况。当前,最为重要的注意克服下谈一级的传统做法,有条件的可下谈两级(即提拔单位副职干部可谈到中层副职以上),让想说话的人有一个比较自然的谈话机会,提高获取真实情况的机率。此外,在试用期满干部的考察中,如果民主测评优秀票率达95%以上,可根据实际,在班子成员中进行重点谈话了解;优秀票率高于90%低于95%的,在班子成员及考察对象分管部门正职干部范围内进行谈话了解;对民主测评优秀率低于90%的,应扩大到中层正职;对民主测评不称职票高于或接近30%的,要进一步扩大谈话范围,切实找准问题的原因和依据。

2、注意改进谈话技巧。谈话对象对考察组成员的信任程序,往往是直接影响考察组能否获取更多的真实情况。考察组成员与谈话对象间要注意建立有效的交流平台,准确把握好自己身份和语气,既不能居高临下,以势压人,也不能过于随便,失去组织工作的严肃性,给谈话对象以安全感和信任感。尤其对熟人一定要问得细一些,点的透一些,更直接一些,以获取更多的真实信息。要增强敏感性,善于抓住细节,听出“弦外之音”,把握重要线索。同时也要注意干部心理素质的考察了和判断。按照《综合考核评价办法》的要求,在谈话前或谈话过程中,考察组要拟好谈话提纲,以便于谈话对象在谈话的过程中更有针对性。

3、注意实地踏察了解情况。谈话了解只是干部的考察方式之一,而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干部考察当中,应注意走出去,重点选择一些与反映干部真实业绩有关的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等去看一看,增强感官认识。如何了解干部8小时以外的情况,始终是干部考察工作的一个难点,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有必要到干部居住的街道、社区、派出所或家中去看一看,听一听基层群众的反映,了解一下干部在工作之外的现实表现。

4、加大信访调查力度。近年来,在干部选任过程中,群众信访举报呈上升趋势,中组部关于此方面也做出了明确规定。对反映考察对象的有关问题,特别是涉及廉洁、团结、作风等方面的问题,凡是线索清楚、情节具体的,考察组应当了解清楚。情况比较复杂的、一时难以了解清楚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委托地方或部门党委(党组)或纪检机关、审计部门进行专项调查,形成结论,作为干部考察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

5、必要岗位与审计、财税部门相结合进行考察。发生在身边的一些典型事例说明,干部带病上岗,多发在经济问题上,但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单凭考察一般很难发现,且组织部门的现有手段也很难查实。而审计工作又大多是在干部离任之后进行,即使在审计过程中发现问题,但干部任职的主体已经实施了,客观上已经形成了用人失误失察的社会影响。所以,在干部考察的过程中,对一些必要的岗位,尤其是一些高危岗位,要根据工作需要,汇同审计、财税部门或检察机关一并进行考察,借助于他们对经济和财务比较熟悉的优势,将一些经济问题搞清楚,这样必将提高选人用人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四)实施动态考察,在重点工作进程或工作常态中考核班子、了解干部。

1、实施重点工作全程跟踪。重点工作任务完成的好坏,是评价班子和领导干部最为直接的标准和尺度。组织部门应积极参与到全市性重点工作中来,尤其是要紧紧围绕全市正在开展的项目年建设、民生等重点工作,主动参与政府部门或地方党政部门、市直各工作部门的组织重大招商活动或重要会议,及时了解和掌握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收集有关信息,了解班子和干部在重点工作进程中的现实表现和能力素质,对干部做好准确、客观的评价。

2、建立“一把手季谈”制度。县(市)区委书记或市直部门一把手,是领导班子建设的主要负责人,同时也是班子及班子成员工作实绩、现实表现的主要评价主体之一。为及时了解班子现状及班子成员情况,同时克服全面考核或经常性考核周期长、时效性差、操作困难等矛盾,干部职能处室可每个季度与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及市直部门一把手谈一次话,重点了解阶段性工作情况或其所在班子干部的表现情况,获取多方面的信息,增强干部工作的主动性。

3、建立立体交叉信息监督网络。与纪检委、审计局、检察院、信访局等部门建立广泛和经常性的联系,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相互通报干部信息,逐步建立“五位一体”的立体式信息网络平台。注意发挥干部监督信息员队伍的作用,加强对干部的监督力度,堵塞干部考察工作的漏洞和死角。

(五)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干部考察管理机制。

1、建立干部考察记实制。在干部考察过程中,要对干部的提名、推荐、测评、民意调查、实绩分析、个别谈话、综合分析、沟通酝酿等全过程进行如实记载。尤其对谈话记录或信访调查过程中的重要线索,要加以明确标注,或借鉴纪委、检法系统的调查取证方式,由当事人签字并如实装档,以增强干部考察工作规范性。

2、落实考察工作责任制。因没有严格履行考察工作规定程序,或考察不准、不细、不透,甚至弄虚作假欺上瞒下造成用人失误的,应追究考察人员责任,视情况给予相应处分。对违反规定跑风漏气的行为,应一查到底,追究到人,情况属实的,要取消其从事干部考察工作的资格。通过严肃纪律,落实责任,提高干部群众对组织部门的信任度。

3、完善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等项制度。按照干部管理有有关规定,对于领导干部个人财产、收入情况、家庭成员从业变化情况、婚姻状况等,应由本人定期向组织报告,自觉接受组织监督。同时,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

4、运用差额考察制度。《干部任用条例》明确规定,“考察对象人数一般应多于拟任职务人数”。前些年,部内研究起草了《差额考察实施办法》,对差额考察的条件、要求、程序做出了明确规定。但从实际工作来看,差额考察使用并不普遍。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扩大干部选任过程中的民主,体现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逐步加大差额考察的比重,更好地体现优中选优,以提高选人用人的准确性。

(六)把握关键,建立高素质的干部考察队伍。

1、探索建立干部考察资质认证制度。考察组成员,尤其是考察组组长的政治素质、工作经验、工作方法及敏感性和判断力,直接影响或决定干部考察工作的质量。建议建立干部考察资质认证制度,将从事干部考察工作的人员划分为一至五个等级,明确具备干部考察工作资质的人员,方可从事干部考察工作,并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干部考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一方面可有利于提高从事干部考察工作人员的素质,另一方面也可在干部群众中进一步树立干部考察工作的公信度和诚信度。

2、实行领导干部带队考察。干部考察应根据考察对象职务分别由相应级别的领导干部担任。换届考察或其他集中式考察,考察组组长应由组织部副部长担任。平时考察,考察组组长由干部处室的处长或副处长担任,具体工作由职能处室独立完成。个别提拔考察时,考察对象为拟提任正局级领导职务的,考察组长一般应由处长或副处长带队;考察为拟提任副局级领导职务的,考察组长一般由副处长或正、副调研员带队。对重点班子或问题比较突出班子的考察,一般应由主管副部长带队考察。

(七)需要改进和规范的其它方面。

1、着手研发信息软件处理系统。随着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意调查等手段的广泛应用和测评项目的逐步拓展,技术处理手段严重滞后的矛盾已日益凸显。因此,应根据工作需要,及时着手研发或购买信息处理软件,通过读卡的办法,保证统计分析的准确性、真实性,提高工作效率。

2、改进考察预告方式。为进一步扩大民主,参照省里作法及有关规定,应提前将考察方案通知被考察单位,同时张贴考察预告,公开考察对象自然情况、拟任职务、考察内容及程序、考察时间、考察地点,考察组成员及联系方式、考察纪律、举报电话等,增强考察工作的透明度。

3、规范考核报告文体。考核报告不同于考察材料,但其在干部考察中的作用却十分重要。按有关规定,考核报告主要包括考核目的、工作过程、领导班子运行情况、领导干部德才表现、反映问题及调查核实情况、综合评价结合结果以及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等内容,并存入干部考察文书档案。在今后的干部考察中,应按版本逐步加以规范。

4、调整公示日期。按照《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规定,“考察对象一般应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一般为七个工作日”。按此要求,我们应将原来的公示七天调整为公示九天,并尽量避免在周六或周日进行公示,以更好地扩大广大干部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第三篇:考察方式

二、改进考察方法,提高考察工作质量

干部考察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关键环节,是做好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第一,扩大民主,严格履行考察程序。干部考察的全部生命力在于充分走群众路线,倾听群众意见。考察谈话是目前干部考察中最直接、最有效、互动性最强的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谈话的质量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考察工作的质量。然而在实践中,相当一部分谈话人尽管主观上愿意积极配合考察工作,但对考察对象的情况一知半解或知之甚少,提供的信息往往停留在较浅层次上,难以据此形成评价性意见。还有一部分知情人因为种种原因,刻意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或语焉不详、含含糊糊;或避重就轻,顾左右而言他;少数人甚至采取不合作态度,态度不积极。凡此种种,使考察实施者听不到真实情况。因此,建议在这次地方领导班子换届过程中,要坚持实行并逐步完善考察预告、干部述职及考察结果通报等制度。考察预告的面要尽可能扩大,要综合运用电视、广播、会议以及张贴公告等方式,让群众有充分的知情权;干部述职要对自身工作、学习、廉政等方面情况作公开、系统、全面的陈述和自我评价,接受群众的评议;考察组作出考察结论后要在一定范围内征求修改意见,包括向纪检、监察、信访、司法等部门沟通情况,努力缓解组织与干部、群众与干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矛盾。

第二,突出考察重点,增强考察针对性。确定有针对性的考察内容,是考察工作的根本所在。在考察内容的确定上,除了考察班子及干部德能勤绩廉等各方面表现外,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要突出两个方面的重点内容。一是制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区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情况做出评价,这样可以为市委综合分析、科学判断领导班子的工作业绩和执政能力提供依据,又可以在领导班子中营造一种说实话、办实事的氛围,引导和激励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二是要加大对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情况考察的力度。要明确把被考察对象履行现岗位职责情况作为考察重点内容,加以全盘

掌握和分析,同时,要根据拟任岗位的特点和要求,注意对干部就拟任职位的任职能力和发展潜力进行考察了解。

第三,完善考察方式,增强考察科学性。干部考察要求定期考察与日常考察相结合。建议市委在换届考察中,既要重视换届考察中获取的各方面信息,又要重视在日常考察、考核中了解到的重要信息,合理评价班子和干部。另外,要加大实地考察的力度,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和掌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所取得的现实成果,为准确评价干部提供客观详实的情况和资料。

一是按照干部职责管理的要求,强化干部履职效能考察。按照干部职责管理的要求,我们坚持以“德才”选人,凭“实绩”用人的选人用人观念,切实把干部能否履行岗位职责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为此,在乡镇换届考察内容的确定上,除了考察班子及干部德能勤绩廉等各方面表现外,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我们着力突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各乡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情况的考察。从2004年开始,我们制定并实施了对各乡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情况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为区委科学判断各乡镇领导班子的工作业绩和执政能力提供了可靠依据,又在领导班子中营造了一种说实话、办实事的氛围。在乡镇换届考察中,我们把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对各乡镇的综合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领导班子的一项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加大对领导干部履行岗位职责情况考察的力度。按照市委关于加强干部职责管理的有关意见要求,近年来,我们先后实施了《职位说明书》制度、《领导干部岗位职责管理手册》填写制度、领导干部履职效能测评制度等,出台了通州区《关于加强处级领导干部职责管理的意见》。在乡镇换届考察中,我们积极运用这些改革成果,把履行岗位职责情况作为考察重点内容。第一,按照干部职责管理要求进行履职分析报告。要求各乡镇根据区党代会、区人民代表大会和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工作任务,结合乡镇实际撰写领导班子述职报告;领导班子成员以《职位说明书》所规定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为依据,对照工作职责,撰写个人履职报告,报告既包括履行职责成效,又要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努力的方向等内容。第二,对领导干部进行履职效能测评。我们以《职位说明书》为依据,制作每个领导职位的履职效能测评表,在班子成员中进行自评和互评,同时,还要求乡镇中层干部对各自主管领导进行效能测评。通过全面了解处级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为客观评价干部、合理使用干部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是探索实行政声评价制度,加强对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群众公认度的评价。在干部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领导干部除了要具备较高的履职能力外,还应该具备较高的声望和较好的“口碑”。这次乡镇换届中,我们结合贯彻落实中央《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施行办法》(中组发[2006]14号),在全面考察干部“政德”、“政绩”、“政才”的基础上,探索构建“立体化”民意调查体系,努力在干部综合评价体系中突出群众意愿因素,全方位考察干部“政声”情况,在建立客观、公正、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主要重点围绕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农民群众物质生活改善情况、农村社会宜居指数情况、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情况等方面,构建了以干部之声、社会之声、督查之声、代表之声、领导之声为主体的“五声”立体化民意调查体系,重点考核评价乡镇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精神面貌、服务态度、履职效能、道德水准、作风状况、廉洁自律和工作成效等八个方面的“口碑”,引导乡镇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群众意识和群众观念。探索考察干部“政声”情况,主要解决的是干部的群众公认问题,也就是如何把群众公认科学化的问题。在干部工作实践中,我们觉得,声望和“口碑”是一名干部综合素质的体现,是干好工作的感情基础和群众基础,是选好人、用好人,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这次换届,还集中实施了考察预告、差额考察等多项制度,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了换届考察工作。

但是,也有少数群众提出,目前的换届工作吸收民意的途径比较单一,主要是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和民意调查,到基层普通群众中面对面听取意见和建议的范围还不够广,建议进一步扩大民主。

2、进一步完善考察方式,增强考察工作的科学性。干部考察的全部生命力在于充分走群众路线,倾听群众意见。考察谈话是目前干部考察中最直接、最有效、互动性最强的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谈话的质量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考察工作的质量。然而在实践中,相当一部分谈话人尽管主观上愿意积极配合考察工作,但对考察对象的情况知之甚少,提供的信息往往停留在较浅层次上,难以据此形成评价性意见。因此,建议从熟知原则出发,扩大谈话范围,把干部上级主管部门、相关工作部门的人员列入谈话范围,进一步提高考察工作的科学性。

3、进一步突出考察重点,增强考察工作的针对性。在考察内容的确定上,除了考察班子及干部德、能、勤、绩、廉等各方面表现外,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建议加大对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情况考察的力度。要明确把被考察对象履行现任岗位职责情况作为考察重点内容,同时,要根据拟任岗位要求,注意对干部就拟任职位的任职能力和发

展潜力进行考察了解。

2.立体调研、多角度考察、科学考试,警惕了解片面,考核脱离实际,选出不胜任者。全面考察,注重品德。体制转型期,干部的品质至关重要。我们在干部的考察中曾一度过于关注领导经济发展的能力,忽视了人的品质。现在,注重品德已经引起重视,越来越多的地方在干部考评过程中采用多角度考察的方式:通过单位访谈、家访邻访、社区走访和团队角色能力测试,更全面地了解干部的德才和廉政情况。考察中对选拔对象曾经的上下级、同级班子成员、共事的人,接触多的干部与群众的走访也很重要。换届已经开始,还要注意多角度考察换届时干部的心态和举动。

立体调研,了解能力。把握品德,也要了解干部的真实能力。能力和品德的了解可以同时进行多角度考察。此外,要到干部曾经工作的地方实地调研不同人员、察看所做事情的成效;设计各种类型的无记名问卷,了解干部的领导力、决策力等。

考试要更加侧重能力。考试已成为干部上岗的重要一关,但要避免高分低能的上岗,有很强能力的人却上不了岗;闭门背书者能够考取,实干者反而落榜的情况。为此,要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考试内容比重与考法要向能力倾斜;考能与考绩相结合;笔试、面试与考核相结合;资格认定要认真、严肃,不要出现认定了资格,考试上线后又说组织考核不合格,原则上两者不应有太大出入。

第四篇:干部考察

竟选处级干部个人考察总结

本人于1997年11月从乡镇党委书记的岗位上调任团市委副书记,2001年9月开始任团市委书记,2004年2月至今任区委副书记、常务副区长,主要协助区长分管区政府办公室(督查室、法制办、外侨事务办、体改办、接待办、无线电管理办)、为民服务中心、机关事务管理局、人劳社保局、国土资源分局、建设规划分局、城管局、交通局、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开发管委会、远东商贸广场管委会,联系规划处、老干部局、档案局、邮政分局、电信分局、移动公司、联通公司、预备役营等单位。三年多来,无论在共青团还是在党政领导岗位上,我始终坚持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人,在上级领导、班子成员和同志们的关心、支持、帮助下,做了一些具体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增强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

理论学习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近年来,随着职务的变化和岗位的变动,我一直将理论学习作为自身的重要任务,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自觉做到勤学多想,努力增强党性观念,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三年来,先后参加了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党政管理专业本科班、中央党校成人教育学院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班、省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积极参与了**市领导干部论坛、**区中外名家论坛和平时的中心组理论学习,较为系统地学习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并努力在掌握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自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注重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审视工作,谋划思路,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深入调研,完成了若干篇**社会经济发展、党团建设和**城市化推进问题的调研文章。重视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改造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自己真正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牢固的群众观,努力做到讲党性、讲纪律、讲原则、讲风格。

二、注重思路创新,不断推动工作取得新进展

在团市委期间,从团的性质出发,注重围绕党委中心工作,提出“以学习求提高,以探索求深化,以创新求发展,以作为求地位”的总体思路,创造性地推进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和团的自身建设,推进农村青年中心建设、开展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探索基层团组织民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多项工作受到了团中央第一书记**和团中央常务书记**的直接批示和肯定,有5项工作受团中央表彰,其中新世纪青少年读书活动、青年中心建设和强乡带村等3项工作在全团推广,多项工作受团省委表彰,团市委2002年、2003年连续两年获全省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创新奖。

到**区工作后,立足区情,面向未来,在主要领导支持下,提出了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面对国家宏观调控,必须全面深入疏理和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大力推进“都市**”和“一体化**”建设的新思路,并提出加快远东新区和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开发,建设新行政文化中心,规划螺洋火车场站,实施**沿海产业带建设等一些牵涉全局、事关长远的发展战略。尤其在关于远东区块发展问题上,提出全面提升城市规划设计,提高远东城市建设档次的发展思路。这些思路经集体决策后,目前正逐步付诸实施,并初见成效。针对城市建设档次不足、效率不高、速度不快等问题,提出了抓规划、抓建设、抓管理的“三抓”工作思路,成为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的有效举措。

三、狠抓工作落实,努力推动工作取得新成效

在团市委工作期间,深化青少年新世纪“天天”读书计划,在全市建立了读书俱乐部50多家,新世纪书屋100多家,会员5万多名,受到了团中央、团省委的高度肯定和青少年的广泛欢迎,并在全团推广。开

展农村团组织建设试点,开展乡镇(街道)团委班子直选,取得了圆满成功,荣获了第二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鼓励奖。大力开展农村青年中心创建工作(全国12个试点市县),初步构建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青年中心建设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周强同志专门作批示给予充分肯定,团中央常务书记赵勇、书记处书记尔肯江专门在**召开现场会,推广**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围绕省委、市委各项中心工作,团结组织全市团员青年积极参与“接轨大上海,主动融入长三角”系列活动,此项活动受到了市委、团省委的高度肯定。为增强**经济创新活力,组织北大、清华、中科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博士来**,开展了“百名博士**行”活动,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开展了“造绿色长城、固海塘堤坝”活动,组织全市广大青少年共植树55.49万株、227.5公里。同时,带领团市委开创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均取得显著成绩,三年来,团市委分别获得全国增收成才先进集体、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先进集团和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协会、全国青年文明号活动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

到**区工作后,我把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土地、城建、交通等工作中,突出疏理**城市规划,狠抓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推进“立改套”,迎接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处理信访等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征求人大、政协等各方意见,完成**分区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等重大规划,交通、绿化等专项规划,以及村庄布局等村镇规划编制。强化了**松塘、中心大道、马铺等三个入城口的城市设计和建设,推进了远东区块以世纪大厦为代表的近30幢高楼建设。狠抓**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二期老街修缮和东方大道等重点项目建设,以及“康庄工程”建设,目前老街修缮即将完成,滨海大道按计划已建成通车,“康庄工程”全面建成,在全省率先实现公路通村率和通村公路硬化率100%目标,受到了省政府的奖励和表彰。强化督查,着力推进“立改套”安置小区建设,依法快速处理影响小区建设的各个环节,确保顺利推进。加强调研,全力协调,充分维护村民集体利益,抓好**二期供水樟岙水厂建设,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动员和部署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8次迎接国务院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检查,并顺利通过了验收。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及时出台政策,强化巡查,加强灾后建设管理,加快了村民受灾房屋的建设进度,有效控制了村民建房乱搭建现象。重视村民信访工作,极力维护社会稳定,有效处置城建、社保等上访20多批次,信件30余封,其中99%做到满意和息访。在人事劳动社保工作方面,强化宣传,出台有效措施,全面推进社保扩面和失土农民的社保工作,在全省经济发达的26个县市区中率先完成全覆盖任务。为提高机关办事效能,出台了重大事项挂牌销项制度;主动适应形势发展,按照行政许可法有关要求,积极改革原有机关弊端,清理规范性文件和有关事项;实施了机关大楼保洁市场化运作,积极开展环卫体制改革调研。

四、注重求真务实,不断提高自身驾驭全局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直面工作难点,不回避矛盾,不上交责任,从容应对,深入细致地解决急、难、险、重问题。如带领工作组进驻路北后蔡村,解决全区阻碍“立改套”的关键一结,并主动到后蔡村和群众代表对话,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目前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多次到户看望企业军转干部,约代表谈心,通过诚恳踏实和耐心细致的工作,使上访人员受到感化,表示满意并息访,从而很好地处理了比较棘手的企业退休军转干部群体性上访事件,受到省市领导的肯定。多次召开协调会议,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有效解决了近六年来上访不断的路北马铺农场建房问题。深入基层调研,耐心细致解释,有效解决了多年来群体性频繁上访的“农嫁居”问题。多次亲临垃圾填埋场,积极和群众对话,采取切实措施,规范垃圾填埋场管理,努力维护群众利益,很好处理了因垃圾填埋场污染周边环境而引发的**农垦场300多群众围堵公路、阻截垃圾车事件。多次深入基层现场踏勘,下访上访群众,很好地处理了金清汝泉、塘上、林家等村一批老上访户问题,维护了社会稳定,从而使涉及城建线的信访事件基本得到处理。注重协调,及时研究,狠抓落实,妥善处理了峰江街道**南收费亭附近几村在村道设卡乱收费事件。亲临抗台第一线,在“04·12”号台风中指挥各线作好防台准备,及时转移、疏散人员,加固绿化、建筑物,把损失降低到最少限度。

五、不断改进作风,注重廉洁自律

时时处处从严要求自己。在常务副区长的岗位上,能坚持民主集中制,摆正角色,维护大局,注重团结,以诚待人。平时工作中任劳任怨,扎实细致,经常加班加点地工作。在团市委,经常到乡镇(街道)、村居和企业调研,了解各项活动开展情况,特别在青年中心建设、乡镇团班子直选等工作中,几乎每周一半时间在试点镇(街道)、村居,了解情况,指导试点工作的开展。在**区,经常走村访户,实地察看,了解村居建设情况,解决群众实事;经常和办公室同志一道,深入街头巷尾,踏看市容市貌和环境整治工作。特别在处理信访工作中,始终做到耐心、专心、尽心,使上访群众舒心,在干部群众中有较好的口碑。始终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坚持干净干事,特别是在“四个多样化”表现较为突出的**,我分管的工作又多是权力较大的部门,容易引发腐败问题。我时刻牢记权力是把双刃剑,只用其服务人民的一面,不为自己谋求私利。一方面,通过制定政策,尽力使权力公共化、民主化,并充分发扬民主,虚心听取各种意见,注重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另一方面,时刻做到自重、自醒、自警、自励,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不断提高思想境界,筑好道德防线、党纪防线和国法防线,做到警钟长鸣。在工程发包、土地供给、规划安排、人事问题等方面从不以权谋私,自觉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能严格要求亲朋眷属及身边工作人员,不为他们谋取私利。

当然,工作中也有一些不足和问题。诸如学习还欠深入,不够全面;对下属同志交任务、压担子多,要求高,生活上关心不够。等等。这些问题和不足,有待于在今后工作中努力改进。

副处级后备干部考察材料

李宁同志196x年9月出生,89年7月参加工作,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在上海xx机器厂工艺处从事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软件开发工作。1994年聘用进x委工作,先后在企管科和经贸科从事生产经营情况统计、外贸出口拨交值统计等企业管理工作。历任企管科副科长、经贸科副科长、经贸科科长等职。

该同志思想上要求上进,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学生时代,正遇“六·四”**,他能与错误思潮划清界线,坚定地站在正确路线一方。在揭发xx的斗争中,能积极发言,协助组织清理登记有关资料。在思想上、行动上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去年已向党组织呈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渴望加入中国共产党。在98、99考核中连续两年评为优秀。

该同志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专业知识基础扎实,钻研业务,干劲足,经过自身刻苦努力,97年通过了全国经济师资格统考,取得了经济师职称资格。经过在外经委约六年的工作实践,能担负起外经委诸多科室的组织管理工作。在99年底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中,经群众推荐,民主测评,领导考核,竞争担任了经贸科科长职务。

该同志毕业于计算机专业,在计算机程序设计、开发、软件应用、操作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具有青年人的朝气,富有乐于助人的精神。每年协助办公室完成人事、工资年报、工资晋升等实际操作。协助项目科、企管科完成数据统计的无纸化上报。是三资企业统计人员培训的专职老师。

94年,编制了xx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情况统计软件,以电脑统计汇总代替手工统计。同时,因“三资”企业队伍的不断扩大,为方便企业统计表报的收缴,组建了各乡镇外资企业专管员队伍。

95年,根据工作需要,多次参加了市统计局、市外经贸委的业务知识培训。事后,能及时将培训内容贯彻落实到各企业。自己勇敢地承担讲课老师。

96年始,每年参加全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的换证,负责数据采集信息汇总及证书的打印工作。

xx的外向型经济在区委、区府的领导下,得到了迅猛发展,我委的业务量也随之巨增。97年至99年分别完成了对1043家和1152家外商投资企业的联合年检。这项工作琐碎复杂,必须与统计、工商、税务、海关、外汇等部门密切协作。各类数据必须相互吻合,在他的指导和自身努力下,历年都能圆满完成任务。两年共清理出441家不合格企业,及时吊销了他们的经营资格。另外,两年共累计完成对12096家次企业的销售、利润、创汇等生产经营状况的统计和出口拨交值的统计。

99年在担任经贸科副科长期间,为适应经贸部新的加工贸易审批制度,合同审批由电脑替代原先手工审批,吴相峰同志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熟练的特点,总指挥近500家外资企业举办了8期电脑操作培训,为以后的电脑审批制度的顺利运转打下了扎实基础。随着软件版本的升级,又及时对企业进行培训辅导。9月,完成了编制商品代码库的更新维护工作,使企业的加工贸易业务得以顺利展开。通过电脑培训,目前100%的加工贸易企业能以软盘形式申报加工贸易合同,缩短了审批时间,99年共审批合同5500份,涉及合同金额21亿美元。XX年全区共审批加工贸易合同6000份,涉及金额27.4亿美元,为xx创汇近10.7亿美元。

99年,为做好全区外商投资企业的直接出口创汇和拨交值的统计,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便于及时了解全区直接出口创汇情况。xxx主动与xx集团下属上海xx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合作,编制安装了《海关数据查询系统》。使xx所有进出口业务的数据每日及时准确地通过电子邮件方式从海关传输到本委,使数据彻底摆脱了统计中造成的误差。为上级领导决策提供了正确及时的数据。

为鼓励民营企业出口创汇,帮助民营经济出口型企业的海关编码登记。99年下半年,会同区商委、xx海关分期分批对民营企业进行政策宣传和业务指导,组织现场办公,方便了民营企业申办海关编码的登记工作。截止XX,已有逾400家民营企业办理了《加工能力审核证明》。并积极帮助出口量较大的民营企业申办直接出口经营权。至目前,已有6家民营企业经过努力申办取得自营进出口权。开创全区出口企业多样化的新格局。

xxx同志在本委党政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术特长为本委的业务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经本委民主推荐,21名推荐人中有3名推荐他为副处级后备干部。

存在不足:1.工作有时往往重业务,轻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

2.自觉钻研政治的干劲欠缺。

3.宏观组织能力和调控能力有待提高

副处级后备干部考察材料先进事迹

XXX同志考察材料

XXX同志196X年9月出生,89年7月参加工作,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在上海XX机器厂工艺处从事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软件开发工作。1994年聘用进X委工作,先后在企管科和经贸科从事生产经营情况统计、外贸出口拨交值统计等企业管理工作。历任企管科副科长、经贸科副科长、经贸科科长等职。

该同志思想上要求上进,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学生时代,正遇“六·四”**,他能与错误思潮划清界线,坚定地站在正确路线一方。在揭发法轮功的斗争中,能积极发言,协助组织清理登记有关资料。在思想上、行动上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去年已向党组织呈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渴望加入中国共产党。在98、99考核中连续两年评为优秀。

该同志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专业知识基础扎实,钻研业务,干劲足,经过自身刻苦努力,97年通过了全国经济师资格统考,取得了经济师职称资格。经过在外经委约六年的工作实践,能担负起外经委诸多科室的组织管理工作。在99年底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中,经群众推荐,民主测评,领导考核,竞争担任了经贸科科长职务。

该同志毕业于计算机专业,在计算机程序设计、开发、软件应用、操作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具有青年人的朝气,富有乐于助人的精神。每年协助办公室完成人事、工资年报、工资晋升等实际操作。协助项目科、企管科完成数据统计的无纸化上报。是三资企业统计人员培训的专职老师。

94年,编制了XX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情况统计软件,以电脑统计汇总代替手工统计。同时,因“三资”企业队伍的不断扩大,为方便企业统计表报的收缴,组建了各乡镇外资企业专管员队伍。

95年,根据工作需要,多次参加了市统计局、市外经贸委的业务知识培训。事后,能及时将培训内容贯彻落实到各企业。自己勇敢地承担讲课老师。

96年始,每年参加全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的换证,负责数据采集信息汇总及证书的打印工作。

XX的外向型经济在区委、区府的领导下,得到了迅猛发展,我委的业务量也随之巨增。97年至99年分别完成了对1043家和1152家外商投资企业的联合年检。这项工作琐碎复杂,必须与统计、工商、税务、海关、外汇等部门密切协作。各类数据必须相互吻合,在他的指导和自身努力下,历年都能圆满完成任务。两年共清理出441家不合格企业,及时吊销了他们的经营资格。另外,两年共累计完成对12096家次企业的销售、利润、创汇等生产经营状况的统计和出口拨交值的统计。

99年在担任经贸科副科长期间,为适应经贸部新的加工贸易审批制度,合同审批由电脑替代原先手工审批,吴相峰同志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熟练的特点,总指挥近500家外资企业举办了8期电脑操作培训,为以后的电脑审批制度的顺利运转打下了扎实基础。随着软件版本的升级,又及时对企业进行培训辅导。9月,完成了编制商品代码库的更新维护工作,使企业的加工贸易业务得以顺利展开。通过电脑培训,目前100%的加工贸易企业能以软盘形式申报加工贸易合同,缩短了审批时间,99年共审批合同5500份,涉及合同金额21亿美元。2000年全区共审批加工贸易合同6000份,涉及金额27.4亿美元,为XX创汇近10.7亿美元。

99年,为做好全区外商投资企业的直接出口创汇和拨交值的统计,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便于及时了解全区直接出口创汇情况。XXX主动与XX集团下属上海XX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合作,编制安装了《海关数据查询系统》。使XX所有进出口业务的数据每日及时准确地通过电子邮件方式从海关传输到本委,使数据彻底摆脱了统计中造成的误差。为上级领导决策提供了正确及时的数据。

第五篇:公开透明干部选任机制 切实改进干部选任方式

公开透明干部选任机制 切实改进干部选任方式

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形成科学规范、综合配套的干部选任和干部监督工作制度体系,是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保证。近几年来,伊春市委组织部门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管理监督机制,有效杜绝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一、围绕建立规范完备的干部制度体系,扎实推进干部制度配套改革,为预防干部选任工作不正之风提供制度保障

为有效规范干部工作,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建立防微杜渐的保廉防腐机制,我们扎实推进干部制度配套改革。依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和《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实施纲要》,出台了以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调整不称职领导干部、党政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干部监督、民主推荐、干部考察、干部选拔任用决策、领导干部交流和干部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的十项制度》,初步构建了干部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为使干部制度改革的各项措施相互衔接配套,更加完善,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的若干规定》,即实行市委常委会讨论干部票决制,市委全委会无记名投票表决县、(市)区、市直部分单位党政正职,署名推荐领导干部,差额考察领导干部等制度。同时,注重健全完善相关的制度措施,相继制定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党政领导干部差额选任制暂行办法》、《关于各县(市)、区全面实行领导干部差额选任制的通知》、《干部任职试用期管理考核办法》、《关于加强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的实施办法》、《关于建立干部监督巡视检查制度的实施意见》、《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关于市纪检、政法、宣传、统战部门协助市委管理干部工作的意见》、《关于做好调整不称职领导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科级“二线”干部管理的原则意见》等制度,实行了领导干部任期制,全面推行了县(市)区(局)党委选拔任用干部票决制。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干部工作的各项制度逐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初步建立了科学规范、成龙配套的干部工作制度体系,推进了干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进程,为惩治和预防腐败构筑了制度屏障。

二、围绕健全公开透明的干部选任机制,切实改进干部选任方式,从源头上预防干部选任工作中的不正之风

从2000年开始,我们就把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作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干部选任工作中不正之风的突破口,制定出台了《实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提高公选科学化水平和降低工作成本的方法途径,健全完善公选工作的量化考察机制,在考务工作、监督环节、考察过程、任用决策阶段都建立了相关的工作机制、措施和办法,实现了选人用人上的新突破。截至2006年6月底,先后有57名市内外优秀年轻干部通过公选走上处级领导岗位,有370名优秀年轻干部进入乡镇或县(市)区部门领导班子。

为改进干部选任方式,解决干部能上能下,使干部选任工作得到有效约束,我们还出台了《关于在机构改革中全面推行竞争上岗的实施意见》,对市、县、乡三级党政机关在机构改革中实施干部竞争上岗的基本原则、范围、程序、方法作了具体规定。2004年又制定了《市直机关科级领导职位竞争上岗工作试行办法》,在全市党政机关全面推行了竞争上岗,一些县区的党政机关内设机构也实行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在2001年全面实行党政群机关科级干部竞争上岗的基础上,2004年以来,全市市直部门共有498名干部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走上科级领导岗位。

为提高干部选拔任用质量,规范选拔任用程序,我们制定了《党政领导干部差额选任制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市、县两级提任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全部实行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表决。推荐提名环节,在符合条件的后备干部中按每个职位2:1的比例进行民主推荐,按推荐结果确定提名人选。考察环节,对推荐后确定的差额人选同等对待,按同一标准进行考察。酝酿环节,根据考察情况,对人选进行差额酝酿。票决环节,对每个职位的两名人选,提交常委会无记名差额投票表决,当场公布表决结果。目前,我市处、科两级干部提拔任用全部实行了差额选任制,三年来共差额选任处、科级干部1 438人。通过改进选任方式,既拓宽了干部选拔任用的视野,提高干部选任工作质量,又解决了干部任用上少数人说了算的问题,从源头上有效预防了干部选任工作中的不正之风。

三、围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扩大干部工作民主,从各个环节上防止干部选任工作中的不正之风

一是在推荐环节上扩大民主。《干部任用条例》颁布后,市委健全完善了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测评制度,建立了署名推荐领导干部等制度,公开任职岗位、任职条件、推荐范围及推荐方式,把人选推荐的范围扩大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职工代表和群众代表。特别是在换届中,扩大了参加全额定向民主推荐人员范围,对拟提拔人选进行了二次会议推荐,并扩大了谈话推荐范围;在市委委员、副市级领导干部、现职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市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大会上对县(市)、区党政正职人选进行“海选”推荐,把“海选”出的人选作为全委会推荐的提名人选。二是在考察环节上扩大民主。实行了考察预告制和差额考察制,对拟提任干部和后备干部人选事先通过新闻媒体和公告等形式发布预告;对有关单位和部门拟提职干部,根据工作需要,以多于考察对象数量1~2名确定差额人选实行差额考察,横向比较,排出顺序。三是在酝酿、决定环节上扩大民主。扩大了参加酝酿人员的范围,实行了市委常委会讨论干部票决制和全委会无记名投票表决县(市)区和市直部分单位党政正职等制度。2004年以来,共有474名干部通过票决方式予以任免,县(市)区委提任科级干部也全部实行了无记名投票表决。四是在任职环节扩大了民主。完善了任前公示制,实行了试用期制。同时,积极拓展任前公示和任职试用期的范围,将任前公示制、任职试用期制由处级干部扩大到科级干部,由委任制干部扩大到选任制干部,由党政机关干部扩大到事业、有关企业单位干部。

四、围绕完善干部管理监督机制,强化监管措施,积极防范易发生不正之风的重点部位和重点对象

一是实行全程监督。在民主推荐环节建立了署名推荐制和推荐责任追究制,党委和领导干部个人向上级推荐提名干部人选,党委书记和领导干部作为推荐责任人负失察责任。在考察环节实行了考察责任制和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考察组对拟任干部考察环节承担责任,对造成考察失误的,区分性质,予以处理。考察实行纪委全程参与和征求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制度。严格落实群众举报查处制度,通过新闻媒体和公告向社会公布“12380”干部监督专项举报电话和网上举报信箱,换届期间安排专人24小时受理群众举报;建立了查办责任制,对受理的群众举报,做到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员“三落实”。讨论决定环节实行了任前公示制和用人失误责任追究制,任职环节实行了试用期制和试用期考核制,使干部选任工作的全过程都处于有效的监督之下。二是突出监督重点。突出正职领导干部这一监督重点。完善了领导干部述职述廉、任职廉政承诺制度、市管处级党政领导班子正职报告、回复组织函询和诫勉谈话制度,制定了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公示、通报、署名表决制度和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接受监督制度,完善了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制度,约束了领导干部的决策行为。建立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有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离任全部实行了经济责任审计;按照“三年审一次,一次审三年”要求,全面开展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有效规范了权力运行。2003年以来,全市共审计处级干部148人,提出审计建议163条,移交纪检部门案件线索9个,对1名处级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三是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建立了定期巡视考察制度,每年都组成由组织、纪检、人大、政协等部门和老干部监督员等各方面人士参加的巡视组,对县(市)区和部分市直机关党政领导班子和正职领导干部进行全面的巡视检查,及时处理违反《干部任用条例》任用干部的行为。我市开展干部巡视工作的做法在全省干部制度改革专项会议上交流了经验,并在新华网上登载。全面实行了科级干部任职审查备案制度,对全市科级干部配备情况和任用程序进行审查把关,有效遏制了超职数、超职级配备干部问题。制定《公示过程中群众反映(举报)问题的调查处理办法》,下发《组织部门受理群众举报调查处理办法》。2004年以来,共受理群众举报115起,查实11件,其中3人取消任职决定,5人进行组织处理,2人进行诫勉谈话,1人责令检查。2004和2006年我市被评为全省干部监督工作先进单位。□

(编辑/刘新)

下载改进干部考察方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改进干部考察方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改进评价方式

    改进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的一个杠杆,教学评价方式的优劣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培养人才的质量的高低的一个大问题。它涉及面广泛,影响深刻,值......

    改进教学方式

    “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习能力,构建高效课堂”实验研究报告 南安市小眉小学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为深化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几年来,我们立足农村学校的实际......

    干部考察材料

    黄威巧同志考察材料黄威巧同志政治立场坚定,能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严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海关工作十六字方针。该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海关工作中能......

    干部考察主持词

    干部考察推荐主持词 同志们: 今天,县教育局委托XX和XX共同组成考察组,,专程到XX进行干部考察推荐工作。参加今天会议的考察组领导同志有:考察组组长:XX同志,副组长:XX同志。 让我们......

    干部考察材料

    干部考察材料范文5篇干部考察材料范文(1)xxx,x(性别),x族,xx省xx人,19xx年x月出生,20xx年x月参加工作,20xx年x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xxx大学xxx专业,xx学历,20xx年x月选调到x委办公......

    干部考察材料

    同志考察材料 主要德才表现 同志思想素质好。十九年来,该同志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认真履行好岗位职责。在思想道德品质、专业技术业务能力、学习和钻研专业知识、会......

    干部考察预告

    干部考察预告为扩大广大干部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和民主推荐情况,经研究,决定对同志进......

    干部考察材料

    干部培训材料范文(一)一、能自觉坚持学习,努力提高企治理论和业务水平。 二、政治立场坚定,能与党组织保持一致。 三、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协调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能较好地贯彻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