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梁思成与林徽因林》有感

时间:2019-05-15 01:51: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梁思成与林徽因林》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梁思成与林徽因林》有感》。

第一篇:读《梁思成与林徽因林》有感

除非在梦里有这么一天,你和我,同来动那根希望的弦……

-------<深夜里听到乐声>林徽因

在那段纷扰的历史中,在泱泱大国走向平庸和没落的日子里,一对才子佳人,用他们的心血掠去中国建筑的尘埃,将她们带给世人……

梁思成与林徽因的一生坎坷太多,但却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亦有快乐的童年。梁启超、林长民给了他们护国爱家的民族气节,宽厚仁德的处世之道,刚正善论的为人之法。他们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向自己的儿女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生动的道理,为他们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在艺术熏陶下长大的梁、林,崇尚理性,这也促成他们日后一心一意痴心投入建筑史和艺术领域之中。

生活中的梁思成与林徽因侃侃而谈,幽默风趣,为人高雅且处事干练精明。所交之友也是学识渊博,在各自所习领域也是各有一番作为,诸如金岳霖、徐志摩等,当然还有他们一生的挚友费正清和费慰梅。在梁、林流亡李庄,生活窘迫之际,这些好友无不给予了莫大的帮助,他们不仅在经济上资助二人,更给他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慰藉。在那个因连日阴雨而潮湿阴暗的院落中,才会有林徽因的诗性大作、梁思成的开怀大笑。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应该最能表达那时梁林二人的心境。世间最美好的东西,也就莫过于有几个有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梁林的交友之道,亦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撇开一段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梁、林给世人留下最多的便是对中国建筑史的研究。中国有自己一段漫长的建筑历史,却从未形成自己的建筑学说和思想,梁思成学成归来,不忍中国建筑史的一片空白,决心研究。为了破译《营造法式》,他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林徽因的陪伴下,跋山涉水,在残存的古建筑中一点点的找寻破译的语言。在考察中他们领略了古建之美,虽艰辛,但乐在其中。在战乱的年代里,在日本学者骄横的断言中,谁又能感受到他们发现唐代建筑佛光寺大殿时的欣喜若狂和许些心酸。

然而,如今,毕梁思成半生精力所研究的中国建筑,他用生命捍卫的无数宝贵财富,却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遭到无法言语的破坏。从当初的的仿苏联思潮到如今的重建,从当初的文革到如今的城镇化,我们似乎慢慢意识到自己正走在错误的道路上,却还是在所谓的现代化中渐渐迷失自我,无法自拔。我们正一步步用金钱和所谓的安逸腐蚀自己的根,那扎在我们心间几千年的东西。一个没有自己独特建筑文化的建筑躯壳靠什么屹立在世界建筑的舞台,一个没有根的名族又怎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为中国建筑竭尽精力的梁先生和林先生,还能有几人……

第二篇:观《梁思成林徽因》有感

观《梁思成·林徽因》有感

李彦心

这个暑假,我观看了这样一部纪录片,他讲述了一个美丽、曲折的爱情故事,他讲述了那个的战乱纷争、人心惶惶的年代,同时,他也触动了我心底的那一丝波澜。

梁启超,林长民,是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父亲,他们都给两位儿童在幼年带来了太多太多的影响,两位父亲因受到西学的影响,向建设一个全新的宪政国家,同时也想把儿女培养成中西合璧的新新人类,他们,在儿女人生的道路上带来了许多,在他们困难时,给予他们最大的鼓励;在他们面临抉择时,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道路。两位父亲,总是以最温暖,最贴心的方式给孩子最好的东西,人生中,若有一位伟大的父亲,给你最宽厚的臂膀,给你支持的力量,那么,人生无悔。

林徽因,是一位美丽而传奇的女性,他的才华,他的美貌,被后人所赞叹,他从小便热爱学习,深得父亲的喜爱,但是父亲因为担心没有子嗣传承后代,便又娶了另一个妻子,这使林徽因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对后来也有一定的影响,她十分喜欢建筑学,在美国上大学的时候,因为女生不可以上建筑学的课程,她便修了有关美术的很多科目,他的坚持不懈与热爱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同时,她也很擅长写诗,美丽与智慧集于一身的她,让徐志摩所深深地迷上了,徐志摩说,他只爱林徽因一个,但这场惊天动地的爱情,最终也没能结果,因为徐志摩早已在乡下娶了一位妻子,林徽因受父亲的影响,便拒绝了徐志摩,徐志摩后 来在去往她的演讲会时,机毁人亡。

梁思成的父亲与林徽因的父亲是关系很好的朋友,他们都希望能结为亲家,所以梁思成与林徽因去往同一所大学念建筑学,四年的大学生活,他们彼此互相了解,四年后,他们走入了婚姻的殿堂,而那时,林徽因的父亲去世,梁思成的父亲写信给她,告诉他,以后我就是你的爸爸,也不让她回来奔丧,让她继续学习,林徽因答应了。

他们结婚后,一起到欧洲旅行,回国后,他们前往东北大学教授建筑学,他们培养的学生,很多都成了中国建筑史上的人才。

后来山河破碎,他们开始了流亡的生活,但是流亡的生活颠沛流离,不久后林徽因肺病暴发,卧床不起,但是战争却好像永无尽头,后来战争结束后,林徽因却被告知生命已不足五年…

结束流亡的生活后,梁思成又开始重新投入教育的事业中,他将他的全部心血和情感投入到了建筑学——那已经被战争蹂躏太久的一门学科。

把“首都建设成生产城市”的总纲领指导下,古都北京的很多古建筑面临去留存废的抉择。梁思成说如果世界上艺术精华,没有客观价值标准来保护,恐怕十之八九均会被后人权势易主之时,或趣味改之时,毁损无余…

战争、内乱、政治运动…将建筑师和艺术家的梦想一次次击得粉碎。为寻回知识的尊严、历史的尊严。美的尊严,他们付出了何等昂贵的代价啊!

第三篇:梁思成与林徽因纪录片观后感

梁思成与林徽因记录片观后

“做一个天才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份先求做到友谊的了解。”

——林长民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不读万卷书易浅薄虚华,不行万里路难知世界之广大,没有名师指路会在条条弯路里耗费了时光,没有阅人无数难知人性之复杂。至于阅人,需年岁的积淀和相遇的机缘,外人可帮之处不多。而阅读、行路与名师的资源多寡,于一年少之人,几乎只看出身之不同了。虽然日后可依凭自身努力补足,不过大凡沾点艺术之事业,唱戏也罢弹琴也好,没有天赋与幼学,成年后大抵只能做票友了。

现今或高官或富商给子女以海外求学之机会,大多只能是末流的培养方式了。窃以为,求学不如言传,言传不如身教。而作为父母能令子女受益终生的,非一时之金银,一世之器物,实乃几代家传之学养、习惯与品行。

于是,有了差距。

梁启超“常以今日之我宣判昨日之我”,这种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有几个老爹能做到并对子女以深刻影响?梁启超说,“我是个主张趣味的人,倘若用化学分析‘梁启超’这个东西,把里面所含一种元素叫趣味的抽出来,只怕所剩下的只有个零了”“我虽不愿你们学我那泛滥无归的短处,但最少你们参采我那烂漫向荣的长处”,中国父母素来以己所未偿之愿望、以己难有之品行,却要求子女之所不能够。想起我教过的学生,父母云:老师,我们工作忙,孩子就全拜托你了。那边孩子抢白:不就是晚上一个打麻将,一个去喝酒嘛。做爸的大喝一声:你妈逼的,信不信我回家打死你。

于是,只能苦笑。

说到林家,在素来重男轻女的中国,林长民另娶后冷落了原配,却从来不忘对爱女的聆教。百年后的中国,又有几个父亲能说出“做一个天才的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份先求做到友谊的了解。”这样的话?更多的,稍有忤逆,先不问谁对谁错,你就会听到诸如“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养大,你还跟我顶嘴”,“我是你老子,跟我还讲上道理了?!”

于是,唯有无奈。

泰戈尔体察到徐志摩对林徽因的爱恋,写诗道,“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唉”。

我常想如果林徽因的爹是现在的某个势利眼,林徽因是现在的某个几零后。在徐和梁之间如何抉择?徐较梁分流倜傥(论长相,确实梁远逊于徐),才华外溢(梁的才华更艰深而专业,徐的诗歌更通俗更流行),追求猛烈(甜言蜜语加众友助阵),虽说有婚史(现在四五十的多金大叔都那么抢手,更何况老徐才三十几),徐简直稳赢了。

林最终选择梁,两家家长的刻意撮合当然不可忽视,但林自身的选择恐怕更为重要。再说,林的追求者又不是老徐一个人。

父母对子女的影响,给点钱去学个钢琴、画了素描,那是“技”,人格的熏陶,那才是“艺”。

于是,时刻自省。

任公之性情,是后辈之榜样。在报上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讨伐袁世凯,慷慨激昂,一时“时务文体”风靡;在家书里切切叮嘱,既指点事业爱情之大方向,也不忘叮嘱思成拓展业余爱好之小节。任公与康有为师徒数载,后期康保袁称帝,任公依然断绝师徒关系,可谓国是不糊涂,任公几房家眷和谐相处,可谓家事显和谐。说来容易,行则甚难啊。

于是,敬为偶像。

网上有个段子,某对男女热恋之中,女问男:“你爱我吗?你愿意娶我吗?”男答“

我爱你,至于结婚,还是先要见下你的父母。”

妙答。见父母,在当下更多的是长辈对孩子辈的考察与表示同意,其实啊,还应该是小辈在购买产品时,对出厂厂家品质的考察。

百年老店也有次品,但少。路边野摊也有美味,但卫生质量一般堪忧。

“妈妈,洗脚。”

“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第四篇:读《林徽因》有感

读《林徽因传》有感

林徽因,一位灵魂具有香气的传奇女子,一生中赢得了三位男子对她深深地欣赏与爱恋,徐志摩恋她,梁思成爱她,金岳霖痴她,因此,在我看来,她的一生是幸福的。而这幸福,与她周身所散发的清淡简约却不失才气有着莫大的关联,而这一切说到最根本,是因为家庭氛围的熏陶。

1904年6月10日,林徽因降生在了杭州这个天堂般的城市,她的到来给她的家族带来了喜悦,乖巧而灵动的小粉脸令人百般宠爱。她出身在官宦世家,她的祖父林孝恂是光绪十五年己丑科进士,早年留学于日本。祖母游氏高贵典雅,是一个端庄贤惠的美丽女子。父亲林长民擅长诗文,精通诗画。她的大姑妈林泽民是清朝末年的大家闺秀,从小接受私塾教育,精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林泽民也是林徽因的启蒙老师,在林徽因时五岁便开始带领她读书识字,背诵词赋,接触人生最初的课程。

在那个时候时候的大家闺秀,常常与深宅大院联系在一起,虽然那里不缺少诗情画意,缺少了自由的气息,她们常常低吟,为寂寞,也为未来的迷茫,等待她们的往往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林徽因就出身在这样的家庭中,然而幸运的是,在那个新旧交替的年代,她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接受过新思想的开明人士,他们及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又乐于迎接新式的思想思维。成长在这样一个家庭,林徽因的身上既传承了父辈的优秀血统,成就了她与倾国倾城的绝代容颜相得益彰的端庄气质,又使她日后接触新思想,学习新知识,成为一代才女成为必然。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家庭的圆满是很重要的,父母之间的和睦和婚姻的完满是圆满的核心所在,但是她的父母的婚姻并不圆满,可以让人说是遗憾。林徽因的父亲富有性情,性情之外又兼有才气,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才子。而她的母亲何雪媛是典型传统就旧式妇女,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加之她的父亲是个商人,因此她一直以来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并不擅长操持家务,因此既得不到丈夫的疼爱,又讨不到婆婆的欢心。婚后八年,才生下第一个孩子林徽因,虽然这个女儿立即得到了全家人的疼爱,但是她的处境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改善,不久后,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明又娶了一房妻室,何雪媛更加备受冷落,因此埋藏在她心底的嫉妒开始疯长,性情也变得多愁善感,阴晴不定,即便是在女儿的面前,也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情绪,折让林徽因产生了错综复杂的情感,她既爱她的父亲,又恨他对于母亲的残忍,她既同情她的母亲,又怨母亲的懦弱。

林徽因的少女时代,受时局与生活所迫,整个家族一直处于迁徙状态。13岁的林徽因,有时独自待在家中,却也能将家中打理的井井有条,将自己的生活安排的充实、精彩。她在培华女子中学读书时,无疑是让人过目难忘的,她的诗意与柔美总是那样的醉人。

人生若只如初见。在父亲的要求下,梁思成来到林长民的家中去见林徽因,在未见到林徽因时,梁思成按照当时的时尚想象,林徽因应该梳着一条油光光的大辫子,穿着绸缎衫裤。然而,年仅14岁的林徽因走进来时,梁思成看到的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小姑娘,梳着两条小辫子,穿着浅色半袖短衫罩在黑色绸裙上,五官精致,双眸清亮,她,翩然转身告辞时,飘逸如一个小仙子。这是他们的初识,也可能是在此时,梁思成对于林徽因一见倾心。然而,少女的心境中总是充满了爱情的浪漫,生性沉静的梁思成并不能给予她这样的浪漫情感,所以这时的林徽因并不能因他的平静而安然心动。有人曾说:“林徽因和梁思成注定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历程才能走到一起。原本是两个一同行走的人,期间一个在路途中探看了其他的风景,而另一个一直在原地等待。”很显然,林徽因旧式那个采撷风景的人,而梁思成则是原地等待始终不肯离去的那一个。

为了结识狄更斯,徐志摩拜访了林长民,两人聊得很有契机,感情也不断加深,徐志摩便也成了家中的常客,与林徽因也渐渐熟络起来,时间久之,徐志摩也为林徽因的聪慧、幽默、追求独立倾心,他带领林徽因走进了英国诗歌的境地,而林徽因正在用一颗炽热的少女心感受着这一切,她对于文学艺术的痴迷也迷惑了她自己。而此时的徐志摩已有妻儿。张幼仪是一个温良的女子,安分守家,侍奉公婆,但是徐志摩对她确实冷漠无情,弃之不理,而对于林徽因却是柔情似水,深深眷恋,为了她,即便是父亲要与他断绝父子关系,他也毅然与张幼仪离婚。而聪慧的林徽因,她岂能让自己沉陷与这样的爱情中作茧自缚?她既要自己洒脱的离开,也要给对方留出足够的空间,她选择了转身,对于他们的情感,她展现的那么决绝。

到最后林徽因还是选择了梁思成,书中写到这么一段对话,在婚礼的夜晚,梁思成说:“有个问题,我一定要问,而且就问这么一次,以后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答道:“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你准备好听我说了吗?”在以后的生活里,林徽因也很好的诠释了她的这个答案。

对于金岳霖,林徽因被他的绅士与理性所吸引,金岳霖也对林徽因的才华赞美至极,呵护备至,再渐渐的林徽因发现她对金岳霖产生了依恋,但是她没有隐瞒。一天,梁思成从宝坻调查回来,林徽因哭丧着脸对他说:“我现在苦恼极了,因为我好像同时喜欢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对于梁思成来说,无疑是电光火石,经过深思熟虑后,梁启超告诉林徽因说:“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你们幸福。”林徽因将他的话原原本本的讲述给了金岳霖听,金岳霖听了之后,说出了更为坦率的一句话:“看来梁思成是真正的爱你,我不能够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言犹在耳。看来金岳霖的爱并不比梁思成的差。林徽因是幸福的,她得到了两个男人真心的无杂质的爱,更重要的是,这两份爱都不是自我的。金岳霖一生都陪伴在林徽因和梁思成左右,成为他们亲密的伙伴,有时梁思成和林徽因吵架了,金岳霖也会从中调和,他们的后代,也会尊称他一声“金爸”。

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建筑学领域也有很深的造诣,他们走遍大江南北,考察各处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房屋建筑。有人说他们的结合是完美的,林徽因思想活跃,主意多,但构思画图,梁思成是高手,他画线,不看尺度,一丝一毫不差,林徽因可没那本事。

战火总是无情的,无尽的硝烟使得他们颠沛流离,唯一能给他们短暂快乐的,只有朋友相聚在一起时的学术探讨,古建筑研究成果,以及当地风景给他们的视觉冲击。林徽因的身体也是每况愈下,但是她一直不曾倒下去,她一直在为祖国的未来操劳着,再为祖国的发展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

林徽因是我心中的信仰,她的爱情令我向往,她的性情令我着迷,她的贡献令我敬仰。她,一位灵魂带有香气的女子,她,很多人梦中的一朵白莲。伊人已逝,留给我们的,不仅是那人间四月,还有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第五篇:读《林徽因传》有感

读《林徽因传》有感

10数媒班罗 佳学号:110333170105

题记:她叫林徽因,是许多人梦中的白莲,徐志摩为她徜徉在康桥,深情的等待一场旧梦可以归来;梁思成与她携手走过千山万水,为完成使命而相约白头;金岳霖为她终身不娶,痴心不改地守候一世。世人因为爱情的缠绵悱恻而记住了这个浪漫迤逦的女子,却也因这无端的浪漫遐想而忽略了她治学严谨,艰苦探索,傲骨博学的大家风范。再一次重温她的一生,似乎她教会我更多的是女人的一生应这样走过。

很早就知道林徽因,知道她是一位才女,知道徐志摩对她的爱恋,知道她是梁思成的夫人,知道金岳霖因爱恋她而终身未娶,知道她于五十年代早逝。但她的才,表现在什么地方,我不了解;她与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之间的情感纠角怎样,我不了解。对林徽因,我仅仅停留在“知道有这么一个人”的水平上。直到读了《林徽因传》。

林徽因,这位出身名门,兼具文学家的敏锐与建筑学家的缜密,在中国文学史上和建筑史上都颇有建树的才女,是一个站在塔尖上的女人,是一个用一生追求自由、双脚一直在行走的女人。林徽因的生命是短暂的,她只活了五十一岁。然而她的生命又是灿烂的、夺目的。她不仅留下了大量优美的诗、散文、小说和戏剧作品,奠定了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而且作为女建筑学家,她亲自主持并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对保护中国的古建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的美丽有目共睹,众人称羡;她才思敏捷,分析、评论头头是道,这一点令许多男士自叹弗如。现代建筑学的奠基人,她的丈夫梁思成曾说过:“文章是老婆的好,老婆是自己的好”。她又是骄傲的,她不流俗,不惧权贵,有着知识分子的高贵的灵魂。

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爱情

读这本传记的过程中有几次我在想林徽因到底有多美呢,于是抵不住好奇心的驱使,上网查了一下。印象深刻的有两张,一张是少年时期的,梳着辫子,穿着那个时代的一种褂子,很好看的面容,苗条的身材,文静中透露着聪慧和灵气,真是秀丽无比,亭亭玉立。另一张是与梁思成在国外的合影,笑得特别开心,显出好看的酒窝,梁思成笑得含蓄,泛黄的相处掩不住他们青春幸福的气息。

她是一位很有魅力的女人,有许多人喜欢她并被她吸引,是不足为奇的。深深地爱过她的,除了梁思成外,还有徐志摩,金岳霖,金岳霖是来迟了,在徐与梁之间,她选择了梁思成,她选对了,她后来自己也说过,如果再有一次机会,她还会选择现在的生活。她的家庭生活很幸福美满,他们既是亲密爱人,也是无话不谈的朋友,还是同学,同事,一同留学国外,一同在建筑系执教,一同研究讨论建筑的许多问题,一同设计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许多时候分不出彼此,他们的感情渗透到了每一个具体的细节。

更为难得的是,身体很弱的她竟多次和梁思成一起野外考察中国古建筑,路途的艰辛,还有时不时的危险,她全然不顾,沉浸其中,浑然不觉。他们踏遍了中国的许多有古建筑的地方,吃尽了苦而无怨无悔,没有到过敦煌,是梁思成的一大遗憾。

想不到的是,林徽因的身体那么弱,到了后期时,多数时候要在床上看书写字,体贴的梁思成弄了个能在床上读写的东西,那一张张设计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时的草稿,凝结了她多少心血,值得欣慰的是,这些汗水流得很有价值,最终的图案永远的留在了中国的史册上。

林徽因只活了51岁,很短了,但是她活得很有价值,体会了许多,实现了许多,始终有爱相伴,她的人生是丰富的无憾的。

梁思成是那种世间少有的男人,良好的教养,出众的才华,显著的成熟,重情重义,更为难得的是豁达大度,两个追求过林徽因的人都成了他的朋友。徐志摩死后,他从出事地点回来时,为林徽因带来了一块残骸,这是一种出于真挚的爱和深深的信任和理解,才会有的举动,一般人很难做出,所以有些传奇色彩。

他们都是优秀的人才,他们的结合,不仅成就了各自非凡的事业,还体验了美满的爱情,人生的成功还有比这更大的吗。

我为之动容的花季的林徽因是我欣赏的,在那个对爱情充满各种幻想的季节,能够如此坚定自己的爱情信仰,维护爱情尊严。初始,我以为这是需要一个很成熟的爱情观才能驾驭花季年龄的冲动,但后来我明白是因为她在任何时候都深知自己所要是怎样的生活,每当走至人生岔路口,她可以很清楚分辨出自己要走的路,或转弯,或前行,都那样从容不迫。一直告诉自己,一定要做个内心坚定的女子,不为任何,只为对得起陪自己流逝的时光,回首过往能做到满心的坦然。爸爸曾经对我和姐姐说过,有你们是我的幸福,如果能够看到你们能尊重周围的人和事,且依然从容坚定便是我莫大的幸福。小时候不理解,渐渐长大却了解了那是一个做父亲的殷切希望,希望我们能被这个社会接纳,却也不迷失了自己。

现在,这份坚定我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随遇而安,也许生活中的你会遇到种种的不安,但却可以驾驭自己的情感,把握自己的心情,你可以贪恋岸上的烟火璀璨,却不会让自己逆水行舟,倘若不慎弱水,也会用最美的姿态自我救赎。

婚后的林徽因是我敬佩的,二十四岁的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温哥华姐姐家结婚。婚前,梁思成问过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一次,以后都不会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准备好听我了吗?”这是一个多么有韵味又特别的女人。婚后他们按照梁启超的安排,赴欧洲参观古建筑,我一直以为这才是适合林徽因的人生道路,她将满身的书卷清香融合在建筑事业中,让我们领略到建筑对东西方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绘画、雕刻等带来的深远意义。那些年,林徽因一直肺部不好,但他却从未因此而耽搁她热爱的事业,修养期间还和梁思成去考察大量的古建筑,并多次发表《建筑杂录》等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献资料。

林徽因事业的最成功点莫过于参与设计国徽,如果不是领略她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付出的努力,我真的不会相信一个写下人间四月天的柔弱女子会拥有这等至高无上的荣耀,这个好强的女子,为了心爱的事业可以废寝忘食,极度消耗体力,以她的性格,即便预支将来的年光,亦在所不惜。一直以为事业是女人自信最大的来源,不管这份事业是放逐在工作,还是家庭,抑或是某种追求,只要全神贯注的投入,总是能给人一种优雅的张弛感,那种认真忙碌的姿态给旁人一种紧迫感与佩服之情,品尝果实的自在却流露出为谁辛苦为谁甜的满足。几分认真加上几分执着,是爱自己,爱生活,更是对身边人的一种尊重。

晚年的林徽因是我最陌生的,因为史料对于这一部分的记载总是一带而过,但我想,暮年的林徽因是最幸福安然的,因为一生低调的奢华足够弥补他年老的空虚,或许她也会拥有遗憾,但我肯定她绝对没有后悔,每一个或对或错的选择铸就了这传奇韵味的一生,怎舍得挣扎在无谓的后悔之中?

一直喜欢一句话,女人的一生应该这样走过,10岁而乖,15岁而聪,20岁而甜,25岁而美,30岁而媚,35岁而庄,40岁而强,45岁而贤,50岁而润,55岁而醇,60岁而慈。试着爱上自己,做到随遇而安,笑响会点亮整个人生,你就是人间四月天。

下载读《梁思成与林徽因林》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梁思成与林徽因林》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林徽因传》有感

    读《林徽因传》有感1 她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她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的参与者,也是传统景泰蓝工艺的拯救者。她,就是林徽因。有人说,想起林......

    读林徽因传有感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读林徽因传有感 作者:张立勇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2年第09期 林徽因是美女、才女,令人羡慕的知识女性,这些肤浅的认识主要来自于围绕在......

    读《林徽因传》有感

    读《林徽因传》有感初春,乍暖还寒。窗外已经开始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下午闲来无事便随手拿了本同事的《林徽因传》来看。本是想打发无聊的时间,但是刚看了几页我就被书中貌......

    林徽因和梁思成生平简介

    林徽因和梁思成生平简介林徽因,福建闽县(今福建福州)人,生于浙江杭州,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林孝恂进士出身,历官浙江金华、孝丰等地。父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诗文,工书法......

    林徽因梁思成讲座心得[合集5篇]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记得这样一段对话,觉得如此的机智和富有情趣。 梁思成曾经在婚前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 林徽因这样答道:......

    近代史《梁思成 林徽因》观后感(推荐五篇)

    《梁思成 林徽因》观后感国际学院 中澳土木10-1班唐 幸 09103912《梁思成 林徽因》观后感国际学院 中澳土木10-1班 唐 幸 09103912很久都没有看电视剧了,偶然在CNTV上看到了......

    读《林徽因传》有感600字

    人间四月天——读《林徽因传》有感朱愿何彼浓矣,华若桃李。自古江南出美人,林家有女初长成。杭州,天堂;人间,过客。一九零四年,陆官巷,林家大院,黄昏灯如星,暮色轻如绸,林徽因,一个白莲......

    读林徽因文集有感[5篇材料]

    ——读林徽因文集有感 喜欢林徽因的作品,更多的是因为喜欢林徽因其人,带着欣赏一代才女的情怀来欣赏她的作品,品味的不仅是人间四月天的清新婉丽,更有那一树一树花开的诗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