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云南能源可持续发展对策咨询报告
云南能源可持续发展对策咨询报告
新华网云南频道
报告人:伊继东——云南师大教授,党委书记
云南省第一届科学技术论坛
能源分论坛专家组
2003年11月
报告分四个内容:
一、云南能源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二、云南能源建设现状及主要问题
三、云南能源发展目标、思路和原则
四、实现云南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能源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步的物质基础。
人口、资源和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三大突出问题,核心是资源问题,特别是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云南具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开发条件优越
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10175千瓦,经济可开发量9776万千瓦,次于四川居全国第二位。
煤炭资源丰富,保有储量246.28亿吨,居全国第八位,在南方各省(市、区)中占第二位,预测资源总量691亿吨,但经济储量只有70亿吨
煤层气资源量约为5000亿立方米。
省内有丰富的太阳能、生物质能资源,风能和地热能也比较丰富。
还有一定的天然气资源。
一、云南能源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加快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实施“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技术合作”,为云南创造了辽阔的国内外市场和具有巨大潜力的能源消费市场。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促进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西电东送”、“云电外送”能源工业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和重大挑战
华能、三峡、华电等发电集团进入云南,形成了云南能源资源开发主体的“多元”格局
继溪洛渡电站全面筹建后,金安桥电站进入施工筹备期,小湾电站正在建设,景洪,糯扎渡和六库电站都在进行开工前的施工准备,初步形成了“三江”同步开发的格局。伴随滇东、宣威、小龙潭、昆明等火电厂与各自配套的煤矿建设,也呈现出煤电联营、协调发展的局面。
以沼气综合利用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建设方兴未艾,“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如火如荼,风能发电科研建设也已起步,油气勘探正积极进行。
改革为云南能源工业的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云南正成为能源开发的一片热土,能源开发的前景和效益十分可观。
二、云南能源建设现状及主要问题
1、建设现状
2002年云南能源生产总量为2815.78万吨标煤,能源消费总量3939.05万吨标煤。全省电力装机容量925万千瓦,年发电量427亿千瓦时,其中,中、小电站装机容量302万千瓦时,年发电量130亿千瓦时。大、中、小型水电及火电建设全面展开。全省乡(镇)、村、户通电率分别达100%、98.5%和92.4%。
全省煤炭产量3139万吨,国有煤矿产量占38%;洗精煤产量245万吨,省煤炭局属煤矿占71%。
全省累计推广户用沼气池80.42万户,改灶709.15万户,已建成6座桔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
全省累计安装太阳能热水器300万平方米,生产太阳电池2兆瓦,形成了多能互补的局面。
2、主要问题
能源生产量少于消费量,云南已成为能源输入型省份
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优质能源供应不足
新能源开发滞后,能源结构很不合理
煤炭燃烧产生大量的污染物
人均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分别为全国平均值的76%和75%;还有近300个行政村、289万人没有用上电;去年以来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缺电局面,在实施计划用电的情况下仍拉闸限电
煤炭工业发展滞后,供需矛盾实出,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企业规模小,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加工程度低,污染严重。
农村能源建设投入不足,广大农村仍受能源短缺的困扰,能源消耗仍以薪柴为主,对森林资源具有较大的破坏性。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形成当前缺油少气局面,石油制品的输入量还在不断增加,对云南能源安全构成了威胁。
三、云南能源发展目标、思路和原则
1、发展目标
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00亿元,全省能源需求量将达到9300万吨标准煤左右,人均能源消费量将达到1.8吨标准煤左右。
2、发展思路
能源工业要以发展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以能源结构调整为重点,大力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绿色能源”,加强技术创新,推进产业升级,深化体制改革,培育市场机制,正确处理开发与节约和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走出一条清洁、高效、以煤、电为主、多能互补的发展路子,实现能源工业快速、健康、优质、高效的发展,推进工业化进程,支撑“工业强省”,促进“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设。
3、发展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
充分发挥我省资源和区位优势,坚持能源开发利用多元化发展,实现全国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西电东送” 应以水电为主。在满足本省需求的前提下,实现“西电东送”和“云电外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可持续发展原则。
坚持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中心,全面落实节能优先战略,坚持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3)优化能源结构原则。
能源结构调整应服务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以优化能源结构为重点;能源建设以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为中心,以电力为主,煤炭为基础,加快煤炭的洁净利用和加工转换,积极开发煤层气,加强石油天然气的勘探,积极开发替代能源,确保能源安全,推进能源的优化发展。
(4)大力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原则。
要在高起点上因地制宜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鼓励发展沼气、微水电等农村新能源,促进城乡能源升级,推进能源优化发展,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并为未来能源发展打下基础。
四、实现云南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加快建设以水电为主的电力支柱产业,努力建成我国“西电东送”的能源基地必须加快澜沧江、金沙江、怒江干流水电站的组合开发。
到2020年建成澜沧江中、下游水电基地,总装机1575万千瓦;
力争形成金沙江中游(1748万千瓦)和下游(2110万千瓦)水电基地;初步形成怒江和澜沧江上游水电基地,投产装机930万千瓦;
建成1000万千瓦的中、小水电和1300万千瓦的大容量高参数火电机组;2010年实现全省联网,2020年建成我省超高压、自动化、信息化的统一电网,以优质电能定向外送。
电力工业要优先发展水电,协调发展火电、适当超前发展电网。水电建设要以大型为骨干,大、中、小并举,同步开发“三江”水能资源,实现梯级开发多元化,滚动开发横向化,开发方式股份化,投资形式多样化,形成竞争协调发展的大格局,实现“水火互补”、“煤电联营”。
2、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提高煤炭转换成二次能源的比重
预测2010年全省煤炭产量8400万吨,2020年为9700万吨,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调整结构,加快发展,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煤炭行业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实施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和市县域经济的行业整合,走集团化、规模化、现代化的高效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促进与下游企业的联营,积极开发煤层气,构建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加强煤炭洗、选加工和煤炭气化、液化;促进先锋煤矿液化项目尽快实施,加快恩洪煤层气的开发和曲靖动力配煤场的建设。
3、坚持电矿结合,促进矿业支柱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发展磷化工和有色金属重点耗能产业,可为电力发展提供辽阔的市场,又能增强高耗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把水能和矿产资源优势融合为经济优势。
要积极探索电矿结合的机制,对高耗电矿业实行优惠电价,支持矿业与电力部门进行多种型式的合作;经国家批准,开展向大用户直接供电试点,有效降低高耗电企业的成本,提高矿产品的深加工比重和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实现发电、用电企业的双赢。
4、加强石油、天然气勘探、力争获得重大发现
我省部份地区具有一定的油、气生成条件。目前开发利用的天然气资源仅陆良、保山气田,累计储量22.47亿立方米。需要加强我省石油、天然气勘探力度和进程,力争获得重大发现。
5、抓紧替代能源的开发,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能源安全
我省缺油少气。经济发展必须重视外来石油的供应保障程度
下大力气优化能源结构
加强石油储备,节约用油
开展石油替代,大力发展煤炭转化为甲醇、二甲醚及乙醇汽油、生物柴油等代油燃料,加快煤炭液化、气化,发展水煤浆技术,扩大废油回收利用,以确保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能源供应安全。
6、积极开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加强农村能源建设
使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建设取得实破性进展。
坚持“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农村能源建设方针,以发展沼气为重点,积极推进以沼气综合利用为纽带的各类能源生态模式。应尽快出台《云南省农村能源管理条例》,把农村能源开发利用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7、实施节能优先战略,促进经济快速有效增长
节能增效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必须提高各级领导节能观念,加强政府节能管理和法规体系建设,强化对用能单位的监督管理,加强能耗考核;
建立能源数据库;
恢复和完善经济激励机制,设立节能专项资金,促进各类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内涵发展道路,提高效益,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8、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能源发展中的五个关系
(1)能源开发中云南投资与外部投资的关系。
(2)“西电东送”送、受方的利益关系。
(3)能源建设及上、下游产业的关系。
(4)能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5)煤电转化与煤炭综合利用的关系。
建议
建议省政府加大对能源项目前期工作的投入力度,特别是新能源的投入力度。多渠道筹措前期工作经费,加强管理与协调,审批项目要严格把关,防止造成资源浪费或破坏。
建议省政府成立“能源委员会”,并在省计委下设能源局,统管全省能源工作,统筹考虑能源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协调解决能源建设中的各种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