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沙龙2011 发言稿
读书沙龙
书上有这么一句话“拥有自信是成功人生的第一秘诀”。自信是一个人拯救自己的原动力,自信是一束阳光,它会照亮人的奋斗之路,也只有自信的人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记得小时候,我是一个很缺乏自信的孩子,上课的时候老师让站起来读课文或者回答问题,我的声音都很小,直到四年级的时候,新来了一位语文老师。有一次上课他让我读完课文后,说:“你咬字很清楚,读得很好,就是声音有些小。”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没想到我能读好课文,只是声音有点小。慢慢的我爱上了语文课,回答问题的声音也大了,老师的那句话,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现在我也是老师了,如何能让我的学生在音乐课上获得自信呢?我觉得音乐课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课堂上学生或唱、或跳、或表演,通过这些展示自我的机会,从而获得成功的直接体验。当然要让学生自信的展示自我,首先教师要先为学生创造一个温馨、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可以放松的大声歌唱,自由的创作表演。最主要的是老师要赏识学生,就如书中所说“伸出你的大拇指,让孩子在赏识中积累自信”。
“孩子爱读书,我们才有未来;老师爱读书,教育之树才会常青。” 多读一本书,就是进步,聚沙成塔,终有一天,读书对人生,不是简单的获知,而是修养。
最后用一句话表达我们的心情:读书真好!
第二篇:读书沙龙发言稿
以理性面对现实
——读《哲学的慰藉》有感
方向阳
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一书选择了西方哲学史上六位哲学家,以随笔的方式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哲学对人生的慰藉作用。人生中不如意处十有八九,有些可以改变,有些不能改变。对那些不可改变的缺陷,哲学为之提供了一种视角,帮助我们坦然面对和接受,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哲学是一种慰藉。
通读全书后,我对哲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人生也有了更理性的思考。下面我结合书中所述六位哲学家的经历及思想谈一谈对现实人生的几点看法。
一、信仰
一个人没有了信仰,也就失去了灵魂。我最佩服苏格拉底的地方就是他执着的信仰。即使法庭以他放弃哲学活动为释放他的条件,他也决不放弃。他义气昂然的对法官说:“只要我一息尚存,官能健全,我就不会停止哲学实践,不会停止对你们的劝导,不会停止向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阐明真理„„不论你们是否释放我,我是不会改变我的行为的,虽百死而不悔。”最终,苏格拉底坦然的喝下了呢杯毒酒。他可以放弃自己的哲学而得到生路,即使判有罪以后,还可以逃避死刑,但他的顽强不屈使他错过了这一次机会。如作者所说:“我们不能从苏格拉底那里学会逃避死刑但是如何在不合逻辑的反对面前维持信心和清醒的立场,他应该是我们至高无上的榜样。” 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凭借坚定的信仰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才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红色政权,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这种信仰现在却一点点的消失。我这里只说我们的教育行业,现在的教师越来越难以管理,职业倦怠普遍严重,学生越来越难教,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失去了信仰,没有了人生目标。
这里列举几则案例:
北京教育频道播出过一则新闻报道:2011年,一名通过英语八级的优秀女大学生毛苒因为协助外籍男友贩卖毒品被判处死刑;西安音乐学院钢琴十级的高材生药家鑫,把人撞倒后又连捅八刀,杀死被害人做法至今让人们无法理解。还有一名大学老师,因为一点挫折就出逃国外。看看这些人,老师不像老师,学生不像学生,而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现在的人没有了信仰,缺失了德育的教化。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这里提出来请各位领导、同仁思考。苏格拉底逢人就讲他的哲学,以一人之力影响了整个欧洲思想界,我们没有苏格拉底那样伟大,但我们是否可以和整个教育界之力,加强对学生的人伦道德教育,或者不要急功近利,只看学生成绩,而按照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这样的教育规律来教育学生呢?苏格拉底的思想在两千多年前与世不合,而我们现在地教育恰恰是丢掉了两千多年前先人已经总结出来的教育规律,真正的与世不合了。
二、幸福
在当今这个崇拜财富的时代,关于伊壁鸠鲁的一章很值得一读。这位古希腊哲学家把快乐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他说:“如果我把口 腹之乐、性爱之欢、悦耳之愉、见窈窕倩影而柔情荡漾,一概摒弃,那我将无法设想善为何物。”看到这里,我们会认为伊壁鸠鲁是一个享乐主义者,这就不对了,正如哲学大师周国平先生在本书的序中写:“如果把他当成酒色之徒的祖师爷,那真是天大的误会。其实,他的哲学的核心思想恰恰是主张真正的快乐对于物质的依赖十分有限,无非是衣食住的基本条件。超出了一定限度,财富的增加就不能带来快乐的增加了。”伊壁鸠鲁把人的需求分为三类,期中自然而必要的要素是朋友、自由、思想,而广宅、宴饮、鱼肉、名望、权势则是次要的,这正如他所说的:“昂贵的物品所迎合的需求并不能作为快乐的基础。”联系到现实,我们教师这一群体并不富裕甚至清贫,但我们众多的同行和学生,这是一个巨大的朋友圈,并且是任何一种行业都不能拥有的,在此意义上,我们应该感到幸福。至于金钱,够花就行,所以我认为,拥有众多的朋友、和谐的家庭、健康的身体才是最大的幸福,我一直信奉一句话:“知足者常乐!”
三、挫折
生活中,现实与期望总是有着很大的差距,如疾病、困惑、误解、委屈等等。有的人总感到生活不如意,每天生活在烦恼于痛苦之中,甚至因为烦恼而大发雷霆甚至失去理智。塞内加把哲学视为一种纪律,帮助人克服主观愿望和现实之间的冲突。他官场一度失意,被流放到荒凉的科西嘉,始终泰然自若。最后暴君尼禄上台,命他自杀,同伴们一片哭声,他从容回答道:“你们的哲学哪里去了?”正如周国平所说:“哲人之为哲人,就在于看到了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因而 能够站在整体的高度与一切个别灾难拉开距离,达成和解。”我们不是哲人,但我们有思想,有胸怀,我在微信中曾看到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心胸大了,世界就大了,大事也就成了小事;心胸小了,世界就小了,小事就成了大事。”我一直有一种想法: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们应该想着怎么去解决问题,并从中汲取教训,而不是抱怨,抱怨自己、抱怨别人都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塞内加的经历让我领悟到:“生活不可能十全十美,我们必须顺应之。”10月份我在广西师范大学培训时有一件事让我深有感悟:因为吃不惯南方的饭菜,我几次在同学中抱怨饭难吃,有一位校长对我说:“我们改变不了环境,就应该适应环境。”到现在,想起这句话,我都感到惭愧:自己的道行太浅了!
正如塞内加所说:“我从来没有信任过命运女神。我把她赐予我的一切——金钱、官位、权势都搁置在一个地方,可以让她随时拿回去而不干扰我。我同她之间保持很宽的距离,这样,她只是把它们取走,而不是从我身上强行剥走。”哲学的作用就在于,使人认识到任何一种坏事都可能发生,从而随时做好准备,并帮助人理解已经发生的坏事,认识到它们未必那么坏。塞内加认为:人对有准备的、理解了的挫折承受能力最强,反之受伤害最重。在面对挫折上,我觉得哲学能给我们最好的慰藉!以上是我读了这本书后的一点粗浅的感悟和看法,因为学识有限,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专家、同仁们指正!4
第三篇:读书沙龙发言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给大家推荐的书名叫《世间的盐》。
《世间的盐》是高军出版的第一本书。高军,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生人,画家,现居合肥。他笔下的人与故事充满智趣。他有敏锐的触觉,观察细致入微,将日常的所见所闻,描摹得生动有趣。他家长咸淡、吃喝玩乐、俚俗掌故、行走见识,什么都能写,什么都敢写,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读起来趣味横生,令人解颐。继汪曾祺后,最富有人情味、最有生活智趣的文字。他似乎没有什么胆怯的东西,抓过来了就是十分有趣的见识;他兴味起落、挥笔飞白,都是文章,热闹里头自有真意趣在。他的豆瓣名是“风行水上”,“风行水上,自然成文”,用来形容高军的文字,再恰当不过。
这本书讲的是人间百态。书中写了很多合肥的小人物,作者十分了解合肥的土著居民。
《外国人在合肥》这一章节,描写了合肥人下班路上的场景,这样一件小事,作者都能捕捉到很细腻的东西。他是这样写的:傍晚时候的合肥,华灯初上,下班的车流,像一窝蚂蚁被浇上沸水,顿作卷堂大乱,真是应了这个城市是遵从丛林法则的话:遇到堵车的时候,汽车开上自行车道,自行车和电动车又开上人行道,行人只好抱着行道树,躲在后面瑟瑟发抖。冬天晚上的时候每一棵树的后面都有一对亮汪汪的眼珠子和孤独灵魂,你不要以为是猫头鹰,这是一个晚归的合肥人,正骑在树杈上等街市冷清后觅一条回家的路。许多人乱还不要紧,重要的是这几年贼还多。合肥人在街上每走数百步,要突然旋身往后急看。所以本土的合肥人养成一种很奇怪的习惯,那就是走着走着突然就是一转身,辅之以大吼一声。这时你就会发现三三两两的小偷跟在你身后,并不四散而逃。他就是能将生活里的每一件小事,写的趣味横生,笑的过瘾之后,去体会世间百态。
这本书雅俗共赏,老师们在忙里偷闲的时候读一读这本书,也是饶有趣味的,可以放松身心,另外,还可以了解自己家乡合肥的乡土人情,何乐而不为!
王桂菊
2014年11月28日
第四篇:读书沙龙发言稿
阅读永无止境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说起阅读,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使我们受益无穷的书。可以说读书之用大于天,不读书绝对不行。那么读书的作用究竟有些什么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我爱阅读,因为阅读是通往实现理想的必需路径。
高尔基说得好:“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欲成才,士欲济世,务必开卷读书。大家都十分熟悉唐朝诗人杜甫的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倒底有没有好处,我想让事实说话。古今中外,哪一个卓有成效的人不是千万次开卷?正是因为开卷读书,他们成名成家,成就非凡。孔子读书破万卷,编写修订了《诗》与《书》;司马迁读书破万卷,写成了《史记》留传千秋;李白读书破万卷,斗酒诗百篇;鲁迅、郭沫若读书破万卷,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我们都知道马克思写了《资本论》,可你们知道他为了写《资本论》不仅读了自己的一千多本藏书,还到大英博物馆里看了三间房子的书吗?再说我国有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不要以为他只是数学好,他也是从小就酷爱阅读,曾写过几百首诗词、很多散文和通俗生动的科普读物呢!他初中毕业时就写出数学论文,层次清楚、语言简练。还有我们的开国总理周恩来,更是曾经立下宏图伟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爱阅读,因为阅读能够带来精神食粮、带来聪慧,使人修身养性。书让我们懂得爱人和自爱,教会我们明白是非观念,让我们避免再犯前人犯过的错误,引导我们做仁爱的人、高尚的人!正是因为这一点,古人说:“开卷有益”、“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孔子说:
“一日不读书便觉满身污垢”、还有人说:“书籍是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历史经验的总结,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多读书增长知识,使人聪慧,已经成为铁的事实。如果我们不读书,哪来的知识?关于读书有益的名言数不胜数,它们无不显示着阅读的好处。
我们的海滨实验小学开展了许多兴趣特长班,但假如你不是一个爱阅读的人,你能听得出那些如高山流水般美妙的旋律吗?你能看得懂每一个棋盘上千军万马的往来厮杀吗?你能用各种各样的词语去描绘艺术给你带来的美妙享受和心灵震撼吗?如果你不是一个爱阅读的人,你甚至可能写不好老师布置的这篇作文!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阅读的好处讲不完、说不尽;阅读的乐趣享不完、乐不尽,阅读与学习永无止境!
第五篇:读书沙龙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致青年教师》是五月分读的。接到来参加活动的通知后,就根据自己的批注重温了一遍,刘芬老师通知说,要找出关键词,依据这本书对我的触动比较深刻的几个方面,我汇总的关键词是“慢”的教育,理想教育,爱的教育。在爱的教育中,主要涉及尊重和人性化教育两方面。
对于“慢”的教育,吴非老师在书中提出,教育的重要特征是慢,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他说,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成长,教育的发展,是有其规律的不可拔苗助长,不可急功急利,要静下心,慢慢来。对我触动比较大,不仅仅是这一理念,更主要的是由此的反思:对于性格比较顽劣的学生,我们是否也应该拥有这种慢的理念呢?有时,我们都会抱怨,说了一次次,怎么就不见好转呢?静下来想想,学生的淘气和玩劣,绝非一日之功,仅靠几次的帮助,几次的批评,几次的关注,恐怕很难奏效,我们需要的除了不泄的帮助之外,是不是还应该给他转变的时间呢?要静观其变,更要慢观其变。
再说理想教育,吴非老师在“让学生喘口气,好吗?”一节中,开头就描述了他理想的教育“在早晨的阳光中,他们哼着歌向学校走去,有时会停下来看看太阳,学生也会经常性的向老师提出有意思的问题,课堂中经常会有欢乐的笑声.......”等等,不知道大家心中向往的理想的教育是怎样的,我所向往的理想的教育大体如此,就如行知小学一样,我希望孩子们学习的同时,能有更多接近自然,实践生活的机会,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也能收获一些对生活的感悟和体会,能享受到他们在不同年龄段中应该有的开心和快乐,促进智商情商的同步发展,而不是我们现在重智商而轻情商的状况。当然,这里的情商主要指得是实践的能力,品德的发展,习惯的培养对生活诸多因素的观察理解体验感悟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等。我就希望我的学生和孩子,可以轻松的快乐的自如的学习生活,拥有他们童年该拥有的知识快乐、和体验。希望我们能让理想的教育走的更近些。
爱的教育,包括尊重和人性化教育。读完此书,让我记忆比较多的,应该是作者在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中,对学生的尊重和人性化的教育。比如“你愿意到我的办公室来玩吗?”以这种信任尊重学生的姿态,和学生交流应该优于“下课到我办公室来一趟”要好的多!再如“尊重学生的参与权”“等一会,让他把话说完”“我可以读你的作文吗”等等,都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人性化管理的一个特例是“作业未必用统一标准”,说的是第五个未诞生的76分,给予处于学习“停滞期或迷茫期的”学生一个高一点的分数和评语,以此给予学生自信和动力,远胜于属实的分数和以及属实分数带来的沮丧吧,毕竟学习的心态比学习的成绩更重要,成绩代表一时,而心态将会影响长远学习!
以上是对于关键词引发的思考,刘芬老师对于本次活动还有一个要求,就是说老师应达到一个怎样的高度,我还真不敢妄言,但要说一说自己的目标,我倒是觉得更简单明确一些,我的目标应该就是通过多学习,多思考,多读书,多提升,力求让自己成为一个更适合理想教育,更适合学生成长的创新型教师。因为要拥有创新的教育,就必须有创新的的老师。
最后,还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给我印象很深刻的章节“吃完最后一根面条”,很敬畏故事中,学生在面对羞辱时,掷地有声的反击和坚强的意志,我觉得,这个故事值得给小学中学的学生们分享,对当下学生的不懂感恩,一味攀比,德育下滑是很好的启发和教育。
以上内容,不足之处,敬请见谅!谢谢大家!
?活上照顾好他。
今天在曹老师和各位家长朋友面前,真是班门弄斧,欢迎大家多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