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动中国有感
不朽的信念、无悔的奉献,叙写十三亿人的感动
——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节目观后有感
有什么能比坚定的信念震撼人,有什么能比无私的奉献更能感动人。十一个感人至深的事迹,十二个别样的精彩人生,为十三亿国人叙写了一腔满满的感动与沉甸甸的难忘的记忆。
“两弹”元勋朱光亚,在核科学领域克难攻坚,他一生不慕名利,是心系祖国安危的爱国信念支撑他;植根高原的并蒂雪莲,放弃城里优越的生活,十二年坚守藏区支教,是一心忘我,改变藏区孤儿人生的信念给他决择的力量;医学泰斗吴孟超,60年从医路,是他用医者仁心的信念谱写的华美篇章;无臂钢琴师刘伟、用生命诠释“为人民服务”的杨善洲、甘于贫困的草根慈善家阿里木……用三轮车做慈善的白芳礼老人,透过他们感人的事迹,我们看到一颗颗大爱无疆的心,更看到深植每一个光辉形象内心的坚定信念和用生命来谱写的无悔奉献。
做为×××战线的普通一员,我深爱着自己的工作,她虽然看起来是那样的平凡,那样的不惹人注目,但我坚信,通过自己的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可以帮助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只要坚定心存百姓、为民办事的信念,甘于奉献,乐于付出,也一定能谱写出自己的——感动。
二○一二年二月十九日
第二篇:感动中国有感
观《感动中国》有感 前些天,公司组织我们全体员工观看了《感动中国2011人物颁奖典礼》。观看中,那一个个感人肺腑的事迹,一次次带给我心灵上的震撼,除了对人间真情的感动,更有对社会的反思,到底是真情可贵,这个社会离不开爱的维系,有舍小为大的爱,舍己为人的爱,种种种,让我从心灵上体会到了生活里依旧存在的温暖,大家会用代代相传的精神把他们铭记,颁奖早已不再重要,感动却常留心中。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的社会会被感动洗涤得清澈,被感动净化着心灵。
平凡的生活中,总有一种爱让人感动,岁月的沧桑中总有一种感动让人为之震撼,就像风的力量,那种感动足以让整个民族为之动容,无须张扬铺排,却能让人铭记于心;无须渲染夸张,却能使人感动不已。扛起一份责任,献出一份爱心去诠释和谐、诠释人类的理性、诠释2011的感动。
尽管获选的十个感动中国人物和群体有着不同的社会和职业背景,也用着不同的方式感动着别人,但从他们身上,我们还是能够看到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他们所表现出来令人感动、为人景仰的高尚精神,奠基和建构着和谐社会及其所特有的和谐文化。而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感动中国》“和谐为美”的基本的创作审美观,节目从社会实践和普通群众的生动创造中吸取了丰富营养,把和谐理念和精神融入到创作当中,热情地讴歌真善美,充分展示出了人性的善良和社会的美好,体现出了昂扬向上的正气,引导了
人们的价值取向。他们的这些行为符合了中国人共同的价值标准,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符合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并和社会所倡导的道德价值取向完全一致,它触动了所有人的心灵。细细品味感动人物的事迹,我以为还有一个特质是相通的,那就是“责任”二字。他们也都是普通人,和我们大多人一样。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很普通的工作,是他们份内的事情,甚至自己也能做到。可由于我们中不少人往往有始无终,中途因自身或外在的一些原因而不得不中断,坚持不下,因此,很多人往往难以达到类似获奖感动人物的事迹或境界。
而今,有一种现象令人担忧。如社会生活中,当人们遇到一些问题困难时,总有不少人一味地抱怨、埋怨问题及体制,甚至有人不是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反而玩世不恭,得过且过。这是极不可取的。也许我们会遇到一些困难,大至大范围的天灾,小至局部的个人苦难;也许国家还存在不少潜在问题,如体制不完善,局部落后、甚至不公等;也许社会还欠缺美好完善。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一份为国为民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情愫,如果每个人都认真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我们的一些问题何愁难以解决;我们的社会何愁不进步,充满美好与人性。这也是每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成熟公民应切实履行的责任。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人人可以感动自己、感动别人。
每一次付出都是一次旅行,每一个故事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每一位感动中国人物都是国人心中的一杆路标。
感人心者,人恒感激之;动人心者,人恒敬佩之。
感动,是一首歌。感动,是一种幸福。读懂了他们的故事,你就会感觉到:
有的时候,感动就在我们的身边,有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感动。
有的时候,我们铭记了感动,有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做到感动身边的人。
第三篇:感动中国有感
观《2013年感动中国》有感
一样的春回大地,不一样的心灵震撼。《感动中国》再次通过荧屏给了我们一份坚信,坚信这是一个有爱的世界,一个有爱的未来。
当熟悉的音乐沉沉响起,当一座座奖杯缓缓竖起,我知道下一刻将会被永久地刻上丹青的磨盘。我一直都觉得想感动一个人在于你的意念,感动十个人在于你的恒心,而感动千万上亿个人,不光需要你的意念,你的恒心,更需要你从心底崛起的信仰。中国工程院士林俊德同志就为自己心中的那份信仰,全然不顾癌症晚期的病痛,曾九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下床工作。不是他不知道痛,不是他不懂得珍爱生命,而是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剩的日子不多了,而他的研究工作还没有完成,他怕自己躺下了就起不来了,所以他强迫自己站不起来就坐起来继续工作。正如他所说“躺在床上的是病人,坐起来就是正常人。”他要像正常人一样工作,一样地纂写生命的意义。林院士的这种对死亡的坦然,对研究工作的秉然冲击着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震撼着我们的灵魂,让我们不得不来重新审视生命
“百行孝为先“。孝是道德的根源,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欲做事先做人,欲做人先尊孝。老话说:父母对子女的爱比路长,子女对父母的爱只有筷子长。而人民教师陈斌强用安文到冰水那条路上的N个来回诠释了众人眼中的”筷子爱“,用一条陈旧的绑带掀翻了“久病床前无孝子”的沧桑孝道。他把孝道洒给了一路的风景,留给了一路的风光,却把孝的精神种在了世间大地,感动了千万大众。同样的身份,不一样的传爱方式。年仅28岁的女教师丽莉姐为救学生,失去双腿高位截瘫,还在醒来的那一刻急切地询问被救的学生怎么样,全然忘了自己刚从死亡线上回来。花样的年华在她向前扑的那一刻与轮椅永生相伴,但她却从不后悔,因为她说“他们比我年轻”。她育人,更育懂爱的人,她教她的宝贝们如何爱被别人,传递爱,她无悔。
就在我们还偎依在父母的怀抱中撒娇的年龄里,年仅12岁的何玥却变成了夜空里的一颗星星,一颗最闪亮的星星。12岁本该是一个最无忧无虑,只享快乐的年龄,但是小玥玥却不幸地患上了小脑胶质瘤,开始了一场与病魔抗争的恶战。但当她知道了自己的病情,经历了病友的离去后,善良的她决定让自己短暂的生命不再短暂。她请求爸爸把同学老师捐来的两千多块钱反捐出去,并决定在自己的器官无偿捐赠。虽然刚开始遭到了爸爸妈妈的不理解,不接受,但这却是她的心愿。每个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儿女的。虽然玥玥的爸爸妈妈不能接受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因为在她的老家桂林,人死后尸体被剖开无异于大逆不道),但是玥玥的爸爸妈妈还是含泪同意了,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开心,不要留有遗憾。他们是最伟大的父母。看完了何玥的事迹,我总在想她一定遗落在人间的天使。因为她的无私,因为她的善良,更因为她那颗装大事的心!“动人以行不以言”。院士做到了,老师做到了,孩童做到了,领导,你做到了吗?陈家顺做到了。他身为领导却隐姓埋名,实地考察,为农民工寻找可靠的打工厂家,他是劳模,更是领导模。农村妇女高淑珍为残疾的孩子办学堂,传知识,这不是因为她富有,而是因为别人需要,所以她愿不惜辛苦挑起孩子们的天,哪怕她的肩膀把不够宽阔,但是还是她做了,她坚持地做了。他们都是伟大的,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当今的社会,一个需要大美大德的社会,他们来了,他们做了,就犹如一根根擎天柱,撑起我们的爱的蓝天,让我们看到了一道道人性光辉的闪耀,更激发了我们追善的力量!
感动中国,源源流畅!
第四篇:读《感动中国》有感
读《感动中国》有感
第一眼看到《感动中国》这本书,我就被它所吸引,迫不及待地翻开书浏览了一下目录,就开始读起来。
读完这本书,我心中生出许多感慨。书中的每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是那么的伟大,他们不仅为自己闯出了一番事业,还为社会作出了许多贡献。
我最佩服的就是霍金,不仅佩服他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功,更被他顽强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折服。霍金是不幸的,他在风华正茂的时候患上了卢伽雷氏症,被永远禁锢在了轮椅上,他失去了和正常人一样的权利,甚至又因病被剥夺了说的权利。这对一个青年人来说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呀。可霍金面对自己的不幸表现出来不是悲观丧气、怨天尤人,而是自信、乐观和开朗。他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不幸,继续醉心研究,写出了轰动全世界的著作——《时间简史》。他,成了万人敬仰的物理学家。身体极度残疾的霍金会有如此辉煌的成就,这是任谁也想不到的!霍金就这样凭着不屈的毅力和对宇宙的热爱,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探索。霍金不屈不挠的精神,不正是我们在学习中所欠缺的吗?如果我们有他十分之一得毅力,再凭借我们是健全人这一优势,我想我们也会有非凡的成就。可我们之所以不能够超越自己,我想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因为家庭条件太优越了,使得我们不能吃苦,只满足于现状吧!
人活一世,其实真的很短,除去吃饭、睡觉,还有那美好的童年,剩下的时间无几。有的人一辈子享尽荣华富贵,而有的人却只能靠做
苦力赚钱维持生计。随着社会的变化,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只能被淘汰。我们如果不想被淘汰,就得有不被淘汰的本钱,对于我们来说这本钱就是知识。知识它摸不着,看不见,偷不走,它是无形的财产,知识就是力量。如果我们现在苦上十几年,将来就能幸福几十年,而且还能把自己的成就延续到下一代,这是一笔多么划算的交易
其实,每个人不一定都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来,但至少自己尝试过,投入全部精力去做过。不求轰轰烈烈,但求今生无悔。目标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高尔基曾说过:“一个人只有不断地超越自己追求的目标,他的潜能才能不断地被挖掘,才能对社会的贡献越来越大。”只有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才会为此而努力,才会一直进步下去。
我现在也在寻找自己的目标,我想以后有了目标的陪伴,我的生活就不会孤独乏味,我就有了前进的动力。我决定从今天开始,我要过好每一个不会让自己后悔的今天!
沛县河口镇封皇庄小学六
(一)封 玫 瑰
第五篇:观感动中国有感
观感动中国有感
在看了感动中国2012的颁奖典礼后,我深受各得奖者的事迹感动。而其中最感动我的得奖者是长着天使的翅膀的张丽莉,身著迷彩的李文波,隔岸送游子归根的高秉涵。
在看到感动中国张丽莉部分时,我留下了忍了将近五十分钟的泪水,不是因为前面的不感人,也不是因为前面的得奖者太平凡,而是因为在平凡的张丽莉身上我却看到了不平凡的翅膀。她在舍身救学生的时候,反应是那么的自然,就好像人在饿了的时候就吃饭,又好像是上帝赋予的应激反应。她救得了她的宝贝们,却被恶魔偷取了双腿,从此靠翅膀托着她行走。她失去的是双腿,得到的却是自己的宝贝们。我们看到的只是一段的故短短事片段,而受到的却是“张丽莉”这个不仅仅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解救学生于危难之中的代名词。
身著迷彩的李文波和张丽莉看起来不一样,其实质却是差不多的。张丽莉救自己的宝贝们为的是祖国的花朵,也就是祖国的将来;李文波在永署礁的一层不变的工作,为的也是祖国的将来。在一个离自己的家乡很遥远的地方,每过三个小时重复一次那一层不变的工作。呆在连狗呆了三个月都会疯掉的地方,想家了,想老婆孩子了,就如同自虐般地一次次重复的走到礁的最外面离家最近的距离的地方,苦苦思恋。而在这样的封闭的岛屿之上,一个活生生的男子汉却呆了整整二十多年,并且想着就算退休了,以后假如国家需要还去南沙,还去为国家提供气象数据,还未国家奉献自己的青春。一个铁铮铮的汉子,一个为国家奉献青春的人,叫我们怎能不感动,怎能不将他铭记?
离开了家乡的游子们,在海峡的另一边泡着老乡从家乡带到台湾的泥土喝,一包分七次,对于他们来说是多么的珍贵。在彼岸的他们只能这样以慰思乡之情,只有这样让自己有种也触摸到了家乡,将自己与家乡合二为一的感觉。远游的游子们啊!个个都思念着故土,个个都想着落叶归根,而同时游子的高秉涵却站在一个不寻常的高度,让与自己有切肤之痛的同乡们,在百年之后,回到自己日日思念的家乡,完成他们的夙愿。忧同行之忧,为同行的愿望而长久努力。我由衷的佩服我们的高秉涵老前辈,也希望以后可以有很多“高秉涵”。
感动中国是属于人民的电视节目,是属于大众的集体感动,感动中国,感动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