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义马市常村镇中1999届毕业生十五年重聚
义马市常村镇中1999届毕业生十五年重聚
活动倡议书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从毕业到现在已匆匆走过十几年,我们都渐渐长大成熟、成家立业,我们也在岁月流逝中渐渐模糊了往昔稚嫩的张张脸庞,耳畔也渐少了往日清晰的欢声笑语,取而代之的是家庭、工作的劳碌和疲惫。回忆是美好的,我们不妨回忆;现实是骨感的,我们也不畏惧!祝福大家生活幸福!开心依旧!年轻依旧!
从那一天毕业走出教室,到今天已过十四年。明年的七月,我们就要将这些美好的记忆驻留心间十五年!一晃15年,我们已相别十五载。今天的你已经变成什么样子了?这成为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你是否记得那个浪漫的夏日.执手相看.无语凝噎的情节.一别数年.荏苒而近年立.当年同窗.今各西东.当我们相信;无论你回到故里.或远在他乡.无论你事业辉煌.或暂时失意.无论你多么闲暇或何等繁忙......可是同窗之情不变.你终究不会忘记校园里的攀谈.惬意操场的嬉戏.....也许.你把这一切都冰封收藏.悄悄期待这重逢的春光.我们和你一样.多少次梦里相聚.多少次心驰神往。
毕业以后,也许,我们有些同学交往密切,情深似海。但是我们更多的同学难得相见,甚至从未谋面。因此,相聚是一种需求,也是一种渴望,更是一种憧憬。
为了感恩,为了重拾往昔美好的记忆,也为了浓浓的同学情谊,我们在此发出邀请,邀请大家十五年后的再次相聚!
来吧.老同学、让我们携起手来.为融化世态炎凉-----干杯。来吧.老同学.让我们友谊长存.为实现共同发展-----干杯。
聚会时间:2013年7月13日(农历六月初六,星期六)聚会地点:随后通知、见谅
聚会发起人:李冠超老师
联系电话:***
聚会筹备负责人:樊江坤许杨明
筹备负责人联系电话:***(樊)***(许)
同学会聚会原则:
1、自愿原则
2、聚会费用采取AA制原则(带家属的亦在此列)
3、聚会费用实行财务公开原则
4、友情赞助原则(收入较为富裕的同学可在原则1、2条件下友情赞助)
实施步骤:
一、2012年剩余时间内调查了解,想办法与本届所有同学取得联系,征求大家意见和建议;
二、成立本届学生聚会组委会,明确各自责任;有能力的同学可自荐参与组委会工作,也可推荐;
三、本届学生聚会组委会设置:
1、联络组负责联络所有同学,发送同学聚会邀请函,了解同学对聚会的意见和建议,向组委会反馈。邀请班主任及部分任课教师。将所有确定到会的人员和联系方式汇总,聚会时经本人予以补充和确认。安排聚会当天的接待。
2、联欢策划组负责聚会活动的节目安排,主持并统计到会人员节目,安排同学发言及组织旅游等事宜。
3、财务后勤组负责费用预算、收费、费用支出及财务公开等项工作。安排同学聚餐、K歌、交通等后勤工作。
4、宣传组负责同学会照相、摄像、制作本届学生通讯册、标语制作、会场布置及后期事务筹划和安排等工作。
四、实施过程安排:
1、第一阶段:2012年11月-12月20日之间成立组委会,商讨及策划活动具体方案和细节;发起活动方案。
2、第二阶段:2012年12月21日-2013年5月31日之间,联络组和宣传组联络同学,成立活动讨论群组,征求意见和建议,汇总联络结果。
3、第三阶段:2013年6月1日-2013年7月5日之间,组委会
决定本届学生聚会整体方案(包括费用预算、节目安排、旅游策划、聚会地点确定、制作通讯录、会场布置方案及相关细节等)。
4、第四阶段:2013年7月6日-2013年7月10日,聚会地点及旅游事宜通知,组委会相关事宜告知,聚会准备等。
5、第五阶段:2013年7月11日-2013年7月20日,聚会纪念品整理、同学聚会、组织旅游、聚会总结、财务公开、纪念品发放等。
另:为了本届学生彼此的关爱和呵护,也为了我们的友谊常驻心间,拟成立本届学生爱心基金,请大家积极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未尽事宜,请见谅!
第二篇:【教学设计】初中思想品德《灿烂的中华文化》(叶县常村镇中许其章)
《灿烂的中华文化》 教学设计
许其章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能力目标: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体会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从历史、文学、军事等方面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感受中华美德的深刻影响。
3、知识目标: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影响深远;代代传承的中华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教材分析:
本框由两目构成。第一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首先通过探究活动,增强对中华文化的感性认识;接着叙述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再突出中华文化的力量,然后讲中华文化总的特点,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最后讲中华文化的地位及影响。第二目,“传统美德,薪火相传”,主要讲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表现及其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的特点。学生情况分析:
中学生从小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由于他们的认知正处于从感性向理性发展的时期,他们对中华文化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特点及价值缺乏理性的认识。在中外文化的碰撞中,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传统美德有一定的感悟,但缺乏传承的自觉性。教学重难点: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重点)
2、中华文化的深刻影响。(重点)
3、传统美德、代代传承。(难点)教学理念:
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活动探究引导学生深刻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关注学生的成长,增强传承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教学需要,开发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活动探究法、分组讨论法等。教学基本程序: 创设情境——发现、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活动——引出结论——归纳提升——拓展延伸。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了解学生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熟悉教材,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制作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体现中华文化元素和中华传统美德的资料,感受中华文化魅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欣赏歌曲《中国话》,自然地导入新课。
二、教学过程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目
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板书)
1、多媒体出示教材66页的第一个情景材料的内容,并提问: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学生先思考,然后说出他们想到的内容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2、提问:是谁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学生思考后多媒体出示结果)
过渡:灿烂的中华文化,还有很多内容,下面同学们就来展示一下你们收集到的文化成果。
3、活动:各小组整理昨天收集的文化成果,并以竞赛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成果。过渡:通过展示我们初步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下面我们再来通过一组图片具体的感受中华文化。
4、多媒体播放一组图片,让学生共同欣赏。
5、提问:通过以上的学习你能否总结一下,中华文化有哪些元素构成呢?
(通小组讨论,最终得出结论。多媒体出示: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共同组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6、提问:为什么中华文化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各小组讨论,师明确,多媒体出示结果)
7、提问: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大家能不能总结一下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学生齐答: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8、中华文化的地位怎样呢?
(学生齐答: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9、提问:中华文化的影响怎样?
(各小组思考讨论,同时多媒体出示孙子兵法的图片,找代表回答,最后多媒体出示结果。中华文化的影响:中华文化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而且对人类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0、小结: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华文化的构成、特点、影响等内容,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目
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板书)
(二)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
1、多媒体出示68页的三个故事的画面,让学生说出三个故事的具体内容,并说出每个故事所蕴含的传统美德对我们今天生活的影响。
2、多媒体出示69页的中华传统美德,并让学生齐读。
3、活动:学生展示各个小组收集到的反应中华传统美德的成语,并进行评比。
4、多媒体出示连线题,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名言警句与中华传统美德之间的关系。
5、提问:中华传统美德有什么特点?(学生思考并回答:生生不息
历久弥新)
6、小组讨论:我们该如何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呢?(小组先讨论,再找代表发言,师总结:代代传承
与时俱进)
7、学完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
三、课堂小结
多媒体出示课堂小结的内容
四、质疑
五、反馈练习
1、当前,社会上一些人越来越热衷于过愚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日,而中华民族的一些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却被逐渐淡忘。上述现象,我们应该怎样认识?()A、外国节日比中国节日更时尚、更有意义 B、弘扬民族文化必须杜绝一切外来文化
C、不应以外来文化取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D、改革开放的需要
2、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古国,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的是:()
①人不为己,天诛地灭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A、① ②
B、① ② ④
C、① ② ③
D、② ③ ④
3、中华文化的特点是:
()
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是:
()
A.开拓创新
B.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蕴涵传统美德
D.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E.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4、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华文化正日益走向世界。这说明:
()A.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B.传统美德具有强大的力量
C.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根
D.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弘扬民族文化
5、近年来,很多国家都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汉语热”源自中国文化散发出的独特魅力。为满足学习者需求和推广中国文化,我国陆续在世界各地开办100所中外合作孔子学院,这体现了:
()
①中国文化已取代了世界各国文化
②中国文化的发展不能与外界隔绝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面向世界,具有进步性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以深厚的东方底蕴,鲜明的民族风格展现在世界舞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张平数学没学好,父亲安慰他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从张平父亲的话中,我们看到:
()A.中华传统文化对我们的深刻影响 B.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 C.先进文化的鼓舞作用 D.父慈子孝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