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回眸-陈胡思想之再回顾[精选]

时间:2019-05-15 01:20: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四回眸-陈胡思想之再回顾[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四回眸-陈胡思想之再回顾[精选]》。

第一篇:五四回眸-陈胡思想之再回顾[精选]

12301010092-周晓婷PTSS110008.0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回眸“五四”---继承与思考

---陈、胡思想引领之再回顾

摘要:

陈独秀与胡适的思想引领了无数的青年学生投入到国家的救亡道路之上,促进了中国社会文化与政治的变革;陈、胡二人的共同目标促使了他们的合作,却又因不同的思想主义与政治主张走向分歧;无论功与过,五四时期是永远值得我们思考、借鉴的历史篇章。关键词:“五四”运动 思想领袖 陈独秀 胡适 合作与分歧 反思

正文: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我国人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苦苦挣扎,各个阶层的中国人纷纷加入保国、救国的行动中,而青年学生便是这其中十分重要的一股力量,“五四”时期便是其崭露头角的高潮时期。一个强大而优秀的群体,必定有一些少数人在队伍前方披荆斩棘、激流勇进,这一些人,我们往往称之为“领袖”。陈独秀与胡适便是五四运动时期当之无愧的青年学生思想领袖,正是他们在思想上的引领,点亮了无数青年的思想,使其成为一股锐不可当的新力量。

一、陈、胡二人合作的前期基础

五四运动是一场由青年学生发起的反封建爱国运动,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中国历史由此掀开新的篇章,但是整个五四运动时期却不仅仅包含政治性的反抗,更包含着中国文化的变革。它从1915年《新青年》(初名为《青年杂志》)的创办开始,至1921年,我们将此时期称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而1919年的五四运动便是其前期与后期的分界点。这场运动实际上主要由两大思潮催化而成,即激进主义和自由主义。这两大思潮汇合的历史缘由在于他们对于反抗传统的文化专制主义和致力于建设民主政治有着共同的兴趣,其当时的代表人物即分别是陈独秀与胡适。1

两人在五四时期之前,其实专注的方向并不同,胡适当时的关注点并未真正地涉及政治,而是在于中国的社会文化与西方先进的的文化体系。陈独秀则聚焦于政治,当初他之所以要创办《新青年》,便是痛感于中国当时处于内忧外患的危机状况,却民心涣散,没有独当一面的群体力量。因此他在《新青年》发刊初始,即明确将该刊的工作定位在探讨青年修身治国之道,介绍世界的形式和学术,激励青年志趣与精神。因为该刊的文化内容,陈独秀向胡1 欧阳哲生.胡适对“五四”运动的历史诠释[J].中国文化研究,1997,04:40-48.适抛出了橄榄枝。因此,在五四时期的前期,胡适与陈独秀便已深交,他们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对文化的变革有着共同的见解与主张。从《新青年》创刊开始,两人便开始经常书信往来,相互切磋文学翻译,再到思想层面的交流与探讨,由此成为推心置腹之交。再之后,两人共同执事与北京大学,借以教学之便,将文化变革的意识进一步在青年学生中推广。他们都力求突破十九世纪末以来盘踞中国文化思想界的“中体西用”的思维模式,要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观念体系给予“价值重估”,创造一个与现代生活相适应的精神文化系统。2他们利用《新青年》的影响力与教学工作之便向青年学生们传播反对旧道德与旧文化、提倡新道德与新文化的思想观念,提倡妇女解放,宣传男女平等,个性解放,提倡白话文。

但是要进行社会的文化变革,必定会涉及到社会的政治体制问题,针对于社会制度的探索也两人的交流与工作中由此展开来。他们二人之所以能够在五四时期合作,原因在于他们对于中国文化革新的主体认识大体一致。他们都立求突破十九世纪末以来主导中国文化思想界的“中体西用”的思维模式,要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观念体系给予价值“重估”,真正地吸收西方的精华思想与体制,尊崇“赛先生”(科学)与“德先生”(民主)。而在与政治变革的主张上,他们也都认为青年是最主要的力量之一。而在此之前,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并且资产阶级革命派内部意见分歧,面对革命的未来路线,有人甚至陷入消极失望的情绪,当局也未重视起青年学生的力量,因此,在青年学生中,对重振革命精神的响应者也不占多数,陈、胡二人正是发现了这一点。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讴歌青年生命的活力与力量:“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予所欲涕泣陈词者,唯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而胡适亦表示;“凡能掀动全国的**,都起于外交或政治问题。这是古今中外共同的现象:凡一国的政治没有上轨道,没有和平改换政权的制度,没有合法代表民意的机关,那么,鼓励政治改革的责任总落在青年知识分子的肩膀上。汉宋的太学生危言谠议,明末的东林、复社,清末的公车上书和革命运动,都是明显的例子,外国也是如此的。”3而后在他们的大力宣传与激励之下,不止青年学生,学术界的知识分子也开始关注中国的政治体系改革。他们二人在五四时期前期的交流与努力之下,迎来了中国的“文艺复兴”---新文化运动,青年学生开始积极参与国家政治,接受新文化。2 欧阳哲生.胡适与陈独秀思想之比较研究(上篇)[J].中国文化研究,1995,04:42-49.张军.对五四前后胡适思想转变的几点评析[J].求索,2006,04:223-226+220.3二、五四时期走向高潮,两人的思想与主张初现分歧

1919年4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和平会议”成为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索,以北京大学学生为先驱的青年民主政治活动就此爆发。在运动爆发的前夕,多数研究均强调,就已经出现了大型化联合组织,如北京大学学生会的成立、各地学生救国会(爱国会)的组建、全国性的学生救国会。但更有影响力的是一批小团体的组建,如新潮社、国民社、平民教育讲演团、少年中国学会等,成员多为几十人,至多上百人,为志趣之组合,以出版杂志和校外演讲为主要活动方式。一些更为激烈的学生试图建立“组织坚固的有力量的小团体”,充当爱国运动的前驱,如同言社、工学会、共学会等,一般仅有十多人,且采取组织内秘密活动的方式。4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犹如一把怒火,点燃了这股勃发的力量,原本酝酿的五七示威大会提前在五月四号那天爆发了。陈独秀在当时视其为一场国民觉醒进而参与政治的爱国民主政治运动,并积极声援这场学生运动,其在《每周评论》上称:“禁止国民集会,拿办爱国的学生,逼走大学校长,总算对得起日本人了!”观点激进而尖锐。陈独秀本是革命家出身,青年学生主导的这一场干预政治的民主运动对他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这便是陈独秀由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化变革走向政治革命的转折点。而五四运动爆发的时候,胡适却身在上海,接待来华访问的杜威,并未亲身经历五四运动。当获知**爆发的消息时,胡适并未向陈独秀一般激昂,他表现出了一个自由主义者对“爱国”问题的回应,对政治与文化的思考。他对此场运动仍持肯定态度,但是也指出:“但是我们不要忘记,这种运动是非常的事,是变态的社会里不得已的事。但是他又是很不经济的不幸事,因为是不得已,故他的发生是可以原谅的;因为是很不经济的不幸事,故这种运动是暂时不得已的救急办法,却不可长期存在的。”并且十分反对学生罢课,认为这是解决问题的下下策。

毫无疑问,五四运动时一场政治斗争运动,其主导的群体是受到由陈胡二人引领的新文化运动启发的青年学生。陈独秀的关注重心在此时逐渐由文化变革转向了政治革命,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激进主义的代表人物,而胡适仍坚守着作为一个文人的立场,表现出了鲜明的自由主义者色彩,这便是二人走向分歧的起点。但是两人的分歧也并非在意料之外,在五四时期的前期,也就是新文化兴起之时,二人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便有所出入。陈独秀认为应该要打倒一切旧文化,他提出这样的口号:“破坏!破坏偶像!破坏虚伪的偶像!吾人信仰,当以真实的合理的为标准。”他认为要拥护“赛”“德”二位先生,就不得不推到孔教,反对国粹与旧文化。而胡适则是以“文化重估”为出发点,依据进化论的观点,整理4 刘一皋.“五四”运动中的学生群体行为分析[J].开放时代,2009,10:36-61.国故,并认为文化转型需要一个缓冲期,并非可以一蹴而就。新文化运动中,以文化变革为主题,却也涉及对政治体制的思考,陈独秀可以说是为政治而进行文化变革,而胡适则是为文化变革而涉足政治。在改造中国的政治方案的探讨问题上,胡适视改良为中国革命的唯一之途,他把目光集中在某些具体社会问题,诸如贫困、疾病、贪污、愚昧、扰乱等。他批评五四时期流行的“根本解决”的政治主张。陈独秀则认为中国要获得真正的社会稳定和平,需要“非多数国民出来,用那最不和平的手段,将用顾全饭碗、阻碍和平的武人、议员、政客扫荡一空不可。”

三、五四后期,两人走向不同的道路

五四运动结束后,陈独秀与胡适的政治倾向发生的明显的分歧,直接导致了《新青年》文人群体的裂变。5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大力支持政治革命,胡适、周作人等则趋向社会改良,原本受他们影响的青年学生也开始重新划分队伍,追随两个不同的政治主张,激进主义与自由主义在中国逐渐成型。文人群体的裂变与分化体现了五四思想朝着不同甚至对立的方向发展,显示五四的思想遗产中有多元性和辩证性发展的契机和挑战。

作为近代中国重要的新兴思想力量,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五四时期的激进主义为中国新文学的出现规范了具体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方向,中国新文学的出现则内在含蓄地呼应了五四激进主义的文化主张和文化立场。同时也有力地推进了中国政治体系改革的进程,影响了无数的青年,引领他们走上革命的道路,勇于打破传统,推动自身的进步,也推动了国家的发展。而以胡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虽不是彻底反封建反帝国主义的重要力量,却也为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贡献了不小的力量。自由主义尊崇科学与民生,胡适就一再强调社会问题的解决在于中国改革的重要性:“我们不去研究人力车夫的生计,却在高谈社会主义„„不去研究安福部如何解散,不去研究南北问题如何解决,却在高谈社会主义,我们还要得意洋洋地夸口道:‘我们所谈的是根本解决’。”他们首先强调的是个人的自由与权力,再到社会宏观问题,不得不说,自由主义的主张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激进主义的缺陷。纵使自由主义无法成为中国当时政治改革的先驱,却也是极为重要的一股力量,与激进主义相并肩,推动了中国政治的发展。

四、个人反思

五四时期离我们已将近一个世纪,但是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永远不会过时褪色。在急需变革的社会中,陈独秀与胡适两位先生果敢争先,勇于质疑并反抗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做法,尤其是陈独秀先生,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5 张军.对五四前后胡适思想转变的几点评析[J].求索,2006,04:223-226+220.上还稍有欠缺。正所谓“存在即合理”,一种文化之所以能传承千年,纵然糟粕不少,但是也肯定有其精华之处,所以在处理传统文化时,我们不能一竿子打翻。而所谓的先进文化亦是,凡事不可能十全十美,在吸收外来的先进文明时,我们要择其优而纳。而对于陈独秀与胡适的合作与分歧,我认为,只要两个人具有共同的目标---改革中国,就算在根本主张上有所出入,那么也必定能够携手共进。当道路出现分歧时,也依然能够相互影响,促使对方向好的方面发展。

而作为一个处于风华正茂时期的青年学生,我认为我自身,还有不少的同学都缺乏着当初青年领袖们的勇气与创新。领袖之所以能成为领袖,是在于其能敢为人之先,敢于打破世俗与常规。陈独秀与胡适二人在“尊孔复儒”的文化复辟中果断地质疑、反抗,吸收西方先进的文化精华,全身心致力于社会文化的变革运动之中,并明智地认识到青年的力量之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由此不留余力的鼓励并激发中国青年的思想,为中国新生代的力量注入活力。同时,他们也是在学术界“不谈政治”的氛围下敢于第一个站出来,积极思考政治的变革之路,投身到政治救国的运动之中。如今的我们作为中国高速发展时期的新生力量,更是需要这样的思想领袖,需要这样的勇气、胆识与智慧。前人生于忧患而为之奋起,我们处于安逸更不能懈怠。

结语: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五四时期已成为历史卷册中的一页,但仍需要我们不断地翻阅、体会、思考,我们要学习五四时期的青年学生们的热血与激情,更要学习那时的青年领袖们的勇气与智慧。

引用及参考书目:

[1]欧阳哲生.胡适对“五四”运动的历史诠释[J].中国文化研究,1997,04:40-48.[2]欧阳哲生.胡适与陈独秀思想之比较研究(上篇)[J].中国文化研究,1995,04:42-49.[3]张军.对五四前后胡适思想转变的几点评析[J].求索,2006,04:223-226+220.[4]刘一皋.“五四”运动中的学生群体行为分析[J].开放时代,2009,10:36-61.[5]张军.对五四前后胡适思想转变的几点评析[J].求索,2006,04:223-226+220.[6]唐宝林.陈独秀与五四运动[J].教学与研究,1999,08:53-60.[7]章清.1920年代:思想界的分裂与中国社会的重组——对《新青年》同人“后五四时期”

思想分化的追踪[J].近代史研究,2004,06:122-160+1-0.[8]欧阳哲生.胡适对“五四”运动的历史诠释[J].中国文化研究,1997,04:40-48.[9]钱理群.试论五四时期“人的觉醒”[J].文学评论,1989,03:5-16+159.[10]尤小立.“公意”与五四前后《新青年》左翼同人的思想转向[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01:55-72+159.[11]张家康.陈独秀对五四运动的精神引领[J].党史纵横,2009,05:11-13.[12]卢付林.现代的召唤:走出传统伦理的困境——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五四激进文人为中心[J].中国文学研究,2009,(1):93-96

[13]潘晓嫚.五四时期知识界的“不谈政治”倾向及其转变[D].湖南大学,2013.[14]彭明.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文化观[J].历史教学,1989,05:2-7.[15]叶青.论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分化与嬗变[J].东南学术,2004,03:158-168.[16]黄楠森.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自由主义[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9,03:40-44

[17]谢昌逵.五四与中国青年的诞生[J].青年探索,2010,(1):2-10.[18]刘志光.两种选择:“五四”时期的李大钊与胡适——“问题与主义”之争中李大钊与胡适关系探析[J].中共党史研究,2007,01:84-91.[19]罗志田.西方的分裂:国际风云与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的演变[J].中国社会科学,1999,03:20-35.[20]李新宇.新文化运动为何“覆孔孟”——以陈独秀为例[J].东岳论丛,2007,28(1):102-107.[21]王奇生.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新青年》为视点[J].近代史研究,2007,01:21-40+158.

第二篇:复旦大学原校长陈望道先生的高等教育思想回眸

复旦大学原校长陈望道先生的高等教育思想回眸

摘 要:复旦大学原校长陈望道先生不仅是一位教育学家,也是一位真正的学者。他在语言学、修辞学等众多领域的学者气质让他在学界备受瞩目。履职复旦大学校长后,他全心全意为学校师资、教学、科研等工作殚尽竭虑,形成了丰富的高等教育思想。

关键词:陈望道;高等教育思想;复旦大学

陈望道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语言学家,民盟中央副主席。1891年生于浙江义乌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陈望道早年曾在金华中学求学,后赴日本留学,在早稻田大学主修文学、哲学等课程。回国后,陈望道执教复旦大学,执教足迹遍布中文系、新闻系、文学院,为复旦大学乃至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献出了一生的精力。此外,陈望道还担任过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复旦大学校长,是这所百年名校名副其实的最大功臣之一。

一、钻研修辞学,归国执教印

当后辈研究陈望道的高等教育思想时,最深切的感受之一是,他不仅是一位教育学家,他还是一位真正的学者,在学术研究上有着极高的造诣和丰硕的成果。二十世纪初期,年纪轻轻的陈望道就完成了《修辞学发凡》、《美学概论》、《因明学》、《作为法讲义》等高水平的著述。从学术研究成果可以看出,陈望道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包括修辞学、美学、逻辑学等多个学科都是他所擅长的,这在上世纪初的中国学界是十分罕见的。尤其是陈望道于1932年完成的《修辞学发凡》,这是一部对中国汉语言学而言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专著,是汉语言学中修辞学研究发展最重要的理论依据。凭借这部宏著,陈望道一举奠定了他在我国语言学、修辞学领域崇高的学术威望。

陈望道的学养与他从小喜爱读书有很大的关系。《论语》、《大学》、《中庸》等传统典籍在少年陈望道手中早已翻旧。而他的两位舅舅对他的影响更为深远。其中一位文笔流畅、简洁、清丽、明了,偏向于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深奥的古籍理韵。另一位则刚好相反,其文笔华丽、浓墨重彩、注重韵律、讲究修辞,尤其是喜欢在酒后创作意境豪放的诗词。在这两位文采极佳又文风各异的舅舅的熏陶下,陈望道逐渐悟出了汉语言修辞学的魅力。即便是不喜修辞、喜简洁明了行文的那位舅舅,在陈望道看来也是修辞学的高手,他只是在修辞上表面上很消极,但实际却具有非同一般的修辞效果。

上世纪初,陈望道曾获得了留学日本的机会,他丝毫不想放过如此难得的机会,在入读早稻田大学后更加勤于学术研究。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文学、修辞学是最负盛名的学科之一。诸如坪内逍遥、岛村龙太郎、五十岚力等当时日本最著名的几位修辞学家都在早稻田大学执教。分别出自上述三位的专著《美辞论稿》、《新美辞学》、《修辞学讲话》在日本修辞学界被视为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最高成果,也最具学术代表性。尽管陈望道在这所世界级名校没有以修辞学为专业,但他本人深厚的学术功底、学校浓烈的学术气氛与优质的学术环境,让他对修辞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吸引他在专业学习之外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用于修辞学研究。从日本留学归国后,陈望道进入复旦大学任教。刚成为大学教师,他便为复旦大学开设了一门新课程――修辞学,并专心致志创作完成了《修辞学发凡》。1923年,这部著作就已经通过油印面世了,但直到快十年后的1932年才付梓出版。在出版前,《修辞学发凡》的油印稿曾经历了五次大的修改,并被冯三昧、熊昌翼、田汉、章铁民等修辞学学者在课堂上试教过。可以说,这本著作是在一边试教、一边修订、一边油印、再一边试教的过程中不断被完善的。

在谈到对修辞学的兴趣来源以及主张推广修辞学课程的原因时,陈望道说道: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特殊历史环境下,西学东渐的潮流一直没有停止过,于是出现了不少以西学为纲人,他们身上总或多或少有一些崇洋媚外的影子,对中国文化、文学、文字大放批评言辞,说中文根本比不上英文;与此同时,虽然八股文已经被彻底否定,但是白话文体系尚未健全,很多白话文方面的东西还在探索建设当中,毋庸说学生,就连老师都不一定能将白话文使用准确。有鉴于此,陈望道坚信,在那个“青黄不接”的特殊时期,修辞学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向学生传授如何在文章创作中正确运用修辞是修辞学课程亟需解决的重任。陈望道在该领域的开创性贡献不仅是对修辞学这门学科而言的,更是填补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空白,让学界高度认可了他的学术地位和学术涵养。1952年,他走上复旦大学的校长之位,在此后二十多年生涯中无怨无悔地致力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

二、教育顾国情,平易求团结

陈望道也是最早的一批参加革命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坚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最坚强的领导,也是中国建设事业的顶梁柱,因此教育事业也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深入开展。自从承担起复旦大学的行政管理工作,陈望道便始终坚持党对高等教育的正确领导,并对党的领导无限忠诚。他履职校长一职开始,复旦大学就坚决施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作为校长的陈望道只要遇到重要的人事任免、教育大政方针、学校办学政策等问题或事务,都会将其提交至校党委会集体讨论、集体决定,自己从不搞一言堂。在陈望道的领导下,复旦大学始终沿着正确的教育方向发展,高等教育成就有目共睹。

陈望道一心扑在教育上,并有意识地定期考察国家的教育发展实情,再回头根据实际情况为学校订立规章制度。履职复旦大学校长没多久,陈望道便遭遇了一个十分为难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对待苏联在教育经验。究竟是不顾中国国情照抄照搬苏联经验,还是一切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办出有自己特色的高等教育。这个问题不仅是复旦大学才面临的问题,而是全国所有教育系统及其他社会主义事业都面临的重要问题。新中国建立之初,高等教育经验还十分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借鉴苏联的高等教育办学经验是必要的。然而,把与教育相关的苏联经验不假思索地一味搬到中国显然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以苏联学校作息制度为例,苏联的做法是六节一贯制,即一个上午学生要连续学习六节课,期间的休息时间非常短。这种作息时间引入中国后,陈望道指出,它显然与中国国情是相悖的。“中国与苏联两国的学生们,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作息习惯,抑或是用餐规律都有很大不同,如此不顾中苏差别的照抄照搬,是非常错误的。”陈望道将自己的想法通过教育部门向上反映,很快得到了答复:教育部门要立即纠正六节一贯制。

复旦大学于1952年做出院系调整。新中国成立前夕,上海及华东其他地区的十余所大学融入复旦,它们要么整体融入,要么按专业融入,在此过程中,很多原本在各自研究领域享有盛名的专家学者也成为复旦的一员。在调入调整涉及人员多、诉求广的复杂情况下,陈望道积极应对,多次亲自出马做新调入专家学者的工作,充分调动他们的教学科研积极性,维护整个学校教师队伍的团结稳定。陈望道为了请一位著名的外语系教授担任学术带头人,曾多次拜访这位教授,根本不像一位大学校长,而像一位拜请长辈的学生。在他的多次努力下,这位原本准备提早退休的教授接受了陈望道的邀请。对学术界的老前辈,陈望道可以放下校长的身段,对学术界的年轻新星,陈望道同样可以没有校长的架子,而是对他们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陈望道想尽各种方法,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为的就是能够让这些学术新星们尽快成长、独当一面。如果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取得了学界公认的成就,身为校长的陈望道一定会上门给予嘉奖。陈望道一心一意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从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规章、团结教师、关怀后辈、迎难而上,赢得了复旦大学所有师生员工的爱戴。他们安心教学与科研,在各自的教育岗位上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尽其能。对此,陈望道的个人作用和个人魅力功不可没。随着陈望道领导下的复旦大学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标杆,海内外不少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纷纷向复旦大学提交了加入申请,师资力量得到迅速提升,学校跻身国内高校教育水平前列有了坚实基础。

三、教研两手抓,老骥仍伏枥

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教学与科学研究,陈望道不仅注重教学,对科研事业也十分重视。作为复旦大学的校长,陈望道认为教学是高校教育主要任务,同时,科学研究也必不可少。如果只重视教学忽略科研,将直接导致学校教学水平下降,难以培养出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人才。因此,陈望道鼓励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他常常组织师生开展科研工作,强调科研的重要性。上世纪五十年代,在陈望道的积极努力下,每年复旦大学都会组织科研报告会,集中讨论当年重要的科研项目报告,讨论完成后还要大力进行宣传。陈望道倡导的这一做法一方面总结梳理了广大师生的科研活动及成果,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师生对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师生认识到科研之于教育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陈望道创建的科研报告会模式由于特殊的时局而一度关停,直到数年之后才在小范围恢复。然而今天,复旦大学的科研报告会不仅是该校一年一度的大事,同时也是国内高等教育界、科学界的一大盛事。参加科研报告会的除了科研主力军――各个专业系部的师生之外,复旦大学的行政部门也可以参加。根据陈望道曾经提出的要求,科研报告会不仅要体现复旦大学的高等教育办学特色,更要坚决落实我党的教育大政方针,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陈望道还坚持将复旦大学的科学殿堂向各种学派、持不同见解者敞开自由的大门,欢迎他们在其中自由研讨。这不仅有利于教学科研工作者能力的提升,更有利于繁荣我国的科学研究事业和教育事业。复旦大学今天的成功就足以证明陈望道当年所思、所做的正确性。

在很多人看来,陈望道在高等教育中强调科研的重要性,一方面是因为他的远见卓识,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本人也是一名酷爱科学研究的学者。如前文所述,陈望道将很多精力都用在了中文语言学的研究上。而且,在他履职复旦大学校长时,他还同时受邀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学学部担任委员、国务院高等教育学科规划委员会的语言组副组长、上海市语文学会的会长。在出任这些社会兼职期间,他在中文修辞学、中国文化研究、语文教育等领域的科研贡献让海内外学者同行瞩目。就连毛泽东主席都曾对陈望道主编的《辞海》、撰写的《修辞学发凡》给予了高度评价,说:“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不仅是智慧的全中国人民的心血,也突出凝聚了陈望道先生的力量。”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陈望道的健康状况每日愈下,然而他总是不放心复旦大学的教学科研,放不下国家的教育事业。他以崇高的使命感、高度的责任心、惊人意志品质,在病床上撰写完成了《文法简论》,再次为中文语言学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努力。

参考文献:

[1]陈立民.纪念陈望道先生诞辰120周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43-44.[2]陈望道.陈望道全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2-4.[3]崔雪芹.大学校长访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68-169.[4]陈望道.陈望道语言学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75-76

作者简介:

张?B(1982~),女,河南郑州人,河南工程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项目课题:2014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资助课题《河南省高等教育在全国的地位研究》,课题编号:2014398。

第三篇:王国维到陈建功—中国数学教育研究50年之回顾与反思代钦

王国维到陈建功—中国数学教育研究50年之回顾与反思

(内蒙古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代钦)

摘 要:本研究借助《教育世界》、《教育杂志》、《数理杂志》、《中等算学月刊》等杂志上刊登的关于数学教育的文章,以王国维、俞子夷、刘亦珩、陈建功等学者的数学教育研究工作为中心,以数学教育著作的翻译、内容和形式上的模仿学习、方法和思想上的探索创新为主线对中国数学教育研究50年的历程进行回顾与反思。即:1.简要介绍与数学教学研究有关的文献杂志,并列出《教育杂志》上刊登的所有数学教育研究的文章;2.论述数学教育研究的进展及其特点:(1)数学学科教学法的研究论著及其普通教学法、各科教学法、单科教学法和专门教学法等4个类型;(2)翻译传播国外数学教学法和自己探索发展道路的数学教育研究的两个发展阶段;(3)数学教学法研究的特点:第一,注重小学数学教育研究,而忽视了中学数学教育研究;第二,注重实践研究,轻理论研究;第三,注重生活经验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第四,模仿日本、美国等外国的研究方法;(4)外国数学教学法思想方法的介绍与传播;3.介绍数学教学实验研究概况。

关键词:中国数学教育;数学教学法;王国维;陈建功;《教育世界》;《教育杂志》

1.前 言

对中国数学教育研究进行史的研究是一个崭新课题,目前在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寥寥无几,拙文《我国近现代数学教学法发展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中国数学教育進展之二——对其历史性研究》(日本大阪教育大学:「数学教育研究」35号,2005)、李春兰硕士学位论文《中国近现代数学教育研究史之研究——以数学教学法研究为中心》(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等论文对某一阶段或某些问题进行较系统深入地研究以外,还有魏庚人主编的《中国中学数学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王权主编的《中国小学数学教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和俞子夷的《学习研究算术教学法五十年》(董远骞、施毓英编:《俞子夷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等著作中有所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但并不系统和深刻。本文在这些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自1901年至1952年这50年间的数学教育研究进行史的研究。即本研究借助《教育世界》、《东方杂志》、《教育杂志》、《数理杂志》(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中等算学月刊》等杂志上刊登的关于数学教育的文章,以王国维、俞子夷、刘亦珩、陈建功等学者的数学教育研究工作为中心,以数学教育著作的翻译、内容和形式上的模仿学习、方法和思想上的探索创新为主线对中国数学教育研究进行回顾与反思。

这里要说明三点:

(1)本论文题目没有采用以往的解放前后来选题的,而是以数学教学研究的发展特点来确定的。中国数学教学研究,从翻译外国数学教育论著到建立自己的理论的一个阶段,是以王国维的翻译工作为开端,以陈建功的《二十世纪的数学教育》为终点的。因为在这50年的数学教育研究中,研究者们没有因政治形式的变化而左右自己的研究。但是,1952年后,中国的数学教育研究中隐含者很多政治思想成分,走向了另外一个道路。(2)在论述中除原始文献的原文以外,将统一使用教学法,不再使用教授法等术语。1919年以前一般都采用“教授法”之名称,1919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率先倡议“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以便实施“教学合一”的教学思想.从此以后采用了“教学法”一词.从传统的“教授法”改变为“教学法”,只有一字之差,但充分体现了教育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这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即从传统的只注重教师的教学转向了学生的学习,这种转变具有质的变化.此外,在古汉语中,“学”(學)字亦有讨论、思想交流的含义,即:“《说文》‘爻,交也’.教与学乃思想之交流.”(《古字诂林》

(三)第719页)此外,“学”亦有讲学、互相讨论之意思.(《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1090).(3)除原文外,将算术、算学(1939年前的称呼)、数学统称为数学。

2.有关数学教育研究的文献

2.1 有关数学与数学教育杂志概况

我国自1897年开始创办了数学和数学教育方面的杂志,有的是私人创办,有的是学术团体创办,有的是学校创办的。如数学杂志有《算学报》(1897)、《中外算报》(1902)、《数学杂志》(1912)、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杂志》(1919)、《中国数学杂志》(1936)、《中等算学月刊》(1934)等,由于财力不足或政局动荡等原因,这些杂志均未能坚持多久,前后被迫停刊了。这些杂志上前后发表了相当数量的初等数学研究、数学史和数学教育研究的文章,但初等数学研究的文章占多数。另外,其他教育研究杂志和综合性杂志上也经常发表不少数学史及数学教育研究的论文,如《教育世界》(1901)、《东方杂志》(1905)、《教育杂志》(1909)、《教与学》(1935)等。自1911年以来《教育杂志》刊登了45篇关于数学教育方面的文章,有些文章是被连载的,其中数学教育研究方面的文章有42篇(其余为数学知识问答文章)。把这些文章的内容可以大致地分类以下8个方面:教学法研究、实验与调查研究、问题解决与计算、数学学习心理研究、珠算教学研究、测验制作研究、教具制作和其他等8个部分。(见文献[35][36])

2.2数学学科教授法的研究论著及其分类

清末民初,随着中国学制系统和国内政治形势的发展,外国的各种教育思潮传入中国,随之各种教学法的书籍大量传入,其中多数教学法书籍是经过日本传入中国的。这些教育思想中赫尔巴特派的五段教学法占重要位置。从20世纪20年代之前翻译日本教学法书居多,20年代之后翻译出版欧美的较多。此外,1920年以后,随着学习模仿和探索研究的深入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教学法著作逐渐增多,内容也不断扩展,水平也逐步提高,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更为突出。

我们根据教学法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内容可以把教学法论著大致地分四大类。第一类为普通教学法,第二类为各科教学法,第三类为专门教学法,第四类为单科教学法。

第一类的普通教学法较著名的翻译著作有《普通教学法》(帕克著,俞子夷译)、《中学教学法原理》(胡毅编译)、《德美教育新潮》(槇山荣次著,吴鼎昌译)、《教育研究实用主义问题》(教育杂志社)、《教授法教科书》(大濑甚太郎著)、《综合新教授法》(樋口勘次郎)、《教授法沿革史》(大濑甚太郎著)、《教授学》(汤本武比古著)、《教授原理》(长谷川乙彦著)、《小学教授法》(东基吉著)、《小学校教授法》(佐佐木吉三郎著)、《小学校教授法》(棚桥源太郎著)、《新教授法原论》(入泽宗寿,罗迪先翻译,商务,1929)。

第二类的各科教学法较有影响的著作有:《中学各科教学法之研究》(密离著,程其保翻译)、《各科教授法精义》(森冈常藏著)、《小学各科教授法》(小泉又一著)、《科学方法论》(该书为商务印书馆于1935年出版的“万有文库”丛书的一种,其原著为“F.W.Westaway著Scientific Method: Its Philosophical Basis and Its models of Application ”,翻译本为六册,第六册为各科教学法内容,第四十八章为“教室中解决数学问题”,介绍了问题解决教学法.)等。中国人在学习借鉴外国各科教学法的基础上,逐渐地编写出版了自己的各科教学法著作。如,《教育世界》(1901-1907)上连载了刘本枢、范鸿准等人编写的《小学校各科教授法》(师范教科丛编)、《小学各科新教学法之研究》(钟鲁斋)、《中学各科教学法》(钟鲁斋)、《小学各科教学法》(王骏声)、《教学法概要》(程其保)、《各科教学法》(范寿康)、《各科教授法》(江都、曹刍)、《新小学教学法》(俞子夷和吴晸暍)、《中学各科学习法》(中学生社)。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学校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类的专门教学法著作有《启发式教学法》(麦克谋莱,李振南译)、《设计教学法》(马克马利,杨廉译)等;国人自编的有《自习主义复式教授法》(范祥善编)等。此外,在中国较有影响的教育杂志上也连载日本学者介绍赫尔巴特派教学法的文章。如,1903年《教育世界》(第61号至64号)刊载了《费尔巴图派之教育》(美国查勒士德曷尔毛著,中岛端翻译),1904年,又刊载了《海尔巴特之兴味论》等文章。又如,《教育世界》杂志也连载了日本长谷川乙彦的《教授原理》(1905年)、富永岩太郎的《大教授法》(1907年)、汤本武比古的《教授学》(1901年)等。这些思想的传入对我国中小学各学科教授法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我国的现代教学法从无到有,从模仿学习到自己探索创造,编写出自己的教学法的书籍。

第四类的单科教学法著作也有不少,翻译与编写兼有。在1901年至1907年间,我国第一次翻译出版了数学教学法的著作。同时,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出版社陆续出版了数学教学法著作多种。我们把数学教学法论著可以分为翻译和自己编著两个部分。

第一,翻译出版的著作有:

(1)藤泽利喜太郎著,王国维译:《算术条目及教授法》,在《教育世界》杂志上连载。

(2)小仓金之助著:《算学教育的根本问题》,商务印书馆,1930年初版,1934年再版。由再版可以看出,该书也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也曾产生过积极影响。此书的日文初版为1924年。

(3)苏笠夫译:《中等学校算学教学法》,商务印书馆。(此书的原著为:Arthur Schultze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in Secondary Schools,从1920年代开始被中国人所知,早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数理杂志》上以《数学教授法》之名被连载,第一章由张鹏飞、张邦铭翻译,第三章由张忠嫁译.)商务印书馆编的《图书目录1897~1949》中没有注明该书的出版年代。(4)(德)坡尔雅(G.Polya)著,周佐严译,《怎样解题》(坡尔雅(G.Polya),即玻利亚.上世纪80年代,科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了玻利亚《怎样解题》、《数学与猜想》和《数学的发现》等著作,这些著作对我国数学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上海中华书局。

另外,在《数理杂志》、《中等算学月刊》上也翻译连载了史密斯等学者的数学教学法著作。

第二,中国人自己编写了不少小学数学等十几门各科教学法书籍。其中,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出版的数学教学法书籍最多。

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出版的影响较大的数学教学法书有:

(1)俞子夷:《小学算术科教学法》(商务印书馆),1929年初版。

(2)许用宾:《复兴算术教学法》(商务印书馆,初小8册,高小4册,共12册),1937年。

(3)吴志尧:《小学算术心理学及教学法》(商务印书馆),1948年初版。

(4)余介石、孙克定:《算学学习法》(中华书局),1947年。

(5)刘开达:《中学数学教学法》(商务印书馆),1949年。

此外,自1933年至1949年间,中华书局至少出版了18种算术教学法书(见文献[35][36])。

3.数学教育研究进展及研究特点

1949年以前,我国在数学教学法的研究、外国数学教学法的学习引进、数学教学实验研究等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1949年以前,小学算术教学法的研究十分活跃,研究成果的论著相当多。相比之下中学数学教学法的研究较滞后。《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中的总结很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中学教学法之研究,乃民国八年以后之事,前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学制颁布,虽曾于章程中规定各科教授法,但当时教师多未于重视。教授法大部为讲演式之注入法,一切教学之优劣全视教师对教材准备是否充分与言语说明是否明晰为标准。民国二年教育部曾通令全国中等学校奖励用‘教员口讲学生笔记’之教学方法,然仍不脱讲演式之注入方法。民国八年以后受新文化运动及杜威教育学说之影响,中学教学法乃实验风气颇盛。„„民国政府成立后,为改进中学教学方法,乃着重教师之集体研究讨论,教育部曾先后制定中等学校教学研究讲习及讨论会等办法颁发施行。计二十四年起每年令颁《中学校各科暑期讲习讨论会办法》,三十五年五月颁发《中等学校各科教学研究会组织通则》。”(周邦道主任编纂.《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戊编).开明书店,1934:181.)

中国人对中学数学教学法研究的成果是自1919年以后才出现的。目前,能够查到的有关著作有《中学各科教学法》(钟鲁斋)、《教学法概要》(程其保)、《各科教学法》(范寿康)、《数学学习法》(余介石、孙克定编,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初版)等。

即使是上世纪20、30年代,数学教育的研究重点仍然在于小学数学教育研究,而中学数学教学法的研究相当薄弱。例如,中华书局自1933年到1949年出版的18种数学教学法书籍皆为小学数学教学法书籍,没有中学数学教学法的书籍。我们将关于数学教学法研究分小学算术教学法研究和中学数学教学法两个部分;对教学法的观点或教学法要求亦分成《章程》、《课程标准》、《课程纲要》中的教学法要求和研究者的研究观点两个层次。

3.1《章程》、《课程标准》、《课程纲要》等纲领性文件中的数学教学法要求

1902年的新学制中明确地制定了各学科的教学法要求。“钦定蒙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第二章中首次提出:“凡教授儿童,须尽其循循善诱之法,不宜操切而害其身体;尤须晓以知耻之义,夏楚之事断不宜施。凡教授之法,以讲解为最要,诵读次之,至背诵则择紧要处试验。若遍责背诵,必伤脑力,所当切戒。凡儿童每一时教授中,宜略匀出时刻,督令温习前一日或数日所授之业;至一月间应令通体温习一次,以免遗忘。”(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401.)该学堂章程没有得到实施,但对后来学制的制定起到了奠定作用。在1903年的“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亦称“ 癸卯学制”)第二章中指出:“第十节、各教科详细节目,讲授之时不可紊其次序,误其指挥。尤贵使互相贯通印证,以为补益。第十一节、凡教授儿童,须尽其循循善诱之法,不宜操切以伤其身体,尤须晓以知耻之义。夏楚之可示威,不可轻施,尤以不用为最善。第十二节、凡教授之法,以讲解为最要,讲解明则领悟易。所诵经书本应成诵,万一有记性过钝实不能背诵者,宜于试验时择紧要处令其讲解。常有记性甚劣而悟性尚可者,长大后或渐能领会,亦自有益。若强责背诵,必伤脑力,不可不慎。”(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455)高等小学堂章程中的规定和“钦定高等小学堂章程”的教授法基本相同。在算术教授法中指出:“教授之时,宜稍加以复杂之算术,兼习熟运算之法。”(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510)“奏定中学堂章程”也有相应的规定,和高等小学堂的教授法规定基本相同。只是特意提出了算学教授法:“凡教算学者,其讲算术,解说务须详明,立法务须简捷,兼详运算之理,并使习熟于速算。其讲代数,贵能简明解释数理之问题;其讲几何,须详于论理,使得应用于测量求积等法。”(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457)

在学堂章程中特别强调了教学法应该以“讲解为最重”。1912年之前,中小学最通行的教学法是讲演式的注入教学法,后来这种教学法逐渐被淘汰了。当时比较进步的是通过日本传进来的赫尔巴特派的五段教学法,便于采用,在清末民初曾风行一时。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进行学制改革,教学法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1912年“教育部订定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中提出的小学算术的教学法要求如下:“教授算术,务令解释精审,运算纯熟,又宜说明运算之方法理由。算术问题宜择他科目已授事项,或参酌地方情形切于日用者用之。”(课程教材教法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数学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

1916年,教育部又一次公布的“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中提出的算术教学法发生微小变化,“教授算术,务令解释精审,演算纯熟;又宜说明演算之方法理由,尤宜令熟习心算。”(课程教材教法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数学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1)这里着重强调了心算能力的培养。

1923年的《算术科课程纲要》提出以下4条教学法要求:(1)宜注意从学生生活里使学生发展需要工具的动机;(2)计算宜注重练习,以便养成正确而迅速的习惯;(3)问题一切合学生生活的为主体;成人的事务,若是学生不能想象的,虽似实用也不适宜;(4)方法、原理宜用归纳的建造,不宜用演绎的推展。

3.2清末数学教学法研究

3.2.1王国维与我国近代数学教育

王国维翻译的藤泽的《算术条目及教授法》填补了中国近代中小学数学教育理论研究的空白。然而,至今为止查阅到中国数学教育史研究论著中,几乎看不到王国维的名字。(目前只见到:代钦:《王国维与中国近代数学教育》/《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5期)同时,众多王国维研究者们忽略了王国维对中国近代数学教育的重要贡献,事实上,王国维翻译藤泽的《算术条目及教授法》对中国数学教育的研究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3.2.1.1 王国维对教育研究的贡献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亦号永观。浙江海宁人,清秀才,中国近代国学大师。1898年去上海,在改良派报纸《时务报》任书记,校对,接受新学和西学的影响。同年六月,又以业余时间,入罗振玉主办的上海东文学社,从日本人学习外语和数理化等知识。1901年,王国维赴日本东京物理学校学习,次年夏天因病回国之后,开始研究康德、叔本华等人的哲学著作。1903年起,先后任通州、苏州等地师范学堂教习,讲授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课程,并致力于文学研究。1906年进北京,专门研究宋词元曲。1911年12月带家属跟随罗振玉到日本,集中精力研究甲骨文、金文和汉简。1916年回国,在上海编辑《学术从编》杂志。1922年,受聘任北京大学通讯导师。次年,应召为清故宫南书房行走,受五品俸禄。1925年,任清华大学文学研究院教授,并从事西北史地及蒙古史料的研究整理工作。1927年6月,自投于颐和园的昆明湖自尽。

王国维不仅对文学研究和历史研究等做出了卓著贡献,而且对我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也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有关教育研究的译著和论著颇丰富,共有26种(见文献[32]),其中与数学教育有关的有,译著《算术条目及教授法》(藤泽利喜太郎著原著),《叔本华之哲学及教育学说》,除此之外,其译著《辩学》中也不少数学归纳法等数学方法论的内容。这些工作,王国维在24岁到34岁的十年间完成的,这些论著反映了当时西方国家教育新思潮。特别是,青年时代的王国维能够及时地翻译出版这些教育学、心理学、数学教育等方面的著作,足以说明他对我国当时教育不发达的状况以及对教育研究的重要性的认识多么深刻。

3.2.1.2藤泽利喜太郎思想与日本数学教育及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

藤泽利喜太郎(1861-1933),德国留学,导师为著名数学家克罗内克(1823—1891)。他热心于数学教育,编写了教科书—《算术教科书》(明治29年)、《算术小教科书》(明治31年)、《代数学教科书》(明治31年)和数学教育著作《算术条目及教授法》(明治28年)和《数学教授法讲义》(明治33年),并提出了“数学教育”研究是一门“学问”的观点。特别是,藤泽在《算术条目及教授法》中提出的“普通算术不需要理论”等主张,使日本数学教育走向了全国一统的道路。可以说,藤泽利喜太郎的数学教育思想和菊池大鹿(1855—1917)的数学教育主张奠定了日本现代数学教育的基础。也就是,明治31年(1898)的《寻常中学校数学科教授细目》(生驹万治,藤泽利喜太郎,寺尾寿,菊池大鹿编制了《寻常中学校数学科教授细目》。(文部省高等学务局,《寻常中学校数学科教授细目》三协合资会社,1998年)该文献在小仓金之助等数学教育史研究者的《数学教育史》和《日本数学教育史》等著作中曾提及。2007年10月16日松宫哲夫教授为笔者提供了该文献)。明治35年(1902)“中学校数学科教授要目”完全是根据藤泽利喜太郎和菊池大鹿的数学教育思想而制定的。当然,藤泽利喜太郎和菊池大鹿(菊池大鹿(1855~1917),青年时代留学英国剑桥大学,1877年回国,任东京大学数学教授。后来任日本文部省大臣。)的数学教育思想也深受英国的传统数学教育思想的影响。这与从1901年开始的英国和德国等国家的数学教育改革运动是背道而驰的。

《算术条目及教授法》是日本数学教育的奠基性著作,它由两个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数学教育的理论,主要阐述了数学教育的目的、数学的特点、从算术中删除理论、德国和英国的数学教育情况;第二部分为算术的具体内容。它有以下主要思想。

首先,藤泽在《算术条目及教授法》中明确地提出了数学的教育价值与教学目的。他明确地提出了数学在普通教育中的教学目的:“数学之于学术技艺军事航海术工业之必要。今更无侯多述。其他文明社会有形之事业,其不要数学之知识者,即有之,亦绝罕也。故极端之论者,往往以为社会之进步非他,乃社会一切之事物,脱于暖昧模糊之里,而次第为数学的进化也。即初等数学所以占领普通教育之大部分者,其为将来从事要数学之职业者,与以预备之知识。无论也。然此但直接之利益而间接之效,更有大者。即际人类智育发达之时代,使其思想致密,推理精确,而自信者深厚,一言以蔽之,曰有锻炼脑髓之效,宛如筋骨运动之于体育也。第一,与以阶梯预备之数学知识。第二,养成数学思想即精神的锻炼。以第一目的,则数学知识,当深浸润学者之脑髓。其重要之部分,维经年月,尚存在其人之记忆。为必要也。以第二为目的之时,则反之,学者将来忘数学可也,其人尚不失为有数学思想之人。宛如修体操科者后年虽忘体操术,尚强健。”(藤泽利喜太郎著,王国维译.《算术条目及教授法》第一编第一节“普通教育中数学科之目的”之第二:“养成数学思想即精神的锻炼”。)这也是数学的教育价值所在。同时,他分析了数学科学抽象性等特征,数学学科的教育目的特殊性。

其次,藤泽明确阐述了抛弃理论算术的主张。即,他针对当时的日本普遍重视在算术中的理论的倾向,在《算术条目及教授法》第一篇中,明确指出了在算术中引进理论的各种弊端。他的这些主张得到了日本政府的支持,对日本数学教育走向全国一统的道路产生了巨大影响。更具体地说,他的主张对日本明治35年(1902)的《中学校数学科教授要目》的制定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事实上,在藤泽利喜太郎在世期间,日本一直实施了按藤泽教育思想的数学教育制度(松宫哲夫.伝説の算数教科書<緑表紙>.岩波書店,2007年9月.63~64.),也就是在1933年前日本未能实施混合数学教育。从1930年代中期,日本开始实施混合数学教育直至现在。

3.2.1.3.日本数学教育及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

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该学制是完全模仿日本《中学校数学科教授要目》(1902)学制确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和《中学校数学科教授要目》的数学教学目的、教学法要求和课程设置基本相同。从指导思想的根源上说,《奏定学堂章程》也是以《算术条目及教授法》的思想为基础的,由此可见,王国维翻译藤泽著作的重要意义了。

首先,教学目的方面,《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算术之教学要义(1904):“其要义在使习四民皆所必需之算法,为将来自谋生计之基本。教授之时,宜稍加复杂之算术,兼使习熟运算之法。”(课程教材教法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数学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8.)日本算术之教学要义(1902):“使习熟日用之计算,与以自谋生计必需之知识,兼使之思考精确。”(小仓金之助,黑田孝郎.《日本数学教育史》.东京:明治图书,1978:9.)

其次,教学法要求方面,《奏定中学堂章程》算学教法:“凡教算学者,其讲算术,解说务须详明,立法务须简捷,兼详运算之理,并使习熟于速算。其讲代数,贵能简明解释数理之问题;其讲几何,须详于论理,使得应用于测量求积等法。”(课程教材教法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数学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06.)日本“中学校教授要目”之“注意七”中提出的几何教学要求为“其讲几何,须详于论理”(课程教材教法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数学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06.)。

再次,课程设置方面,中日两国数学课程设置几乎相同,在中学五年的课程相应地设置了算术、代数、几何和三角,中国的课程中多设置了簿记,每周上课学时均为5学时。

总之,“王国维独具慧眼,翻译引进了《算术条目及教授法》一书,不能不说是对近代数学教学的一大贡献。”(课程教材教法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数学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

3.2.2中国人自己研究的成果

中国人学习日本的数学教学法理论或通过日本学习西方的数学教学法理论知识后,在孜孜探索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为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了参考依据。在清末,除王国维的工作以外,刘本枢、范鸿准等研究者的《小学校各科教授法》中数学教学法研究引人注目。他们在《小学校各科教授法》(《教育世界》(1901-1907)上连载的师范教科丛编)中第一次较系统地介绍了自己的数学教学法理论。

首先,作者提出著教学法的意义:“欲求教育之发达,必先定教授之法则,法则维何,即目的、教材、方法、各学年教授、教授上注意等项。此小学校各科教授法所由著也。”该论著的第三章为算术科教学法。作者提出算术教学的目的时指出:“儿童入校之始,使知应用之方法。必备实质的陶冶,与形式的陶冶两方面,互相联络,方有心得,授以生活上必须之知识,谓之实质的陶冶。而算术之本质,则为形式的陶冶。教者由浅入深,学者循序渐进,既明且融,变化莫测,而算术之能事尽矣。”算术教学之要旨有三条:“一为熟习日常之计算;二为引导生活必须之知识;三为发挥精确之思考。”所谓精确之思考就是,体会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而修炼逻辑思维,发表明确的言语。

其次,介绍了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论述了算术教学法。即暗算、笔算、珠算的五段教学法:(1)预备,须使理会新问题,唤起暗算既知之观念。(2)提示,就理法规则,及必须之知识,提出其事实,为之解说。(3)比较,措置提示之例题后,使之互相比较。(4)概括,于各问题中,抽象其数之观念,及理法规则而概括之。(5)应用,在初学者,与以类似之他问题,令其暗算,侯心得稍进。又以类似之问题,已经熟习之理法规则,令就笔算或暗算。能实用而后矣。

为实施以上5个步骤,提出了如下教学法要求:“解说问题,最足锻炼儿童之思考。故发一问题,须先举其直接关系于答数要项。令其顺次研究,至思考明了后,再令向下计算其数。”在问题解决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五项:(1)不惟检察答数,并宜检察其演算之次序;(2)错误处须加标示,使其再为思考。(3)多数谬误者,宜就全级解示之。(4)最大之错误,可于演说时警告之。(5)改正之后,仍使儿童自行检察。

教学上注意的问题:(1)算术教授,宜徐徐进步,非特于初步为然。(2)运算谬误,由于数字及记数法之乱杂而出者多。务宜整正其书法与位置。(3)算术者不仅数之性质,而必要练习纯熟,以成一种技能。(4)准备关于算术之度量衡货币等直观物,使之运用适宜。

第四篇:网络青年节之“激扬 思想炫锋”五四专题系列微访谈的通知

关于组织学生参与“我与祖国共奋进”首届粤港澳-北大清华“五四”网络青年节之“激扬•思想炫锋”五四专题系列微访谈的通知

各高校团委:

今年是五四运动92周年,又值建党90周年,共青团广东省委联合多家单位举办了‚我与祖国共奋进‛首届粤港澳-北大清华‚五四‛网络青年节系列活动。根据活动安排,5月4日至6日将举行‚激扬•思想炫锋‛五四专题系列微访谈。其中,我部负责牵头开展5月4日当天两场微访谈。为做好本次微访谈的宣传组织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1年5月4日

二、组织机构

牵头单位:团省委学校部 协办单位:北京大学团委

清华大学团委 中山大学团委 华南理工大学团委 腾讯公司

三、活动形式

本次微访谈共分两场,由主办单位邀请微访谈的嘉宾,确定各自场次的实施方案,开设话题,组织青年代表参加当日微 访谈。

第一场:

时 间:5月4日 10:30-11:30 访谈话题:青春使命第一棒 邀请嘉宾:

北京大学:汪远航(北大西藏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党支部书记)中山大学:赵立彬(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

李越瀚(广东省学联执行主席)

第二场:

时 间:5月4日 16:00-17:00 访谈话题:我的幸福我做主 邀请嘉宾:

清华大学:陈琴(新闻与传播学院四年级学生)

华南理工大学:刘社欣(思想政治学院院长、教授、博导)、陈平绪(全国自强之星标兵)

四、活动要求

1、各高校需要高度重视,充分利用校园网、BBS、QQ群、微博、广播等媒体方式,广泛宣传,积极发动全校青年学子参与本次活动。

2、为保证本次微访谈效果,提高访谈的活动人气,各高校需组织全体团干部、学生会干部(100人以上)参加微访谈。如未开通腾讯微博的,要求其在5月3日前注册成为腾讯微博用户(注册流程见附件2)。

3、参加人员需要提前了解微访谈嘉宾背景及访谈话题的相关资料,每人每场至少准备好1个问题提问,并于访谈开始前15分钟登录微访谈网页平台。

联系人:肖伟、王汝干、王琛瑜

联系方式:020-87185614,邮箱:tswxxb3@163.com

附件:

1、微访谈主题介绍

2、腾讯微博注册及登陆操作流程

3、微访谈嘉宾介绍

团广东省委学校部 2011年5月3日 3 附件1:

微访谈主题介绍

青春使命第一棒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当代大学生应当传承五四精神,明确时代使命与责任,立志成才,为报效祖国书写青春建功第一棒!话题主要谈谈五四精神背景、意义、大学生的爱国责任以及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我的幸福我做主

幸福,是人类追求的一个永恒话题。‚幸福‛不仅需要共享,更需要共建,建设幸福广东、幸福中国都离不开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参与。话题主要涉及大学生的人才培养、大学生的幸福观、大学生如何参与幸福广东建设等话题。4 附件2:

腾讯微博具体操作流程

——以第一场话题#青春使命第一棒#为例

一、开通腾讯微博

登陆QQ微博注册页面:(http://t.qq.com/reg/index.php)。

方式一:直接用QQ号码开通微博。

方式二:没有QQ的网友可以用自己的邮箱开通微博。如使用方式一注册,依照提示输入QQ账号、密码以及验证码,并点击【开通微博】

二、登录微访谈活动平台

第一步:打开网址www.gd54.net,如下图:

第二步:点击‚激扬●思想炫锋‛,链接进去以下界面:第三步:点击右上角#青春使命第一棒#,进入微访谈界面:

所有嘉宾、主持人、网友都在上述界面操作。

附件3:

微访谈嘉宾简介

1、赵立彬: 男,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教育经历、学位(专业):

1985-1989年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1989-1992年湖南师范大学攻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96-1999年中山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工作简历:

1993年-1996年,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部助教、讲师 1997年-1999年,中山大学历史系讲师 2000年-2006年,中山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2002.9-2003.5,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访问学者 2006年12月至今,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 教学开课简况:

近代文化学与文化学者研究 硕士生 中国近代思想史 硕士生 中国现代史 本科生 中共党史专题研究 本科生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变革与人物 本科生 毛泽东诗词与二十世纪中国历史 本科生

民国史上的革命与民族主义 本科生(香港浸会大学)科研情况(成果、项目等)

《民族立场与现代追求:20世纪20-40年代全盘西化思潮研究》 北京:三联书店 2005年5月 独著

《论与派:文化论战中的全盘西化思潮》 《历史研究》 2006年第1期 独著

《正统之外:〈知止轩随录〉与李燮和辛亥革命史迹》 《香港中国近代史学报》 2003年第1期 独著

《抗战时期的文化论战》 《学术研究》 2002年第9期 独著

《南方文化视野下的广东近代政治与革命》 《中山大学学报》 2004年第3期 独著

《东西视野中之南北差异:陈序经南方文化观述论》 《史学月刊》 2005年第1期 独著

《辛亥革命时期上海女子军事团体源流考》 《史林》 2006年第1期 第一

《革命话语与家国观念——孙中山撰写的两篇〈族谱〉序言述论》 《安徽史学》 2006年第4期 独著

《黄文山的文化学与中西文化观》 《暨南学报》 2004年第6期 独著

《本位、西化与1935年文化论战》 《福建论坛》 2004年第5期 独著

《西方理论与朱谦之的文化学思想》 《中山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 独著

《孙中山政治设计中的社会建设考量》 《广东社会科学》 2008年第1期 独著

项目:

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 35万元 主持子课题 2005-2009 珠海历史文化名人乡土口述史料 珠海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2.6万元 主持 2005-2007 口述史的引入与中国近现代史教学改革 中山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项目 0.5万元 主持 2005-2007 孙中山专题学习网站 广东高校现代教育技术‚151工程‛项目 2万元 第一参加人 2004-2006 获奖情况

2005年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2005年广东省精品课程(排名第三)

2、刘社欣: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院长,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兼任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是广东省宣传思想战线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和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批名师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长期致力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对大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的现代思辩及开放环境下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研究有一定 10 特长。近五年来,主持或者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在《学术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著有《孔子思想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等著作2部;获得 ‚广东省‘两课’优秀教师‛等省部级以上教学和科研奖励近10项。

3、李越瀚:男,汉族,1988年07月出生,广东梅州人,预备党员,中山大学社会学、工商管理07级本科生,现任广东省学生联合会执行主席。曾任中华全国学联副主席、广东省学联主席、中山大学学生会主席。

在校期间,组织参与‚海峡两岸青年学生客家文化寻踪夏令营‛、广东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挑战杯‛等活动,曾获‚广东省优秀学生干部标兵‛,‚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和‚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第十六届亚运会广州火炬手。

4、陈平绪:男,汉族,1982年12月出生,共青团员。现为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博士研究生。

从大学本科到博士阶段,陈平绪共申请发明专利5项,获国家发明展奖2项;5次参加‚挑战杯‛竞赛,获‚创业大赛‛全国金奖一项,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1项、全省金奖2项、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10篇,并完成14项横向项目,并全部转化为生产。

主要获奖情况:

2010年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称号;

2009年获全国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2009年获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创新奖;

2008年获全国第六届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金奖; 2008年获广东省第六届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金奖; 2006、2007年获第十六、十七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

5、汪远航:男,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2006级本科生,保送政府管理学院攻读管理学硕士学位。现任外国语学院2006级本科生党支部书记、北京大学团委学生团体部副部长。曾多次申报并开展学生党支部创新立项活动,带领班级同学先后获得包括‚全国优秀班集体‛在内的1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荣誉。创设北大第一本学生党刊《学生党支部生活》。先后获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大学三好学生标兵、北京大学共青团标兵、北京大学优秀团干部、北京市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优秀个人、北京大学奥运志愿服务金奖、国家体育场‚五好志愿者‛等荣誉。

6、陈琴:女,清华大学四年级学生,第一专业为新闻,同时修法学双学位,三年学习、综合素质测评成绩均始终保持年级前列。陈琴还曾在多家媒体实习,丰富了新闻实践经验:在大学四年间积极参与采访写作活动,担任过清华学生报纸《清新时报》执行总编辑,清华大学学生通讯社副社长等职,提升了团队领导力和实务经验,培养了采、写、编、评、摄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2009年暑假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实习12 两个月;2010年初在财新传媒实习6个月,在《新世纪周刊》发表封面文章1篇,独立采写原创稿件60余篇;2010年下半年在中国美国商会实习,主要负责与媒体打交道,从另一个视角理解媒体,加深思考。

第五篇:八年级语文下册 23 词五首《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鲁教五四制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诵读,体味课文的意境。

2、抓住“壮”,通过品味、朗读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

3、品理解三个典故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感情。过程与方法:

1、掌握在一首词中通过朗读表现豪情壮志与无奈悲凉的方法技巧。

2、梳理现实与梦境的叙事结构关系,明确雄壮与悲凉的抒情层次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破阵子》,体会作者抗敌报国、建功立名、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重点与难点:

1、领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背诵积累诗词名句,体会诗词的精妙之处。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生一起背诵学生曾经学习过的辛弃疾的两首词。

二、介绍词的常识、小序、作者及时代背景。(请学生介绍,了解预习情况)

1、词的常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大家看,写在最上面的“破阵子”是题目吗?

不是,和我们已经学过的“沁园春”、“卜算子”一样是词牌名;“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才是题目。

2、“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结合注释1,我们知道这首词是辛弃疾赋闲时写给他的好朋友陈亮的。我们知道,要理解诗必须先要了解作者。那有谁能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这首词所涉及的辛弃疾和陈亮两个人?

3、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他出生在北方。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同时,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隆兴初,与金人约和,天下忻然,幸得苏息,独亮持不可。

4、这首《破阵子》是辛弃疾赠给他的好友陈亮的,二人均为南宋著名词人,又都坚决主张抗金,收复中原,这共同的志向使他们成为知心朋友。

辛弃疾作这首词时,已辞官在江西上饶农村闲居,但心中时时不忘杀敌立功,统一祖国。

三、整体感知

我们知道文章有“文眼”,诗有“诗眼”,就是那篇文章或诗歌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字词

教学课件 或句子。对与词来说,我们姑且称之为“词眼”。这首词的“词眼”就在题目里,谁能把它找出来?

“壮”。这个字是本词的“文眼”,整首词都是围绕这个字来写的。大家能找出课文哪些地方表现了“壮”,这个“壮”字的含义又是什么呢?这两个问题我们梳理了课文后再来回答。

1、首先,先听一下录音,大家在书上注音;然后我请几位同学试着为我们朗读一下。

2、学生朗读,理解这首词的含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回:醒。

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梦醒后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之声。这时候作者回想梦中之事想到了下面的景象。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八百里:牛。(典故)。八百里分麾下炙是一个倒装句,正常的顺序为“分麾下八百里炙”的倒装,分给部下烤牛肉,以犒劳出征的士卒。

五十弦:瑟,泛指乐器(典故:以前都有50弦,因三皇之一的泰皇受不了它发出的悲哀之音,才下令改为25弦)。

翻:演奏。

“五十弦翻塞外声”中的“翻”字改为“弹”字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翻”字写出了战歌嘹亮,乐器轰鸣的热烈场面;如用“弹”字代之,就表现不出这种气氛。

“秋”仅仅表示这时是秋天吗?不,既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把烤牛肉分给部下饱餐一顿,琴瑟演奏出北疆苍凉的乐曲。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军队正在检阅准备出征。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这两句是宽泛对偶,这样看来与“如”字相对的“作”字是什么意思?

作:像。这个字古今词义不同要注意。的卢: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霹雳:弓弦的响声。

战马像的卢那样飞奔,放箭的弓弦如雷鸣使人心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君王的天下事是指什么?统一国家。

多想完成君主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可惜白发已现两鬓。

3、我们梳理了整首词后,大家能否找出文中表现“壮”的地方?

这些句子表现出来的“壮”的内涵是什么?

壮: 点兵出征、飞驰敌阵——壮观而激烈 雄壮 统一国家、名垂青史——雄心壮志

本词的文眼“壮”,仅仅是雄壮吗?

不是,最后一句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而当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教学课件 这里的“壮”还有为“悲壮”的含义。

作者化“雄壮”为“悲壮”,由理想回到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作者有抗金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却只能在沉醉后的梦里驰骋沙场,心中有壮志未酬的悲情。

“壮词”意即激昂奋发的壮行言辞,有壮怀激烈之意。词中描绘的军营生活以及激昂奋进的战斗生活就是具体的体现。而末尾两句更为突出,它把描写大功告成后的喜悦,把收复中原,统一祖国与个人杀敌立功的心愿统一在一起,字里行间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4、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

明确: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

5、作者写这首词有什么用意?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这首词托名为安慰朋友,实则是抒发词人自己对青年时代抗金的战斗生活的念念不忘之情,以及坚决恢复中原,建功立业的壮志,还有壮志难酬的悲愤。

6、如何理解这首词?

明确:这首词是词人爱国词篇中的代表作之一,虽是为鼓舞爱国壮士、好友陈亮而作,但更是自己心志的流露。词人以早年战斗生活为基础,融梦境幻觉为一体,描绘了一幅爱国将士驰骋沙场,雄伟壮阔的场面,全词内涵丰富,造语豪壮,结构谨严,构想奇特,以梦境贯穿上下片,自出机杼,情感雄奇高昂。末尾“可怜”一句将感情一落千丈:词人的功名只能是在醉里和梦中实现。理想和现实形成极大的反差,有力地突出了词人的悲愤。

7、齐读课文

四、小结全文

全词从想象着笔,描绘了理想中的抗金队伍和战斗场景。全词在感情基调上是雄壮高昂的,而结句又是悲凉低沉的。前后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这种抑扬法赋予了本词特有的艺术魅力,有力地表现了词人满怀壮志而志不得伸的苦痛。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背诵这首诗。

2、把读完该词后的感悟用一段话表达出来。

六、板书设计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沙场秋点兵——豪迈场面(志士热情)

可怜白发生——冷酷现实(朝廷冷漠)

教学课件

下载五四回眸-陈胡思想之再回顾[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四回眸-陈胡思想之再回顾[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