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公司隐名股东资格认定的问题
关于公司隐名股东资格认定的问题(据悉最高院将在年底出台相关司法
解释,有望予以明确)
其他 2009-11-15 19:13:14 阅读112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现实生活中,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的现象较为常见。有规避法律对投资领域、投资主体、投资比例等方面限制者,有不愿意公开自身经济状况者,亦有为了便于有限责任公司经营管理者,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因隐名出资引发的股东身份认定纠纷也很多。而妥善解决该等纠纷的前提,就是准确界定隐名
股东。
一、隐名股东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对于隐名股东的本质,学者观点不尽一致。有学者认为,隐名股东是指依据书面或口头协议委托他人代其持有股权者。也有学者认为,隐名出资人在实践中又称隐名股东,是指在公司中不具备股东资格的形式要件的出资人。还有学者认为,隐名股东是指虽然实际出资认购公司股份,但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中却记载为他人的投资者。隐名股东主要为规避法律型。上述观点从不同角度展示了隐名股东的本质——名实不符。因此,笔者认为,隐名股东是指实际认缴公司资本但不具备股东身份形式要件的出资人。与之相对应,隐名股东必然伴生显名股东(又称挂名股东、名义股东、借名股东),即未认缴
公司资本却具备股东身份形式要件的人。
一般而言,隐名股东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隐名股东实际认缴公司资本,但其姓名或名称未记录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出资证明书、股
东登记中。
2.显名股东同意隐名股东使用自己的名称或姓名。这是隐名股东与冒名股东的区别。因为在冒名
投资中,实际出资人系盗用他人名义出资,并未取得冒名股东的同意。
3.隐名股东承担公司的盈亏风险。这是隐名投资与借贷的区别。如果一方实际出资,另一方以股东名义参加公司,但实际出资人不承担投资风险的,双方之间不应认定为隐名投资关系,可按债权债务关
系处理。
二、认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一般原则
从一般意义上说,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是在公司成立时向公司出资并对公司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由以下几个方面的主体构成:第一,凡是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并实际履行出资义务的发起人;第二,在公司存续期间依法继受取得股权的人;第三,公司增资时的新股东。对股东资格的认定,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我国《公司法》对股东的概念与认定的标准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一般来说,对股东资格的认定,可从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记载、出资证明、实际出资及工商登记机关的登
记等几方面进行把握:
1、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的记载。公司章程是公司设立的最基本条件和最重要的法律文件,是确立公司权利、义务关系的基本法律文件,是公司实行内部管理和对外进行经济交往的基本法律依据,是公司成立、存续的基础性法律文件,因此,章程是认定股东资格的最重要标准。一般情况下,在公司章程中记载或签署的人即可取得股东资格。有限责任公司备置的股东名册记载的股东,是公司认定股东资格的依据,且具有公示的效力,因此,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享有股东资格。
2、出资证明。出资证明,是公司成立后以公司名义向股东签发的出资证明书。一般情况下,合法
持有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证明书的,即有该公司的股东资格。
3、实际出资。出资是股东最基本的义务,公司的资本由股东出资构成,股东出资对公司成立、存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人们往往特别看重对公司的出资,并把出资作为认定股东资格的重要条件。
4、工商登记机关的注册记载。工商机关的登记具有公示性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条例》的规定,股东的姓名或名称是公司登记的事项之一。一般来说,只要登记机关有相关姓名或名称记载的,即应确认其具有股东资格。
根据上述原则,在认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时,隐名出资人一般情况下是不具备股东资格的。
三、隐名股东身份认定的具体标准
在有限责任公司中,常能遇到这种情况:将自己的投资款,挂在他人的名下,以他人的名义出资,在公司的股东名册中,并没有自己的名字,成了隐名股东,有人也称之为挂名股东。比如:甲是某公司的股东,公司登记的股权有100万元,但甲实际上自己只投60万元,乙在甲名下投了40万元,乙就成了实际上的二级股东;而乙实际上自己也只投30万,丙和丁又在乙名下各投了5万元,丙和丁又成了实际上的三级股东。这类案件的审理,关键在于认定隐名股东的身份。一种观点认为,应当认定他们为公司股东,因为这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本来当初他们交钱的目的就是作为投资款。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其一,这种隐名股东不参与公司的任何经营活动,也无法享有《公司法》规定股东的一系列权利义务,股东名册上也无其名字,与《公司法》规定的股东相悖;其二,他们只与自己的上一级股东发生关系,是亏是赚,亏多少,赚多少,全凭上一级股东说了算,也无法到公司查账核实,极易出现损害下一级股东的事情;其三,公司一旦出现经营不善,停产或被注销,若公司的事情无人管理过问,隐名股东无法自已行使或向有关部门请求行使管理清算之权;其四,即使隐名股东所占的股份较大,本人也无法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活动;其五,对于公司而言,股东交来的投资款,不必过问该钱是股东自有的,还是向银行借贷来的,或是向私人借贷来的,或者其中是否有他人的资金。
我们认为,应当根据案件的不同,当事人的诉求不同确定
争议发生在公司内部,属于合同法上的法律关系,应当优先考虑合同法规则的适用,根据当事人
之间的约定,确定其真实意思表示,认定股东资格。
争议发生在公司外部,即股东与公司以外的第三人之间,则属于团体法调整范围,应当遵循公示
主义和外观主义的原则为标准,认定股东资格。
一个规范登记及运作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一般应具备股东的全部特征,即在公司章程中被记载为公司股东、签署公司章程、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登记文件中登记为公司股东、在公司股东名册中被记载为股东,实际向公司出资、取得公司颁发的出资证明、实际享有股东权利。上述特征中,公司章程、登记文件及股东名册的记载是公司股东所具备的形式特征,而签署公司章程、实际出资、取得出资证明以
及实际享有股东权利则是公司股东所具备的实质特征。
上述特征均是对是否具备股东资格的判断依据,而其中形式特征具有公示性,在公司与其交易相对人的外部争议中对于股东资格的判断具有优先于实质特征适用的意义。而在公司与其股东之间、股东与
股东之间的内部争议中,则对股东资格作出判断时,实质特征应当优先于形式特征而被适用。
必须明确的是,《公司法》实行的注册资本制度,一是保障公司有一定的财产开展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二是保障公司有对债权人承担责任的基本能力。用于注册的财产,并不必须是公司的全部财产,也不必须是股东实际出资金额,而是满足《公司法》条件的公司部分财产。
第二篇:股东资格认定
股东资格认定的相关问题阐述
李云飞
传统理论认为,股东出资是判断股东资格最重要的标准,因为股东之所以能够成其为股东,从根本上是源于其对公司的出资,所以也把股东出资称为实质要件。而股东名册、公司章程等这些形式要件只是实质要件的外在表现,或者说是对股东出资事实的一种记载和证明,因此,自然人或法人如果不对公司出资便不具有股东资格。
一、那么股东资格如何认定?股东资格的认定,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并且是公司法案件审理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公司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理论上对股东资格认定这个问题研究不够,再加上实践中我国公司的设立和运作不规范,审判实践中各地的认定标准不一,给处理这类纠纷造成一定的混乱,急需统一规范,新《公司法》对此规定仍然比较原则,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股东资格认定也即股权确认,是公司法实务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当前发生的与公司股权相关的民事案件中,许多都涉及到股东资格的确认。由于《公司法》对此没有直接的规定,在处理相关实务时往往缺乏确定的标准。因此,讨论股东资格的认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认为,一个完整的毫无争议的股东资格当然应该具备如下实质要件加上形式要件:1)完全正确地履行了出资义务并获得公司出具的出资证明书;2)在公司章程中被记载为股东并且签署公司章程;3)在公司股东名册中被记载为公司股东;4)在工商部门登记为公司股东。这样一个股东就具有了从推定为股东到有对抗效力的完整的股东身份。
二、在股东资格取得的相关问题上面分为不同的分类标准,股东资格的取得按时间及原因而论,股东资格的取得可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股东资格的原始取得,是指直接向公司认购股份,包括设立取得和增资取得。股东资格的继受取得,又称传来取得或派生取得,包括转让取得、继受取得、赠与取得和因公司合并而取得股东资格。股东资格取得之必要而充分的条件是具备完整的形式要件,但在实务中,这些条件常常并不完全具备,如何通过不完整的证据来判断股东资格,就成为司法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当股东出资、公司章程记载、股东名册记载与工商登记的股东不一致,可按以下原则来认定股东资格:
1、当实质性证据与形式化证据发生冲突时,应优先适用形式化证据来认定股东的资格。
2、在对内关系,即股东资格的争议发生于公司与股东、股东与股东或股份出让人与受让人之间,也就是不存在第三人时,工商登记只具有对外公示的功能和证权的效力,应当以股东名册和公司章程记载为认定股东资格的依据;如果公司章程记载与股东名册记载的内容发生冲突,原则上应坚持公司章程优先适用的原则处理,因为公司章程为社团的自治性宪章,而股东名册只是经公司章程确认的股东资格的一种记载,是由公司章程派生而来的。
3、在对外关系上,工商登记是对抗第三人最主要的证据。
三、在关于股东资格认定应遵循的原则上应采用以下原则:第一,维护公司法律关系的 定。公司作为社团,涉及利益主体众多,法律关系复杂,应当保持公司内部各种法律关系的相对稳定性。第二,遵循商法的公示外观主义。市场经济中相对人在与公司交易的过程中,通常是通过工商登记、公司章程等外观表象来判断公司及股东的资信情况,而公司法律制度规定的工商登记、公司章程等事项必须对外公示,其目的之一就是在于使当事人简化交易程序、降低交易成本,相对人不应承担公司外观特征不实造成的交易成本和风险。第三,保护善意第三人利益的原则。第四,区分公司的内外部法律关系,保持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总之,因此可见,确认股东资格应该结合实质说和形式说各自的合理之处,并且考量纠纷的各方之间的关系:应当重视形式说的形式要件的公信公示力,将形式要件作为股东资格认定标准。
第三篇:浅析股东资格的认定问题
浅析股东资格的认定问题
浙江万盛律师事务所毛卓良
摘要:股东资格是股东享有股东权利和承担股东义务的基础,是其作为股东发生与公司有关的法律关系的前提。本文从认定股东资格的两种理论学说出发,对股东资格认定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缺乏的两种情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股东资格;实质要件;形式要件
一、对认定股东资格的两种学说的看法
关于认定股东资格的标准存在两种学说,一为实质说,即以是否实际出资作为认定股东资格的标准。另一为形式说,即以是否存在形式上的证明来认定股东资格。
首先来分析实质出资与股东资格的关系。“在世界范围内,自有公司制度以来,以出资或认购股权作为获取股东资格的方式,从来就是最主要、最为核心的法律方式。”实质说强调实质正义价值,以民法的意思主义为其理论基础,主张谁出资谁收益,实际出资人当然应成为公司股东。然而实际出资是否就能与股东资格之间完全无缝隙地画上等号,这个问题是值得探讨的。诚然,股东出资是成立公司的基础性要素,也是投资人取得股东身份的最直接最主要的方式之一,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是一种根本违约行为,将导致其股东地位的丧失,当然不能取得股东资格。但是在实践中存在大量出资而未取得股东资格或者未出资而取得股东资格的情况。前者如隐名股东的存在,而后者在我国《公司法》采取缓和的法定资本制后更是常见。因此,如若固守股东因出资而取得股东资格的观念将无法跟上,当下实务中大量出现的出资与股东资格的取得相背离的情况,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当事人对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自由安排。故笔者认为实际出资可以作为判断股东资格的重要标准之一,但不应当为唯一的标准,更不能作为具有确定性的不可推翻的标准。
其次分析形式说的观点。这种学说是指以股东是否被记载于出资证明书、股东名册、公司章程及工商登记等形式要件作为确定股东资格的标准。该说认为股东应该符合法律规范意义上的形式特征。股东制定章程、公司登记、签发出资证 虞政平:“股东资格的法律确认”,载于《法律适用》2003年第8期。
明书等行为均属于要式法律行为。而要式法律行为是依据法定的形式要件判定其行为的效力,而不能依据其他的事实证明其效力。在实践中经常出现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的纠纷将变得很容易判断,即凡是在出资证明书、股东名册、公司章程或工商登记中记载的股东为公司股东,其他的实际出资人不予认可。这是因为认可实际出资人的法律地位会导致以名义出资人的名义形成的所有的法律关系的效力被全盘否定,从而使与公司有关的法律关系变得不稳定,损害善意股东和第三人的利益,这也不利于公司的登记管理,并可能为某些单位和个人采用隐名的方式暗中投资并操纵经营提供了法律保护,助长了以权谋私的不正之风。公司法是一种典型的团体法,应优先适用团体法的一般规则,注重维护法律关系的稳定性,采取实质说将损害善意第三人的利益,这将不利于市场交易的安全和秩序。因此,形式说更加强调形式正义价值,以商法的表示主义为其理论基础,认为内心的效果意思不是意思表示的成立要件,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应该以表示行为来最终确定。相比较而言,形式说偏重于考量形式正义,旨在使法律行为易于识别,从而保障交易安全和维持法律关系的稳定。
二、股东资格认定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
上述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都不全面。这两种观点实际上反映了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的价值冲突。相比较而言,实质说片面强调了实质正义而忽视了交易安全的的维护;形式说则相反,它片面强调了形式正义而忽视了对实际投资人的保护。对于股东资格的确认,应当着眼于适度平衡投资安全与交易安全的社会需求,寻求务实和灵活的解决方式,公正合理地处理实际出资人的股东资格问题。笔者认为,一个完整的毫无争议的股东资格当然应该具备如下实质要件加上形式要件:1)完全正确地履行了出资义务并获得公司出具的出资证明书;
2)在公司章程中被记载为股东并且签署公司章程;3)在公司股东名册中被记载为公司股东;4)在工商部门登记为公司股东。这样一个股东就具有了从推定为股东到有对抗效力的完整的股东身份。但实际上正是因为上述要件中欠缺了其中某个或某几个而导致在股东资格认定上产生了各种问题。现针对几种常见的欠缺上述要件的股东资格进行如下认定分析:
(一)欠缺实质要件的情况
1、出资瑕疵
若某股东出资不实或者不符合法律或出资合同的约定,此时可否因出资瑕疵而否认其股东资格呢?笔者认为,如果该股东的出资瑕疵严重到影响公司的设立,导致公司无法顺利成立,此时自然不应将该出资人视为公司的股东,而是让其承担公司设立失败的后果,并且应当对履行了出资义务的其他发起人承担违约责任;如果出资瑕疵尚未影响到公司的成立,而只是使公司在成立时资本不充足,此时应当承认该出资人具有股东资格,否则将会导致公司股东缺位,不利于公司稳定运营、保护第三人利益和维护交易安全。但对于瑕疵出资者未严格履行出资义务的行为,根据公司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应该让有瑕疵出资行为的股东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当然,由于瑕疵出资人的出资并未全部到位,其股东权也应当受到限制,其股东权利只能在出资范围内行使,未出资部分不得行使,例如在公司收益的分配方案方面可以相应地减少该股东的红利或者在股东会表决上降低其表决权比重。但是,是否应当对出资瑕疵的股东的知情权进行限制,理论界和实务界是有争议的,笔者认为不应该限制该类股东的知情权,因为知情权相比较股东收益权而言更具有共益的性质,且这也是公司治理的需要,否则公司将实际沦为某些或者某个别股东个人的工具。而且虽然不限制知情权,但是对于股东表决权的限制能起到相同的效果,甚至能起到督促瑕疵出资的股东补正其出资行为的效果。
2、隐名股东的问题
隐名股东是实务中认定股东资格方面最常见的一个类型的纠纷。由于名义上的股东并非实际出资人,一旦因为到底何人能真实地享有股东权利而发生争议时,确定认定股东资格标准就成为了解决该类争议的最关键之所在。在认定有关“隐名股东”的资格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隐名股东和名义股东作出这种利益安排的原因是否是为了规避法律。由于法律对一些投资主体的资格进行了一定限制,故有一些不具备投资资格的主体为了规避法律而与他人协议由其出资但由他人成为挂名股东。例如,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是被禁止从事或者参 我国《公司法》第28条第二款规定,“股东不按照欠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此处隐名股东的说法实有不妥,因为股东资格尚未确定,仍不能肯定该不出名者是否为股东,实际只是出资人而已。但为了叙述的方便,故且称呼为“隐名股东”。
与赢利性活动的人,公务员不能成为股东,一部分党政干部为了牟取巨额利润,利用手中的职权以隐名股东的身份参股公司经营。于此情形,这种做法违背了法律中的禁止性规范,因此不应该认定该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对于该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就股东资格进行安排的协议,由于该协议的目的是规避法律,属于《合同法》第58条规定的“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的目的”的情形,因此该协议无效。此时,隐名股东当然不能取得公司股东的地位因此也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如果并非为规避法律,而是由于其他原因双方自愿作出这种安排,此时不能简单地断定谁具有真正的股东资格。应该根据发生法律关系的主体具体牵涉到哪几方来判断。1)如果仅仅是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的关系,而无关其他,这就可以根据双方之间事先约定的协议来处理。因为公司法属于私法性质,尊重当事人对自身利益进行的自主安排,因此在不涉及双方以外他人利益时,应该按照双方之间的约定来处理二者之间的权利义务,此时依合同法来调整。2)如果涉及到与公司之间的关系,又分为两种情况。如果公司不知晓该隐名股东的存在,则不应当仅凭双方之间的约定而认定该隐名股东具有公司股东的身份。如果公司知晓该隐名股东,例如该隐名股东参与过公司的实际经营管理活动,于此应当视为公司认可该隐名股东是真正的股东,因此如果该隐名股东请求行使股东权利应当支持。同时该股东也应该遵守《公司法》为股东规定的义务,例如对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时的相关股东的表决回避,此外隐名股东也应该像其他股东一样承担出资不实的责任等。3)但是当法律关系主体涉及到公司以外的第三人时,判断的标准又有变化。不知情的第三人,如果其出于相信了工商部门的公示而将显名股东当成真正的股东与之进行了交易行为或其他法律行为,此时应严格遵守外观主义,认定该行为发生完全的确定的效力,法律后果由该显名股东承担。这是因为工商部门的登记具有对外的公信力,第三人因相信登记而产生的信赖理应受到法律保护。特别地,不管“隐名股东”的资格是否被承认,隐名股东均不得与名义股东约定隐名股东只享受利益不承担风险,这些将会被认定为“名为投资,实为借贷”的保底条款,而非隐名投资合同关系。
(二)欠缺形式要件的情况
如前所述,能够确认股东资格的证明性材料有四种,分别为工商登记簿出资证明书、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当这四种材料记载的股东名字同一时,具有最完整的证明效力。但若记载不一致时,则又会产生依何者来认定股东资格的问题。
工商登记是指公司登记的主管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法定的公司登记事项进行审查、登记注册的一种法律行为。公司的登记包括公司的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和分公司的登记。公司登记中关于股东资格的等级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证权性的登记,其本身不具创设股东资格的效力,只具有对善意第三人宣示股东资格的效力。在确定股东资格的四种证明材料中,工商登记的对外公示力是最强的,在设计第三人的公司外部法律关系争议中具有最强的证明效力。如果第三人与公司或公司的股东发生关于股东资格的纠纷,第三人完全可以直接依据工商登记要求登记记载的股东承担相应地责任。
出资证明书是根据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应当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公司法》第32条规定,有限公司成立后,应当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出资证明书是一种要式证书,必须记载《公司法》规定的事项,并由公司盖章。但是出资证明书其本身并无创权性效力, 它仅是一种物权性凭证,其功能主要是证明股东已向公司真实出资。出资人出资后,只要公司一经核准登记成立,出资者就当然地转化为公司股东。因此出资证明书可以作为确认股东资格的最初证据,即在无相反证明的情况下,可凭出资证明书确认某一股东的身份。
而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具有对内效力,在处理公司与股东内部之间的关系时可以作为确定股东资格的依据。如果公司依照章程记载或者名册记载的股东名单为一定行为,可以认定公司履行了应尽的义务。但如果章程或名册的记载与工商部门登记簿不一致,例如在股权转让过程中,股权受让人在得到公司的确认并修改公司章程加以记载后,由于某种原因还未到工商部门变更登记,此种情况下的股东资格争议并不能单纯以公司章程记载的内容来解决。而股东名册不需要进行登记,故其对外的效力更不能与登记簿相比。因此在涉及到他方利益时,还是应该优先考虑登记簿的效力。
因此可见,确认股东资格应该结合实质说和形式说各自的合理之处,并且考量纠纷的各方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应当重视形式说的形式要件的公信公示力,将形式要件作为股东资格认定标准;另一方面,也应该注意实质说在调节公司和
股东之间的内部关系上的优势,涉及当事人之间的有关协议,如隐名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之间的内部关系的约定等,只要不违反法律的效力性禁止性规范,即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吴晶宇,《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认定初探》,载于《经济师》2008年第9期
2、虞政平,《股东资格的法律确认》,载于《法律适用》2003年第8期
3、王成勇、陈广秀:“隐名股东资格认定若干问题探析”,载《法律适用》2004年第7期。
第四篇:股东资格认定中的三个问题
股东资格认定中的三个问题
股东资格是投资人取得和行使股东权利、承担股东义务的基础。有关股东资格确认纠纷是公司法诉讼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诉讼。不仅表现在单一的股东资格认定纠纷案件中,而且在审理股权转让纠纷、股东权益诉讼纠纷、出资不足股东向债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纠纷等类型的民商事案件中,股东资格的认定都是要首当其冲解决的问题。
一、股东登记和出资证明书、股票在股东资格认定中的意义
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中对公司股东的登记在认定股东资格时具有特殊的意义。公司章程在某种程度上是公司的小宪章,公司的主要事项均记载于章程中,包括股东的姓名(名称)、权利义务和出资等。对内约束公司和股东,对外具有公示作用。公司设立登记或转让出资时,应当办理章程的核准、备案和变更登记手续。公司章程一方面表明了出资者向公司出资,欲为公司股东的意思表示;另一方面也起到一定的对外公示作用。故公司章程上载明的股东内容是确定股东权利义务的主要根据,具有对抗股东之间其他约定的效力;在对外效力上也是相对人据以判断公司股东的依据。公司置备的股东名册具有权利推定力,是认定股东资格的证据。因此,一般情况下股东名册上载明的股东即应推定为公司的股东,除非有充足证据证明载明的内容错误。公司工商注册登记的功能主要是政府对进入市场交易的市场主体资格进行审查,以减小市场交易整体风险,其内容因其公示性而对相对人具有确定的效力。由于公司工商注册登记是公司成立的法定程序,虽然公司成立登记本质上属于证权性登记,不具有创设股东资格的效力,但从某一方面看客观上又产生了设权性的效果。即具有对善意第三人宣示股东资格的功能。作为均具有对外公示作用的公司章程和工商登记正常情况下应当一致。但在股权变化时,因公司未及时变更有关登记而造成公司章程和工商登记不一致时,如何确定股东资格?笔者认为,如果仅仅是受让方向公司主张股东权利,不涉及第三人利益时,应当以实际股权转让情况确定受让方为公司新的股东,并责令公司立即办理工商变更登记。但是,如果涉及到善意第三人利益,在认定公司股东时,从二者对外具有公示力的作用看,很难说究竟谁的效力更高。尤其是对善意第三人来说,其完全可以相信任何一个有公示力的记载作出相应的行为。所以原则上应当依据善意第三人主张依据的公示内容认定股东资格,以保护善意第三人合法权利。公司可以通过及时变更登记来确定公司真实的股东。
出资者是否取得出资证明书和股票不是认定其股东资格的必备要件。出资证明书和股票性质上是物权凭证,是证明股东持有股份或出资的凭证。出资者出资后,只要公司一经批准登记成立,出资者就当然地转化为公司股东。公司就有义务向出资者签发出资证明书或者股票,出资者也享有出资证明书或者股票的请求权。这种权利来源于其股东身份。出资证明书和股票在其中只起到证据的作用。即使没有出资证明书或者股票,只要出资者能够证明其已经依据公司章程和设立协议缴纳了出资,就应当依法认定其股东资格。即不能以出资者不具有出资证明书或者股票而当然否认其股东资格。
二、瑕疵出资股东资格的认定
瑕疵出资是指出资者没有严格按照章程规定的数额、时间等出资,不包括根本未出资。关于瑕疵出资者是否享有股东资格问题,实践中争论较大。有观点认为,因我国采用资本实缴制,原则上只有资本全部到位后,登记机关才予办理公司成立登记,故瑕疵出资者未按照公司章程全部履行出资义务,公司不会设立成功,瑕疵出资者也不能取得股东资格。但笔者认为,由于瑕疵出资者已履行了部分出资义务,且在公司章程上明确签字,有其真实意思表示,故瑕疵出资不影响其股东资格的认定。这主要是基于我国实际情况作出的推断。虽然我国实行法定资本制,原则上要求注册资金全部到位后公司尚可登记成立。但现实中很多公司注册资金未全部到位亦获得了公司登记。且司法实践也承认注册资金达到最低注册资本金公司的法人地位。即虽然公司的注册资金并未全部到位,但如果达到了一定数额,法律上是承认其法人资格的。故在法人成立情况下,对瑕疵出资者的股东资格应当予以认可,否则将会出现公司股东缺位。但因其出资并未全部到位,股东权是有瑕疵的。其股东权利只能在出资范围内
行使,未出资部分不得行使。对于瑕疵出资者未严格履行出资义务的行为,根据公司法的规定由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如果瑕疵出资者事后补足了出资,也只能在补足出资后行使该部分出资的股东权利。如果因投资者的瑕疵出资导致公司设立失败或者因公司注册资金低于法定最低注册资本金数额而导致公司成立无效的,因公司不存在,投资者亦不享有股东资格。瑕疵股东权是否可以转让主要存在三种不同观点:一是不可以转让;二是仅可以转让已出资部分,未出资部分不得转让;三是可以转让,但必须以转让款项先行补足不足出资;转让股份款项不足以补足出资,转让人又不能继续补足的,公司或者其他股东可主张撤销股份转让合同。如未主张撤销的,可保留向转让人追索不足出资的权利。笔者认为,应严格限制瑕疵股东权的转让。虽然转让股权是股东的权利,但是对于未缴足出资的瑕疵股东权,如果允许其转让股权,很容易给不法者提供利用转让股权方式损害债权人的便利,而通过转让股权款项先行补足不足出资的做法避免债权人损失,似乎又缺乏必要的保障落实措施,操作起来非常困难,所以倒不如明确规定瑕疵出资者只有在补足出资后尚可转让股权。对于根本未出资的,尽管该投资者在公司章程上签字,但因其未实际履行出资义务,不具有股东资格。公司可以以投资者未按设立协议出资为由单方解除合同,并通过变更股权结构,让他人认购未出资人所承诺认购股份,变更公司章程等方式,变更他人为公司股东,同时可追究未出资者的违约责任。
三、名实不符股东资格的认定
名实不符股东主要包括隐名股东和冒名股东。隐名股东是指虽然实际出资认购公司股份,但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中却记载为他人的投资者。隐名股东主要为规避法律型。我国公司法和其他相关法规对公司投资领域、投资主体、投资比例等方面做了一定限制,如国家机关不得开办公司,外方投资不得低于一定比例,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不得低于2人,超过50人等。有些投资者为了规避这些限制,采取隐名股东的方式进行投资。也有少数隐名股东为非规避法律型,主要是出于不愿公开自身经济状况原因而采取的隐名投资方式。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与公司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公司股东的认定问题。笔者认为,隐名投资多数情况是为了规避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故在认定股东资格时,一定要严格遵循制裁法律规避行为原则。即法律不应支持或者纵容违法行为,应当对法律规避行为加以规范和制裁,将非法的法律关系通过法律强制力恢复到合法状态,使当事人的不法意图无法得逞,同时也起到法律示范作用。对于所谓的非规避法律型隐名股东,因公司法已经明确赋予民事主体投资进行民事活动的权利,既然投资者作出不享有股东权利,而由他人作为其权利享有者的选择,是其自身选择的结果,其应当承受由此导致的后果。且属于隐名股东的财产权利可以通过其与显名股东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得到相应保护,不存在不承认其股东资格就剥夺其民事权利问题。法律没有必要为了所谓的保护无过错隐名股东民事权利,而区别情况认定隐名股东的股东身份。对于本应由隐名股东享有的股东权利由显名股东享有,或者本应由隐名股东承担的责任由显名股东承担,因作出隐名投资系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因此产生的后果双方应当有所预见,按照显名情况认定公司股东权利义务的承受者,对双方应当说是公平的。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之间的法律关系属于个人法调整范畴,应当依据当事人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认定二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如债权债务关系、赠与关系,或者行纪、信托关系等。如果双方在出资时约定明确,只要其约定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则按照双方的约定确定二者的权利义务关系;没有约定的,视举证情况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举证不能的,承担举证不能的民事责任。隐名股东如因举证不能权利得不到有效保护是其自己意志选择的结果,符合私法法律精神。
冒名股东是指以根本不存在的人的名义(如死人或者虚构者)出资登记,或者盗用真实人的名义出资登记的投资者。冒名股东和隐名股东的根本区别在于要么被冒名者客观上根本不存在,要么缺少被冒名者和冒名者的合意。故对冒名股东的认定应当区别于隐名股东。首先被冒名者不能认定为公司股东。如果认定不存在的人为股东,将会因股东的缺位而导致股东权利义务无人承受,不利于维护公司团体法律关系稳定;如果认定被盗用名义者为股东,因其既无真实出资,亦无与冒名者的合意,不仅不符合股东的基本要件,而且将导致不当得利的法律后果。其次冒名者亦不能认定为公司股东。冒名无非是为了规避法律禁止性规定,如果认定冒名者为公司股东,有违公序良俗原则,是立法者之禁忌。
对冒名登记成立的公司,如果构成事实上的一人公司,应当认定公司成立无效,一方面解决了股东资格问题(即因公司成立无效,无股东之说),另一方面涉及到债权人权利实现的,由公司实际投资者承担偿还责任。这样处理即维护了法律尊严,制裁了违法分子,又达到了保护善意第三人的目的。如果虽然存在冒名股东,但并未构成一人公司,其他股东对此不知情的,为了保护无过错股东利益,不宜认定公司成立无效或强制其解散,而应收缴该部分股权,通过拍卖或者由其他股东认购等方式,确定新的投资人为公司股东。
干股的实际出资者也不是股东登记所载明的股东。干股股东一般是指具备股东的形式特征并实际享有股东权利,但自身并未实际出资的股东。干股多是基于公司及其他股东的奖励或者赠予形成的,确切地说干股股东是有实际出资的,只不过其出资是由公司或者他人代为交付的。故对干股股东资格应当予以认定。实践中也有将接受贿赂等违法犯罪行为取得的股份称为干股的,是否认定受贿者股东资格存在争议。笔者认为,从民事法律关系上认定受贿者的股东资格,与对受贿者予以刑事制裁,依法收缴其违法所得,通过拍卖转让股权确定新的股东,二者并不冲突。
第五篇:隐名股东协议书
隐名股东投资协议书
隐名投资人(以下简称“甲方“): 身份证号码: 联系方式: 显名投资人(以下简称“乙方”): 身份证号码: 联系方式:
甲、乙双方约定,由甲乙双方向 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投资,乙方则作为显名股东登记于公司的章程、股东名册或其他工商登记材料之中。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万元,其中以乙方名义在公司的章程、股东名册、工商登记中登记的出资额为
万元,拥有公司股权比例为
%,该项出资由甲方实际投入
万元,乙方实际出资
万元。
为明确甲、乙双方在公司中的权利义务,保障隐名股东的权利,经双方友好协商,兹签订该隐名股东协议,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条、乙方的名义出资
万元由甲方实际投入
万元,乙方实际出资
万元。甲方的出资在 年 月 日全部到位;甲方的出资方式为**出资(现金 /实物)。
第二条、甲、乙双方的利益分配方式:甲乙双方各享有公司
%的股权,即甲方拥有乙方名义股权的%。
第三条、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如出现需要增资的情况,乙方应当提前通知甲方。双方重新协商是否增资及增资数额和增资后所占股权
比重等事宜。如果乙方未尽本条款通知义务,擅自增资导致其持有的名义股权比例提高,则视为甲方仍然拥有乙方增资后名义股权的 %。
第四条、乙方受甲方委托代甲方行使股东权利,甲方对公司经营有知情权,甲方有权随时查阅公司账簿,乙方应当予以配合。关于公司可能发生的诸如增资、股权转让、增加股东等重大事项,乙方应当提前30日通知甲方。
第五条、乙方作为显名股东未经甲方的书面同意不能单方面转让、出质股权,否则,乙方除向甲方返还资产、赔偿损失外,还须承担侵占甲方资产的相关刑事与民事责任。
第六条、乙方不得利用显名股东身份谋取私利,不得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本公司同类的业务或者从事侵占公司财产和损害本公司利益的活动,否则,乙方除向甲方返还资产、赔偿损失外,还须承担侵占甲方资产的相关刑事与民事责任。
第七条、公司出现第三人的纠纷时,由乙方承担实际的股东责任。第八条、如由于乙方的债务纠纷,而导致其名下的股权被他人通过司法途径强制处分时。乙方必须对由此给甲方造成的所有直接和可遇见的间接损失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第九条、如果公司出现减资、清算情形,乙方应当以现金形式向甲方支付应得份额,不得以实物或者其他收益权利折价为应得的现金。
第十条、乙方作为显名股东,应提供财产担保或信用担保,如抵押、质押或担保人,当乙方出现违反本协议规定的行为时,乙方须承担责任,具体方式如下:乙方须向甲方支付违约金***元。
第十一条、乙方对此协议负有保密义务。除经甲方同意或本协议约定外,乙方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泄露本协议的任何内容,否则应承担由此造成甲方损失的赔偿责任。
第十二条、如果乙方未按本协议约定向甲方分配红利或阻止乙方行使本协议约定的权利,即视为乙方违约。乙方应向甲方支付违约金****元。
第十三条、本协议的订立、效力、解释、履行和争议的解决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管辖。因执行本协议而发生的争议,各方可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由甲方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四条、本协议的修改、补充须经双方协商并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十五条、本协议一式二份,由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 乙方: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见证人:(公司其他股东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