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胸部疾病放射诊断学》(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5 01:21: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胸部疾病放射诊断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胸部疾病放射诊断学》》。

第一篇:读《胸部疾病放射诊断学》

一、胸片的正常表现

顺序:胸壁——膈肌——胸膜——肺——纵膈

一、胸壁

骨性胸壁——包括肋骨、脊柱、肩胛骨、锁骨和胸骨

1、肋骨——肋软骨一般不显影,老年人常呈斑点状钙化

2、脊柱:可以识别出椎体、椎弓根、棘突、横突等结构,侧位可识别出上下关节突

3、肩胛骨:正位片可识别内侧缘、外侧缘、肩胛下角、肩胛冈和喙突 侧位——两条和脊

柱重叠的纵向条状阴影

4、锁骨:外端起于肩锁关节,水平向内跨过肺尖,内端止于胸锁关节。胸骨端的下缘有时

候可见一凹陷,是肋锁韧带的附着点。

5、胸骨:正位片可见胸骨柄、部分胸骨体和胸锁关节;侧位可见胸骨皮质和柄体之间的透

明软骨连接即胸骨角。正常情况下,胸骨体略呈弧形向前隆起,漏斗胸时向背侧突起,侧位片上投影于前肋的后方;鸡胸时其胸骨向前异常突出,甚至成角。

二、胸壁软组织

1、皮肤皱襞影 在恶病质病人,尤其是卧位胸片特别容易看到呈纵行走向的皮肤皱襞阴影,注意与气胸鉴别。

2、乳房阴影 其使两下肺野密度增高,乳头影两侧可以不对称,有时很像小结节灶。较大的乳房下缘呈明显的弧形,阴影在外上方略向内凹,最后移行为腋窝前线。

3、腋窝皱襞线 腋窝前后皱襞线均拱形,可以和肺野重叠,有时候会以为是气胸。

4、锁骨伴随影

5、胸锁乳突肌阴影 为颈部几乎垂直走行,外缘锐利,下端呈弧形与锁骨伴随阴影相移行。

人类大概有3亿个肺泡构成超生可以提供判断肿块是囊肿还是实性病变:囊肿边缘清楚,内部缺乏超生,由于声传播增加使其后方声影增粗。

乳腺脂肪瘤触诊质软,难以明确诊断。X线为圆形或分叶状透亮肿块。肿瘤由假膜包裹,易于鉴别。

第二篇:胸部影像诊断学 总结 个人增补

空间分辨率:保证组织一定密度差别的前提下,待分辨组织立体集合的能力, X 线优于CT。

密度分辨率:分辨两种组织间密度差异的能力。透视(fluoroscopy)

优点:快捷,可转动病人,改变体位观察,动态观察组织和器官

缺点:空间及密度分辨率不如胸片,不能留下影像记录 摄片(plain film)优点:空间及密度分辨率>透视,发现病变及了解细节能力>透视,可留下影像记录

缺点:较透视费时,需多角度摄片,静态图像。CT

缺点:空间分辨率不如X线,X线辐射损伤。高碘过敏风险。

螺旋CT 优点:扫描速度快,一次屏气状态下完成肺脏扫描。增强扫描效果优于常规CT扫描,可进行3D重建

MRI 优点:高组织分辨率,多方位成像功能利于病变部位、范围及组织类型的观察,由于血管流空效应,不使用造影剂即可分辨血管与淋巴组织、结节。

缺点:扫描时间长,受呼吸、心跳伪影多;含H+低的组织器官成像不佳(低信号甚至无信号),如肺、钙化灶、骨,故不利于肺内微小病灶显示,不显示骨折;磁铁性医疗装置不能进入机房;检查空间小,部分病人有幽闭恐惧症。

肺不张:(atelectasis)指肺组织含气量减少,体积变小。

阻塞性~ 原因:腔内肿瘤、粘液栓、支气管炎性狭窄、腔外压迫等。

压迫性~ 原因:例:大量气胸时肺不张。

牵拉性~ 原因:

影像:·肺组织密度增高 ·体积缩小,边缘清楚锐利

·三角形或窄带状软组织密度阴影,尖端指向肺门

·CT增强扫描时明显强化

·牵拉征象:邻近肺组织代偿性膨胀,纵膈肺门可向患侧移位,膈肌上升,肋间隙变窄

·不同部位肺不张形态各异:右肺中叶不张:在中间支气管层面,表现为右心缘三角形软组织密度影,阴影尖端指向肺野,(其他肺不张尖端指向肺门)

右肺中叶综合征:反复咳嗽、正位胸片、透视无明显异常(中叶不张影隐藏在心影后)但侧位胸片可表现为带状高密度影。CT病变也可明确显示。

肺气肿(emphysema):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过度充气,异常扩大同时伴不可逆性肺泡壁的破坏。

原因:先天性抗胰蛋白酶缺乏,;继发于慢支,哮喘病

病理基础:细支气管炎及狭窄导致不完全阻塞。

分类:全小叶型~ 中下叶好发

小叶中心型~ 早期多见于肺上部(HRCT可见小叶中心部呈0.5-1cm无壁透明区)

间隙旁型~ 胸膜下,沿胸膜、叶间裂、纵隔分布。肺过度充气(hyperinflation):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过度充气,扩大但不伴有肺泡壁破坏。包括通常所指的代偿性肺气肿及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多为一侧或某一肺叶过度通气。

(此项不是重点)肺实变(consolidation):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空气被病理性液体、细胞或组织替代。可累及腺泡、小叶、肺段或肺叶。

引起~的原因:炎性渗出,血液,肉芽组织、水肿液、肿瘤组织。结节:<1~2cm的类圆形肺实变。包括:腺泡结节状影,粟粒状结节影

腺泡结节状影:·腺泡范围的实变 ·直径1~2cm以下(多为4~7mm)

·边缘较清楚,呈梅花瓣状 ·多为肉芽肿,肿瘤,血管炎及其周围

炎,也可以是渗出,出血或水肿。如肺结核的增殖性病变。

粟粒状结节影:·指4mm以下的小点状结节影,呈弥散性分布

·多数粟粒状病变由间质内病变引起

·常见于粟粒性肺结核,癌性淋巴管炎 肿块:·多>2cm,边缘清楚 ·良恶性肿瘤及非肿瘤性病变,肺炎,结核球等

CT对肺肿块的诊断较X线优势:①图像无重叠 ②能发现肺内隐藏部位病变如脊柱旁、心脏后方及心膈脚等处的病变 ③CT能发现肿块内的坏死、脂肪组织及钙化 ④通过强化扫描可观察肿块的强化程度,观察病变血供 ⑤利用高分辨率扫描可以显示肿块边缘的细微变化及其周围肺组织关系。

肺良性肿块的特点:·多为圆或椭圆形阴影,边缘锐利,无毛刺。少数可有分叶 ·密度通常均匀,肿块内出现钙化或脂肪组织 ·肿块多在3cm以下

·不强化,轻度强化,环状强化或明显强化 ·肿块周围有卫星病灶,过度充气,纤维条索 ·胸膜处有粘连带及胸膜增厚

空洞(cavity)病变组织坏死、液化、经支气管排出所致

空洞壁厚度3mm以上为厚壁空洞,3mm以下为薄壁空洞

空腔:肺原有腔隙的病理性扩大所形成的含气囊腔,常见于支扩,肺大泡 胸膜病变改变:·胸腔积液、积气及液气胸 ·包囊性胸腔积液,积气于液气胸

·胸膜肥厚、粘连、钙化 ·胸膜肿块 支气管扩张症(分型、影像表现):·多见于儿童青少年 ·常有呼吸道反复感染病史及咳嗽、咳血,大量浓痰 ·分柱状、囊状,曲张型 ·诊断主要依靠CT X线表现:·肺纹理改变:增多,紊乱,网状,其中扩张支气管可表现为粗细不规则的管状透明影,扩张而有分泌物的支气管表现为不规则的杵状致密影,囊状扩张可表现为多个薄壁空腔可含有液平·肺内炎症 ·肺不张(多见于中下叶)

CT表现:·柱状支气管扩张呈双轨征,印戒征

·囊状支气管扩张呈葡萄样

·曲张型支气管扩张见粗细不均匀的囊柱状改变 ·杵状或结节状高密度影

·肺内炎症,肺不张

肺结核的分类:原发型~;血行播散型~;继发型~;胸膜炎型~;其他肺外结核

原发型肺结核:·初次感染,儿童多见 ·症状轻,病史短,大多自愈 ·多发上叶

下部,下叶上部近胸膜 ·原发综合征为特征 ·多沿淋巴播散

影像表现:

·原发综合征:原发灶、淋巴管炎、淋巴结炎

·原发灶:点片状浸润性病灶

·淋巴管炎:肺门与病变间条索状影 ·淋巴结炎:纵膈肺门淋巴结肿大

·继发征象:肺不张,播散

何为中心型肺癌:·发生于段及段以上支气管 ·多有咳血,阻塞性肺炎 · 临床上有消耗、压迫、侵犯症状 ·生长方式:管内,管壁,管外

影像学表现:·肺门肿块,呈反S征

·支气管息肉样充盈缺损,不规则狭窄,鼠尾状狭窄,管腔截断 ·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不张

·转移征象:纵膈侵犯,纵膈淋巴结转移 ·肿块不均匀强化

何为周围性肺癌:X线表现:·结节状或球形肿块 ·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 ·癌性空洞

CT表现:·结节状或球形肿块 ·空泡征及空气支气管征 ·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 ·坏死,空洞 ·密度均匀的中等强化

次级小叶 组成:肺组织的微小解剖单位,3~20个腺泡

形状:圆锥形,尖端指向肺门,底向胸膜.直径约1~2.5cm 小叶间隔:结缔组织,小叶静脉及淋巴管

小叶核:小叶中心细支气管,肺小叶动脉

小叶实质: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

次级肺小叶:是肺组织的微小解剖单位,包含约3~20个腺泡,切面呈圆锥形,尖端向肺门,底向胸膜,HRCT难以显示腺泡.小叶核:位于肺小叶中央,由小叶中心细支气管,伴随的小叶中央动脉及包绕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HRCT上一般不能显示小叶中心细支气管,小叶中央动脉呈分支状或逗点状,距离胸膜5~10mm 小叶间隔:包绕肺小叶的结缔组织,内有肺静脉和淋巴管分支.HRCT偶可显示小叶间隔,呈与胸膜垂直的约长1~2cm,厚度不超过1mm,无分支.小叶实质:位于小叶核与小叶间隔之间,包括由小气管,肺动静脉分支供应的肺泡和相关的毛细血管床,是功能性肺实质,HRCT显示为无结构的均匀低密度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HRCT表现:·小叶间隔及小叶中心结构增厚 ·胸膜下弧线影 ·长瘢痕线 ·结节影 ·蜂窝状影 ·肺组织扭曲变形及牵拉性支气管扩张 ·磨玻璃密度影

胸膜间皮瘤的影像表现:

局限型: ·可见胸膜的任何部位 ·呈突向肺野的球形,椭圆形,扁丘状肿块,以钝角与胸壁相交 ·肿块大小不一,密度均匀,表面光滑,带蒂者可移动

弥漫型: ·可见胸膜的任何部位(同上)·广泛胸膜增厚或多发肿块,大小不一 ·常伴有胸腔积液,且增长迅速。

胸腺瘤的影像表现: ·位于前纵隔中部,向纵膈一侧或两侧突出 ·圆形或椭圆形,分叶状 ·良性者轮廓光整。恶性者轮廓常不规则 ·均匀软组织密度,少

数斑点状钙化或囊壁钙化,囊变 ·CT增强扫描显示有不同程度的强化 ·周围脂肪间隙消失,心包及胸膜增厚,心包及胸腔积液提示侵袭性

淋巴瘤的影像表现: ·位于中纵膈上中部,上纵隔向两侧增宽 ·轮廓清楚类圆形,边缘清晰光滑,部分分叶状 ·密度均匀软组织肿块 ·轻度强化,易包绕血管 ·侵犯心包产生心包积液 ·侵犯胸膜产生胸腔积液 ·侵犯肺形成自肺内网线状或网状小结节影

神经源性肿瘤的影像表现: ·位于后纵隔脊柱旁 ·类圆形或哑铃状,轮廓清楚光滑 ·软组织密度肿块,密度均匀,少数有囊变或钙化 ·椎管内者使蛛网膜下腔扩大,脊髓受压 ·邻近椎体、椎骨吸收、侵蚀或硬化、少见破坏、椎间孔扩大 ·CT及MRI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强化

相反搏动点: 左心室与肺动脉的搏动相反,两者的交点即~ 肺门舞蹈症:肺动脉段及肺门动脉波动增强

残根征:阻力性肺动脉高压时,外围分支变细,肺动脉与肺门动脉之间突然分界,称之为~.蝶翼征:肺泡性水肿时,一侧或两侧肺野出现片状模糊影,典型者呈蝶翼状

左心室增大的X线影像特征:后前位 A、左心室段延长、圆隆并向左扩展。B、心尖向下、向左延伸。C、相反搏动点上移。左侧位 示心后间隙或心后食管前下间隙变窄或消失。

右心室增大的X线影像特征:后前位 心尖园钝上翘,肺动脉段突出,相反搏动点下移。左侧位 心前间隙减小,心前缘与前胸壁接触>1/2。肺充血与肺淤血的X线鉴别: 肺充血时:①肺动脉段膨隆。

②两肺门影增大,边界清晰,并可见肺门舞蹈。

(肺门舞蹈征:肺动脉段及肺门动脉搏动增强)

③肺内动脉分支增粗、增多,边界清楚。

④肺野透亮度正常。

⑤晚期产生肺动脉高压。

肺淤血时: ①两肺门影增大,边界模糊,上肺门>下肺门。

②两肺纹理增多、模糊,早期以中、下野为著,当有肺血再分配时,则肺上野为著。

③肺瘀血加重、出现肺间质水肿和肺泡性水肿。风心二狭的X线表现: 心影呈二尖瓣型。

左心房(左心耳常明显大)、右心室增大 主动脉结缩小,左心室缩小 瓣膜钙化

肺淤血和间质性水肿 含铁血黄素沉着

 房间隔缺损的X线表现:

肺充血,肺门舞蹈

二尖瓣型心脏

右房、右室大,肺动脉段突出,主动脉结缩小。

原发孔型可有左心室增大。

晚期出现肺动脉高压

冠脉CTA在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 钙化及形态异常

动脉狭窄程度评价 斑块分析

术后随访:支架,搭桥

冠状动脉CT成像平扫:  主要观察钙化和缺血等组织密度的改变,并可观察到心腔形态和大小的变化。 钙化的粥样硬化斑块表现为沿房室沟或室间沟走行的致密斑条状影, 室壁瘤形成时,局部心肌膨突,如有钙化可见条状高密度影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价 分级 分度  <25%,Ⅰ级  ≤50%,轻度  26-50%,Ⅱ级  51%-75%,中度  51-75%,Ⅲ级  76%-99%,重度  >75%,Ⅳ级  100%,闭塞 钙化与斑块成分的关系  斑块成分包括脂质核心、纤维帽、钙化及其他如出血、溃疡等  钙化表明斑块的性质较为稳定  脂质成分多、纤维帽薄的斑块则较不稳定 斑块分析  测量斑块的密度来判断斑块的具体成分  Schroeder等根据CT值不同将斑块分为三类:  软斑块(-42-47HU) 中间斑块(61-112HU) 钙化斑块(126-736 HU) 软斑块富含脂质,易发生破裂,导致冠心病急性临床综合征的发生。支架放置术后评价  支架通畅表现:支架为高于血管密度的栅栏状,内为较低密度的管腔,无明显充盈缺损。 支架不通畅:支架内部密度增高,仿真内窥镜不能通过。 支架术后并发症:血栓形成、冠脉穿孔、支架再狭窄 冠脉搭桥术后评价  评价桥血管的分布及通畅性  观察原主要冠脉分支的状况  常用桥血管:内乳动脉,大隐静脉  扫描范围:自主动脉弓上至膈上  术后常见并发症:血管狭窄或闭塞 冠状动脉CTA的局限性  辐射剂量: 较大  含碘造影剂,有一定肾毒性,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 CTA图像质量依赖于心率和心律

 很多患者的远段冠脉观察欠佳  冠脉钙化影响管腔的评价  需行冠脉再通等介入治疗的患者还需行DSA

主动脉夹层的分型及其CT/MR表现: DebakeyⅠ:病变开始于升主动脉右侧壁内,正好在冠状窦口上方,向远处不同程度累及主动脉弓以远范

围;

DebakeyⅡ:病变仅仅累及升主动脉,DebakeyⅢ:累及到左锁骨下动脉以远的胸主动脉降

部。

Stanford分型

Stanford A: 夹层累及升主动脉,伴或不伴降主动

脉的受累;

Stanford B: 病灶局限在降主动脉,可超过左左锁

骨下动脉。

大多数Stanford A(DebakeyⅠ、Ⅱ)需外科治疗,而Stanford B为内科治疗。

MRI表现:T1WI: 真腔低信号,假腔中至高信号,内膜片线状中等信号,可见内膜破口。

夹层内的血栓与假腔内血流信号相似(高信号)。电影MR:血流呈高信号,血栓呈较低信号。

CTA

胸主动脉造影 观察

– 真腔与假腔 – 内膜片 – 主动脉反流

– 冠状动脉的狭窄或闭塞

 发现内膜片  显示任何受累的血管分支(大血管、系膜血管和肾动脉) 发现心包积液提示心包内夹层破裂,主动脉周围血肿提示夹层的破裂  夹层的累及范围  评价主动脉腔的大小、评价假腔的开放程度以及真腔的受压程度、帮助寻找终末器官缺血的证据。

极少部分题目没有整理,希望有整理的同学及时交流并完善,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辛苦整理,转载时请保持信息完整.BY 硕7班 宋钊

第三篇:重读《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有感

重读《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有感

刘又宁

我手里有一本当时署名为中山医学院《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编写组编著,1976年3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专著。这本书跟随我已40年整,每当遇到鉴别诊断相关问题时,我就随时查阅,甚至有时在应邀会诊之前,临时抱佛脚,也会先用它来“武装”一下自己的头脑。因担心翻阅太多会把书“翻烂” ,我还特意托人制作了硬纸板布质封面,将简装变成了“精装”.我之所以如此珍视、爱护这本书,是因为它确实帮了我大忙,为我的临床知识增长立下了汗马功劳。继此书之后至今40年,我没再发现有比它更实用的鉴别诊断学书籍了。

我的大学本科是在1970年结束的,现在的年轻医生很难想象,当时我们这一代人是怎样获得知识与信息的。不必说没有互联网,更没有手机微信,就是普通的“座机”电话也十分稀罕。至于国外科技出版物,一方面因当时的情况没人敢引进,另一方面因缺少外汇购买版权,只有个别人有资格躲在图书馆的隔离房间内,才能偷偷地阅读到“影印”本,当然更不要说能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了。那时尚还年轻的我,内心充满对各种知识特别是医学知识的渴望,但却无法得到,这就是我对这本《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情有独钟的最重要原因。

鉴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辛辛苦苦倾注了大量心血来编著了这本好书的前辈们,首版并没有留下一个名字,而只冠以编写组3个字。他们有的可能尚健在,也有的可能已离我们而去。当时的中山医学院也就是现在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该书前言中也提到了,此书的编写还得到北京、青岛、武汉、广州等地众多专家的协助。所有的编者,都是无名英雄,都值得我们敬佩而永不忘怀。该书的第1版共60章,近千页,每页排版字体又很密集,在当时也可称为学术巨著了,作者们编写这样的书也一定历时很长(前言是写于1975年5月)。只有我们这一代或比我们更年长一些的知识分子,才能想象到作者们可能历尽了怎样的艰辛。相信他们许多人是一边被“批判” ,一边坚持写作,甚至也会有人在食不果腹的情况下,为了给年青人留下一本好书,不顾自己的健康而义无反顾。以上这些磨难也在该书上留下了些痕迹。

该书内扉页、书名的前面是2整页的毛主席语录,而在字数并不算多的前言中执笔者还特别写到“本书的编写是在我院党委领导下……编写成的。全体编写人员在编写过程中,坚决贯彻十大精神,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深入开展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运动……努力弄清对资产阶级专政的问题,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力求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统帅全书,并坚持到农村去参加医疗卫生工作,为贫下中农服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等等。像这样与学术根本不相干的政治术语,竟占到整个前言的三分之二还多。在第1章“鉴别诊断的原则与方法”中,不足4页的版面中,竟有8处成段引用了毛泽东和列宁语录,并一律用黑体字印出。从第2章起才是纯粹的学术内容。

笔者阅读最多的章节是该书的第2章“发热” ,从中受益匪浅,随着后来获取知识途径的增多,笔者还在原书列出共7条非感染性发热原因之后,又用钢笔加上了第8条——药物热。另外,要按我作为本刊总编的原则,这本书如称为“症状体征与实验室检查异常鉴别诊断学”可能更为合适。因为60章中59章的标题并不是疾病,而是诸如发热、胸痛、心脏增大、蛋白尿及白细胞异常改变等。但虽有以上不足,却丝毫不影响我对该书的珍视与对作者们敬仰的初衷。顺便高兴地告诉读者,由已故邝贺龄教授主编的《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在1983年得到重新修订,当然首版被埋没的作者们也得以重见天日,至今已成功发行了6版,并即将修订出版第7版。

时过境迁,数十年后笔者之所以再翻“陈年旧账” ,乃是为提醒当代青年读者们,一定要珍视现今良好的学习环境,不要荒废了大好青春;同时也要了解一点历史,从老一辈刻苦治学的经历中,能吸取些正能量。

本文来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第四篇:肺内多发结节病灶-胸部疾病的基本影像表现分析

按照结节的不同大小将多发结节性疾病分组,有利于不同疾病的鉴别诊断。肺内多发结节为1~2mm的粟粒大小病灶,可见于粟粒性肺结核、肺转移瘤(以乳癌、胃癌多见)、肺泡癌、过敏性肺炎、肺泡微石症。其中粟粒性肺结核、过敏性肺炎较其他疾病常见。1cm左右大小的结节可见于转移瘤、炎症、结核、淋巴瘤、结节病,其中以转移瘤、炎症多见。

当结节大小在3~5mm时,可见于结节病、结核、肺炎、转移瘤、肺泡癌、朗格汉斯巨细胞肉芽肿、矽肺,其中以肺炎、结核、转移瘤、肺泡癌较多见。

(一)多发结节的影像表现

1.病灶大小及分布根据病灶大小和分布可初步划分疑诊疾病,病灶大小不能确定疾病性质,如结核病灶可从粟粒大小到1 cm左右,甚至更大。肺炎病灶也可从粟粒大小到l cm左右或更大,但病灶大小的划分有助于鉴别诊断。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两肺弥漫分布粟粒结节病灶,首先要鉴别粟粒性肺结核和过敏性肺炎(鸽子肺)。病灶大小在3~5mm,首先考虑转移瘤及肺泡癌,但需排除炎症。在放射科会诊工作中体会到,近年遇见的炎症与肿瘤的鉴别诊断较肿瘤与结核鉴别多,因为炎症和肿瘤多发病灶形态相近,而结核病灶本身形态不同、病灶密度不同,若发现两上叶病灶较其他部位多,应当考虑为肺结核。在炎症与肿瘤鉴别诊断中将肿瘤误认为肺炎时有发生,应引起高度重视。若两肺多发病灶,同时伴有胸膜多发形态不同病灶(扁丘状、结节状及片状),而无胸腔积液,结核较肿瘤多见。

2.树芽征(Tree-in-bud)在CT上表现为边模糊的小叶中心结节及小叶内分枝影像。病理上为呼吸细支气管被粘液、脓液或液体堵塞,细支气管发生扩张、管壁增厚及细支气管周围炎。树芽征可见于经支气管播散的活动性肺结核、病毒、真菌及寄生虫感染,过敏性支气管肺笰状菌病、囊性纤维化、吸人性肺炎、喉支气管乳头瘤病。依笔者的经验,树芽征多见于结核支气管播散及细支气管炎症,此征有助于结核、支气管炎与肿瘤鉴别。

3.钙化及高密度病灶两肺多发粟粒状钙化病灶,可见于肺泡微石症,表现为两肺广泛性粟粒状钙化灶,在病灶密集部位可呈大片状钙化密度病变。两肺多发密度较高结节病灶,经较长时间动态观察变化慢,可见于甲状腺癌肺转移。此外肺内多发钙化密度结节还可见于成骨肉瘤、软骨肉瘤肺转移。少见的两肺多发结节钙化灶还可见于胃癌、肺癌的肺内转移,它们表现为两肺大小均匀的结节状钙化灶,病灶周围可见环状磨玻璃密度影。

(二)多发结节的动态变化

肺内发现两肺多发5~10mm病灶或更大些病灶,首诊确诊困难时,动态观察有助于鉴别炎性肉芽肿和肿瘤,这两类患者在临床上往往无明显症状,此时若能重视胸片表现和治疗后观察病灶的动态变化,常可以作出正确的鉴别诊断。胸部CT上炎性肉芽肿和肿瘤的病灶边缘比较清楚,但在胸片上两者的病灶形态有差别,炎性肉芽肿病灶边缘较模糊,而肿瘤边缘清楚。根据病情选择有针对性的治疗有利于鉴别诊断。抗炎治疗2~3周,炎性肉芽肿病灶可明显缩小或消失,而肿瘤常规抗炎治疗无效,病灶变化不明显。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如鸽子肺),常规胸片及胸部CT均可表现为两肺多发粟粒病灶,如果仅根据影像所见可能将其误诊为粟粒性肺结核。若仔细询问病史,对于作出正确诊断很重要。笔者曾见过这样病例,患者在家发生憋气、咳嗽,久治不愈,但在亲戚家中居住则症状消失。经仔细向患者询问,得知其家中饲养了许多鸽子,据此确诊为鸽子肺,后经治疗患者痊愈。

第五篇:与疾病作斗争——读《了不起的女孩》有感

与疾病作斗争——读《了不起的女孩》有感

同学们,你们能相信一个身患绝症的小女孩竟会让国际慈善活动的发起人亨利·兰伍福斯在仅有的两根旗杆中,用一根专挂中国国旗来表彰她吗?这位了不起的中国女孩就是李欢。

我想这是常人难以相信,更难以做到的,就像我在医院见过的一个人。她患了一种病慢性神经病。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很大的把握治好这种病,可以说,在国内,这是一种绝症。虽然那个女孩比李欢幸运些,但那女孩没李欢那优秀的学习成绩,更没有他那种顽强的精神。看着书上写的那些词句,我真的无法想象当时的李欢是怎样度过每一分钟,每一秒钟的。那个女孩,他的病由于天气的变化突然发作了,她只感觉她的腿很疼,她只想哭,别的什么都不管,什么也不听。他直嚷着爸爸妈妈从融安赶过来,要他们送她去医院从未想过要自己去战胜病魔,用顽强的毅力去和病魔作斗争,凭着自己刚强的意志去制服病魔

想到这里,我的泪忍不住要留下来了

广西柳州融水县民族小学五年级:廖雯静

下载读《胸部疾病放射诊断学》(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胸部疾病放射诊断学》(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