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北松滋抓实能力建设交好人民群众得实惠第一卷
湖北松滋抓实能力建设交好人民群众得实惠第一卷
湖北省松滋市在深入调研中,广泛开展“开门寻策问计,共谋科学发展”,市“四大家”领导共组成25个调研小组,93家参学单位共组成174个调研小组,同时下发12000份调查问卷,切实寻策于民,问计于众,同心共建。在回收的问卷中,针对“请你谈谈对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重点是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意见建议”问题时,纷纷建言“加强能力建设“,且提出加强能力建设是确保人民群众得实惠的首要关口。
整理问卷就此可归结为四个方面:“能力恐慌”问题。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面对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有一部分干部有知识储备不足,力不从心表现。要么被困难和问题吓倒,束手无策,盲然无序,不知如何应对,从何抓起,把理由全部归结到金融危机;要么点子和办法不多,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应对措施不够有力;要么只看到“危机”而未看到“机遇”,缺乏应急与谋远相结合的能力,缺乏“弯道超越”的智慧和勇气。“能力席位”意识淡薄。谋政不到位,缺乏履责所必需的素质和能力,不敢担当、不愿担当、不能担当。能力提升动力缺失。缺乏自我提升的激情和办法,日复一日,做着相同的事,说着相近的话,工作没有足够的压力,不敢创新,不愿创新,不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和新要求。没有能力恐慌的意识,没有自我提升能力的愿望。“执行文化”氛围欠浓。问卷较为深刻地反映,三分战略、七分执行。但在有些时侯的执行过程中“短路”、“堵车”现象仍有发生,执行不力、执行乏力、执行不到位或走样的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一些重大工作事项需要多个部门和单位协同配合的,很难形成执行合力;有的部门把执行的出发点不是放在为发展、为民生、为基层服务上,而是以部门利益、局部利益为重;还有一些部门不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地抓执行、抓落实,只求工作过得去,不求过得硬。
针对上述梳理出的问题,松滋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4月18日召开参学单位科(股)长以上干部大会,开式提出了“开展能力建设年活动,并配套下发“实施方案”,进一步提高政府效能和行政执行力,以此作为交好“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第一卷。
该市提出,作为县级市,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履职能力,核心是推进依法行政。只有做到依法行政,才能从本质上推动执行力建设。由此该市确立活动开展中主要围绕“确责、履责、问责”三个环节展开。确责。进一步明确每个机关、每个内设机构的职能和每个具体岗位的职责,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的行政责任体系。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能力匹配为原则,以思想水平、综合素质、专业能力为基本内容,开展岗位能力标准讨论,分层分类拟定每个岗位的基本能力标准。履责。把能力建设与学习实践活动总体考核、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公务员考核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按照责任制的要求,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履行岗位职责情况进行考核,考察和检验其能力是否胜
任、是否符合岗位职责的要求。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通过能力测查、各种岗位技能培训等活动,促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队伍自觉加强能力建设。问责。把能力建设与行政问责制紧密结合起来,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以及考核不称职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开展引咎辞职、责令辞职、诫勉谈话、离岗培训、专业指导等办法,进一步完善行政问责制度。尤其是对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以致影响行政秩序和行政效率,贻误工作,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的,严格追究责任。
为确保活动顺利有效开展,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立了“松滋市能力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具体实施工作。市委成立的8个指导检查组加强检查督办,对活动流于形式、行政能力难以适应工作需要的单位,实施行政问责;对基本素质难以胜任工作需要的个人,实行离岗培训或转岗分流;整个活动充分体现有布署、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的闭环效应。同时,将在学习实践活动第二阶段第二环节“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中明确此为专项内容讲深讲透;在第三阶段第三环节“完善体制机制”中形成专项长效机制。(湖北省松滋市委学习实践办 邹进新 吴炳章 王娟娟 电话:0716—6221626***邮箱:2009szxzb@163.com)
第二篇:抓实执政能力建设,推进二次创业
抓实执政能力建设推进通钢二次创业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国有企业抢抓振兴机遇、推进二次创业、建设强盛通钢的根本要求。作为吉林省最大的国有联合企业集团,通钢集团公司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的具体要求,抓实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活动,努力营造出学习领会、积极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推进二次创业、建设强盛通钢的浓厚氛围,促进了企业改革发展步伐。在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中,通钢集团公司党委重点抓了三件事:一是精心组织,强化指导通钢集团公司党委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切实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活动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公司党委于10月11日制订下发了[2004]23号文件(《关于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通知》),就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做了部署。公司理论中心组成员在认真自学的基础上,于10月11日召开了学习座谈会。基层中心组通过学习会、研讨会等形式,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全面准确地领会四中全会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在学习中,结合实际,找差距、定措施,完善工作思路,指导工作实践。
二是联系实际,注重实效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关键在于应用,我们着眼于把大道理变为员工群众身边的小道理、活道理。“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六个“必须坚持”,是党执政55年来的主要经验,也是我们抢抓振兴机遇,推进发展的指导思想。通钢集团公司把四中全会的学习同加强改进企业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同推进二次创业,建设强盛通钢结合起来;同集团公司的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同谋划好明年的工作思路结合起来。着力于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是强化引导,形成氛围为积极营造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的舆论氛 1
围,通钢集团公司充分发挥报刊、电视、广播、企业网站等舆论阵地的作用,大力宣传四中全会精神,大力宣传在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引导学习贯彻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从10月份起,通钢新闻社、电视台、《通钢政工》、通钢网站相续开办专题或专栏,编发学习辅导、学习动态和学习体会,努力在全公司上下营造出学习四中全会精神、推进二次创业、建设强盛通钢的热潮。通过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我们有三条体会:
1、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是执政之基
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加强党的建设。国有企业的党组织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因此,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提高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力,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基础。我们要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从决策力、执行力、服务力、创新力等方面入手,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使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二次创业实践中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2、提高国企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是执政之本
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五种执政能力。在这五种执政能力中,首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作为国有企业,直接面对国内、国际和内部三大市场,努力提高国企员工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适应市场发展的能力,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
市场经济要求人们按经济规律办事,要求企业的生产经营等经济运行环节都要以市场为中心。同时,市场经济又是竞争经济,企业优胜劣汰是必然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提高把握市场经济规律的能力,全面认识市场经济的特点,把握市场经济内在要求和运行规律,自觉运用市场经济规则和要求来规范经济行为。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钢集团公司在经济运行中,本着“品牌领先、冲击未来”的通钢理念,“诚信立市、品牌制胜”的竞争观,紧紧围绕市场,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思想流等有效整合,使企业和员工直接面对市场,危机感和责任感不断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不断显现。
3、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是执政之要
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总体目标,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的先进性就难以体现。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政治问题。解决前进中的所有问题,最终都要靠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为国有企业也是如此,只要抢抓机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步伐,才能实现体制和机制创新,才能实现推进二次创业、建设强盛通钢的宏伟目标。因此,快速发展是提升执政能力的第一要务。
通钢集团公司围绕“机制灵活、结构优化、管理高效、形象美好、文明富裕发展”这一目标,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步伐。2004年重点工程项目投资超过26亿元。以“热轧板带、冷轧板带、干熄焦、6#高炉、2万m3制氧、四平高精度冷轧带钢、高炉水渣综合利用、4#球团竖炉”为代表的八项重点工程的建设,使通钢驶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2004年1—9月份,通钢集团公司铁、钢、材分别实现产量164.96万吨、185.56万吨和186.4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26%、12.47%和14.73%;实现利润8.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利74.22%,为推进二次创业奠定基础。到2007年,通钢将实现钢总量、销售收入、利税指标、人均收入的“四个翻一番”目标。
直面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只有以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抢抓机遇,创新发展,才能切实增强企业党的执政能力,才能实现推进二次创业、建设强盛通钢的宏伟目标,为通化市乃至吉林省经济的腾飞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