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主题探究 论文之大学生理财观-自主创业规划
小学期课程论文
题目:大学生理财观学生姓名:学院专业:学号:指导教师:-自主创业规划
年 月 日
自主创业规划
专题研讨时间:
专题研讨地点:
专题研讨主题:大学生理财观
-自主创业规划
大学生理财观-自主创业规划
()
摘要:大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父母往往每个月会打一笔生活费给学生,有的甚至把一个学期,或者几年的生活费打给学生。有的学生理财有道,开源节流,一个学期下来可能剩下不少钱。有的学生缺乏理财观念,也没出去打工创业,往往一两个月就把所有的钱花光。学会自主创业,也是一个很好的理财方式,不仅可以开拓知识面,锻炼自己的社会经验,还可以自给自足,养活自己,甚至发财致富。
关键词:自主创业;规划;广府特色美食;准备;
一、创业项目
创业也可以在学校在我们熟悉的校园中进行,在不耽误学业的同时,还可以赚取人生的第一桶金。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是一个环境优美,教学环境良好的校园。学生大多家庭环境良好,富裕的也不在少数。地处郊区,学生出门购物不方便,校区较大,很多同学都很有商业头脑,这些都营造了深厚的商业气息。我的创业规划是想在学校开一家正宗的具有广府美食特色的餐厅。原因有3点:
1.本校学生多数来自广东,对广府美食情有独钟。粤菜,有着悠久的历史,以特有的菜式和韵味,独树一帜,是我国著名八大菜系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即使不是来自广东的同学,我身边也不乏对粤菜赞不绝口的外地学生。
2.目前在学校还缺乏正宗的广府美食。品质都参差不齐,甚至难以下咽。我认为学校的很多商家只是为了金钱利益,贪图成本低,速度快,根本没有用心经营。甚至学校很多卖肠粉,广式粥面的都是外省人,吃起来的口味也和广东的大相径庭。我身边经常就有同学抱怨,学校里卖的粥,面,粉等小吃,不正宗甚至很难吃。我认为,在学校开一家这样正宗的广府美食餐厅,生意应该不错。
3.学校学生老师人数纵多,经济环境良好,市场庞大。是一个很好的投资环境。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学校开一家广府美食餐厅可行性还是很大的。
二、前期准备
1.资金预算
在咨询了一些在校开过店的学长学姐之后,我大概定了以下资金预算。铺租大概前期准备15万,因为开的是餐厅面积较大。装修5万预算。聘请厨师和食物材料预算5万。还有5万是备用金,以防不时之需。前期准备30万左右即可。
2.数据收集
我认为前期准备的数据收集十分重要,因为你要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十分重要。因此,应该制定一份问卷,广泛派发,最后收集数据,对结果继续分析。这才有利于创业计划。
问卷:
1.性别?1.男2.女 2.年级?1.大一 2.大二3.大三4.大四 3.您平时喜欢广东小吃吗?1.喜欢2.一般3.不喜欢 4.您平时多久吃一次广东小吃? 1.1天一次2.两三天一次3.一个星期一次4.一个月一次
5.您平时吃一顿饭消费多少呢?
1.10元以下2.10元到15元3.15元到20元4.20元以上
6.您比较喜欢吃什么广东小吃?1.粥
2.粉
3.面
4.包
7.您喜欢喝什么粥?
1.鸡粥2.鱼粥3.艇仔粥4.状元及第粥5.皮蛋瘦肉粥
6.玉米粥7.窝蛋牛肉粥8.其他()
8.您喜欢吃什么粉?
1.炒粉2.河粉3.米粉4.肠粉5.其他()
9.您喜欢吃什么面?1.炒面2.汤面3.车仔面4.竹升面5.云吞面6.其他()
10.您喜欢吃什么包?
1.豆沙包2.奶黄包3.虾饺4.生肉包5.灌汤包
6.其他()
11.抛去价格因素,您觉得广式小吃最重要的是?
1.口味正宗
2.分量十足
3.卖相好
4.养生健康
5.其他()
12.您觉得我们学校的广式小吃有什么不足之处? 1.口味不正宗
2.价格高
3.款式不多
4.卫生不行
5.其他()
13.如果学校有一家正宗的广府美食餐厅,但是价格稍贵,你会去光顾吗?
1.会
2.不会
3.经验参考
在经验上可以参考广州的银记肠粉店。银记肠粉店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是主营肠粉、粥等美食的连锁餐饮服务企业。多年来,凭 借质优味美的传统布拉肠粉驰名于省港澳,其肠粉以“粉薄、味鲜、爽滑、口感独特”而赢得了 “白如玉,薄如纸,爽滑微韧,味道鲜美”的评价,早在五、六十年代,“银记肠粉”就名扬广 州西关地区,经过近年的企业改革与创新,银记肠粉有了新的发展和新的提高,在省港澳地区都 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声誉,成为了广州传统布拉肠粉的代名词。我认为银记得特色之处是口味正宗,价格不贵。所以才能吸引到那么多的回头客。特别是早餐时期,特别火爆。我觉得可以参考这家店的做法。主打早餐这一系列。而且广东小吃里面粥粉面好吃而且养生,十分适合大学生。我们学校现在食堂卖的早餐,口味一般,有的过油有的太咸,如果可以在早晨为学生准备特色的广东早餐,生意应该不错。而且在海华这区还没有广东早茶,可以在早晨售卖广式早点。
三、资金筹集
1.同学合资
可以找几个对这个项目感兴趣的同学一起合资。降低风险,有问题还可以大家一起解决。人多力量大。
2.家长赞助
如果家庭环境允许的话,可以向家长借钱,独立开店。和同学合资开店,虽说人多力量大,但是很容易出现分歧,分工不均等状况。
3.银行贷款
很多银行都有资助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项目,不仅利息低,门槛低而且到账快,也是一个不错的筹资方式。
第二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教育论文
【摘 要】自主学习是新课改的一项基本内容,本文从三方面阐述了在小学阶段学生自主学习的的现状、存在的原因、及如何引导好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现状;原因;方法
【Abstract】Independence study is new the lesson change of a basic contents, this text is from three aspects elaborated a student independence at the primary school stage study of of present condition, existence of reason, and how leading good student independence study.【Key words】Present condition;Reason;Method
语文新课标要求三个维度的教学:(1)知识与能力;(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把语文课标的三个维度统一起来,就得把学习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自主地探索来获取知识,掌握学法。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参与活动,自主学习。
1.中高年级小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分析
1、学生的自主意识方面。
学生的自我认识较弱,表现为:老师提问时,没有一个同学举手。问一问,多数同学说:没有人举手,担心自己的答案错了。还有的同学知道正确答案也不愿意举手。在课堂上,发现老师讲课中出现了一个错误,也不敢提出来,心想老师应该不会出错。上课时,部分学生总担心自己跟不上老师所讲的内容等等。
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很少,表现为:在小组讨论中,部分学生不爱发言,认为自己的发言没有意义,还有很多同学是因为大多数人发言后才不得不发言。没有责任意识,具体表现为: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不认真完成。有的是老师布置时不认真听,有的是回家后只顾着玩,认为偶尔一次,没有什么关系。批判意识不高,表现为:.对于书本或辅导材料上的参考答案,同学们没有去怀疑它的正确性;本来有了自己的想法,看到参考答案后,不作任何判断,认为自己的做法是错的,又把答案改过来。甚至在课堂上回答老师提出来的问题,有时已答对,但老师再问一遍或大声地重复一遍,学生又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答错了,又再考虑别的答案。
2、学生的自主能力方面。
学生不会自我激励,表现为:多数同学在学校好好学习,最主要是因为是老师的要求,或父母的要求,还有部分同学是为了考试,才看书学习。学习比较落后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认为自己已没有努力的必要。不管自己怎样努力,也不会把学习搞好。学生不会自我选择,表现为:放学后的作业,只完成老师布置的,而对于老师布置以外的,多数同学都不去管它,认为只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就行了,老师布置的以外没有必要去学。在做作业前不会自己先复习一下课文内容,只胡乱做一通。在家里的学习时间不会自己计划,特别是星期六星期天的作业,白天的时间只顾着玩,有的要帮父母做家务,只有到星期天晚上才赶着做作业,做出来的作业质量不高。对于问题的解答方法,只要有一个方法就可以了,不再去思考还有没有别的方法。
3、人际关系方面。
学生很少会处理人际关系,一方面表现在师生关系,认为老师都是很有经验的,而且备课也很充分,我们应该认真记笔记、做练习,不敢于提出与同学们甚至与老师不同的观点和想法。另一方面,则表现在生与生的关系上,认为别人成绩好是因为:他们的父母给他们很大的帮助,在课上,有个同学要求上台用新的方法解题,他觉得这个同学这样做是为了:获取老师的表扬,显示他(她)的学习能力强。
2.存在这些现象的原因
这些现象说明,中、高年级学生的自主意识已经比较强,对自我有比较明确的认识,主动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和批判意识均有一定的发展。不过,对于教师这一传统意义上的权威,学生尽管已经承认教师也会出错,但还不大敢直接指出教师的错误,表明以往教师占据课堂统治地位的影响根深蒂固。同样,一直以来成绩好的学生有意无意中领导着全体学生的言行,这一点已有所改善,但如果要彻底改变却还需要时日。从根本上说,当前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在思想意识上自主性的表现已经比较明显,但另一方面却仍有一部分学生受外界影响,对自我的认识容易产生动摇。比较薄弱一些的是学生的批判意识。相对于自主意识而言,学生的自主能力要弱一些,而且存在性别、年级差异。性别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自我选择能力上。年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自我调控能力上。
人际关系是影响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自主学习不是独立学习,学生在学校中学习时尤其要关注如何与他人合作、寻求帮助。学校中学生的人际关系最主要的一个是师生关系、一个是生生关系。在师生关系上,教师的绝对统治地位已经不存在了,学生愿意与教师近距离地接触,在尊重教师的同时也尊重自己的正确认识与选择,但是学生对教师的依赖仍然存在,即使在学习中体现出了自主学习的萌芽,却往往不够彻底。在生生关系上,大多数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都能客观地认识、承认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对于他人的言行也能比较客观、公正地作出积极评价。
3.要成为一个自主学者,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转变其思想观念,几年来的主体教育实验,已经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实现了对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因此重要的是继续保持、不断强化这种自主意识。在学生自主学习中也的确存在这一问题,而且不同的性别和年级还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在实践中督促学生将自己的自主意识转化为自主的言行,教会学生一些实现自主学习的技能、技巧。例如:在课堂上不仅要给学生自学时间,同时更应传授自学的方法,使他们能够通过自学掌握知识的重点,能够发现问题,提出有创建的想法。同时,应该重视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自主能力的差异性,对部分学生应加强学习目标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需要教师进一步学习主体教育理论,继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在教学手段上不断改进,寻求更加适合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策略,努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向自主学习的方向变革。
第二,在人际关系上,重点是师生关系的进一步变革,尽管当前学生已经认识到要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与教师展开平等的对话与交流,但调查表明教师的权威影响仍然存在,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克服。从教学策略上来说,应该重视数学开放题的作用,利用其开放性的特点,把解决问题的自主权教给学生,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思维空间的条件,提供更多的发挥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的机会,提供更多的解释和评价他们自己的思维结果的权利。
总之,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改进课堂教学模式。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入手,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第三篇:教学论文 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根据心理特点,放手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协调之中,进行自主探求知识的活动,可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地探究性学习。
一、让学生尽可能去“想”。培养学生一个“敢”字,鼓励他们毫无顾及的尽情去想,合理的去想。如学《圆明园的毁灭》时,采用CAI创设情景,放火烧圆明园影片的片断,让学生看后谈体会,学生便联想到火药,学生提出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为什么不制造出火炮、火枪来对付英、法联军呢?这样以来,使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超越了书本。
二、让学生尽可能去“看”。“看”就是让学生观看、观察,给充足的时间去观察,通过“看”发现,在此基础上去主动学习知识。如学圆明园的风光时,采用CAI 出示圆明园的风光图片,由学生尽情地观察、欣赏,再据自己观察和发现,给图片题一个与图同美的名字—题名。然后将图片的原名对照自己题的名,比较谁好,为什么?如学生据“万花阵”的建筑特点,它像一朵绽开的荷花而题名为“石花玉亭”。这样学生在充分“看”的基础上进行探求并创造性地学到了知识。
三、让学生尽可能地去“画” 学生通过亲眼去看、去体验、去想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考层面把自己所获得的信息画下来,描绘出来,再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将手和大脑都动起来,克服学生上课只用耳听,不用小手
来操作的不足。如上一年级的《画风》一课时,在设计时充分体现一个“画”字,老师和学生都用画的方式来表达一定的思维结果,老师用“简笔画”板书出书上所说的风中的事物,课中还设计让学生在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上想办法“画”出“风”来,看谁的办法想得多,并说出为什么这样就把风画出来了。这样就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兴趣,培养了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学生在探究怎样画这一过程中,也就明白了风是不能直接把它画出来的,只有通过其它事物在风的作用下来表示这一要点,比老师讲出来的效果好多了。
四、让学生尽可能的去“说”。学生思维的合理性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通过他们的说,了解学生是怎么想的,是如何达到思维的合理性的。老师给学生创设了畅所欲言的自由空间,真正做到课堂教学的氛围和谐、民主,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蓝天。如可以分“指名说、上台说、小组说、问答式的交流说”等方式;以学生“补充说、总结说、修改说、更正说、综合说”等内容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快速组织语言能力。
五、让学生尽可能去“做”。学生自己动手做的过程,实际上也包含了思维与探究的过程,在此就要为学生设计、提供做的时间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如在期末复习成语时,改变以往老师将一册的成语找出来,让学生抄、读、记等,而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自己去找、去抄、去积累,还要求学生比一比,谁能将一册中所有成语全找出来。
这样学生在自己找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
六、让学生批判与创造性的接受知识,展示思维过程。在这里营造宽松的环境,要求学生坚持真理,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敢于怀疑前人,不唯书,不唯上。如学《詹天佑》一课时学生在敬佩詹天佑的同时,还针对他的“人字形铁路的设计、”“中部凿井法、”“相对凿井法”谈出学生自己的设计、想法,进行合理的想象,科学的思维。又如学《蛇与庄稼》时,学生大胆地说:“庄稼得不到好收成的原因不仅仅是社被洪水淹死了的原因,还因为海水是咸的,破坏了土壤,使那里的泥土不适应庄稼生长了,但过了几年,由于天上下的雨水稀释了以前被盐水破坏的土壤,所以后来庄稼又丰收了,不光是因为有了蛇的原因等。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大胆怀疑、敢于创造性的接受知识,充分地展示了学生合理的思维过程。
七、人们常说: 教给学生“捕鱼”的“方法”和“场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面对这个知识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今天的知识明天就不够用的现实,我们不能只注重教给学生“如何捕鱼”的学习方法,还需要告诉学生 “捕鱼”的场所,告诉学生学习的多种渠道和网上的庞大资源应该在何处去找、在何处去学、在何处去发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怎样去收集一些资料,从哪儿去获取资料,即告诉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渠道。如通过报纸剪贴、通过书刊摘抄、电视录音、收音机录音、光碟、磁盘、网上下载、实地调查、自己
生活体验、专题采访等。对于收集到的材料又怎样来整理、处理这些资料,使之成为自己有用的资料呢?如从“电视”上知道“明天有雨”,你将怎样处理这个信息呢?如明天你就要带雨伞。又如你从“报纸上”看到一个中学生因考试成绩不好,竟跳楼自杀轻生,你会怎样想,你的心理会产生怎样的启示,如果自己也是一个承受力差,经不起挫折的人,你面对这种情况会怎样处理,是不是该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正确对待考试呢?等等一些怎样收集信息、获取知识的途径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只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给学生留下时间、空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想、去看、去说、去画、去做、去怀疑、既教给学习方法,有教给获取知识的途径。就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意识。
第四篇: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模块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策略研究 人教版
高中化学模块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策略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所注重的一般只是那种正向的继承,而缺少一种批判性的继承态度。同时,在课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为了达到一蹙而就的教育教学成果,“满堂灌”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课堂上只有教师单向的传输信息,没有师生、生生的互动。学生的学习是机械、被动地,亳无兴趣可言,更谈不上主动积极,学生成为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主动的探索者。“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相当普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化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所以“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切合化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而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作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今后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就要求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能力形成的规律创设教学情境,并通过一些相应的主体活动构建新的学习主体;坚持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本,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信心、竞争意识、合作意识、主动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题的内涵与理论依据
1、课题内涵
“自主”就学习内在品质而言,相对的是“被动”、“机械”、“他主”,也就是主动、积极地去完成学习的一种意识。
“探究”是求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是深入探讨,反复研究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
“自主探究”就是在课程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探究的方法去探究教材, 既达到完成新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又能够促进学生养成探究习惯,提高探究能力的目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2.1建构主义教育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学习和学习者的看法,与传统的观点有本质的区别。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主张:
2.1.1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
既然知识是个体主动建构的,无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直接传输给学生,因此,学生必须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要根据自己先前的经验来建构新知识的意义,这样,传统的老师“说”、学生“听”的学习方式就不复存在。
2.1.2尊重个人意见
既然知识并不是说明世界的真理,只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因而不应该以正确或错误来区分人们不同的知识概念。2.1.3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主体与他人经由磋商并达成一致的社会建构,因此,科学的学习必须通过对话、沟通的方式,大家提出不同看法以刺激个体反省思考,在交互质疑辩证的过程中,以各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澄清所生的疑虑,逐渐完成知识的建构,形成正确的科学知识。
2.2发现教学,做学习的主人
德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1790-1866)说过;“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又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英国的斯宾塞也说过:“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现的过程,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自已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认为:“学校中的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已获得知识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策略研究
1、寻求自主探究素材
根据国家教育部制订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我们使用的是江苏教育集团出版的化学必修和选修教材。教材,作为落实课程标准的范例和教学内容的载体在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教材的使用中,我们一直坚持“依据课程标
用心
爱心
专心
准、灵活使用教材”的原则,但不排除对苏教版的教材进行二次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1对插图的利用与开发
插图是重要的教学素材,苏教版教材必修、选修模块运用了丰富多彩的插图,有化学实验图(装置、操作、现象)、物质图、化工生产设备与工艺流程图、微观与原理模拟图、肖像图等插图,具有时代气息。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利用教材插图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化,是值得教师探索的一个课题。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我们可以改变过去教师一个人在台上孤立地讲,学生被动地听、记的旧习惯,针对不同的图片,首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分组讨论,探讨一些问题,最后整理记录,逐步形成结论。
案例1:必修1-对“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利用
教学设计如下:(1)投影:书本P64图3—2铝土矿制备铝的工艺流程(忽略SiO2的影响);(2)思考:①该工艺分哪几步进行?②猜测每一步的操作作用是什么?③通过工艺流程的学习能推测出氧化铝具有哪些重要的性质?
特点:让学生自己解读铝土矿制备氧化铝的工艺流程,找出问题和困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把学生的主动权教给学生。
图片给予的学习空间是编排教材的作者和教师无法想象的,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会将发散思维影响到每一个人。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图片,学生很容易形成许许多多的结论,加深对图片相关知识的掌握,一看到图片就想起了内容,起到突破重点和难点的效果。1.2对实验的探究与改进
教材拥有许多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家庭小实验和探究性实验,实验教学是化学课程的显著特征之一,教材更是充分突出了化学实验。教材中安排的实验科学性强、易于操作,现象明显,具有很强的信息资源。如何让教材中的实验在探究问题中为师生所用,是需要深入研究的。
但是教材中的有些实验在自主探究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略现深度不足,或有更为理想的实验方法、方案。在实际的自主探究教学中,我们经过研究和操作,引入了进行改进的更佳实验方案。
用心
爱心
专心 3
案例2:必修1—硝酸与铜的反应
为论证硝酸具有氧化性,做铜分别与浓硝酸、稀硝酸的反应实验,如果只简单地按教材100页实验
1、实验2的示例去做,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而不对实验进行改进,不对现象进行探究,就起不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的作用。
改进:设计为相同体积的浓硝酸、稀硝酸分别与相同质量的铜反应(注意铜适量并完全反应)。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差异,并启发学生探究造成差异的实质是什么,(尤其要注意反应后溶液颜色差异:浓硝酸反应后溶液呈绿色,稀硝酸反应后溶液呈蓝色)。然后对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加热加以证实。
优点:反应结果不但决定于反应条件,而且还与反应后的环境有关。这样,既引导了学生对实验现象与条件关系的深层观察和全面观察,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和整体性,从而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经过这种尝试,既丰富了学生的实验知识又提高了实验技能,还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甚至于一个实验的改进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的终身。故个人以为这样的尝试是有现实意义和长远发展前景的。1.3对化学史料的发掘与利用
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曾说过:“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面,化学史更可以给人以智慧”。在新教材中呈现了很多的化学史料,课堂教学中如能利用化学史料作为学生自主探究素材,不仅可以使教学不再局限于现成知识本身的静态结果,而且可以追溯到它的来源和动态演变的过程,揭示出认识过程中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想,使学生学到形成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科学方法。
案例3: 选修5-“苯分子结构”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是一位极富想象力的学者,对苯的结构,他分析了大量的实验事实之后认为:这是一个很稳定的“核”,6个碳原子之间的结合非常牢固,而且紧凑。于是他集中精力研究了这6个碳原子的“核”,在提出了很多结构式之后又被他的实验一一否定了。直到1865年,那时他在比利时的根特大学任教时,一天晚上,他在书房里打瞌睡,眼前又出现了旋转的碳原子。碳原子的长链像蛇一样盘绕卷轴,忽然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并旋转不停。他像触电一样猛醒过来,整理苯环结构的假说又忙了一夜。对此,他说:“我们应该会做梦!那么我用心
爱心
专心 4
们就可以发现真理,但不要在清醒地理智检验之前,就宣布我们的梦。”
教师:下面我们就沿着先人的“梦”,开始对苯分子结构的探讨……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利用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制成的元素周期表、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等典型化学史料作为探究素材,可以使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从中感悟科学家发现问题、进行推理判断、提出假设进行验证的科学思维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创设自主探究问题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我们也是这样做了: 2.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罗杰斯说过“学习的最好的刺激乃是兴趣”。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不在于要讲授多少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体验现实生活中的现象、问题,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创新意识、探究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
案例4:必修2—“燃烧的条件” 问题情景创设
教师:大家都知道,水是能灭火的,但有同学见过能在水里面燃烧的物质吗? [与学生以往常识相矛盾。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没有见过。
教师: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做一组实验,让大家见识一下能在水里面燃烧的物质。
[组织实验]白磷在水中燃烧的对照实验
实验分三组进行:第一组实验:白磷在冷水中,通入氧气,并不燃烧;第二组实验:白磷在热水中,不通入氧气,也不燃烧;第三组实验:白磷在热水中,通入氧气,白磷燃烧。
用心
爱心
专心 5
教师:现在大家都看到了白磷能在水中燃烧,谁能解释实验1和2中白磷为什么没有燃烧?谁能通过以上实验和教材知识总结出燃烧条件? 上述情景的设计,利用了学生认知因素之间的不协调,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情感环境和良好的认知环境来调动学生兴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只有当认知结构与外界刺激发生不平衡时才能引起学习的需要。因此,创设问题情景就是为了引起认知矛盾,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 “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个多疑、好奇的境界,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2.2贴近生活事例,培养问题意识
学习的真正目的是要使学习者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即“学以致用,用中求新”。在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化学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必须细心观察,留意分析,从现象中提示本质、探求规律,从而提炼出相关问题。如日常生活中一副熟悉的场景、一次亲身的经历、一个生动的自然现象、一件有趣的化学事实等,都可以让学生体验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化学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激发改造自然和探索科学奥秘的情感,培养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5:必修1—“铁和铁的化合物”问题情景创设
教师:大家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削皮后的苹果颜色就会变锈,谁能知道其中的奥秘呢? 学生:思考、困惑(引起认知矛盾)。(注:这一提问就如同在学生平静的脑海中,投下一颗石子激起了疑问的浪花,大家议论纷纷。正当学生处于“心愤愤,口悱悱”的时候。)教师:Fe2+与Fe3+在溶液中各显何种颜色,有哪些化学性质?(注:这一点拨,引出了思维之路,使学生得知:苹果中的二价铁离子被空气中的02氧化成三价铁离子呈黄色。所以,市场上出售的苹果汁中常掺入维生素C等还原剂,以防止二价铁离子被氧化。)教师:这些问题,就是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
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从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6
2.3利用课堂资源,激励生成问题
在老师的引导中,在实验的探究中,在学生的读书中,在同伴的讨论中,在自己的归纳中,在自己的动手实践中,往往会有许多新的发现。这些新的发现就是课堂资源,也是极其有价值的新问题,老师在这过程中要因势利导,进一步激励学生生成新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6:选修4-“盐类水解复习”问题情景创设
在复习盐类水解方程式书写的时候,有的同学在黑板上把S2-的水解写成S2-+2H2O == 2H2S↑ + 2OH-,教师及时抓住教学契机问学生:“该同学写得对吗?哪位同学帮他改正?”这样引起全体同学的兴趣,大家七嘴八舌讨论起来,有同学发现了水解是微弱的、很少量的不应该写气体符号,有同学发现了多元弱酸的水解应该是分步水解,以一级水解为主。这样利用学生的错误不但使出错的同学改正了错误,而且也能让其他学生自己总结了盐类水解方程式书写的注意点。
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从学习过程、材料、网络或其他途径发现新的问题,然后进行更开放、自由的方式进行探究,让学生充分讨论、归纳总结出相应知识。
3、营造自主探究氛围
教学氛围实质是师生关系的问题,融洽的师生关系永远是第一教学原则。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的智力活动不受压抑,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学习的最佳学习环境。3.1课堂氛围民主化
现代教学认知心理学认为:“教学是两条主线在交流,一是知识,二是情感。”课堂教学是孩子体验成功、体验参与、体验创新的过程。而一个自由、宽松、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才能吸引学生的自主参与探究和体验成功。这就需要教师以积极的态度、真挚的情感与孩子们进行生命的交流和心灵的碰撞。
案例7:必修1—“氨的喷泉实验”复习
实验复习课中,针对必修1中出现的氨的喷泉实验,个人以为有演绎拓展的教学价值。这个实验原理是通过操作——减小烧瓶内压强形成喷泉。复习中既可做同向思维延伸也可作逆向思维拓展,教学中选取图Ⅰ所示装置,引导学生探究原理、操作方法。
用心
爱心
专心 7
按照课前的预设,鼓励学生讨论找出合理的引发条件,学生的努力很快就有了收获,学生的回答似乎是统一的,即通过增加烧瓶外部压强的方法。
杨忠的回答:“锥形瓶内液体为酒精,向水槽中小心加入浓硫酸或加足量固体烧碱,物质溶解放热,导致乙醇挥发,形成喷泉”。
金平的回答是:“锥形瓶先装稀硫酸,再加小苏打粉末或铁粉等,使烧瓶内压小于外压形成喷泉”。
这些都是我事先就准备好的答案,我很是满意,想就此过去……
这时意外发生了,学生王洋质疑:“这个喷泉装置不合理”,这是教师课前没想到的,惊讶!不敢轻易否定高考题且已流传甚广的一道较经典实验题的科学性。面对两难,毅然从尊重欣赏的角度鼓励学生:“可以把你的看法说得具体点吗?”
“烧瓶是封闭容器,乙醇喷入烧瓶,由于空气不溶于酒精,致使烧瓶内压强迅速增大,会导致烧瓶炸裂或不能形成正常喷泉;且加浓硫酸不安全,也是不可取的方法”,王洋回答。
顿时,教室里议论开了……,这是我始料不及的,通过师生共同讨论,觉得王洋的回答是有一定道理的,并且在他的提议下,对这一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Ⅱ所示。课后,通过操作获得了安全、持续时间较长的喷泉。
课堂上,与学生同探索、共创造。使课堂氛围自主化,自由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力和全部灵性。3.2探索方式多样化
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学生只有自觉、主动地学习,科学高效地探索、进行再发现、进行再创造,才能适应突飞猛进的科技新时代。”因而,教师应开放学生的手脚,不断激励学生以多种方法方式捕捉信息,参与探索,让学生自主选择渠道,提供给学生自由的发展空间。
案例8:必修1-Cl-的检验应用
教师:在学习了Cl-的检验后,请学生思考:区分2瓶已失去标签的NaCl
用心
爱心
专心
溶液与蒸馏水的方法有哪些?哪几种可以在家里厨房中解决?并请学生回家后做一做。
学生:思考,讨论(这是一个很开放的课题)。
教师:鉴别方法可以从物理、化学、生物不同学科和日常生活出发,进行多角度、多视野、全方位的探究。(注:这一点拨,学生尤如吃了定心丸,思维活跃了,思路也打开了。)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设计了利用AgNO3、测密度(掂份量)、“尝”味道等方法。
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作出大胆尝试,追求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学生的创造激情会由此产生,探索方式灵活多样化了,创新能力也会孕育成长。3.3评价策略多元化
传统的“重结果”评价策略存在着两个弊端:其一,问题情境仅涉及学过的知识。其二,对于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式基本没有留下空间。这样,也造成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结果性评价,而忽略了“过程”评价。现代教育应变传统的“单向评价”为“多向评价”;变“重结果”评价为“重过程”评价,并灵活应用“延迟评价”;在策略上力求多样、自主、高效。
案例9:必修1-“SO2气体的实验室制备”
教师:实验室可用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请根据该反应特点,设计实验装置。
学生甲:“该反应的特点是固体与液体在不加热条件下制备气体,可采用启普发生器原理设计”,并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Ⅰ。
教师:“有道理,但是老师有一个问题:在加入液体与塞塞子之间可能会有气体逸出,有时还会手忙脚乱的,会对实验产生一定的影响,是否可以稍作改进?”
学生乙:“把单孔塞改成带有玻璃导管和长颈漏斗的双孔塞;操作:先塞塞子再加液体”。并将装置图改为Ⅱ。
教师:“该装置解决了甲同学的问题,学生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但是老师还是有个问题:产生的气泡会有从长颈漏斗的底部出口处逸出,怎么办呢?”
学生:听到老师的表扬很是高兴,但很快又陷入了深思……
用心
爱心
专心 9
学生丙:“在长颈漏斗底部出口处套上小试管,起到液封的作用操作:先塞塞子再加液体”。并将装置图改为Ⅲ。
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液体加入的量难控制,反应不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怎么办?”
…………
在师生的共同合作下,最后总结出了以下反应装置图:
Ⅰ Ⅱ Ⅲ Ⅳ Ⅴ
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和交流,其他学生茅塞顿开,纷纷改进了不合理的设计。在这样一个轻松的评价氛围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了,创新意识激发了,学习方式灵活了,知识网络体系也得以构建了。
四、收获与反思
1、研究的收获
1.1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可以想象,当一个由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在老师的引导,自己的研究、探索下得到了解决时,同学们的心情该是多么愉悦啊。也可以断定,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是浓厚的,学习动力是充足的,学习效果是良好的。同时,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教学中,我们以此为契机,一改变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现状,确实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1.2引入了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想要改变“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除了改变教师的观念,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还是不够的。关键是要在行动上下功夫,改变已有的“满堂罐”教学模式,建立起与新课程相匹配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教学实践中,我们引入了“问题推进、启发讨论、实践探究”等教学模式,构建了互相关联、互相渗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新型课堂。在培养学生建立浓厚学
用心
爱心
专心
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上发挥了作用。1.3强化了自主探究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任何知识都是从实践中来,并且都要应用到实践中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就是为了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更加灵活地运用知识和技能。因此,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必须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在这方面也花了不少的精力,当然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比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十二中周边南门江水质的检测报告等。
2、研究的反思
2.1参与对象受知识水平、性格特点限制
在研究中发现,在化学教学中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受参与对象的知识水平、性格特点限制,并不是所有人都热衷于自主探究学习,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从自主探究学习中获得明显的发展。学习中上等、思维较为活跃、性格开朗活泼的学生参与最积极,效果最好。如何调动其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待以后研究。2.2要尊重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成果
中科院心理所张梅玲教授说得好:“再完美的模仿毕竟是模仿,有缺损的创造毕竟是创造;要创造要发展不能一次求完美,但毕竟在前进,在发展,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技能的同时,更要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要允许学生发挥想象,打破常规,鼓励个性化理解,从而激发教师本身的想象力,与学生一起共同发展。由于受到知识水平和能力的限制,学生的自主探究成果往往并不十分完美。这时教师不经意的评价很容易引起学生思维的中断。因此,我们不能看轻学生的学习成果,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探究结果,防止这类现象的发生。2.3自主探究过程要把握好“度”
反思我们的研究过程,有些知识学生不能够通过自主探究得到解决,必须由老师进行协助和讲解,但有时候老师把握不准“度”,还是一味得让学生自主探究,这样难以达到课堂实施的理想效果。因此在探究内容的选择环节上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与提高。
用心
爱心
专心
用心
爱心 专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