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学专业自荐书
敬的领导:
您好!
梦您垂爱,在百忙之中为我开启了通向成功的大门。在此,非常感谢您给予我展示自我的舞台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并祝愿贵企业事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我叫XXX,是广西大学林学院生态学专业20XX届毕业生。通过浏览我校招生就业网及贵企业网站,喜获贵企业招聘信息;我对贵企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而贵企业此次招聘所设的职位与我的专业相符,也正是我的兴趣所在。因此,我真诚地向贵企业自我推荐,希望能成为贵企业的一员。
总结四年大学,我已经具备:
一、优秀的思想政治品质
思想上,我积极向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并顺利结业。获得了入党积极分子的称号,并加入林学院的青年突击队,经常参加各类公益活动。丰富自己的课外生活。曾被授予中国大学生健康活力荣誉证书之有氧拉丁操钻石级,广西大学林学院生活文化周系列活动之宿舍设计比赛一等奖,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大学四年间,我以勤勉进取的积极态度,全方位地充实锻炼自己,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了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本专业所需的理论指导、工程设计、试验、监测技能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能从事环保事业、城市建设、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工作。此外,我还阅读了大量专业外的知识综合自己的能力。曾获专业奖学金;参加广西主题功能区划之自然保护地现状问题调查、大风江流域生态环境调查研究。
三、过硬的工作技能
我已取得全国大学英语四级455分的好成绩,基本掌握英语的听说、阅读、写作能力。我已经通过国家计算机一级考试并成绩优秀,拥有较好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能熟练的进行Windows,Office等办公软件操作,初步掌握Mapinfo、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初步掌握Asp动态网页设计、3S技术基本操作。
四、良好的社会工作能力和性格魅力
大学四年,我注重自我的管理、组织、团队协作及交际沟通能力的培养。我曾担任专业班学习委员、广西大学教学信息员等职务,在任职期间,我曾参与组织策划班级各种活动及组织策划林学院生态专业全体师生迎新联谊晚会。此外,2006年10 月,组织小组开展有关大学生交际问题的调查研究;2007年5月,在半闲居做服务员,主要从事客服工作;2007年9月,在中国移动通信广西大学营业厅做业务员;2008年3-6月,担任上海韩素化妆品西大代理并在网上开韩素化妆品店,负责店面管理和销售等工作。2008年7-8月,在南宁市环境保护局实习,主要从事环境污染源普查的相应工作,并受到领导及同事的一致好评。通过兼职工作及实习,基本掌握了沟通技巧,锻炼了自身的人际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也有相应的提高。通过实践,我进一步稳固和加深了生态环境、法律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并深切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经过多次社会实践,我具备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较强的社交能力和公文写作能力。而积极向上、乐于助人、富有责任心的性格特点,则使我在群体中拥有着较高的威望。
寒暑四载的努力学习和亲身实践,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也深刻认识到:昨日的辉煌已成为历史,面对未来,继续奋斗才是我唯一的选择。因此,我希望能加入您所领导的团队,为贵企业的宏图伟业添砖加瓦,并实现我的人生价值和理想。若蒙垂青,我定以满腔的热情和踏实的工作来回报您的知遇之恩。
再次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所给予我的关注,祝您的事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XX
第二篇:生态学毕业生自荐书
尊敬的公司领导:
您好!
感谢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自荐书。在此,非常感谢您给予我展示自我的舞台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并祝愿贵公司事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我叫XXX,是xx大学生态学专业**届毕业生。通过浏览我校招生就业网及贵公司网站,喜获贵公司招聘信息;我对贵公司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而贵公司此次招聘所设的职位与我的专业相符,也正是我的兴趣所在。因此,我真诚地向贵公司自我推荐,希望能成为贵公司的一员。
总结四年大学,我已经具备:
一、优秀的思想政治品质
思想上,我积极向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并顺利结业。获得了入党积极分子的称号,并加入林学院的青年突击队,经常参加各类公益活动。丰富自己的课外生活。
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大学四年间,我以勤勉进取的积极态度,全方位地充实锻炼自己,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了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本专业所需的理论指导、工程设计、试验、监测技能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能从事环保事业、城市建设、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工作。此外,我还阅读了大量专业外的知识综合自己的能力。
三、过硬的工作技能
我已取得全国大学英语四级455分的好成绩,基本掌握英语的听说、阅读、写作能力。我已经通过国家计算机一级考试并成绩优秀,拥有较好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能熟练的进行Windows,Office等办公软件操作,初步掌握Mapinfo、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初步掌握Asp动态网页设计、3S技术基本操作。
再次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所给予我的关注,祝您的事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此致
敬礼!
第三篇:生态学专业分析
一、专业全称及性质:
生态学(理科)
二、主修课程:
《普通生物学》《普通生态学》《生物化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生态工程》《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生态学技术》《计算机应用与程序》
三、与专业最接近的选修课:
《农业气象学》《环境学导论选》《环境微生物学选》《 城乡规划设计》《测量学》《3S技术》
四、专业技能:
实践技术:
熟练掌握GINGKOV1.0、SPSS、TWINSPAN&DCApast等植物的分析技术。
五、考研涉及课程:
英语、政治、数学、生态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大气污染学等(因院校和方向不同而有所差异)。
六、可供参考的考研院校、方向和相关名师:
所在学校名称
导师姓名
主要研究方向
备注
南京农业大学
崔中利
环境微生物学与环境微生物结构生物学、微生物分子生态学
农业部农业环境微生物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副主任。
南京农业大学
黄为一
微生物发酵与酶工程、土壤养分的微生物活化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
刘云慧
生态系统生态学
硕士生导师。
许艇
生态系统生态学
硕士生导师。
另外,还有以下方向:
中国农业大学
1、生态农业与区域发展
2、景观生态与土地持续利用
3、农牧生态工程与食品安全
4、分子生态与生态毒理
5、土壤生态及土壤生物
6、恢复生态与生态安全
7、种群与群落生态学
8、理论与进化生态学
9、生态系统生态学
中科院
1、植物生态
2、生理生态
3、细胞生态
上海交通大学
1、种群生物学和生态学
2、生态毒理学
3、污水生物处理
4、土壤生态学
5、可再生能源工程
四川大学
1、分子生态学
2、生物安全
3、数值生态学
生态与资源环境管理
4、生态工程
5、七、就业方向
1、可以在园林景区、林业局、花卉企业或基地、风景区、森林公园、环保局、自然保护区、生态园区、林场、苗圃等,从事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环保、城市规划、园林、农林、水利、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生态监测和动物保护等工作;
2、还可以在高校任教或在高校、动植物研究所,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八、企业单位对应聘者专业素质的要求: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现代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实验技能
和生态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熟悉国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生态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撰写论文和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九、最近两年我校本专业的就业率:
专业
07年
08年
生态学
82.05%
十、近期对专业有利的政策:
1、为推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环保总局近日印发《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2、流域水环境保护等四个领域生态补偿试点将启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家加大对生态环保问题的关注力度,给生态学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十一、本专业就业前景:
建国以来,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产品的开发长期处于空白状态,造成我国这方面的人才非常匮乏。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带来的污染负荷已经越来越构成了对生态环境的威胁。这不得不使我国提高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了生态学的研究工作。目前我国此类人才的需求远远超过生态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数量,不足的部分主要来自与生态研究相关的其他专业如环境工程专业、林业、动植物专业以及化学专业等。从工作地区来看,生态专业的毕业生分布于我国从沿海到整个中西部地区,工作地域广泛。
我国正处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阶段,对于生态工作者来说,主要任务有生态保护、生物生态产品的开发与生产等。长期以来,我国西部部分地区过度砍伐、放牧,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野生动物、植物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生态破坏没有得到控制。生态保护的任务主要是针对这种情况,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之间寻找一个最佳平衡方案。另一方面,通过对生物习性和经济价值的研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开发生物产品,我国目前已经有多家企业致力于野生动植物的人工养殖、产品开发等。这类产品目前在国外和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具有很大的市场,这项工作可以大力促进西部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生态学专业的学生在这一领域将充分发挥其专业特点,在未来几十年内,成为新兴生态产品行业的佼佼者。
今后国家对生态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强,无疑将大大地促进该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结合生态学研究的成果,将使生态材料、生态产品的范围进一步拓宽。生态学专业的人才必将大展宏图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
第四篇:生态学专业毕业生求职信
尊敬的贵公司领导:
您好!我是xx农业大学农学院生态学专业的一名2013届毕业生。三年多来,在师友的严格教益下,我本着严谨求学的态度。
系统的学习了生态学专业的理论知识。三年多来,无论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我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掌握了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生态学和农业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实验技能和生态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除了熟练掌握基础知识以外,还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英语和计算机。
在大学三年里,我很好地与同学、老师相处,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作为一名学生干部,“以诚相待”一直是我的人生信条。同时,我也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对自己实践能力的培养。
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职业,进入自己心仪的公司去奋斗是我的愿望。如有幸成为贵公司的一员,我愿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在工作中学习,在工作中提高,在工作中贡献,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奉献自己的青春与智慧,竭力为本公司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致
敬礼!
求职者:xiexiebang
第五篇:城市生态学专业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网为大家带来一篇生态学的实习报告,为了充分认识到城市环境与在建构城市环境的过程中人的作用,作为城市生态学的学习者,我们进行了一次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实习,希望这篇城市生态学专业实习报告可以供大家作为参考范例。
一、实习概况
我们于早晨8:00从北大逸夫二楼前出发,经过光华楼、图书馆、燕南园、李大钊铜像、蔡元培铜像,到达未名湖南岸,看到翻尾石鱼,出北大西门,穿过蔚秀园、承泽园、海淀公园、柳浪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到达颐和园南如意门,观看门外的京密引水渠,之后从颐和园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到达昆明湖南岸,沿西堤到达万寿山和东宫门,结束实习。沿途就绿化、建筑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做了一定的调查,获得了一定的资料,也得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结论。
二、实习内容及分析
1、关于一条有争议的路
走进北大东门,可以看到的是一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作为北大少有的几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之一,它是一条争议颇多的路,路边整齐的人工保养得很好的草坪宣告着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全新的北大。这条路周围集聚着北京大学比较现代化的建筑群——理科一号楼、二号楼、逸夫一楼、逸夫二楼、逸夫苑、理科教学楼等等。而在这条路的尽头又是富有传统韵味的仿古式楼群。
很多人认为,路面的宽阔与笔直与周围建筑的仿古式屋顶不大协调。除了整齐的人工草坪,路的两面是栽种得整齐得近乎过分的小树,而路的尽头则是生长多年的高大而遮荫的大树,不协调的感受更加强烈。
这大概就涉及到了所谓的“视觉适应性”。在很多时候,我们很少考虑特定的环境,只是单纯地去套用一种种看上去很好很先进的模式,而忽略了特定环境对建筑等人为设施的特殊要求。
也许这也是规划中的一个问题。就如同北大校园中随处可见的新式建筑与老式建筑的交相辉映,也许不能算是完美的选择。
2、校园里的世外桃源——燕南园
燕南园是北京大学燕园众多园林中较小的一个,园中只错落着十几幢精致雅洁的二层小楼和平房小院,这里是北大教授一个住宅区。人们常说,“北大的名教授不一定都住在燕南园,但燕南园住的都是名教授”。单说50年代,燕南园里就住着马寅初、汤用彤、周培源、冯友兰、朱光潜、陈岱孙、侯仁之、林庚诸先生,后来又搬进来王力、魏建功等先生。冰心女士执教燕京大学的时候也曾经在此生活过。这足以反映其内涵的深厚与文化积淀了。
燕南园中独立的住宅模式正是老教授们学术研究的理想环境。正如一位老教授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指出,尽管略显古老,自己也不会想到要去改变房子的老式格局,有一个原因是,尽管很多书都捐给了图书馆,家里的藏书也导致装修的不便。然而更加关键的一点——老房子的格局是一种可以使人安下心来读书治学的环境。多年的积淀,已经使这个小小的园子充满了书香之气……
那么,除了书香,对于久在这里居住的人们来说,它又意味着什么呢?
在实习过程中接受采访的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人,在这里居住时间都超过了35年。他们普遍认为,燕南园有着良好的居住环境,首先它位于一个台地上,地势比周围都高,这是一个良好的地理环境。而其间各色的植物,又为园子提供了一个协调的生态环境。作为极具特色的住宅园林,燕南园吸引着各方来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师生还曾经在此写生,研究其建筑特色。
然而燕南园也有其不足之处。被采访者普遍指出的有以下几点:
其一是来游览观光的人群打破了原有的宁静和洁净,过路的汽车扬尘和制造噪音,给园内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程度的破坏。
其二是公厕的问题。公厕占用的土地是过去孩子们的游戏场,而由于疏于管理,公厕的建设不仅消灭了孩子的游乐,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其实在燕南园中,每户独立的住宅中都有独立的卫生设施,公厕的设立只是为园外小商小贩提供了便利。作为北大校园中少见的几个室外公厕之一,它的设立自然有其道理,然而选址在富有文化底蕴和深厚内涵的燕南园,选址在老教授们读书治学的燕南园,或许并不是很合理。
其三是办公与住宅的矛盾。正如一位被采访者指出,燕南园中有的住宅已经被学校划归某些行政机构,行政机构的办公进一步打破了园子的宁静,不能不引起深思。
燕南园的风韵,代表的正是北大风韵的一部分,是治学的风范和怡然的性情。它的完整,是北大的不可分割的一分。也许,它的宁静不应该遭到打破和窥伺……
3、苹果园的变迁——静园草坪
著名的静园草坪过去是一片苹果园,作为草坪,它取代的是过去的东草坪的地位。曾经的东草坪就在现在的新图书馆的位置,它曾经是很为学生们所喜爱的一片浪漫草坪。有一名北大学生这样写道:“东草坪是北大老图书馆东边的那块地儿。这里曾经是高晓松那帮拿把破吉它到北大糊弄小女生的主儿极尽能事的舞台,更是我们北大人读书休憩的好地方。很多北大的情侣相识、相约、相恋在东草坪,他们对这块草地的感情更深厚。……李嘉诚说:这块地儿空着怪可惜的,我给你们点儿钱,再修半截图书馆吧。一年后,这里再没有一人一张报纸一本书的景象了,一座比最高人民法院还庄严肃穆的建筑淹没了本来该发生的好多故事。”
后经学生强烈要求,原先的苹果园就被改成了草坪。草坪的浪漫又恢复了,然而那片校园中不可多得的果园却永远地失去了。多少总是有些可惜的。
兼容,或许真的很难。这些年来,北大为了接纳越来越多的求学者,为了与国际接轨,很多原有的自然和人为的独特的风景都只能让位给新的建筑,这引起了无数老北大人的感怀。而发展总是要有的,关键是怎样发展,如何在适宜的地方做到寸土寸金地利用土地,而在另一些地方留下我们的骄傲。如果有一天,未名湖开始缩小,或者未名湖周围矗立起了新式的建筑,那才是我们真正的悲哀。
4、匠心独具——通向未名湖的小径
北大的校园北部可以说是古韵十足,像中国的传统园林,在优美的浪漫中又给人以思想和历史的沉重感。“北大的生活更接近于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一位总是喜欢留连于未名湖畔的清华学生说。这种文人士大夫气,从那一条条通向未名湖的小径也可以体现出来,它的荫蔽和静谧,构成了北大独特的风景。
幽静的小径边生长着各色的植物。引人注目的是雪松下的石头,它独特的用途使人耳目一新。松针下部的蜡质物是酸性物,下落到土壤中会使土壤受到酸化影响,土质变差,以至于到了刮风的时候会有尘土飞扬。而石头可以防止扬尘,从而保证了这里路面与空气的清新与洁净。
而路旁的传统建筑的大屋檐则为麻雀等鸟类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鸟鸣声不绝于耳。在这里,人与自然真正融为一体,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
是的,在生态建设方面,我们的确在十分努力地做。就如我们后来在西校门,看到了一只对人毫无恐惧的喜鹊。由衷的喜悦,升起……
5、蔚秀园与畅春园
有着悠久历史的燕园,是我们的骄傲。
“北京大学燕园校区,早在金代就成为京郊著名的风景区。到了明代,大规模构筑园林,至清代成了封建帝王的“赐园”。民国期间成为燕京大学校园。校园的用地中包括了八个古园遗址,即“勺园”、“淑春园”、“鸣鹤园”、“镜春园”、“朗润园”、“蔚秀园”、“承泽园”及“治贝子园”等。在位置上与圆明园毗邻,在内容、造园风格上与圆明园之万春园中的若干园中园有类似之处。不同于宏丽的皇家园林,也有别于咫尺山林的私家园林而独具一格。后历经沧桑,诸多古园或随同圆明园一起付之帝国主义列强之火,或被军阀侵占变卖,不少已经夷为平地。……淑春园、朗润园、鸣鹤园、承泽园为幸存者,其中的山丘水面尚为完整,这是校园历史悠久的见证,也是宝贵的文物。
“1920年北京通州协和大学、北京协和女子大学及北京汇文大学合并,建成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从军阀陈树藩手中以六万银元买到了淑春园和南部的勺园故址作校址,由美国建筑师H.Y.Mrphg负责校园规划设计,并于1921年动工,1929年基本落成。校园最初用地40公顷,学生800人。1928年至1931年先后征得朗润园、鸣鹤园、镜春园、蔚秀园、承泽园为教工宿舍福利区,同期还购得治贝子园为燕大农学系实习场地。北京大学未名湖燕园建筑功能与环境统一,建筑艺术与环境协调。采用传统民族风格的个体建筑与古老园林风格相协调,纵横交替的建筑轴线布置与园林环境相互渗透,建筑组群母题的应用构成和谐的韵律。建筑与山水、道路、树木相溶合的空间序列,使人产生多种美的感受。”
回顾,让我们拥有更多了解的渴望。今天作为教工住宅区的几个园子,又是怎样的呢?
走进蔚秀园,故园的风韵依稀可辨。然而“建筑与山水、道路、树木相溶合的空间序列,使人产生多种美的感受”的感怀却荡然无存。楼房与平房在同一个平面上昭示着自己的存在,柏油路与土路在同一个湖边显示着自己的功用。因为这里修建了几个条件十分简陋的价格低廉的小旅馆,往来的人更是各色各样,破坏了那种静谧而安逸的环境感观。由于过度的对外开放和管理不善,蔚秀园的今天很是让人失望,随处可见的垃圾,简陋的小饭馆和同样简陋的小旅馆让人顿失兴趣……
那么,长期在此居住的住户的反应又是如何呢?
湖附近的住户对此处的反映多是“脏乱差”——垃圾随处可见,湖边的平房排放废气严重污染环境。湖水主要来自万泉河,冬天不放水,到了夏天又因受污染而臭气熏天,蚊虫成群。
至于住宅距离湖边稍微远一些的住户,则认为除了管理不善之外,这里的生活还差强人意。而且位置比较方便,距离颐和园、香山、北大本部都很近,比较适宜居住。一个学者模样的老人说,“大学里能有北大环境的很少”。一个看上去有八、九十岁的随儿子一起生活的老人说:“环境还可以,一天比一天好”。
6、未名湖的湖心岛与翻尾石鱼
湖光塔影,让人留连忘返。未名湖景色出众,已经成为北大风景的标志。环湖的杨柳婀娜多姿,枝条低垂,温柔地拍打着水面,博雅塔的倒影在水中隐隐浮现。横卧在湖中的有石舫,点缀着塔景的是湖中的小岛。幽静的湖心岛是未名湖上的一颗珍珠。翻尾石鱼,则是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从老师那里,才知道了其背后的故事。小岛原先是芦苇等植物旺盛生长的优良环境,是一个生态极其协调的小环境,与翻尾石鱼一道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然而在百年校庆时,学校为了更好地进行介绍和说明,在小岛上设立了一块说明牌,由此吸引了大量游客上岛,人的影响使得芦苇的生长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直到芦苇完全从小岛上消失。
好在学校已经认识到这点,今天看到的说明牌,已经从小岛上转移到湖边。具有自恢复性的生态系统,在得到长期发展的条件后,应该可以恢复到原先的状态。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重新拥有一个优良生态的小岛,然而并非所有的错误都可以得到补救,有时候,一个不很英明的决定是可以造成很大的遗憾的。规划的长远性由此可见一斑。只愿小岛的故事能够带给我们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