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预防脑血管痉挛疾病要注意哪些
预防脑血管痉挛疾病要注意哪些? 脑血管痉挛会有头痛的情况,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专家介绍:脑血管痉挛性头痛会有这样的特点:持续性的头痛、头部闷痛、压迫感、沉重感,有的病人自诉为头部有“紧箍”感。因此一定要注意该疾病的预防,预防脑血管痉挛疾病要注意哪些?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专家指出可以根据下面的情况来认识。
预防脑血管痉挛疾病要注意哪些?生活中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要学会情绪的自我控制。生活中难免有喜怒哀乐,这些情绪的刺激对于健康者或年轻人大多能够应付,但是发生在具有脑血管痉挛病倾向的人身上,可能就会成为诱发脑血管痉挛病的因素,特别是对于患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者更危险性,有可能使脑血管破裂而患脑血管痉挛。因此遇到各种情绪的刺激时不要过分激动,焦虑,切勿与人争吵并设法避免和转移,最好的办法是很好的自我控制,亲朋好友的安慰和规劝也是有好处的。开朗的性格,心胸开宽,保持乐观情绪是很重要的。
(2)避免过度疲劳。过度劳累都可能给易患者带有危险因素,大量的事例证实过度疲劳可以诱发脑血管痉挛病。要做到生活规律,起居有节,不要做任何超过自己体力和精力所能负担的工作和家务,避免一次活动的过度劳累,如突击工作到深夜,长途旅行,应酬太多,看电影电视时间过长等。
(3)不要用力过猛。用力过猛可以引起血压升高,心跳过快,甚至心脏的严重损害或脑血管痉挛,所以应该避免用力屏气,搬抬重物,体育锻炼时不要做剧烈运动和超量运动。
(4)饮食不当。进餐时或饮食不当后常突然发生脑血管病,这往往是由于饮食过量或暴饮暴食,酗酒所致,所以应避免一餐饱食或一次摄入动物脂肪过多的餐食,还应避免大量饮酒,尤其是烈性酒。
(5)其他,气候变化时应加强保暖,预防感冒,天气酷热时要防止中暑。平时外出多加小心,不要跌交。夜间起床小便动作要慢,低头系鞋带等动作时也要慢些,不要急剧改变头位或体位,以免产生体位性低血压。平时不要用脑过度,洗澡时间不要过长等。
(6)当血压波动、气候变化、情绪激动等情况时要多加保重,特别是高血压病人,应坚持长期服降压药,不要随便停服,以防止血压反跳。
第二篇:夏季要注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夏季要注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心血管病 夏天积极防治莫大意
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心肌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不少患者觉得冬季才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其实不然,即使是在夏季也要注意心脑血管疾病,有资料显示,在 35℃以上的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以往每年进入 5 月份后,中风、冠心病患者的住院率明显上升。因此高温对心脑血管病患者的危害很大,那些有此类疾病的患者,高温来袭之际,一定要注意自我防护和治疗,不可掉以轻心。
为何夏季高温天气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原东方医院心血管病专家杨苏生副主任医师指出,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比较大,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也逐明显增加。而气温较高时,空气湿度较大,含氧量相对降低,这就对人体耐受力提出很大挑战。此外人体为加强散热使血液集于体表,心脑血液供应减少,加重缺血缺氧反应。由于气压偏低时,人体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流失多,使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易诱发中风、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夏天时,心脑血管病患者应要注意身体变化,慎防心脑血管疾病爆发。
杨苏生副主任医师指出,在天气炎热的夏天,心血管病患者除了要注意防暑降温、保持心态平和、调节情绪;劳逸结合、注意休息;适当运动,锻炼身体;均衡膳食、戒烟戒酒、生活有规律等保健养生外,还需要积极坚持科学正规的治疗,从而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反复,摆脱疾病困扰,获得良好的健康生活。
科学正规的治疗包括找专科医师专家诊疗,治疗方案确定,合理用药及坚持用药治疗等。心脑血管病人要注意随身携带硝酸甘油,以备紧急时缓解病情。当患者出现头晕、头痛、胸闷、气短、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疲劳乏力、肢体麻木、晕厥等症状时,要马上就医,不可麻痹大意。已明确诊断或高度怀疑心血管病的患者,出现症状频发,症状加重情况,要马上就医,预防不测。
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上海江东医院通过血脂、血糖、肌酶检验,心电图、心动超声、动态血压监测、心血管造影等检测仪器可全方位、快速、准确诊断患者病情,可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康复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按照辩证施治、内外结合的方法可显著改善胸闷、心悸、心绞痛等心血管症状以及头晕头疼、记忆力减退、感觉和运动障碍等脑血管症状,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降低血压,调节身体的平衡,改善新陈代谢的状态,提高患者免疫力和抵抗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南报网讯(记者 查金忠 通讯员 陶骏 吴倪娜)南京的夏天一向炎热,立夏以来,天气骤热,温度大幅升高,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这可不是个好消息。资料显示,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卢新政副主任医师解释到,由于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能量的消耗比较大,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也逐明显增加。而气温较高时,空气湿度较大,含氧量相对降低,这就对人体耐受力提出很大挑战。此外人体为加强散热使血液集于体表,心脑血液供应减少,加重缺血缺氧反应。由于气压偏低时,人体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流失多,使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易诱发中风、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夏天来临时,心脑血管病患者应要注意身体变化,慎防心脑血管疾病爆发。卢新政还建议,心血管病患者想要安然度夏,还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提高警惕防高温,要防止情绪中暑,做到“心静自然凉”。天气炎热,人容易烦躁,要防止“情绪中暑”,就要特别注意“静心”养生。避免外界不良情绪干扰,导致情绪激动失控、紧张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保持良好情绪和心态是夏季养生的重要环节,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药物无法替代的作用。
第二,要做到起居有节,适时运动。夏天应是老年人“静养”的季节,不宜大量运动。很多老年人由于夏季天亮较早,愿意早起晨练,但据调查,70%-80%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于早晨 6-10 时,这段时间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多发时间。因此应尽量避开这段时间进行锻炼。
第三,调查表明,当环境气温达到32℃ 时,最好减少体力活动,可采取多种方法调节居室内温度,如启动电扇,通风换气;地面洒水或使用空调,使室内温度调节在26℃ 左右,室内外温差控制在6—8℃。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尤其要避免去温度高、湿度大、人口稠密的地方。必须外出时,要穿着浅色、透气和宽松的棉织衣服,戴上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
第四,近年使用空调的家庭越来越多,居室内外形成温差。从家里走出户外时大幅的温度变化使心脑血管病人很难适应,因为温差的急剧变化会引起人体血管不断收缩和舒张,导致血压变化,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诱发心肌梗死或卒中,因此,有心脑血管病史的老人应注意适当减少户外活动,多在室内休息,且午睡 1 小时,以补充晚间睡眠的不足。
最后,卢新政还强调,有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的患者,夏日要特别注意饮食清淡,保证水分的充足摄入。夏季饮食要以清淡质软、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少吃高脂肪及辛辣食物。尤其要避免暴饮暴食,因为这些因素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突发性疾病。患高血压者应注意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 5 克以下,同时提高摄入含钾丰富的食品,多吃些新鲜蔬菜、瓜果及豆类制品。要注意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每天保证饮水在 1000 毫升以上,汗多时还要增加饮水量,尤其是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一杯水,如半夜醒来也可适量进点水,这样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可能。
6类疾病患者适合冬病夏治
上海的天气一天比一天热了,有经验的市民就会知道,一年之中冬病夏治的黄金季节到来了!若趁此时机抓紧治疗颈腰椎病、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胃肠道疾病等在冬季易发且很难治的疾病,不但能迅速见效,有的患者巩固治疗一段时间后,还就此告别了此类疾病的困扰。
自古以来,“冬病夏治”就是我国极富特色的中医防病治病的方法。为什么“冬病夏治”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上海江东医院中医科专家徐惠娟副主任医师指出,中医理论认为,颈腰椎病、哮喘这类在冬天容易发作的“冬病”,主要是跟人体阳气不足、寒邪内滞等有关,其宿根早已在夏季天气炎热的时候就已存在于体内。夏天天气炎热、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最旺盛,患者的病情亦有所缓解,此时采用中医汤药、膏方调理、穴位敷贴、针灸等内外治方法辨证治疗,能够扶正助阳、疏通经络,调整脏腑、补气养血,平衡机体阴阳,改善和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预防和减少此类疾病在冬季来临发作。
一般而言,以下六类相关疾病和症状,非常适合冬病夏治,均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儿科病: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鼻咽炎、哮喘、扁桃体炎、过敏性鼻炎等,冬病夏治越早,效果越好,因为年龄越小,其免疫功能和发育越不完善,越容易得到纠正。
呼吸道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寒性肺疾病、反复感冒咳嗽、变异性咳嗽、慢性鼻炎、咽炎、过敏性鼻炎等。
骨伤科疾病:包括精简腰腿疼痛、骨关节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等患者。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消化性溃疡、虚寒性胃痛、腹泻、消化不良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
妇科疾病:痛经、宫寒、产后胃寒症、手脚冰冷、经期容易感冒等。
亚健康人群: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经常疲劳、失眠、胃口差、易出汗、情绪不稳、记忆力减退、容易感冒、免疫功能低下、性功能减退等。
近年来,上海江东医院中医科在以创新中医方法治疗脾胃病、心血管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糖尿病、失眠、神经衰弱等疾病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能够满足不同人群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的需求。中医科专家非常注重为患者提供贴心到位的一对一诊疗服务,量身打造疗效确切的个性化诊疗方案。
主要治疗6类疾病——
风湿类疾病:肩关节周围炎、慢性腰痛、风湿性关节炎、风湿关节痛;
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结肠炎等;
胃肠性疾病: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
妇科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手脚冷寒症等;
亚健康疾病:反复头痛、失眠、易疲劳、易紧张、焦虑、反复感冒等。
骨质增生疾病:退行性病变、关节酸痛、肿胀,冬天四肢不温。
第三篇: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40岁以上男女床头必留的三样东西
晚上床头柜上放三种东西,必要时可救你的命。这三样东西是:一杯水、一枚针、三颗阿司匹林(300mg)。
能马上要人命的病主要有两种:一是心肌梗塞,二是脑中风。以上通通可以对付这两种要人命的病。
请注意心肌梗塞会有一些征兆发生,如左上肢的疼痛,下颚的剧烈疼痛、恶心和大量的发冷汗,但这些也不是最常见的症状。有时可能也不会有胸痛的感觉。心脏病发作主要在睡眠的时候,60%的人没有再醒过来。如果有上述任何一种状况发生的话,立刻口含三颗阿司匹林让它化开,然后喝一点水吞下。接着立刻联络急救中心,救护车并告诉他们你已经服下两颗阿司匹林,坐在椅子或者沙发上静候救护车援助,千万别躺下!
患了中风,脑部的微血管会破裂,患者突然间头会很痛,身体会失去平衡,倒在地上。遇到这种情况,千万别慌。患者无论在什么地方,不管是浴室、卧室或客厅还是办公室,以及在大街上,千万不可搬动他。因为如果移动,会加速微血管的破裂,所以要先原地把患者扶起坐稳,如果已经坐不稳,要防止再次摔倒。如果对方口齿不清,或者嘴斜眼歪,流口水等症状,你就立刻马上进行两个步骤:一是打电话呼救,120来的越快越好!二是赶紧找针,情况紧急时用打火机烧一下拿来的针,或口水消毒,实在没有找到针,只好用牙齿,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把患者的十指尖(手指肚中心上方一点)刺破,或者咬破,让血滴几滴,不出血也要挤出几滴来!十指必须都这样做!再有就是耳朵,一定要用点力气拉扯患者的耳朵从上耳边滑到下耳垂,弄几下后就用针在耳垂部位扎两针也让它出几滴血,大约几分钟后,可能120车没来时患者就会自然醒过来,只需几分钟以后,嘴就会恢复原状,等患者一切恢复正常感觉没有异状时再送医,就一定会转危为安,否则,如是急着抬上救护车送医,经一路的颠簸震动恐怕还没到医院,他脑部微血管,差不多已经都破裂了。
其实这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不会给患者带来生命的危险,得了中风,现代医学上也是说越早救治,效果越好!这个放血救命法,虽说是民间流传,真正施救很少用到。细细琢磨一番其实很深奥!首先,十指连心,身体各部分的穴位齐全,放血,减轻血的压力!刺激穴位,缓解血管的痉挛,激发人生灵气的集中,一气呵成,就算昏厥也会清醒过来。
反观一般脑中风患者,都是送医院治疗时,经过一路震荡血管急速破裂,以致多数患者一病不起,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病症啊。记住这个方法,立刻施救,在短短时间内就能起死回生。
第四篇:全国脑血管疾病专题研讨会会议纪要
全国脑血管疾病专题研讨会会议纪要
中华神经科杂志主办的全国脑血管疾病专题研讨会于 2004年7月10—12日在青海省西宁市隆重召开。会议共收到交流论文225篇,举办专题讲座9场。会议的热点问题和主要议题是:当前脑血管病的影像学诊断、急性期治疗和早期康复,脑血管病的循证医学、流行病学和遗传学等前沿问题。开幕式上,青海省卫生厅副厅长张海明出席祝贺。中华神经科杂志主编,著名神经科专家秦震、郭玉璞及其他新老神经病学专家和与会代表200多人出席了大会,会议主要内容分以下几个方面。
1.脑卒中研究进展:上海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秦震从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危险因素、预防、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等七个方面介绍了脑血管疾病近年来的最新研究进展。Moore等发现急性脑缺血患者与对照组相比,147个基因发生变化,其中135个基因表达上调,12个基因表达下调。危险因素当中应该重视中青年有先兆偏头痛的女性患者;长期随访发现服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发病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在辅助检查方面,经胸超声心动检查射出分数降低是卒中预后的重要指标;在预后方面,白细胞和纤维蛋白原增高是卒中患者预后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C反应蛋白24h内的测定具有预后意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临床研究中心刘鸣指出结合循证医学的知识,前瞻性登记是一种提供临床证据的平台。对卒中前瞻性登记研究的目的、方法、类型到未来展望,做了很好的总结,并强调登记方法的规范性,与国际接轨,以便进行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提供中国社区卒中研究资料,为卒中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全面的证据。
2.神经病理: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郭玉璞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病理基础和临床类型做了全面深入的介绍,提出缺血性脑血管病病理分为两型: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和动脉硬化(arteriosclerosis)。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改变主要为脂肪条纹、纤维斑和复合粥样斑。复合粥样斑是在纤维斑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纤维帽和内皮细胞层破溃,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形成附壁血栓,其后果造成血管狭窄、血栓形成、血栓·栓塞和栓塞·血栓。动脉硬化的病理分型分为微小动脉粥样肿、脂性透明性变、纤维束样坏死和微小动脉瘤。小动脉硬化的基础是内皮细胞下层透明变性。依据病理、病理生理、病损部位和临床表现将脑梗死分为腔隙性梗死、栓塞性脑梗死和血栓性脑梗死。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科饶明俐对脑出血的病理改变和治疗进展作了详尽的总结,指出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其次是脑血管畸形、淀粉样血管变性、Moyamoya病、动脉瘤和血液病等,高血压引起的动脉管壁破坏,特别是微小动脉瘤和小血管痉挛、局部缺血引起小软化灶,是出血的病理基础。脑出血后的继发损伤包括继发脑干出血、继发丘脑下部损伤和继发脑疝。同时对脑出血的治疗进行了系统的总结,除一般治疗、脱水治疗、调控血压、保护脑组织和防治并发症外,也指出了外科治疗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并认为在小脑出血大于15ml或直径大于3cm时尤应进行外科治疗。另外,对神经内镜、碎吸术和微创手术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3.危险因素和流行病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张苏明详细介绍了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与脑血管病的关系。研究表明,代谢综合征的核心机制是胰岛素抵抗(IR),IR的病因既有环境因素也有遗传因素。IR很可能是在一些遗传缺陷的基础之上,累加环境应激作用而产生的复杂表型。IR既可以加强脑卒中高危因素的致病作用,又本身就可以引起脑血管病。详细阐述了IR和各种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指明了IR和代谢综合征在脑血管病中的研究现状和意义。该院崔英华报道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LDL)与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测量血浆sLDL水平,与对照组相比,sLDL升高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比较高,是脑卒中的相对独立危险因素。因此,sLDL检测作为了解脑卒中患者脂蛋白代谢紊乱的新指标,对预测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流行病学与社会医学部方向华等对北京等6城市35岁以上32034名无卒中病史居民做队列研究,探讨高血压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高血压亚型、脉压与脑卒中发病和死亡的关系,发现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复合型高血压以及脉压与脑卒中和死亡密切相关。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程峥青报道脑卒中急性期,C反应蛋白(CRP)越高,提示病情越重,CRP水平与脑卒中的神经功能缺损之间呈正相关性,CRP可以作为判断神经功能受损的临床指标之一。
4.遗传学方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科胡学强全面而详细地介绍了脑血管病与遗传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指出大多数脑血管病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少数脑血管病本身就是遗传性疾病。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①详细介绍了与卒中有关的候选基因,如载脂蛋白E(ApoE)、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脂蛋白脂酶(LPL)基因、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基因,以及各自基因表达过程和异常表达时的相对危险性和对卒中发生的影响。②与遗传有关的特殊脑血管病,Moyamoya病、颞动脉炎和主动脉弓综合征是目前研究比较深人的三个疾病,从其流行病学、相关基因到主要的临床特点做了全面的释疑。③遗传性脑血管病,着重介绍了伴皮层下梗死和脑白质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淀粉样脑血管病和家族性颅内动脉瘤,详细阐述了CADASIL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基因遗传学,特别是普遍性的Notch3基因的错义表达,指出了Notch3基因信号转导研究的进展将会对认识CADASIL有更大的帮助,必然对CADASIL的诊断和治疗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对淀粉样血管病的基因表达、病理分型作出了较为全面的综述。最后,总结了脑血管病候选基因研究的重要性,指出深入候选基因研究将为脑血管病治疗和预后提供新的思路。北京中日医院神经内科王国相等报道两个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家系,从病理生理、病理和临床表现以及基因表达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研究,谢氏家系和李氏家系分别4代19人和3代15人,偏头痛是其普遍表现。HCY血症可以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不仅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也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对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做了探讨:HCY血症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毒性作用,引起小血管内皮片状脱失,增加血液中血小板的黏附性。HCY及其衍生物可增加血小板血恶烷的产生,影响血小板的聚集;此外还有可能影响蛋白C活性,使蛋白C调节的内源性凝血因子活性增强而导致血栓形成。因此,应该在脑血管病患者中普查HCY,口服叶酸可以有效降低血HCY水平,对脑血管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金得辛报告一家系4代15例CADASIL,对先证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分子遗传学及治疗方面给出了详尽的报道,描述了其遗传规律,指出CADASIL可以生前获得诊断。
5.治疗方面: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系贾建平向与会者系统介绍了脑梗死药物治疗的现状和最新进展,阐述了目前应用于临床脑梗死治疗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今后潜在的治疗手段,着重强调了循证医学在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指出既要重视最高证据评价,也要重视专家的经验,要将二者很好地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溶栓治疗方面,介绍了动脉溶栓和静脉溶栓治疗最新的研究结果,以及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的新一代溶栓药物,如嵌合型溶栓剂、单克隆抗体溶栓剂、南美吸血蝙蝠唾液中提取的纤溶酶原激活物等,同时也指出了溶栓治疗的缺点:出血、血管再闭塞、再灌注损伤、严格的时间窗限制、不能阻止缺血后即刻发生的瀑布效应;详细分析了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各种抗血小板药物的优缺点,并且指出了目前开发研究的抗血小板治疗中最具有希望的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IIb/IIIa)受体拮抗药的应用前景。对神经保护剂和中药制剂的作用也作出了客观的评价。还认为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应强调溶栓复流和脑保护的结合,尽量延长治疗的时间窗。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神经内科鲁广秀观察急性脑梗死80例,发现巴曲酶注射液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失,无重要脏器出血。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王默力等观察发现,尿激酶联合巴曲酶注射液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二者。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凌锋对现代脑血管病治疗模式做了深入的探讨,指出了目前治疗方法的局限性和理想的治疗模式,建议建立绿色急救通道,总结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动脉溶栓治疗和血管内支架治疗的经验,提出了血管内支架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内科孙玉衡等、河南平顶山煤业集团总医院神经内科郑文权等、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内科丁素菊等介绍了介入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体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龙健中等研究了脑脊液置换术治疗5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指出治疗组的治愈率和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病死率和致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6.影像学方面:北京海军总医院戚晓昆总结了脑血管病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进展。强调了磁共振血管成像、CT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病病情和病变血管诊断的重要性,着重分析了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于脑血管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少见脑血管病如淀粉样血管变性、CADASIL、线粒体脑肌病(MELAS)的神经影像学特点,并同临床特点有机地进行了结合。
会议最后,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总编辑燕鸣编审讲述了研究性论文的写作要求和写作规范;郭玉璞还代表出席本次会议的全体专家做了全面的总结性发言,对于大会取得的成果以及与会代表的观点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指出了脑血管病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这是一个水平高、人数多、反映国内外脑血管病临床实践最新进展的会议,又是一个使大家在交流中获得知识更新的成功大会,对于推动我国现阶段脑血管病研究的发展起到一个新的作用。
第五篇:疾病预防工作计划
汶阳镇中心小学学生疾病预防工作计划
为确保学生身体健康,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现就我校加强学校卫生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意见制定了一些计划。
一、工作目标:
1、明确卫生防病的任务和应采取的措施。
2、全面开展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高广大师生的疾病预防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技能,增强传染病和突发事件报告意识。
3、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
二、传染病的防治: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及时对发现传染病或暴发流行的传染病采取必要的措施,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郡),重点抓好传染病预防和报告工作
1、疫情报告
一旦发现师生患有传染病或发现有传染病流行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为及早发现和及时报告疫情做到:①切实落实非常期间的晨检制度;②校医每天进行巡视;③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体检;④专人负责学校疫情报告;⑤建立专门的传染病登记本。
2、疫情控制
一旦发现疫情,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调查处理工作:
(1)协助开展个案和爆发疫情的流行病的调查和采样工作。根据病人的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找出共同特征。分析病人的分布特征,查找可能引起疾病流行的因素。采集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血液和水、食物等标本。
(2)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配合医疗卫生部门做好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医疗,对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及被污染的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开展对传染病接触者的医学观察。
(3)根据控制疫情需要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服药或疫苗应急接种。(4)发生疫情重大流行时,执行政府依法做出的停课决定。
3、预防措施
(1)把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有专人负责,并列入工作考核。
(2)开展对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防病知识教育,开设健康教育课,使学生掌握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3)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改善卫生设施,切实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4)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预防接种程序,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学生进行疫苗接种。
(5)、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等应备有一定数量的健康知识教育丛书,供学生阅读。
(6)、要将学校教育与家庭、社区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学生参与社区综合实践活动,把相关知识传递给家庭以及社区其他成员,从而带动社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蓬勃开展。
汶阳镇中心小学
201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