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层学习评价谋取不正当利益规定体会
反腐重拳出击 得民心者得天下
——基层评价中纪委7号文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一些腐败分子的违纪违法手段不断翻新,形式也变化多样,极具隐蔽性复杂性,对我们党反腐败斗争增加了很大难度。目前,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是与其息息相关的安全生产、食品卫生、房屋拆迁、社保资金、环境资源、医疗医药、教育管理、企业改革改制等领域,这些部门若发生腐败问题,将直接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光辉形象。《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的出台,对于腐败分子很有威慑力,充分表明了我们国家在惩治腐败上的决心。在建党八十六周年来临之际,在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之时,这样一个反腐要文的出台,真正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人民利益负责的决心,即符合国情,又顺乎民意、深得民心,正反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规定》的出台,无疑是一把砍向权钱交易腐败现象的“尚方宝剑”,尤其是规定30天坦白期,必将会有大批违法违纪官员“落马”,党风政风会为之一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们党对待犯错误党员的一贯政策,在以前颁布的党内法规中都有体现,总的原则是,在综合考虑违纪性质、情节轻重、认错态度等因素的基础上,可以比平时的自首和主动交代更从宽一些,以达到惩处极少数、教育大多数的目的。从目前的情况看,腐败分子存在的极端的侥幸心理,甚至有些抱了“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式。因此,做为纪检监察机关对那些不主动坦白的,要一网打尽,继续保持反腐高压态势,绝不能手软。
截止今天,中纪委规定已经发布20天了,还属于规定“学习贯彻”期间,对于基层还未进行实质性的实施阶段,各地一定要抓紧时间制定规定落实的有效措施,绝不能“以会议传达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绝不能让这顺乎民意的《规定》在“传达”和“落实”中不了了之?我想,只有真正发挥基层纪委的功能,建立起有效的整体打击腐败分子的机制,中纪委的规定才能从真正意义说震慑腐败分子,让那些腐败分子寝食不安,在这样的环境下腐败分子才能够主动向组织说清楚问题。绝不能雷声大、雨点小,挫了干部的志、伤了民众的心.
第二篇:学习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规定体会
精选范文:学习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规定体会(共2篇)中纪委日前印发了《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的通知。通知要求,凡有该规定所列禁止行为的,应认真对照检查,及时向党组织报告情况并坚决立即纠正。规定发布后三十日内主动说清问题的可考虑从宽处理;对拒不纠正或者本规定发布后违反本规定的,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这是中纪委针对反腐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违纪违法者手段不断翻新,形式变化多样,更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出台的新措施。《若干规定》对利用职务便利谋取利益进行详细地划分。各纪检部门就要对这些违纪现象进行查处,许多人就要寝食不安!令那些自以为高明、不“收礼”的人寝食不安。有些人为人谋取利益后,双方用明显偏离市场价格的价钱买卖汽车、房屋等贵重物品,现在这些事已经纳入被查之列,被查的还有那些入干股分红利的人;“合作”开办公司或者进行其他“合作”投资而谋取非法利益的人;未实际出资而获取“收益”,或者虽然实际出资,但获取“收益”明显高于出资应得收益的人。这种自以为合理合法的交易将被查;这些人得知这个通知下发后,一定会寝食不安。令那些白吃喝别人、玩别人耍别人的人寝食不安。有些官员利用职权为人谋事谋利后,请托人送礼送钱不受,但是他或明或暗示意请托人请吃请喝,饭饱酒足后,到酒店和请托人打牌,在牌场上大肆地“赢”钱,几千、几万的“赢”,赢得心安理得,赢得哈哈大笑,“我没有收别人的礼,没有受贿,这些钱是我打牌赢,打牌就有输赢,党组织休想查我。”现在这些人没有了借口,回忆起自己的“赢”钱经历,他们心里会惴惴不安的,躺在床上一定辗转反侧。令那些为领导和请托人牵线搭桥的人寝食不安。有些人平时在岗位上不好好工作,不抓紧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别看他们没有什么实权,能量却很大,这些人交际广,既和某些想通过自己职权某点利益的领导关系密切,也和许多渴望通过别人职权谋取利益的人有联系。他们整天通过各种渠道,打听哪个岗位要换人,哪个人谋取那个岗位,这个岗位的用人权在谁手里?有什么嗜好?然后,他们便活动开来,把领导和请托人拉到一起做私下交易,自己也从中谋取请托人的好处。这种人是一种祸根。《若干规定》出台对他们来说,也是惶惶恐恐,说不定哪天纪检部门就会找上门来。笔者奉劝上述人员赶快向党组织报告并立即纠正,不要存有侥幸心里,亡羊补牢尚不迟,当党组织找到你时就为时已晚 [学习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规定体会(共2篇)]篇一:学习《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心得体会 学习《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
[学习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规定体会(共2篇)] 心得体会
纪发[2007]8号关于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实施方案》的通知下发后,局党组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了党组成员、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参加的党组扩大会议,认真传达通知精神,学习“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的文件。通知要求,凡有该规定所列禁止行为的,应认真对照检查,及时向党组织报告情况并坚决纠正。规定发布后三十日内主动说清问题的可考虑从宽处理;对拒不纠正或者本规定发布后违反本规定的,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通过认真的学习,我深深的感到,我们的党已经走过了八十六年的风雨历程。八十六年的风风雨雨,碰到过数不清的艰难困苦,我们的党没有因此而倒下,却在这风雨之中一天天的成长壮大。毛主席曾经说过,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因素。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觉得更是这样。我们的党是执政党,作为一个执政党,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党的信誉和生存,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我们党内极少部分党员干部利用自己手中的职权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的党和国家造成了很大损失,产生了很不好的负面影响,使我们党的威信和形象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产生了阴影,是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一块绊脚石,是肌体中的毒瘤。我们只有搬开它、割除它,才能更好地带领全国人民建设好我们的家园。为此,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坚决打击各种贪赃枉法,违法违纪行为,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这次中纪委颁布的“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非常好,非常及时,这让那些钻法律空子的蛀虫们没空可钻。让那些变相的权钱交易等丑恶现象被剥掉了外衣,赤裸裸的晾晒在阳光下。
《若干规定》总结了近年来反腐倡廉的经验教训,指出了违法违纪案件存在的隐蔽性和复杂性。中纪委针对反腐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违纪违法者手段不断翻新,形式变化多样,更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出台的这一新措施,符合当前的形势。《规定》政策界限明确,可操作性强,不仅解决了纪检机关当前办案工作中紧迫而突出的法规政策依据问题,而且用制度的形式规范和明确了今后查办权钱交易案件的重点。纠正和查处《规定》所列的禁止行为,对于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若干规定》对主动说清问题的党员干部从宽处理,有利于教育和挽救有问题的同志,体现了党中央采取宽严相济政策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现了党中央和各级党组织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关心和爱护。《若干规定》是反腐倡廉工作与时俱进的产物,是党内法规的进一步完善,为有效查处新形势下权钱交易案件提供了及时、有力的法规依据。通过认真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必须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贯彻落实《若干规定》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纪委和上级领导部门的部署和要求上来,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及时有效地研究和解决本部门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决纠正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若干规定》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领导干部,不论你有什么职务,你的职务有多高多低,其宗旨都是为人民服务,都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真正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更重要的是真正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心同德踏踏实实的为国家、为党、为人民尽心竭力,在工作中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小洞不补,大洞难堵。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的党有决心、有信心,就一定能解决好可能会随时出现的新问题。
以上是本人学习“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的一点感想和体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执行各项法规、章程,时时对照《若干规定》检查自身的一言一行,带头作反腐倡廉的先锋和模范。
篇二:严禁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学习心得体会
严禁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学习心得体会
众所周知,行贿罪的客体特征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行为人不论是为了谋取正当利益或是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进行行贿,其行为本身都有已造成了对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廉洁性的侵犯和亵渎,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符合犯罪的本质特征。行为人之所以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就是因为看中了其所处的地位和手中掌有的权力。国家工作人员公务行为的廉洁性的本质在于其公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国家工作人员为国家所雇用而依法履行公务,其报酬只能由国家以薪金的形式支付。此外,不应当接受其他任何机构和任何个人给予的任何财物。而行为人为谋取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进行行贿的行为是对其公务行为的收买,对其公务行为廉洁性的破坏,和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的本质特征是一样的。行为人以正当利益为目的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只能说明其主观恶性要比以谋取不正当利益目的的行贿行为轻,仅对量刑有影响,有意义,并不影响其严重危害社会性的实质。这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受贿罪不应以“当他人谋取利益”及“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作为构成要件,接受了贿赂就是以说明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⑸只不过是与行贿罪相比,任何目的(不当和不正当)的行贿行为是从外部对国家工和人员公务行为廉洁性的侵犯,并没有实质的差异。因此,为谋取正当利益的行贿行为也应规定为犯罪。当然,我们不能反驳说,因为刑法没有将为谋取正当利益的行贿行为规定为犯罪,所以就不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那样的话就等于什么问题也没有回答。⑹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实然”与“应然”的问题而已。以上仅就为谋取正当利益的行贿行为对行贿客体的侵犯来说明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这是直接造成的危害。其实,一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程度还不
只是对客体直接的侵犯,还包括间接造成的后果。为谋取正当利益之行贿行为的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滋长了行贿行为的进一步发展,进一步造成了权力的异化变质。行贿与受贿是一对孪生兄弟,是消长同步的。行贿行为的泛滥,必然造成受贿行为的成灾,从而更进一步加剧权钱交易的频度和程度。[学习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规定体会(共2篇)]
2、造成了社会公众心理负担。在当前社会中,大多数人都有认定,办任何事情(正事和非正事,大多数情况下是正事)都需要“送礼”,否则根本办不成事。其与行为人的经常行贿而刑法对谋取正当利益进行行贿行为的“宽厚仁慈”是分不开的。人们认为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是“正道”。因此,在大多数人民不富裕的情况下会因此失去很多应得利益的,因为“没钱办不成事,其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3、破坏了执政党和国家机关的良好形象。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取福利的党,其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国家工作人员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任何私利,而为谋取正当利益而进行行贿行为严重破坏了执政党的形象,降低了其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人们认为其是金钱政府,而不是为民政府,久而久之只能失去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
4、阻碍了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和发展。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我国法制建成设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国家工作人员更应该身体力行,做严格执法、依法办事的模范,而谋取正当利益的行贿行为促长了国家工作人员对物质的占有欲,从而动摇了其依法行政的信念和观念。
当然,行为人为谋取正当利益而进行行贿到底是无奈还是由于其他原因都有不影响其对国家公务人员职务行为的收买性质。在此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其他救济途径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三篇:学习严禁谋取不正当利益规定方案
各党支部、各部门:
根据《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按照省纪委、省卫生厅贯彻实施《规定》的要求,结合中心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省卫生厅《惩防体系建设工作措施》,切实抓好学习教育,认真开展自查自纠,依法查办违纪违法行为。通过贯彻实施《规定》,进一步增强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规范廉洁自律行为,坚决遏制新形势下出现的腐败问题,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我省疾控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政治和纪律保障。
(二)工作原则
1、坚持标本兼治,统筹谋划周密部署。要将贯彻实施《规定》与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相结合,与疾控工作实际相结合,努力做到既有长远目标,又有具体要求,坚决纠正违纪违法行为,积极探索有效的预防措施,力求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新形势下的腐败问题。
2、坚持宽严相济,惩处与保护并重。对在规定期限内主动交代问题的,在综合考虑违纪人员违纪性质、情节轻重、认错态度等因素的基础上,在处理时可以比平时的自首和主动交代更从宽一些,以达到惩处少数、教育大多数的目的。
3、坚持积极稳妥,准确把握政策界限。准确把握政策界限,特别是对于本应开除党籍,但由于在规定期限内主动说清问题,认为从宽后可以保留党籍的案件,要认真研究,严格审核;特别重大或者把握不准的案件,要及时请示上级部门,防止造成不良后果。
4、坚持从严执纪,严惩违纪违法行为。坚持原则,秉公执纪,对搞权钱交易的腐败分子,必须一查到底,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绝不姑息。同时,对腐蚀贿赂党员干部以及伙同党员干部共同受贿的其他人员,也要加大工作力度,依法惩治。
二、时间安排和方法步骤
中心贯彻实施《规定》工作从XX年6月18日开始至6月30日结束,分动员部署、自查自纠和监督检查、总结上报三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6月18日至6月19日)
1、召开党委专题会议,传达贯彻省纪委6月15日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贯彻实施意见。
2、按照厅党组制定的工作实施方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中心工作实施方案。
3、召开贯彻实施《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动员大会,抓好党员干部的思想发动,提出明确要求,部署贯彻实施工作。
4、近期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一次专题集中学习和研讨。
5、各党支部、各部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纪发[2007]7号文件、省纪委6月15日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学习厅党组对贯彻实施《规定》提出的要求。
6、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运用电子屏幕和单位网站等载体,广泛宣传,为贯彻实施《规定》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自查自纠和监督检查阶段(6月20日到6月23日)
1、各党支部、各部门要组织党员(含离退休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按照中央纪委《通知》要求,对照《规定》逐条逐项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做到不漏一人,不留空白。
2、党员(含离退休人员)认真填写《厅直卫生系统党员自查自纠情况登记表》,并于6月21日前报党办审核、存档。
3、党委认真填写并按时上报《规定期限内主动说清违反中纪发[2007]7号文件有关问题及处理情况统计表》。
4、对自查自纠工作督促检查,防止搞形式主义、防止走过场。对自查自纠不力的支部、部门,要加以督导,及时帮助整改,确保自查自纠工作取得实效。
5、党委认真核查党员在规定期限内主动向党组织说清的问题,及时作出结论。核查过程中,既要核查已经说清的问题,又要核查实际纠正的问题,防止出现只说小问题、隐瞒大问题,以及少退甚至隐瞒赃款赃物等现象。
6、自查自纠期间,对个人主动上交的违纪款物,由党委收缴并统一上交,上交的违纪款物要按照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加强管理。
(三)总结上报阶段(6月24日至6月25日)
1、党委将按时对贯彻实施《规定》工作情况认真进行总结,并于6月25日前将书面总结材料报驻厅纪检组、监察室。
2、党委汇总《规定时限内主动说明违反中纪发[2007]7号文件有关问题及处理情况统计表》,于6月30日前报驻厅纪检组、监察室。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加强领导是贯彻实施《规定》的重要保证。中心成立贯彻实施《规定》领导小组,党委书记喻和平担任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各党支部书记、党办、纪检、行办、人事科、财务科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贯彻实施《规定》的具体工作。各党支部、各部门要把贯彻实施《规定》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中心《工作实施方案》每个阶段的工作部署组织实施。各党支部、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依据中心XX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责任分工,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政治责任,保证贯彻实施《规定》的工作落到实处。
(二)深入学习,广泛宣传
各党支部、各部门要安排专门时间,采取有效形式,广泛开展对《规定》的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习好《规定》,熟悉《规定》、遵守《规定》、维护《规定》,提高对贯彻实施《规定》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党员干部贯彻实施《规定》的自觉性,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纪委的《规定》要求上来,统一到省纪委、厅党组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部署上来。
纪检监察干部要认真学习《规定》,熟练掌握《规定》的精神实质和各项具体内容,准确把握《规定》与《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规定》与相关刑事法律、司法解释之间的关系,为正确适用《规定》奠定基础。
(三)加大查办案件力度
一是认真核查党员干部在规定期限内主动向党组织说清的问题,及时作出结论。既要核查已经交代的问题,又要检查实际纠正的情况,防止只说小问题、隐瞒大问题,以及少退和隐匿赃款、赃物等现象。
二是认真排查已经掌握的信访举报案件线索,集中惩治拒不纠正的违法违纪者。对已经掌握一定证据,而本人在规定期限内,拒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组织说清问题,特别是销毁证据、转移赃款赃物、订立攻守同盟的,要及时采取措施,从严查处;对群众有反映的,将要求有关人员解释说明,并根据情况作出处置。
三是围绕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提出的办案工作重点,继续加大查办案件的力度。
四是及时发现并有效查处《规定》发布后违反《规定》的行为,继续加大并长期保持惩治权钱交易行为的工作力度。
五是党委将认真剖析自查自纠中发现的问题和已查处的权钱交易案件,研究问题和案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举一反三,健全制度,从源头上堵塞漏洞。同时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违纪违法案件的新动向、新形式、新手段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身边案例的发案规律和办案经验,不断提高执纪办案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篇:禁止谋取不正当利益规定学习心得体会
文章标题:禁止谋取不正当利益规定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规定体会
中纪委日前印发了《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的通知。通知要求,凡有该规定所列禁止行为的,应认真对照检查,及时向党组织报告情况并坚决立即纠正。规定发布后三十日内主动说清问题的可考虑从
宽处理;对拒不纠正或者本规定发布后违反本规定的,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这是中纪委针对反腐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违纪违法者手段不断翻新,形式变化多样,更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出台的新措施。《若干规定》对利用职务便利谋取利益进行详细地划分。各纪检部门就要对这些违纪现象进行查处,许多人就要寝食不安!
令那些自以为高明、不“收礼”的人寝食不安。有些人为人谋取利益后,双方用明显偏离市场价格的价钱买卖汽车、房屋等贵重物品,现在这些事已经纳入被查之列,被查的还有那些入干股分红利的人;“合作”开办公司或者进行其他“合作”投资而谋取非法利益的人;未实际出资而获取“收益”,或者虽然实际出资,但获取“收益”明显高于出资应得收益的人。这种自以为合理合法的交易将被查;这些人得知这个通知下发后,一定会寝食不安。
令那些白吃喝别人、玩别人耍别人的人寝食不安。有些官员利用职权为人谋事谋利后,请托人送礼送钱不受,但是他或明或暗示意请托人请吃请喝,饭饱酒足后,到酒店和请托人打牌,在牌场上大肆地“赢”钱,几千、几万的“赢”,赢得心安理得,赢得哈哈大笑,“我没有收别人的礼,没有受贿,这些钱是我打牌赢,打牌就有输赢,党组织休想查我。”现在这些人没有了借口,回忆起自己的“赢”钱经历,他们心里会惴惴不安的,躺在床上一定辗转反侧。
令那些为领导和请托人牵线搭桥的人寝食不安。有些人平时在岗位上不好好工作,不抓紧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别看他们没有什么实权,能量却很大,这些人交际广,既和某些想通过自己职权某点利益的领导关系密切,也和许多渴望通过别人职权谋取利益的人有联系。他们整天通过各种渠道,打听哪个岗位要换人,哪个人谋取那个岗位,这个岗位的用人权在谁手里?有什么嗜好?然后,他们便活动开来,把领导和请托人拉到一起做私下交易,自己也从中谋取请托人的好处。这种人是一种祸根。《若干规定》出台对他们来说,也是惶惶恐恐,说不定哪天纪检部门就会找上门来。
笔者奉劝上述人员赶快向党组织报告并立即纠正,不要存有侥幸心里,亡羊补牢尚不迟,当党组织找到你时就为时已晚。
《禁止谋取不正当利益规定学习心得体会》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禁止谋取不正当利益规定学习心得体会。
第五篇:学习谋取不正当利益心得体会
有学者认为,我国现行刑事立法对社会生活的干预已经过广过深,我们应当顺应当今世界非犯罪化的国际潮流,犯罪化是不尊重刑法谦抑原则的表现。⑺我们认为,刑法对谦抑性并不是让刑法在新的危害行为面前无所作为。事实上,谦抑是指力求的最少支出—少用甚至不用刑罚,获得最大的社会效果,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犯罪。⑻其要义就在于将刑罚权的行使限于必要的干预,即要求刑法对禁止行为与致任行为的范围确定具有合理性,将没有必要用刑法加以规范的行为犯罪化固然有违谦抑原则,而将有必要用刑法加以规制的行为非犯罪化也同样是与谦抑原则背道而驰的。况且非犯罪化是针对度犯罪化的矫正。过度犯罪化现象的存在是非犯罪化的前提。我国与西方国家相比,刑法犯罪化的范围及其程度究竟如何?有没有实行非犯罪化的客观必要,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⑼但至少可以说,我国刑法并不是处处都需要非犯罪化。如果为谋取正当利益行贿行为具有以上所论述的那样的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并且有继续深入发展的势头,在这种情况下要不要动用刑事法?我们认为回答是肯定的。否则,与刑法中犯罪概念实质定义理论不符合。
二、“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在实践中的困惑
从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犯罪发展趋势来看,伴随着官员纷纷落马成为阶下囚的同时,行贿人(包括为谋取正当利益和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大多数都逍遥法外,以致造成了他们侥幸的心理,从而也更进一步加速成了受贿犯罪持为的急剧攀升,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储槐植教授指出,我国刑法网不严主要表现在罪状设计过多附加目的条件,诸如“以非法销售为目的”、“以牟利为目的”、“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勒索财物为目的”、“以出卖为目的”、“以报复为目的”、“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等达20处之多,数量之大在各国刑事立法中实属少有。立法者的动机是缩小打击面,诚有可取,但考证作为至观因素的目的徒增公诉机关的证明难度从而导致作恶者逃脱法网概率上升的局面,这是立法技术上的失策。而且他进一步指出法网不严还表现在罪名设定看重主体的内心起因,典型事例是关于财产所有权刑法保护的方法,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职务侵占罪与挪用资金罪,这四个罪名的分产有两层标准,一层是主体身份是否国家工作人员(前2项与后2项的区别),另一层是行为动机(前2项之间的以及后2项之间的区别)……定贪污罪还是定挪用公款罪,定职务侵占罪还是定挪用资金罪,麻烦出自主心态。刑法将贪污(以及侵占)与挪用(公款、资金)分罪规定,根据是主观心态不同,学界的通说认为贪污(侵占)经非法占有为目的,挪用(公款、资金)以非法使用权用为目的,即擅自动用但准备日后归还还而不具有永久占有的。刑法条文虽未明写这样的目的,但理论上说基本符合立法本意和司法实践。刑法贵在可操作性强。据此要求。凡行为特征能够确定犯罪性质的就无需另附心态要件(例如“XXX目的”因为行为人的想法难以被公诉机关证明,相应地也就容易成为作恶习者脱逃法网的借口。⑽反观我国的行贿行为立法也有目的条件,即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之目的刑法规定为行贿罪和谋取正当利益之目的(在这里,我们拟定它是另一种行贿犯罪)。由此使我们进入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是行贿犯罪案件的急剧上升,另一方面却是行贿犯罪案件的打击不力,甚至个别地方,一年办了几个受贿案件,却办不成一起行贿案件,这不能不说是司法实践中的一大遗憾。在实践中,对行为人进行行贿的行为司法机关一般不难查证,但查证其是否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之目的,特别是没有谋取到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同时也大大增加司法成本,尽管有些学者指出通过行为人的行为可以判断行为人的目的。但我们认为那只是一个推理和判断,有现实生活中一般情况下是很难准确掌握(明显违法犯罪行为除外)的。在目前的立法体制下,要证明一个人犯了行贿罪,不仅要证明其有行贿的行为和事实,而且要证明其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之目的,将会带来两个方面的麻烦,一方面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其结果是怎么也查不清楚,也许明知他有谋取不正当利益之目的,但证实不了,到头来放纵了行贿人;另一方面即使证明了他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但在司法实践中容易造成“口供”定罪的现象,从而利于律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反驳辩解,最终结果也是打击不了行贿人。司法工作人员的普通心理是宁查10起受贿案件,也不愿意查一起行贿案件,往往查不成案,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立法者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