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宋家河村农村党员脱贫工程工作总结09年
宋家河村农村党员脱贫工程2009年度
工 作 总 结
今年以来,在镇党委的直接领导和县农村党员脱贫办公室的直接指导下,我们宋家河村认真实施了农村党员脱贫工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总结于下:
一、总体情况
今年我村共实施农村党员脱贫工程对象4户,计投入资金5000元。其中板栗2户,发展毛竹4户。多资金投入来看,根据项目户发展规模以及资金需求头部扶持数额,其中贷款扶持2000元的2户,扶持1000元的2户。
二、主要工作
1、强化宣传,逐户摸底。在项目实施以前,我们通过召开党员会议,宣传开展党员脱贫工程对于增强党组织战斗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意义,要求符合条件的党员主动申报,积极参与。在此基础上,逐户上门摸底,现场确定发展方向、与投入需求。
2、加强服务,做好帮带。为了切实做好对实施户的服务和扶持,我们一是建立了村责任人定期上门服务制度,并明确分工。村责任人负责信息反馈,镇行政负责人负责联系协调,科技联系直接提供服务,从而真正建立起了“三位一体”的全方位服务体系。二是因地制宜,选好大户帮带。根据各实施户的实际情况,我们因地制宜,因人而宜,确定帮扶对象。
3、明确责任,全面落实。为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真正形 1
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我们一是明确村支部书记是本村党员脱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直接负责项目实施。二是要求驻村班子成员切实担负起行政负责人的责任,并以工资作担保,负责项目户资金使用到位收益明显。
工作成果
1、示范效果明显,率选脱贫观念深入人心。一年多来,我们感觉通过实施这个项目的一个重要收获就在于其示范带动作用。通过项目实施前的广泛宣传,通过项目户的自身努力并取得成功,大大增强了群众致富光荣的观念,特别是一些党员户,他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县委、县政府对农村党员、群众的关心,纷纷表示应通过自身努力在群众中率先脱贫致富。
2、增强了发展后劲,有望彻底改变被动处境。很多项目户通过认真实施党员脱贫项目,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好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
3、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状况。实施党员脱贫项目,最明显的成果就是使实施户收入增加,生活改善,在短期内起到了很好的帮扶效果。
总之,经初步测算,项目户通过认真实施项目,年人均增收超过500元,发挥了很好的脱贫效果。
第二篇:水河村农村党员创业工作总结
水河村农村党员创业工作总结
水河村自从开展党员创业带富活动以来,全村党员积极行动起来,创先争优,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党员,带动周边群众勤劳致富,特别是茶叶产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1、把握培训重点。以农业生产技术及技术更新、高效农业生产技术、市场农业知识、农业法律法规等为培训重点。
2、丰富培训方法。除请进上级专业人才来村培训外,还组织部分党员和村民到相临乡镇观摩学习、激发学用科技热情。
3、强势组织推进。充分调研熟悉农村情况、了解农村党员创业需求,开展好针对性的宣传发动,营造培训氛围。加强协调,通过很好的组织、有序的发动来提高培训面,让更多的农村党员走进培训现场,选择适应自已需要的培训内容接受培训。
4、创新培训机制。一是认真开展好远程教育工作,为农民党员提供实实在在的技术支持;二是规范农民科技书屋,建立农村党员长期、经常性培训学习园地。
5、完善培训服务。培训工作效果的提高,要靠完善的培训工作服务来保证。一是培训资料服务,按照“一张明白纸、一张信息卡、一个典型示范点”的模式,分技术类别印制培训资料,人手一份,通过现场培训、资料发放、典型带动,增强农村党员对培训内容的接受能力,全面提高培训效 果。二是示范服务,体现在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上,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和示范田的建设,放大培训现场示范作用。三是跟踪服务,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开展入户指导、跟踪问效,及时掌握农民适时技术需求,保证培训工作的连续性和时效性,让农村党员真正从培训中得到收益。
活动创办以来,充分发挥了能人聚集、技术培训、后续服务的作用,为返乡农民工(党员)、群众提供理论培训、技术指导、实践培训、信息收集与发布等服务。目前,已经培训当地党员群众200余人次,把21名党员培养成为了致富能手,3名本地致富能手培养成为入党积极分子,10名党员优秀致富能手培养成组干部。
何坝乡水河村总支
2011年12月
第三篇:宋家河村2007党总支工作总结
宋家河村2007党总支工作总结
2007年,宋家河村党总支在村级党组织建设上以“三级联创”为契机,以争创“五个好”党支部为目标,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的大局,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下面将2007年我村党总支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宋家河村辖26个村民组,总面积26.7平方公里,总人口2202人,现有农村党员67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60岁以下党员数49人。入党积极分子7人。全村设党总支一个,下设村务、农村、商贸流通三个支部。
二、工作开展情况
1、班子建设抓提高。加强村党支部班子建设是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俗语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宋家河村现有两委成员6人,近年来,在党总支书记的带领下,以开展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为契机,村两成员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打造一支团结协作、勤奋学习、廉洁勤政、奋发有为的工作集体。
2、队伍建设抓活动。抓好组织队伍建设是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村两委班子把党员队伍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宋家河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三年规划》,设立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流动党员管理等制度,实施了“双部双带”先锋、农村特困党员脱贫等工程,并分制定了实施目标
和措施,建立健全了工作目标责任制。目前我村为27名无职党员设立了10个岗位和设岗党员签定了责任书,明确了任务和职责,使他们有职、有岗、有责;并对流动党员建档立案,定责定制,强化沟通,做到“四明”,一是去向明;二是流动时间明;三是从事职业明;做到“四明”,一是去向明;二是流动时间明;三是从事职业明;四是通讯联系明。认真实施“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制定三年规划,把全村党员分类建档,突出重点,2007年全村实施了“6662”计划,培养党员示范户6人、培养示范户为入党积极分子6人、培养村组后备干部6人,培养党员和示范户的示范点各1块。
村党总支为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建设,制定了村干部及党员培训三年规划和计划,近年来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12次,使85%以上的党员掌握了1-2门技术,并每年对村干部和党员进行集中理论培训2次,每次时间为3天,共培训200多人次。推行发展党员全程联名推荐制度,即由党员、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在群众中推荐先进分子作为党组织重点教育引导的对象、在入党申请人中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在入党积极分子中推荐发展党员的对象。保质保量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两年发展党员3名,积极分子达12人,新发展的3名党员均为示范大户,平均年龄35岁。注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加强对他们进行必要的理论知识培训,使后备干部队伍不断优化,2007年共培养后备干部3名,其中有2名女同志。
3、机制建设抓执行。党支部作为最基层党的组织,必须重视加强制度建设,光有好的制度,不抓监督执行也会使制度变成“一纸空文”,机制建设上我们主要采取一是抓好
各项制度的建立。二是抓好制度的完善。三是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执行。
4、建设业绩抓发展。小康建设业绩好是基层组织建设的中心。村党总支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主持研究全村2007-2007三年经济发展规划,并提交党员、村民组长、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根据规划目标至2007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2400元,基础设施、群众生活水平等得到显著提高。针对提出的规划目标,村党总支确定了“生态立村、科教兴村、资源富村、扶贫助村、文明建村、依法治村”的总体思路和毛竹、茶叶两个主导产业。采取主要措施:一是加强党支部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证;二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劳动力素质;三是加强大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发送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四是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五是利用资源优势,做好开发,培育特色,壮大产业;六是做好社会保障和普法宣传,维护社会稳定。
5、群众反映抓服务。群众反映好是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近年来,村党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走群众路线,不断强化“亲民、为民、富民、安民”的思想观念。把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妥善的解决涉及农民利益的问题,做好各种服务,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努力让人民群众满意。
宋家河村党总支以争创“五个好”党支部为契机。用勤廉、务实、奉献的工作作风和所创造的业绩,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认可和广大群众的好评。
第四篇:宋家河村两委换届动员会讲话
宋家河村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动员会上的讲话
2011年7月27日
徐国
同志们:
我村村党组织和第七届村民委员会任期即将届满,需依法、依规进行换届选举。经村两委研究,镇党委批准,今天在此召开全村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党内民主推荐会,主要任务是推荐支委候选人。下面,我就如何做好我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政治责任意识。
村“两委”换届选举,是基层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省、市、县对此高度重视。7月14日,县委专门召开了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动员会,会上,县委束书记做了重要讲话。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把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来抓,集中一切力量,确保圆满完成这项政治任务。7月18日,我镇也召开了动员大会,就全镇的村两委换届工作做部署安排。因此,我们必须把思想统一到各级的部署和要求上来,充分认识到村“两委”换届选举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政治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
二、精心组织,确保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有序推进。换届工作是一项涉及范围广、参与群众多、工作难度大、政治性、政策性和程序性很强的工作,我们在统揽大局、精心安排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确保把该项工作做细、做实。
主要是是明确导向。要确立鲜明的用人导向,选什么人、怎样选人,关系一个村今后三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按照县委统一部署要求,坚持德才兼备原则,严格村“两委”成员标准,做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总体要求是,要选德行好的人,要选群众公认的人,要选带领群众致富的人,要选有活力的人。要一个按照镇党委、政府的部署安排,要严格对照任职条件,用好自己手中神圣的一票,推选出群众信任、组织放心的候选人。
三、加强领导,确保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任务。
换届选举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强,情况复杂,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确保换届选举工作取得圆满成功。要确保换届选举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圆满完成工作目标,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村两委已经成立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组,具体抓好我村的换届工作,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加强宏观指导,协调解决问题。
同志们,做好这次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让我们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换届选举工作,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选举工作氛围,选出一批优秀的农村带头人,为进一步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促进宋家河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
第五篇:村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村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村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篇1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扶贫移民局的正确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和市委关于推进扶贫帮扶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把驻村帮扶工作与当前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走基层”活动紧密结合,引导干部真正下沉到村、扶持到户,扎实开展相关工作,驻村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高度重视,思想统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驻村帮扶工作,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于中共广安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广安市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广委发〔20xx〕13号),根据此文件和省委组织部关于干部驻村相关文件精神,庚即先后制发了《关于印发〈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工作方案〉的通知》(广组通〔20xx〕7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选派到村任职第一书记管理考核的通知》(广组通〔20xx〕92号)、《关于印发〈广安市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考核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广直委发〔20xx〕10号)和《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广直委发〔20xx〕17号)等文件。建立市级领导和市级部门驻村工作制度,我市38名市级领导、132个市级部门和区市县572家单位结对帮扶820个贫困村,近10000名干部职工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结亲结对,全市每个贫困村实现1名联系领导、1个驻村工作组、1-3个帮扶单位、1名“第一书记”,每个贫困户都有1名帮扶责任人的“五个一”包村包户全覆盖。今年8月,各部门(单位)准确把握省、市对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把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作为我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三严三实”要求的重大实践,全市所有驻村干部全部按要求脱产到岗履职,在全市形成领导力量统筹、部门力量整合、干部力量集中的扶贫攻坚强大合力。
(二)立足民生,倾情帮扶。按照省市的`总体部署,坚持水、电、路、田、房“五位一体”同步攻坚,全力夯实贫困村基础条件。一是大力实施“安居工程”。就地解决和改建农户住房11xx户,异地搬迁贫困农户466户;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山坪塘、蓄水池289口,新修和修引水灌溉68.18千米,新建垃圾处理房(池)200余个,自来水入户2105户;三是加强交通建设。今年新建、改建村级公路、便民路579.5公里;新建、改建桥梁32座;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四是强化农民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4.5万人次,增强了农民致富能力。五是实施教育扶贫,救助贫困学生65466名,有效解决农村上学难的问题。各级帮扶单位(部门)共为贫困村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1807.59万元。六是修建村级公共服务场所。修建维修村卫生室5个、村文化活动室13个、村级活动场所27处,有力改善了贫困村等村基础设施,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提高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1.落实扶贫帮扶机制。建立完善定期走访、帮扶协调、长效管理等一系列扶贫帮扶机制制度。市县两级领导、机关干部参与帮扶的每个月至少定期走访两次帮扶贫困户,深入村、户,了解实际情况,认真细致地搞好调查摸底,及时掌握贫困村、贫困户致贫原因、帮扶需求等,做好基础性服务工作。帮扶干部在全面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帮助贫困户认真分析贫困主要原因,理清扶贫帮扶工作思路,根据实际及时采取扶贫帮困措施,改变以往单一的阶段性或节日性捐助形式,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引导和帮助帮扶对象逐步提高生产自救能力。一是在思想上帮扶。与被帮扶的贫困户多次谈心交心,帮助他们克服“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引导梳理勤劳致富观念。二是在生活上帮扶。帮扶责任人根据当地资源、自然条件、劳动力情况和发展意愿等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规划,重点解决“饮水难、读书难、住房难、看病难”等实际问题,协助贫困户引进项目、发展产业,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同时协调、跟踪有关部门落实相关帮扶措施,联系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帮扶。三是在培训上帮扶。帮扶责任人积极联系有关部门,加强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用技术方面的培训;对缺乏劳动力的贫困户实施智力扶贫,主要推进其子女免费就读技工学校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熟悉掌握1-2门职业技能,为今后脱贫打好基础。四是在生产上帮扶。在贫困村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帮扶模式,帮助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特色产业,更好地建立贫困户长效脱贫机制,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致富。五是在就业上帮扶。协助有就业意愿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与用人单位、企业的沟通联系,配合人社局为其提供劳务、就业信息,积极引导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贫困户的经济收入。
2.落实产业项目精细规划。在深入分析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致贫原因,第一书记带领村级干部,按照先“差”后“好”、先难后易、先远后近的原则,由所在乡镇、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扶贫对象,根据贫困原因和帮扶需求逐村逐户制定扶贫规划和脱贫计划,使建档立卡工作与各项扶贫政策相衔接,扶贫措施与贫困现状相对应,做到了村村有规划、户户有计划,并发展壮大村级产业,以期实现贫困村如期全部脱。
3.夯实基层组织建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按照建设“五个好”村党组织要求,重点帮助联系村抓好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建设、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四项工作”,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增强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各帮扶部门党组织通过与村党组织援建活动阵地、共过组织生活、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引导村级党组织和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协调帮助820个村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举办各级培训班1060期,培训各级干部群众23100人次。
4.密切干部群众联系。各联系单位和驻村干部把“双联”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作为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重要载体,把专题教育作为“双联”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有力保障,不断强化群众观念,组织广大联村联户干部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让人民群众在了解政策、提升技能中开阔眼界、脱贫致富,让干部和群众在结对帮扶、共促发展中密切关系、双向受益。全市干部职工和第一书记们深入农户家中,奔赴田间地头,感知百姓冷暖,共谋致富之策,收集村民反映民意11460条,化解矛盾纠纷9642起,帮办各类实事28xx6件次,解决各类急难事1749件,开展义诊15124人次,捐送棉衣、大米、面粉、食用油、书籍、化肥等折合资金2654.8万元。各驻村干部在进村入户开展帮扶中,接地气、受教育、炼意志、提本领,真正使“双联”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成为机关作风转变的形象提升工程、教育培养干部的能力锻造工程、造福人民群众的德政民心工程。
(三)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切实加强驻村帮扶下派干部的日常管理,市委、市政府将“双联”、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实行单项考核。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市“双联”办、市委农办、市扶贫移民局等单位认真履行职责,结合重点工作推进,采取“查、看、问、核”等方式重点督查。同时,注重发挥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职责,强化日常督导、跟踪问效。按照考核细则的要求,从“职责要求、吃住要求、走访要求、纪律要求”等方面对“第一书记”的管理和对驻村工作组及成员“工作职责、到村时间、帮扶要求”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规定。目前,全市所有下派干部都能做到沉下身子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群众认亲戚、结对子,切实帮助贫困村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宣传惠农政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卓有成效地推动了当地产业发展,贫困户年均收入明显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xx年,我市驻村帮扶工作在全市单位(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欢迎。但与省上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一是工作进展不够平衡。个别单位和联户干部对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重视不够,认识还不到位,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工作推进节奏慢,进展不平衡,措施落实不到位,帮扶成效不够明显。二是跟踪服务不够到位。个别单位和干部对村情户情整体把握不够全面,制定的帮扶规划和方案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发展定位还不够准确,在产业跟踪服务上,缺乏长效性、连贯性、持续性。三是协调配合不够紧密。个别牵头单位作用发挥不明显,沟通、协调等制度落实不够有力,统筹协调不够,沟通衔接不及时,配合落实还不到位,缺乏整体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联村与联户不协调。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很抓扶贫帮扶工作管理薄弱环节,创新工作方法,理顺各方关系,推动驻村帮扶工作提档升级。
一是整合各方资源,切实增强工作合力。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多向贫困村倾斜,帮助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各种难题。进一步明确派出部门是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管理服务的责任主体,对驻村工作组既要从严要求、从严管理,更要在政治上、生活中主动关心爱护,帮助解决资金投入、物资帮扶、项目信息等问题。
二是强化教育培训和帮带指导,着力提升驻村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帮扶干部的任职培训,采取组织观看电教片、邀请农村干部授课、组织帮扶干部交流讨论等方式,丰富帮扶干部农村工作技巧、涉农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了解基层情况、规律和特点,掌握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抓党建、保稳定、促发展的能力。建立帮带制度,引导乡镇党委选派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熟悉派驻村情况的包村干部,带领帮扶干部开展工作,教授基层工作经验。
三是健全工作制度,做好管理,突破重点难点,干好帮扶工作。建立健全定期督查、工作例会、日常管理、考核奖惩等制度,加强对选派工作的管理和考核,确保驻村干部全身心投入工作。要求各驻村工作组到村任职后,尽快开展走访调研,尽快拿出工作的思路,突出抓好扶贫攻坚、组织建设、经济发展、和谐稳定等重点工作。
村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篇2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扶贫移民局的正确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和市委关于推进扶贫帮扶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把驻村帮扶工作与当前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走基层”活动紧密结合,引导干部真正下沉到村、扶持到户,扎实开展相关工作,驻村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高度重视,思想统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驻村帮扶工作,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于中共广安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广安市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广委发〔20xx〕13号),根据此文件和省委组织部关于干部驻村相关文件精神,庚即先后制发了《关于印发〈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工作方案〉的通知》(广组通〔20xx〕7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选派到村任职第一书记管理考核的通知》(广组通〔20xx〕92号)、《关于印发〈广安市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考核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广直委发〔20xx〕10号)和《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广直委发〔20xx〕17号)等文件。建立市级领导和市级部门驻村工作制度,我市38名市级领导、132个市级部门和区市县572家单位结对帮扶820个贫困村,近10000名干部职工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结亲结对,全市每个贫困村实现1名联系领导、1个驻村工作组、1-3个帮扶单位、1名“第一书记”,每个贫困户都有1名帮扶责任人的“五个一”包村包户全覆盖。今年8月,各部门(单位)准确把握省、市对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把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作为我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三严三实”要求的重大实践,全市所有驻村干部全部按要求脱产到岗履职,在全市形成领导力量统筹、部门力量整合、干部力量集中的扶贫攻坚强大合力。
(二)立足民生,倾情帮扶。按照省市的总体部署,坚持水、电、路、田、房“五位一体”同步攻坚,全力夯实贫困村基础条件。一是大力实施“安居工程”。就地解决和改建农户住房11xx户,异地搬迁贫困农户466户;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山坪塘、蓄水池289口,新修和修引水灌溉68.18千米,新建垃圾处理房(池)200余个,自来水入户2105户;三是加强交通建设。今年新建、改建村级公路、便民路579.5公里;新建、改建桥梁32座;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四是强化农民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4.5万人次,增强了农民致富能力。五是实施教育扶贫,救助贫困学生65466名,有效解决农村上学难的问题。各级帮扶单位(部门)共为贫困村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1807.59万元。六是修建村级公共服务场所。修建维修村卫生室5个、村文化活动室13个、村级活动场所27处,有力改善了贫困村等村基础设施,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提高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1.落实扶贫帮扶机制。建立完善定期走访、帮扶协调、长效管理等一系列扶贫帮扶机制制度。市县两级领导、机关干部参与帮扶的每个月至少定期走访两次帮扶贫困户,深入村、户,了解实际情况,认真细致地搞好调查摸底,及时掌握贫困村、贫困户致贫原因、帮扶需求等,做好基础性服务工作。帮扶干部在全面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帮助贫困户认真分析贫困主要原因,理清扶贫帮扶工作思路,根据实际及时采取扶贫帮困措施,改变以往单一的阶段性或节日性捐助形式,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引导和帮助帮扶对象逐步提高生产自救能力。一是在思想上帮扶。与被帮扶的贫困户多次谈心交心,帮助他们克服“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引导梳理勤劳致富观念。二是在生活上帮扶。帮扶责任人根据当地资源、自然条件、劳动力情况和发展意愿等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规划,重点解决“饮水难、读书难、住房难、看病难”等实际问题,协助贫困户引进项目、发展产业,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同时协调、跟踪有关部门落实相关帮扶措施,联系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帮扶。三是在培训上帮扶。帮扶责任人积极联系有关部门,加强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用技术方面的培训;对缺乏劳动力的贫困户实施智力扶贫,主要推进其子女免费就读技工学校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熟悉掌握1-2门职业技能,为今后脱贫打好基础。四是在生产上帮扶。在贫困村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帮扶模式,帮助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特色产业,更好地建立贫困户长效脱贫机制,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致富。五是在就业上帮扶。协助有就业意愿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与用人单位、企业的沟通联系,配合人社局为其提供劳务、就业信息,积极引导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贫困户的经济收入。
2.落实产业项目精细规划。在深入分析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致贫原因,第一书记带领村级干部,按照先“差”后“好”、先难后易、先远后近的原则,由所在乡镇、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扶贫对象,根据贫困原因和帮扶需求逐村逐户制定扶贫规划和脱贫计划,使建档立卡工作与各项扶贫政策相衔接,扶贫措施与贫困现状相对应,做到了村村有规划、户户有计划,并发展壮大村级产业,以期实现贫困村如期全部脱。
3.夯实基层组织建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按照建设“五个好”村党组织要求,重点帮助联系村抓好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建设、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四项工作”,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增强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各帮扶部门党组织通过与村党组织援建活动阵地、共过组织生活、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引导村级党组织和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协调帮助820个村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举办各级培训班1060期,培训各级干部群众23100人次。
4.密切干部群众联系。各联系单位和驻村干部把“双联”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作为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重要载体,把专题教育作为“双联”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有力保障,不断强化群众观念,组织广大联村联户干部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让人民群众在了解政策、提升技能中开阔眼界、脱贫致富,让干部和群众在结对帮扶、共促发展中密切关系、双向受益。全市干部职工和第一书记们深入农户家中,奔赴田间地头,感知百姓冷暖,共谋致富之策,收集村民反映民意11460条,化解矛盾纠纷9642起,帮办各类实事28xx6件次,解决各类急难事1749件,开展义诊15124人次,捐送棉衣、大米、面粉、食用油、书籍、化肥等折合资金2654.8万元。各驻村干部在进村入户开展帮扶中,接地气、受教育、炼意志、提本领,真正使“双联”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成为机关作风转变的形象提升工程、教育培养干部的能力锻造工程、造福人民群众的德政民心工程。
(三)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切实加强驻村帮扶下派干部的日常管理,市委、市政府将“双联”、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实行单项考核。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市“双联”办、市委农办、市扶贫移民局等单位认真履行职责,结合重点工作推进,采取“查、看、问、核”等方式重点督查。同时,注重发挥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职责,强化日常督导、跟踪问效。按照考核细则的要求,从“职责要求、吃住要求、走访要求、纪律要求”等方面对“第一书记”的管理和对驻村工作组及成员“工作职责、到村时间、帮扶要求”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规定。目前,全市所有下派干部都能做到沉下身子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群众认亲戚、结对子,切实帮助贫困村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宣传惠农政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卓有成效地推动了当地产业发展,贫困户年均收入明显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xx年,我市驻村帮扶工作在全市单位(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欢迎。但与省上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一是工作进展不够平衡。个别单位和联户干部对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重视不够,认识还不到位,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工作推进节奏慢,进展不平衡,措施落实不到位,帮扶成效不够明显。二是跟踪服务不够到位。个别单位和干部对村情户情整体把握不够全面,制定的帮扶规划和方案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发展定位还不够准确,在产业跟踪服务上,缺乏长效性、连贯性、持续性。三是协调配合不够紧密。个别牵头单位作用发挥不明显,沟通、协调等制度落实不够有力,统筹协调不够,沟通衔接不及时,配合落实还不到位,缺乏整体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联村与联户不协调。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很抓扶贫帮扶工作管理薄弱环节,创新工作方法,理顺各方关系,推动驻村帮扶工作提档升级。
一是整合各方资源,切实增强工作合力。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多向贫困村倾斜,帮助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各种难题。进一步明确派出部门是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管理服务的责任主体,对驻村工作组既要从严要求、从严管理,更要在政治上、生活中主动关心爱护,帮助解决资金投入、物资帮扶、项目信息等问题。
二是强化教育培训和帮带指导,着力提升驻村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帮扶干部的任职培训,采取组织观看电教片、邀请农村干部授课、组织帮扶干部交流讨论等方式,丰富帮扶干部农村工作技巧、涉农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了解基层情况、规律和特点,掌握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抓党建、保稳定、促发展的能力。建立帮带制度,引导乡镇党委选派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熟悉派驻村情况的包村干部,带领帮扶干部开展工作,教授基层工作经验。
三是健全工作制度,做好管理,突破重点难点,干好帮扶工作。建立健全定期督查、工作例会、日常管理、考核奖惩等制度,加强对选派工作的管理和考核,确保驻村干部全身心投入工作。要求各驻村工作组到村任职后,尽快开展走访调研,尽快拿出工作的思路,突出抓好扶贫攻坚、组织建设、经济发展、和谐稳定等重点工作。
村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篇3
我县牢固树立“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的政治意识和“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使命意识,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要求,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现将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xx年以来,全县农村贫困人口从17.33万人下降到20xx年初的5.46万人,贫困人口减少68.5%,贫困发生率从20.8%下降到6.55%。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380元增加至7772元,年均增长10%以上。
(一)成立组织,精准策动脱贫攻坚
我县以脱贫攻坚工作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严格落实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xx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指挥部下设综合、宣传、督查等9个专项工作组,由县委常委单位带头,从全县选调32名优秀干部充实到脱贫攻坚指挥部,单设地点、集中办公,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脱贫攻坚中的主导作用。二是积极部署落实。召开了全县脱贫攻坚动员会,先后出台了《xx县全力推进四年脱贫攻坚意见》《xx县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xx县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并严格监督实施,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遵循。三是完善推进机制。建立脱贫攻坚七人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定期研究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xx年以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四大家联席会等各类会议共研究脱贫攻坚事项30余次,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高位推动和全程指导。四是层层传导压力。我县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察重要内容,进一步夯实责任。各乡镇(办事处)签订了精准脱贫攻坚军令状,各村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坚持标准,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我们严格按照省市要求,认真开展精准识别工作,确保精准识别“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一是严格程序。按照“农户申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备案”的程序,紧扣省定人均纯收入2855元贫困线和“两不愁、三保障”识贫标准,通过“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公示”,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了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底数清、情况明。目前,全县共建档立卡12701户、5.54万人。二是认真核查。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五清”核查工作实施方案》,采取乡镇自查、交叉核查和督导抽查的方式,对全县99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情况进行逐户核查,做到“一户一档”底子清、“一人一策”“一户多策”措施清、村支部书记心里清、帮扶责任清和脱贫轨迹清。省脱贫攻坚第三督导组在督导脱贫攻坚工作时,对我县“五清”核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三是落实“回头看,再核实”。按照省扶贫办统一部署,对全县农业村和农业社区,重点是对非贫困村、五保户、低保户和残疾人口进行拉网式排查,对符合贫困户条件未识别进系统的,及时识别、建档、录入;对部分确实不符合贫困标准的家庭,严格按照退出标准和程序,逐户逐人销号,坚决做到“应进则进、应出则出”,进一步澄清了贫困人口底数。现在正在进行的是第三阶段,从x月21日到现在,对各乡镇(办事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档案进行集中核查,针对存在问题,现场进行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下达整改通知书,5天内整改到位。截止目前,xx县已核查20个乡镇,我们下达整改通知书89份,要求乡镇逐条进行整改。通过集中核查和整改情况来看,xx县贫困人口严格遵循了识别原则、方法和程序,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增加,信息档案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三)凝聚合力,精准组织帮扶力量
在精准识贫的同时,我们统筹兼顾,多措并举,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确保到户到人。一是组建队伍。认真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省市县共选派130名第一书记对126个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进行结对帮扶。深入开展“万名干部帮万家”、驻村帮扶、“百企帮百村”和乡贤结对帮扶等“四结对”活动,每位县处级干部联系帮扶1个乡镇5户贫困户,每名干部与至少一个贫困户结对帮扶,组建99个驻村帮扶工作队与99个贫困村结对帮扶,105家企业与99个贫困村结对帮扶,每名乡贤与一个或若干贫困户结对互助帮扶。积极推动项目协同、产业协同、合作协同和培训协同等“四协同”工作,明确18项重点任务、16个责任单位和牵头领导,制订涉农资金整合、宣传等18个扶贫专项方案,凝聚脱贫攻坚工作合力。二是夯实责任。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出台了《xx县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办法》,坚持结果导向,督促各级脱贫攻坚责任主体更好履职尽责。进一步夯实派驻责任,严格落实“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帮扶工作机制,对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工作开展不力的,除追究当事人责任外,还要追究派驻单位责任。三是创新举措。金融扶贫方面,县财政注资20xx万元设立助保金,优先在贫困村开展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保金贷款,已向贫困村发放贷款1。3亿元。电商扶贫方面,与京东集团签署了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引导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基地与电商企业合作。如:xx县xxxx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和当地蔬菜种植户合作,形成了微信卖菜销售模式,解决贫困群众100余人就业,且带动当地扩大蔬菜种植面积1000余亩。产业扶贫方面,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计划,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30家,种粮大户1986户,优质农产品基地11处,有效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四)综合施策,精准帮扶到村到户
一是逐人逐户制定帮扶措施。“精准扶贫、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为总要求,结合贫困村实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制定了“一户一策、一户多策”的帮扶措施,为99个贫困村21820户贫困户量身定制扶贫“套餐”,确保扶贫攻坚“精准到村、精准到户”,力争率先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二是积极谋划,精准施策。准确把握易地脱贫搬迁有关政策,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方针,因地制宜探索搬迁安置方式。县扶贫办、发改委、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民政局、县政府研究室等相关职能部门,围绕脱贫攻坚大局,结合部门实际,全局着眼、全盘谋划,统筹脱贫资源,聚合脱贫资金,按照“5个办法”和“5个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拟定我县实施方案。县政府召开脱贫攻坚专题常务会,成立了xx县易地搬迁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xx县易地搬迁脱贫实施方案》。为了扎实推进产业扶贫脱贫工作,县政府明确由县发改委牵头制定《xx县产业发展脱贫实施方案》,同时由相关部门制定配套专项方案,其中县旅游服务中心制定《xx县旅游扶贫专项方案》、县商务局制定《xx县电商扶贫专项方案》、产业集聚区制定《xx县特色产业扶贫专项方案》、县金融办制定《xx县金融助推扶贫方案》。为了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由县民政局牵头制定了《xx县贫困人口政策兜底实施方案》;为了推进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工作,由县人社局牵头制定了《xx县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xx县基本养老保障脱贫实施方案》;这些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在全县形成齐心合力抓脱贫攻坚的体制机制。
三是整合涉农资金,精准实施扶贫项目。为了整合涉农资金,xx县发改委结合xx县实际制定出台了《xx县涉农资金整合实施意见》,县财政整合县级部门预算和政府性债务资金6702万元,集中用全县贫困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现在资金计划已下达,预计年底前可以建成并投入使用。20xx年,第一批专项扶贫资金已拨付2175万元。目前,整村推进项目已开始招投标,科技扶贫、雨露计划、产业化贴息和到户增收项目正在按要求申报中。
(五)加大宣传,精准营造浓厚氛围
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印发了《xx县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方案》,紧盯脱贫攻坚特色亮点工作,编辑刊发《县脱贫攻坚信息》32期。县广播电视台开设《脱贫攻坚在行动》专栏,插播电子流动字幕;各乡镇(办事处)在首集镇、主干道、乡村结合部等位置制作悬挂脱贫攻坚工作宣传标语、宣传栏、标语牌,及时、全面、准确解读脱贫攻坚政策,倡树脱贫攻坚先进经验和典型人物,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良好的x氛围。
(六)强化督导,精准推动工作落实
一是建立了脱贫攻坚工作督导制度。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查组巡查工作范围,抽调县纪委、督察局和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人员组成专项督导督查工作组。二是严督实导。采取随机抽查、听取汇报、查看帮扶记录、进村入户、询问农户等督导方式,对各类帮扶力量,尤其是驻村帮扶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在岗在位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常态化督查。在督查中建立并完成督查台账,梳理并建立突出问题6个,责令16个单位限期整改,并积极落实问题销号制度,实现了对问题台账和整改单位动态跟踪管理,确保督查发现的突出问题都能限期得到整改落实。三是严厉问责。综合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拟订《xx县脱贫攻坚督查和问责办法》(试行),确保督查工作质量。重点督查脱贫目标任务落实及完成情况,对落实不力的乡镇、办事处和县直责任单位严厉批评,目前已发督查专项通报4期,点名道姓通报驻村第一书记33人。
二、存在问题
一是贫困人口多,自我脱贫乏力。截至20xx年底,xx县仍有5.46万贫困人口,占信阳市贫困人口的14。67%。同时,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比重大,加上文化程度、年龄等多种因素影响,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能力弱,“保”和“救”的压力大。二是农业产业化进程慢,转移就业有限。xx县是传统农业大县,特色农业、优质农业、高效农业刚刚起步,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低,全县农业省级龙头企业仅4家,转移就业带动力不足。同时,我县产业集聚区还处于成长阶段,入驻企业量多个小,提供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的空间有限。三是基础设施差,支撑作用较弱。因历史欠账较多,我县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低,运输场站建设相对滞后。如:全县还有162个村未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城区还没有实现24小时供水。四是财政收入少,保障压力较大。xx县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全县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均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20xx年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只有4.2亿元,而财政支出32.7亿元,其中28.5亿元来源于转移支付。
三、下步打算
1、突出精准管理。一方面,强化贫困人口信息维护,持续完善新增识别录入贫困人口信息。另一方面,做好贫困人口进出动态管理,对最新致贫、返贫的贫困人口及时识别录入系统,应进则进;对通过帮扶已经脱贫的贫困人口,及时组织考核审定,应出则出。
2、落实“五条途径”。“转”字方面,聚力打造“中国生态主食厨房”,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增加就业岗位。“扶”字方面,整合全县涉农资金和涉农项目,重点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改善。“搬”字方面,积极、稳妥、有序开展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0xx年,计划投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1。2亿元,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72户、1976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保”字方面,积极探索推进低保线和贫困线“两线合一”,在今年年底前,优先落实对“鳏寡孤独痴残”六类特殊困难群众的政策兜底。“救”字方面,对因病、因灾致贫的,通过新农合、医疗保险、大病救助、民政救灾、慈善救助、社会救助等方式,帮助群众渡过难关。
3、积极谋划项目。坚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省道S337线夏庄至陡河沿淮河大桥拓宽改建、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城区新增小学建设等“双十”工程。强化涉农资金整合,统筹安排涉农项目向贫困村倾斜。全面实施财政扶贫资金整村推进等项目,完成农村土地整治22。8万亩,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村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篇4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有关脱贫攻坚统一工作部署,区发改委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履职,不断创新,多措并举奋力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确保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脱贫攻坚工作责任感
发改委扶贫工作总体状态良好,全体干部职工深刻认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抓好扶贫工作,坚持深入基层、下乡调研,掌握准确的基础数据,为下一步扶贫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根据区督导组职能职责,到脱贫攻坚联系乡、联系村深入调研,掌握准确数据,拿出具体办法,按时按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二、把握工作重点,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按照全区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发改委全体上下统一思想,突出重点,细化措施,积极完成工作目标任务。
一、强化组织,定期专题研究帮扶工作。区发改委成立了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一把手”帮扶制度,明确分管负责人和联络员,明确结对帮扶目标任务、责任。单位主要领导、班子成员每年每季度至少1次开展驻村蹲点,进行调研指导,定期召开帮扶专题会议研究“双包”工作。
二、通力协作,扶贫攻坚工作成效明显。与联系乡镇、帮扶村密切联系,共同分析帮扶村的贫困现状、资源优势、脱贫措施,共商脱贫对策。结对共建以来,扶贫攻坚工作成效日益凸显,坚持抓互动、促共赢的结对共建长效机制,形成同心协力、共同提高的扶贫攻坚工作格局。
三、凝心聚力,重大扶贫工程项目亮点纷呈。根据国家、省、市、区统一工作部署,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及全区各有关部门、乡镇的共同努力下,区发改委牵头组织宜秀区十三五光伏电站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帮助策划一批发展项目,着力改善联系乡基础设施条件,发展联系村特色项目,提升贫困户经济发展动力。
四、发挥优势,创新推进精准帮扶。充分发挥单位自身优势,沟通协调各有关单位、社会各界帮助帮扶乡镇、帮扶村争取项目资金。
村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篇5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扶贫移民局的正确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和市委关于推进扶贫帮扶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把驻村帮扶工作与当前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走基层”活动紧密结合,引导干部真正下沉到村、扶持到户,扎实开展相关工作,驻村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高度重视,思想统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驻村帮扶工作,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于中共广安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广安市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广委发〔20xx〕13号),根据此文件和省委组织部关于干部驻村相关文件精神,庚即先后制发了《关于印发〈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工作方案〉的通知》(广组通〔20xx〕7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选派到村任职第一书记管理考核的通知》(广组通〔20xx〕92号)、《关于印发〈广安市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考核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广直委发〔20xx〕10号)和《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广直委发〔20xx〕17号)等文件。建立市级领导和市级部门驻村工作制度,我市38名市级领导、132个市级部门和区市县572家单位结对帮扶820个贫困村,近10000名干部职工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结亲结对,全市每个贫困村实现1名联系领导、1个驻村工作组、1-3个帮扶单位、1名“第一书记”,每个贫困户都有1名帮扶责任人的“五个一”包村包户全覆盖。今年8月,各部门(单位)准确把握省、市对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把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作为我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三严三实”要求的重大实践,全市所有驻村干部全部按要求脱产到岗履职,在全市形成领导力量统筹、部门力量整合、干部力量集中的扶贫攻坚强大合力。
(二)立足民生,倾情帮扶。按照省市的总体部署,坚持水、电、路、田、房“五位一体”同步攻坚,全力夯实贫困村基础条件。一是大力实施“安居工程”。就地解决和改建农户住房11xx户,异地搬迁贫困农户466户;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山坪塘、蓄水池289口,新修和修引水灌溉68.18千米,新建垃圾处理房(池)200余个,自来水入户2105户;三是加强交通建设。今年新建、改建村级公路、便民路579.5公里;新建、改建桥梁32座;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四是强化农民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4.5万人次,增强了农民致富能力。五是实施教育扶贫,救助贫困学生65466名,有效解决农村上学难的问题。各级帮扶单位(部门)共为贫困村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1807.59万元。六是修建村级公共服务场所。修建维修村卫生室5个、村文化活动室13个、村级活动场所27处,有力改善了贫困村等村基础设施,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提高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1.落实扶贫帮扶机制。建立完善定期走访、帮扶协调、长效管理等一系列扶贫帮扶机制制度。市县两级领导、机关干部参与帮扶的每个月至少定期走访两次帮扶贫困户,深入村、户,了解实际情况,认真细致地搞好调查摸底,及时掌握贫困村、贫困户致贫原因、帮扶需求等,做好基础性服务工作。帮扶干部在全面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帮助贫困户认真分析贫困主要原因,理清扶贫帮扶工作思路,根据实际及时采取扶贫帮困措施,改变以往单一的阶段性或节日性捐助形式,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引导和帮助帮扶对象逐步提高生产自救能力。一是在思想上帮扶。与被帮扶的贫困户多次谈心交心,帮助他们克服“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引导梳理勤劳致富观念。二是在生活上帮扶。帮扶责任人根据当地资源、自然条件、劳动力情况和发展意愿等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规划,重点解决“饮水难、读书难、住房难、看病难”等实际问题,协助贫困户引进项目、发展产业,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同时协调、跟踪有关部门落实相关帮扶措施,联系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帮扶。三是在培训上帮扶。帮扶责任人积极联系有关部门,加强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用技术方面的培训;对缺乏劳动力的贫困户实施智力扶贫,主要推进其子女免费就读技工学校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熟悉掌握1-2门职业技能,为今后脱贫打好基础。四是在生产上帮扶。在贫困村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帮扶模式,帮助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特色产业,更好地建立贫困户长效脱贫机制,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致富。五是在就业上帮扶。协助有就业意愿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与用人单位、企业的沟通联系,配合人社局为其提供劳务、就业信息,积极引导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贫困户的'经济收入。
2.落实产业项目精细规划。在深入分析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致贫原因,第一书记带领村级干部,按照先“差”后“好”、先难后易、先远后近的原则,由所在乡镇、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扶贫对象,根据贫困原因和帮扶需求逐村逐户制定扶贫规划和脱贫计划,使建档立卡工作与各项扶贫政策相衔接,扶贫措施与贫困现状相对应,做到了村村有规划、户户有计划,并发展壮大村级产业,以期实现贫困村如期全部脱。
3.夯实基层组织建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按照建设“五个好”村党组织要求,重点帮助联系村抓好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建设、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四项工作”,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增强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各帮扶部门党组织通过与村党组织援建活动阵地、共过组织生活、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引导村级党组织和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协调帮助820个村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举办各级培训班1060期,培训各级干部群众23100人次。
4.密切干部群众联系。各联系单位和驻村干部把“双联”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作为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重要载体,把专题教育作为“双联”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有力保障,不断强化群众观念,组织广大联村联户干部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让人民群众在了解政策、提升技能中开阔眼界、脱贫致富,让干部和群众在结对帮扶、共促发展中密切关系、双向受益。全市干部职工和第一书记们深入农户家中,奔赴田间地头,感知百姓冷暖,共谋致富之策,收集村民反映民意11460条,化解矛盾纠纷9642起,帮办各类实事28xx6件次,解决各类急难事1749件,开展义诊15124人次,捐送棉衣、大米、面粉、食用油、书籍、化肥等折合资金2654.8万元。各驻村干部在进村入户开展帮扶中,接地气、受教育、炼意志、提本领,真正使“双联”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成为机关作风转变的形象提升工程、教育培养干部的能力锻造工程、造福人民群众的德政民心工程。
(三)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切实加强驻村帮扶下派干部的日常管理,市委、市政府将“双联”、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实行单项考核。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市“双联”办、市委农办、市扶贫移民局等单位认真履行职责,结合重点工作推进,采取“查、看、问、核”等方式重点督查。同时,注重发挥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职责,强化日常督导、跟踪问效。按照考核细则的要求,从“职责要求、吃住要求、走访要求、纪律要求”等方面对“第一书记”的管理和对驻村工作组及成员“工作职责、到村时间、帮扶要求”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规定。目前,全市所有下派干部都能做到沉下身子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群众认亲戚、结对子,切实帮助贫困村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宣传惠农政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卓有成效地推动了当地产业发展,贫困户年均收入明显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xx年,我市驻村帮扶工作在全市单位(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欢迎。但与省上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一是工作进展不够平衡。个别单位和联户干部对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重视不够,认识还不到位,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工作推进节奏慢,进展不平衡,措施落实不到位,帮扶成效不够明显。二是跟踪服务不够到位。个别单位和干部对村情户情整体把握不够全面,制定的帮扶规划和方案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发展定位还不够准确,在产业跟踪服务上,缺乏长效性、连贯性、持续性。三是协调配合不够紧密。个别牵头单位作用发挥不明显,沟通、协调等制度落实不够有力,统筹协调不够,沟通衔接不及时,配合落实还不到位,缺乏整体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联村与联户不协调。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很抓扶贫帮扶工作管理薄弱环节,创新工作方法,理顺各方关系,推动驻村帮扶工作提档升级。
一是整合各方资源,切实增强工作合力。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多向贫困村倾斜,帮助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各种难题。进一步明确派出部门是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管理服务的责任主体,对驻村工作组既要从严要求、从严管理,更要在政治上、生活中主动关心爱护,帮助解决资金投入、物资帮扶、项目信息等问题。
二是强化教育培训和帮带指导,着力提升驻村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帮扶干部的任职培训,采取组织观看电教片、邀请农村干部授课、组织帮扶干部交流讨论等方式,丰富帮扶干部农村工作技巧、涉农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了解基层情况、规律和特点,掌握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抓党建、保稳定、促发展的能力。建立帮带制度,引导乡镇党委选派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熟悉派驻村情况的包村干部,带领帮扶干部开展工作,教授基层工作经验。
三是健全工作制度,做好管理,突破重点难点,干好帮扶工作。建立健全定期督查、工作例会、日常管理、考核奖惩等制度,加强对选派工作的管理和考核,确保驻村干部全身心投入工作。要求各驻村工作组到村任职后,尽快开展走访调研,尽快拿出工作的思路,突出抓好扶贫攻坚、组织建设、经济发展、和谐稳定等重点工作。
村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篇6
x县作为要在20xx年实现片区县脱贫摘帽的县,开展了系列工作。
一、20xx年工作推进情况
全县围绕“减贫6148户25560人,2个贫困乡镇和27个贫困行政村脱贫出列”的目标任务,按照“五查五看三评定一公示三确认”要求,认真开展精准识别,通过建档立卡贫困户“回头看”排查核实,目前,全县共清洗剔除不符合建档立卡条件的贫困户5018户17297人,补充识别符合建档立卡条件的贫困户5018户17297人,2个乡(镇)整乡推进项目均完成规划投资任务的'85%以上,美丽宜居乡村、整存推进、革命老区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扶贫到户贷款发放、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补助等工作有序开展。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强化宣传培训,转变理念抓脱贫。引导全县干部由重普惠式扶贫向精准式扶贫转变、由重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向重一户一策帮扶到户转变、由重单兵作战向中集体攻坚转变。
2、强化资金整合,加大投入抓脱贫。限度优化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配套资金使用效率。
3、强化精准施策,提高实效抓脱贫。全力做好产业脱贫,培育能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体系。
4、强化机制保障,夯实责任抓脱贫。增加驻村工作队力量,专门安排一半的乡镇机关干部投入脱贫攻坚工作。
三、目前存在问题
1、增收难度大
2、投资压力大
3、工作合力不够强
今后将紧扣脱贫工作任务和到20xx年贫困县摘帽的目标,抓扶贫资金整合,抓易地扶贫搬迁,抓产业扶贫开发,抓工作责任夯实,圆满完成脱贫任务。
村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篇7
根据相关要求,现对干家村20xx年以来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干家村基本情况
干家村距离县城102公里,距离乡政府驻地5.8公里,20xx年识别为贫困村,20xx年贫困村退出,目前全村共有农业人口173户75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7户257人。全村共有劳动力451人,常年在外劳动力28人,全村人均纯收入从20xx年的2118元增长到20xx年的5100元。
二、20xx年以来收入来源情况
20xx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为0,20xx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25万元(其中0.25万元为投入专合社分红,3万元为入股四川长田公司分红),人均43.27元。
全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种植业、养殖业、外出务工3类。全村幅员面积11.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的629.1亩,人均耕地面积0.843亩,林地面积11056亩(其中退耕还林1973.84亩,林果面积118亩),草地面积5684亩,水域面积138亩。全村种植农作物主要为玉米、红薯、土豆3类,其中玉米亩产500斤左右,每斤1.5元,投入每亩95元,纯收入655元/亩;红薯亩产1000斤左右,每斤1元,投入每亩100元,纯收入900元/亩;土豆每亩800斤,每斤1元,收入每亩200元,纯收入600元。全村养殖牛28户92头,养殖山羊22户331只,养殖猪165户320只(因为猪高热今年97头被无害化处置了)。最主要的产业还是竹笋采摘,每人每年2季纯收入在5000—6000元之间。
三、20xx年以来人员变动及享受住房建设情况
干家村20xx年评选的建卡户为58户258人,其中20xx年脱贫10户30人,20xx年脱贫1户5人,20xx年脱贫47户225人。享受各类住房政策上,20xx年、20xx年享受彝家新寨51户,20xx年、20xx年享受住房抗震功能提升项目5户。截止目前,全村共有低保户30户112人,其中建卡户21户81人;残疾人26户30人,其中建卡户11户14人。全村7类重点人群22户90人。截至20xx年底,建卡户动态调整为56户260人。
四、村卫生室基本情况
干家村卫生室修建于20xx年,建设面积30平方米,常备用药品50余种,村医生姓名黑来拉支,女,彝族,23岁,中专文凭,村医务室器材齐全。
五、学前教育及义务教育情况;
有一村一幼1个,能容纳40余幼儿就读,实有就读儿童30名,其中建卡户子女15人,配有村幼教老师2名。干家村全村3-6周岁儿童62名,除在本村就读儿童外,其余均在乡外不同地方就读。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庭102户,7-15岁周岁适龄儿童163人,是建卡户家庭的有69人,163人中就读小学112人,就读中学51人。
六、村文化室情况
干家村文化活动室建于20xx年,室内面积40平方米,现目前具有图书1800余册,专职文化室管理员1名,广播器材1套,投影设备1套,电视机1台,音响2个。
七、民俗坝子及综合体情况
干家村民俗活动坝子和村综合体修建于20xx年,面积591.6平方米;篮球架1对。乒乓球台一张,室外健身器材1套,综合体面积260平方米。
八、通村硬化路及通组硬化公路情况
通村硬化路基本情况,长5.8公里,宽4.5米,20xx年修建,共投资290万元,千山坪组公路硬化1.6公里,。
九、通讯网络情况
村辖区范围内通移动、电信4G网络、部分区域因地势原因只有2G信号。
自20xx年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在联系县领导和联系单位的指导下,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干家村在基础设置、道路交通、水电网络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改变,为下一步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xx年1月15日
村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篇8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切实瞄准扶贫对象,确保真扶贫、扶真贫,不断提高精准扶贫工作实效,市经信局高度重视,扎实推进全市精准扶贫工作,现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将精准扶贫今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东湾村辖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63人,总共326户,现有贫困户17户(其中五保2户,低保户6户);东湾村以水产养殖为主导产业,主要从事传统的鱼、虾、蟹类养殖;
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信息变化情况;
20xx年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220人。通过20xx年、20xx年精准识别和审计整改,剔除不符合条件的硬伤户9户、19人,20xx年动态调整新增2户、7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为17户、53人,其中,一般贫困户9户28人,低保贫困户6户、21人,五保贫困户2户、4人。
二、致贫原因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缺乏科学种养技术,种养业难成规模,效率低下。部分群众长远发展意识淡薄,存有小富即安思绪。农民工专业培训不够,外出打工缺乏必要的谋生技能,收入不高。少数农民外出经商亏本后不得不返乡务农,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2)村内的土地没有很好利用,水面养殖无法正常开展,导致年底收成成效甚微。
(3)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贫困户可从以下几点查找分析原因:
因病致贫12户、36人。
因残致贫2户、7人。(刘秋元、陈绪忠)
因灾致贫原因3户、10人。(陈绪明、印保铁、朱红元)
三、脱贫情况
20xx脱贫2户、5人;20xx脱贫3户、11人;20xx脱贫回退1户、3人;20xx预脱贫3户、8人。
四、政策落实情况
1.“雨露计划”:本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中在读高职学生0人、中职学生0人,享受“雨露计划”0人。
2.教育扶贫:①享受学前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在园幼儿生活补助0人,②享受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8人,③享受普通高中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金1;④享受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金0人,其中,中职学生0人,高职学生0人,⑤享受普通本科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金1人,⑥享受研究生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金0人。
3.健康扶贫:参合贫困对象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由40%提高到95%,通过财政整合资金为贫困户购买大病医疗补充保险,构建“1+5”医疗保障新体系(新农合+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并实现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
4.就业创业: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培训和创业指导服务情况培训56人次。
5.金融扶贫:扶贫小额信贷总量2万元,带动贫困户2户,贫困户获贷率12%。
6.危房改造:经职能部门鉴定为危房的贫困户6户,已实施改造的危房户(无房户)6户,其中,新建2户,改造4户。
7.残疾人“两项补贴”: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中残障人员,均已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
8.计生奖扶:符合奖扶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0户,其中:独生子女、双女户0户、奖励扶助金0元,失庭0户、特别扶助金0元.
9.社会救助与帮扶:驻村单位结对帮扶人多次入户走访慰问。
五、脱贫攻坚措施
按照“轻重缓急,逐年实施”的原则,争取各级项目支持,落实好集体帮扶项目和帮扶贫困户。
1、落实好村集体帮扶项目。
一是加强交流学习。组织村两委外出学习发展致富典型,进一步拓宽两委班子思路,增强发展意识和发展能力。
二是积极争取财政奖补资金和优惠政策支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分实施规划内基础设施项目。
三是落实好村庄整治。
2、落实好帮扶贫困户
一是智力帮扶。掌握贫困家庭适龄入学子女和在校学生就学情况,确保适龄学童和在学校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二是劳务输出帮扶。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争取结对帮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
三是产业脱贫。积极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不产养殖特色产业发展,扶持1-2家农家乐。
四是落实危房改造工程。对符合危房条件的贫困户,积极争取危房改造补贴。
五是落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低保等社会保障制度。
六是开展节日慰问送温暖和结对帮扶活动。
村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篇9
各位代表,按照会议安排,就我镇开展的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镇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2户196人:其中20xx年脱贫4户16人;20xx年脱贫6户24人;20xx年脱贫9户38人;20xx年33户118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组织保障。一是镇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分管脱贫攻坚副镇长任副组长,各驻村工作组、各村两委为成员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二是各村派驻由党委班子成员为组长、政府工作人员为成员的驻村工作组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三是“六个一”帮扶工作全覆盖,全镇各村分别有1名县级领导联系、1个县级联系单位、1个驻村工作组,每一户贫困户有1个联系责任人,贫困村还有1名农技员1名第一书记。
(二)明确工作责任,做好基础工作。一是做好精准识别工作,我镇严格按照识别程序对贫困户进行了精准识别并扎实开展了建档立卡“回头看”,对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进行了及时清退,确保了贫困户识别的精准。二是在精准识别贫困户的基础上规范完善贫困户档案资料,建立贫困户管理台账,并将基础数据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业务子系统和四川省六有系统。
(三)精准扶持,落实帮扶措施。一是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在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各户不同的致贫原因和发展意愿制定了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二是抓政策落实,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富民惠民政策;全面落实省州县的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金融、就业、产业发展等扶贫政策,强化合作社+贫困户的`扶持模式;三是抓劳务输出,促农民增收。借助“温泉小镇”“汶马高速”等重点工程建设协调贫困户在这些重点工程中务工,拓宽了贫困户致富渠道,劳务收入明显增加。四是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模式,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下,以无公害蔬菜种植为基点,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如青红脆李大樱桃苹果,土鸡、牛、肉兔、中蜂等特色养殖。五是夯实基础设施。近年来,对全镇各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实现了道路的改造提升、水泥便的建设、人畜饮水灌溉工程的改造提升和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全镇各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
(四)精准脱贫。按照贫困人口“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三有、四个好”的退出标准,达标一户退出一户。
三、资金的使用和项目的推进情况
(一)20xx年下达的99544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严格按照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对自愿发展产业并经过验收合格的的贫困户给予人均2164元的补助;贫困村45万元的产业扶持基金按照程序和管理办法投资到自然公园30万、投资到毕棚沟公司15万。
(二)项目的推进。小沟村62万元扶贫新村建设项目已完工并审计、红会35万“博爱家园”项目已完成20万元生计金的使用、援建的人畜饮水灌溉工程已完工、23万的道路维修整治工作已完工;村5万元梁建设已完工;新20万元的人饮工程已完工;25万元的至村的太阳能路灯正在按程序政府采购;新105万人畜饮水工程正在按政府采购程序采购主水管。
村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篇10
一、精准扶贫工作
我镇以“建档立卡”落实扶贫到户政策。全面开展了贫困家庭的调查摸底,建立了贫困家庭档案813户2930人,完善扶贫对象动态识别机制,通过项目规划到户、资金扶持到户、产业发展到户、素质提升到人、帮扶责任到人、档案建立到人,确保扶贫到户政策全面落实。为实施分类扶贫、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确定扶贫内容、方法、途径和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提供可靠依据。
二、产业扶贫工作
我镇今年共安排扶贫资金64万,通过贫困家庭档案,各村经过村民代表会议投票选出贫困家庭共175户779人进行产业扶持。通过科学规划、实施“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并将产业扶贫资金、“贫困村互助资金”等向重点村集中投入,各重点村已逐步形成了适合自己的“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如:xx村34户农户自行组织成立了“村xxxx种植专业合作社”。该社葛根种植面积达15亩,预计年产值达20多万元。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做到了“五个统一”,即统一进苗、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种植、统一品牌、统一销售。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使农民增加收入。
三、搬迁移民扶贫工作
采取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实施下山扶贫。在镇政府所在地的圩镇内实施集中安置,积极动员和引导高山边远的农户搬迁下来,几年来共扶贫搬迁94户456人,集中安置30户135人,在全镇逐步形成了山里面耕作圩镇消费、山里面挣钱圩镇享受的局面。
四、整村推进工作
一是把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扶贫攻坚整村推进的有效载体,以做优做大村庄规模为突破口,突出抓好村镇联动、村落连片、综合示范区建设、公路沿线整治,着力改变农村面貌。
二是推进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把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作为贯彻《若干意见》、促进扶贫攻坚的`首要大事、开局工程和民生工程。近年来,我镇共硬化村组公路5.4公里,投资103万元;新建水圳xx00米,投资19万元,修建漫水桥一座,投资4万元。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设施依然相对薄弱。从基础设施上看,我镇地处偏僻山区,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较多,贫困人群的生产生活条件差,如交通不便、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抗旱排涝条件不足,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近年来,虽然通过扶贫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仍不能满足当前及今后的发展需要。从人口素质上看,贫困人口普遍接受教育程度低,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在走访农户中发现,贫困户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病残户或无劳动力户,脱贫难度较大。
(二)扶贫资金投入仍显不足。目前,我镇扶贫资金主要是依靠扶贫办项目资金和各县直帮扶单位支持,贫困村筹资较为困难。
(三)返贫现象比较突出。目前我镇仍然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另外,每年都会出现一部分已经脱贫的人群,由于脱贫基础不稳,因病、因灾、因学等原因又重新返贫,由于整村推进工作重点在基础设施方面,难以顾及这部分贫困户。
六、几点建议
1、增加扶贫重点村个数。这些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条件差,村容村貌亟待改善。为此,请求上级对实行差异化扶贫,帮助群众尽快脱贫致富。逐年增加贫困村的数量,力争6个行政村都能享受到扶贫重点村的扶持政策。
2、在扶贫政策上给予特殊扶持。加大资金支持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攻坚工作,扩大“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试点”范围,提高移民搬迁补助标准,防止出现农民因建房返贫现象。
3、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大力开展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充分利用雨露计划和民生工程新型农民培训,认真做好贫困人口的职业教育、务工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确保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和培训一门技术,振兴一项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目标。
村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篇11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扶贫移民局的正确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和市委关于推进扶贫帮扶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把驻村帮扶工作与当前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走基层”活动紧密结合,引导干部真正下沉到村、扶持到户,扎实开展相关工作,驻村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高度重视,思想统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驻村帮扶工作,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于中共广安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广安市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广委发〔20xx〕13号),根据此文件和省委组织部关于干部驻村相关文件精神,庚即先后制发了《关于印发〈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工作方案〉的通知》(广组通〔20xx〕7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选派到村任职第一书记管理考核的通知》(广组通〔20xx〕92号)、《关于印发〈广安市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考核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广直委发〔20xx〕10号)和《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广直委发〔20xx〕17号)等文件。建立市级领导和市级部门驻村工作制度,我市38名市级领导、132个市级部门和区市县572家单位结对帮扶820个贫困村,近10000名干部职工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结亲结对,全市每个贫困村实现1名联系领导、1个驻村工作组、1-3个帮扶单位、1名“第一书记”,每个贫困户都有1名帮扶责任人的“五个一”包村包户全覆盖。今年8月,各部门(单位)准确把握省、市对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把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作为我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三严三实”要求的重大实践,全市所有驻村干部全部按要求脱产到岗履职,在全市形成领导力量统筹、部门力量整合、干部力量集中的扶贫攻坚强大合力。
(二)立足民生,倾情帮扶。按照省市的总体部署,坚持水、电、路、田、房“五位一体”同步攻坚,全力夯实贫困村基础条件。一是大力实施“安居工程”。就地解决和改建农户住房11xx户,异地搬迁贫困农户466户;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山坪塘、蓄水池289口,新修和修引水灌溉68.18千米,新建垃圾处理房(池)200余个,自来水入户2105户;三是加强交通建设。今年新建、改建村级公路、便民路579.5公里;新建、改建桥梁32座;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四是强化农民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4.5万人次,增强了农民致富能力。五是实施教育扶贫,救助贫困学生65466名,有效解决农村上学难的问题。各级帮扶单位(部门)共为贫困村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1807.59万元。六是修建村级公共服务场所。修建维修村卫生室5个、村文化活动室13个、村级活动场所27处,有力改善了贫困村等村基础设施,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提高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1.落实扶贫帮扶机制。建立完善定期走访、帮扶协调、长效管理等一系列扶贫帮扶机制制度。市县两级领导、机关干部参与帮扶的每个月至少定期走访两次帮扶贫困户,深入村、户,了解实际情况,认真细致地搞好调查摸底,及时掌握贫困村、贫困户致贫原因、帮扶需求等,做好基础性服务工作。帮扶干部在全面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帮助贫困户认真分析贫困主要原因,理清扶贫帮扶工作思路,根据实际及时采取扶贫帮困措施,改变以往单一的阶段性或节日性捐助形式,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引导和帮助帮扶对象逐步提高生产自救能力。一是在思想上帮扶。与被帮扶的贫困户多次谈心交心,帮助他们克服“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引导梳理勤劳致富观念。二是在生活上帮扶。帮扶责任人根据当地资源、自然条件、劳动力情况和发展意愿等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规划,重点解决“饮水难、读书难、住房难、看病难”等实际问题,协助贫困户引进项目、发展产业,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同时协调、跟踪有关部门落实相关帮扶措施,联系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帮扶。三是在培训上帮扶。帮扶责任人积极联系有关部门,加强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用技术方面的培训;对缺乏劳动力的贫困户实施智力扶贫,主要推进其子女免费就读技工学校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熟悉掌握1-2门职业技能,为今后脱贫打好基础。四是在生产上帮扶。在贫困村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帮扶模式,帮助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特色产业,更好地建立贫困户长效脱贫机制,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致富。五是在就业上帮扶。协助有就业意愿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与用人单位、企业的沟通联系,配合人社局为其提供劳务、就业信息,积极引导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贫困户的经济收入。
2.落实产业项目精细规划。在深入分析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致贫原因,第一书记带领村级干部,按照先“差”后“好”、先难后易、先远后近的原则,由所在乡镇、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扶贫对象,根据贫困原因和帮扶需求逐村逐户制定扶贫规划和脱贫计划,使建档立卡工作与各项扶贫政策相衔接,扶贫措施与贫困现状相对应,做到了村村有规划、户户有计划,并发展壮大村级产业,以期实现贫困村如期全部脱。
3.夯实基层组织建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按照建设“五个好”村党组织要求,重点帮助联系村抓好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建设、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四项工作”,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增强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各帮扶部门党组织通过与村党组织援建活动阵地、共过组织生活、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引导村级党组织和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协调帮助820个村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举办各级培训班1060期,培训各级干部群众23100人次。
4.密切干部群众联系。各联系单位和驻村干部把“双联”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作为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重要载体,把专题教育作为“双联”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有力保障,不断强化群众观念,组织广大联村联户干部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让人民群众在了解政策、提升技能中开阔眼界、脱贫致富,让干部和群众在结对帮扶、共促发展中密切关系、双向受益。全市干部职工和第一书记们深入农户家中,奔赴田间地头,感知百姓冷暖,共谋致富之策,收集村民反映民意11460条,化解矛盾纠纷9642起,帮办各类实事28xx6件次,解决各类急难事1749件,开展义诊15124人次,捐送棉衣、大米、面粉、食用油、书籍、化肥等折合资金2654.8万元。各驻村干部在进村入户开展帮扶中,接地气、受教育、炼意志、提本领,真正使“双联”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成为机关作风转变的形象提升工程、教育培养干部的能力锻造工程、造福人民群众的德政民心工程。
(三)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切实加强驻村帮扶下派干部的日常管理,市委、市政府将“双联”、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实行单项考核。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市“双联”办、市委农办、市扶贫移民局等单位认真履行职责,结合重点工作推进,采取“查、看、问、核”等方式重点督查。同时,注重发挥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职责,强化日常督导、跟踪问效。按照考核细则的要求,从“职责要求、吃住要求、走访要求、纪律要求”等方面对“第一书记”的管理和对驻村工作组及成员“工作职责、到村时间、帮扶要求”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规定。目前,全市所有下派干部都能做到沉下身子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群众认亲戚、结对子,切实帮助贫困村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宣传惠农政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卓有成效地推动了当地产业发展,贫困户年均收入明显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xx年,我市驻村帮扶工作在全市单位(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欢迎。但与省上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一是工作进展不够平衡。个别单位和联户干部对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重视不够,认识还不到位,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工作推进节奏慢,进展不平衡,措施落实不到位,帮扶成效不够明显。二是跟踪服务不够到位。个别单位和干部对村情户情整体把握不够全面,制定的帮扶规划和方案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发展定位还不够准确,在产业跟踪服务上,缺乏长效性、连贯性、持续性。三是协调配合不够紧密。个别牵头单位作用发挥不明显,沟通、协调等制度落实不够有力,统筹协调不够,沟通衔接不及时,配合落实还不到位,缺乏整体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联村与联户不协调。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很抓扶贫帮扶工作管理薄弱环节,创新工作方法,理顺各方关系,推动驻村帮扶工作提档升级。
一是整合各方资源,切实增强工作合力。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多向贫困村倾斜,帮助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各种难题。进一步明确派出部门是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管理服务的责任主体,对驻村工作组既要从严要求、从严管理,更要在政治上、生活中主动关心爱护,帮助解决资金投入、物资帮扶、项目信息等问题。
二是强化教育培训和帮带指导,着力提升驻村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帮扶干部的任职培训,采取组织观看电教片、邀请农村干部授课、组织帮扶干部交流讨论等方式,丰富帮扶干部农村工作技巧、涉农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了解基层情况、规律和特点,掌握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抓党建、保稳定、促发展的能力。建立帮带制度,引导乡镇党委选派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熟悉派驻村情况的包村干部,带领帮扶干部开展工作,教授基层工作经验。
三是健全工作制度,做好管理,突破重点难点,干好帮扶工作。建立健全定期督查、工作例会、日常管理、考核奖惩等制度,加强对选派工作的管理和考核,确保驻村干部全身心投入工作。要求各驻村工作组到村任职后,尽快开展走访调研,尽快拿出工作的思路,突出抓好扶贫攻坚、组织建设、经济发展、和谐稳定等重点工作。
村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篇12
根据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市政协负责xx市xxxx子镇xxxx村驻村帮扶任务,时间为期三年。为更好地完成帮扶任务,机关党委分期分批地安排政协机关干部到定点扶贫村工作。在xxxx镇和xxxx村的协调下,租用一户当地村民的房子作为驻村干部宿舍,从9月xx日正式驻村,至今年11月末,我们驻村工作队实际驻村时间达175天,全体队员精诚团结、扎实工作,严格执行政协制定的各项工作纪律,勤俭节约、高效务实,较好地完成了第一阶段驻村帮扶工作任务。完成了调查摸底工作,制定了三年帮扶规划,充分利用政协组织优势,发挥个人潜能,积极争取协调资金,截至目前,共争取项目资金50.3万元,体育健身器材一套(14件),价值约5万元。实施工程项目4个,开工建设1个,另3个项目在做开工准备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措施得力。
市政协高度重视驻村扶贫工作,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当作重要任务来完成。
一是大力宣传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把扶贫工作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三严三实”教育紧密结合,把扶贫村打造成政协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联系点,机关干部的教育基地,政协委员发挥作用的舞台。
二是在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人员上下功夫,超规格安排实职副县级领导干部任扶贫村第一书记,为完成扶贫帮困工作提供了人力保障。
三是为驻村工作队配备一台专车,购置日常生活用品和用具,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二、围绕帮扶任务,扎实做好调查摸底。
围绕驻村工作队的职责任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大老爷庙村基本情况、存在问题、等展开调查摸底。利用20天的时间,通过下棚入户,走访部分村民,多次与xxxx镇主要领导和xxxx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深度交流沟通,10月10日召开了党小组长和村民组长会议,听取了村干部和党小组长、村民组长对xx村今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基本摸清xxxx村人口情况、土地情况、设施农业大棚发展情况、养殖业发展情况、村两委班子人员构成情况、党组织建设情况、村债权债务情况、村部建设情况、困难群体情况、村村通自来水情况、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农合)和养老保险(新农保)情况。在摸清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又多次组织召开支委会和村干部会议,分析研究致贫致困的原因,提出下一步帮扶建议,形成了调研报告,为开展扶贫帮扶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三、研究发展思路,制定帮扶规划。
(一)、认真谋划发展思路。经过反复研究讨论,一致认为:要想早日实现脱贫致富,一是村必须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恢复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二是多措并举增加贫困户收入,力争达到家家都有致富项目。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结合当地实际确立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村民致富同时迈进的发展思路。
1、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成立以蔬菜种植和畜牧养殖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当地蔬菜大棚产业所需器材设备,建一个综合加工厂,主要以加工棚用棉被为主,附带其它一些大棚用品,争取达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万元以上标准。
2、在推动农民致富方面,依托当地蔬菜大棚产业基地优势,加大旧棚升级改造扶持力度,鼓励村民扩大新棚建设面积,在大棚提质增效方面下功夫,向阳光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加快带动村民致富。发展养殖畜牧业,以养羊为重点突破口,帮助协调贷款资金,鼓励农民增加新的致富门路。
(二)、科学制定帮扶规划。
我们遵照国家实施精准扶贫的战略方针,以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和完善基础设施,增加贫困户收入为目标,突出项目建设,科学合理地制定帮扶规划,力争在三年内当地人均收入达到1万1千元以上,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1、规划突出项目建设。规划设计了村部建设、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建设、道路硬化3段(4.5公里)、修建防洪堤坝一处、打2眼百米以上抗旱深水井、大田土壤改造、村内主要道路亮化工程等10个项目。
2、规划注重全面均衡发展。从抓好班子带队伍入手,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提高党员政治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帮助培养一批后备干部和新生力量,保障老爷庙村发展有持持续动力和后劲。
在扶植村产业发展方面,一是抓好设施农业发展,在大棚提质增效方面下功夫,实现设施的持续稳定生产和提质增效。二是促进养殖畜牧业发展,帮助村民提高发展养殖畜牧业的技术水平。三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村办加工企业。
在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是修建村部,改善办公条件。二是修建文化广场,满足村民的文化娱乐需求。三是帮助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村组内主干路实现水泥混凝土硬化。四是修建一段防洪堤坝。
在帮助困难群体方面,针对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户、特困户,同镇领导、村干部一起同心协力,对一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和项目支持,帮助他们实现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现状。
四、争取资金和项目实施进展情况。
20xx年以来,驻村工作队在市政协领导的帮助指导下,发挥政协组织优势,充分挖掘个人潜能,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和物资,截至目前,共争取项目资金50.3万元,体育健身器材(14件)一套,价值约5万元。实施工程项目4个,开工建设1个,另3个项目在做开工准备工作。
1、村部建设项目进展情况。今年初,根据xx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村部建设要按照“七站一室”不低于233平方米的标准实施。市政协领导在市委组织部争取到10万元组织经费,仅靠这点钱建村部无法完成任务。村党支部经过多次反复研究,最终采取了吸引民间资金参与村部建设的方案,村部设计为两层带地下室共计699平方米,一层和地下室由当地村民xx出资建,使用权30年,且每年向村委会交元租金,产权归村委会所有。xx用一层和地下室建厂经营,雇佣当地农民工50人,既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又帮助农民提高收入,可谓是两全其美、互惠互利。村委会出资建第2层加楼梯共计285平米,按每平米1200元计算,需资金342000元,经多方努力,xxxx镇给10万元建设经费,xx市组织部给8万,资金缺口62000元,所用资金全部由xx垫付。目前,该工程已完工并正式投入使用,10月份市政协出资1、3万元为村部会议室配备了桌椅、书橱、液晶电视,使其会议室达到了标准。
2、村内道路硬化项目进展情况。xxxx村片多面广,全村由7个自然屯组成,间隔跨度较大,街道弯曲狭窄,村民出行路和大田作业路都是泥土路,我们采取了分期、分段硬化泥土路的方法,规划设计了连接大庙组和小庙组之间泥土路硬化项目。村委会组织路基筹资筹劳,驻村工作队多次往返市县两级财政部门,积极争取“一事一议”奖补资金,最后争取到1.12公里奖补资金23.3万元。该项目现已实施完成。
3、修建防洪堤坝项目进展情况。xx组南大渠防洪坝为河滩地改造时修筑的泥土坝,经多年雨水冲刷后成为险工险段,直接威胁近300亩农田,规划用石头水泥砌成防洪堤坝200延长米。驻村工作队在xxxx镇水利站的配合下,向xx市水利局、财政局提出书面申请报告,又督促xx市水利局、财政局向xx市水利局、财政局上报申请报告。经不懈努力争取到市水利农水资金15万元,资金指标已下达,待xx市水利局勘验核准后,即可操作施工。
4、村民文化活动广场项目进展情况。由于村集体无任何土地,要想建文化广场,必须从村民手中征地,那样势必增加成本。经村委会研究讨论后,决定该工程与村部建设同步进行,在村部院子里按照不低于1000平方米的要求,建设文化活动广场,硬化路面并铺彩砖,安装体育健身器材,建成功能完备的服务村民、保障村民健身娱乐的场所。目前,该项目在做工程预算,需建设资金10万元,经与市财政有关部门协商后,可向xx市财政局打报告申请。市体育局已安排体育健身器材一套,待广场硬化后即可安装使用。
五、雪中送炭,用“心”帮扶。
自去年9月xx日正式驻村以来,政协领导带队走访慰问困难群众,为遭受火灾的村民王金华申请救助资金,送科技下乡,做到了村里的事就是我们政协机关的事,村民的.事当做自己家的事来办,真正用“心”来帮扶,密切了干群关系,同时,也解决了领导干部联系群众最后1公里问题。
1、送温暖、献爱心,慰问困难群体。春节前夕,政协领导带队深入到特困户家中走访慰问,分别为2户特困户送上1000元慰问金和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另为8户困难户送去1袋米、1袋面和1桶油,9月份工作队和村委班子一起通过走访,确定了48户贫困户,作为市政协党员干部的帮扶对子。最近市政协机关党委还组织职工为贫困村捐赠衣物200余件,让困难群众真切地感受到了党的温暖,政府的关怀。
2、动真情、伸援手,救助受灾群众。3月13日,村民王xx家中发生火灾,所有财产全部烧光,王xx被严重烧伤住院,十分悲惨,老婆孩子暂时寄宿在亲戚家中。驻村工作队得知消息后马上与村干部研究具体帮扶措施,组织临时救助,并及时向政协领导汇报情况,并向市民政部门提出帮助请求。市民政局给予大力支持,3月23日下午即解决2万元救济款,工作队连夜送往王xx手中,当接过救济款时王xx泪如雨下,连说谢谢党,谢谢政府。
3、送知识、送文化,提高农民科技素质。针对当地农民普遍存在缺乏农业科技知识的现象,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组织市科协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5月18日,科教文卫体委协调市科协,挑选了农业种植专家、畜牧养殖专家,携带蔬菜种植、花卉种植、畜牧养殖等专业科技图书600本,深入到大老爷庙村免费发放,专家面对面解答蔬菜种植、畜牧养殖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农民学习科技知识的的热情空前高涨,600本图书一发而空。
六、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良好的驻村干部形象。
1、制定严格的驻村工作纪律,树立良好的驻村干部形象。我们制了严格的驻村工作纪律:不准参与地方赌博、不准单独与年轻女性来往、不准到老百姓家吃喝、不准拿群众东西、不准单独到驻村地点、不准向群众借钱、不准大吃大喝、不准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在村内工作和平时在单位一样的作息时间,第一书记带头执行驻村工作纪律,自觉接受驻村队员和群众的监督,没有任何违反纪律的现象发生。
2、攻坚克南,坚守岗位,脚踏实地开展工作。我们克服了农村生活艰苦单调的不利因素,自己烧炕,自己做饭,发扬我党吃苦耐劳、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线,坚守在扶贫工作第一线。我们克服了没有扶贫经验,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搞调研、做规划、跑项目,较好地打开了工作局面。驻村以来,往返朝阳100多次,行程2万多公里,安全无事故。
七、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存在问题
1、有些调查研究工作有死角,有些工作还没做到位,需要下一步完善。
2、吃苦耐劳、扎根农村的思想意志有波动,有时有畏难情绪。
(二)、下一步工作建议
1、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步伐,在省扶贫资金到位后,即可实施畜牧养殖或其它生产项目,力争明年初见成效。
2、加大对项目的监督管理。一是加大对项目招标的管理力度,尽快成立以四官营子镇主要领导为组长,村干部和驻村工作人员为成员的招标领导小组,防止权力过于集中出现违法违纪现象。
村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篇13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我局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最核心、最紧迫的政治任务来抓,紧紧围绕色村脱贫目标,落实一系列扶贫政策措施,全力推进色村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了实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脱贫工作开展情况
1、按照市、乡脱贫攻坚要求做好帮扶工作,把三个落实做到实处。一是落实责任,招商局负责69户贫困户,都对应有帮扶干部进行帮扶,按照市扶贫办和洼堤乡部署开展帮扶工作,每个帮扶干部对自己帮扶户进行档案整理、入户宣传、慰问等,把责任落实到个人;二是落实措施,招商局要求单位帮扶干部要对自己的贫困户实际情况了如指掌,贫困户能享受的政策和补贴一定要第一时间为其办理,同时根据每户的情况进行个性帮扶,介绍务工、协助就医等;三是任务落实,在帮扶过程中,严格按照市扶分办、洼堤乡要求开展工作,任务下达后,全员及时到村,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产业扶贫,一是通过20xx年菜单式产业扶贫政策,鼓励贫困户发展养殖业,通过一年多的'发展,很多贫困养殖业已发展壮大,大大增加其收入的同时也增加了收入途径,大大降低光靠种植业因灾年造成的收入不稳定的风险;二是利用招商局的职能优势,下大力气为色村引进招商项目,通过前期调研及实地考察,在众多项目中选择了最适合色村发展的光伏产业项目进行招商,目前项目用地已确定(色村二组),拟建设100KW光伏发电项目,目前已与多家进行洽谈,预计项目建成后,可每年为色村提供11万扶贫资金,提供少量就业岗位,并可以与色村合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3、因户施策。招商局在帮扶的过程中,根据每户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帮扶,一是对于家里土地少但有剩余劳动力的,介绍处出务工,目前介绍多人前往海拉尔、北京等地务工,让每户每年能增加3万元以上收入;二是对因病致贫的,及时为其联系医院就治,并全程为其办理各项手续,其中,张贵福的妻子因患尿毒症,每月透析费用高,我单位及时联系乡村领导并协调民政局等部门,为其办理低保开通绿色通道,短短两天就为其办理了低保,大大除低了透析费用;三是对于思想波动大的,有一部分贫困户致贫的主要原因在于思想问题,在主观上没有去致富的能动力,积极性差,我们就通过频繁的入户进行开导,并宣传国家扶贫的政策,让其主观上改变“等、靠、要”思想。
二、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看法
在脱贫过程中,我们发现贫困户思想还相对落后,因为大部分文化程度不高,对自己为什么贫穷没有正确的认识,这还是需要我们帮扶干部,要多入户,多与老百姓交流、沟通,与他们做朋友,扶贫先扶志,思想的转变,才能提高贫困户的积极性,对其脱贫致富也会更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