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本科生初步科研能力的内涵结构要素技能要求及其培养】【闫屹谷冠鹏等】
论本科生初步科研能力的内涵、结构要素、技能要求及其培养 本文发表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红色字体为发文时删除部分。
闫屹谷冠鹏汪永萍张健英
1223
(1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河北保定071002;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3唐山广播电视大学,河北 唐山 063000)
摘要:培养初步科研能力是本科教育的应有之义。达到初步科研能力的本科毕业生,应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与规范,能够在教师指导下,以小组形式,整合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研究技能,合作完成难度适当的小型研究课题。本科生科研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文献检讨能力、研究计划能力、调研能力、数据处理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理论写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等结构维度。培养初步研究能力是一个系统过程,必须加强本科阶段的科学研究方法(论)教学,探索研究性教学模式,支持和开展本科生科研活动,以及改革本科生毕业论文制度。
关键词:初步科研能力;能力结构;本科生科研训练;研究方法论
培养初步科研能力是本科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其高层次目标[1]。本文拟探讨初步科研能力的内涵、结构要素、能力点与技能要求,以及系统加强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对策。本文之探讨所根据的是笔者指导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经验,可推及工商管理类其他学科专业。
一、初步科研能力的内涵
随着学业增进,高年级本科生逐步具备了较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如通过文献信息检索课程获得的文献检索技能,通过统计学课程获得的数据获取、整理与分析技能),具备了进行准科学研究的学识与能力。达到初步科研能力的本科毕业生,应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与规范,能够在教师指导下,以小组形式,整合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研究技能,合作完成难度适当的小型研究课题。这一概念性定义强调如下3点:
第一,科学研究程序系指实证研究的规范程序。科学研究区别于其他求知方式的特征即其实证取向的研究程序或方法[2],包括提出问题和研究目标、提出可证伪的假设、设计研究的技术方法和路线、取得数据并说明数据的客观性、利用数据检验假设、解释结果并得出结论诸环节[3]。科学方法是高度结构化的,体现了科学发现的逻辑,易于传授,且有助于训练学生较全面的研究技能,包括发现与提出问题,文献搜集、整理与评估,界定问题,建立概念框架,提出研究假设,研究设计,实施调查/数据获取,数据分析与解释,统计分析软件的应用操作、理论写作乃至科研合作等等一系列基本研究技能。主流科学研究方法(论)教材一般以实证方法指导研究训练。
科研能力的形成主要依赖于个体的科研实践。初步科研能力强调将规范操作科学研究程序的知识由认知推及应用,在科研实践中进行整合,从而建构个体的科研能力系统。目前我国中小学也在广泛推行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但中小学阶段并不对研究技能的运用做规范[基金项目]河北大学第五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关于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加强科学研究方法(论)教学的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2005026)之最终成果。
性、系统性要求。而在本科阶段,学生逐步具备了较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操作科学研究程序的相关技能,从而使得科研技能的综合性、系统性开发成为可能。注重科研技能的系统培养构成本科阶段科研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
第二,初步科研能力是一种规范地模拟操作科学研究程序的能力。模拟性意味着:其一,研究成果性质上是非正式的,无须具备实质性学术创新,达到公开发布的学术水准;其二,研究工作具有模仿性。模仿是一种学习方式,对于初涉科学研究的本科生而言,模仿是习得、掌握科学研究操作程序的必经阶段;其三,研究工作具有尝试性,具有“干中学”特征。模拟并非机械地模仿,而是要求本科生去设计调查问卷、实施调查、获得数据资料、选取适当方法分析数据,进而解释数据、得出结论。例如有学者研究了旅游院校毕业生离职倾向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学生可依其研究流程,另择样本,进行一项相同的研究,在模仿中熟悉科学研究的程序、统计分析的策略以及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同时也对该项研究的结论的一般性进行检验。作为尝试性、模拟性的研究,样本的抽取不必太大,样本量能够满足统计分析的要求即可。
本科毕业生具备了规范操作科学研究程序的能力,再经硕士研究生阶段的专业性学术训练,方能达到熟练操作科学研究程序之要求;进而经过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前沿性研究训练,最终获得独立研究与实质性学术创新之能力。因此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科研能力递进关系看,本科阶段重在培养模拟性与规范性操作科学研究程序的能力。
第三,初步科研能力是一种合作研究能力,即可以小组合作形式共同完成研究课题。合作研究也是本科阶段科研活动的显著特征。在合作研究中,参与者的实质性贡献可以主要体现在操作科学研究程序的某一个或几个步骤、环节上,但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必须参与整个研究过程。全程参与一方面有助于每一小组成员获得完整操作科学研究程序的经验,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通过观察他人的操作或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研讨等间接获得研究技能。
将初步科研能力界定为合作研究能力,似与国内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执行的“一人一题”原则相矛盾。但“一人一题”适应的是思辨研究,而非实证研究。思辨研究重在训练研究者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手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能力,而对经由问卷调查(或实验、观测)获得第一手数据的要求较低甚至不做要求,因此,相对而言工作量较小,依靠本科生个体的力量较易完成。而一项完整的实证研究涉及文献讨论、问卷设计、问卷调查、数据处理与分析、论文撰写等众多环节,往往工作量较大,依本科生个体的研究能力、学识、时间与精力往往难以完成,因此合作研究是较为适宜的研究方式。在我国台湾本科生毕业论文多为实证研究,并广泛采用小组合作方式[4]。
二、初步科研能力的结构、能力点及其技能要求
基于科学研究的过程观,本科生科研能力结构大致可划分为如下8个能力要素,即发现问题的能力、文献检讨能力、研究计划能力、调研能力、数据处理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理论写作能力与创新能力,每一要素包括若干能力点[5]。
1.发现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涉及研究者的观察能力、好奇心、兴趣、想象力、经验、直觉、理论储备等众多特质。在本科阶段学生逐步具备了较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应能在学科视野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其能力点主要包括:
⑴问题意识。即面对学科范围内的现象能习惯性地发问“为什么”,并尝试用所学理论知识予以解释。
⑵合理的怀疑主义态度。即不盲目接受现有科学理论,能够理解任何科学理论皆是一系列有待进一步检验的假设。
2.文献检讨能力。文献检讨即通过检索、获取已有研究文献,了解相关主题的研究状况及其发展脉络,了解同一研究主题的不同理论观点以及相关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识别对问题有重大影响的变量,在此基础上明确研究的定位、理论框架[6][7]。文献检讨可以
提高研究工作的效率,避免走弯路。其能力点主要包括:
⑴文献检索能力。熟悉本学科领域主要学术出版物、主要文献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熟悉文献检索的过程和步骤,能根据研究需要确定检索课题,选择检索系统、检索方法和检索途径,编制检索策略和索取原文,高效率地查找相关文献和学术信息。
⑵文献鉴别能力。能准确判断文献的参考价值,识别重要文献;理解学术期刊、学术专著、教科书以及报章文献等对于学术研究的价值的差异,善于根据文献出版时间、刊物权威性、作者权威性、文献被引用情况等综合判断文献的参考价值。
⑶文献加工整理能力。善于以读书笔记或卡片形式对文献重要内容进行摘录;善于以规范形式进行卡片摘录,并对卡片合理分类、整理和保存。文献摘录过程实质上是消化文献、提炼知识信息的过程。
⑷文献综述能力。掌握文献综述写作要领,能合理组织论述结构,对与研究有关的各种理论或观点进行必要的比较、综合和评估,阐明文献与研究问题的关联性,鉴别研究发现的差异或矛盾,并做出合理解释,同时展现课题研究是如何随学术发展而逐步深入的。
3.研究计划能力。研究计划的制定包含如下环节:其一,问题识别。初步文献检讨有助于缩小问题的范围,但此时可研究的问题可能并非一个,尚需综合考虑自己的研究能力、可资利用的资源条件作出抉择。其二,建立概念框架。即建立一个概念关系模型,假设性地描述拟研究问题中若干主要因素间的合理关系,以形成假设,为变量间关系的检验提供指引。其三,概念的操作化。即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可观察的变量和测量指标,以及确定分析单位、抽样方法和样本、设计调查问卷等[9]。其能力点主要包括:
⑴问题界定能力。能综合考虑自己的研究能力,时间、经费、资料可获得性等资源条件以及问题的研究价值,确定拟研究的问题(课题),将问题限定在适当的层次和范围,并界定拟研究问题的具体内容和研究目标。
⑵识别关键因素的能力。能够识别与问题或现象有关的影响因素;能够识别关键因素,理解关键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构建概念模型。
⑶选择适宜测量指标的能力。理解概念、变量和指标的含义及其关系;能够根据研究需要,对概念进行澄清和界定,确定概念内涵的具体范围;能够识别概念的维度,借鉴已有指标或通过探索性研究,发展与概念内涵相对应的、适宜的经验指标。
⑷抽样方案设计能力。熟悉抽样的主要方法及其特点、抽样程序,理解概率抽样的基本原理;能够根据研究目的以及资源条件,选择适宜的抽样方法。
⑸调查问卷设计能力。熟悉调查问卷(包括量表)的基本类型、结构、使用范围;熟悉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标准,以及问卷设计应考虑的因素;熟悉问卷设计的主要步骤;了解问题与答案设计的常见错误,能够较规范合理地设计问题与答案。
⑹时间规划能力。能够对研究计划执行过程的各个阶段统筹安排,制定合理的进度表;能够以甘特图形式系统规划研究流程和进度;能够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并预先制定应对措施。
4.调研能力。调研即按照操作化的设计程序进行资料收集与测量。其能力点主要包括: ⑴人际沟通能力。掌握基本的人际沟通技能,能够与被调查单位进行协调,善于与被调查者进行沟通,取得被调查者的信任与合作。
⑵调查技术应用能力。熟悉问卷调查、文件与档案资料调研、深度访谈、群体访谈、观察法、实验法、案例研究、跟踪研究等调研方法,能够遵循其技术性要求展开调研,获得数据资料;能够在调查现场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核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能够灵活、妥善处理调查现场可能遇到的其他问题。
⑶调研道德。尊重被调查者,尊重个人隐私,不伤害被调查者的感情和利益;忠于事物的本来特征,不凭主观臆断生造数据,不伪造数据,严格保证数据的客观性和真实性。[6][8]
5.数据处理能力。包含如下能力点:
⑴统计分析方法应用能力。熟练掌握数据整理的一般方法;全面、熟练掌握初级统计学有关描述统计、推断统计以及假设检验的理论和方法,掌握一些常用的高级统计分析方法,如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能根据研究需要,选择适宜的统计分析方法。
⑵统计分析软件操作能力。能够熟练操作常用的统计分析软件,如EXCEL、MINITAB、SPSS或SAS等,实现有关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假设检验以及一些高级统计分析方法的微机操作。
6.问题分析能力。分析问题即对统计分析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这是一项研究中最能体现研究者学术功力和理论素养的部分。能够借助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旅游学等学科理论,或者对相关理论进行整合,合理阐释统计分析结果的理论含义;能够结合具体现象、问题,阐释统计分析结果的政策含义;能够合理阐释研究发现与已有文献报告的研究结论之间的异同;能够合理评价研究工作的贡献及其局限。
7.理论写作能力。理论写作即以论文等形式呈现自己的研究过程、研究结论。论文的写作很关键,写得好意味着能清晰完整地阐明问题,并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与他人进行交流。其能力点主要包括:
⑴书面表达能力。能准确把握论文的阅读对象,能够使用学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准确使用术语,避免大白话,同时要避免堆砌术语,语言晦涩;语言干净,语句流畅,不拖泥带水;能够把握论述的内容,详略得当。
⑵逻辑思维能力。概念界定清晰恰当;概念之间、判断之间以及推理过程逻辑无碍;能够合理恰当地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得出恰当的结论;能够合理组织论文的论述体系。
⑶论文技术性处理能力。能够规范地处理图表,能够规范地处理引文,能够按照特定的规范要求处理参考文献列表。
8.科学创新能力。科学创新能力体现在科学研究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体现在本文所述科研能力结构的各个维度以及各个能力点上。因此,可以将本科生科研能力结构理解为一个同心圆,这个圆的外围是科研能力诸维度及其能力点,圆心则是科学创新能力。
三、初步科研能力的培养 1.加强科学研究方法(论)教学。第一,普遍开设科学研究方法论课程。目前高校普遍开设的与研究方法相关的本科生课程有文献信息检索和统计学原理,而科学研究方法论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在各个学科专业的开设情况则很不均衡,较普遍开设这一课程的主要是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诸学科专业。科学研究方法论课程对于本科生系统掌握科学研究程序与规范是极为重要的,应予以增设。第二,将科学研究方法(论)教学渗透于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之中。任何课程都是科学研究方法(论)教学的载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把理论讲透,更要向学生说明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方法,这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逐步积累与习得研究方法。
2.探索研究性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在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方面具有优势,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探究者;主张从创设问题情景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激情,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还原理论知识的科学思维过程,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主张通过师生互动、双向交流,鼓励学生质疑批判和发表独立见解。实施研究性教学,首先要求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具有切身的研究经验。教师自身的研究经验是成功创设问题情景、有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以及控制教学过程的关键。其次要加强对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技能的培训,使教师实现由知识传授者角色向学习促进者角色的根本转换,提高教师在适宜的教学知识点选取、问题情景创设或案例选取、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控制以及鼓励学生参与等方面的基本技能。此外,高校应对研究性教学项目提供必要的经费资助或研究津贴。
3.支持本科生科研活动。高校应鼓励教师吸纳本科生参与课题研究;设立本科生科学研究计划及相应专项资金,对本科生研究课题给予经费资助;向本科生开放实验室和图书资源,创办学术杂志,举办学生学术沙龙等,为本科生搭建科研平台。
[10]4.改革本科生毕业论文制度。目前本科生毕业论文制度存在的主要缺陷是,论文写作
时间集中在最后一个学期,存在与毕业求职的时间冲突;由于规定毕业生必须独立完成论文,因此教师必须同时指导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学生的论文写作,力不从心。改革本科生毕业论文制度势在必行,毕业论文即课题研究可以安排在整个第四学年进行,鼓励学生以研究小组形式合作完成课题研究,鼓励学生进行含有观察、试验、调查内容的实证性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谷冠鹏.旅游高等教育应有之义[J].旅游学刊,2008(3).[2]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p10.[3]张朝宓,苏文兵.当代会计实证研究方法[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p13.[4]谷冠鹏,付鸿彦.专题制作:台湾高校的毕业设计及其特色[N].中国教育报,2009-2-23(5).[5]谷冠鹏,张健英,宋凤轩.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结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7).[6][美] Uma Sekaran.企业研究方法(第4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p61-69.[7]杨明.休闲与旅游调研导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p78-83.[8][美]保罗·D·利迪,珍妮·埃利斯·奥姆罗德.实用研究方法论:计划与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p96-102.[9]风笑天.社会调查中的问卷设计[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p121-135.[10]谷冠鹏,汪永萍,王静.台湾高校专题制作课程:缘起、特色、实施效果与借鉴[J].教学与交流(保定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