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毕业生人才需求状况调查报告
高校毕业生人才需求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0-7-20
调查对象:XX区XX初级中学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和访谈法
调查内容:高校毕业生人才需求状况
调查原因:在当前金融危机波及面不断扩大、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社会整体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多重背景下,进一步明确当前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分析就业策略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积极意义。
一、社会形势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骤增;从整个国家来看,正在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部分国有企业的大量职工下岗待就业,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正在向非农领域转移,向城市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这样一来,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形势越来越严峻。
相对而言,师范专业的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在整个社会形成严重的供需矛盾,这对大学生本身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大学生的在校学习又发起了一个新的挑战。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而言,我们唯一可控的就是自己的就业能力。就每个个体而言,就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与市场能力两个部分。在专业能力方面,既要有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又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市场能力方面,为寻找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大学生必须要了解现在整个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大学生的劳动力市场的总体供求数量信息和结构信息,要了解职位具体的职责要求,扩大自己的认识面,更要了解自己个人就业能力的水平,同时还必须改进自己的展示能力。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二、调查结果
在访谈中,XX初中的X校长提到最多的两个字就是“饱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教师行业基本处于饱和状态,供远大于求。但是社会还是需要人才的,学校也不是不招老师了。那么,现在市场上需要的是什么类型的人才呢?以下是
我对问卷中沈校长的选择所作的分析。
1、对毕业应聘生简历取舍的重要因素
X校长选择了专业证书和学生干部工作经历。他谈到毕业院校并不重要,但是必须的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必须得有一桶水”。另外,他特别强调,学生干部的工作经历特别重要,他们也非常看重这一项。一般来说,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佼佼者,拥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位他们的就业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2、对应聘毕业生面试取舍的重要因素
这里X校长选择了思想道德品质和课堂驾驭能力。相应的对应了教师教书和育人两个重要职责。思想道德是第一位的,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所以,最近也会听到,某某面试时会在门口放一个纸团来考验应试者。而课堂驾驭能力则是教师基本的能力。可上的好,谁都愿意听,这是任何人都懂的道理。
3、在听等条件下,倾向于选择录用
X校长选择的是重点院校本科毕业生。他说,重点院校的学生在就业时无疑会比较有利,但是我们非重点的也不应该放弃。毕业院校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能力。但是,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所以我们必须从负开始,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追赶,在大学期间不断充电丰富自己,以求在毕业时与重点院校同学的竞争不落下风。
另外,非常巧的是,XX初中有多位XX师范学院毕业的老师,在谈到他们的表现时,沈校长赞不绝口,更是在调查表上全勾上了满意。
小结
尽管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每年还是有不少教师上岗就业。因此,我们必须在自身方面做到最好,以待检验。本次调查中,沈校长多次告诫说,毕业院校并不重要,只要我们努力,就应该有战胜他们的信心。所以,在学校阶段,我们必须多方面装备自己,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多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并且多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总之,不管外面环境怎么样,就业讲到最后还在于我们自己,而现在我们能做的也只有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
第二篇: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出炉
2009年6月24日8:03:43来源:威海晚报[字号:大 中 小]
日前,国家统计局威海调查队发布“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1287份有效调查问卷统计显示,我市大学生就业观念更加务实,其中73.4%的大学生愿意为就业而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
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择业观念上以求稳为主,择业目标也更加务实。“先就业,后择业”成为主流思想,73.4%的大学生为就业愿意放弃专业,64.3%的人在择业中最看中的是实现自我价值。而在单位的选择上,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仍是最受大学生青睐的目标,分别占了27.9%和26.2%。在薪水期望值一栏中,72.4%的专科毕业生中的人将薪金的预期值定在1000~2000元之间,63.3%的本科生将薪金的预期值定在1500~3000元之间。
调查报告同时显示,大学生应对择业的心态日趋平和,而且已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就业。其中,72.4%的人非常关注就业动态,并随时调整自己的就业策略;50.8%的人多方寻求实习机会,弥补经验不足;22.9%的人表示要及时更新就业观念,不参加热门职业的竞争。此外,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经验的重视,67.9%的大学生认为毕业之前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增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此次调查也显示了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部分不平衡,男性就业比例比女性高出16.4个百分点;专科生的就业比例比本科生高出39.3个百分点;就业率最高的管理类专业,比就业率最低的法学类专业高出39.2个百分点。
威海晚报2009年6月24日8:03:
432004年上海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http://edu.qq.com2004年 07月 17日千龙新闻网
找到现在的工作,您总共寄出多少份求职信?
3.1%的人从未寄过求职信;
54%的人寄出的求职信在10份以内;
2成以上的人寄出的求职信在11-20份以内。找到现在的工作,您总共应聘多少次?72.7%的人应聘次数在5次以内;2成的人应聘次数在6-10次。您在求职上的花费?2/3以上的人不足500元;将近2成的人花费在500-999元之间。您在求职上花费的时间?20%的人在1个月之内就找到了工作;24.8%的人在1~2个月之内找到了工作;22.9%的人在2~3个月之内找到了工作,人均费时3.13个月。对所找到的工作的满意度?10.8%的人很满意;52%的人比较满意;不满意者仅占3.2%。
择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专业面太窄;
缺乏社会关系;
信息不足。
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应大力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
给大学生更多实践机会;
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学生;
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
规范就业市场,制止凭关系、走后门等不公平现象。
就业地域:从“孔雀东南飞”到“最心仪上海”
从本次调查看,无论是上海生源的大学生还是外地生源的大学生,最心仪的城市是上海。除未回答者外,调查中问及“您希望在那个省市就业”时,属上海生源的98.4%选择了上海,非上海生源的68.2%选择了上海。问及“您实际在那个省市就业”时,属上海生源的99%留在了上海,非上海生源的有62.3%也留在了上海。非上海生源的男生中留在上海的占57.4%,女生中留在上海的占68.6%。这印证了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已由南下广东、深圳找工作转向到上海找工作的说法,上海已成为在沪就读的大学生最心仪的城市。
调查数据表明,除留上海者外,去江苏、浙江就业人数也较多,占7.8%。他们中除了原本就来自江浙两省的学生之外,还有上海及东、中、西部的学生。广东是第三个选择人数较多的省份,占3.7%,上海及东、中、西部的学生都有赴广东工作的。但去中部、西部工作的学生就较少,两者相加仅占3.5%。京、津、沪及江苏、浙江、广东生源的学生均未有去中西部就业的,即使来自中西部的学生,回去就业的也仅占14%。其余还有去北京、天
津及东部其他省份乃至国外就业。调查表明,包括上海在内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容纳了上海培养的大学毕业生的92.9%,每15名毕业生中只有1人到长三角和珠三角以外的地区工作,每28名毕业生中只有1人到中西部地区工作;而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学生,每7人中只有1人回去工作。
大学毕业生竞相留在上海,也使中西部地区人才匮乏的局面更加严峻。调查建议,除需不断改善中西部人才发展环境、不断教育大学生“志在四方”外,国家也可采取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去中西部工作。比如可以采用政府出钱买服务的方式,对那些靠贷款读完大学的学生,如果毕业后去中西部地区工作若干年,就可部分或全部减免其贷款等。
职业满意度:无关时间 匹配个性
调查表明,职业满意度并不是与求职时间和应聘次数成正比。求职时间在1至5个月之间,应聘次数在1至10次之内的职业满意度最高。这说明并非选择的时间越长就越能挑到满意的工作,相反,时间一长有可能因此挑花了眼,或因为举棋不定,好职位被他人捷足先登了。一般来说,从事的工作越适合自己的个性,工作的满意度就越高。
薪酬水平:名校性别差距小 取决于英语水平
以调查中作为衡量大学生成绩高低的统一指标的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为例。调查发现,一些全国的著名学府不仅其专业实力强,而且学生的外语水平也确实比较高。日趋开放的上海,为外语好的学生创造了更多的择业机会。以复旦大学为例,除英语专业外,95名调查对象中英语六级考试合格或优秀的达到85.5%,位居10所高校之首,而女生外语水平更高,英语六级考试合格或优秀的达到88.9%。尽管有性别歧视存在,但复旦女生就业后的薪水却与男生相差无几,并明显高于其他院校的男女生。调查中,非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后薪水的高低是与其英语水平成正相关关系。六级考试优秀的学生试用期内和试用期后的月均净收入都是最高的,同样这些学生进入三资企业、国家机关的比例也最高。调查在此开始涉及到毕业生就业性别歧视问题,那么性别歧视的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请看下文———
性别歧视:确实存在 程度减轻
就业中是否存在性别歧视可以从男女双方是否拥有同等的就业机会以及在获得就业机会时,是否得到与其能力相符的工作岗位与工资报酬来判断。在填写了试用期月均净收入的学生中,不含社会保险的男生月均净收入为1915元,女生为1820元;转正后月均净收入男生为2706元,女生为2441元。进一步分析发现,校际差异大于性别差异,复旦女生的收入最高,试用期与转正后月均净收入分别为3291元与3975元;而同校男生为3012元与3670元。如果我们将复旦女生中一名到国外就业、月收入高达15000元去掉后,女生月均净收入
跌至2974元和3660元,低于同校男生,但仍明显高于其他9所高校的男生与女生。
目前上海的大学生就业中确实存在就业歧视,但程度已有所减轻。上海许多家庭对女儿的教育同样注入极大的热忱。许多女生也从进大学第一天起就勤奋苦学,不敢懈怠。东华大学某专业6名女生,共拥有3张英语六级合格证书、4张车工5级证书、1张钳工5级证书、1张计算机高级程序员证书、4张CAD中级证书;作为对照组的3名男生,都只通过英语四级考试,1人拥有钳工5级证书。
倾听大学生的呼吁
调查也显示,61.7%的学生在“上大学期间”和“大学毕业时”才开始有明确的职业意向。调查就此指出,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应及早启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发展观的同时,进行有个性的“职业规划”、“职场定位”等就业指导。
第三篇:各城市的人才需求状况调查报告
北 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环保与资源利用五大行业的领军式人物,即熟悉本行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了解本行业当代国际前沿发展状况,有能力制定正确的行业、系统、部门发展战略与对策,推动行业迅速发展的“帅才”。 在基因工程、生物芯片、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具有国际水平的顶尖级人才。 上 目前,上海紧缺的人才有12类,它们是:金融管理、高新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市政建设与管理、现代经营管理、环境保护、涉外法律、社会中介、经贸营销、企划咨询、港口航运航空、社区管理与发展。这些紧缺人才中,90%以上与知识产业有关。 广 从专业需求看,列前13位的依次是计算机类、中文类、英语类、财会类、管理类、电气类、机械制造类、法律类、建筑类、金融与贸易类、公安类、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数学类,约占整个需求的60.70%。 目前西安人才需求前10个职业是,推销展销人员;保险业务员;饭店服务人员;机械制造加工人员;部门经理及管理人员;护理人员;计算机工程师;物业管理人员;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焊工。 据深圳市人才大市场目前的用人需求显示,需求量最大的是贸易销售类人员,所占比例达到了24%;其次是工厂类人员、机械类人员、电子通讯类人员、计算机类人员,分别占岗位总数的14%、10%、8%和6%。专业需求量排在前3位的是经济管理专业、电子专业和机械专业。 电子、医药、制造业仍是天津市吸纳人才的主要行业。人才需求前10名是市场营销、会计、计算机软件、企业管理、国经、保险、计算机网络、财务管理、机械与仪器仪表、人力资源管理。以上专业对人才的要求大都是本科以上学历,且具备相关工作经验,薪酬方面,除计算机软件、企业管理、会计专业略高外,其起步月薪基本在1000—2000元之间。 杭州的人才需求量排在前10位的分别是市场营销、业务代表、电子通讯、机械类、管理类、营业员、市场经理、文秘、管理顾问、工民建。目前杭州人才市场呈现出以下特点: 1.营销类需求量遥遥领先。 2.计算机、财会类需求低迷。 3.经营管理人才走俏。 4.学历要求趋向合理。 东莞各人才需求量处在前10位是,销售、管理、计算机、保险、化工、地产、物流、超市、人力和文秘,起步月薪大都在1200—2000元。另据了解,由于东莞企业产业结构向制造业过渡后,大量高层次研发人才成为需求的一个亮点。东莞市目前拥有的高级人才仅占人口总量的7‰,与广州25‰的比例要差很多。中高级人才的不足已成为东莞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中高级人才在东莞的就业前景颇为乐观。目前东莞人才市场有以下特点: 2.全日制家政服务人员告急,钟点工价高烫手。 3.复合型人才受欢迎。 4.介绍型入职渐成风气。由于东莞及珠三角的企业大多为民营企业,对员工的品行尤为关注,因此很多中高级人才多为在职员工介绍入职,从招聘会上引进的越来越少。 物 流 企 业 人 才 需 求 状 况 调 报 告 分院:班级:学号: 姓名:********分院****级****班************ *** 2012年8月 关于物流企业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报告 现代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现代物流作为新兴产业,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和企业竞争力。近年来,以新型流通方式为代表的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发展迅速,各大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急剧上升。物流产业发展正在引起全社会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物流的发展必须要有现代化的物流装备和先进的信息化网络,而物流的现代化和信息化都不能没有专业的物流人才。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使得现代物流业的人才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 本次调查坚持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原则,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促进学校与企业合作,努力推进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转变;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以提高应用能力为出发点,深化教学改革,建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以提高岗位竞争力为目的,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快速增长,物流专业人才的数量需求持续上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统计调查报告显示,2006年国内物流业务需求正在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加上外国物流企业的进入,物流业的发展扩大了物流人才的市场需求。物流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特点。物流过程每一个功能环节中都有大量的操作活动,在物流从业人员中75%~85%的人员在从事操作岗位的工作,由于交通限制、客户需求、服务质量要求等原因,物流操作往往需要全天候24小时作业,这种作业特点使得物流操作人员的需求成倍增加。据人事部门调研显示,全国物流专业人才的缺口己高达600余万人,大专以上高级物流人才需求量到2010年为30~40万人。物流 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物流专业人才特别是物流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出现严重短缺。现代物流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在迅速形成,培养大批既有真才实学又符合物流行业发展要求的专业化人才成为当务之急。无论在工业、商业或专业物流企业,物流人才都将获得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被称作“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行业在我国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基础比较薄弱,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和受过正规教育的还是少数,大部分都是只有多年的经验或从其它相关的专业转过来的。我国物流从业人员学历普遍偏低,物流专业素养不强,各层次物流人才紧缺。而目前我国480所高职院校开办物流专业在校生仅15万人。物流专业人才市场稀缺度和含金量都很高,这对于有志于从事物流工作的人来说无疑是个利好消息。 据招聘网上随机收集20家物流企业人才需求的资料显示,最低学历要求为本科的占该次调查的15%,最低学历要求为大专的比例为50%,最低学历要求为高中和中专的各为10%和25%,所以就目前形势来看,大专文凭的人才需求量较大,但占70%的企业在工作经验上都有限制;占被调查企业的45%的企业需要具有“具备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交际能力、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吃苦耐劳的生活品质”的职员;在薪资方面,只有15%的企业才有公布薪资标准,其余的都是“面议”,这说明在薪资这一方面有很大的变数和不确定性,也掩盖着一些体制和法律不能约束到的角落。 通过本次调查得出了对物流人才培养的一些建议: 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的物流行业整体都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中国正在成为物流大国。中国物流业的发展需要物流人才;中国物流企业人才结构不合理的改变也需要物流人才;2005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物流行业全面开放,物流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都将促进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我们认为物流人才的需求是实 际存在的,物流教育的前景是广阔的,但物流教育必须与企业实际相结合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1、物流教育要注重对人员基本素质的培养; 2、物流教育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3、物流教育要走校企结合的道路; 4、物流教育要创立自己的品牌。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去年寒假我就我们市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做了一次调查,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调查内容主要如下 (1).找到现在的工作,您总共寄出多少份求职信? 3.1%的人从未寄过求职信; 54%的人寄出的求职信在10份以内; 2成以上的人寄出的求职信在11-20份以内。 (2)找到现在的工作,您总共应聘多少次? 72.7%的人应聘次数在5次以内; 2成的人应聘次数在6-10次。 (3)您在求职上的花费? 2/3以上的人不足500元; 将近2成的人花费在500-999元之间。 (4)您在求职上花费的时间? 20%的人在1个月之内就找到了工作; 24.8%的人在1~2个月之内找到了工作; 22.9%的人在2~3个月之内找到了工作,人均费时3.13个月。 (5)对所找到的工作的满意度? 10.8%的人很满意; 52%的人比较满意; 不满意者仅占3.2%。 (6)择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专业面太窄; 缺乏社会关系; 信息不足。 (7)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应大力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 给大学生更多实践机会; 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学生; 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 规范就业市场,制止凭关系、走后门等不公平现象。 就业地域:从“孔雀东南飞”到“最心仪上海” 从本次调查看,大部分学生最心仪的城市是上海。除未回答者外,调查中问及“您希望在那个省市就业”时,68.2%的大学生选择了上海。这印证了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已由南下广东、深圳找工作转向到上海找工作的说法,上海已成为在沪就读的大学生最心仪的城市。 调查数据表明,除留上海者外,去苏州、无锡就业人数也较多,占7.8%。但去中部、西部工作的学生就较少,两者相加仅占3.5%。其余还有去北京、天津及东部其他省份乃至国外就业。调查表明,包括上海在内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容纳了我市的大学毕业生的92.9%,每15名毕业生中只有1人到长三角和珠三角以外的地区工作,每28名毕业生中只有1人到中西部地区工作。 大学毕业生竞相去上海,也使中西部地区人才匮乏的局面更加严峻。调查建议,除需不断改善中西部人才发展环境、不断教育大学生“志在四方”外,国家也可采取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去中西部工作。比如可以采用政府出钱买服务的方式,对那些靠贷款读完大学的学生,如果毕业后去中西部地区工作若干年,就可部分或全部减免其贷款等。 职业满意度:无关时间 匹配个性 调查表明,职业满意度并不是与求职时间和应聘次数成正比。求职时间在1至5个月之间,应聘次数在1至10次之内的职业满意度最高。这说明并非选择的时间越长就越能挑到满意的工作,相反,时间一长有可能因此挑花了眼,或因为举棋不定,好职位被他人捷足先登了。一般来说,从事的工作越适合自己的个性,工作的满意度就越高。 薪酬水平:名校性别差距小 取决于英语水平 以调查中作为衡量大学生成绩高低的统一指标的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为例。调查发现,一些全国的著名学府不仅其专业实力强,而且学生的外语水平也确实比较高。日趋开放的上海,为外语好的学生创造了更多的择业机会。以复旦大学为例,除英语专业外,95名调查对象中英语六级考试合格或优秀的达到85.5%,位居10所高校之首,而女生外语水平更高,英语六级考试合格或优秀的达到88.9%。尽管有性别歧视存在,但复旦女生就业后的薪水却与男生相差无几,并明显高于其他院校的男女生。调查中,非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后薪水的高低是与其英语水平成正相关关系。六级考试优秀的学生试用期内和试用期后的月均净收入都是最高的,同样这些学生进入三资企业、国家机关的比例也最高。调查在此开始涉及到毕业生就业性别歧视问题,那么性别歧视的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请看下文——— 性别歧视:确实存在 程度减轻 就业中是否存在性别歧视可以从男女双方是否拥有同等的就业机会以及在获得就业机会时,是否得到与其能力相符的工作岗位与工资报酬来判断。在填写了试用期月均净收入的学生中,不含社会保险的男生月均净收入为1915元,女生为1820元;转正后月均净收入男生为2706元,女生为2441元。进一步分析发现,校际差异大于性别差异,复旦女生的收入最高,试用期与转正后月均净收入分别为3291元与3975元;而同校男生为3012元与3670元。如果我们将复旦女生中一名到国外就业、月收入高达15000元去掉后,女生月均净收入跌至2974元和3660元,低于同校男生,但仍明显高于其他9所高校的男生与女生。 目前上海的大学生就业中确实存在就业歧视,但程度已有所减轻。上海许多家庭对女儿的教育同样注入极大的热忱。许多女生也从进大学第一天起就勤奋苦学,不敢懈怠。东华大学某专业6名女生,共拥有3张英语六级合格证书、4张车工5级证书、1张钳工5级证书、1张计算机高级程序员证书、4张CAD中级证书;作为对照组的3名男生,都只通过英语四级考试,1人拥有钳工5级证书。 倾听大学生的呼吁 调查也显示,61.7%的学生在“上大学期间”和“大学毕业时”才开始有明确的职业意向。调查就此指出,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应及早启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发展观的同时,进行有个性的“职业规划”、“职场定位”等就业指导。 另外我觉得大学生要增加就业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自我定位 有两种人会走两种极端,一种是给自己定位过高,以为自己名牌大学毕业,所学专业又热门,或是家境好,父母关系多找份工作不成问题,于是洋洋得意,自以为是;而另一种人则把自己定位过低,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不抱希望。当然,这两种心态都是我们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应当走出这两种极端,正确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 其次,要了解自己的想法和喜好,明白自己追求的是怎样的人生,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方向,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第三,心理素质 毕业生就业中心理问题包括这样几类:一是完全不敢面对现实的就业压力,采取逃避态度。这种情况一方面与媒体的夸大宣传有关,另一方面也表现出青年大学毕业生缺乏自信,心理承受能力弱,缺乏社会历练。二是对就业漠不关心,全由亲友一手操办。这种“独生子女综合症”与家长的纵容娇惯有关,缺少锻炼,没有行事的主动性;三是盲目跟风,缺乏主见,到头来一团糟。 在就业后,这种现象依然存在。我们在对工作满意程度的调查中,只有10.8%的人“非常满意”却由52%的人“不满意”。 心理问题是大学生就业创业中存在的重要阻碍因素,我们采访中不少例子让我们觉得它的重要性,为此,我们建议一方面,学校加大对家长的教育指导,使学生走出父母的过分呵护,实现自我独立,自主;另一方面,大学中增开关于就业心理方面的选修课或者公共课,及早发现问题并提前解决,以免影响学生就业甚至今后的创业。第四篇:物流企业人才需求状况调查报告
第五篇: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