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联网的商业模式
物联网及其商业模式探讨
摘要:物联网是实现物体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随着物联网新 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的普及,物联网产业正在形成。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商业模式的支撑,本文着重探讨了几种可能的物联网商业模式。
关键词:物联网 商业模式
一、引言
物联网作为国家新兴战略产业,涉及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社会与生活各个领域,物联网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其自身发展的同时,存在着一个无所不包的庞大产业链,能带来庞大的产业集群效应,是新的经济增长点。物联网产业发展存在不少障碍,商业模式是障碍之一。彼得.德鲁克说:“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物联网产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商业模式,科学合理的商业模式能够实现多方共赢,让所有的参与方都能从中受益,获取相应的商业回报。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
第一,通过考察物联网发展的历史源流,分析物联网客户群分布以及物联网的主要应用类型,揭示物联网作为一个产业,它的形成过程及其发展规模,展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状况和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发展趋势。
第二,分析商业模式,梳理商业模式和物联网产业商业模式研究的优点和不足,根据物联网产业的自身特点,提出了几种可能的物联网产业商业模式。
二、物联网的内涵及物联网产业的形成(一)物联网的内涵及其应用
国际电信联盟(ITU)在其发布的《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中正式提出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10T)是指通过装置在各类物体上的电子标签(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经过接口与无线网络相连从而给物体赋予“智能”,实现人与物体的沟通,也可以实现物体与物体互相间的“对话”。这种将物体联接起来的网络被称为物联网。物联网通过识别技术、传感技术等先进信息手段的应用,能使客户群通过互联网主动进行信息交换。物联网不仅要实现人物间的信息智能化,还要实现物物问的信息智能化。从服务对象看,物联网的客户群有二类,一是面向人的客户群,主要指公众、政企和家庭;二是面向物的客户群,主要指动物和器物。物联网客户群的具体分类如下:(1)公共服务,包括政府海关、消防防灾、水电煤气、公共设施等;(2)社会服务,包括广播影视、医疗救助、体育场馆、文化团体等;(3)商业服务,包括旅游娱乐、餐饮服务业、银行保险、广告证券等;
(4)企业集团,包括油田矿井、农林牧渔、房地产等;(5)贸易运输,包括公车出租、邮政快递、仓储物流、水陆航空等;(6)大型活动,包括展销会、博览会、运动会、大型会议等;
(7)家庭用户,包括家庭成员、大众社团、私人娱乐部等;(8)动物器物,包括移动物和静止物。
从网络结构看,物联网主要由感知层、接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基于应用层的角度,可以将物联网看作是智能化管理、自动化控制、信息化应用的综合体。物联网的典型应用类型如下:(1)数据采集,包括远程抄表、公共停车场、仓储管理、产品质量监管、货物信息跟踪等;(2)环境监控,包括医疗监控、危险源监控、数字城市、家居健康、智慧校园、智慧电网等;(3)日常便利,包括手机支付、智能家居等;(4)定位监控,车辆定位监控等。
(二)物联网产业的形成物联网被看作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全球信息产业浪潮,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未来几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出现快速增长,据分析报告,2007年全球市场规模达700亿美元,2008年达780亿美元,2012年将超1400亿美元,年增长率近20%o。据赛迪顾问研究显示,2010年,国内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2000亿元,2015年市场规模将达75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达28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30%,市场前景将超过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业务市场。针对新一轮的信息产业浪潮,各主要发达国家都将“物联网”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规划之中,希望能够在下一代信息科技革命中抢占市场先机。2009年,主要发达国家分别提出国家物联网发展战略,如美国的“智慧地球”、欧盟的“欧洲物联网行动计划”、日本的“I—J印an战略2叭5”、韩国的“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规划”和中国的“感知中国”。物联网从概念到产业,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直接进入商业应用,物联网产业链形成。物联网产业链的4个环节——标志、感知、处理和信息传输,分别应对射频识别、传感器、智能芯片和无线传输网络4个领域的技术。
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带动效应:带动半导体材料、精密机械、芯片及封装、能源等技术的发展;促进光纤光缆制造、无线传输、卫星通信和定位、网络融合、搜索服务、软件服务以及信息安全等服务的发展;促进存储媒介、服务器、交换机、云计算、分级智能处理、数据库等硬件设备的升级换代;带动系统集成、业务模式和制造模式创新。
2009年,欧洲智能系统集成技术平台(EP0ss)在《The Internet of Things 2020》(《物联网2020》)报告中分析指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将经历4个阶段:2010年之前射频识别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药领域;2010年至2015年,实现物体互联;2015年至2020年,物体进入半智体化;2020年之后,物体进入全智能。
我国工信部2011年2月15日正式公布《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物联网由起步进入产业规模发展阶段,物联网的发展将提升传统产业的经济附加值,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并将显著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目前,我国极力结合物联网特点,在突破关键共性技术的同时,研发和推广应用技术,加强行业和领域物联网技术解决方案的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应用技术为支撑突破商业模式创新。
三、物联网产业商业模式分析
商业模式一般是指企业或者行业主体在市场中完整的产品、服务和信息体系.有盈利模式、价值理论、系统理论、整合理论等类型。本文探讨的商业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外部政策、技术市场需求环境下,于不同发展阶段所体现出的一种系统体系,体系中的主要内客包括各个主体在系统当中的定位,主体自身的价值活动(产品,服务、渠道策砖商业活动等),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中价值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作用情况。作为新兴产业的物联网,需加快其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步伐,更需加快其产业社会化进程,以尽快在市场上形成规模化的商业应用。因此,应根据物联网自身的商业特点,按照不同行业的市场需求和个体关系特点,设计对应的商业模式。
(1)系统集成商核心型
这类商业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由系统集成商租用电信运营商网络,通过整体方案连带通道一起向用户提供业务。这是目前使用较多的商业模式。因为物联网应用均是特殊行业中的个体内部实现,且企业专业化特征较为明显,需要由行业内专业的系统集成商提供服务,特别是行业壁垒高、对应用要求复杂的行业更需要系统集成商的存在。此类系统集成商一般是第三方企业,拥有较强的软硬件开发和集成能力,同时在行业当中拥有较高的地位。在此类商业模式中,系统集成商是主要是收益获得者和收入分配者。技术水平是此类商业模式的核心,主要适用的用户是企业客户,实际的应用类型以采集类为主,而由于运营商非主体性和
网络短程性的特点,其应用范围应该是固定区域空间内的数据实时采集和检测,具体可应用于环保监控、自动水电表抄送、智能停车场、电梯监控、自动售货机等。
(2)运营商运营型
这类商业模式主要是由电信运营商向使用物联网业务的企业客户直接提供通道服务。客户除了提供资源之外,剩下的网络租用和运营都由运营商来完成。这主要是由于运营商的专营网络可以为企业提供。而企业本身又没有相应的开发能力。目前比较典型的应用体现在电 力、交通等行业,运营商为企业提供数据通道,根据需求集成软硬件终端。按包月或流量计费。这类商业模式主要是由电信运营商向使用物联网业务的企业客户直接提供通道服务。客户除了提供资源之外,剩下的网络租用和运营都由运营商来完成。这主要是由于运营商的专营网络可以为企业提供。而企业本身又没有相应的开发能力。比较典型的应用体现在电力、交通等行业,运营商为企业提供数据通道,根据需求集成软硬件终端,按包月或流量计费。
(3)运营商合作推广型
这类商业模式体现为双主体,即运营商与系统集成商或相关的服务提供商合作。系统集成商开发业务。电信运营商负责业务平台建设、网络运行、业务推广及收费。电信运营商一般占主导地位。同时也是其进入物联网市场的主流模式。在此类商业模式中,运营商是核心、是技术进步的主要接收和应用者;同时其也集成软硬件,并针对市场提供服务。在实际运营中,个体问的合作竞争现象比较普遍,系统的效率可以达到最大值,其他个体对于运营商业务的所谓竞争和替代也是一种提升服务能力,通过价值交换提高附加值的手段。从此类商业模式的应用类型和范围上看,可以覆盖所有的业务和行业模式,其区分的关键在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程度以及市场对于其接受情况。
(4)公共事业应用型
此类商业模式一般由政府等公共事业部门搭建公共平台。客户租用或者购买平台以及相关的软硬件产品,并支付相关通信费用。在这类模式下,GPS车辆定位、视频监控是使用得最多的应用。其中也可能由通信运营商搭建相关公共平台。该类商业模式是物联网民生化应 用的最直接体现,可以贯穿于物联网发展的各个阶段,政府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其对于技术、市场的把握非常重要;同时在发展初期,必要的资金投入也是不可缺少的。在物联网发展初期,此类商业模式可以作为面向市场的主要政策推广模式,主要的公共事业平台以 此类模式搭建,可让用户在政府承担成本的情况下免费体验物联网的应用,从而有利于培养用户的相关使用习惯,为物联网行业其他类型的业务推广打下基础。
四、结束语
物联网作为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发展行业.担负着新兴经济增长点、未来万亿级产业的重任。在全世界一致看好其发展前景,未来应用潜力无限的背景下,我国物联网发展更应着力挖掘市场关键需求和核心的价值传递,并通过适当的商业模式予以覆盖,尽快体现物联同相比于传统产业的发展优势,从而提升市场接受度,迅速跨越新兴产业的“青涩期”,以产业推进带动经济发展,促进民生玫善,成为我国束来经济建设的核心力量!参考文献
[1].原磊.国外商业模式理论研究评价[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10):17-25
[2].国际电信联盟ITU互联网报告[R]2005.[3].刘兆元.物联网业务关键技术与模式探讨[J].广东通信技术,2009(12):2-7
[4].张云霞.物联网商业模式探讨[J].电信科学.2010(4):6-11
[5].郑欣.物联网未来十类商业模式探讨[J].移动通信,2011(7):64-68
第二篇:物联网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
没有创新的物联网商业模式很难调动各方的积极性。目前物联网的主要模式还是客户通过自建平台、识读器、识读终端,然后租用运营商的网络进行通信传输,客户建设物联网应用的主要目的还是从自身管理的角度进行信息的收集,在这其中典型的应用就是电力远程监控,特别是电力变压器远程监控和远程抄表的应用。这个是随着电力行业的重视和管理的要求带来,也带动了电力行业的物联网业务应用,但是整个投资及运维的成本压力就都在电力公司身上。因此电力公司就是属于这么一种目前典型的商务模式
1、客户全部自建模式:客户建设包括业务平台、终端识读器、识读终端标识,同时租赁运营商的通信网络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客户承担了物联网平台的全部费用,客户的投资压力大,需要有充足的资金链保证。这种模式下的物联网应用一般来说都有其私密性要求,行业性特点足,其识读器和识读编码都有极强的个性化,跨行业的拓展性难。典型的代表有电力行业的电力远程监控、水利行业的水文监控、环保行业的污染源监控。
2、平台租赁运营模式:平台运营商搭建公共平台,客户无需建设平台,只需要承担物联网识读器和物联网识读标识的费用,并支付相关通信费用。GPS车辆定位、视频监控在这个模式下使用得最多,当然也不排除由通信运营商搭建相关公共平台,但是对于客户来说平台搭建成本得到了均摊,建设成本能够降低较多。
3、广告模式:由平台运营商搭建公共平台、物联网识读器和物联网识读标识,然后租赁给广告商进行运营,广告商通过广告收入来支付物联网平台运营费用。由于物联网的物品管理可以做到精细化,因此也越来越成为广告商看好的一个渠道,象出租车、公交车的移动LED(电视),楼宇、营业厅的移动广告机等。
4、政府BOT模式:由运营商搭建公共平台,项目运营商自行建设物联网识读器和物联网识读标识,同时支付给运营商相关通信费用,通过项目的运营收入来支付相关费用。比较典型的例子就象公共停车位的收费管理,通信运营商搭建停车场管理的平台,并制定相关规范,项目运营商通过BOT模式建设相关公共停车场的收费系统,通过公共停车位的收费来补贴相关设备及通信费用。
5、移动支付模式:由客户进行相关平台的建设,并自行搭建相关设备,租赁通信运营商的网络,通过现金的佣金进行相关费用的贴补。目前这个应用主要集中在银行的移动POS应用,目前通信运营商也开始通过移动支付和一卡通的应用开始介入该市场。
商业模式存在问题:
虽然物联网市场前景广阔, 但是整个行业目前尚未出现稳定和有利可图的商业模式, 也没有任何产业可以在这一点上统一引领物联网的发展浪潮。物联网涉及终端制造商、应用开发商、网络运营商、系统集成商、最终用户等多个环节。例如在应用环节, 物联网耦合度低、附加值低、同质化竞争严重。应用开发商未降低开发成本, 往往绑定上游供货商, 缺乏竞争机制。其它三个环节也存在一些问题。原有的商业模式需要更新升级来适应规模化、快速化、跨领域化的应用, 而更关键的是要真正建立一个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这才是推动物联网能够长远有效发展的核心动力。物联网产业链涉及范围广,运营商要通过平台、标准等发挥在产业链中的核心及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才能争取更多的主动权。要
实现多方共赢, 就必须让物联网真正成为一种商业的驱动力, 而不是一种行政的强制力, 让产业链内所有参与物联网建设的各个环节都能从中获益, 获取相应的商业回报, 才能够使物联网得以持续快速地发展。
在商业模式上, 根据运营主体来分, 分成电信自营业务、虚拟运营商业务和合作运营业务。运营商可以采用开放的物联网商业运作模式。对于标准化数据传输业务应采用电信自营方式, 利用运营商自有管道、自有应用系统与管理平台直接面向客户进行销售、安装、维护。对于有较强行业壁垒的客户群, 当虚拟运营商具备较大行业资源优势时, 可以充分发挥虚拟运营商的能力, 合力推广, 实现共赢。对于专业特性强, 而SP 具有丰富经验的行业, 运营商应采用合作运营的方式。
第三篇:物联网商业模式的分析
物联网的商业模式分析
关键词:商业模式
摘要:物联网的发展必然带来这样一个思考,以何种商业模式运营?本文主要通过其产业链、目标客户群的分析和现有的国外的物联网商业模式的探讨了解物联网的商业模式。
物联网是通过智能感知识别,通信网络以及智能运算平台的相关技术设备,将区域内的所有物件连入到统一的全球网络当中,使其可以进行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和价值流的传递,共享相关数据存储,进而对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进行识别、定位、监测、管理和控制的网络系统。它可以被用于数据采集、移动定位、自动化控制和日常服务。商业模式一般是指企业或者行业主体在市场中完整的产品、服务和信息体系。有盈利模式、价值理论、系统理论、整台理论等类型。其运行主体和要素主要有运营商、传感设备生产商、系统集成商、软硬件制造商、内容服务提供商、被联物体和用户等。我主要介绍一下物联网产业链、目标客户群体的分析以及现有的物联网商业模式的介绍。物联网的产业链
何为产业链?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产业链主要是基于各个地区客观存在的区域差异,着眼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借助区域市场协调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和多维性需求的矛盾,以产业合作作为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区域合作载体。物联网设计到至少包括包括芯片与技术提供商、应用设备提供商、系统集成商、软件与应用开发商、网络提供商、运营及服务商、用户等七个环节。与当前的通信网络产业链相比,不同点在于下游增加了给物品贴上身份标识和赋予智能感知能力的数字式识别与模拟式识别,在中游增加了云计算模式的智能处理环节,在上游增加了信息管理服务的物联网运营商以及确保安全的监管机构。
对于其商业意义来说,首先,数字式识别与模拟式识别的需求量最为广泛,且厂商目前最了解客户需求;其次,物联网涉及众多技术和行业,系统集成需求巨大,且系统集成商有可能掌控下游供应商;再者,物联网的应用将从行业垂直应用向横向扩展,对海量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需求将催生出对运营商的更高需求。上述任何一个环节,都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从时间的维度来分析,以远景目 标作为着眼点往前倒推,长期来看,运营商将获得收益益,除了现在的传统电信、广电运营商之外,可能会出现新的中小型运营商;在此之前,物联网系统集成商将逐步增多,出现市场竞争;再往现在倒推,当前阶段,产业链中的感知环节,包括数字式识别和模拟式识别,很快将得到快速的、蓬勃的发展,这些终端在构建成不同的局域互联网,然后才会发展因特网物联网。目标客户群的分析
生产出来的产品需要向外销售就需要找准目标客户,客户是物联网价值的核心。物联网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不仅要实现人对人,人对物,物对人的信息自动化,还要实现物与物之间的信息自动化。对于物联网的客户群不仅有面向人的客户营销还会面向器物的客户营销,面向
人可以分为:个人、集团和家庭。针对不同的目标客户群,应采取不同的市场销售策略,在课堂上接触到了3种营销策略:
智慧城市:主要服务对象为政府部门,需要有很强的政府关系背景,这些业务不是跑出来的更多的是靠拼关系拼出来的。同样,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能电网等也是如此。
智能工厂:目标客户群体为企业级市场,如果能够将产品的优势向企业主解释透彻应该能够开展好业务,比如能够企业节省成本,减少用工等。
智能家居:客户群体为终端用户市场,这需要对终端用户进行点对点的定点销售,考验销售人员的销售能力,这也是目前大多数物联网企业的销售路径,毕竟具有政府资源的企业是极少数。现有的物联网商业模式的介绍
物联网的商业模式应用主要是在电子商务方面,我国的物联网发展起步比较晚,目前我国物联网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由电信运营商向使用物联网业务的企业客户直接提供通道服务;二是运营商与系统集成商合作开发推广,电信运营商负责业务平台建设、网络运行、业务推广及收费;三是平台运营模式,运营商建立物联网设备统一接入平台,将平台接口开放给终端厂商和应用服务商,运营商在这种商业模式中不仅收取通道费用,而且有能力在接入平台上提供计费、远程维护等服务,并从中获得收益;四是应用服务模式,运营商自行开发应用为大众提供服务;五是产业联盟模式,即产业链上某一环节的骨干企业通过成立产业联盟,来整合产业链上的所有资源,推出规模化、跨领域的应用。针对以上物联网商业模式中出现的明显的问题,有人提出了物联网与云计算的结合,云聚合商业模式既符合云计算将是未来主流计算模式的趋势,也符合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发展特点。因为目前不同的物联网应用大多处于“孤岛状态”,比如电力系统的物联网只有电力系统的相关人员才能进入,交通系统的物联网只有交通系统的相关人员才能接入,彼此之间缺乏共享制约了物联网潜在价值的发挥,云聚合模式则能促进云内部和云之间各种关系的融合,打破不同网络之间的壁垒。
国外的物联网发展起步较早,并且形成了与本国相适应的成功的发展模式,其商业模式主要分为:(1)通道型,即运营商提供网络平台,系统集成商借助其平台推广应用,并向运营商支付平台使用费。这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商业模式。(2)自营型,即运营商自行搭建平台、识读器、识读标志等,根据用户需求定制个性化业务,将一整套的应用直接提供给用户。(3)合作型,即运营商在一些应用领域挑选系统集成商作为合作伙伴,并代表系统集成商推广应用,系统集成商则负责开发应用和提供售后服务。
物联网自提出以来已经成为信息产业界乃至全社会的热点,感知中国、智慧城市等说法不断被提出。不过,物联网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发展迅速,至今尚未形成具有市场规模的应用。之所以产生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尚未找到有效的商业模式。关于物联网商业模式的发展还需要研究。学习成功有效的发展模式,然后与本国
实际相结合,找到最属于适合我国国情的物联网发展模式。参考文献:
【1】(物联网产业商业模式的探索与创新)The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of Business Modes in the Physical Network Industry;陶冶;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编辑部邮箱 2010年 04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2】(物联网商业模式探讨)Discussion on the Business Model of Internet of Things;张云霞;电信科学, Telecommunications Science, 编辑部邮箱 2010年 04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方阵 CJFD收录刊
【3】远在天边还是近在眼前——物联网发展还需努力;姚科;互联网天地, China Internet, 编辑部邮箱 2009年 11期
【4】云计算数据中心——新的超级计算机系统形态;《电子游戏软件》 2012年第18期 24-25页,【5】物联网商业模式探讨;胡丰荣;《智能建筑》2012年第9期
第四篇:物联网如何改变商业模式[推荐]
物联网如何改变商业模式
物联网的推广对商业模式创新意义巨大,它不仅仅是指完善公众熟知的框架及简化原有的商业模式。为了从新的、基于云计算的新机遇中获得竞争优势,当今的企业需要从根本上反思他们传统的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的方式。
价值创造是任何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素,它包括了为增加公司产品、服务的价值和提升客户购买意愿而采取的行动。在传统的制造型企业,创造价值意味着识别老客户的需求并制造出设计精良的产品。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不同产品特性之间的比较。当产品特性的创新终于到了一个不够明显的阶段,就开始了价格的竞争,产品也就该被淘汰了。在工业革命后的250年间,这种形式的商业活动在我们身边的大型电器零售超市及百货商场每天上演。
但是在一个互联网连接的时代,产品生产不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通过线上更新,产品的新特性与新功能可以定期地被推送到消费者的产品上。对使用中产品的追踪能力使得及时响应客户需求成为可能。当然,现在物品间可以互联,则能够通过更有效的预测、流程优化及客户服务体验等方面提供新的分析及服务。各种各样的消费类产品及服务,从巢牌恒温器到飞利浦色调灯泡再到IFTTT网站服务,都为基于物联网的价值创造可能性提供了最好的注脚。
微软的用户体验设计合作伙伴负责人Albert Shum指出,“商业模式是关于创造价值体验的过程。通过物联网,你可以真正的看到消费者是如何看待体验的:当我路过一个商店,当我购买产品,当我使用产品,直至帮我解决用它还能做什么的问题,以及什么样的服务能够更新这种体验并赋予产品新的生命。”为针对互联体验的潜在影响形成设计者、技术人员及商务人士之间的对话机制,Albert在微软的团队最近发布了一个名为“互联:制造商们”的记录短片。
与价值创造类似,与云端的互联形成了关于价值获取的新的思维模式,即客户价值的货币化。在大多数制造型企业,价值获取就是简单地合理定价,以从零散的产品销售中获得最大化利润。有时,这也可以通过有创新性的方式进行,如吉列公司采用的著名的刀架与刀片定价模式。企业利用核心能力确保产品上市过
程中利润最大化,并能够控制价值链的关键点,这些核心能力包括产品成本、专利及品牌实力。下面是改变你关于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思维模式的一些方式:
然而,在互联空间赚钱并不限于实体产品的销售,在产品售出后,通过增值服务、订阅服务、应用服务等形式产生的收入可以很容易的超越产品价格,额外的收益也就成为可能。在最近的一次对话中,OATV公司的负责人之一Renee DiResta指出:“可以产生经常性收益的东西对于风险投资者更有吸引力。否则,商业模式的成功与否将依赖于潜在客户的忠诚度及成为回头客的可能性。”
企业在价值链上的控制点范围借助物联网也有所扩展。因为个性化、信息增益形成的网络环境及更多产品加入平台形成的网络规模效应,客户可以被“锁定”。同样重要的是,企业在发展核心能力的时候更加强调发展伙伴关系的重要性上,而不是只强调内部能力建设,所以,对于长期成功来说,了解生态系统中的其他企业如何盈利的变得尤为重要。Spark公司(一个开源物联网平台)CEO Zach Supalla说,“在物联网时代,你不能再孤立地思考一个企业,市场的层次比传统产品要丰富而复杂。你需要考虑如何将产品市场化,以及产品如何帮助他人产生与汇聚价值。
迈克尔.波特在其《竞争战略》一书中描述了三种基本战略:差异化、成本领先及聚焦战略。在某些行业,这些基本战略时至今日仍然适用。而在越来越互联的产业中,差异化、成本领先及聚焦之间不再互相独立,相反,它们在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过程中可能是互补的。如果你的企业是通过传统产品的商业模式构建商业帝国的在位企业,那要当心你的竞争对手和具有破坏性思维的新兴企业通过物联网获得竞争优势。
Gordon Hui是Smart Design公司商业设计与战略部门负责人,该公司是一家在纽约、旧金山和伦敦都设有工作室的设计与创新咨询公司。
第五篇:物联网讲稿
工业工程简介: 工业工程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它以现代工业化生产为背景,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它是将人、设备、物料、信息和环境等生产系统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对工业等生产过程进行系统规划与设计、评价与创新,从而提高工业生产率和社会经济效益专门化的综合技术,且内容日益广泛。
IE的意识:
(1)成本与效率的意识。IE追求整体效益最佳(以提高总生产率为目标),必须树立成本与效率的意识。一切工作从大处着眼,从总目标出发;从小处着手,对每个细节都力求节约、杜绝浪费,寻求以成本最低、效率更高的方法去完成各项工作。
(2)问题和改革的意识。IE追求合理性,使各生产要素有效的组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它包括从操作方法、生产流程直至到组织管理各项业务及各个系统的合理化。任何工作都能找到合理更好的方法去完成,改善无止境。为了使工作方法更趋合理,就要坚持改善、再改善。树立问题与改革意识,不断发现问题,考察分析,寻求对策,勇于改革和创新。
(3)工作简化和标准化意识。IE追求高效与优质的统一。推动工作简化、专门化和标准化,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起了重要作用。生产技术的改进的成果都可以以标准化的形式确定下来并加以贯彻。
(4)全局和整体意识。现代IE追求系统整体的优化,为此必须从全局和整体出发,针对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IE手法,并结合IE的整体和全局性,取得良好的整体效果。
(5)以人为中心的意识。人是生产经营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其它因素都要通过人的参与才能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以人为中心来研究生产系统的设计、管理、革新和发展,使每个人都关心和参与改进工作,提高效率。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工程人员还需要具备不断改进创新的意识、快速响应需求的意识等。在IE的运用中,树立IE意识比掌握IE技术和方法更为重要,效率意识又是尤为重要。[
物联网应用:
1)制造过程监控与管理:
应用需求:供需转换、工时统计;刀具、模具、夹具管理;产品状况质量在线检测;设备状况检测与节能等。
预期效果:生产周期缩短45%,减少导致生产的误操作80%,减低运营成本13%-25%。2)供应链智能管理: 应用需求:减低库存;快速查找与出入库;快速盘点;特殊物料实时监控。
预期效果:实库存的可用性提高5%~10%;提高仓库产品的吞吐量可达20%;减少人工成本25%。3)智能物流:
应用需求:提高物流流通效率,降低库存;特殊贮藏要求的货品在线监测与防伪;物流货品及时跟踪。
预期效果:现在所说的车间物流是一个重点,实际上我们要拓展到大的物流方面,像仓库清点、车辆调度、产品配送、车辆跟踪、物流结算、物流监控等等。预期将减少盗窃损失40%~50%;提高送货速度10%;货车车辆自动调度,节省人力成本约52%,减少车辆拥堵18%。
仓库管理 传统仓库管理
1)传统的仓库系统内部 ,一般依赖于一个非自动化的、以纸张文件为基础的系统来记录、追踪进出的货物,以人为记忆实施仓库内部的管理。对于整个仓储区而言,人为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劳动效率低下,人力资源严重浪费。
2)随着库存品种及数量的增加以及出入库频率的剧增,传统的仓库作业模式严重影响正常的运行工作效率。而现有已经建立的计算机管理的仓库管理系统,随着商品流通的加剧,也难以满足仓库管理快速准确实时的要求。
3)条码技术在解决了仓库作业人员的数据输入的自动化的同时,实现了数据的准确传输,确保仓库作业效率,有利于充分利用有限的仓库空间。
1)对库存品进行科学编码,并列印库存品条码标签。
根据不同的管理目标(例如要追踪单品,还是实现保质期 /批次管理)对库存品进行科学编码,在科学编码的基础上,入库前列印出库存品条码标签,以便于后续仓库作业的各个环节进行相关数据的自动化采集。
2)对仓库的库位进行科学编码,并用条码符号加以标识,实现仓库的库位管理。对仓库的库位进行科学编码,用条码符号加以标识,并在入库时采集库存品所入的库位,同时导入管理系统。仓库的库位管理有利于在大型仓库或多品种仓库中快速定位库存品所在的位置,有利于实现先进先出的管理目标及仓库作业的效率。
3)使用带有条码扫描功能的手持数据终端进行仓库管理。
对于大型的仓库,由于仓库作业无法在计算机旁直接作业,可以使用手持数据终端先分散采集相关数据,后把采集的数据上载到计算机系统集中批量处理。此时给生产现场作业人员配备带有条码扫描功能的手持数据终端,进行现场的数据采集。同时在现场也可查询相关信息,在此之前会将系统中的有关数据下载手持终端中。
4)数据的上传与同步
将现场采集的数据上传到仓库管理系统中,自动更新系统中的数据。同时也可以将系统中更新已后的数据下载到手持终端中,以便在现场进行查询和调用。
3.2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仓库管理系统功能模块
本系统的主要模块有:系统管理、标签制作、入库管理、出库管理、盘点管理,调拨管理、报表分析、终端数据采集程序等。
图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仓库管理系统结构
(1)系统管理模块。系统相关设置及系统用户信息和用户权限管理。
(2)标签制作模块。依据入库单及标签制作申请单录入的货物信息生成每个物品的电子标签,在标签表面上打印标签序号及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在芯片内记录产品的详细信息。
(3)入库管理模块。仓库管理员根据订货清单清点检查每一件货品,检查合格后,扫描货架库位标签和入库物品上的标签,并输入物品数量。进行入库登记。将数据记入扫描终端设备内的入库操作数据表,然后将物品放置到指定库位上。全部物品入库完毕后,由管理员将入库数据导入后台管理数据库内,完成入库操作。经过这一流程后,仓库中每一种物品的位置、数量、规格型号等都可以在仓储管理软件中一目了然地查找出来。实现了仓储状态的可视化。
(4)出库管理模块。出库时,仓库管理员根据领料申请查询仓储状态,然后做出预出库单;保管员根据预出库单将指定库位的物品取出,使用扫描终端设备扫描库位标签和物品标签,对出库信息进行登记,数据记入出库数据表;全部出库物品取出后将出库信息上传到主机。与预出库单作比较,并根据实出数量进行登记。
(5)盘点管理模块。使用手持数据采集终端进行数据的采集。如物品标签、摆放货架、物品数量等。系统可根据事先设定的产品分类,自动产生或人工选择产生盘点任务表.进行盘点作业,盘点作业主要扫描产品标签和相应的库位信息。数据上传后,系统会自动列出已盘产品与未盘产品,并根据需求进行盘盈、盘亏等操作。
(6)调拨管理模块。出现调拨情况时,根据调拨情况选择不同的调拨流程。
(7)报表分析模块。对系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生成相关报表,供相关人员查询